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在腹腔镜下实施过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的术前护理工作及其术后护理工作加以了解,并以出院指导为依据,总结出最适合病人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子宫肌瘤;护理;腹腔镜
第一章前言
在女性的生殖器官疾病中,子宫肌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这种疾病以良性肿瘤为主,多集中在孕龄妇女群体中。从尸检的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出,有20%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大于30岁,但是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患者实际发病率远远超出了临床所报道的发病率。近几年以来,我国进一步改进了用于腹腔镜手术的相关手术设备,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方面,腹腔镜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手术形式,这种手术形式主要有切口美观、创伤小等几大特征[1],而在手术期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不仅可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减少术中出血 ,且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第2章 临床资料
作为妇科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子宫肌瘤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集中在40-50岁,发病率最低的年龄段是20岁以下,其中,育龄妇女占比20%~25%[2]。目前为止,暂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占妇科良性疾病手术的30%左右[3]。据2016年报道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女性子宫肌瘤年新发病人人数在200W以上。
第3章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护理方法
3.1 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如果确定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需要在手术之前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克服恐惧心理。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身体的暴露、身体功能的丧失以及患者生活方式变化是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普遍担心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除了医院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护士也要对病人的态度良好,语言得体,还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访视。[4]在医院,护士工作者要为患者提供通俗的言语服务和专业的医疗知识,使患者享受最好的治疗方式。
3.1.2术前准备
①阴道准备: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需要接受常规的阴道检查,倘若患者患有阴道炎,需要先将其治愈,而后再对其进行手术。②皮肤护理:如果患者需要用腹腔镜辅助治疗,应该先对患者的脐孔部位进行清洁,否则其中的污染物会随着脐孔进入腹腔内部。③肠道准备:包括饮食管理和机械性肠道准备,有时也会根据手术要求及个体情況给予肠道抑菌药物[5]。饮食管理包括无渣饮食、流质饮食以及术前禁食禁饮。禁食禁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防止麻醉插管引起逆流室息;且在手术的过程中,身体内脏会受到牵拉,进而使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禁食禁饮可以使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胃肠道得到片刻休息。随着麻醉医学的发展,医护人员对患者手术之前的禁食禁饮时长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患者在接受手术前的两个小时之内只能吃清淡的流质食物,6小时开始禁食清淡饮食,8小时开始禁食肉类、油炸和高脂饮食。机械性肠道准备包括口服导污剂(顺行)和灌肠(逆行)[6]。常用的导污剂有番污叶、磷酸钠盐以及浓度为20%的甘露醇等,导污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现在该药物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灌肠法指的是将液体由肛门灌向直肠,进而帮助患者尽早排便。灌肠常用溶液主要由甘油灌肠剂、浓度为0.1%-0.2%的肥皂水等液体组成。④放置尿管:手术开始前的30分钟内需要放置尿管、打开引流袋,对患者麻醉状态下的排尿量进行观察。⑤镇定剂:为减轻病人的焦感程度,保证病人充足睡眠,手术之后可以给患者注射一定量的镇定剂。医院应派遣护士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前的一天一夜对患者进行巡视,巡视的过程中应降低声音,发出的动作应该轻巧,尽可能地不使其影响别人休息。倘若镇定效果不明显,患者手术前四小时内需要对其注射第二剂镇定剂,.不使药物发生协同效果,避免呼吸抑制现象的出现。为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憩,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
3.2术后护理
3.2.1体位
患者在接受腹腔手术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麻,患者在清醒之前需要平躺在床上,头部应侧放于床上,以此避免患者吸入分泌物或者呕吐物,进而引发吸入性肺炎,麻醉清醒后可取低半卧位,并在患者头颈部位垫一块靠枕,使其头部抬高15°~30°。如果医护人员在患者硬膜外部注入麻药,患者手术之后可以平躺在软枕上,并对患者进行4-6h的观察,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可以使其半卧于病床上。
3.2.2导尿管护理
导尿管只能在病人能够自主排尿之后去除,在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应详细观察病人的尿量、形状以及尿的颜色,记录相应的数据,以保障患者膀胱的健康。护理人员了解病人离开导尿管后第一次排尿的具体情况,如尿量,同时根据病人第一次排尿的具体情况适时为病人做残尿检查,如果残尿高于一百毫升,护理人员应重新为病人插入导尿管。
3.2.3切口的护理
常腹腔镜的手术刀口每个穿刺孔大概是在一厘米左右,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刀口覆盖每隔几天换一次药物,在手术7天以后可把敷贴揭掉。在整个过程当中要让刀口保持清洁,避免因为污染或者是感染造成局部化脓。所以对于腹腔的这种刀口的护理,要定时换药,保持卫生。
3.2.4生命体征的监测
护理人员应随时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应手术结束以后定期观测病人的血压、呼吸以及脉搏,同时记录相关数据。病人的血压、呼吸等恢复平稳后,应将观测频率调整为四小时一次,二十四小时后如若病人病情稳定,可将观测频率调整为每日四次。病人手术后24~48小时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在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的体温不会高于38℃,这属于正常现象。为了避免病人术后感染,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其体温。
3.2.5饮食护理
完成了腹腔镜手术术后排气以后才能进行开腹手术,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对肠道的干扰。手术结束后六个小时,病人可以进食适量的流食,二十四小时以后,病人可进食半流食,排气排便恢复后,患者可进食普食。完成腹腔镜手术以后,为了加快康复的速度,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病人可适当早进食[7]。这样的目的是促进各类营养与元素的补充与平衡[8]。
3.2.6术后活动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后,需要下床适量活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下床后活动的好处:1、适量下床活动,可以促进宫腔内的积液及积血排出,预防宫腔粘连。2、适量下床活动能出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3、适量活动能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但是要注意不能过度活动,以免影响子宫内膜伤口的愈合,引起出血多的现象。
3.2.7 术后并发症护理
并发症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手术结束后,医院必须为患者安排术后护理。并发症是否发生并不是由手术大小决定的,护士应当掌握常见并发症的基本信息,明确其临床表现,便于及时反应。
其一,腹胀。腹胀的诱因主要为术中肠管受激,肠管受激会弱化肠蠕动。术后,患者可能会通过呻吟、憋气等行为无意间吸入肠黏膜无法吸收的气体。一般术后两天患者的肠蠕动就会恢复,倘若此时肠蠕动依然没有恢复正常,护士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缓解患者腹胀问题,如生理盐水低位灌肠。如果肠蠕动恢复正常以后依旧无法排气,可以按医嘱为患者皮下注射新斯的明,或肛管排气等。在手术结束以后定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如果患者患处形成脓肿,需及时切开引流,如果患者缺钾,则按医嘱补钾。其二,尿路感染。尽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不也难免发生尿路感染,护士应当嘱咐留置尿管的病人多饮水,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尿培养的目的在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泌尿感染问题,适用于术后存在尿频、尿痛问题,同时伴有高热症状的病人
3.3出院指导
如今医学技术日渐成熟,手术病人恢复时间越来越短,医生应当及时为患者设计出院计划。出院计划的作用在于增加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所以医生应对病人具备的支持系统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家属参与照顾的能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等。院方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出院指导。个案健康教育计划中应包含家属。
按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的出院前指导如下:首先,对伤口进行定期消炎,天气炎热时需增加消炎的频率,同时搭配口服消炎药物;其次,按医嘱定期返院进行追踪检查;最后,及时为病人及其家属答疑解惑。
第4章 讨论
如今,医疗技术不断成熟,微创术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微创术中的一种,它不但受到医生的欢迎,还被患者受用。虽然手术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9],但是手术护理同样会影响治疗效果。从相关的研究资料[10]来看,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哪怕接口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情绪等,合理的护理模式能够帮助病人减少痛苦,有效缩短治疗时间,节省医疗的费用,最终达到提高预后的效果。在术后采取的各种有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在术后的痛苦,使患者心理得到安慰。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是否有食欲不振或者贫血症状,是否有皮下红肿或内出血的症状,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避免发生并发症;尽可能让病人早日康复。
由此可见护理模式可以影响手术效果,选择更有效的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手术效果,能够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因此,人们应当注重护理模式的选择[10]。
第5章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单孔腹腔镜手术根据不同入路,分为两类:一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二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LESS),二者各有自身优势。
5.1 单孔腹腔镜手术 (LESS)的应用现状
从实际应用来看,LESS的发展起步较晚。Wheeles(1969)发布了相关报道,证实LESS可应用于妇科手术。报道的内容是经脐单一切口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在妇科手术中首次应用,不过由于在当时条件下手术技术、器械等方面不够完善的因素,LESS没能发展起来。
2009 年,LESS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但得到了我国大型医疗机构的重视。2008年年末,孙颖浩等人的成功为我国开创了LESS单纯肾切除术的先河,在那之后,他们陆续完成了LESS膀胱肿瘤切除术,肾癌根治术等诸多技术要求更高的手术,这是我国医学界的重大突破。2017年上半年,关小明教授开展了经自然腔道大会,刘娟教授建立了单孔培训班,增加了人们对单孔腹腔镜的了解,扩大了单孔腹腔镜在国内的应用市场[11]。 肖静于2020年发布了相关报道,对十三例(患者皆为孕妇)单孔腹腔手术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总结,报道中明确指出了此类手术对各类妇科疾病的作用[12],不但证明了LESS的可行性,还证明了它的安全性。该报道证实了LSEE的适用范围。
5.2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vNOTES)应用现状
vNOTES 的未来发展趋势与 LESS相似,vNOTES 在向机器人辅助方面进行探索。
Lee(2015)等[13]人通过研究与试验,明确了机器人辅助在vNOTES 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现有的优势进行了总结,例如将具备关节的手术专用器械构建成手术三角。但在手术的过程中,机械移动不流畅等问题暂时没有得到解决。如今vNOTES 还未发展成熟,机器人辅助 vNOTES 妇科手术目前报道较少[14],从技术方面快来看,vNOTES手术对操作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它和传统腹腔镜盆腔解剖有极大的差别。vNOTES的学习曲线较为特殊,其应用与推广会被诸多条件所限制。vNOTES的发展主要依靠手术器械,因此会被阴道手术视野所限制,被手术纵深等诸多方面所影响,只有研发出更成熟的成像系统和更符合医疗需求的器械才能促进其发展。如今,达芬奇 SP 系统在医学领域得到了泌尿外科领域的青睐[15],MemicHominis 公司通过研究,成功发明了可回头器械,其设计理念适用于妇科经阴道手术[16]。 随着经济约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元素逐渐与单孔腹腔手术相融合,促进了单孔腹腔手术的成熟与发展。将人工智能与单孔腹腔手术相结合可以细化外科医师的动作目标,进而保证手术的精确性,提高其灵活性,同时确保其准确性。手术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给手术巨大的进步,目前随着更高速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使机器人与网络技术结合,进而完成远程手术也不再是空想。
参考文献
【1】程雪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150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9,49(47):103.
【2】张晓玲,朱清仙.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 临床医学,2007,14(6)∶858-860.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5-298.
【4】曲早华,妇科腹腔镜手术 158例围手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83-8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