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广大的投资者不仅关心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关心企业的盈利质量。但是,有些上市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篡改企业的财务报表,粉饰财务漏洞,操纵企业的盈利质量。企业的这些行为误导了许多的投资者,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对上市企业的盈利质量研究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上市企业的盈利质量展开分析,从“盈利质量基本理论”,“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案例分析”到“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建议”角度分析,并举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希望可以全方位地认识上市企业的盈余质量状况。
关键词:盈利;质量;上市公司;真实性
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一直都是利益相关者关心的话题。一个企业的盈利质量代表了这个公司的盈余能力,能够反映上市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为投资者的决策作出有力的参考,因此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盈利质量基本理论
(一)盈利质量概述
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是盈利能力的核心内容,有收现性,稳定性,成长性和获利性四个特点。盈利质量是以公司真实的财务报表为基准,盈利质量披露的数据可以供报表的使用者直接利用,盈利质量体现的是公司盈利可靠性和持续性程度的高低。它反映了企业实现利润的时候有没有带来现金流量。盈利质量的好坏反映的是上市企业实现利润而得到的现金流量,不仅是财务报表上的盈余。另一方面,外国学者通过股权资本的盈利质量与成本,使用Fama和French(1993)的模型,发现盈利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指标有统计学关系。
(二)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特征
按照对上市企业盈利质量的理解,可以发现盈利质量有收现性,稳定性,成长性和获利性这四个特征。
1.盈利的收现性
此项特征指的是一个企业获得的利润能够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能力。上市企业收现性的大小反映现金流量在企业获得的利润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企业盈利的确认是发生在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的,账面利润的增加并不等同于实际现金净流量的增加以及真实财富的增加。只有在账面现金净增加成为实际现金的净流入时才反映盈利的真正实现。假如企业的账面利润不能够转化为实际可用的现金净流入,那么企业盈利也仅仅是一种“虚假财富”,并且这种盈利富有了较大的风险。所以一般认为企业盈利的收现性越强,则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就越低,企业的盈利质量也就越高。反之如果企业有账面利润却无法转化为实际的现金流入,那么企业的盈利质量就较差。
2.盈利的稳定性
它表现为上市企业的盈余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相对平稳,没有上下大幅度的波动。想要了解一个公司盈余的稳定性,可以从上市企业的经常性交易事项所获的利润入手,其在公司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公司盈余的稳定性就越好,这样上市企业的盈利质量就高。反之,如果上市公司的盈利没有发生增长,反而企业的盈利有下滑的趋势,那么这个公司的稳定性较差,企业的盈利质量水平较低。
3.盈利的成长性
盈利的成长性是指上市公司的盈利每一年都有增长的趋势,并且这种增长并不是突发的,而是稳定持续的。上市企业盈利质量的成长性代表了企业可持续的发展状况。如果一个公司盈利的增长趋势较稳定,每年的盈利都不下降,说明这个公司的盈利质量比较高,投资者投资的意愿也会相应的增加,就会越利于企业的发展。
4.盈利的获利性
盈利的获利性是指一个企业在平时的经营活动中,采用各种经济手段,获得利润的能力。企业的获利性和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有着直接的,不可区分的联系。如果一个企业,它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越强,说明这个企业盈余相对较高,公司盈利质量相对较好。
(三)盈利质量的影响因素
1.会计估计以及会计政策的选择
因为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于结果不确定的事项及交易,利用最近的信息所做出的判断。由于交易活动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有些财务报表中的项目不能够精确地计量,只能进行估计。
另一方面,因为会计政策的多样性,对同一项经济业务,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就会造成企业盈利质量的差异。会计政策有积极和保守两种,企业的管理者会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进行具体的选择。在上市公司稳健进行的过程中,相对于激进的会计政策,上市公司更喜欢保守、稳健的会计政策进行发展,因为这种盈利的稳定性对于企业的盈利来说无疑具有关键效用。有时企业采用过于稳健的会计政策,就会使企业盈利虚减,相反过于激进的会计政策会使盈利虚增。因此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十分重要。
2.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也是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主要通过经营杠杆系数反映。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则其经营活动变化所引起的潜在盈利水平的变化也会变大,于是公司盈利波动的幅度也就越大,由此造成相关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加大,企业的盈利质量也就越低。企业经营风险大,则受益不稳定,会降低收益的质量。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通过财务杠杆系数进行衡量。财务杠杆系数越高,企业的负债水平就越高,企业想要再次融资的可能性就越低,于是企业可能无法筹集资金,进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同时财务杠杆系数越高,企业之后支付的资金成本也就越高,风险进一步加大,企业盈利发生波动,盈利质量降低。
3.关联方交易
上市企业常常通过关联方交易来操纵公司的盈余质量。企业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资金以及利润的转移,调节账面利润,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而达到避税或者扭亏为盈等目的。此项交易不容易被人发现,因此在上市企业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4.公司的治理结构
当今社会,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由于权利和利益的无法统一,可能出现经营者为了自己的利益,降低企业盈余质量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股权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中,比较密集,那么也会对一个公司的盈余质量产生影响。不同的持股比例反映了股东参与上市公司经营决策的程度,持股较多的股东会根据自己对上市公司的了解,选择最有利于自身的管理方法和决策。
5.企业的资产状况
企业的资产情况一定程度上会对公司的盈利质量产生影响。在这里,将公司的资产分为优质资产和劣质资产。上市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劣质资产的转化,防止企业的收益质量降低带动企业盈利质量下降。
(四)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评价体系构建
反映企业盈利质量的指标有很多,本文就从盈利的收现性,盈利的稳定性,盈利的成长性以及获利性这四个方面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相关的指标见表1。
表1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价体系表


二.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案例分析
本文选择了乐视网这家公司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对乐视网2013年、2014年、2015年合并报表的数据对比分析,以此来了解乐视网的盈利质量,得出结论。
(一)收现性指标分析
表2 2013年-2015年乐视网收现性指标表


图1 2013年-2015年乐视网收现性指标图


1.盈利现金比率。从2013年到2015年,乐视网的盈利现金比率比较高,分别是75.67%,181.82%和403.33%。2015年乐视网盈利现金比率急剧增长,本年公司因为经营活动而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875701876.46,远远超过2014年的234182733.96,但是净利润平稳小幅度的增长。总体来看,乐视网从2013年到2015年,盈利现金比率处于上升趋势,并且变化明显,这表明乐视网现金实现的程度较高。
2.主营业务收入经营现金比率。从表2中可以知道,乐视网从2013年到2015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经营现金比率为7.45%,3.48%,6.92%。另一方面,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其折线图几乎被横坐标轴覆盖,不明显。从分析中可以知道,2013年到2015年,乐视网的主营业务收入获得现金的程度很低,三年全部低于10%,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乐视网从2013年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经营现金比率变化十分不明显,主营业务收入收现性较差。
3.资产现金回收率。乐视网2013年的资产现金回收率为3.50%,2014年为2.65%,2015年乐视网的资产现金回收率为5.16%,这三年的资产现金回收率全部低于10%。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乐视网这三年此项比率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三年来,乐视网的资产现金回收率低,说明企业资产的获现性低。乐视网的资产几乎不能转变为现金,只是体现为一种账面上的资产,没有什么现金意义。
4.销售现金比率。销售现金比率表现的是企业可以从一单位的营业收入中得到的现金量。2013年到2015年乐视网的销售现金比率分别为61.76%,85.48%,77.17%,但是全部低于100%。从中可以知道,乐视网这三年来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所得到的收入并没有全部转化为现金流量。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3年到2015年,乐视网的销售现金比率处于波动上升的状况。
5.每股收益营运指数。此比率表现的是一个企业采用权益资本得到现金的程度,体现的是公司支付股利的能力。乐视网2013年的每股收益营运指数为68.75%,2014年为63.64%,2015年为151.61%。2015年,乐视网的营运指数高于100%,是因为在本年乐视网的每股收益为0.31,相比较前两年每股收益的连续增长,2015年则是出现了下降。而另外一方面,从2013年到2015年,乐视网每股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却是逐年增长。从2013年到2015年,乐视网每股收益营运指数处于波动上升的状态。
综合上面的5种比率可以知道,乐视网这三年来通过日常经营活动能够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一般。
(二)稳定性指标分析
表3 2013年-2015年乐视网稳定性指标表


图2 2013年-2015年乐视网稳定性指标图


1.净收益营运指数。这项比率表现的是一个企业从经常性活动中所得到的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份额。该比率越高,说明从经常性活动中所得到的净利润越高,公司盈利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越好,盈余质量就越高。从2013年到2015年,乐视网净收益营运指数分别为96.63%,85.26%,91.67%。2014年乐视网此项比率发生大幅下降的原因是非经常性损益提高了,但是企业的净利润却发生了较大的下滑。总体来说这三年来,乐视网的净收益营运指数都大于80%,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说明三年来乐视网的净利润依赖日常经营活动的程度较高,乐视网的非经营性损益在净利润中占的份额较小。但是另一方面,这几年乐视网的净收益营运指数却是表现为波动的下降。
2.营业利润贡献率。该项比率从一定角度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情况。这三年乐视网营业利润贡献率分别为96.07%,65.66%,93.60%,营业利润贡献率处于波动的状态,稳定性较差。我们可以看出,乐视网的营业利润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只有在2014年低于90%,其余两年营业利润所占的比重都很大,说明2013年,2015年乐视网的利润总额几乎都来自于其日常的经营活动,而2014年,乐视网的营业利润贡献率大幅下降是因为本年存在一大笔营业外收入。
从上面的两个比率可以看出,乐视网这三年来盈余并没有保持相对平稳,盈利质量的持续稳定性较差。
(三)成长性指标分析
表4 2013年-2015年乐视网成长性指标表


图3 2013年-2015年乐视网成长性指标图


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的趋势及它的稳定程度直接反映了企业盈利的成长能力,只有比率稳定增长才能保证企业的盈利质量。2013年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2.28%,188.79%,90.89%,乐视网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处于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难以保证盈利质量的稳定成长。
2.现金流量增长率。它体现的是企业现金的增长情况,增长越快,企业的盈利质量越好。2013年到2015年,现金流量增长率分别为202.66%,-23.62%,506.86%。这三年来,乐视网现金流量处于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状态。2014年现金流量的增长率为负,说明当年乐视网现金流量增长状况并不理想,反而在2015年实现了一个激增。对比主营业务增长率,我们可以知道,在2014年存在较多的应收账款,使得该年现金流量不高。
3.每股收益增长率。乐视网2013年到2015年每股收益增长率分别是33.33%,37.50%,55.00%。从2013年到2015年,乐视网的每股收益处于一个较为平和的持续增长状态,没有多大的变化。
从上面三种比率分析可以知道,乐视网在这三年里成长性的各项比率处于较大的波动中,其成长能力并不稳定,有待以后观察。
(四)获利性指标分析
表5 2013年-2015年乐视网获利性指标表


图4 2013年-2015年乐视网获利性指标图


1.销售净利率。乐视网这三年来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9.84%,1.91%,1.72%,全部低于10%并且逐年下降。从表5中可以看出,乐视网这三年的销售净利率相当低,说明乐视网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上收到的现金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很低,在乐视网经营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费用,其创造利润的能力很低,从这方面看企业的盈利质量很低。
2.总资产净利率。该比率反映了公司总资产可以获得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质量越好。从2013年到2015年,乐视网总资产净利率很低,只有4.63%、1.46%、1.28%,并且处于下降的状态。从中可以看出,乐视网总资产获得利润的能力低,公司盈利质量的获利性较差。
3.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为股东创造利润的能力。2013年到2015年,乐视网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17%,3.85%,5.69%,全部低于10%。这三年,该比率不稳定并且数值较低,说明乐视网并没有给股东带来大量的财富,企业盈利质量的获利性并不高。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乐视网的各项获利性比率几乎都处于下降状态,并且比率都相当低,说明乐视网从2013年到2015年的盈利并不好。
综合上述四中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乐视网资产的变现能力并不高,存在大量的“账面”资产,并且很多比率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说明乐视网的盈利质量并不高,不能保证未来乐视网盈利质量的稳定性。
三.提高上市企业盈利质量的建议
(一)进一步改善盈利质量评价体系
在原有的体系上,改善不足的地方,融入新的方法,对上市企业的盈利质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定期对上市公司进行考核,注重对企业现金流量的考察。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核的时候,披露相关的盈余质量指标。企业相关人员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二)加强企业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盈利质量高低。一个企业财务报表上的利润并不是这个企业真实的利润,只有拥有强大的现金流量的保障,企业才能稳定长远的发展。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要加速资金的回笼,加快资金的流入。同时对已有的现金流量,企业最好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对公司的现金流量进行全面的监控,了解现金流量的去向,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预测。另一方面,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对于赊销等情况,要先对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解,观察对方企业是否有能力尽快还款,提高资金的流转。
(三)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应该按照市场和自身的需要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第一,企业要充分的了解公司的需求,引进相应的人才,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企业应该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并定期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以适应公司和市场的发展要求。企业应该加大对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提高待遇。第二,上市公司应该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定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多元化经营,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质量。
(四)完善披露制度,加强对企业盈利质量的监管
盈利质量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社会,上市公司经常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掩盖其中不合法的地方,操纵盈利质量,使得广大的投资者对企业产生了不够准确的认识,影响了广大投资者的权益。这就需要XX相关部门在原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为企业的盈利质量管理制定进一步的法律法规。相关的部门需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法行为,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盈利质量。相关的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审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对上市公司编报虚假盈利质量的行为加大惩罚程度,并定期进行通报。同时,社会公众也有权利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
四.结论
盈利质量是一个上市公司未来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盈利质量越高,则企业以后盈利的潜力越大。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研究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重点,企业应当改善自身的财务结构,加大企业的盈利质量建设,促进企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品琴.财务分析中的盈利质量分析[J].江苏商论,2010,(32):235-235.
[2]郭卓雅.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J].科技信息,2010,(22):791-792.
[3]FatmaT,AbdelwahedO.EarningsQualityandCostofEquityCapital:EvidencefromTunisia[J].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rial&FinancialAccounting,2010,2(2):161-176.
[4]魏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J].商业经济,2013,(7):108-109.
[5]喻凯,刘超.企业增长速度与盈利质量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新会计,2013,(4):1-3.
[6]王妮.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因素分析[J].企业研究,2012,(8):157-158.
[7]段云宏.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3,(4):108-109.
[8]韩建丽,白建勇.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J].财会通讯,2014,(14):53-55.
[9]由宇.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J].冶金财会,2007,(8):30-31.
[10]幸素园.基于利润结构的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J].开发研究,2010,(3):105-107.
[11]焦健.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指标体系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2):222-223.
[12]王化成,佟岩.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基于盈余反应系数的考察[J].会计研究,2006,(2):66-74.
[13]李登玉.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4):30-32.
[14]秦嘉龙.从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鉴别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J].齐鲁珠坛,2008,(1):16-19.
[15]赵越.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J].消费电子,2013,(14):128-12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