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的需求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需求的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本地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连续护理服务内容、方式、回访频次。方法:采用横断面随机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5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总需求是73.47%,需求较高的是饮食指导(85.03%)、预防并发症(84.35%)、用药指导(80.95%)、运动指导(80.95%);回访方式需求较高的是电话/短信回访(83.67%)、手机微信回访(73.47%);回访频次中患者需求最多的是每月一次(56.84%);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作状况、自理能力、主要照顾者的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有统计学意义(P<.05),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的需求与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自理能力、主要照顾者有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的需求较为强烈,希望通过便利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方式来获得连续服务内容,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不在职、自理能力越弱、有家属照顾的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

[关键字]糖尿病;连续护理;需求;影响因素

1引言

糖尿病是我国现阶段极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1],是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民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疾病[2],近40年来的流行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升至2013年的10.4%[3],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现阶段我国是全球最多糖尿病患者的国家,糖尿病患病率为10.9%,前期患病率高达35.7%[4],目前已达到1.14亿,预测2030年将增至1.3亿人[5],国际糖尿病联盟[6]指出2015年糖尿病患者全世界约为4.15亿,中国约为1.096亿,预测203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增至5.92亿,全世界因糖尿病而死的可能7秒就有一人,届时全球医疗资金投入糖尿病方面资金是5.48亿美元。Rusdiana[7]研究表明连续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Py[8]等研究表明连续护理能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住院频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彭文亮[6]等研究表示常规护理模式不能再使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满意,应大力发展连续护理的应用研究,发挥连续护理的优势,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连续护理(Transitional care, TC)又称延续护理,是指针对患者设计一系列连续性的行动措施,确保患者在两个或多个不同健康照顾场所或在同一健康照顾场所可以享受到不同级别协调性及连续性的照护[10-11]。我国连续护理的发展比较晚,需要继续研究完善连续护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2]表明,当前护理事业主要任务要充分开展连续护理服务,向患者提供形式多样化的连续护理服务,要将护理延伸到社区、家庭,要逐步完善连续护理服务内容、方式。本研究通过描述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需求的情况,了解连续护理的现状以及不足,为今后构建有针对性的连续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1国内外研究

连续护理的理念最早产生1947年的X,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者提出[12],1980年开始,国外就大力发展连续护理服务的模式、内容等并在经济和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效应[13];1989年,X研究建立并推广连续护理模式,一直发展到现在非常成熟,并且一直都位于全球领先的地位[14];Naylor等[15]以高危慢性病患者以及其照顾者作为连续护理的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其试验对象进行相对应的健康教育,研究发现患者出院后的6周内总住院时间以及再住院率都大大下降,医疗费用的支出大大减少。老龄化严重的日本也跟随在1940年出现连续护理,现阶段建立了居家日间照料中心,为需照顾日常、需长期康复训练的老年人提供访视护理、康复护理等,之后也在继续发展完善连续护理组织体系[11、14]。新加坡也在快速发展连续护理模式,已形成跨专业的连续护理组织,全面保障患者的连续护理。大部分国家积极发展连续护理,尤其以X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完善、多样化的连续护理模式,连续护理模式趋向于成熟,对于减少医疗费用、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优势[14]。

我国连续护理起步比较晚,现处于发展阶段,最先引进连续护理的是香港理工大学黄金月教授及其团队,对慢性病多个病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最终结果是建立了4C连续护理服务模式[11];接着,X相继开展连续护理服务;在国内,2003年初步发展连续护理的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1年就成立了连续护理服务部[10];2007年以后全国医院相继全面发展连续护理模式[16],结果表明连续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再入院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继续发展连续护理模式[17-18];王艳梅[19]等研究表明,目前的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还比较低,需要建立符合个人独特性的连续护理方案,提高患者对连续护理的认知与参与;汪晖[20]等研究表明,我国的连续护理已经初步开展起来了,但仍然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继续探索研究发展连续护理模式,推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虽然连续护理模式的研究在国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国外的研究不能通用于我国,国内处于发展阶段,缺乏相应的研究以及成果,甚至没有一套被规范使用的延续护理模式[10],因此,中国要继续完善科学的连续护理模式,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对象

采用横断面随机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月个别科室中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知情并同意的患者;(3)患者或其照顾者能主动配合且有效沟通,没有语言交流障碍。

排除标准:(1)妊娠糖尿病;(2)不愿意配合本次问卷的调查者;(3)有精神疾病病史、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者。

剔除标准:(1)调查表内容缺少20%及以上者;(2)调查中途自行退出调查者。

1.2.2样本量计算

在横断面研究中,是以量表为标准,样本量一般选用变量数的5-10倍,并且还要考虑10%-20%的样本丢失率[11],本次研究的变量包括基本资料9个变量,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8个变量,共计17个变量,则样本量=变量数*5*(1+10%)-变量数*10*(1+20%),计算得出需要的样本量为99-216例。本次研究中实际调查了150例样本。

1.2.3调查工具

采用“糖尿病患者出院回访意愿调查表”进行调查,该问卷由张艳[21]等人研制(见附录A),该问卷总体Cronbach,s系数为0.86,重测信度为0.88,具有较好的信度,问卷内容包括①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工作状况等共9个条目;②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等8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将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程度分为5个等级,依次为完全不需要(1 分)、不需要(2 分)、无所谓(3 分)、需要(4 分)、非常需要(5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对连续护理的需求越强烈。③对连续护理服务方式及回访频次的需求:共 8个条目,每个条目设 “需要” “不需要”2个需求选项以及“一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5个频次选项。

1.2.4调查方法

本人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员亲自去临床科室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首先跟患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征求患者的同意,然后向患者说明问卷的填写方法,让患者独立完成问卷,特殊情况导致无法自己完成问卷的患者,可由其照顾者或调查员协助填写完成。调查过程中,当患者有疑问时,调查员可以用不影响结果的语言进行指导,问卷当场填写完当场收回,同时检查其填写的完整性,若发现遗漏项目,及时填补完整,调查结束后再次检查问卷的完整性以及核查问卷填写的合理性,及时剔除无效问卷,再次核对确保无误后对问卷进行编号及对数据进行录入,资料采用微软Excel软件双人录入的方式完成。

1.2.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采用例数、构成比、399b9458b32f260c667dc1ad8f1ab885±S等指标进行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5为检验水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6技术路线

2f5ecd1e97c2e13ed0f407e272dcd9c2

2结果分析

2.1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147份,有效率为98.00%。其中男87例(59.18%),女60例(40.82%),主要偏向中老年人(≥50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的最多,占31.29%,其次为小学,占25.85%;婚姻状况主要以已婚(78.91%)为主;职业主要以企事业单位职员(36.73%)为主,其中退(离)休(54.42%)居多;家庭月收入主要以3000-4999元(36.73%)为主;自理能力主要以完全自理(53.74%)为主,完全不能自理仅占6.80%;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配偶、子女,均占36.74%。具体资料详见表1。

表1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n=147)

项目 组别 例数(n) 构成比(%)
性别 87 59.18
60 40.82
年龄(岁) 18-30 7 4.76
30-39 5 3.40
40-49 14 9.53
50-59 41 27.89
60-69 32 21.77
≥70 48 32.65
文化程度 文盲 6 4.08
小学 38 25.85
初中 30 20.41
高中及中专 46 31.29
大专 18 12.25
本科 8 5.44
硕士及以上 1 0.68
婚姻状况 未婚 12 8.16
已婚 116 78.91
续表1
项目 组别 例数(n) 构成比(%)
离异 3 2.04
丧偶 15 10.21
其他 1 0.68
职业 企事业单位职员 54 36.73
个体户 10 6.80
工人 28 19.05
务农 29 19.73
学生 0 0.00
其他 26 17.69
工作状况 在职 35 23.81
退(离)休 80 54.42
失业 11 7.48
其他 21 14.29
家庭月收入(元) ﹤3000 33 22.45
3000-4999 54 36.73
5000-9999 38 25.85
≥10000 22 14.97
自理能力 完全自理 79 53.74
部分自理 58 39.46
完全不能自理 10 6.80
主要照顾者 配偶 54 36.74
子女 54 36.74
父母 0 0.00
兄弟姐妹 6 4.08
保姆 4 2.72
其他 29 19.72

2.2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情况

糖尿病出院患者对用药指导、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运动指导的需求较高,对低血糖防治、足部护理的需求较低,有73.47%的糖尿病患者有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具体资料详见表2。

表2糖尿病出院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情况(n=147) 例(%)

项目 非常需要 需要 无所谓 不需要 完全不需要
用药指导 80(54.42) 39(26.53) 14(9.52) 14(9.52) 0(0.00)
饮食指导 71(48.30) 54(36.73) 11(7.48) 11(7.48) 0(0.00)
预防并发症 76(51.70) 48(32.65) 16(10.88) 7(4.76) 0(0.00)
疾病控制目标 59(40.14) 47(31.97) 20(13.61) 21(14.29) 0(0.00)
运动指导 47(31.97) 72(48.98) 12(8.16) 16(10.88) 0(0.00)
血糖监测 51(34.69) 58(39.46) 19(12.93) 19(12.93) 0(0.00)
低血糖防治 32(21.77) 48(32.65) 26(17.69) 39(26.53) 2(1.36)
足部护理 32(21.77) 50(34.01) 21(14.29) 42(28.57) 2(1.36)
总计 448(38.1) 416(35.37) 139(11.82) 169(14.37) 40(0.34)

2.3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方式及相应回访频次的需求情况

糖尿病患者对电话/短信回访、手机微信回访的需求最高,对QQ/E-mail回访的需求最低;希望获得连续护理服务方式的475例患者中,对每月一次进行连续护理服务回访需求的患者最多,占56.84%。具体资料详见表3、4。

表3糖尿病出院患者连续护理服务方式及频次的需求情况(n=147) 例(%)

项目 需要 回访频次
1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电话/短信回访 123(83.67) 24(16.33) 88(59.86) 11(7.48) 0(0.00) 0(0.00)
手机微信回访 108(73.47) 36(24.49) 66(44.90) 6(4.08) 0(0.00) 0(0.00)
续表3
项目 需要 回访频次
1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举办糖尿病讲座 86

(58.5)

3(2.4)31(21.09)44(29.93)4(2.72)2(1.36)
延伸护理中心回访52(35.37)
建立糖友俱乐部60(40.82)1(0.68)44(29.93)15(10.21)0(0.00)0(0.00)
糖尿病教育门诊87(59.18)
家庭访视59(40.14)3(2.04)28(19.05)22(14.97)6(4.08)0(0.00)
QQ/E-mail回访39(26.53)0(0.00)13(8.84)26(17.69)0(0.00)0(0.00)

表4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回访频次的调查结果(n=475)

回访频次 1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例数(n) 67 224 126 10 2
构成比(%) 14.10 56.84 26.53 2.11 0.42

2.4影响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通过正态性检验,发现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不符合正态分布,故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2.4.1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需求情况

男性患者只有低血糖防治的需求比女性低,其余服务内容的需求均高于女性患者。经过秩和检验,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说明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各项服务内容需求均无差别。具体资料详见表5。

表5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比较(n=147)

需求 分组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S 秩均值 P
用药指导 1组(男性) 4.36±0.876 76.75 .298
2组(女性) 4.12±1.106 70.02
饮食指导 1组(男性) 4.32±0.828 76.02 .448
2组(女性) 4.17±0.977 71.07
预防并发症 1组(男性) 4.31±0.867 74.02 .995
2组(女性) 4.32±0.833 73.98
疾病控制目标 1组(男性) 3.91±1.137 72.38 .557
2组(女性) 4.08±0.926 76.35
运动指导 1组(男性) 3.98±1.011 73.99 .998
2组(女性) 4.08±0.766 74.01
血糖监测 1组(男性) 3.99±1.126 77.67 .183
2组(女性) 3.92±0.787 68.68
低血糖防治 1组(男性) 3.46±1.129 73.48 .853
2组(女性) 3.48±1.172 74.76
足部护理 1组(男性) 3.59±1.196 78.60 .101
2组(女性) 3.28±1.091 67.33

2.4.2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需求情况

经过秩和检验,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指导、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疾病控制目标、低血糖防治、足部护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详见表6。

表6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比较(n=147)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S 秩均值 P
用药指导 1组(18-30岁) 4.14±1.069 70.64 .018
2组(30-39岁) 4.40±0.548 71.80
3组(40-49岁) 4.19±0.910 107.50
4组(50-59岁) 4.37±0.888 77.12
5组(60-69岁) 4.16±0.954 67.75
续表6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2±S 秩均值 P
6组(≥70岁) 4.02±1.139 66.45
饮食指导 1组(18-30岁) 4.57±0.535 85.21 .001
2组(30-39岁) 4.20±0.447 62.00
3组(40-49岁) 4.23±0.788 112.00
4组(50-59岁) 4.41±0.706 78.87
5组(60-69岁) 3.91±1.027 59.19
6组(≥70岁) 4.10±0.994 68.25
预防并发症 1组(18-30岁) 4.34±0.694 109.50 .000
2组(30-39岁) 4.20±0.447 59.90
3组(40-49岁) 4.36±0.497 69.64
4组(50-59岁) 4.61±0.833 91.20
5组(60-69岁) 4.31±0.738 71.56
6组(≥70岁) 3.96±0.967 58.50
疾病控制目标 1组(18-30岁) 4.20±1.100 118.00 .000
2组(30-39岁) 4.01±0.847 65.00
3组(40-49岁) 3.07±1.072 41.32
4组(50-59岁) 4.20±0.934 84.54
5组(60-69岁) 4.09±0.963 77.08
6组(≥70岁) 3.83±1.018 67.00
运动指导 1组(18-30岁) 4.57±0.535 98.50 .290
2组(30-39岁) 4.20±0.447 76.40
3组(40-49岁) 4.21±1.051 86.25
4组(50-59岁) 4.10±0.860 76.62
5组(60-69岁) 3.81±1.030 66.25
6组(≥70岁) 3.94±0.909 69.53
血糖监测 1组(18-30岁) 4.57±0.535 98.64 .474
续表6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3±S 秩均值 P
2组(30-39岁) 4.20±0.447 78.40
3组(40-49岁) 3.79±1.188 86.25
4组(50-59岁) 3.83±1.093 76.62
5组(60-69岁) 4.06±1.105 66.25
6组(≥70岁) 3.94±0.861 69.53
低血糖防治 1组(18-30岁) 4.43±0.535 98.64 .024
2组(30-39岁) 3.80±0.447 78.40
3组(40-49岁) 2.79±1.051 69.14
4组(50-59岁) 3.71±1.123 69.72
5组(60-69岁) 3.28±1.326 80.56
6组(≥70岁) 3.42±1.048 70.65
足部护理 1组(18-30岁) 4.43±0.535 108.64 .009
2组(30-39岁) 3.85±1.211 84.10
3组(40-49岁) 2.71±1.069 49.25
4组(50-59岁) 3.73±0.975 82.54
5组(60-69岁) 3.16±1.247 68.42
6组(≥70岁) 3.46±1.237 71.54

2.4.3不同文化程度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需求情况

将样本量仅有1例的硕士及以上与本科合并为本科及以上;经过秩和检验,不同文化程度糖尿病患者在低血糖防治、足部护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5)。具体资料详见表7。

表7不同文化程度糖尿病出院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比较(n=147)

需求 分组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4±S 秩均值 P
用药指导 1组(文盲) 4.17±1.329 76.50 .217
2组(小学) 4.18±0.982 70.35
3组(初中) 4.20±0.961 69.95
续表7
需求 分组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5±S 秩均值 P
4组(高中及中专) 4.22±1.094 74.32
5组(大专) 4.78±0.428 94.28
6组(本科及以上) 4.00±0.866 59.00
饮食指导 1组(文盲) 3.33±1.506 48.58 .056
2组(小学) 4.11±0.894 65.67
3组(初中) 4.33±0.758 75.33
4组(高中及中专) 4.33±0.990 80.04
5组(大专) 4.67±0.485 91.17
6组(本科及以上) 4.11±0.333 56.44
预防并发症 1组(文盲) 4.33±1.033 78.17 .101
2组(小学) 4.05±1.064 65.30
3组(初中) 4.20±0.714 64.90
4组(高中及中专) 4.43±0.834 80.57
5组(大专) 4.72±0.461 92.28
6组(本科及以上) 4.33±0.500 68.17
疾病控制目标 1组(文盲) 4.17±1.329 85.75 .862
2组(小学) 3.87±1.070 69.14
3组(初中) 4.17±0.699 77.08
4组(高中及中专) 3.85±1.229 71.63
5组(大专) 4.00±1.188 76.92
6组(本科及以上) 4.33±0.500 82.67
运动指导 1组(文盲) 3.17±0.983 38.83 .217
2组(小学) 3.92±0.969 69.66
3组(初中) 4.07±0.785 73.83
4组(高中及中专) 4.13±0.934 79.87
5组(大专) 4.11±1.079 81.61
续表7
需求 分组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6±S 秩均值 P
6组(本科及以上) 4.11±0.333 71.11
血糖监测 1组(文盲) 4.67±0.516 103.83 .061
2组(小学) 3.68±1.118 64.08
3组(初中) 4.33±0.661 87.17
4组(高中及中专) 3.80±1.003 67.11
5组(大专) 3.94±1.259 77.69
6组(本科及以上) 4.22±0.441 79.61
低血糖防治 1组(文盲) 3.17±1.472 63.92 .002
2组(小学) 2.84±1.151 52.21
3组(初中) 3.97±0.890 91.42
4组(高中及中专) 3.48±1.169 74.28
5组(大专) 3.89±1.023 88.97
6组(本科及以上) 3.78±0.441 83.28
足部护理 1组(文盲) 4.33±1.211 106.67 .028
2组(小学) 3.03±1.219 59.26
3组(初中) 3.70±1.088 82.07
4组(高中及中专) 3.37±1.082 70.21
5组(大专) 3.83±1.249 87.92
6组(本科及以上) 3.67±0.707 79.11

2.4.4不同婚姻状况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需求情况

由于未婚、离异、丧偶、其他样本量较少,分别只有12例、3例、15例、1例。因此将未婚、离异、丧偶、其他合并为无配偶者。已婚患者在疾病控制目标、足部护理两方面的需求比无配偶患者低,其余服务内容的需求均高于无配偶患者。经过秩和检验,不同婚姻状况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无统计学意义(P>.05)。详见表8。

表8不同婚姻状况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比较(n=147)

需求 分组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7±S 秩均值 P
用药指导 1组(已婚) 4.34±0.905 62.57 .098
2组(无配偶者) 3.90±1.205 75.61
饮食指导 1组(已婚) 4.24±0.910 73.21 .974
2组(无配偶者) 4.28±0.841 72.95
预防并发症 1组(已婚) 4.35±0.816 65.22 .221
2组(无配偶者) 4.10±0.976 74.94
疾病控制目标 1组(已婚) 3.94±1.049 79.47 .328
2组(无配偶者) 4.10±1.113 71.38
运动指导 1组(已婚) 4.02±0.951 71.60 .828
2组(无配偶者) 4.03±0.823 73.35
血糖监测 1组(已婚) 3.94±1.041 72.59 .950
2组(无配偶者) 4.00±0.845 73.10
低血糖防治 1组(已婚) 3.44±1.174 75.59 .701
2组(无配偶者) 3.55±1.021 72.35
足部护理 1组(已婚) 3.32±1.177 91.71 .051
2组(无配偶者) 4.00±0.964 68.32

2.4.5不同职业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需求情况

由于学生例数为0,不参与秩和检验;经过秩和检验,不同职业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疾病控制目标、血糖监测、低血糖防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详见表9。

表9不同职业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比较(n=147)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8±S F P
用药指导 1组(企事业单位职员) 4.09±0.996 65.94 .098
2组(个体户) 4.70±0.483 90.00
3组(工人) 4.43±0.959 82.18
4组(务农) 4.45±0.910 82.59
续表9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9±S F P
5组(其他) 4.08±1.017 66.19
饮食指导 1组(企事业单位职员) 4.07±0.887 62.69 .008
2组(个体户) 4.70±0.483 92.10
3组(工人) 4.18±1.124 74.16
4组(务农) 4.69±0.541 92.52
5组(其他) 4.23±0.815 69.69
预防并发症 1组(企事业单位职员) 4.28±0.763 68.29 .024
2组(个体户) 4.90±0.316 101.70
3组(工人) 4.39±0.916 78.14
4组(务农) 4.52±0.785 82.76
5组(其他) 4.04±0.999 60.98
疾病控制目标 1组(企事业单位职员) 4.09±0.976 77.73 .018
2组(个体户) 4.80±0.632 109.40
3组(工人) 4.00±1.054 74.98
4组(务农) 3.69±1.137 63.59
5组(其他) 3.69±1.123 63.19
运动指导 1组(企事业单位职员) 4.11±0.816 76.31 .130
2组(个体户) 4.40±0.699 89.60
3组(工人) 3.68±1.156 62.68
4组(务农) 4.24±0.690 83.36
5组(其他) 3.85±0.925 64.94
血糖监测 1组(企事业单位职员) 3.93±0.968 71.25 .026
2组(个体户) 4.80±0.422 110.50
3组(工人) 4.00±1.122 77.18
4组(务农) 3.97±1.052 74.41
5组(其他) 3.373±0.919 61.79
续表9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0±S F P
低血糖防治 1组(企事业单位职员) 3.59±1.055 78.42 .041
2组(个体户) 4.20±1.135 101.25
3组(工人) 3.11±1.227 62.18
4组(务农) 3.59±1.181 78.59
5组(其他) 3.12±1.177 61.96
足部护理 1组(企事业单位职员) 3.35±1.102 71.28 .113
2组(个体户) 3.90±0.994 90.60
3组(工人) 3.14±1.239 64.61
4组(务农) 3.83±1.037 88.14
5组(其他) 3.23±1.275 67.62

2.4.6不同工作状况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需求情况

经过秩和检验,不同工作状况糖尿病患者除疾病控制目标、用药护理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详见表10。

表10不同工作状况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比较(n=147)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1±S 秩均值 P
用药指导 1组(在职) 4.34±0.938 77.60 .161
2组[退(离)休] 4.13±1.072 69.53
3组(失业) 4.18±0.874 65.95
4组(其他) 4.67±0.577 89.24
饮食指导 1组(在职) 4.51±0.742 85.69 .003
2组[退(离)休] 4.03±0.993 64.25
3组(失业) 4.27±0.647 69.27
4组(其他) 4.71±0.463 94.14
预防并发症 1组(在职) 4.63±0.646 88.77 .030
2组[退(离)休] 4.18±0.897 67.63
3组(失业) 4.18±0.603 61.50
续表10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2±S 秩均值 P
4组(其他) 4.38±0.973 80.21
疾病控制目标 1组(在职) 3.77±1.140 66.81 .412
2组[退(离)休] 3.99±1.013 73.52
3组(失业) 4.27±0.467 79.45
4组(其他) 4.14±1.276 84.95
运动指导 1组(在职) 4.09±0.887 76.80 .026
2组[退(离)休] 3.84±1.012 66.91
3组(失业) 4.18±0.405 75.32
4组(其他) 4.52±0.512 95.67
血糖监测 1组(在职) 3.97±1.071 75.69 .004
2组[退(离)休] 3.75±1.037 65.44
3组(失业) 4.18±0.603 78.86
4组(其他) 4.62±0.498 101.24
低血糖防治 1组(在职) 3.51±0.938 75.37 .007
2组[退(离)休] 3.23±1.102 65.13
3组(失业) 4.18±0.603 99.05
4组(其他) 3.95±1.284 92.38
足部护理 1组(在职) 3.34±0.998 68.79 .002
2组[退(离)休] 3.25±1.207 66.79
3组(失业) 3.91±1.044 89.50
4组(其他) 4.24±0.944 102.02

2.4.7不同家庭月收入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需求情况

经过秩和检验,不同家庭月收入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说明不同家庭月收入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各项服务内容需求均无差别。具体资料详见表11。

表11不同家庭月收入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比较(n=147)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3±S 秩均值 P
用药指导 1组(﹤3000元) 4.42±1.032 83.76 .220
2组(3000-4999元) 4.09±1.033 66.74
3组(5000-9999元) 4.26±0.921 73.00
4组(≥10000元) 4.41±0.854 78.91
饮食指导 1组(﹤3000元) 4.55±0.794 88.53 .113
2组(3000-4999元) 4.17±0.947 70.40
3组(5000-9999元) 4.16±0.916 68.74
4组(≥10000元) 4.23±0.813 70.14
预防并发症 1组(﹤3000元) 4.33±0.890 75.77 .976
2组(3000-4999元) 4.30±0.816 72.36
3组(5000-9999元) 4.24±1.025 73.82
4组(≥10000元) 4.45±0.510 75.68
疾病控制目标 1组(﹤3000元) 4.00±1.061 74.65 .612
2组(3000-4999元) 4.06±0.960 75.77
3组(5000-9999元) 4.03±1.127 77.00
4组(≥10000元) 3.68±1.171 63.50
运动指导 1组(﹤3000元) 4.09±0.765 74.79 .990
2组(3000-4999元) 4.04±0.868 73.64
3组(5000-9999元) 3.95±1.038 72.70
4组(≥10000元) 4.00±1.069 75.95
血糖监测 1组(﹤3000元) 4.09±0.980 79.67 .292
2组(3000-4999元) 4.11±0.861 78.79
3组(5000-9999元) 3.84±1.001 68.62
4组(≥10000元) 3.59±1.260 63.05
低血糖防治 1组(﹤3000元) 3.45±1.371 74.82 .968
2组(3000-4999元) 3.52±1.041 75.21
续表11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4±S 秩均值 P
3组(5000-9999元) 3.47±1.084 73.80
4组(≥10000元) 3.36±1.177 70.14
足部护理 1组(﹤3000元) 3.82±1.185 87.26 0.205
2组(3000-4999元) 3.39±1.106 71.01
3组(5000-9999元) 3.37±1.149 70.46
4组(≥10000元) 3.27±1.241 67.57

2.4.8不同自理能力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需求情况

经过秩和检验,不同自理能力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低血糖防治、足部护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详见表12。

表12不同自理能力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比较(n=147)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5±S 秩均值 P
用药指导 1组(完全自理) 4.19±0.975 70.17 .013
2组(部分自理) 4.47±0.121 83.60
3组(完全不能自理) 3.60±1.075 48.55
饮食指导 1组(完全自理) 4.16±0.966 70.70 .036
2组(部分自理) 4.45±0.776 82.40
3组(完全不能自理) 3.90±0.738 51.40
预防并发症 1组(完全自理) 4.41±0.738 77.43 .448
2组(部分自理) 4.24±0.885 70.60
3组(完全不能自理) 4.00±1.247 66.60
疾病控制目标 1组(完全自理) 3.92±1.095 72.25 .221
2组(部分自理) 4.14±0.963 79.37
3组(完全不能自理) 3.50±1.179 56.70
运动指导 1组(完全自理) 3.95±0.946 70.88 .528
2组(部分自理) 4.12±0.880 78.50
3组(完全不能自理) 4.00±0.943 72.55
续表12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6±S 秩均值 P
血糖监测 1组(完全自理) 3.96±1.043 74.87 .262
2组(部分自理) 4.02±0.982 76.25
3组(完全不能自理) 3.60±0.699 54.05
低血糖防治 1组(完全自理) 3.24±1.232 66.21 .041
2组(部分自理) 3.76±1.014 84.07
3组(完全不能自理) 3.60±0.699 77.15
足部护理 1组(完全自理) 3.18±1.118 63.80 .005
2组(部分自理) 3.81±1.146 86.56
3组(完全不能自理) 3.70±1.059 81.75

2.4.9不同照顾者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需求情况

由于父母例数为0,不参与秩和检验;经过秩和检验,不同照顾者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指导、低血糖防治、足部护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详见表13。

表13不同照顾者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比较(n=147)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7±S 秩均值 P
用药指导 1组(配偶) 4.48±0.841 81.54 .017
2组(子女) 4.19±1.029 70.57
3组(兄弟姐妹) 3.33±1.033 33.83
4组(保姆) 3.50±1.00 42.38
5组(其他) 4.32±0.983 76.59
饮食指导 1组(配偶) 4.31±0.948 77.34 .602
2组(子女) 4.22±0.861 70.36
3组(兄弟姐妹) 4.50±0.548 79.75
4组(保姆) 4.21±0.978 48.50
5组(其他) 4.25±0.967 74.38
预防并发症 1组(配偶) 4.37±0.784 74.96 .301
2组(子女) 4.17±0.947 67.62
续表13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8±S 秩均值 P
3组(兄弟姐妹) 4.50±0.548 77.75
4组(保姆) 4.34±0.734 108.50
5组(其他) 4.36±0.870 76.11
疾病控制目标 1组(配偶) 4.00±0.991 73.11 .778
2组(子女) 3.91±1.086 70.75
3组(兄弟姐妹) 4.33±0.516 82.00
4组(保姆) 4.50±1.000 95.63
5组(其他) 3.93±1.223 74.57
运动指导 1组(配偶) 4.09±0.784 474.36 .408
2组(子女) 4.02±0.901 72.43
3组(兄弟姐妹) 3.33±1.033 45.00
4组(保姆) 4.25±0.500 78.38
5组(其他) 4.07±1.120 79.32
血糖监测 1组(配偶) 4.07±1.007 78.39 .339
2组(子女) 4.04±0.951 75.70
3组(兄弟姐妹) 3.33±1.033 47.50
4组(保姆) 3.79±1.067 66.50
5组(其他) 3.72±1.099 66.39
低血糖防治 1组(配偶) 3.72±1.106 82.46 .037
2组(子女) 3.52±1.128 74.70
3组(兄弟姐妹) 3.17±0.983 61.33
4组(保姆) 2.90±1.175 90.50
5组(其他) 2.93±1.184 54.07
足部护理 1组(配偶) 3.69±1.061 80.73 .010
2组(子女) 3.50±1.194 74.57
3组(兄弟姐妹) 4.33±0.516 103.17
续表13
需求 组别 0a8e0e648a08d4cd94dc39734e83de31-19±S 秩均值 P
4组(保姆) 3.50±1.000 72.88
5组(其他) 2.82±1.156 51.21

2.5影响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的变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作状况、自理能力、主要照顾者共6个因素为自变量X,以护理各项服务内容需求为因变量Y,采用多元线性及多元逐步回归进行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分析,选入水准α入为.05,剔除水准α出为.10,具体变量名及赋值情况见表14。

表14各变量赋值表

变量代码 变量名 变量赋值
Y1 用药指导 不需要=0,需要=1
Y2 饮食指导 不需要=0,需要=1
Y3 预防并发症 不需要=0,需要=1
Y4 疾病控制目标 不需要=0,需要=1
Y5 运动指导 不需要=0,需要=1
Y6 血糖监测 不需要=0,需要=1
Y7 低血糖防治 不需要=0,需要=1
Y8 足部护理 不需要= 0,需要=1
X1 年龄 18-30=1,30-39=2,40-49=3,50-59=4,60-69=5,≥70=6
X2 文化程度 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及中专=4,

大专=5,本科及以上=6

X3职业企事业单位职员=1,个体户=2,

工人=3,务农=4,其他=5

X4工作状况在职=1,退(离)休=2,失业=3,其他=4
X5自理能力完全自理=1,部分自理=2,完全不能自理=3
X6主要照顾者配偶=1,子女=2,兄弟姐妹=3,保姆=4,其他=5

2.5.1影响用药指导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以用药指导(Y1)为因变量,以年龄(X1)、自理能力(X5)、主要照顾者(X6)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得到的回归方程为:872475cbd609ba55997cb540a1b27f6b=4.848-0.127X1,可以认为年龄(X1)是影响用药指导的主要因素,说明年龄越小的患者对用药指导的需求越高。具体资料相见表15。

表15影响用药指导需求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常量 4.848 0.278 17.457 .000
X1 -0.127 0.058 -0.179 -2.185 .031

2.5.2影响饮食指导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以饮食指导(Y2)为因变量,以年龄(X1)、职业(X3)、工作状况(X4)、自理能力(X5)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得到的回归方程为:872475cbd609ba55997cb540a1b27f6b-1=4.965-0.155X1,可以认为年龄是影响饮食指导的主要因素,说明年龄越小的患者对饮食指导的需求越高。具体资料相见表16。

表16影响饮食指导需求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常量 4.965 0.250 19.847 .000
X1 -0.155 0.053 -0.238 -2.949 .004

2.5.3影响预防并发症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以预防并发症(Y3)为因变量,以年龄(X1)、职业(X3)、工作状况(X4)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得到的回归方程为:872475cbd609ba55997cb540a1b27f6b-2=5.112-0.175X1,可以认为年龄是影响饮预防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说明年龄越小的患者对预防并发症需求程度越大。具体资料相见表17。

表17影响预防并发症需求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常量 5.112 0.236 21.695 .000
X1 -0.175 0.049 -0.282 -3.539 .001

2.5.4影响疾病控制目标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以疾病控制目标(Y4)为因变量,以年龄(X1)、职业(X3)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得出没有任何因素影响疾病控制目标需求。

2.5.5影响运动指导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以运动指导(Y5)为因变量,以工作状态(X4)为自变量行线性回归分析,其有统计学意义(P<.05),说明工作状态(X4)与运动指导(Y5)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872475cbd609ba55997cb540a1b27f6b-3=3.678+0.161X4。具体资料相见表18。

表18影响运动指导需求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常量 3.678 0.186 19.746 .000
X4 0.161 O.808 0.165 2.010 .046

2.5.6影响血糖监测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以血糖监测(Y6)为因变量,以职业(X3)、工作状况(X4)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得到的回归方程为:872475cbd609ba55997cb540a1b27f6b-4=3.465+0.233X4,可以认为工作状况是影响疾病控制目标的主要因素,说明不在职的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监测的需求越高。具体资料相见表19。

表19影响血糖监测需求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常量 3.465 0.201 17.270 .000
X4 0.233 0.087 0.218 2.688 .008

2.5.7影响低血糖防治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以低血糖防治(Y7)为因变量,以年龄(X1)、文化程度(X2)、职业(X3)、工作状况(X4)、自理能力(X5)、主要照顾者(X6)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得到的回归方程为:872475cbd609ba55997cb540a1b27f6b-5 =2.185+0.294X2+0.327 X4-0.158 X6,可以认为文化程度、工作状况、主要照顾者是影响疾病控制目标的主要因素,说明文化程度越高、不在职、有家属照顾的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防治的需求越高。具体资料相见表20。

表20影响低血糖防治需求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常量 2.185 0.379 5.770 .000
X2 0.294 0.071 0.329 4.142 .000
X6 -0.158 0.046 -0.261 -3.430 .001
X4 0.327 0.096 0.270 3.404 .001

2.5.8影响足部护理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以足部护理(Y8)为因变量,以年龄(X1)文化程度(X2)、工作状况(X4)、自理能力(X5)、主要照顾者(X6)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872475cbd609ba55997cb540a1b27f6b-6 =3.459-0.219 X1+0.393X4+ 0.371X5-0.153 X6,可以认为年龄、工作状况、自理能力、主要照顾者是影响疾病控制目标的主要因素,说明年龄越小、不在职、自理能力弱、有家属照顾的糖尿病患者对足部护理的需求越高。

表21影响足部护理需求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常量 3.459 0.447 7.734 .000
X4 0.393 0.094 0.319 4.189 .000
X6 -0.153 0.049 -.249 -3.115 .002
X1 -0.219 0.067 -0.260 -3.289 .001
X5 0.371 0.145 0.200 2.556 .012

3结论

3.1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一共研究了147例符合标准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88例,占59.18%,女性59例,占40.82%,符合中国糖尿病患者流行特点的人群分布[3];糖尿病患者主要偏向中老年人,≥50岁的糖尿病患者占82.21%,;高中以及中专的糖尿病患者最多,占31.29%;婚姻状况有116例已婚,占78.91%;,职业主要以企事业单位职员为主,占36.73%为主,其中退(离)休居多,占54.42%;家庭月收入主要以中低水平为主,<5000元的糖尿病患者占59.18%;自理能力主要以完全自理为主,占53.74%,主要照顾者最多的是患者的配偶、子女,均占36.74%。因此本次研究的群体主要为文化程度中等、企事业单位职员、家庭月收入中低水平、自理能力中等以上、需要不同程度照顾的已婚退(离)休男性中老年。

3.2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情况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处于中高水平,占73.47%,仅有14.71%的患者不需要连续护理服务内容;患者在8个需求服务项目中,需求最高的是饮食指导,有85.35%的患者都有需求,其次是预防并发症、用药指导、运动指导,对足部护理、低血糖防治的需求较低,与张艳[21]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患者的观念发生转变,逐渐意识到糖尿病带来的严重危害,对自己病情也越来越关注,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在家自身护理的指导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不需要连续护理服务内容的小部分患者,可能是因为这些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间也比较长,对自身病情、糖尿病的危害、护理要点等方面都了解,或者患者对糖尿病认识程度不高,对此病不重视,对于不重视的患者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引起其对病情的重视,维持病情的稳定;患者对饮食护理的需求最强烈,可能是因为在民以食为天的当今世界,吃成了关注的重点,食物有成千上万种,患者在短时间内无法了解这么多,并且糖尿病病情特殊,不能吃含糖的食物,但是又要防止血糖低,所以吃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应大力开展饮食方面的指导,发挥饮食对疾病治疗的优势;其次是预防并发症也有较高的需求,可能是因为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的逐渐了解,意识到糖尿病的并发症之多,而且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死于并发症,并发症的预防对于患者来说也相当重要,希望能掌握更多预防并发症的知识去提高病情的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应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并发症的相关知识,教会患者如何辨别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就医,减轻病情的恶化;还有用药指导与运动指导的需求也比较高,随着老年人年纪的增长,生理功能也随之下降,一系列的药物不良反应会大大增加,并且身体对运动的承受能力也随之下降,熊甜[22]等研究表明,出院以后的老年人,使用药物的失误率达40.4%,包括擅自停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擅自用药等,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身体素质情况,给予患者药物以及运动方面的正确建议;低血糖防治以及足部护理的需求相对较低,可能是因为患者没有出现过低血糖以及糖尿病足,对这两方面的认识缺乏,一方面患者认为自己的血糖一直都处于中高水平,不会出现低血糖现象,另一方面患者没有出现糖尿病足,理所当然的不需要相关的护理知识,研究过程中发现只要是糖尿病足的患者都需要足部护理,因此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说明低血糖以及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以及危害程度,提高患者的意识。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的需求较为强烈,尤其对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的需求。

3.3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方式及相应回访频次的需求情况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最受患者欢迎的回访方式是电话/短信回访(83.67%)、手机微信回访(73.47%),但对QQ/E-mail回访(26.53%)的需求最低;在希望获得连续护理服务方式的475例患者中,选择每月一次进行连续护理服务回访(56.84%)的患者最多,其次是3个月一次(26.53%)。最受欢迎的回访是电话/短信回访、手机微信回访,可能是因为互联网和通讯工具的快速发展,方便、经济的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大家的生活中,改变了大家的交流方式,相对比其他回访方式,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还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但是对于年纪大不会用智能手机或者记性不好的患者来说其实是很难实施的;对QQ/E-mail回访的需求最低,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大部分中老年人,对QQ/E-mail可能很陌生,根本就不会用,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又不如年轻人。总之,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个人特点给予合适的连续护理服务方式,比如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才能更好的实施连续护理,达到连续护理的效果。在回访频次中,患者认为1个月一次更合适,可能是因为治疗疗程是一个月一次,一个月刚好是反映病情的时间,邱晶[23]等人的研究认为连续护理取得更好效果的是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回访,因为该时期是患者以及其家属养成良好护理观的重要时刻相似,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给患者做回访,病情稍差的患者应适当增加回访时间,病情稳定的患者也不要延长回访时间。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希望通过便利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方式来获得连续服务内容,尤其是电话/短信回访、手机微信回访。

3.4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经过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有统计学意义(P<.05)是: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工作状况、自理能力、主要照顾者,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需求与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自理能力、主要照顾者有关。

年龄对糖尿病患者用药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足部护理的需求有影响。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用药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足部护理的需求最高的是年龄越小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因为糖尿病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年轻的患者对于患上糖尿病会很担心,他们大多数都事业、经济、交往稳定,加上糖尿病是慢性病、并发症多、需终生治疗,年轻的患者对连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会更多,希望通过专业的指导去长期规律服用药物、适当调整饮食结构、预防繁多的并发症发生、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对于年轻的患者应全方面的做一些指导。

文化程度对低血糖防治的需求有影响。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低血糖防治需求高的是文化程度高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因为此类患者对疾病的关注度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加上患者阅历比文化程度低的丰富,能更熟练的运用互联网和通讯工具,所以对疾病的知识掌握不局限于基本知识,希望通过更多的指导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医护人员要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做又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接受信息强的高文化患者,可以让患者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同时更加全面的给予指导,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工作状态对运动指导、血糖监测、低血糖防治、足部护理的需求有影响。经过多元线性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运动指导、血糖监测、低血糖防治、足部护理的需求高的是不在职的患者。可能是因为大部分患者年纪比较大,已经或接近退(离)休,或者小部分患者患有糖尿病足暂停了就业,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比较狭窄,对于他们而言,更有时间去进行运动、监测血糖以及需要运动时出现低血糖的防治方法,而不在职的糖尿病足的患者更注重足部的护理。因此医护人员对于不在职的患者应多提供运动、低血糖的防治、血糖监测的相关知识,教会患者一些简单的运动方法、糖尿病足护理的方法以及血糖监测的方法,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自理能力对足部护理的需求有影响。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足部护理的需求高的是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可能是因为自理能力差的患者身体各方面的功能都在退化,无法完成自我的生活护理,更容易导致糖尿病足,而糖尿病足病程长、病情重、治愈低,一定程度会对患者造成心理负担,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度会越来越高,因此医护人员在给自理能力差的患者提供连续护理服务内容时应多提供糖尿病足护理的相关知识。

主要照顾者对低血糖防治、足部护理的需求有影响。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低血糖防治、足部护理的需求高的是有家属照顾的患者。可能是因为其家属的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的要求,希望其家属通过指导能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掌握足部护理、低血糖防治的方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医护人员应对家属照顾者进行相对性的指导,以提高患者在家的照护质量。

总之,在实施连续护理服务时,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尤其是年纪小、文化程度高、不在职、自理能力差、有家属照顾的患者,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又可以协助治疗效果、减少医护人员的负担、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魏先娟.糖尿病知识微信平台对糖尿病护理延伸服务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3:141.

[2]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5.

[3]王儒.糖尿病防治新理念-解读<<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J].江苏卫生保健,2018,14-16.

[4]徐金玲,周科技,周徽,等.基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若干问题的调查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9,33(12):834-837.

[5]Ji L,Su Q,Feng B,et al.Structured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regimens improve glycemic control in poorly controlled Chinese patients on insulin therapy:Results from COMPASS[J].Diabetes,2017,9 (5):495-501.

[6]Cho N H,Shaw J E,Karuranga S,et al.IDF Diabetes Atlas:Global estimates of diabetes prevalence for 2017 and projections for 2045[J]. Diabetes Research & Clinical Practice,2018,138:271.

[7]Rusdiana,Savira M,Amelia R..The Effect of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on Hbalce Level and Fasting Blood Sugar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Primary Health Care in Birgai City of North Sumatera, Indonesia[J]. Open Access Macedoni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8,6(4):715-718.

[8]Py C,Ln C,Ch B,et al.Continuity of care with physicians and risk of subsequent hospitalization and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J].Therapeutics and clinical risk management,2018,14 :511-521..

[9]彭文亮,徐文丽,龙春云,等.延伸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42-243.

[10]王欢.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质量现状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学,2019.

[11]张雨燕.老年高血压患者连续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云南: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

[12]杨纯子.出院病人延伸护理开展现况及病人需求的调查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6.

[13]Coe NB, GS,Houtven. C H V.Family S pillovers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J].Nber WorJang Papers,2015.

[14]田艳妮.某三甲医院慢性病出院患者居家护理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15.

[15]Naylor MD,Hirschman KB,Hanlon AL, et al.Effectsof alternative interventions namong hos pitalized, cogrutively impaired older adults[J]. Joumal of Comparative Effective Research, 2016, 5(3):259-272.

[16]陈伟菊,林清然,翟萃球.延续护理实践模式探索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4):444-448.

[17]刘金妹.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空巢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效果的影响[J].慢性病杂志,2017,18(10):1171-1173.

[18]王玉平,张伟华.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1):104-106.

[19]王艳梅,胡雁,潘欣欣,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延续护理体验与需求[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8,24(5):538-540.

[20]旺晖,杨纯子,徐蓉,等.我国44所综合医院延伸护理服务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2):465-468.

[21]张艳,惠蓉,王丹,等.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9):1818-1820.

[22]熊甜,李节,徐嘉琦,等.出院老年人居家用药食物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15,28(4):1433-1435.

[23]邱晶,徐志培,汤先萍.我国脑卒中延续性护理研究现状及启示[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8):97-99.

致 谢

四年时间匆匆而过,一眨眼就到了紧张的毕业时刻,在这临近毕业之际,我由衷的感谢大学期间给予我关心、帮助和支持的老师、家人、同学和朋友,正是因为有你们一路的相伴,我才有今天的成长。

首先,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秀岚教授,非常荣幸能遇到这样的一个好老师,您是一个值得大家尊敬的人,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对我而言您不仅是学业上的导师,也是人生的导师。在此次论文写作历程中,从选题、开题到论文撰写您都给了很多意见与指导,尤其刚开始的选题,您在我陷入困境时指引了一条光明之路,在整篇论文开展过程中都给予了指导,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在此完成之际,再次向您表示最真挚的敬意与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实习期间的带教黄月云老师,在开题给予指导与鼓励,工作上您带领我进步,生活上给予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分享您的科研之路,让我更有信心完成此次论文;感谢医院以及所有实习科室老师在我资料收集过程中给予了帮助,感谢每一位愿意配合研究的病人以及其家属,感谢学校以及护理学院的所有老师,因为有你们的栽培,才让我有能力顺利完成毕业研究,感谢我的同学以及朋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度过这一段珍贵的时光,感谢审稿和答辩老师,您们辛苦了。

感谢我的家人,特殊疫情期间完成论文的书写,您们的扶持与鼓励让我更有动力,提供安静的环境,让我更能静下心来学习研究,再次,对您们的理解与支持致予最诚挚的谢意。

最后,衷心的感谢生命中曾经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每一个人,谢谢您们!

附 录A

糖尿病患者出院回访意愿调查表

亲爱的病友: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此问卷。为了解您在出院后对延伸护理服务的需求情

况,我们特进行此次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取匿名方式,所以不会对您产生任何

影响,请您如实填写,衷心感谢您的合作!

祝您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1、性别:□男 □女

2、年龄:□18-30岁□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69岁 □≥70岁

3、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 □硕士及以上

4、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丧偶 □其他

5、职业:□企业事业单位职员□个体户 □工人 □务农□学生□其他

6、工作状况:□在职□退(离)休 □失业□其他

7、家庭月收入:□<3000 元 □3000-4999元 □5000-9999元 □≥10000 元

8、出院时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 □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

9、主要照顾者:□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保姆□其他

10、出院后,您希望医院继续为您提供哪些护理服务?请根据需求在对应的数字上划“√”。

项目 非常需要 需要 无所谓 不需要 完全不需要
用药指导 5 4 3 2 1
饮食指导 5 4 3 2 1
预防并发症 5 4 3 2 1
疾病控制目标 5 4 3 2 1
运动指导 5 4 3 2 1
血糖监测 5 4 3 2 1
低血糖防治 5 4 3 2 1
足部护理 5 4 3 2 1

11、出院后,您希望通过下列哪些方式获得医疗护理服务?请选择“需要”或“不需要”;若您需要,请您选择期望的频次并划“√”。

服务方式 是否需要 回访频次
1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电话/短信回访 □需要

□不需要

手机微信回访□需要

□不需要

举办糖尿病讲座□需要

□不需要

延伸护理中心回访□需要

□不需要

建立糖友俱乐部□需要

□不需要

糖尿病教育门诊□需要

□不需要

家庭访视□需要

□不需要

QQ/E-mail回访□需要

□不需要

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的需求调查

糖尿病患者连续护理的需求调查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2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102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6月20日
Next 2023年6月2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