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Purpose Investigate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nursing interns during the internship stage,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clinical practice on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how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nursing students.
MethodIn December 2019, a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select 112 nursing internships from 19 tertiary hospitals to understand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the internship nurse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utcome1. The overall average score of core competence (73.19 ± 32.52 points); 2. Gender, education, and age have different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total score of core competency of nursing students (P <0.05); In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gender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core competence (P <0.05).
In conclusion Clinical practice improves the individual’s clinical ability,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bility, while ensuring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it also improves the core competence of nursing students.
[Key words]Clinical practice;core competencies; nursing; nursing students;
前言
近年,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人数不断上升,就业竞争压力也随之上升,提高个人的核心胜任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核心胜任力就是针对某个专业内的每一个从业人员, 代表了一个专业最核心的特点和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专业的精神面貌和专业文化, 无论是高层从业人员还是基层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这种胜任力[1-2]。
实习是护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临床的时候,也是护生对临床产生第一认知的阶段,同样是从护理学生过渡到临床护士的重要环节。对于护理事业来说,提高自身的核心胜任力,对自身护理事业的发展有较大帮助,护理实习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护理事业的中间力量,其核心胜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事业的前途发展。本次调查研究,旨在理解临床实习对护生核心胜任力的影响,为其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十九家三甲医院实习的2016级112名护生在2019年12月-2020年1月的实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所有调查对象是来自各个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正处于临床实习的护理实习生。纳入标准:①三甲医院实习护生;②其专业为护理专业;③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意识清楚,配合度较高;④身体健康,无先天性疾病,无精神性疾病,积极向上;⑤18岁以上语言表达清晰。排除标准:①有精神性疾病,有先天性疾病;②不愿意配合的护生;③护生专业是非护理专业的。112名护生年龄在21+0.8岁;女90人(80.4%),男22人(19.6%);健康情况良好90人(80.4%),一般22人(19.6%);大专35人(31.2%),本科77人(68.8%);父亲学历:本科以上7人(6.2%),高中21人(18.8%),初中57人(50.9%),小学27人(24.1%);母亲学历:本科以上5人(4.5%),高中12人(10.7%),初中40人(35.7%),小学55人(49.1%);已进行的实习:9-12周2人(1.8%),21-24周9人(8%),25-28周22人(19.6%),29-32周13人(11.6%),33-36周14人(12.5%),37-40周52人(46.5%);现所在科室:儿科7人(6.2%),内科38人(33.9%),外科30人(26.8%),门诊2人(1.8%),手术室、急诊、ICU 20人(17.9%),肿瘤科5人(4.5%),妇产科5人(4.5%)。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问卷条目,包括两部分:①护生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个人健康情况、学历、父亲学历、母亲学历、实习周期、所在科室。②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胡波和学术研究人员编制[3],由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5个维度组成, 由35个问题组成, 可自评或他评, 采用Likert 5级评分:1=不具备, 2=小部分具备, 3=部分具备, 4=大部分具备, 5=完全具备。总分为42~210分, 分数和核心胜任力呈正相关。
1.2.2 资料收集
2019年12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十九家三甲医院实习的112名护理专业实习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数据由问卷星收集后导出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收集线上问卷共112份,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定量数据均用均数±平方差(`x±s)来描述,t检验和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实习护生核心胜任力各维度的分数所示
核心胜任力总均分为(73.19±32.52)分,各维度条目均分依次为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个人特质。
表1 实习护生核心胜任力各维度的分数以及排序(`x±s)
维度 | 总分 | 条目均分 |
个人特质 | 13.90±6.53 | 1.98±0.93 |
临床护理能力 | 27.40±11.85 | 2.10±0.91 |
支持和人际沟通 | 10.28±5.26 | 2.05±1.05 |
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 | 8.70±4.34 | 2.17±1.08 |
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 | 12.90±6.47 | 2.15±1.07 |
2.2 影响护生核心胜任力的维度的单因素分析
从核心胜任力的五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出发,在个人特质的维度上,性别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护理能力的维度上,学历、年龄、性别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持和人际沟通、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的维度上,性别、年龄、学历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影响核心胜任力的五个维度的单因素分析
维度 | 因素 | 分组 | 人数 | 得分 | P |
个人特质 | 性别 | 女
男 | 90
22 | 2.46±1.15
1.86±0.84 | 0.019 |
临床护理能力 | 性别 | 女
男 | 90
22 | 2.58±1.03
1.99±0.84 | 0.008 |
年龄 | 18-20
21-23 | 22
90 | 2.00±0.84
2.54±1.04 | 0.021 | |
学历 | 大专
本科 | 35
77 | 1.95±0.74
2.44±1.14 | 0.047 | |
支持和人际沟通 | 性别 | 女
男 | 90
22 | 2.62±1.28
1.91±0.94 | 0.018 |
年龄 | 18-20
21-23 | 22
90 | 1.89±0.93
2.70±1.25 | 0.004 | |
学历 | 大专
本科 | 35
77 | 1.81±0.80
2.58±1.32 | 0.007 | |
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 | 性别 | 女
男 | 90
22 | 2.02±0.95
2.79±1.37 | 0.016 |
年龄 | 18-20
21-23 | 22
90 | 2.03±0.99
2.75±1.26 | 0.016 | |
学历 | 大专
本科 | 35
77 | 1.94±0.83
2.69±1.37 | 0.011 | |
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 | 性别 | 女
男 | 90
22 | 1.99±0.97
2.80±1.25 | 0.005 |
年龄 | 18-20
21-23 | 22
90 | 1.98±0.96
2.81±1.28 | 0.006 | |
学历 | 大专
本科 | 35
77 | 1.92±0.82
2.63±1.39 | 0.027 |
2.3 影响护生核心胜任力的总分的单因素分析
从性别、年龄、学历对核心胜任力总分均有影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影响核心胜任力的总分的单因素分析
因素 | 分组 | 人数 | 总均分 | P |
性别 | 女
男 | 90
22 | 2.63±1.11
1.96±0.84 | 0.002 |
年龄 | 18-20
21-23 | 22
90 | 1.97±0.85
2.59±1.10 | 0.019 |
健康 | 良好
一般 | 90
22 | 2.04±0.95
2.31±0.84 | 0.222 |
学历 | 大专
本科 | 35
77 | 1.91±0.72
2.48±1.20 | 0.013 |
父亲 | 小学
初中 高中 本科上 | 27
57 21 7 | 2.28±1.16
2.04±0.83 2.12±0.95 1.72±0.67 | 0.500 |
母亲 | 小学
初中 高中 本科上 | 55
40 12 5 | 2.18±0.93
2.02±0.89 1.98±1.17 1.87±0.73 | 0.754 |
实习 | 9-12
21-24 25-28 29-32 33-36 37-40 | 2
9 22 13 14 52 | 1.68±1.22
1.77±0.85 1.98±0.76 2.09±1.09 2.00±1.00 2.27±0.96 | 0.762 |
科室 |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特一 特二 肿瘤 儿科 | 38
30 10 2 20 5 7 | 1.98±0.87
2.37±1.12 1.73±0.89 3.31±1.33 1.97±0.73 1.55±0.36 2.43±0.56 | 0.078 |
2.4 影响护生核心胜任力的多因素分析
把表3中变量(性别、年龄、学历)三个因素纳入回归分析,结果所示:性别是影响总分的因素(P<0.05),与总分呈负相关(y=-16.158X+115.766)。即相对于女生来说,男生的核心胜任力得分更低。
表4影响核心胜任力的多元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 回归系数 | 标准化回归系数 | t | P |
常数 | 115.766 | 3.706 | <0.001 | |
性别 | -16.158 | -0.198 | -2.071 | 0.041 |
年龄 | -10.164 | -0.125 | -1.188 | 0.237 |
学历 | 11.480 | 0.164 | 1.579 | 0.117 |
3.讨论
3.1 临床实习护生的核心胜任力的现状
核心胜任力其实是将护生的自身特质、在临床工作中所展现的护理专业水平、社交沟通技能、最具分层性的临床评判性思维、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等因素归纳为一种成熟的综合多方的个人能力。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临床实习也是一个这样的过程,在护理教学环境中,提升护生核心胜任力尤其重要[4-5]。
由表1所示,核心胜任力的各维度条目均分排序依次为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个人特质。
根据黄芳[6]和李娟[7]等研究显示,护生在学校期间是形成专业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护理专业概念不仅可以促进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也是保证护理团队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能力也不仅仅是有单因素影响的,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临床实习时的压力、带教老师的态度、患者的评价也会影响这些能力的发展。根据岑立婵[8]和张秀婷[9]等研究表明,在临床实习生活中,护生面临陌生环境、知信与行的能力差异,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导起着无可厚非的引导作用。于职场新人的护生而言,指导老师在工作中所展示的核心胜任力程度,会充分传递给护生,直接影响着护生对护理行业的理解、以及往后的工作。由于护生是第一次接触临床,也相当于一张纯洁的白纸,接触不同的带教老师,自然就会有不同风格的带教方法,带教老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护生的专业定位和思维的能力,而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因为带教老师的提点与鼓励,从而得到提高。所以临床实习对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的影响较大,因此条目均分排序较前。
有表1可知,个人特质和支持沟通维度的条目均分排在4、5名,这就表明临床实习对这两个维度的对临床实习护生的核心胜任力影响较小。根据王静[10]和张明会[11]等研究表明个人特性和沟通能力与个人的性格关系密切,性格的形成与他周围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护生的家庭条件、居家环境,很大程度会对护生的性格造成影响。周边环境优美繁华与性格外向极大可能是呈正比例发展,即周边居住环境经济发展较好,护生的性格相对会较为外向。性格的改变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改变的,而是要常年累月的积累。外向的护生较多会主动留意各方面的事情和人,喜欢交际,主动活泼、独立性强、对于患者的症状给予接纳、关心和理解,更好的实施护理措施,完成护理目标。临床实习的过程中,性格外向的护生比性格内向的学生更能主动与病人沟通,对临床陌生的环境能够快速的适应,容易获得病人的信任,提高护理质量[12]。所以个人特质和支持沟通维度方面被临床实习所影响较小。
教育部相关文件多次提出:重视医疗人才的发展,护理教育要以素质培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本位[13],护生是护理事业不断蓬勃发展的基础,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力为护理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使护理人员适应社会的需求。
3.2 影响护生核心胜任力的因素分析
3.2.1 不同学历、性别、年龄的护生对核心胜任力的影响
根据表3表4所示,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多元回归分析,证明不同的性别和学历、年龄都是影响核心胜任力总分的因素,其中性别是影响核心胜任力总分的因素。
学历会影响核心胜任力的原因是:据研究表明,不同学历的教学目标不同,国家教育目标体现出:护理学专科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一种实用型较强的相对中等的护理学人才,而护理学本科的教育目标则是培养一种科技型研究高端人才,虽然教学核心知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教学目标的不同导致教学题材和教学知识的不同,到时学生在知识或者能力方面有很大差别,这也直接影响着护生的核心胜任力[14]。
性别会影响核心胜任力的原因是:据李春华[15]等研究表明女生的学习导向能力较高,学习气氛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护理专业是一个女性多于男性的专业,是一个女性思想浓厚的专业,男护生在护理专业的人也相对稀少,男护生的周边学习人群较少,学习气氛也相对较弱。女护生与男护生对比,女护生更加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护理学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强,男护生就相对比较懒惰,经常会因为打游戏、睡懒觉耽误学习的时间,学习主动性较低,学习进度经常跟不上,导致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比女护生的低。
年龄会影响核心胜任力的原因是:据研究表明,在某个年龄阶段时,年龄的大小会影响个人的工作能力。年龄大,相对来说人生阅历较丰富,见识的东西比年龄小的多,而且由于本科的学习要读比专科的时间较长,所以本科护生的年龄相对较大,本科护生由于学习知识丰富且思维思想较专科学生成熟,所以专业的能力也会相对高。
3.2.2 影响临床护理能力的因素
不同学历、性别的护生对临床护理能力的影响。临床护理能力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运用护理学的理论和操作技术对病人进行临床的处理,根据表2数据显示,在临床护理能力的维度上本科的个条目均分比专科的各条目均分高,表示在临床护理能力方面本科护生比专科护生强。由于本科护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高,知识层面较广,大学设定的课程比专科的护生的教学课程丰富,面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可以较快的作出护理措施,能够正确的选择健康评估工具和方法,对于紧急的病情变化会灵活变通,所以本科护生临床护理能力较专科护生的高。在性别方面,男护生与女护生相比,有表3可知男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维度均分比女护生的低,原因是女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知识的自主性会更好,对于学习新知识有较大的好奇心,较男护生努力刻苦,学习成绩更好,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在整体上更强[16]。
3.2.3 影响支持和人际沟通的因素
不同学历、性别的护生对支持和人际沟通的影响。交流是人类获得相互信任的桥梁,沟通也是护患关系得到的到改善的重要环节[17]。根据齐婧[18]的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大专、高校均设有护理专业,并学年制度上有三年和四年之分,本科学生读四个学年,而大专学生读三个学年,本科学生较专科学生的年龄大,也因为本科护生的学习时间较长,所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科目也包含了人际沟通。根据李活青的研究表明[19],护生的学历高,理解事情的深入和宽广的程度会增强,知识面较开阔,看到实物的内在联系和全局,喜欢用多方面来解决护理问题,能与不同性格、不同情绪的病人进行沟通,善于抓住谈话的重点。本科护生的性格方面相对成熟、稳定,面对病人较有耐心和有职业的素养,人际沟通能力较专科护生的强,这与本研究数据相一致。有表三可知,在支持和人际沟通维度上,本科的条目均分比专科的条目均分要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证明不同学历的护生对支持和人际沟通有影响,本科护生在支持和人际沟通的维度上比专科护生的高。
在性别方面,有表2可知,女护生的支持和人际沟通维度均分比男护生的高。根据薛军[20-21]等研究显示,女护生的语言能力优于男护生,女护生情感丰富,善于表达自身的感情,与此同时女护生与男护生相比,女生擅长的运用非语言的信息,对于患者的语音、动作、眼神等传递的信息能够更好的发现和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缓和了护患关系,使自己更容易和患者沟通,而男护生比较独立,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人际沟通方面比女护生欠缺。
3.2.4 影响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的因素
根据宋俊岩[22-23]等研究说明,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是指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的时候,对于患者的症状生理病理的情况进行思考的过程,表明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都会通过自己的思考再去进行的操作,不会只是死板的按医嘱干活没有自己的思维,在护理事业当中,临床思维能力贯穿每个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生涯。根据刘林[24]等研究表明,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是指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未来有组织、有目标地处理问题,为了目标能把握学习机会以提升个人能力,且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基本的规划。
有表2显示本科护生的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比专科护生的高。原因是本科护生的专业知识较扎实,知识储备能力较高,面对临床病情,可以快速的调动自己的知识网,来寻找适合的护理措施处理病人,也由于本科学生对自身的知识要求高,很多本科学生都想通过考取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有目标性,由于课程的需要,本科护生还需要学习护理研究和统计学等论文课程,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的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
在性别方面,表2数据表明,男护生的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和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这两个维度的均分比女护生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周会兰[25]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是男女护生均都拥有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由于男女双方的性格不相同,男性更倾向于解决复杂、需要摆脱惯性思维的问题(男生的性格不安于现状),而女性更倾向于解决简单的、墨守成规的问题,女生顺应型学习风格者多于男生,因此男生性格喜欢挑战,对于一件事件会具有多方面的见解,一般不喜欢墨守成规。根据程丹[26]等研究表明,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女护生可以学习男护生的主动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有勇气的经常提问与思考,对每个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进行反思与理解,养成评判性思维,对自身以后的发展定下小目标,提高自身的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和发展能力,以此提高自身的核心胜任力。
3.3 如何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核心胜任力
护士核心胜任力是护士应具备的一种职业工作能力,护生通过临床实习、职业资格考核后变为一名真正的护士,因此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力,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为成为一名真正的护士提供坚实的保障。如何使护生能较快适应临床工作,具有职业核心胜任力,是护理人才培养的焦点[27]。
根据陆靖[28]研究表明注重护生综合能力培养,可提高学生核心胜任力,在临床实习中,护生会接触到临床真实病例,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生理病理、医生的辅助检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采取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其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从而提高护生的分析问题综合能力,提高护生的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护生的核心胜任力。
临床实习带教老师的胜任力水平直接影响护生对护理职业内涵的感悟[29],因此提高老师的核心胜任力尤其重要。可以通过筛选的方式,选取符合带教资格的带教老师,通过小讲课或者培训的方式,培训医院的带教老师,也可组织学生的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所需,并分享带教老师的优秀带教经验,并根据其护生的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根据何雅娟[30]研究显示,床边考核的内容涵盖了护士核心胜任力的基本要素,因此每个护生出科前应进行床边考核,考核是呈现这段时间学习成果的显示,床边考核也可以提高护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在考核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己。
为了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以此提高护生的核心胜任力,带教老师针对不同疾病的特点讲解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使规范化培训护士能够主动与患者交流,护患的关系更和谐[31]。可以通过全院进行实习生小讲课,讲解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也通过导诊的形式,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护生其自身在临床实习的阶段,要虚心学习,温故而知新,复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临床的实际护理操作,把理论用于实践,提高护理质量。寻找适合自己的护理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胜任力,为以后护理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4 小结
临床实习是护生由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过程,目前临床实习护生的核心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本研究表明性别和学历、年龄是影响护生核心胜任力总分的因素,性别是重要因素,护生应该要意识到,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通过临床和自身的努力学习,学习其带教老师的优良品质,学习医院的带教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专业建设发展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胜任力,为以后护理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