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疫情期间某中学教师线上教学情况,探讨并分析在教师线上教学过程中来自教师性别、年龄以及有无线上教学经验等相关因素对线上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哈尔滨市某中学全体在职教师发放问卷,共调查333人。结果: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对于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方面,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方面,传统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教师的性别、年龄、高校教龄、学历及硬件或网络条件是否满足在线教学需要这五方面来分析,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有无线上教学经验这方面来看,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疫情期间该中学教师线上教学情况总体表现良好,但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各方面都需改善,并且教师们对于在线教学的总体认知情况良好,对其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在疫情过后,该中学可继续完善与推动在线教学。
【关键词】疫情;教师;线上教学
1前言
1.1研究背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疫情严重影响了我国学校教学的正常秩序,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各级各类学校响应教育部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利用网络平台,实行停课不停学举措。停课不停学是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
随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响应,迅速推出线上学习指导意见及方案。截至2月10日,全国大部分省市已推出明确的在线教学指导方案,各地一线大中小学校也纷纷提出本校的线上教学方案,并发布了相应的教学指南、工具教程等等,例如,以“停课不停学”为关键词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检索,截至2月11日,已有各地各类学校的线上学习方案消息7730余条[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在京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5亿,占网民总数的81%[6]。由此可见,移动设备已经逐渐成为了网民的主要选择,这也为线上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同时,疫情当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也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以及教育信息化相关企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3]。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与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十分类似的特殊时期,例如,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肆虐期间,北京及国内部分城市数以百万计中小学生停课,当时,互联网还不及现在发达,人们主要采用电视、广播统一播送“空中课堂”教育电视节目,并开放了一批网络教学资源,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课堂在线网等资源平台[4]。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网络教育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扩大了知名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从总体来看,中小学网络教育与教学整合的层次不高,一些网校的教学资源仍是面授式的翻版,针对性不强,互动性差,不能很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5]。因此我们需要在此次疫情中更好的推动和完善网络教学系统,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对于网络教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了远程教育,但远程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系统性的研究直到20世纪六十年代才逐渐开始出现[6]。远程教育发展到八十年代开始走向成熟,远程教育在经过20世纪最后30年代的持续发展后,远程教育模式才逐渐在各个国家的教育系统中展开,同时相关远程教育教学的文献也开始飞速增长[6]。西方国家自2003年以来,对远程教育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成熟期,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稳定[7]。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一些西方国家也逐步开展了线上教学,新冠肺炎疫情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一些研究也逐渐增多。与传统课堂授课相比,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时,不仅要掌握所教授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线上课堂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一些技能,如对网课的制作、对相关学习软件的使用技能等,因此,线上教学对于教师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2.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在线教学的研究起步相对西方的一些国家比较晚,在此次文献研究的过程中,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远程直播教学”、“线上直播教学”“网络直播教学”等为关键字进行文献检索,经过进一步的筛选与整理,搜到与远程网络直播研究相关的硕士论文仅20篇,期刊论文为60篇[10]。
随着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关于线上教学与新冠肺炎疫情相结合方面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但我国教育部行政部门相关领导都十分重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情况,积极推动实施“停课不停学”举措。而且线上教学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比较灵活,有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真正的走向高效率、高质量[9]。故笔者在借鉴他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参与线上教学的经历,为“疫情期间教师线上教学情况调查研究”这一课题做出自己的研究,结合研究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1.3研究目的
通过对疫情期间某中学教师线上教学情况调查,了解该中学在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情况,并分析影响网络教学效果的因素。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有较大区别,网络授课的形式目前还较为新颖,教师们要想上好网课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哈尔滨市某中学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1.4研究意义
网络直播课堂教学通过借助信息时代的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突破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与传统的课堂紧密结合,使远端学校学生可以同本部学生异地同步的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全方位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学科学习成绩[11-13]。这种新型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注重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既提高个人学业水平,又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4]。
但在网络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正处于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之中[15],在疫情期间,问题更是不断显现,我们需要不断指出不足完善网络教学。教育工作者在网络教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教师网络教学空间相关研究的梳理,基于某中学教师网络教学空间建设现状,提出了改进该中学教师网络教学空间建设的策略[16]。
通过此次调查掌握疫情期间某中学教师线上教学情况,和他们对网络教学的评价以及传统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找出该中学网络教学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提升网络教学平台在学校课程中的应用成效,以期获得一套适合学校课程教学的学习新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为社会培训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14]。
2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哈尔滨市某中学的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分发问卷。
2.2研究方法
2.2.1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2.2.2问卷设计
查阅相关调查研究的文献,结合研究目的和内容,参照延安大学张丽硕士毕业论文“新冠病毒背景下延安市高中化学网络直播教学情况的现况调查”[8],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结合该校情况自行设计调查表。
2.2.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调查问卷,截至2021年3月,本次调查共发放340份问卷,回收34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333份,有效率为97.94%。为样本能够填写真实情况,本次问卷全部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
2.2.4调查内容
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教师网络教学情况、对其的评价、传统与在线的对比以及教师的其他情况5个方面。
(1)教师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高校教龄、学历;
(2)教师网络教学情况:包括课程类型、与学生沟通方式、学生出勤率、使用的教学平台、在线教学方式等;
(3)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评价:包括满意度、看法、是否愿意继续、在线教学的影响等;
(4)传统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包括工作量、备课情况、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等;
(5)网络教学教师的其他情况:包括以往熟悉程度、有无教学经验、硬件条件、教学资源来源等。
2.3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以哈尔滨市某中学的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并记录数据,数据记录完毕,以Excel形式导出,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统计描述,统计人数和率,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质量控制
仔细检查核对收集到的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存在漏题等问题),合格的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导出数据,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3结果
3.1教师基本资料
在获取的333名调查对象资料中,女性176人,占总人数的52.85%,男性157人,占比47.15%;教师的年龄大多集中在36~55岁之间,中青年居多,占比80.48%(共268人);高校教龄在5~9年的教师较多,占比30.63%(共102人),其次为2~4年及10~15年;从学历情况来看,被调查教师的学历以本科为主,共293人,占比87.99%,博士研究生最少,共6人,占比1.80%,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水平差不多。详见表3-1。
表3-1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
3.2在线教学现况
在被调查的333名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更喜欢在线上教学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占比42.94%(共143人);多数教师喜欢选择在线教学平台及微信与学生沟通,分别占比48.05%(共160人)和37.84%(共126人);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出勤率绝大多数保持在70%以上,学生的出勤率比较高;教师们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种类多样,以钉钉直播、QQ群、微信群为主,均达到了45%以上,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腾讯课堂等方式次之;在线教学方式主要以录播(学生提前学习教师录制的视频,教师线上答疑,分组讨论)的方式为主,占比42.64%(共142人);最后,在开展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取线上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网络测试以及线上讨论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详见表3-2。
表3-2教师在线教学现况
3.3教师对在线教学的评价
在被调查的333名教师中,有55.26%(共184人)的教师认为网络教学阻碍了正常教学进度;28.53%(共95人)的教师认为网络教学没有影响正常教学进度;从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的熟悉程度方面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的熟悉程度处于良好的状态,占比81.08%(共270人);从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的满意程度情况来看,84.99%(共283人)的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表示满意;56.46%(共188人)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有一定的作用,部分课程可以使用在线教学;关于疫情过后教师是否愿意继续实施在线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认为可以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或者如果是纯理论或实验少,愿意继续使用在线教学方式,分别占33.33%(共111人)及33.63%(共112人)。详见表3-3。
表3-3其他相关情况统计(%)
3.4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
在所获取的333份问卷资料中,从学生学习态度表现来看,大部分教师认为线上教学效果不如传统课堂教学好,占比45.35%(共151人);从学生的课堂互动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优于线上教学,占比55.86%(共186人),很多学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玩手机、挂课的现象比较严重,课堂听讲不认真、课堂互动效果差,这也是线上教学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在备课难度方面,41.14%(共137人)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难于传统课堂教学;从教学效果情况来看,42.64%(共142人)的教师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一点;并且大部分教师认为在工作量方面在线教学要多于传统课堂教学,占比39.34%(共131人)。综上所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教师的备课、教学效果以及教师工作量这五方面,该中学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均不如传统课堂教学,线上教学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详见表3-4。
表3-4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情况(%)
3.4.1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经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在性别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普及率的提高,不同性别的教师对于在线教学的接受及适应能力普遍较高。所以,这也就意味着男女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差异并不明显。详情请见下表3-5。
表3-5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在性别上的差异(%)
3.4.2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教师的备课难度以及教师的工作量这五个方面来看,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对于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下表3-6。
表3-6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在年龄上的差异(%)
3.4.3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在高校教龄上的差异分析
在333名被调查者中,对于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方面,不同高校教龄的教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其他方面上,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备课难度以及教师的工作量,不同高校教龄的教师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下表3-7。
表3-7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在高校教龄上的差异(%)
3.4.4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在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教师的备课难度以及教师的工作量方面,不同学历的教师对于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下表3-8。
表3-8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在学历上的差异(%)
3.5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分析
3.5.1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教师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效果更好,其中对性别进行分析,发现男、女教师中,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教师的性别对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无显著影响,详见表3-9。
表3-9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性别上的差异[n(%)]
3.5.2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教师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在333名被调查者中,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中,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教师的年龄对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无显著影响,详见表3-10。
表3-10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年龄上的差异[n(%)]
3.5.3.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教师高校教龄上的差异分析
本次333名被调查者中,在不同高校教龄的教师中,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11。
表3-11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高校教龄上的差异[n(%)]
3.5.4.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教师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历的教师中,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12。
表3-12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学历上的差异[n(%)]
3.5.5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教师有无线上教学经验上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有无线上教学经验的教师中,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线上教学经验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效果差不多的占比(38.6%)高于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占比(21.4%),详见表3-13。
表3-13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有无线上教学经验上的差异[n(%)]
3.5.6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的对比在教师硬件或网络条件是否能满足在线教学需要上的差异分析
在被调查的333名教师中,在硬件或网络条件是否能满足在线教学需要的教师中,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42位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效果更好,有97位教师认为在线教学效果好,有94位教师认为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效果差不多,详见表3-14。
表3-14硬件或网络条件是否能满足在线教学需要与教学效果交叉分析结果[n(%)]
4讨论
4.1疫情期间该中学教师线上教学现况
本研究考察了疫情期间该中学教师线上教学所开展的课程类型、采取的沟通方式、课堂的出勤率、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选择的在线教学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学习内容的方式等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疫情期间该中学在开展线上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实践课程为主,达42.94%,教师们可以运用网上的教学资源,例如3D教学模型、虚拟实验室等[17],讲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们虚拟实践;以钉钉直播、QQ群、微信群作为主要的在线教学平台,均达到了45%以上,在钉钉直播教学中,可以共享教师的电脑屏幕,很方便教师们通过教学PPT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可以在线演示一些试题的解题思路与过程,而QQ群、微信群有语音交流的功能,学生可以开启语音进行提问[18],在彼此不见面的情况下可能更加有利于学生们畅所欲言,有利于线上教学的开展;主要选择录播(学生提前学习教师录制的视频,教师线上答疑,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在线教学,达42.64%,教师利用录屏工具将授课过程录制下来,传送到在线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复习与回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19];以线上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网络测试以及线上讨论为主要手段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绝大多数教师采用学校的在线教学平台及微信与学生沟通;学生课堂的总体出勤率较高,绝大多数保持在70%以上。因此,在疫情期间,该中学教师线上教学情况总体表现良好,教师们对于网络教学的准备也非常充分,采用的教学平台种类丰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多样。面对疫情,教师们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线上教学,通过线上教学教师们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虽然改变了教学方式,但并没有减弱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以及教学效果。
4.2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
本研究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教师的备课、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工作量这五方面进行考察,以此来比较传统课堂授课与在线教学的之间不同之处。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五个方面上,该中学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均不如传统课堂教学,而且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在网络教学中付出的努力很多,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没有呈现正向增长,这可能与学生们不及时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在线上教学的学习过程中不够认真等因素有关。
在线教学与学生的互动性远不如传统教学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都是初次使用在线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与学习,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21];二是大部分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用手机挂课、课堂签到后打游戏刷视频的现象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22],对于此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课堂测试、讨论提问、课堂签到等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习,用压力产生动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好的课程考核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23-25]。由此可见,线上教学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尽管该中学教师线上教学情况总体良好,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专业性的建议从而提高在线教学课程质量,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例如学校的直播平台应能够对学生的上课状态进行实时检测与监督提醒[16],以保证学生能够专心听课、让师生之间的课堂高效互动得以实现;教师也应该遵循网络学习的规律,设计独特新颖的有别于传统教学的网络教学模式[26]。
最后又从教师的性别、年龄、高校教龄以及学历这四个方面对传统与在线教学方式的对比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学历的教师对于传统与在线教学方式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方面,不同高校教龄的教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方面,不同高校教龄的教师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随着中国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教师素质的普遍提高[27],教师们对于在线教学的适应能力都比较强,也能较为的熟练运用互联网平台,这也从另一方面有效推动了在线教学的发展,使其顺利进行。
4.3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主要从教师的性别、年龄、高校教龄、学历、有无线上教学经验以及硬件或网络条件是否能满足在线教学需要这六大方面来分析疫情期间教师对于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哪个更好的看法。统计结果显示,在教师的性别、年龄、高校教龄、学历及硬件或网络条件是否满足在线教学需要这五方面中,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无线上教学经验的教师中,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线上教学经验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效果差不多的占比(38.6%)高于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占比(21.4%)。
与常态的传统教学相比,该中学多数教师认为在线教学效果不如传统教学效果好,线上教学固然有其不足,但优势也很明显,比如,节约了学生上下学路上的时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等[28],因此,我们应着重提高在线教学效果,可以从提升教师们的线上教学经验入手,可以通过对教师们进行线上教学培训、平时多进行线上教学演练等方式以提高教师们的经验,从而提高在线教学效果。
4.4教师对于在线教学的评价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疫情期间网络教学阻碍了正常教学进度,可能是因为在线教学往往需要依靠在线教学设施、教师对平台的熟悉程度、网络信号以及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等因素,疫情期间,教师们对于在线教学方式基本都是首次尝试,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网络信号不稳定、对教学平台的熟悉程度差、平台资源质量不高等情况,从而导致教学进度慢,因此,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提升教师们对于教学平台的熟悉程度以及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对于疫情过后实施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持积极的态度[29],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是作为通过互联网及多媒体手段来丰富传统教学的一种形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例如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教师们可以开展翻转课堂[30],在线上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利用一些高质量的网络资源让同学们对一些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一些网络平台的虚拟实验更可以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这是线下教学不能带来的体验感,在线下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对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最深层,这样的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又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充分发挥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在各自领域里的优势[31],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将成为一种重要形式[32]。最后,绝大多数教师对在线教学平台的熟悉程度以及满意程度均处于良好的状态,说明教师们对于线上教学的接受与适应能力还比较强,这也更加有助于线上教学模式的开展。
因此在疫情过后,我们应该继续推动该中学在线教学的实施,虽然目前在线教学方式还存在着较大的改进与发展空间,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线上教学可能会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大趋势,所以推动线上教学发展是非常必要有意义的[33-34]。
5结论
(1)疫情期间该中学教师线上教学情况总体表现良好。
(2)从总体上看,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教师的备课、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工作量这五方面中,该中学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均不如传统课堂教学,我们应从这五方面入手完善线上教学。
(3)多数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效果更好,并且从教师的性别、年龄、高校教龄、学历及硬件或网络条件是否满足在线教学需要这五方面来分析,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效果对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4)可以通过对教师们进行线上教学培训、平时多进行线上教学演练等方式以提高教师们的经验,从而提高在线教学效果。
(5)该中学教师对于在线教学的总体认知情况良好,对其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在疫情过后,该中学可继续推动在线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婷婷,田贵平.网络教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基于教学模式变革的历史考察[J].教育科学,2020,36(2):9-16.
[2]彭凤琴,谢翌.停课不停学:疫情下的教学样态反思[J].课程教学研究,2020,(4):65-69,77.
[3]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06-113.
[4]张敬涛,刘德亮,李馨,等.中国教育信息化直面SARS的行动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6):5-8.DOI:10.3969/j.issn.1006-9860.2003.06.001.
[5]项华,毛澄洁.中小学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与反思–由SARS引起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10):67-69.
[6]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235.
[7]刘艳华,华维娜.国外远程教育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基于国外远程教育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4):51-55.
[8]张丽.新冠病毒背景下延安市高中化学网络直播教学的应用调查研究[D].延安大学,2020.
[9]魏海霞,马长玲,齐艳伟,等.医学寄生虫学”网络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12):117-120.
[10]周金辉,李晓飞.大学生基于手机的学习行为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4,(9):52-59.
[11]穆顺利.习水县第五中学网络直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8.
[12]马洪亮.面向课堂授课的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8.
[13]朱虹.宁夏中小学教师网络教学空间建设研究[D].宁夏:宁夏大学,2019.
[14]黄杰斌.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2018.
[15]王双群,刘幽悠.重大疫情应对下大中小学思政课网络教学的一体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3):66-70.
[16]刘道媛.疫情时代下的汉语学习者线上学习需求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
[17]张岘,於文丽,陈慧芳,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医学在线教育浅析[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3):416-418.
[18]冯琤,包永强,宋宇飞,等.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2021(2):113-114.
[19]惠恭健,曾磊.提升高校在线教学质量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21(2):78-82.
[20]陈建华,张建武,田瑞敏,等.新冠肺炎期间大学生在线教学的探索[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2):322-324.
[21]邹锦波.基于开展网络线上教学的体会[J].数码世界,2020(7):133-134.
[22]吴彬.浅谈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0,22(10):173-174.
[23]李如玮,赵德群,黎海涛.关于网络教学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思考——以”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2021(10):245-246.
[24]陶庆云,陈素雯.如何提高高等数学网络教学质量[J].现代职业教育,2021(6):134-135.
[25]戴莹.”微知库+QQ”支持的药品销售技术探究式网络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32-233.
[26]褚新宇.新媒体环境下黄骅市疫情期间基础体育教育[D].上海体育学院,2020.
[27]张敏.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0.
[28]储冬生.线上教学:有为,不妄为[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1):49-52.
[29]张成龙,李丽娇,李建凤.基于MOOCs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以Y高校的实践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4):60-66.
[30]马天,秦昳,范文静.基于多平台联动翻转的数据可视化课程在线教学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1(1):42-44.
[31]孟庆成,齐欣,李翠娟,等.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大学教育,2020(11):67-71.
[32]王旗,徐莉春,张美荣.”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卫生学在线教学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4):54-55.
[33]赵奇栋.新冠肺炎疫情下普通高校在线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20(15):56-58.
[34]胡小平,谢作栩.疫情下高校在线教学的优势与挑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4):18-22,5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