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实习护生在当前医疗体系及未来护理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众所周知,临床沟通能力是其中最核心的体现职业素养的四大能力之一[1-2]。在一定程度上临床沟通能力会影响护生对病人护理质量,成为影响护患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实习是重要的实践阶段,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为护生未来的专业建立基础,积累经验。因此,如何在此阶段针对实习护生进行沟通能力培养成为了护理教育学者的关注重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深入分析和了解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影响临床沟通能力的因素,并提出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方案。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9年10月-2019年12月),主要采用抽样法,以不记名方式,在问卷星平台针对目前在广州市三甲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发放问卷总计143份,收回135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4.4%。有效问卷中女性护生人数共计107名(占比约为79%),男性护生人数共计28名(占比约为21%)。
纳入标准:①广州市三甲医院实习护生;②2020届应届毕业生;③愿意参与本调查
排除标准:①非广州市三甲医院实习护生;②非2020届应届毕业生;③不愿意参加此调查
2.2调查方法
2.2.1调查问卷的实施与设计
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问卷的呈现形式为(6个维度+28个条目)。其中28个条目分别是从敏锐倾听5、有效信息传递3、共同参与4、和谐关系的建立6、感受验证5、病人问题确认5来进行分析[3]。1=从不,2=偶尔,3=有时,4=总是体现出来的是此次设计的量表采用的是评分标准:Likert4级。理论分值的高低区间为(112-28)。(注:理论分值越低,说明沟通能力越差)
②自行设计护理实习生基本资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家庭生源地、性格类型、是否担任班级干部、对专业的态度、已实习时间。
2.2.2调查问卷的信度
信度是问卷调查考核的重要标准,此问卷主要使用的评估系统是Cronbach’s α系数,最终结果为0.84。根据Cronbach’sα测评,此次使用的问卷系数范围在0.67至0.80之间,说明量表的可信度较高。此外,本量表CVI 数据为 0.84,这就说明,此量表的效度很高[3]。
2.3统计方法
此调研中,将收集到的有效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临床护生沟通能力的情况分析
在135份问卷中,其中本科学生有105名(77.8%),专科学生的则为30名(22.2%);年龄在18-20岁的有49名(36.3%),年龄在21-23岁之间的86名(63.7%);家庭生源地为城镇的82名(60.7%),农村53名(39.3%);外向性格25名(18.5%),内向性格31名(23.0%);中间性格79名(58.5%);担任学生干部53名(39.3%),未担任82名(60.7%);对护理专业持喜爱态度49名(36.3%),不喜欢12名(8.9%),一般74名(54.8%);实习时间1-3月23名(17.0%),4-6月30名(22.2%),6个月以上有82名(60.8%)。
3.2 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影响因子得分统计
表1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影响因子得分统计(n =135)
项目 | 沟通能力总分 | 建立和谐关系 | 敏锐倾听 | 确认病人问题 | 共同参与 | 传递有效信息 | 验证感受 |
得分(x ±s) | 79.30±11.11 | 16.96±3.00 | 15.53±2.81 | 15.39±2.59 | 9.42±2.40 | 7.42±1.53 | 14.54±2.90 |
得分率(%) | 71.1 | 70.7 | 77.5 | 77.0 | 58.9 | 61.8 | 72.7 |
得分数据显示,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79.3±11.1),与理论最高值的比例为 71.1%。其余各个维度的得分率从低至高,依次排列为:共同参与58.9%、传递有效信息61.8%、建立和谐关系70.7%、验证感受72.7%、确认病人问题77.0%、敏锐倾听77.5%。
3.3影响护理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因素
表2 影响临床护生沟通能力的相关因素(n=135) | ||||||
因子 | 因素 | 分组 | 人数 | X2/Z值 | P | |
建立和谐关系 | 性格 | 外向 | 25 | 13.8 | 0.001 | |
内向 | 31 | |||||
中向 | 79 | |||||
班干部 | 是 | 53 | -2.721 | 0.007 | ||
否 | 82 | |||||
专业态度 | 喜欢 | 49 | 7.134 | 0.028 | ||
不喜欢 | 12 | |||||
一般 | 74 | |||||
敏锐倾听 | 性别 | 男 | 27 | -2.477 | 0.013 | |
女 | 108 | |||||
班干部 | 是 | 53 | -2.07 | 0.038 | ||
否 | 82 | |||||
专业态度 | 喜欢 | 49 | 9.598 | 0.008 | ||
不喜欢 | 12 | |||||
一般 | 74 | |||||
确认病人问题 | 性别 | 男 | 27 | -2.082 | 0.037 | |
女 | 108 | |||||
专业态度 | 喜欢 | 49 | 9.682 | 0.008 | ||
不喜欢 | 12 | |||||
一般 | 74 | |||||
传递有效信息 | 学历 | 本科 | 105 | -0.043 | 0.011 | |
专科 | 30 | |||||
性格 | 外向 | 25 | 7.042 | 0.03 | ||
内向 | 31 | |||||
中向 | 79 | |||||
验证感受 | 性格 | 外向 | 25 | 6.989 | 0.032 | |
内向 | 31 | |||||
中向 | 79 | |||||
班干部 | 是 | 53 | -1.97 | 0.049 | ||
否 | 82 | |||||
专业态度 | 喜欢 | 49 | 17.44 | <0.001 | ||
不喜欢 | 12 | |||||
一般 | 74 |
见表 2 所示,护生的沟通能力影响因素受护生性别、性格、学历、专业的喜欢程度、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影响(均P<0.05),而年龄结构、实习时间、家庭归属地对实习护生沟通能力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
4讨论
4.1临床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现状分析
经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仔细,我们可以得出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总分值为(79.3±11.1),与理论最高值的比例为 71.1%。其余的各维度“共同参与”这一维度的得分最低,仅为58.9%。结果与朱子秀等[4]、蒋敏等[5]研究调查结果相像。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能够耐心倾听患者的言论,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指出患者内心的压力、顾虑及可能面对的社会问题等。但在明确所存问题后,对患者缺乏关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护生在与患者沟通时不能做到换位思考,体谅患者;倾听沟通时,态度缺乏亲善感,使患者产生隔阂感;“共同参与”没有达到标准水平,导致患者在治疗时,主观上没有意愿与护生做进一步沟通,认为护生只是在完成资料收集这一本职工作和,不利于患者与医生、护士的配合默契[6]。为提高护生的“共同参与”能力,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汇在各类的沟通课程中。
4.2影响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因素探究
4.2.1 对护理专业的态度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对护理专业有认同感与喜爱感的护生,四项维度(“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和谐关系建立”、“感受验证”)的得分均比对护理专业缺乏喜爱与认同的护生要高出许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就说明,对护理专业的喜好程度会影响职业沟通能力,只有真正喜欢护理专业,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去,才能与患者建立和谐良好的沟通关系。只有当护生对护理专业产生了热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更勤奋地付出,寻求与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的方法,认真倾听患者提出的问题,努力为其解决,以达到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4.2.2 学历本科学历护生在“传递有效信息”条目得分高于专科学历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学历的升高,护生自身对知识可接收范围更广,不断接触、了解新的知识。只有知识丰富,在操作过程中才就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多的疾病知识讲解[7],能够让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从而对知识扎实的护生建立信任,愿意进一步交流沟通,护生才能更好地向患者传递有效信息。
4.2.3 性别调查显示:女性在“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条目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传统观念中,护理职业以女性为主,如果男性来做,仍然会让人不适应,虽然目前男护生在急诊、重症监护、手术室等科室显示出性别优势,但在沟通能力的影响中,女护生的亲和力还是高于男护生[8]。从生长发育角度来说,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早于男性,即比男性会早熟一点;且女性大多偏向于感性,能够更加细腻温柔、注重细节,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也更能注重倾听,明确患者现存或潜在问题。
4.2.4 是否担任班干部调查显示:担任班干部的护生在“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验证感受”条目得分高于未担任班干部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大部分护生在校学习阶段,人际沟通知识和技能涉及不多、社会经验少[9]。但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生通过积极各类参加活动,积累了一定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促进了沟通能力的提高[9],也提升了个人亲和力,有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能够更加专心倾听患者感受并及时做出调整,提高患者舒适度。
4.2.5 性格 调查显示:在“感受验证”、“和谐关系建立”、“有效信息传递”项目中性格外向及中向的护生的得分要普遍高于性格内向护生(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性格外向的护生在生活中也乐于去交际,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也会更加自如[10]。且性格外向的护生更为自信, 能较好地处理患者提出的新问题。而性格内向的护生相较于外向、中向护生会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与人交流, 沟通机会缺乏, 更容易在沟通中出现羞于面对患者、面对患者时不知所措的情况,难以总结患者目前所需改善的问题,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4.3培养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策略
4.3.1学校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于高质量护理需求也随之增长,针对此现象,在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已加入了护理人文、人际沟通等课程,但系统性与深度仍略有不足[11],导致护生进入临床后,与患者沟通中运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与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学校还需要探索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12]。在其他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为护生提供与真实患者相处的机会[13],可以起到训练护生沟通能力的作用。训练内容可以是医院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这不仅仅可以能够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减轻护生临实习前的紧张情绪,这样做也能进一步加强护生学习主动学习与患者交流沟通的积极性。近年来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发现[14],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护患之间沟通,有利于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某校教师还编写了中英文对照版《临床护患沟通手册》,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的立场,从而迅速进入临床沟通情境,发现患者的护理需要,减少真实环境中护患沟通时的障碍,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15]。当然,不同的培训方法各有利弊,学校方面,应当积极主动的为护生搭建良好的学校环境,满足护生学习所需,同时也应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如专业的护生实验室等,基于护生普遍存在与患者之间有沟通问题,学校也应多多创设、开展与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相关的课程,为实习护生以后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基[16]。
4.3.2 医院方面 一方面,带教老师作为指导教员,其措辞、神态以及举措都会成为影响护生因素[17],但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因而建立成熟的评估体系,是促使其提升自我教养,成为护生榜样的关键。基于此,对护生的带教老师用该采用定期评价考核的方式[8],以激励带教老师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医院应当重视带教工作,大力发展教育护士这一队伍,进一步培育出优秀的带教老师。另一方面,医院在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或实习阶段的教育计划中也应该加入有关沟通的相关课程,突出临床实际沟通特点,总结实用技巧。有研究提高[18]显示带教期间引导护生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有助于提升其护患沟通能力。也可鼓励护生参与患者的出院访视等[19],探索多种形式的沟通训练方式,为护生未来独立工作中打下沟通基础。
4.3.2 护生方面 实践出真知,不断重复和强化护生的临床沟通行为,可以切实提高护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并从根源处逐步养成护生与患者积极沟通的态度[20]。鼓励护生多参加课外社团活动,拓展自己的交友圈[21]。在对外活动中,注重基础的沟通技巧的学习,主动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护生应该在实习过程中寻找锻炼自己沟通能力的机会,如每日在管床病人面前介绍自己,及时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等,在沟通中逐渐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结 论
沟通能力的具备,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关键。但对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综上所述,在临床实习阶段应该使护生正确认识掌握临床沟通能力的必要性;并完善临床沟通教学,避免枯燥化、刻板化;开展正面引导的方法,促使护生产生积极主动的沟通态度等多方面努力,不断提高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此次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存在受到环境、情绪等因素干扰调查结果的可能。未来可通过增加样本量、增加调查次数的方式,进一步研究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要素。
参考文献:
[1]Gaurdia Banister,Helene M. Bowen-Brady,Marion E. Winfrey. Using Career Nurse Mentors to Support Minority Nursing Students and Facilitate Their Transition to Practice[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14,30(4).
王燕,岳颖,张莉,张扬,王泓午,张伯礼.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02):121-123.杨芳宇,沈宁,李占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1):3721-3724. 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0.31.001.[4]朱子秀,张标新,胡翠霞,赵德娟,王萌,孙夏炎.护生实习基础阶段临床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03):79-81.
[5]蒋敏,白琴,陈超然,徐帅.护理实习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与临床沟通能力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07):523-527.
[6]吴明,唐静,孙颖.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21):26-28.
[7]吴凡.护理专业实习学生职业获益感和沟通能力现状调查[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0(04):87-90.
[8]梁丽波,越涛,王艳茹,田丽君,刘汉雄,徐瑞剑,郝建军.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0):149-152.
[9]刘林霞,曹文婷,陆静.护生实习期人际冲突现状及影响因素[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7):116-118.
[10]卓莉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8):131-133+136.
[11]王露諝,章雅青,戈晓华.护理实习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6):28-31.
[12]曹晓容,谢莉玲.护生经历护患沟通障碍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03):448-450.
[13]MacLean S, Kelly M, Geddes F, et al. Use of Simulated Patients to Develop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Nursing Educ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 J ].Nurse Educ Today,2017,48:90-98.DOI:10.1016/j.nedt.2016.09.018.
[14]牛杰,牛凤.SBAR沟通模式培训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4):1775-1776.
[15]张冉,卢言言,商丰路,张静.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19,14(23):237-239.
[16]Doherty C , Landry H , Pate B , et al.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Competency Training on Nursing Students’ Self-advocacy Skills[J]. Nurse educator, 2016, 41(5):252.
[17]秦玉婷,陈丽英.关于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潍坊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05):737-740.
[18]商敏,范桂红,胡海艳,王玉凤,李雪.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8):113-114.
[19]李宏,黄惠桥,梁榕,陆华葵,陶品月,李翠平,覃莉青,朱春霞.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出院访视中培养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09):84-85.
[20]苏茜,张惠平,沈舒婷.某院校本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态度、行为及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04):676-678.
[21]王明丽.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01):35-36.
致谢
从选题到开始撰写,再到最后反复修改,最终完成终稿,心中感慨颇多。完成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在此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千教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谢谢您!同时感谢一直支持同学朋友,你们对我的激励让我更有动力完成该论文。大学即将毕业,唯有更加珍惜当下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
附 录A
一、一般资料
1.您的性别是: [单选题] *
○男 |
○女 |
2.您的年龄段: [单选题] *
○18-20岁 |
○21-23岁 |
3.您的学历是: [单选题] *
○本科 |
○专科 |
4.家庭所在地 [单选题] *
○城镇 |
○农村 |
5你的性格是 [单选题] *
○A.外向 |
○B.内向 |
○C.中向(内外兼备) |
6.是否担任班干部 [单选题] *
○是 |
○否 |
7.您对本专业的态度是: [单选题] *
○喜欢 |
○不喜欢 |
○一般 |
8.您实习时间已有多久: [单选题] *
○A.1-3个月 |
○B.4-6个月 |
○C.6个月以上 |
二、这是一份用以评价护士学生临床沟通能力的量表,这里的沟通是指护士学生在医疗环境中,就病人的健康问题与病人所发生的信息、情感的交换过程。本量表所包括的条目描绘了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可能采取的一些行为方式。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每个项目的后面圈出您使用的这种行为方式频率。“1”代表“从不使用”,2”代表“偶尔使用”,“3”代表“比较常用”,“4”代表“经常使用”。
一、建立和谐关系[矩阵量表题] *
从不 | 偶尔 | 总是 | 经常 | |
1、 我与病人见面时会与其打招呼 | ○ | ○ | ○ | ○ |
2、 我对病人的谈话表现出有兴趣 | ○ | ○ | ○ | ○ |
3、 与病人交谈时,我会有些漫不经心 | ○ | ○ | ○ | ○ |
4、 当我感受到病人紧张时,我会试着让他放松 | ○ | ○ | ○ | ○ |
5、 我注意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 | ○ | ○ | ○ | ○ |
6、 我注意调节自己的语音语调 | ○ | ○ | ○ | ○ |
二、敏锐倾听[矩阵量表题] *
从不 | 偶尔 | 总是 | 经常 | |
7、 我愿意倾听病人的诉说 | ○ | ○ | ○ | ○ |
8、 我注意病人的用词、语音语调等言语信息 | ○ | ○ | ○ | ○ |
9、 在听病人说话时,我能始终保持注意力 | ○ | ○ | ○ | ○ |
10、 在病人说话时,我会用点头、应答、微笑等方式向病人 | ○ | ○ | ○ | ○ |
11、 无论病人提供的信息是否有价值,我也会注意听 | ○ | ○ | ○ | ○ |
三、确认病人问题[矩阵量表题] *
从不 | 偶尔 | 总是 | 经常 | |
12、 我会用简单明了的话讲病人的意思向其复述一遍 | ○ | ○ | ○ | ○ |
13、 当我对病人问题的理解没有把握时,会向病人进一步提问 | ○ | ○ | ○ | ○ |
14、 在病人未说完话前,我不会急于下结论 | ○ | ○ | ○ | ○ |
15、 我会询问病人有关他所用字词的意思 | ○ | ○ | ○ | ○ |
16、 为完整了解病人的意见,我会进一步询问 | ○ | ○ | ○ | ○ |
四、共同参与[矩阵量表题] *
从不 | 偶尔 | 总是 | 经常 | |
17、 交谈中,我比病人说得多 | ○ | ○ | ○ | ○ |
18、 我会专注于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而忽略了病人的反应 | ○ | ○ | ○ | ○ |
19、 我习惯用“是否……?”、“……是吗?”等提问方式,使病人能给出尽量简短的答案 | ○ | ○ | ○ | ○ |
20、 我会告诉病人怎样去做,而不是让他自己作选择 | ○ | ○ | ○ | ○ |
五、传递有效信息[矩阵量表题] *
从不 | 偶尔 | 总是 | 经常 | |
21、 除了病人的要求外,我很少向他们进行解释 | ○ | ○ | ○ | ○ |
22、 我需要反复解释,才能让病人听明白我的意思 | ○ | ○ | ○ | ○ |
23、 我在交谈时,能选择准确适当的词汇 | ○ | ○ | ○ | ○ |
六、验证感受[矩阵量表题] *
从不 | 偶尔 | 总是 | 经常 | |
24、 我会意识地引出病人的顾虑和心理社会问题 | ○ | ○ | ○ | ○ |
25、 我会设身处地的理解病人的感觉 | ○ | ○ | ○ | ○ |
26、 我会从病人的观点和角度来考虑问题 | ○ | ○ | ○ | ○ |
27、 我会反思自己对病人的理解是否正确 | ○ | ○ | ○ | ○ |
28、 如果我感受到病人有隐含的言外之意时,我会帮他明确指出 | ○ | ○ | ○ | ○ |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