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对安全注射知识掌握的整体现状,并针对目前护生的情况提出应对措施,为提高实习护生的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规范操作行为,防范和处理安全注射的不良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某学院护理实习生及2019年6月-2020年2月某医院的实习护生进行安全注射知识掌握情况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实习时间及是否接受安全注射知识培训的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结果 160名实习护生对安全注射知识17个条目的总体知晓率为58.49%,实习护生对于安全注射知识的概念知晓率仅为51.25%,无菌操作技术方面知晓率61.23%,主要存在药物共用、加药时做不到一人一针一管、接触患者前后未严格执行手卫生等现象;锐器伤防护方面知晓率29.38%,主要由徒手掰安瓿造成;医疗废物处置方面知晓率34.69%,表现在护生对锐器盒使用不掌握。实习护生是否接受安全注射知识培训,使他们的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安全注射知识培训的护生,安全注射知识掌握较好。结论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知识掌握程度亟待提高,院校和临床带教医院都应该引起重视,两者可实行相关协调合作项目来加强待实习护生的安全注射意识,从而改善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的行为,减少安全注射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知识;调查研究
安全注射?根据WHO的定义,安全注射的实践是执行注射的最佳安全方式的一套措施,它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以及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的注射[10]。但不安全注射事件还是常有发生[1],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刚进入实习的护生临床经验比较匮乏,是职业暴露高发的群体。因此,不管是院校或临床教学医院应该在护生进入实习前做好相关安全注射知识的培训,加强预防,实习中也实时关注护生安全注射知识掌握与实施情况,减少不安全注射事件的发生。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护生的安全注射知识掌握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希望能给学校及临床实习医院提供一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某学院2019年护理实习生及2019年6月-2020年2月在某医院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临床实习﹥3个月,并知情同意参加本次调查的护理实习生;根据经验法预计回收样本量150份左右,最终总共有160位护生填写问卷,有效回收率100%,而且在填写前都已告知护生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和过程,并且承诺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绝对保密,不做其他用途。
1.2调查问卷调查问卷
采用问卷星软件编辑本次调查的问卷《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知识的调查研究》。问卷主要包括:基本资料,无菌操作技术、锐器伤防护、医疗废物处置的知识掌握程度等四方面内容总共29个条目,计算知晓率为17个条目,每题按对、错两级为标准,根据正确例数得出知晓率,知晓率越高说明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知识掌握越全面。
表1实习护生基本资料及构成比(%)
分类 | 例数 | 构成比(%) | |||||||
性别 | |||||||||
男 | 15 | 9.38 | |||||||
女 | 145 | 90.63 | |||||||
学校 |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 128 | 80 | |||||||
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 32 | 20 | |||||||
实习医院 |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7 | 29.37 | |||||||
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3 | 70.63 | |||||||
临床实习时间(月) | |||||||||
≦6 | 30 | 18.75 | |||||||
>6 | 130 | 81.25 |
1.2.1资料收集
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出的链接在实习生微信群的电子网络平台发布调查问卷,调查对象通过点击链接的方式填写问卷。
1.2.2质量控制
为排除干扰因素,保持调查对象作答真实性,在发布问卷时,嘱咐调查对象进行独立作答,不可进行商讨,查阅答案。
1.3统计学分析
收集到足够的样本量之后,在问卷星平台上停止问卷做答,并且把调查对象的作答问卷数据下载在Excel表格整理归纳,录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率、X2检验表达,(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调查结果
2.1 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知识总体知晓情况
表2 护生安全注射知识总体及各维度掌握情况
维度 | 正确例数 | 知晓率(%) | |
基础知识 | 113 | 70.62 | |
无菌操作技术知识 | 98 | 61.25 | |
锐器伤防护知识 | 47 | 29.37 | |
医疗废物处置知识 | 56 | 35.00 | |
总体 | 94 | 58.45 |
160名实习护生对安全注射知识17个条目的总体知晓率只有58.45% ,回收问卷中错误选项较多的是P9、P10、P11、P12、P13、P14、P15、P16、P17(见表3)
表3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知识的知晓情况(n=160)
编号 | 条目 | 正确人数 | 知晓率(%) |
P1 | 您认为疑似有污染的药品是否还能正常使用 | 157 | 98.13 |
P2 | 穿刺点消毒待干后是否还可以用未消毒的手触摸 | 152 | 95.00 |
P3 | 您在实习过程中是否在不同病人使用同一种药物时(如皮试、注射胰岛素等),只更换针头后给另一个病人注射 | 148 | 92.50 |
P4 | 您是否听说过安全注射 | 135 | 84.38 |
P5 | 您是否接受过安全注射知识的培训 | 118 | 73.75 |
P6 | 您认为安全注射包括哪些方面 | 116 | 72.50 |
P7 | 您是否在实习过程中将同一瓶/袋药物供几人共用 | 109 | 68.13 |
P8 | 您认为以下哪些行为会造成不安全注射的发生 | 109 | 67.28 |
P9 | 您认为在临床中使用何种锐器盒是符合规范要求的 | 84 | 52.50 |
P10 | 什么是安全注射 | 82 | 51.25 |
P11 | 您是否在实习过程中每一次使用物品、消毒液、药品前检查有效期 | 75 | 46.88 |
P12 | 您是否在临床配药时重复使用同一注射器为不同病人加同一种药 | 69 | 43.13 |
P13 | 您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是否有按要求进行六部洗手法 | 61 | 38.13 |
P14 | 您在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会戴手套吗 | 60 | 37.50 |
P15 | 您在临床实习中是如何处理使用过的针头 | 47 | 29.38 |
P16 | 您在实习过程中进行皮肤消毒后是否完全待干再进行注射 | 41 | 25.63 |
P17 | 锐器盒存放锐器达多少时应该打包 | 27 | 16.88 |
2.2实习期间是否接受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对知晓率的影响
接受安全注射知识培训的实习护生,结果表明其知识知晓率较高(见表4),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实习期间是否接受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对知晓率的影响
条目 | 选项 | 人数 | 知晓率(%) | Pearson值 | P值 |
接受安全注射知识培训 | 是 | 118 | 61.76 | 63.839a | 0.001 |
否 | 42 | 49.72 | |||
临床实习时间(月) | ≦6 | 30 | 52.44 | 24.349a | 0.556 |
>6 | 130 | 57.87 | |||
实习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1 | 56.80 | 562.662a | 0.740 |
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9 | 59.71 | |||
性别 | 男 | 15 | 63.92 | 8.548a | 0.806 |
女 | 145 | 57.85 | |||
就读学校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 128 | 57.95 | 193.151a | 1.000 |
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 32 | 63.05 | |||
3讨论
3.1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知识整体现状有待提高
此次调查是旨在调查实习护生对国家卫健委《阻断院感注射传播, 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专项工作指导方案的掌握与落实情况[2],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知识总体知晓率只有58.49%,其中问卷中错误选项较多包含P9、P10、P11、P12、P13、P14、P15、P16、P17等9个条目(见表3),这些侧面提示实习护生们安全注射各维度的知识面较窄,自身防护存在较高的风险。
实习护生的安全防护基础知识知晓率为70.62%,主要表现于护生只是听说过安全注射知识,对于安全注射知识的概念很模糊,知晓率只达到51.25%。调查对象接受的培训主要集中于学校和医院的岗前培训、科室培训百分比分别占61.88%、63.75%、46.25%,还有18.75%的同学没有接受过培训;培训的形式主要以讲授、操作示范和其它(图片展示、临床案例展示、错误操作步骤回放)分别占69.38%、71.88%、45%等。这些都说明学校与教学医院的安全注射培训并不规范,内容不完善,缺乏安全注射培训相关要求。因此,学校与医院应建立规范系统的安全注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全方位提高实习护生安全注射的知识与技能。
3.1.1无菌操作技术待强化
实习护生的无菌操作技术知识知晓率为61.25%,主要存在护生们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还是存在同一药物供不同病人使用和用同一注射器为不同病人加药的行为,分别占31.87%、56.87%;检查药物质量时不严格占15.63%;在有可能接触到患者体液、分泌物、血液等时不加以重视,只有37.5%的护生总是佩戴手套,究其原因主要以操作不方便、穿戴太麻烦、工作忙无时间为主;在进行操作前后按六步洗手法严格执行手卫生的护生只占38.13%等,这些表明护生对无菌操作的意义欠理解,对违反一人一针一管的严重性欠了解,无菌操作行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3.1.2锐器伤防护意识待提高
实习护生的锐器伤防护知识知晓率为29.37%,结果显示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占38.13%,其主要以徒手掰安瓿为主占到60.66%,在拔针时治疗车不在身边、拔针后将输液针头插到输液瓶塞等现象都存在,这些都表明实习护生的安全注射与职业暴露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安全注射行为有待进一步加强。
3.1.3医疗废物处理方法不当
实习护生的医疗废物处置知识知晓率为35%,护生在处理医疗废物时未直接将注射器扔到锐器盒中占21.87%,有22.5%的护生认为应该使用纸质锐器盒,25%的护生认为使用纸质和塑料锐器盒都行,这些都提示护生对医疗废物的知识欠熟悉,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存在很多误区。
3.2实习期间是否接受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对知晓率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临床实习期间接受过安全注射知识培训,护生们知晓率为61.76%,与未接受安全注射知识培训的护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所见所闻促使知识面见长,临床经验也开始积累,护生们开始找到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平衡点,安全注射意识不断深化,再经过一系列临床培训后,护生们对安全注射知识与技能也逐渐增加。说明进入临床实习后,给予系统的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可以提高护生的安全注射意识与技能。
3.3其他因素
对于本调查中性别、不同院校、不同医院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样本量比较小,研究对象在不同组间的比例分配不均,造成数据统计无显著差异。
4管理与对策
4.1 加强学校相关教育
规范学校院感教育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实习护生的安全注射知识掌握水平现状,要使得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明显缩小。首先得从医学院校的院感教育抓起。但我们国家尚未把安全注射的这一院感知识纳入医学基础教育[8,9],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学标准参差不齐,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因人而异,但在国外这一举措早已列入相关基础课程教学当中。因此,可参考不同层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遵循国家标准下制定出一个规范可行的准则,在各个医学院校中增设院感相关课程,同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等进行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在校期间具有较强的院感安全防范意识,深入认识到安全注射的重要性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性,同时在实操技能培训中加入安全注射操作技能这一项目,为今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执行安全注射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加强学校与医院之间的合作
对实习护生实施一对一的岗前培训,不应仅局限于医院,也可扩大到医学院校,这对实习护生安全注射意识加深具有双重效果。学校可与医院合作制订教资人才培养计划,临床带教老师拥有丰富经验,医院对其操作行为规范化,经过培训,考核,再反馈等标准合格化,可向医学院校进行相关课程教学,学校也可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更加贴近临床置入感。为提高师生的积极性,一方面给予带教老师薪资补贴(学校与医院可商谈合理报酬),其次带教优秀的老师可获得晋升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可举办安全注射知识的有奖竞猜活动,设置荣誉证书和获得学分等方式促进学生们积极参加。另外在实习护生们入岗前,医院可先向医学院校发送安全注射知识的基线调查问卷,可通过这一方式来验收之前培训的结果,同时也能对实习护生们尚有存在的知识短板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配置化,最重要的是培训完成后设置当场考核制(如微信小程序问卷考核),并且各个科室与护理部也要有紧密衔接,制作安全注射知识的宣传资料,在实习期间以微信群、科室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推送,科室和护理部不定时抽考[5]实习护生,让护生有危机感增强学习欲望,培养高层次人才。
4.3规范临床带教
临床护理人员缺口很大是众所周知的,床护比很难达到卫生部门规定的1∶0.4[1],面对这如此大的工作量,临床带教老师很难平衡好带教与工作之间的平衡性,实际上实习护生的到来让带教老师的工作压力又增添一些,但作为启蒙老师,应该肩负起自身责任,平常工作中要有耐心的指导学生,应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到“放手不放眼”,允许学生犯错,正向鼓励,多给予心理支持。科室可制定一个反馈表,师生间隔一段时间互相交流,交流期间可互相指出双方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不断创新自身的操作规范,同时医院要不断培训临床带教老师的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的更新,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培训或者外出学习交流等方式,从侧面来加强学生操作技能规范性,从而提高实习护生的安全注射意识。
4.4加强院感管理力度与资源配置
建议医院护理部成立院感护理管理小组,由护理部专门负责院感部分的负责人为组长,其他成员由各个科室院感护士组成,主要内容就是以负责医院感染防护措施的落实,其中包括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锐器伤防护、医疗废物处理等,目的就是为了严格把控控感这一关,这不仅对医务工作人员,而且患者也都是至关重要的。控感是医院工作运转的第一关,要高标准严格把关。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可通过在医院里举办控感知识比赛、控感从我做起等文艺节目(在舞台上以各种形式来展示控感把控如何做),最重要是把实习护生这一未来医护人员群体动员起来,让他们的思想行为都潜移默化,深化他们的安全注射知识的意识,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其次院感管理小组应当为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争取更多更好的医疗资源配置,同时也鼓励临床工作者集思广益的创新,院方可给予资金支持,或者举办青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项目促进设备资源优化,从而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可得知实习护生们对安全注射知识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医院管理者和医学院校应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把握知识教授的关键部分, 对其开展既系统全面又极具个体差异性的培训, 广纳策略加以提炼优良部分使实习护生的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丹,沈翠珍,葛学顺,余亮.实习护生对临床安全注射认知状况的质性研究[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19):68-70
[2]刘琴,王作艳.某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注射及手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7):189-191+196.
[3]王富丽. 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现状调查[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
[4]王丹. 实习护生临床安全注射知信行的调查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
[5]向凤玲,田继书,刘晞照,胥树平.临床护理人员安全注射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0):2386-2389.
[6]杨小叶,李福玮,车建焕,黄卫东,刘玉锦.安全注射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3):5516-5520.
[7]郭佳茹,商临萍.不安全注射现状和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22):3515-3520.
[8]郑丹丹,金瑞华,田志娟.护理本科院校“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06):78-82.
[9]孙建,徐华,顾安曼,等.中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的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09):681-68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血源性病源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D].2009.
致 谢
四年的大学时光即将结束,这是我人生征途中的一个转折点,是结束,也是开始,不管怎样我都怀有感恩之心由衷地感谢这一段旅途之中出现的人和事。
首先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悉心指导,您的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我也明确自身的学术目标,更加尽心尽责的完成论文的每一步,这使我受益匪浅,谢谢您。
其次要感谢学校的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是您们的教导,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尊师重长,礼貌待人。更是由于您们的传道授业,让我拥有了知识的底蕴,在未来道路上走的踏实与果敢,谢谢您。
接着我要感谢四年朝夕相处的舍友,来自不同地方的我们经过四年的磨合,终于找到适合我们的相处模式,但却要分离,既悲伤又确幸。因为我们都是不一样的自己,却遇到互交真心的你,谢谢你们。
最后我要感谢家人,是您们的无限支持,让我度过这无忧无虑的四年,并且未来的很多个四年,您们同样还是陪伴在我的身边,很幸运当初选择与您们成为家人,谢谢您们。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