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就经济领域进行分析,其快速增长能够带动财政收入变得更多,同时在财政收入变多了之后XX就会具备更加强劲的财力后盾,从而就能够获得更加富足的财政支出资金,不管是XX具备的购买能力还是投资能力方面,都能够获得提升,对于公民也就可以给出更加优质的社会保障,同时还能够强化对于产业持续发展以及结构优化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使得一些产业在税率方面获得更大的税率优惠,不用缴纳太高的税收费用,从税收优惠政策的角度来对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所以对于经济增长而言,这是和财政收入存在着推动以及制约的关联性的。在环渤海以及环京津区域当中的一个关键性省份就是河北,最近几年其在经济方面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有着越来越多的财政收入,不过和全国生产总值进行比较,河北省在2012年的财政收入实际占比只有7.8%,具体排名就是30名,也就是对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以及人均财政收入三个领域而言,整体发展并不是协调的,对于该省现阶段实际的发展情况是必须做好进一步的分析的,明确其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实际情况,这样就能够将推动该省财政收入以及经济均衡发展相关的策略提出来。
在此基础上,该篇文章将河北省在2000-2019年实际的财政收入、投资、关键性税种与产业结构、GDP、就业人员、常住人口作为调研对象,从而能够更好的探索财政收入受到经济增长的实际作用。在研究GDP当中该省以及国家财政收入实际占比的过程中选择的是对比分析法;针对该省财政收入以及三次产业实际占比存在的关联性方面选择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法,目的就是将推动该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实际方式摸索出来;针对该省GDP、投资以及常住人口、税收的关系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选择的方法是多元回归分析法里面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目的就是将推动该省财政收入进一步提升的最佳策略找出来。
关键词:财政收入,河北省,多元回归分析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就财政收入进行分析,表示的就是地方XX筹集到的全部资金,并且是用于履职以及公共政策方面的,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服务以及供应物资。从表现方面进行分析,财政收入就是单个财政年度当中,XX部门实际获得的相关收入。就河北省进行分析,对于该省XX实际财力进行衡量的关键性指标就是财政收入,通过财政收入的实际状态能够直接决定省XX能不能将足够的物资以及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供应给社会经济活动。同时该省或者说是全球实际上都因为新冠疫情在2020年的爆发而在经济领域受到了打击,使得经济难以获得稳定的发展。由于和减税降费相关的政策在实施力度以及效应方面都是越来越强的,因此从该省2018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整体有着8%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但是该数据到了2019年的上半年就只有不超过2%的数值,由于在财政收入方面该省实际增长速度在不断变低,因此收支对应的矛盾就会变得更加显著,另外还要加上疫情带来的灾害,因此变得更加艰难。除此之外,目前河北省还是经济发展转变的关键性时期,并且动能方面也还是在新旧转换的核心过程,并且在XX方面还需要应对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高要求,所以某种意义而言财政收入的实际情况是决定了XX能不能和整个社会同时做到职能以及角色的进一步转变的,还包括能不能将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提供给个人或者是企业,能不能使得该省获得更加顺畅的经济转型过程。因此在对该省影响到其财政收入的实际因素实施预测性探索的过程中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策略是具备较大价值的。
现阶段学者们都非常关注的就是和财政收入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预测相关的内容,并且基本上大家注重的点也都是不太一样的。在探索财政收入相关的各种影响因子的过程中选择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部分学者的观点是需要结合每一个地方实际的状态来探索其中的财政收入情况,举个例子,针对财政收入相关的影响因素实施探索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全国、省级或者是市区角度来开展,从而就能够在区域不一样的基础上提出更加具备针对性的策略。部分学者基于研究策略的不一样,在探索该影响因素的过程中会选择线性回归策略,在利用部分变量来构建相关回归模型的情况下实施探索预测。其中涉及到岭回归方法、逐步回归法、多元回归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等等,重点在于针对财政收入实施回归分析的时候使用到自变量自主选择的模式,这一类策略实际上是更为直接而便捷的,不过其中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姜昕等(2019)针对国内财政收入情况开展了回归分析,选择的是多元线性回归策略,在自变量方面则是主观确定的,了解到在国家层面上,税收收入会最大程度的作用于财政收入,基于减税降费的背景,要想实现财政收入对应的年度指标,就必须使得经济获得稳定的上升。孙玮聪(2019)在探索对国内财政收入造成影响的几个因素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就是逐步回归方法,整个模型具备非常高的拟合优度,同时了解到对于国内财政收入方面,固定资产投入会起到推动功能。丁先文等(2020)拟合分析了江苏省当中的财政收入情况,选择的就是岭回归方法,将该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它应该会具备更高的可靠程度。部分研究人员的探索中,在预测探索财政收入期间选择的是构建灰色模型,通过灰色预测能够和经济数据更加小量的性质相匹配,并且具备更好的短期预测效果,连强(2020)关于河南省当中的财政收入方面,通过灰色预测来实施了多因素预测过程,同时表示在对公共服务进行强化之后,可以使得财税增收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在预测财政收入的过程中使用好时间序列,徐向辉(2019)在预测国内财政收入的过程中选择的是ARIMAX模型,该模型是基于ARIMA模型,而后将协变量增加上去,和普通时间序列模型进行比较,它具备非常好的短期预测能力。在分析数据期间大量学者都会利用到多元化的策略,同时还会比较这部分策略。何雪平(2017)在探索云南省财政过程中选择了两个方法,一个是逐步回归方法,另一个就是SCAD方法,将结果进行比较之后会了解到,SCAD策略具备更高的预测精度。候甜甜等(2020)针对我国财政预测方面选择的研究模型就是时间序列模型以及马氏链模型,了解到后一个模型只在短期预测过程中比较合适,而长期使用是没有效果的。
在预测探索过程中非常多的学者都使用到了组合模型,并且结合了各种方式具备的优点,使得模型具备的解释程度以及精度都变得更高,举个例子在研究范围当中增加多元化的变量,不依赖于主观因素因素来确定,而是通过统计学模式来实施筛选过程。20世纪九十年代,TibshiraniRobert将Lasso方法正式提出来,该方式是基于最小二乘估计将惩罚项找出来,而后压缩相关参数。为了让部分系数变得更小还选择了损失函数来实现,至于里面存在的部分绝对值非常小的系数方面,需要将其看作是零来进行处理,这样就实现了选取参数的整个过程。不过对于Lasso方法而言,其还是有不足之处的,非常易于受到随机误差的作用、会把一样的惩罚同时加在全部系数上,存在非常大的模型偏差。面对这样的情形,Zou(2006)将自适应Lasso策略提了出来,将对应的权重赋予其中存在的各种系数依据数据,将更小的权重加到较大影响的变量当中,反过来就需要施加更大的惩罚,这样就可以对上述矛盾做好处理。蒋锋(2018)通过Lasso方法对19个变量实施了选择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了各种类型的神经网络,了解到从预测效果方面进行分析,和Lasso-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Lasso-GRNN神经网络模型是更优秀的。
现阶段学者们在探索财政收入的过程中选择的策略也是多元化的,不过针对河北省财政数据实施相关分析的过程中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的内容是很少的,因此该方法的探索也具备相应的价值。
1.2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就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阐述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基于河北省真实的数据,将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影响的关键性因素找出来,同时进一步探索到它的影响因素,这对于地方XX在资源方面的科学分配是有帮助的,针对财政收入分配方面需要做适当的调节过程,从而就可以通过地方财政规划来对构建河北省制度方面起到助力,也能够推动经济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
1.2.2现实意义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在该篇文章给出的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做好适宜而科学的预测过程,同时还能够使得策略变得更具针对性,对于地方财政预算的安排也是更有帮助的,从而就能够对地方财政资金分配实际利用率起到提升的作用。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首先可以将对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相关的影响因素找出来,同时还包括相关影响因素实际的影响程度,另外就是可以针对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和实际结构改变状态进行短期预测,使得地方财政以及经济获得更加均衡而协调的发展过程。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对各种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本人了解到各国研究人员关于地方财政收入方面的矛盾都开展了探索,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凯思·马斯顿(Keith Marsden 1983)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21个国家当中的数据实现了对税收以及经济增长存在的关联性的分析过程,了解到和税负更高的国家进行比较,如果税负更低的话,那么在投资规模增长率、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社会就业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状态以及XX消费和居民消费相关的增长率都会更高,表明如果在GDPLP当中,税收实际占比存在1%的提升,对应的经济增长率就会下降0.36%,对于税率而言,其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负相关关联性是非常显著的,除此之外还了解到对于收入不一样的国家而言,实际税率的大小造成的也是不一样的影响,就收入更高的国家来看,如果在税率方面有着1%的提升,那么对应的经济就会存在0.34%的降低;就收入更低的国家来看,如果在税率方面有着1%的提升,那么对应的经济会有0.58%的降低。卡拉斯(2004)研究的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受到税率的实际作用,将经合组织成员国作为研究对象,从而了解到对于税率而言,它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的关联系并非一直是推动的,仅仅就是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当中的提升,要是存在税率方面百分之一的提升,那么就会有人均实际GDP在短期当中存在千分之六的下降值,不过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就会比趋势值更低,从长远来看,经济增长率受到税收的作用是负面的。Jones Manuelli Rossia(1993)基于Ksng以及Rebel的探索,针对具备弹性的实际劳动供给方面没有对人力资本实施征税,不过运行到市场里面的生产部门是有这方面要求的,参考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能够了解到,只有将征收的和生产部门相关的税收完全减掉才能够实现经济增长。Pecorino(1994)针对两部门当中存在的增长模型方面,表示要想使得财政收入能够维持一个稳定状态,要求不要征收物质资本相关的税收,同时将工资税进一步提升起来,其中经济增长率会由原本的1.5%一直变到1.37%,不过要是将所得税替换成消费税的话,那么对应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实现到2.56%的提升。从上述几位研究人员就国家以及年份数据不一致进行探索获得的基本相同的结论能够了解到,其中税率以及经济增长率是有着负相关关联的,这与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Jeffrey (2013)等在探索之后表示,从发展中国家来看,其财政政策是存在周期性的,如果针对财政资金实施的分配是更加公平以及更为精细的话,那么就能够完全发挥出市场经济的价值,同时还能够更加适宜的实现资源配置过程。Ethan (2010)探索财政顺周期起到的价值的过程中使用了模型数值进行定量化的探索,即使绝大部分工业化国家在XX支出方面存在反周期现象,不过这种情况放在发展中国家来看基本都是顺周期的,所以对于XX方面,他们基本上会和本过国情结合起来设计财政政策,从而将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面对本区域现实发展以及经济需求对财政支出进行重点的分配。Samina(2019)将切入角放在探索财政政策方面,明确几个亚洲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对财政政策以及制度实际质量作用于它们的包容性增长状态实施验证过程,就这部分国家进行分析,在具备优质机构的背景中,将财政政策设计的更加适宜的话,那么财政政策就能够实现高效地运作过程,使得他们获得包容性增长。Khaira(2019)等探索了棉兰市当中的财务实力,他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三大城市,表示娱乐场所、酒店、停车场以及餐馆当中获得的税收是XX最为重点的财政收入,将税收集约化战略设计出来,不仅能够使得税收收入变得更多,同时还能够将现阶段存在的矛盾尽可能的避开,这样XX就会具备更高的财政实力。Modlin(2019)选择的数据是考察的北卡罗来纳州的结果,针对地方XX财政实际定位的融资策略以及设计的XX预算进行再一次的审视,这样就可以使得设置预算过程中财务人员具备更大的自由度,在此基础上把这个非指标性的缘由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了解其实际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情况。Oduro(2018)在探索财政状态的过程中选择的对象就是发展中国家,了解到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中央相关政策支撑和制度管控背景的情况下,地方XX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自主设计税收安排以及管理债务,并且在探索国内地方财政过程中具备相应的参考价值。Mario(2019)等将标准明确为能够进行比较以及一致性,针对四个关键性的欧元区经济体实施财政政策变量相关的季度数据集实施了编制过程,除此之外为了将国家当中特别的XX支出矛盾找出来还使用到了结构VAR框架,通过矛盾的分析就能够将国家当中出现财政改变而影响到领近国家当中经济方面的实际情况。Massimo(2017)等通过意大利相关的市政融资探索进行举例说明,在将不够透明化的税收工具带入地方XX财政融资过程中选择了差异法。Frank(2017)等以哥伦比亚城市2000年一直到2010年当中的面板数据作为基础,给出了准实验相关的识别策略,针对发展中国家里面存在的财政互动实施了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关于财政分权政策方面,这在地方公共支出上并不存在相应的竞争状态。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郭庆旺、吕冰洋(2004)以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存在的产值比值改变看作是对产业结构改变进行衡量的指标,同时表示对于税收而言,它是会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获得发展的,更加关键的就是能够对企业所得税实际提升有所价值,不过还表示在调节产业结构之后,这对于东部区域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并且是比西部更大的。吕冰洋、李峰(2007)针对税种实际增长过程中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使用到了产业结构变动率、经济增长以及税收征管率来实现,除此之外他们还表示对于税收而言,其关键性的构成就是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要是以产业结构变动率来代表上述产业在GDP当中的实际占比,那么这个比重更高的话阿姨,对应的就是这个区域更加发达的经济,所以这个区域对应的就是更大的税收潜力,不过上文同样表示国内GDP统计口径有着非常大的改变,这些造成了税收增长不会受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太大影响。齐守印(2011)表示从总量进行分析,河北省实际上是财政方面的大省,不过一到人均来看就属于穷省,过程中使用到的就是对比分析法。因为该省存在较为落后的三次产业结构,并且还是在低级阶段当中,和第二产业进行比较,第一产业具备更大的比重,并且有着比较低的城市化发展,建材以及钢材一类的传统产业是该省税收的支撑,具备的依赖性是非常强的,现阶段对于河北省税较弱的一个环节就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具备的附加值以及技术都更高的第二产业,由于存在三次产业结构,因此造成了地方财政汲取能力低、财政相对困难,对于成本更低的生产要素投入、资源能源消耗以及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言,本区域实现的GDP以及经济增长存在的依赖性都是过度的。崔松虎(2011)表示,如果第一产业存在更大的比重,那么就会有更低的劳动生产率,就第二产业进行分析,如果具备更大的比重的话,即使使得经济增长变得更低,不过还是会使得资本对应的生产使用效率变得更高,针对第三产业拓展的背景实施探索,即使其使得经济增长变得更低,不过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劳动生产率。王焕英等(2010)探索对经济增长相关产业结构和内部存在的所有产业相关结构的过程中使用到了面板数据。其方式就是通过改变时间的模式以及改变数据界面个体变动的策略,对三大产业里面分别影响到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解释,将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升级相关的建议提出来。王立平、王健(2010)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里面带入了空间因素,针对三次产业结构相关的调整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变量确定的就是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关于变量以及经济提升方面开展了实证研究,认为经济提升以及产业结构之间是有明确的关联性的,如果调节了结构,那么经济将会获得更好地提升。刘亮、胡德仁(2006)针对该省GDP当中财政收入所占比重非常低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其中关键性缘由就是:就第一产业进行分析,其中存在非常低的税负,不过整体而言有着比较高的比重,这个比重在三次产业里面也是最低的一个,对于河北省而言,其关键性的税种实际上无法实现财政收入方面的更高值,并且其第二产业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这也是传统产业,关于具备税收较高以及附加值也比较高的产业方面,河北省给予的支持是不够的,导致财政收入实际提升受到不利作用,河北省也一样主要是国有企业所做出的经济推动作用更大,非国有企业的推动作用更小。贾康(2008)根据财务收入持续提升的情况,表示国家的财务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比较大的原因在于经济的持续进步、资产结构调整、进出口收税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表示出财务收入的不断快速提高的必要。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课题组(2001)表示财政收入的范围需要通过剩余产品价值作为顶峰,按照具体的考察,发现国家财政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应当低于31%的顶峰,在1998年课题组估计发现确定公共预算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需要的财产资本应当超过国家每个公民总收入的24%。
贾继花(2002)于探讨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联系的过程中采用了产值利税率、资产利税率、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以及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同时通过回归分析法,探讨了财政收入的具体的影响成分,同时通过因素分析法发现基本上是价格总水平、经济增长率以及宏观财政率,其中,宏观财政率的改变就财政收入的产生的作用主要是成反相关的,表示出财政收入基本上是凭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表明由于价格总水平这一因素的提高也对财政收入造成了正面影响。贾康、白崇明(2000)探讨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联系的过程中,把税制与收费政策一起考量在内,同时把该两个因素设定为没有变化的,发现经济与财政收入的上升呈现相同的趋势,不过具体的比例不是没有变化的,没有发现经济就财政收入产生的特定的促进效果,于市场经济这一大背景中,筹资途径基本上为XX。郭鹰(2011)就通过协整检验与面板单位根检验等技术探讨了1995年到2008年间浙江省内的十一个市的各项指标,发现就长时间的发展而言,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和区域财政收入具有协整关系,同时每个区域的差距并不明显。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就区域财政收入而言存在或多或少的推动效果,弹性系数是0.56,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在每次增加1个百分点的时候,区域政收入提高0.56个百分点;于整个浙江省里面,每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就区域财政收入的促进效果方面不具有显著的区别。王乔、汪柱旺(2009)探讨出经济增长和国家征收的非税收资金具有相应的联系,这两个成分是互相推动的,就地方XX而言,非税收入为该地区财政收入的基本成分,区域非税收入相对高的地方的经济增长相应高。王婕、白彦锋、彭雯雯(2013)发现非税收入就经济而言不具有挤出作用,非税收入的增长目前仍处于经济能够接受的合理限度中,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之间不具有鲜明的替代联系,彼此作用存在不对称的特点。石娜儿·库勒拜(2017)采用了GDP、税收收入、就业量这三方面形成了回归分析模型,就连云港市的财政收入作出估计,同时就这一地区的有关XX机构作出反馈。
1.4研究方法
这篇论文基本上是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做出分析。
1.4.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指的是根据书籍等材料的搜索、整合、分析,产生能够合理的判断的方式。按照统一的探讨以及和想要探究的事物具有联系的各种文献材料,获得研究所需要的必要信息。本课题在研究初期,从中国知网、期刊网等众多网站搜集到关于多元回归分析法、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等资料,同时在图书馆等地方查找一些有关的材料,就文章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在论文的创作的时候及时的将和这一部分有联系的材料进行整合,对论文创作有利。
1.4.2多元回归分析法
于具体的问题里面,同一个情况往往和许多不同的成分共同相关,所以通过多个自变量作出排列整合从而分析预估因变量,这和单单通过某一自变量作出分析相比更加合理。因此,该篇论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河北省财政收入的各项因素进行研究。
1.5创新点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具体探讨河北省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和经济因素、管理因素、政策因素等之间的联系。主要是根据各方面评估河北省的经济增长不同层次就财政收入方面的作用。
这篇文章的创新点基本上反映于下述三部分:首先,以往就河北省财政收入方面做出分析的研究并不多,也未就它的整体情况作出综合性的探讨,该论文补充了一些和河北省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相关的分析文献,对今后的探索奠定基础;其次,论文由经济、社会、政策这3个维度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就河北省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和能够利用的参数作出了模型,进行探讨;最后,论文按照实证分析之后的研究数据,主要探讨怎样合理的增加河北省财政收入,从而作出一些有效的、可行的对策。
2 相关概念界定
2.1财政收入概念界定及分类
财政收入反映于应用在不同XX部门的自己,XX一时占有的通过资金计量的存在限度的社会商品的价值,体现了XX达成工作目的的水平,财政收入是XX进行各项运作活动的基础。毫无疑问,财政收入的实质任务达到支出的需求,不过财政收入的筹资行为也能够就财务利益相关人的行为产生作用。XX能够根据判断筹集收入与对象达成已经确定的制度目的,所收获的财政收入则按照特定规章制度完成。
2.2.1地方财政收入的概念
就地方财政收入这一词汇的含义作出定义之前,应当先就财政的根本作出探讨。而财政的根本便为XX依靠国家手段就社会的机会、资金等作出划分。也就是说,XX为高效的体现XX的作用功效,应当根据适当的服务和产品,进行适当的行为,所以便应当花费适量的资产、机会等资源。然而因为XX是一个独特的角色,往往并不主动参与到进行生产行为当中,应当耗费的各种资源便仅可以依靠它的国家权力作出硬性规定而取得。所以,财政分配便涉及到了财政收入以及财政支出两方面。该篇文章基本上讲的是财政收入,这是财政分配环节的上部分,往往表示的是国家为能够维持正常的运作,硬性要求收取适当的资产,即货币收入。
为合理就财政收入作出征收,国家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正常,把财政收入划分成中央与地方两个部分。中央部分的财政收入基本上是运用在国家工程、协调不同区域的资源分配等,而主要的资产筹集途径包括税收的征收、地方财政提供和国债收入等。地方部分的财政收入表示地方XX凭借国家手段,通过地方管理员的形式按照法律规定获得的各种资产。根据收入的经济性质的差异,把它划分成税收收入以及非税收入两个方面。而这里面,税收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基本途径。地方财政收入既可以体现出一定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而且也是地方作出各种活动、维护地方正常生活的基础。
2.1.2财政收入分类的选取
为了保证科学性与严格性,关于财政收入的分析管理、整合归纳,应当采取适当的规范作出分类。按照财政收入的各种划分原则,划分的方式也相应的存在差别。通常情况下,能够各自根据收入途径、收入方式、收入管理权限、收入价值作出划分,文章根据财政收入管理权限以及经济来源的部门结构这两个划分形式作出划分。
根据经济来源的部门结构这一原则,能够把财政收入各自划分至第一产业部门收入、第二产业部门收入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像这样通过经济来源作出的划分方式,能够非常清晰地对资本来源的范围和结构进行区分,同时,能够有效的探讨财政和经济的协调与作用联系,建立健全财政取决于经济又对其产生反作用的影响系统。
根据财政收入管理权限这一原则,能够把财政收入各自划分成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财政收入。结合中央部门的独特作用与身份,根据财产权利与事务权利共同融合的标准,中国通常将经济收入比较丰富、可靠并且体现宏观调控的收入设定成中央财政收入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财政收入,而那些经济收入比较琐碎、收益没那么多的设定成地方财政收入。
现阶段,往往根据经济来源、收入形式、征收XX的层次以及地方财政收入管理方法等方式作为财政收入的分类原则。这里面,以经济来源为标准进行划分,基本上是通过所有制结构这一维度把经济来源划分成私营经济、集体经济、国有经济、中外合资经营经济以及个体经济与外商独资经济等;根据生产与流通部门、重工业部门与轻工业部门、三次产业的部门结构的划分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就部分不能判断收入途径的资产通常不能做到清晰的分类;而根据征收XX的层次进行划分,围绕国家目前的五级XX体系,把财政收入划分成分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而地方财政收入涉及到省、市、县、乡四级。
一般比较普遍运用的划分方式是通过地方财政收入管理形式以及收入形式作出划分。根据地方财政收入管理形式,可以将地方财政收入划分成预算收入与预算外收入。预算收入表示的是运用在不同XX部门的资产预算,对于预算收入可以分为一般预算收入和其他预算收入,不论是一般预算收入还是其他预算收入都要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一般预算收入也被称为小口径财政收入,是由税收和非税收收入共同组成。对于国家XX以及相关机构来说,会有一部分资金没有进行预算管理,这部分资金称为预算外收入,主要包含行政单位、地方财政的预算外收入以及一些企业的专项基金。
2.2财政收入差异及其指标体系概念界定
2.2.1 财政收入总量差异
对财政总量进行计算时往往需要规定一定的时间周期,在时间周期内对各个省份的财政总收入进行统计。在篇文章中所选取的时间周期为2000年至2019年,对各个省市在这期间每一年度的省级一般预算进行对比,对两省的省级一般预算进行差值分析,对差值的绝对值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差值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反映两个省之间的财政差距大小。每个省份的财政总收入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对财政总收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2.2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一个省份财政增长速度虽然不能看出该省份的财力大小,但是却可以侧面反映该省份的发展潜能。财政增长速度的计算方式为用这一年与上一年的财政收入差值除以上一年的才财政收入。通过分析一个省份的财政增长速度可以知道,财政增长速度并不能代表该省份的财政水平,也就是说,财政增长速度慢的省份的财力并不一定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的省份的财力弱。
对于地方来说,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小主要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地方经济发展迅速则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会加快。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小还会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如果只有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产业结构那么经济的增长并不能对财政收入的增长产生多大的影响。除以上所说的因素,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还会随着税收政策的改变而改变。
2.2.3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一个省份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的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占该省份一年内的生产总值的比例称为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方面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能够反映该省份的居民税负,但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能作为该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测量指标。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该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往往越高,也能说明XX公共基础建设的能力高。不同国家的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会有明显的差异,往往越是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高的国家经济实力越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于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的省份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大。可见通过分析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可以得知该省份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状况。
3 河北省财政收入现状分析
3.1财政收入总量分析
财政收入总量能够反映XX的财力状况,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长久发展。分税制于1994年开始实行,自实行以来河北省的财政收入出现明显的增长,对比1995年和2013年,财政收入从214.12亿增长到了3641.5亿元。整体看来,自实施改革后河北省的财政收入呈现出稳定地快速增长的趋势,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能够对经济建设提供很好的资金保障。对比河北省1995年和2013年的GDP,河北省的GDP从1995年的2849.52亿元增长到了2013年的24259.6亿元。
表3-1河北省财政收入、GDP及其增长率(单位:亿元)
年份 | 河北省财政收入 | 河北省GDP | 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
总量 | 增长率 | 总量 | 增长率 | ||
2000 | 397.6 | 0% | 4628.2 | 0% | 8.59% |
2001 | 448.4 | 12.8% | 5062.9 | 8.59% | 8.86% |
2002 | 544.86 | 12.6% | 5518.9 | 8.26% | 9.87% |
2003 | 634.94 | 12.6% | 6333.6 | 12.86% | 10.02% |
2004 | 778.33 | 22.6% | 7588.6 | 16.54% | 10.26% |
2005 | 1035.2 | 33% | 8773.4 | 13.50% | 11.80% |
2006 | 1223.46 | 18.2% | 10043 | 12.64% | 12.18% |
2007 | 1528.92 | 25% | 12152.9 | 17.36% | 12.58% |
2008 | 1824 | 19.3% | 14200.1 | 14.42% | 12.84% |
2009 | 2020.77 | 10.8% | 15306.9 | 7.23% | 13.20% |
2010 | 2408 | 19.3% | 18003.6 | 14.98% | 13.38% |
2011 | 3017.59 | 25.3% | 21384.7 | 15.81% | 14.11% |
2012 | 3479.26 | 15.3% | 23077.5 | 7.34% | 15.08% |
2013 | 3652.4 | 5% | 24259.6 | 4.87% | 15.06% |
2014 | 3764.56 | 3.1% | 25208.9 | 3.77% | 14.93% |
2015 | 4065.11 | 8% | 26398.4 | 4.51% | 15.40% |
2016 | 4390.65 | 8% | 28474.1 | 7.29% | 15.42% |
2017 | 5085.98 | 15.8% | 30640.8 | 7.07% | 16.60% |
2018 | 5587.35 | 9.9% | 32494.6 | 5.70% | 17.19% |
2019 | 5945.33 | 9.9% | 35104.5 | 7.43% | 16.94% |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全国统计年鉴》(2023)。
表3-2全国财政收入、GDP及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单位:亿元)
年份 | 全国财政收入 | 全国GDP | 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
总量 | 增长率 | 总量 | 增长率 | ||
2000 | 13395.23 | 0% | 100280.1 | 0% | 13.36% |
2001 | 16386.04 | 22.33% | 110863.1 | 10.55% | 14.78% |
2002 | 18903.64 | 15.36% | 121717.4 | 9.79% | 15.53% |
2003 | 21715.25 | 14.87% | 137422 | 12.90% | 15.80% |
2004 | 26396.47 | 21.56% | 161840.2 | 17.77% | 16.31% |
2005 | 31649.29 | 19.90% | 187318.9 | 15.74% | 16.90% |
2006 | 38760.2 | 22.47% | 219438.5 | 17.15% | 17.66% |
2007 | 51321.78 | 32.41% | 270092.3 | 23.08% | 19.00% |
2008 | 61330.35 | 19.50% | 319244.6 | 18.20% | 19.21% |
2009 | 68518.3 | 11.72% | 348517.7 | 9.17% | 19.66% |
2010 | 83101.51 | 21.28% | 412119.3 | 18.25% | 20.16% |
2011 | 103874.43 | 25.00% | 487940.2 | 18.40% | 21.29% |
2012 | 117253.52 | 12.88% | 538580 | 10.38% | 21.77% |
2013 | 129209.64 | 10.20% | 592963.2 | 10.10% | 21.79% |
2014 | 140370.03 | 8.64% | 643563.1 | 8.53% | 21.81% |
2015 | 152269.23 | 8.48% | 688858.2 | 7.04% | 22.10% |
2016 | 159604.97 | 4.82% | 746395.1 | 8.35% | 21.38% |
2017 | 172592.77 | 8.14% | 832035.9 | 11.47% | 20.74% |
2018 | 183359.84 | 6.24% | 919281.1 | 10.49% | 19.95% |
2019 | 190390.08 | 3.83% | 986515.2 | 7.31% | 19.30% |
来源:《全国统计年鉴》(2023)和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资料、《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有些数据为计算得来。
对河北省2000——2019年的财政收入增长率进行分析发现这期间除了出现两年财政收入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以外,其余年份财政收入增长率都大于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的两年分别是2003和2014年,其中2014年是财政收入增长率最低的年份。对剩余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大于GDP的增长速度的年份进行分析可知,2013-2016年和2018年、2019年这些年份的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小于10%,除去这些年份以外,其余年份的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均大于10%,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最大值为33%发生于2005年。相较于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长速度,河北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3.2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地方财政收入的划分标准并不统一,可以依据收入形式也可以依据地区不同。
3.2.1按收入形式划分
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的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收入来源不同。其中非税收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税收收入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增值税、营业税、车船税、资源税、印花税等。河北省2015-2019年地方税收及非税收入情况见表3-3,
表3-3 按收入形式划分的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单位:亿元)
年份 | 税收收入 | 非税收入 |
2015 | 1934.29 | 714.89 |
2016 | 1996.13 | 853.75 |
2017 | 2199.35 | 1034.48 |
2018 | 2555.82 | 958.04 |
2019 | 2630.73 | 1108.26 |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全国统计年鉴》(2023)
3.2.2按收入地区划分
目前河北省有14个市县有统计资料,以2019年为例,这一年的数据如下:
表3-4 按收入地区划分的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单位:万元)
地区 | 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 | 地区 | 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 |
石家庄市 | 5691283 | 保定市 | 2969552 |
辛集市 | 240087 | 定州市 | 243967 |
承德市 | 1124678 | 沧州市 | 2836418 |
张家口市 | 1686238 | 衡水市 | 1220490 |
秦皇岛市 | 1441360 | 邢台市 | 1598450 |
唐山市 | 4653484 | 邯郸市 | 2620683 |
廊坊市 | 3883388 | 雄安新区 | 146170 |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全国统计年鉴》(2023)
3.3税收收入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税制不断地进行着调整,以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2014年是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的二十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因为我国长时间来都在对非税收入进行调控,管理乱收费等问题,所以税收的规模将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的规模。因而对河北省的财政收入进行分析的话还是从税收收入的各税种以及非税收入入手。
3.3.1 主要税种分析
由于国家统计局在税收收入以及非税收收入方面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而且2020-2023年的统计年鉴也没有发布,因此,本文就针对2000-2019年期间的非税收入、税收收入和部分税种进行了统计分析。自1994年起,上划给中央的财政收入中包含了75%的增值税和100%的消费税。直到2002年,xxx决定,要按照公司的隶属关系,调整所得税的征收方式,除了一些特殊的行业和企业,其余企业的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收入全部按照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来调配,2002年,上划拨中央50%,各地区50%;2003年,上划至中央的份额在2002年的基础之上增长10%,划分60%,地方降到40%;2004年以后,上划给中央60%,省级和市级共40%;2001年,我国对企业所得税进行了改革,在2001年之前只对国有和集体企业等企业进行了征税。但在2001年以后,在2001年前的基础上同时也收取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税,所以征收的范围是扩大了的,那么和先前的征收税额就失去了比较的意义。在2004年以来,在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之间的统计口径也统一起来,那么进行比较也是没有问题的。正是因为统计口径的原因才说明了为什么个人所得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在2002以及2003年的时候收入比较小。
表3-5 税收收入部分税种和非税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 税收收入 | 增值税 | 营业税 | 企业所得税 | 个人所得税 | 非税收入 |
2000 | 188.37 | 43.69 | 46.19 | 35.49 | 16.99 | 60.39 |
2001 | 219.81 | 48.85 | 50.02 | 51.14 | 23.31 | 63.69 |
2002 | 236.13 | 55.3 | 57.68 | 33.38 | 21.57 | 66.17 |
2003 | 255.46 | 68.72 | 65.35 | 28.69 | 18.15 | 80.37 |
2004 | 304.28 | 94.81 | 85.51 | 38.11 | 22.15 | 103.55 |
2005 | 393.09 | 121.03 | 105.28 | 53.37 | 28.24 | 122.61 |
2006 | 472 | 140.55 | 133.61 | 66.37 | 29.35 | 148.53 |
2007 | 618.3 | 168.08 | 178.35 | 92.11 | 36.61 | 170.82 |
2008 | 748.89 | 196.86 | 217.08 | 112.22 | 42.48 | 198.7 |
2009 | 839.33 | 190.64 | 268.05 | 117.75 | 42.41 | 227.79 |
2010 | 1074.04 | 203.84 | 362.65 | 145.93 | 47.05 | 257.81 |
2011 | 1348.51 | 229.85 | 457.27 | 199.08 | 57.39 | 389.26 |
2012 | 1560.59 | 250.3 | 533.45 | 226.2 | 50.19 | 523.69 |
2013 | 1724.87 | 255.36 | 612.1 | 231.67 | 54.6 | 570.75 |
2014 | 1866.06 | 310.07 | 592.64 | 256.23 | 56.12 | 580.56 |
2015 | 1934.29 | 315.35 | 651.54 | 266.94 | 62.86 | 714.89 |
2016 | 1996.13 | 595.2 | 342.41 | 272.99 | 71.52 | 853.75 |
2017 | 2199.35 | 909.01 | 4.72 | 351.75 | 92.29 | 1034.48 |
2018 | 2555.82 | 1009.02 | 406.04 | 105.6 | 958.04 | |
2019 | 2630.73 | 1013.52 | 411.33 | 70.06 | 1108.26 |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全国统计年鉴》(2023)
2018年和2019年的营业税官方没有披露所以没有找到相关数据。
对河北省来说,这十几年是其发展的高速期,与此同步发展的是其税收收入,也是不断上涨。在2000年,河北省的税收收入还是188.37亿元,而到了2019年,其税收收入直接到达了2630.73亿元,足足增长了2442.36亿元,完成了税收的大踏步。然而2008年的时候,河北省GDP下滑也对其税收收入有一定影响,那年的税收增长速度相比其他年份要降低。在具体看营业税,在2000年时仅有46.19亿元,而到了2015年直接涨幅605.35亿元,达到651.54亿元,不过在2015年就达到了封顶,自2016年以来不断下降,到2017年只有4.72亿元,这是由于国家推行了“营改增”政策,因此增值税从2018年开始增量变大,那么增值税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在2000年也仅仅是43.69亿元,到了2019年直接涨幅969.83亿元,达到1013.52亿元,尽管其中的70%是要归到中央收入里面的。在2000年企业所得税仅仅是35.49亿元,到了2019年直接涨幅375.84亿元,达到411.33亿元,在2000年个人所得税仅仅是16.99亿元,到了2019年涨幅53.07亿元,达到70.06亿元,不过个人以及企业所得税的60%也都是要划分到中央收入当中的。2000年,非税收入为60.39亿元,直到2019年直接涨幅1047.87亿元达到1108.26亿元。从不同年份的非税收入、税收收入、四个税种的情况可以看出,由于所得税以及增值税要上划中央财政,所以导致营业税在税收收入中反而占有很大比例。如果不是把所得税以及增值税归分到中央收入当中,而是算作河北省本身经济发展所得的收入,那么占比最高的应该是所得税以及增值税。
表3-6 各主体税种所占税收收入的比率
年份 | 增值税 | 营业税 | 企业所得税 | 个人所得税 |
2000 | 23.19% | 24.52% | 18.84% | 9.02% |
2001 | 22.22% | 22.76% | 23.27% | 10.60% |
2002 | 23.42% | 24.43% | 14.14% | 9.13% |
2003 | 26.90% | 25.58% | 11.23% | 7.10% |
2004 | 31.16% | 28.10% | 12.52% | 7.28% |
2005 | 30.79% | 26.78% | 13.58% | 7.18% |
2006 | 29.78% | 28.31% | 14.06% | 6.22% |
2007 | 27.18% | 28.85% | 14.90% | 5.92% |
2008 | 26.29% | 28.99% | 14.98% | 5.67% |
2009 | 22.71% | 31.94% | 14.03% | 5.05% |
2010 | 18.98% | 33.77% | 13.59% | 4.38% |
2011 | 17.04% | 33.91% | 14.76% | 4.26% |
2012 | 16.04% | 34.18% | 14.49% | 3.22% |
2013 | 14.80% | 35.49% | 13.43% | 3.17% |
2014 | 16.62% | 31.76% | 13.73% | 3.01% |
2015 | 16.30% | 33.68% | 13.80% | 3.25% |
2016 | 29.82% | 17.15% | 13.68% | 3.58% |
2017 | 41.33% | 0.21% | 15.99% | 4.20% |
2018 | 39.48% | 0.00% | 15.89% | 4.13% |
2019 | 38.53% | 0.00% | 15.64% | 2.66% |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全国统计年鉴》(2023)
表3-7 各主体税种增长率
年份 | 增值税 | 营业税 | 企业所得税 | 个人所得税 |
2001 | 11.81% | 8.29% | 44.10% | 37.20% |
2002 | 13.20% | 15.31% | -34.73% | -7.46% |
2003 | 24.27% | 13.30% | -14.05% | -15.86% |
2004 | 37.97% | 30.85% | 32.83% | 22.04% |
2005 | 27.66% | 23.12% | 40.04% | 27.49% |
2006 | 16.13% | 26.91% | 24.36% | 3.93% |
2007 | 19.59% | 33.49% | 38.78% | 24.74% |
2008 | 17.12% | 21.72% | 21.83% | 16.03% |
2009 | -3.16% | 23.48% | 4.93% | -0.16% |
2010 | 6.92% | 35.29% | 23.93% | 10.94% |
2011 | 12.76% | 26.09% | 36.42% | 21.98% |
2012 | 8.90% | 16.66% | 13.62% | -12.55% |
2013 | 2.02% | 14.74% | 2.42% | 8.79% |
2014 | 21.42% | -3.18% | 10.60% | 2.78% |
2015 | 1.70% | 9.94% | 4.18% | 12.01% |
2016 | 88.74% | -47.45% | 2.27% | 13.78% |
2017 | 52.72% | -98.62% | 28.85% | 29.04% |
2018 | 11.00% | 0% | 15.43% | 14.42% |
2019 | 0.45% | 0% | 1.30% | -33.66% |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全国统计年鉴》(2023)
以2009年增值税增速为3.16%,为负增长,表明河北省增值税在金融危机中受冲击较大。与增值税相比,2008年和2009年的营业税下降幅度更小,甚至在2010年的营业税增长率为35.29%,到达最高值。增值税的增长速度变化幅度很大,而营业税的增长幅度不大,2009年,企业所得税以4.93%的速度增长,说明企业所得税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因为在2002以及2003年受到上划中央收入的干扰,以及统计口径的变化让企业所得税的增长变为负增长,不过在2004年统计口径统一以后就又开始逐步增长了,在2005年到达40.05%,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个人所得税增长率为负,2004年以后,个人所得税的增长波动幅度依然很大,2011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由9级调整到了7级,这对其收入也有一定的影响,在2005年,增幅达到27.49%。从各个税种所占税收收入的比例来看,各个税种的比重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河北省2013年“营改增”工作正处于推进阶段,今后随着统计口径的变动,增值税所占比例将会逐渐增加。
3.3.2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对比分析
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共同组成XX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税收收入若是占较大的比重,则非税收入的比重就较低,反之,如果税收收入的比例较低,则非税收入所占的比例越大;而非税收入的合理征税和监管,则反映了税收体系的完善程度,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
表3-8 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情况比较(单位:亿元)
年份 | 税收收入 | 增长率 | 非税收入 | 增长率 |
2000 | 188.37 | 60.39 | ||
2001 | 219.81 | 16.69% | 63.69 | 5.46% |
2002 | 236.13 | 7.42% | 66.17 | 3.89% |
2003 | 255.46 | 8.19% | 80.37 | 21.46% |
2004 | 304.28 | 19.11% | 103.55 | 28.84% |
2005 | 393.09 | 29.19% | 122.61 | 18.41% |
2006 | 472 | 20.07% | 148.53 | 21.14% |
2007 | 618.3 | 31.00% | 170.82 | 15.01% |
2008 | 748.89 | 21.12% | 198.7 | 16.32% |
2009 | 839.33 | 12.08% | 227.79 | 14.64% |
2010 | 1074.04 | 27.96% | 257.81 | 13.18% |
2011 | 1348.51 | 25.55% | 389.26 | 50.99% |
2012 | 1560.59 | 15.73% | 523.69 | 34.53% |
2013 | 1724.87 | 10.53% | 570.75 | 8.99% |
2014 | 1866.06 | 8.19% | 580.56 | 1.72% |
2015 | 1934.29 | 3.66% | 714.89 | 23.14% |
2016 | 1996.13 | 3.20% | 853.75 | 19.42% |
2017 | 2199.35 | 10.18% | 1034.48 | 21.17% |
2018 | 2555.82 | 16.21% | 958.04 | -7.39% |
2019 | 2630.73 | 2.93% | 1108.26 | 15.68% |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全国统计年鉴》(2023)
税收增长率从2000年的6.99%上升到2007年的31%。2008年至2013年,税收增长率一直在变动,2013年更是达到了10.36%。对于非税收收入来说,增长的幅度不是特别的大,在2000年到2013年这几年的时间只是从27.92%涨到了29.09%,除了2011年其于的年份并没有出现大涨的现象,甚至在2013年增长率还低至10%以下了。对于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来说,2010年是66.09亿元,到了2011年涨幅52.16亿元,为118.25亿元,对于地方财政专项收入来说,2010年是75.98亿元,到了2011年涨幅24亿元,为99.98亿元,对于地方财政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来说,2010年是17.60亿元,到了2011年涨幅近12亿元,为39.53亿元,非税收入中的主要收入增幅明显,使得2011年的非税收增幅最高,超过50%。税收的增长速度在2007年达到了31%,其变化幅度依然很大。将2000~2019年的税收与非税收入增长率进行对比,发现河北省与税收收入相比,非税收入增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而河北省的税收与财政收入并非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4 影响河北省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
4.1经济因素
本文主要就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投资因素等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4.1.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国社会生产的富裕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总体上讲,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给财政分配的目标,也就是说随着国民收入、社会产品、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财政收入的规模也会逐渐扩大。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收入的基础,对财政收入的规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而财政收入可以对该地区起到资源再分配的作用,调节供求失衡的市场以及减少市场失灵带来的损失,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此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根据表3-1可以得知,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和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正相关,也就是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逐年提升,而河北省GDP也逐年提高。
4.1.2产业结构
通常来说,产业结构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其一是产业贡献率,也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对该地区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其二是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大小的关系。在上述两方面当中,不论是哪一方面产生了变化都会对该地区的财政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财政收入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会对该地的财政收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反,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水平和规模又会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所以,文章从产业机构的视角出发来探究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间,河北省一年的GDP为35104.5亿元人民币,相比较于上一年增长了7.43个百分点。业绩较上一年增长稳定,但产业结构还是存在问题,农业生产较为传统,现代农业的发展比较缓慢,所以效益较低;工业方面主要依赖资源型工业,新兴产业占比相对较少;而服务业方面,占据主要地位的依旧是传统的服务行业,现代化服务行业占据服务业比重较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河北省产业体量较大,在发展的过程中较为依赖传统产业,所以导致转型较慢。
4.1.3投资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可以通过货币来进行衡量。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一种常用的投资手段,不仅在企业资产和规模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其折旧处理和折旧年限都会对企业的营收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企业费用的使用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税收。
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XX的投资活动中可以得知,首先,XX的直接投资活动能够贡献各项税收;其次,待项目落地实现运营之后,其能够作为经济实体为XX提供财政收入。除此之外,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不仅可以为地方提供直接的税收来源,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而且还能改善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从投资结构整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河北省的基础设施和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占比较高,而新兴的绿色环保产业占比低。而造成的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早期河北的发展主要有依靠基础的矿资源工业与农业,而新兴产业发展晚、规模小,所以导致大部分投资都流入到了发展规模较大的资源型工业之中。
表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
年份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年份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2000 | 1847.23 | 2010 | 15083.35 |
2001 | 2011 | 16389.33 | |
2002 | 2012 | 19661.28 | |
2003 | 2013 | 23194.23 | |
2004 | 2014 | 26671.92 | |
2005 | 4210.25 | 2015 | 29448.27 |
2006 | 5501 | 2016 | 31750.02 |
2007 | 6884.68 | 2017 | 33406.8 |
2008 | 8866.56 | 2018 | 35411.2 |
2009 | 12311.85 | 2019 | 37535.87 |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全国统计年鉴》(2023)
2001年至2004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官方没有披露所以没有找到相应数据。
4.2政策因素
本文选取了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制度两个政策进行分析。
4.2.1 税种划分与税收优惠政策
从短期来说,诸如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会使得地方的财政收入下降,但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更好的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带动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具有积极作用。
举例来量,2011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开始了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拉开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帷幕。这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经营的负担,可以使相关企业享受到结构性的减压减税。“营改增”这一项改革虽然在对一般性税种的降低从而减轻税收负担,但是在其他关于资源税和环境税等绿色税种上进行增税,甚至在地方财政某一部分上的税种进行相应的加税从而来补充“营改增”的减收。“营改增”的落实,甚至可以大力快速的发展服务业,使得产业结构的更加完整,从而持续性和稳定性都更上一层楼的加强地方财政的收入。
为了确保所有小微型企业都能享受到优惠政策,河北省国税局对小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流程进行了优化。从2023年起,对于那些符合条件规定的小微型企业在年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不再报送《小型微利企业申请认定表》,可按照规定直接申报符合自身企业的优惠政策;从2023年起的年度汇算清缴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不再报送《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表》,只需要将企业一些相关信息包括资产总额、企业的从业人员信息、应缴纳所得税额以及行业情况等,填入年度申报表的相应栏次里视为备案;那些定额征收的小微型企业,主要负责国税的机关通过对定额税的优惠政策进行调整,在年度终了之后不需在提交相关资料。
4.2.2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作为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特殊的制度–针对XX间财政资金和财政平衡。在实际操作中,XX通过使用该制度,把经济较为良好的地区的财政收入转移一部分到经济情况较为不好的地区,这样就可以平衡这些地区的财政水平。积极的使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XX的宏观控制财政能力有很好的提升,以及能够促进各个地方的财政平衡发展,甚至能很好的促进地方的财政活动从而提高收益。
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包含在中央补助收入当中,毫无疑问的是,中央补助收入直接增加了对补助地区的财政收入。
4.3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是对上述未提及到一些因素的补充,主要有人口和就业因素与自然因素。
4.3.1 人口和就业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潜力与规模不会考虑平均收入,人口总量才是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人口总量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变化的关键性因素。然而,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水平取决于现在劳动力素质的情况,素质的高低也就影响着竞争力的高低。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非常发达,有着良好的居住情况以及非常高的劳动收入,这就使得大量的人口流入。这就导致东部地区吸收了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从而更加带动了东部市场的经济。然而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则缺失这些高素质人才,使得中西部地区发展越来越缓慢,正是这样,加速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人口因素包括了人口数量以及人口结构,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会对该地区的财政收入产生显著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地区呈现出人口老龄化,那么该地区的个人所得税税基就会减少,从而使得税收减少。通过详细的分析可以得知,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东部省份相对来说经济发展较快,一般来说能够吸纳更多外来人员工作,因此城市人口构成发生改变,也会使得税收成分与总额有所变化;所以就业人数增加会带来一定的好处。
表4-2 河北省常住人口人数对比
年份 | 常住人口(万人) | 年份 | 常住人口(万人) |
2000 | 6674 | 2010 | 7193.6 |
2001 | 6699 | 2011 | 7240.51 |
2002 | 6735 | 2012 | 7287.51 |
2003 | 6769 | 2013 | 7332.61 |
2004 | 6809 | 2014 | 7383.75 |
2005 | 6851 | 2015 | 7424.92 |
2006 | 6898 | 2016 | 7470.05 |
2007 | 6943 | 2017 | 7519.52 |
2008 | 6989 | 2018 | 7556.3 |
2009 | 7034 | 2019 | 7591.57 |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全国统计年鉴》(2023)
常住人口的增加能够给城市经济带来活力,首先,充足的劳动人口有利于发展产业,直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与财政税收,其次,就业人员也会拉动更多消费产业,从而有利于经济进步。然而河北却面临着两个问题:
大批拥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向京津城市迁移河北省每年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中去外省工作的不在少数。形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河北紧邻京津两个发达的一线城市,在生活环境、薪资待遇、和人才的个人发展等方面都逊色于这两个一线城市。
表4-3 河北省从业人员人数对比
年份 | 就业人员(万人) | 年份 | 就业人员(万人) |
2000 | 3385.71 | 2010 | 3865.14 |
2001 | 3409.16 | 2011 | 3962.42 |
2002 | 3435 | 2012 | 4085.74 |
2003 | 3470.23 | 2013 | 4183.93 |
2004 | 3516.71 | 2014 | 4202.66 |
2005 | 3568.97 | 2015 | 4212.5 |
2006 | 3609.99 | 2016 | 4223.95 |
2007 | 3664.97 | 2017 | 4206.66 |
2008 | 3725.66 | 2018 | 4196.09 |
2009 | 3792.49 | 2019 | 4182.46 |
数据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23)、《全国统计年鉴》(2023)
4.3.3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自古就影响甚至决定了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因此对XX财政收入产生影响。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先天优势,制定了不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主张的是资源开发与资源加工类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财政收入。而对于自然资源不具备先天优势的东部地区,则主张以非资源型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充分挖掘其它优势。这样的产业发展战略符合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能够有效开发出自身特色,因此,也被现代社会保留,不断延续优化,继续探索更加合理有序的新秩序。
5 河北省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5.1指标的选取及分析
通过综上讨论,我们可以把地区生产总值(GDP)、常住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定为解释变量,把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剔除地方XX债务、税收政策、土地财政、优惠方针、自然资源等无法计量或信息缺失的数据列为被解释变量。
5.2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时间序列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并采取软件Eviews10.0辅助计算,需要掌握河北省2010-2019年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常住人口、税收、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信息,并把被解释变量定为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
5.3 模型的建立
通过以上的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我们可以逐步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5.3.1 模型的参数估计
如以下散点图,用Y表示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X1、X2、X3、X4则分别代表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常住人口、地方税收收入。
图5-1 地区生产总值散点图
图5-3 年末常住人口散点图
图5-4 地方税收收入散点图
本例中的模型是在时间维度下的多元线性方程,其是以F统计量检验为主,检验基点是无约束模型与受约束模型有无区别,在大样本中的自由度会慢慢根据约束的条件个数变化,检验统计量呈X2分布。
由上述散点图可知,Y代表的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跟X1、X2、X3、X4分别代表的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常住人口、地方税收收入都呈现的是正向的线性相关。
5.3.2 相关性分析
对于变量间的关系可以采用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笔者将在本文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icient)探讨不同变量间的关系。相关系数的正负表明变量间的变动关系,若为正,变动方向相同,若为负,变动方向则相反。将相关系数的结果取绝对值,数值与相关性呈正相关变化,即数值越大相关性越紧密,反之则弱。在采取采取软件Eviews10.0计算后,得到结果,如图5-5:
图5-5 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
由下表可知,Y代表的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跟X1、X2、X3、X4分别代表的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常住人口、地方税收收入都呈现的是正向的线性相关,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5.3.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
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应变量与解释变量通常是一对一的单线变化关系,因此不适合用于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因为会存在多类经济变量,并存在交叉关联关系,变化复杂。例如前文中提到的收入会对消费产生影响,但实际情况往往还会与其它多种因素相关,如家庭财政状况、教育背景、性别、年龄等等。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将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到多种解释变量的变化影响。
(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
总体回归方程:E(Y│X1,X2,…Xk)=β0+β1X1+β2X2+β3X3+…+βkXk
Y=β0+β1X1+β2X2+β3X3+…+βkXk+µ
样本回归方程:Y=β0+β1X1+β2X2+β3X3+…+βkXk
Y=β0+β1X1+β2X2+β3X3+…+βkXk+e
(2) 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多元线性回归与简单线性回归的回归系数有不同经济含义,在简单线性回归中,系数作单一变化,比如在Y=50.78+0.86X中的系数含义为:收入每提高1元,会带来0.86元的消费支出。而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变量间的变化会产生相互影响,若要对特定的解释变量对应变量进行分析,就要保证其他解释变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设定的模型中,βj作为单个回归系数代表的是在其他解释变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第j个解释变量的单位变动对应变量均值的变化,此类回归系数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就叫做偏回归系数。此外,多元线性回归和简单线性回归的目的一致,都是为了能够处理从观测样本中预估模型所需参数、统计并检验参数与回归方程、采取回归模型分析经济等问题。
5.3.4模型设定
模型中的Y是指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X1、X2、X3、X4则分别代表的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常住人口、地方税收收入;而β0与I作为待定系数,是为了其它未能全面考量的变量数据,具体来看,β0代表截距项,I为扰动误差项,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表5-1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全部统计数据
obs | Y | X1 | X2 | X3 | X4 |
2010 | 2408 | 18003.6 | 15083.35 | 7193.6 | 1074.04 |
2011 | 3017.59 | 21384.7 | 16389.33 | 7240.51 | 1348.51 |
2012 | 3479.26 | 23077.5 | 19661.28 | 7287.51 | 1560.59 |
2013 | 3652.4 | 24259.6 | 23194.23 | 7332.61 | 1724.87 |
2014 | 3764.56 | 25208.9 | 26671.92 | 7383.75 | 1866.06 |
2015 | 4065.11 | 26398.4 | 29448.27 | 7424.92 | 1934.29 |
2016 | 4390.65 | 28474.1 | 31750.02 | 7470.05 | 1996.13 |
2017 | 5085.98 | 30640.8 | 33406.8 | 7519.52 | 2199.35 |
2018 | 5587.35 | 32494.6 | 35411.2 | 7556.3 | 2555.82 |
2019 | 5945.33 | 35104.5 | 37535.87 | 7591.57 | 2630.73 |
5.3.5回归结果
采取最小二乘法(LS – Least Squares)计算图5-1中的数据,再通过软件Eviews进行回归分析,将会得到以下回归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图5-6 参数估计输出结果
如图,拟合优度的检验结果为0.997121,表明解释变量解释了绝大比值的被解释变量差异,即样本中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
F的统计量检验结果是432.9170,相应的p值小于0.05,为0.000002,表示方程大致是明显的。
由此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多种解释变量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性,为了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将加入方差扩大因子(VIF)。
图5-7 VIF检测输出结果
如图5-2所示,X1、X2、X3、X4的VIF最大值均在10以上,因此可以认为变量间有复杂的多重线性关系。
5.3.6 模型修正
虽然有多种方法可以避免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影响,但笔者选择使用了剔除法。当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关联性较差、对经济的实际影响不大、解释变量的VIF值过高等情况发生时,则予以剔除。如图5-5,是两者的简单相关系数。
由图5-5分析知,解释变量X1的VIF值最大,所以剔除了X1变量。随后如图5-8,得到了修正后的参数估计输出结果。
图5-8 修正后的参数估计输出结果
调整后,模型总体来看较为显著。拟合优度高,显示R=0.977319,最终得到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5.3.7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知Y代表的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主要会受X1、X2、X3、X4分别代表的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常住人口、地方税收收入所影响。
并且,Y与X1、X2、X3的关系呈正相关,与X4的关系则呈负相关,即随着随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常住人口的增长,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也会增加,而随地方税收收入增加,河北省地方财政收入则会下降。
6 政策建议
6.1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经济增长
财政收入跟经济增长方面上具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增长作为财政收入的基础,而且财政收入的增加又能够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
(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分析与建议
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本国的农业以及粮食生产,近几年接连出台的关于农业生产的政策已经著有成效。因此众多的农业企业的收益也跟着逐渐好转,而且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在逐步稳健提升,这些因素也在不断促进我国的农业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我国居民的消费得到升级。因此我们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推动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稳步发展。科学发展第二产业,发挥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XX要筹集资金,加大科研投入,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向着高新技术产业迈进。
(2)第三产业的分析与建议
第三产业不仅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更是调节国家或者是地区中经济结构的主要力量。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为了不断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步就需要做好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现有旅游城市为据点,进一步做大做精旅游业。其次转变思想,不断深入优化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推动现代化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6.2投资结构优化发展
在关于投资方向上,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都需要投资的发展,在我国以及河北省鼓励投资的政策背景中,要不断推动我国投资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那些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要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扶持,创设优良的投资环境,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投资对于财政的积极影响。
6.3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于地方财政支出方向上,支出跟收入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当前河北省的财政支出数量正在不断推进经济增长向积极的方向上发展,然而仍然还是有着不断进步的地方,因此要不断增强财政金额的使用率,进而合理分配资源,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6.4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
由于河北紧邻京津,与这些一线城市竞争人才,必须要拿出更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才能吸引人才来河北就业甚至落户。企业方面,关于招聘以及升职上,要树立公平公正的原则,只有优良的企业文化才能够使得企业员工对于公司有着责任感以及归属感。XX方面,对要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可的以提供租住房补贴,创业补助和买房补贴等,以提高刚就业人群工作和生活环境;对于高职称高技术型人才,可实行免审核落户政策可由XX提供住房,对于带技术或团队的人才给予科研经费支持以确保对高等人才的吸引力。
结 论
河北省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较快,但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并不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所以为提高河北省财政收入,促进财政收入与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针对河北省的具体发展现状,采用对比分析法并选取2000年—2019年河北省财政收入、GDP、就业人员、投资、主要税种进行分析,之后除掉那些不能够统计以及那些数据不够完整的因素,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着重对地区生产总值(GDP)、常住人口和税收收入来进行分析,并得出了河北省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分析过程中发现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都存在问题,并且河北省人才引经政策不完善且紧邻京津两个一线城市导致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于是针对河北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经济增长,发展现代化和国家扶持的产业;从企业和XX两方面,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以确保对人才的吸引力;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率,进行合理分配资源将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作用。
致 谢
鲜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写到这里,内心感慨万千,求学十余载,可以写下去的梦很长。这大学四年生涯开始于2018年的初秋之际,最后终于在这2023年的盛夏,回首这四年的时光,如烟花一般绚烂,目之所急,心之所向,都是美妙的回忆,即使有众多的不舍,皆是感恩,今借此文聊表谢枕。生逢于盛世,当不负韶华。青春有几年,疫情占三年,感谢国家、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在新冠肺炎疫情当下给我提供了一个和平、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国家,让我未曾经理过战乱的苦难,也从未缺衣少食,并且见证我国这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如若有幸,必将身怀赤诚之心,以报国家学校栽培之恩。饮水思其源,学成念吾师。在四年的大学时光里,我首先要表达谢意的就是我尊敬的导师汪。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温和亲切,不管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平时的生活活动,老师都会耐心指导我们。还要感谢的就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撰写本次论文期间,老师对此付出了不少精力,从选题到开题再到初稿等多次指导修改,老师都对此提出了相当珍贵的建议,我也从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那里获得了许多有关于论文方面的指点。在撰写本次论文期间,及老师倾入了她的大量心血。学路漫漫,铭记师恩,砥砺前行。其次,我还要感谢的就是一直在后面默默支持我的家人。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父母倾尽他们最好的一切供我求学,无论是在物质和精神方面上都给了我极大的支持。谢谢你们这么多年以来的鼓励,让我能够屡败屡战,再接再厉,终算求学有成。也希望时光在你们身上过的慢一些,你们永远平安、健康,这将是我最大的心愿。再次,我要感谢的就是这一路走来跟我一起奋斗的同学们。即使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同窗四载,朝夕相处,一起并肩作战为梦想拼搏的日子弥足珍贵。感谢金融1801这个大家庭的陪伴,感谢我的310的室友们,这四年以来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互帮助,这些都成为了我美好的记忆。感谢同学们的帮助和鼓励,祝愿我们不忘初心,一起奔赴星辰大海,愿大家都有更加美满的明天。最后感谢自己,一直努力笨拙而又热烈的爱与生活。
祝福吾师,工作顺利。
祝福吾亲,平安健康。
祝福吾友,前程似锦。
祝福吾校,桃李天下。
参 考 文 献
[1]Koester B,Komendi C.Taxation Aggregate A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cross Country Evidence on Some Supply Side Hypothesis[J].Economic Inquiry,1989,37(7):367~386.
[2]Plosser P.Public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 Developing Neoclassical Implication.[J]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ic,1997,Vol(5):126~150.
[3]Rebelo.S.State and Local Tax Levels and Economic Growth-Regional Comparison[J].Journal ofUrban Economics,1991,8(3):123~137.
[4]Capolupo,,R.Output Taxation,Human Capital and Growth.The Manchester School,2000,V01(168):166~183.
[5]郭庆旺,吕冰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增长的影响[J].涉外税
务,2004(9):57~86.
[6]吕冰洋,李峰.中国税收超GDP增长之谜的实证解释[J].财贸经济,2007(3).
[7]齐守印.从财政指标看河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经济研究参考,2011(64) :117~144.
[8]纪跃芝,邓波,王继新.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相关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9) 17~24.
[9]胡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差异计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3) 205~244.
[10]崔松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视角,2011(8) 25~31.
[11]王焕英,王尚坤,石磊.中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模型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3).
[12]王立平,王健.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基于空问动态面板数据模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7) 88~100.
[13]贾康,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J].经济纵横,2008(6).
[14]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课题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问题研究[J].经 济研究参考,2001(19) 107~114.
[15]贾继花.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分析[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4).
[16]迟美青.区域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17]蔡德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激励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
[18]贾康,白景明.财政与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9]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课题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1998(4) 97~104.
[20]郭鹰.浙江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22~35.
[21]王乔,汪柱旺.XX非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9(12)115~124.
[22]白彦锋,王婕,彭雯雯.非税收入与税收、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J].税收经济研究,2013(1) 55~66.
[23]曾五一,刘小二.中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7) 117~124.
[24]郭庆旺,贾俊雪.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4) 207~235.
[25]郭庆旺,贾俊雪.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J].中国软 科学,2005(7) 80~88.
[26]李俊生.财政效率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27]叶振鹏,张馨.双元结构财政[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28]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9]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0]张素琴.财政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31]蒋新昆.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以江苏省为例[D].中南大学,2011.
[32]王华,柳光强.分级财政下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 政研究,2010(9) 66~78.
[33]周忠辉,丁建勋,王丽丽.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l(4) 42~50.
[34]张正.重庆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35]孟丽静.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1978–2009)[D].河北经贸 大学,2012.
[36]赵云河.昆明市国税收入与6DP的协整和因果关系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56~168.
[37]邢国辉.发挥财政调控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增长提质增效[J].中国财政,2013(3) 177~189.
[38]康建发,孟海涛.河北邯郸构建综合治税大格局[J].中国财经报,2012—12—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