摘要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境内地形差异大,海拔相差悬殊。因此,该地区气候类型复杂,自然灾害发生可能性增加,已对当地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一定干扰,且阻碍了经济发展进步。据相关消息显示,宁夏地区的GDP发展相较其他省份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农业又是该地区的主要产业,所以农业保险在当地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当地在农业保险业务的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农业保险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到农户的投保率。要想该地区农业保险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非常有必要。
本论文在利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当地二百多家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得出了农户参保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宁夏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不足、农业保险缺乏有效供给以及当地农业保险面临的风险因素多等问题,本论文在数据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户、承保机构和XX三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期望农业保险能够更好的在该地区发挥作用,为西部地区发展农险业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宁夏地区;农业保险;需求现状;影响因素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农业生产活动又特别容易受外部多种因素同时作用,而其中自然灾害因素对农业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大,农户也会因此惨遭损失。所以,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非常具有购置农业保险的必要性,来达到风险转移分散的目的。不仅如此,对于中国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收入及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农业保险意义非凡。宁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宁夏地区的自然灾害一直比较频发。但是从宁夏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情况看,其农业保险业务发展并不是很理想,并受到了当地保险公司和XX的关注。宁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恢复农业保险,在2007开始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过几年试点工作和尝试后,在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业保险实施方案,二十世纪末期发展达到鼎盛状态,此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在当时,受农户需求和供给效果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宁夏地区农业保险工作推进进度相当缓慢,当时宁夏农业保险只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承办。目前为止,对于宁夏地区为背景的农业保险需求的研究报告也较为缺乏,与该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相关的意见措施也并不是很多。
本论文重点探讨宁夏地区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以宁夏地区农业保险需求的现状为出发点,结合实地调研数据,综合应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宁夏地区农业保险需求中现存不足及影响农户参保率的相关因素找出,针对性制定改善策略,以此补充农业保险需求地方性研究的缺陷,为宁夏地区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后盾。与此同时,分析农业保险需求现存问题,对阻碍宁夏地区农业保险需求发展原因研究,致力于调动宁夏地区农民踊跃参保,让保险公司实时供给农业保险产品,对XX支持农业保险提出相关意见。根据宁夏地区的发展情况,构建适用的农业保险制度,在保险公司、农户、XX三大主体之间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能取得如今的成绩,农业健康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农业健康发展也全都得益于农业保险为其保驾护航,农业保险是农业发展的有力后盾。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翻阅后,厘清现有理论。同时,基于问卷调查情况,探讨宁夏地区的农业保险发展情况及相关农业保险需求因素,致力于促进宁夏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进步。
1.1.2.2 实践意义
本论文以宁夏省农业保险推广较为缓慢的部分地区为调研主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近年来当地农业保险的满意情况及参保情况深入了解,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明确对当地农户的农业保险参保意愿存在影响作用的具体因素,以此开拓出一条农业保险在宁夏地区的有效发展路径。其次,为西北部农业保险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保险探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研究,刺激当地农户的农业保险参保热情,为农业保险的普及覆盖略尽绵薄之力。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AwondoS N et.al(2020)对一些经济较不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并将关注点放在相关政策法规上,认为XX方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意愿,并且鼓励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目的是要获得预期收益,而非仅仅是规避风险[1]。Mortensen E et.al(2018)对农业保险的研究运用了偏好理论和效用函数,并研究分析农户的预期和实际收益之间的关系,认为不同情况下的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具有很明显的差异[2]。Ghahremanzadeh Met.al (2018)认为当农户在农业生产活动经营过程中具备的灾害经验较少时,通常会高估灾害带来的预期损失,最终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由此产生[3]。
1.2.2 国内文献综述
刘惠明等人(2020)就农业保险和农村经济相关制度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并认为农业保险政策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最应该改进的是农业保险制度的设计方面,最终提出了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的实施会更进一步的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工作[4]。王云鹏等人(2019)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农业保险制度的设计上,设计保险制度的过程、手段和原则,为农业保险的健康良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5]。兰虹等人(2020)对我国的保险领域以及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得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较差直接对吉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意愿不足,造成了风险防范意识不够[6]。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论文由六个章节构成,如下为详细内容:
第一章,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背景及国内外文献综述等逐一介绍。
第二章,对与农业保险相关的理论初步论述。
第三章,在对相关文献资料翻阅后,结合统计调查数据,对宁夏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深入探讨。
第四章,明确宁夏地区在农业保险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剖析问题成因。
第五章,以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为依据,对当前严重干扰宁夏地区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整理,进一步分析。
第六章,基于前五章分析,精准把握宁夏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相关阻碍因素,对宁夏农业保险需求情况探究,明确该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所要面对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合理提出与宁夏经济发展相符的农业保险工作推进措施,促进当地农业保险的稳健发展。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农业保险相关文献的查阅,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合这些成果中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所得,对宁夏地区当前的农业保险需求及相关制约需求因素探究,为后续的统计分析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本论文把研究主体选定为宁夏地区,因为该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以问卷调查形式调研当地农户,对干扰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明确,为后续研究工作指明方向。
(3)统计分析法
在研究数据时,以统计分析法为辅。在此基础上,探讨农业保险需求因素,致力于驱动农业保险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保险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状态。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
2.1.1 农业保险的界定及划分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农业保险是助推农业发展的常规做法,是国家XX和商业性保险公司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的保障手段。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范围内,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为我国农业提供严密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加入世贸组织引发的影响,尽可能降低由自然风险引起的农业生产损失,稳定农民收入水平,带动农村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不仅如此,在面对“三农”问题时,农业保险也是一大有效处理方式。在财产保险中,农业保险是一种难度极高的工作,转移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损失离不开农业保险,其呈现出显著的承包额度低、承包对象价值不确定、高赔付率和危险性等特点。从农业产业结构来看,农业保险包括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种类型;以责任主体为依据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不可抗力因素风险和第三方责任风险;以保险责任范畴为依据进行划分,可分为综合责任险、基本责任险和一切险。通过维稳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户发展农业信心,补贴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财产损失,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加速优化,科技水平进步,实现农业产业信息化转型,力求做到农业保险工作高范畴覆盖[7]。
如今,因为角度不同,农业保险可被分为多种类型。
以承担责任范畴为依据,农业保险可分为三种,分别是多重风险保险、单一风险保险和一切险保险。其中,多重风险保险即承保超过两种以上的风险责任的保险。该保险必须在合同中列明具体要承保的几项风险责任,只要界定为在合同保险责任范畴内,便可有权要求保险人赔偿。单一风险保险即仅对一种风险责任承保的保险,林木火灾保险、小麦雹灾保险最具代表性。一切险保险即在合同中注明不保风险,除合同所提风险外承担所有风险。譬如,水果保险,还要对冻害、风灾等承保。简言之,只有个别风险不在承保范畴内,其他风险均进行承保的一种险种。因此,一切险,并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判定保险人承保全部风险,它只对合同中列出的一切风险导致的损失承保。
以农业活动类型为依据,农业保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养殖业保险,另一类是种植业保险。
种植业农业保险又包含多种险种,如收获期农作物保险、园林苗圃保险、森林保险、农作物保险等。因为险种不同,其承包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譬如农作物保险采用的承保方式是定额承保,而收获期农作物保险是作物处于加工初期的短期保险。
养殖业农业保险涵盖家畜家禽保险、其他养殖保险、牲畜保险、水产养殖保险等。而其他养殖保险针对呈现出商品性质的经济动物进行承保,降低其在养殖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经济损失,牲畜保险和家畜家禽保险都是一种死亡损失保险。
以经营模式为依据,农业保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另一类是商业性农业保险。其中,前者不关注盈利性,基于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之上,XX出台保费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为养殖业、种植业因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开放的一种对成本物化的险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机整合了市场机制和财政手段,开辟了全新的XX救灾方式,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8]。XX之所以如此费尽心血,主要是为了巩固我国农业发展,对农业风险均衡分散,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后者和前者相比,比较注重盈利性,由保险公司负责商业化经营,农户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是否投保,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2.2 农业保险理论基础
2.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站在受益主体层面,西方经济学把产品分化为三大类:1.私人物品;2.公共物品;3.准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由XX推出,其消费呈现出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与公共物品相反的,则是私人物品。准公共产品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它呈现出局部排他性和有限非竞争性的特点。因为农业保险身上凸显出强烈的正外部性,所以把农业保险界定为是准公共产品。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农业发展不单单是为了造福农民,一国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农业。因此,如果有风险因素威胁到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民和国民经济都会受到影响。如果降低了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风险,农业才能稳定发展进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后盾,让XX有所获益。因此,可以把农业保险视作是准公共产品。在投保农业保险时,他们通过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来达到风险分散和损失赔偿的目的。倘若农民选择不投保农业保险的话,那么在风险出现后农户所遭受的损失均由其个人承担。然而,在推进农业保险业务时,往往会选择通过现代手段和技术来抵御自然灾害,降低其发生概率。或者,以提前预知的方式指导参保农户正确预防,制定好防灾计划,把农户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畴内。如此的话,部分没有对农业保险投保的农户也会照样学样的制定防灾计划,采取相关预防措施。这样看来,最终会是全体农户获益,而参保农户与不参保农户无差别。这便是公共物品的有一大特征——非排他性[9]。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要是研究人的动机是什么。马斯洛认为,只有在个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转而追求高级需要。而高级需要的出现,也必须基于低级需要得到部分满足或全部满足的前提条件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个体需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尊重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归属和爱需要。他还提到,个体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常常被描述为金字塔形状的层次等级。当其他或高层次需求占主导地位时,基本生理需求往往会被遗忘。但是,在高级别需求满足后,个体只会把需求层次向再高一级看去。
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在个体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追求高层次需求。鉴于此,本文认为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的行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保持一致的。所以,在对农户参保率的提高探讨时,可以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立足点[9]。
3. 宁夏省农业保险现状分析
3.1 宁夏省农业保险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宁夏开始了农业保险工作,在当时,宁夏曾试办十余种养殖业和种植业保险,如果树收获、养牛、水稻育秧、养猪等等,其共计268万元保费收入,也切实促进了农民防灾减损能力的增强。从整个90年代发展看,宁夏农险呈波浪式曲线。90年代初时,因为有财政做支力,再加上宁夏各级XX的大力支持,农险发展迅速崛起,其开放了27个农险险种。1994年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基于新的财务核算体制尝试对农业保险结构做出调整优化。本次调整,在“战略性收缩”业务中新增了部分损失和风险,赔付率也因此降低。除此之外,同比降低的还有保费收入和农业保险规模。因为保险险种过少,农民需求始终得不到满足。1997年5月时,人保公司基于“夏秋粮场综合保险 ” 上线了农村综合保险。仅仅用时24个月,农险收入便创下了365元的新高。随着2000年的到来,“机械麦割 ”方式兴起,传统收获方式被摒弃。受其影响,农村综合保险陷入低迷期。2001年时,农村综合保险保费共计263万元。而到了2006年,直接缩减到164.46万元,市场份额也由原本的1.32%回跌到0.29%[10]。截至2007年底,宁夏共有五家财产保险公司,但是经营农险的仅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一家,且规模很小,覆盖范围窄。2007年,财政部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列为中央财政预算项目,首次在全国6个省(区)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宁夏作为试点地区之一,2008年6月在部分县市开始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直到2008年12月初,宁夏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32.27万元,是宁夏地区农业保险业务良好发展的开端[10]。至此之后,农村保险工作平稳落地,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宁夏政策性农业保险从发展最初到如今,补贴险种不间断推出,且兼顾到了各项特色农业,保障越来越全面,收获了理想的惠农成效。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资金方面,中央XX和各级XX的财政补贴力度逐年增强,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也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对农业生产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2 宁夏省农业保险风险现状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境内地形复杂,距海遥远,水资源极度短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有670立方米。多年来,宁夏一直饱受气象灾害摧残,且还是多种灾害接二连三将至,如冰雹、沙尘暴、霜冻、干旱、大风等灾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活动[11]。但是由于宁夏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枸杞、葡萄酒、马铃薯、有机蔬菜等。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已对宁夏地区的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干扰。2015年-2019年期间宁夏地区的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均在表3-1呈现。通过表3-1可知,自然灾害对宁夏地区危害的严重程度,而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并未幸免于难,当地农户苦不堪言[12]。
表3-1 宁夏农业受灾情况 单位:千公顷
3.3 宁夏省农业保险需求现状
从宁夏省农业保险的开展和推进方式看,与我国农业保险推行方式基本一致。均是由实力雄厚的商业保险公司运营,XX财政补贴和出台政策等形式。因为投保农业保险的主体不同,所以他们的经营目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组织农业保险工作的方式也会有所变化。在农业保险业务中,XX也在其中参与出力,其所发挥的最大效用便是制定了有利于农业保险工作进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业保险在我国持续健康的发展保驾护航。2007年时,宁夏便着手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农业保险工作平稳落地,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宁夏省农业保险近年来获得财政补贴综合了多种形式,如各级XX农业保险专项资金补贴、国家财政补贴、各区域性财政机构定向补贴等等。2012年时,针对宁夏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地方各级财政和中央再次加大力度。首先,在中央财政保费补贴中新增马铃薯保险这项内容,由中央财政出资补贴百分之四十;其次,自治区财政负责拨款支付农垦局承担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最后,对于奶牛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比例直接上调到百分之五十,投保人自缴比例降低到百分之十[13]。
截至目前,宁夏地区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增加到7家,县(区)机构覆盖率100%,乡镇服务站点覆盖率超过93%。在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办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产品共198个。产业特色品种数量、特色产品生存力强,业务涵盖面大,创新了农业保险业务形式。此外,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持续强化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2023年,全区农业保险为36.78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00.33亿元,已决赔付支出10.3亿元,同比增长68.7%,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风险保障功能得到全面发展[13]。
从图3.1和图3.2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宁夏近两年的总保费和农险保费增长情况。总保费收入呈上升趋势,且增速明显。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速缓慢,整体增长平稳。由此可见,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农业保险业务在该地区仍有进步的空间。
3.4 宁夏地区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
为了加强农业保险保费资金的管理,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完善支农保障体系,助力于乡村振兴,加强对自治区重点行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风险的保障。根据中央一系列相关文件的规定,结合自治区产业实际,因地制宜[14]。在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推进农业保险业务时,由自治区、中央共同指导市、县(区)各级XX予以扶持。基于农户所缴保费,适当补贴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参保农户。中央以及自治区提供财政补贴的农险标的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森林。 以下险种由中央和自治区XX对其进行财政补贴:
种植业:小麦、玉米、稻谷、马铃薯、油料作物(油葵、油菜籽、大豆、胡麻等)、三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制种。投保人缴纳占比百分之二十,自治区XX补贴占比百分之二十五,市、县(区)各级XX出资占比百分之十,中央财政补贴占比百分之四十五。
养殖业:主要养殖后备奶牛、犊肉牛、犊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成年奶牛等。投保人缴纳占比百分之二十,自治区XX补贴占比百分之二十五,市、县(区)各级XX出资占比百分之五,中央财政补贴占比百分之五十。如若公益林的森林产权属于市、县(区)级的,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承担30%,市、县(区)财政补贴20%。若产权归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所有,中央补贴50%,自治区承担30%,其他组织或个人承担20%。(2)商品林:投保人缴纳占比百分之二十,自治区XX补贴占比百分之四十,市、县(区)各级XX出资占比百分之十,中央财政补贴占比百分之三十。
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补贴险种: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由中央和自治区共同补贴50%,市、县(区)财政补贴30%,投保人承担20%。
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补贴险种: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自治区财政承担40%,但前提是投保人缴纳保费不低于20%(含)。
4. 宁夏地区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4.1 调查对象以及地区的选取
宁夏地区的农业保险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007年开始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农业保险基本上覆盖了全部市县(区),覆盖率达到了100%。本文选取了宁夏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调查的形式,主要通过手机发放问卷,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问卷涵盖了农户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农业受灾程度以及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等方面的内容。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26份,问卷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
4.2 农户的个体属性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看法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自身的年龄和受教育水平,从而影响农业保险的参保率[15]。通常来说,不同年龄的人对农业保险的接受程度也会有所差异,把年龄较大和年龄较小的农户放在一起对比,年龄较小的农户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对快一些,但是因为年龄小的农户接触农业活动时长短,其相关经验不足,且未形成防御风险的意识,认为以一己之力可以应对风险出现,所以他们认为不需要购买农业保险。而年纪大的农户,接触农业生产已有一定的年头。他们自身已储备了一定的实战经验,能够有效预防自然灾害,降低损失程度。仗着这点优势,年龄较大的农户并不是十分渴望投保农业保险。
表4.1年龄与农险参保率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
通过上表可知,三十到四十年龄区间的农户在全部参保人数中占比最大,第二是四十一到五十岁年龄区间的农户,第三是五十一到六十岁年龄区间的农户。而超过六十岁的农户参保率是最低的。由此可以得出,年龄与农险参保比率基本上呈负相关的关系,农户年龄越大参保率越低。
表4.2受教育水平与农险参保率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
通过表4.2可知,农户教育水平程度也会对农业保险参保率有所影响。通常情况下,受教育水平高的农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有较高的意愿购买农业保险。在所有被调查的对象中,受教育水平为初中的农户人数最对,高达42.04%,接下来是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农户,占比为30.9%,人数占比最低的是受教育水平为文盲的农户,为2.21%。表4.2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受教育水平和参保率基本上是正相关的关系。
4.3 农户家庭平均年收入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通常而言,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在我国大部分农户家庭中,家庭平均年收入的高低也会对农业保险的参保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农户的家庭平均年收入越高,那么可支配资金就会越多,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强烈一些。若是农户家庭平均年收入偏低,可支配资金较少的话,农户便不愿意在出资投保农业险[15]。根据下表可知,农业保险参保率与农户的家庭平均年收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笔者在调研后发现,家庭平均年收入超过三万元的农户稳定在47.06%,参保率较高。而家庭平均年收入在两万到三万区间的农户参保率为46.09%,家庭平均年收入在一万到两万区间的农户参保率为43.48%,依次降低。因此,农户家庭平均年收入越高,农业保险参保率也就越高。
表4.3家庭平均年收入与农险参保率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
4.4 农户遭受自然风险的情况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个体农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遭受的自然灾害频率越高,受到的经济损失也越大,农户防灾减损的意识就越强,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就越大[15]。在此次接受调查的农户中,90%以上的农户在过去三年中遭受过自然灾害,只有少数人没有遭受过灾害。表4.4反映出,在过去三年中,参保率最低的没有遭受过自然灾害的农户。参保率最高的是受灾3次及以上的农户,比例高达55.79%。由此可知,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在很大程度上受灾害次数的影响,农户受灾频率越高,参保率就越高。
表4.4受灾次数与农险参保率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
4.5 承保机构理赔等服务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农户与承保机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利益冲突,双方都希望自己的收益能够达到最大。对于投保人来说,他们希望以最低的保费得到最高的赔付;而承保机构则恰恰相反,他们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农户希望通过购买农业保险来抵御自然风险,从而降低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所以当风险发生后,农户期望承保机构能够快速的给予赔偿。因此,承保机构理赔服务的质量会直接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产生影响。从表4.5可以看出,41%的人认为承保机构的理赔服务比较合理,只有12%的人认为理赔过程比较繁琐。总体来看,农户对承保机构的服务比较满意。认为承保机构理赔服务合理的农户参保率要比认为服务繁琐的农户要高很多,农户对承保机构越满意,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就越强。
表4.5理赔服务与农险参保率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
4.6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当农户对农业保险表现出投保意愿时,应先对购买险种的承保范畴、自我责任、缴纳保费、赔付率等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根据下表可知,对农业保险了解程度越深的农户,越倾向于投保农业保险,其参保率也是最高的,占比高达48.39%,而对农业不太了解的参保率则最低,占到了43.37%。由此可见,农户对农业保险的相关条款的不了解会直接导致农户的购买意愿。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从中发现,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与参保率呈正相关的关系。
表4.6农户了解程度与农险参保率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
5. 宁夏地区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5.1 宁夏地区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5.1.1 农业保险需求不足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参保意识浅薄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第一,对于农业保险,农户认知局限。通过相关研究可知,正相关关系存在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和农业保险的参保率之间。第二,最近几年,中央XX大力扶持农业发展,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农户混淆了国家对农业资金支持和农业保险赔偿金,认为发生灾害时国家就会进行补助,再加上农户对风险的认识不够,这也是造成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一方面原因。最后,农户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导致农业保险参保率低下。2019年和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2858元和13889元,农民的购买力低,农业收入不稳定,另外农险的保险费率较高,导致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下降[16]。
5.1.2 农业保险供给不足
农业生产活动要面临的风险种类多且发生的概率较大,眼下自然灾害是对农业风险危害最大的风险。因为所处地域,自然灾害在宁夏地区频频爆发。并且,自然灾害呈现出高频、突发性强、难以预判等特点,承保机构经营农业保险的成本以及所承担的赔付率高,众多保险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将有些赔付较高的险种列为除外责任,如果自治区财政补贴不到位,就会打击保险公司的参与积极性。
5.1.3 财政补贴力度不够
目前,除了中央XX和自治区对农业险种的财政补贴外,投保人对种植业和养殖业需自缴20%的保费,这种缴费比例对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来说负担较重,不足以调动农户投保的积极性[17]。
5.2 宁夏地区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农户收入低
宁夏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收入与之存在一定差距,宁夏地区的农业保险受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限制,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了农业保险发展的困难。由宁夏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宁夏地区全体居民家庭总收入为31135.4元和33326.9元,2019年宁夏地区全体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为34727.4元,2020年为33447.2元,消费和收入保持一致[10]。也就是说,就算农户有意愿购置农业保险,也无力支付农业保险保费来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损失。
5.2.2农业保险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多
农业保险不同于其他的保险,由于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比较特殊,主要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动植物,自然风险是其面临的最大风险,所以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具有极大的困难。首先,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复杂,农业灾害的突发性强,难以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强度,而且也无法准确推定其造成的损失。不同的自然灾害之间存在一系列相关性,一种灾害可能引发另一种灾害的发生[18]。其次,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域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保险在开展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区分,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经营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承保机构的可持续经营也会受到影响。
5.2.3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不健全
2017年时,宁夏地区开始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长达十余年的发展后,农业保险收获了一定成绩,切实保障了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国家XX出台了一些法律条例和政策来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但是自治区XX出台的相关方案较少,XX相关措施不到位,无法很好的为农业保险在该地区的发展保驾护航,进步空间依旧很大[19]。
6. 促进宁夏地区农业保险快速稳定发展的建议
6.1 提高农户的收入
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由于自然灾害突发性较强难以预测,所以农户收入不固定,农业收入低。较低的经济水平会抑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农户手中可支配的资金少,即使想要投保也没有多余的钱缴纳保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解决当地农业保险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提高农户自身的的收入[20]。首先,自治区XX要支持三农发展,来改善农户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户的农业收入。各市、县(区)要着力解决农户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其次,XX要大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总之,要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提高农户的收入,从而让农户有更大的能力区购买农业保险。
6.2 保险公司要保障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
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不同条件下的农业经营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保险公司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不同的险种,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保险公司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根据农户自身实际条件,制定合理的保费、赔付范围以及赔付率。保险公司要做好推广工作,向农户普及何为农业保险,引导农户形成良好的参保意识,基于农户自愿的前提下,购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利益要求的农业保险[21]。
6.3 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农业保险是一项真正利国利民的工程,关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但从此次问卷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仍旧欠缺,这会阻碍农业保险在当地的发展。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更包括了农户对于农险意识的现代化。因此,各级XX和承保机构要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各种媒介去向农户宣传农业保险,增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从而提高农户的参保率[22]。
6.4 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在现阶段,XX要根据我国农业保险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因为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存在本质差别,所以商业保险的法律在农业保险身上并不适用。因此,中央XX要加快建立具备我国农业特色的农业保险,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特点,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做出相应调整[23]。
自治区XX要联合各市、县(区)XX立足于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户普遍的经济水平,有针对的出台相关农业保险方案,确保农业保险业务有法可依,维护农业生产经营者与保险公司双方的共同利益,推进农业保险在当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wondo S N, Kostandini G, Setimela P, et al. Multi‐site bundling of drought tolerant maize varieties and index insuranc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20, 71(1): 239-259.
[2]Mortensen E, Block P. ENSO Index-Based Insurance for Agricultural Protection in Southern Peru[J]. Geosciences, 2018, 8(2): 64.
[3]Ghahremanzadeh M, Mohammadrezaei R, Dashti G, et al. Designing a whole-farm revenue insurance for agricultural crops in Zanjan province of Iran[J].Economía Agraria y Recursos Naturales-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18,17(2): 29-53.
[4]刘惠明,林方倩.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再保险法律制度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20(3):145-150.
[5]王云鹏,李琳,狄远,丑伟.酒泉市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市场现状探讨分析[J].
[6]兰虹,赵佳伟,于代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西南金融,2020(4):14.
[7]张峭,王克,李越,王月琴.我国农业保险风险保障:现状、问题和建议[J].保险研究,2019,10:3-18.
[8]高彦彬.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9]康娟娟.甘肃省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广东财经大学,2019.
[10]国家统计局
[11]农业灾害研究, 2019(02):84-85.
[12]杨国涛.影响宁夏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03.
[13]宁夏保险年鉴
[14]黄颖.XX支持、保险认知对苹果种植户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与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
[15]谢谦,罗健.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荟萃回归分析[J].经济评论,2019,02:113-124.
[16]刘建华.中华财险甘肃分公司农业保险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3.
[17]姚飞.甘肃省农业保险需求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
[18]朱蕊,江生忠.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贫效果分析[J].保险研究,2019,02:51-62.
[19]王克,何小伟,肖宇谷,张峭.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07:34-45.
[20]张峭,王克,李越,王月琴.我国农业保险风险保障:现状、问题和建议[J].保险研究,2019,10:3-18.
[21]庹国柱,张峭.论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J].保险研究,2018,07:7-15.
[22]王克,何小伟,肖宇谷,张峭.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07:34-45.
[23]李春肖.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致谢
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时光匆匆。
行文至此,也就意味着我的学生时代即将结束。四年大学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历历在目,让我倍感留恋,倍感珍惜。大学生活注定是我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意味着我将要从懵懂的学生时代向社会舞台迈进。四年来,我的家人,我的师长,我的同学和我的朋友给予了我最真切的关怀和帮助,让我铭记于心,我由衷的感谢他们。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老师,在我整个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她都对我进行了认真的指导和详细的修改。王老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在她身上学到了很多,在此我向王老师表以最衷心的感谢。此外,我还要感谢相关的国内外学者,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给了我写作思路和方法,我才能顺利的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最后我想感谢自己,四年来我不曾忘记初心,在无数个困难面前我都未曾放弃,愿以后的道路我也能够勇敢的独自面对,努力成为更棒的人。
青春岁月,不悔如此!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