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总结归纳了当前衡山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衡山县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旅游发展;资源整合;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 前言 衡山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北面是湘潭、湘乡,西南与衡阳县接壤

  摘要:总结归纳了当前衡山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衡山县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发展;资源整合;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
衡山县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前言

  衡山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北面是湘潭、湘乡,西南与衡阳县接壤,西北与双峰县毗邻,东隔湘江与衡东相望,南与衡南相接,中部的北、东、南三面环绕南岳区,因南岳衡山而得名。衡山县旅游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环抱南岳衡山的优势,依托五岳名山的“地利”将南岳区和衡山县的旅游资源捆绑在一起,这不仅是衡山县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南岳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南岳主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枯竭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南岳区旅游业发展辐射能力是必然可以涵盖衡山县范围,以还南岳衡山“有山无名,有名无山”的尴尬局面,本文亦是重点论述两者联合发展的必要与前景。

  一、当前旅游发展现状

  1.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优

  南岳区内的南岳衡山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知名度。南岳衡山除南岳主景区外,在其附近的已分开的衡山县境内还有不少的零散的有待开发的旅游景点,而目前随着南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其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地域过于狭小,二是景区旅游资源过于单一,而事实上如果能够与已经分离的衡山县的旅游景点联合开发,必具更多发展的潜力。衡山县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可分为“红”、“绿”、和“古”三个方面。“红”是指红色旅游资源,康王庙——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建烈士墓,毛泽建烈士纪念馆,白果镇是一个久负盛名的革命老区,镇内现有享誉全国的岳北农工会旧址——刘捷三公祠,还涌现了一大批永载史册的革命烈士,农民领袖刘东轩,谢怀德,红军师长李实行等。“绿”是指自然资源和山水资源,主要有九观桥度假村,九观桥漂流,巾紫峰森林公园,观湘洲,中峰岭,沿湘江风光带,大源渡水电站,穿岩和新桥水库,还有潇湘八景之一“烟寺晚钟”——衡山县城北清凉寺(为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中所描述。“古”是指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包括古镇、古街、古民居和古祠堂等,有名满三湘拥有500年历史的楚南第一桥,唐群英故居,王十八洞,清凉寺,甘棠桥,文庙,武庙,萱州古河镇。最大的人文景观横店影视城正在建设之中。这些都是颇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而且这些旅游资源与南岳风景区的旅游资源风格迥异,非常具有整体发展的优势,也恰可弥补主景区的不足。

  2.与湖南成片旅游开发具有整合优势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发展的深入,湖南的旅游市场进一步拓宽,湖南的旅游景点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湖南的著名旅游景区主要有:长沙——韶山革命胜地游览区,湘东北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游览区,湘西北奇山异洞游览区,再加上以南岳衡山为主的湘东南潇湘游览区,与其他各区相比,该区呈现明显的特色,个性鲜明,整体发展可以给游客不同的享受而且从空间地域组合而言,与上述各区既有距离感,但距离亦不太远,从整个湖南旅游市场而言,具有明显的整合优势。

  3.旅游市场潜力较大

  衡山县境内自然景观迷人,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毗邻粤港澳,紧靠长株潭,环抱南岳衡山,衡山县应打造成南岳旅游的综合服务区、长株潭衡的后花园。衡山县的定位就是成生态旅游城市,依托南岳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等,衡山县是久居城市的居民比较理想的休闲场所和周末度假地。其地处湘南,与湖南第二大的城市衡阳相隔不到50千米,与湘中长株谭经济发展核心区亦不足100千米,而与中国经济核心区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相隔亦较近。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湘江水路,107国道,衡娄公路等不仅把本区与湖南的各景区连成一片,亦与省内外的旅游市场连接起来,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通车,这条铁路不但横贯衡山县南岳区,且在衡山县开云镇设站,它的开通将是衡山县旅游发展的一个契机,交通区位优势的增强,南岳衡山作为湘南旅游区的中心地位也日益强化。这使得游客进入南岳衡山更加便捷,快速,而且这条客运专线使南岳衡山与华中,华南的许多旅游景区连成一体,其发展将面临更多机遇。借助这个有利时机,衡山可以打造成旅游重要的目的地,将华中、华南休闲度假的客人吸引过来。同时还可以打造公路红色旅游专线:康王庙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建烈士墓——白果岳北农工会——彭德怀故居——韶山——刘少奇故居——岳麓山;白果岳北农工会——康王庙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建烈士墓——罗荣桓故居——井冈山。

  二、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发展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协调。

  尽管这几年,南岳衡山旅游业发展飞速,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回头客并不多,而且在不多的回头客中绝大部分是由于宗教的原因,而其中的主因就是本区旅游资源十分单一,基本上还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局面,当然目前有一定的改观,但就旅游资源而言,仍以宗教文化景观为主,而且景区地域过于狭小,游客一两天就能对景区一览无余,游兴未尽游园已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无法达到旅游目的可能是回头率低的根本原因。当然如果能与其他景区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线路可能会使其有一定改观,如到衡山县境内进行红色旅游,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如岳北农工会、康王庙、毛泽建烈士墓;利用农村特色建立乡村休闲农庄,让游客充分体验农村浓郁的乡村风情,如衡山县九观桥风景区的桃花寨;利用池塘水体进行垂钓、抓鱼等水域旅游活动,如衡山县大源渡、九观桥水库、新桥水库等;游客肯定又是另一种感受。但本人认为如果能充分利用和开发衡山县未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是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之法,拉长旅游链条,实行合作发展,互利双赢,当然特别是各级XX部门能摒弃行政本位主义的束缚,以开放的眼光顺应潮流。

  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发展不合理。

  与前几年相比,南岳衡山旅游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均已不再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基本上已能够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南岳区游客不断攀升,而衡山县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主管部门对其管理和规划力度小,经费不足,导致旅游业投入少,开发不到位,有一些资源遭到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九观桥水库风景区,景区无旅游车。穿岩已讲了很多年进行开发,岩里面至今住着农户,喂养牲畜,杂七杂八的东西堆放在岩里面,从主干公路到穿岩景点只有一公里都是坑洼不平的沙石路。有的旅游景点营业场地过于简陋,接待能力低且管理一般,表现“淡季很差,旺季很乱”的现象,有些景点缺少排污设施,严重影响了衡山县旅游业的形象。县内有些景点游客较多,旅游景区的承载负荷加重,游客保护资源的意识淡薄,加之区内缺乏严格的管理,使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如巾紫峰森林公园的废弃物随处可见,乱涂乱画到处都有。清凉寺是靠山而建,后面就是形态俊美的松树林,鞭炮的燃放,香火纸钱的燃烧都是极大的安全隐患,景区内的垃圾桶没有发挥作用,坏了也没有人维修。农家乐旅游根本无法满足市民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游客重游的积极性。但是非常欣喜的是,衡山县县长在2010年4月接受衡阳晚报专访时表示:“在南岳衡山一个大的范围内,如何构建大的旅游格局,衡山要做的工作很多,可做的工作也有很多。我们想按照南岳旅游综合服务区来定位,通过影视城的建设,开云新城的建设,和一些古迹的恢复和景点的开发来丰富衡山县旅游的内函,来衍生南岳衡山旅游的链条,搞好我们的旅游产业。”

  3.旅游服务软件发展不到位

  尽管这几年其旅游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其发展的深度仍不够。衡山县不少景点、景区存在管理体制类型和权限上的不顺,影响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和旅游业的稳步发展,导致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抑制。如巾紫峰森林公园一会是这个单位管过几年又是另一个单位管,半山腰上的历代名人韵衡山的诗词碑林到现在还没维修好。如穿崖这个景点在湖南电视台、衡阳电视台及衡阳日报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但真正知道穿崖的人不多。在公路沿线、交通要道很少看到本县旅游景点宣传牌。县内景点旅游服务多由个体户承担,缺乏统一管理,存在弱、小、散、差现象,旅游从业人员大都由村民转变而来,服务技能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导致游客投诉而影响美誉度。

  三、对未来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

  1.以XX为主导,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对于任何一个旅游景区而言,没有XX的支持和重视,很难得到持续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更是如此。而最重要的莫过于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加大对目前一些不合理破坏景区旅游行为的打击力度,如对景区商业行为的规范,对旅游配套设施进行统一宏观调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特别是对南岳衡山主景区面临的景区过于狭小的问题,要跨行政区对衡山县南岳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不仅需要本级行政部门有开放的眼光,更需要省市XX进行统一协调,而仅靠同级行政部门就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2.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精品

  南岳衡山主景区旅游资源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就旅游资源而言,已无太多开发潜力,而目前比较认同的改变此种现状的观点是与衡山县境内的旅游景点进行联合开发,但反对者则认为一旦联合很有可能陷入其划出前的同样局面。但时过境迁,本人认为,联合开发,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势在必行。本人前面已分析。衡山县境内的旅游景点不但同样较为丰富,品质较高,而且与主景区旅游资源具有互补优势,这样既增加了旅游者新的旅游项目,亦扩大了其活动的空间范围,这样不仅具有规模效益,而且对于两地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从目前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也已完全可以辐射到两者区域,而衡山县境内就自然旅游资源而言,有湘江为依托,可弥补南岳有山无水的单调缺乏灵动局面,就人文旅游资源而言,有毛泽建烈士墓,康王庙农民运动讲习所,岳北农工会等红色革命旅游资源,在一地便可以给游客完全不同的精神享受,也是完全可以开发一系列新的旅游精品。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拉长旅游链条,激发游客信心,扩大衡山县南岳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旅游经济增长点。
  衡山县缺少特色旅游商品,而特色旅游商品不仅本身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亦是旅游区的一张名片。衡山县特色旅游商品不仅少,而且档次不高,质量差,但实际上衡山特色旅游商品还是有一些,例如竹木器系列,土菜食品。只是缺乏包装和开发,缺乏深加工,就餐饮业来说,衡山县是外来游客经过最多的地方,理应成为餐饮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是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与衡山县仅一河之隔的衡东县土菜早已声名鹤起,名声在外,游客都愿意到那就餐,品偿衡东土菜,而我们的餐饮业还是止步不前,缺乏特色,无品牌,没有知名度,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3.区际合作,加强与各大旅游景区的整体开发力度。

  旅游业是一种具有特殊优势的外向型经济,再加上旅游资源本身的特色,如果加强与其他各景区的区际合作,进行整体开发,往往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这其实也是解决景区、景点地域狭小,旅游资源较为单一的另一不错的解决办法,目前很多景区多采取此种办法来解决同样的问题,因为单一的景区、景点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张家界景区与湘西凤凰的苗家少数民族风情系列的组合就相当成功。而纵贯南岳区衡山县的的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更使其与其他景区的联合开发的可能成为现实,特别是与华中,华南地区景区的合作,亦使其与旅游市场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而随着泛珠三角论坛各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南岳区衡山县不仅可以加强与省内各景区的合作,更可以寻求跨省合作。

  参考文献

  [1] 赵荣.王恩涌.张小林.人文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雷明德.旅游地理学[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
  [3]胡跃文主编.衡山县志[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2001
  [4]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振礼.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
  [6]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廖和平等,天下南岳[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88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6月16日
Next 2020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