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为宫颈癌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模式。
方法:本次研究从我院肿瘤科选择患有宫颈癌的患者80例,全部患者入院时间是2019年06月份-2020年07月份,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落实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判断患者护理的有效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为(20.3±8.2)h、(51.6±10.7)h;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为(40.6±11.2)h、(75.3±12.4)h。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对照组疼痛评分为(7.34±0.76)分,观察组为(7.41±0.62)分;护理后对照组疼痛评分为(4.82±0.40)分,观察组为(2.03±0.37)分。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通过对宫颈癌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关 键 词:宫颈癌;疼痛;护理
1.前言
1.1背景及意义
宫颈癌属于妇科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浸润癌女性患者的多发生于45岁或45岁以上,原位癌女性患者多多生于30岁或以上,现阶段,该疾病发展趋向于年轻女性群体。引发宫颈癌的因素有很多,如:分娩次数、病毒感染、病原体感染及性行为等,其中贫血、阴道分泌物及出血等都是临床表现[1]。一般来说,实施手术史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因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疼痛,所以围手术期他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且疼痛感也会加剧,容易威胁患者的睡眠质量。这样不但会让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同时还会对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临床疗效,所以,为宫颈癌患者提供临床护理干预服务是最佳之选[2]。本次研究从我院肿瘤科选择患有宫颈癌的患者80例,全部患者入院时间是2019年06月份-2020年07月份,通过对宫颈癌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为宫颈癌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模式。
1.2文献综述
1.2.1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引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如:性功能障碍、结婚早、过早性生活或性生活比较混乱等。女性性生活越早,患宫颈癌的几率就会成倍增加[3]。过早性生活意味着发生是发生于十八周岁前的,而过早结婚意味着结婚是发生于二十周岁前。早婚妇女患宫颈癌的几率大概是2%若女性在21岁后结婚,他们患此种疾病的几率仅为因为宫颈鳞状上皮增生的活跃度和功能是由年龄决定的,所以,年龄越小越活跃,功能也会比较低,一旦受到外界物理化刺激原因的影响,敏感性就会提高,刺激时间过久易导致子宫颈增生异常,然后慢慢演变成恶性的肿瘤或是原位癌。若和女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为多名,且超过两次结婚次数的,那么,她们患宫颈癌疾病的几率就越大[6]。另外,同普通的女性相比,男性前任妻子患有宫颈癌疾病,那其现任妻子患该疾病的几率就越高,为两倍。女性患有以下几种性传播疾病更有可能患宫颈癌,如:阴道念珠菌病、滴虫病及梅毒等等[7]。
现阶段,宫颈癌发病率较高的多为农村或者偏远山区的妇女,由于她们健康和经济状况都较差,加上性生活、月经期等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致使宫颈癌疾病的发病几率明显提升[8]。
当妇女生育少于三次时,宫颈癌的发病几率也会随之减低,若超过三次以上,患此疾病的几率就会慢慢增加,当生育大于七次时,就更有可能会患宫颈癌。在数次分娩时,妇女的宫颈鳞状上皮也会随着受损,易致使发育不良,从而慢慢变成浸润性肿瘤或原位癌[9]。1960年前后,我国广泛推行计划生育,从某种程度上对宫颈癌的预防有着良好的功用,现阶段,我国超生现象相对较少,很多家庭生育的孩子均未超出三个[10]。
所谓高危男性,其指的是患有各种引发宫颈癌疾病的男性,如:生殖器疣、前列腺癌、阴茎癌与淋病,以及患宫颈癌的前妻等等[11]。若女性同高危男性发生性行为,那么,她们患宫颈癌的几率与普通女性对略高。一些学者指出,在性行为时使用避孕措施,如:避孕套等,这样可以减少阴茎和宫颈的接触,进而将宫颈癌的发病几率减至最低[12]。
另外,烟草中含有的致癌物有很多,其中,引发宫颈癌的一个因素就是尼古丁。经WHO证实,女性吸烟者人数在逐年增加,对那些不吸烟的妇女而言,二手烟会严重危害她们的身体健康[13]。同普通不吸烟女性对比,吸二手烟的妇女患宫颈癌的几率为九倍。因为,烟草中的成分是有害的,它会让HPV长时间存留在宫颈上皮里,持续性对宫颈上皮造成刺激,增加女性患宫颈癌的几率。一般来说,即使不吸食烟草的女性感染了高危型HPV,她们也能在八个月时间里无需特殊治疗,便可自行消退[14],。然而,吸烟女性是不能自行解决的,这主要是由于吸食烟草而致使免疫力低下,然后尼古丁逐渐向子宫颈粘液扩散,导致宫颈血管收缩,让宫颈处的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等表现,并让病毒感染变得更加严重[15]。
宫颈癌的发生与宫颈炎密切相关。因为宫颈糜烂、宫颈炎等都是真菌引起的,进而发展成致癌毒素。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发生了不典型的宫颈鳞状上皮增生,其中一些被柱状上皮取而代之,而柱状上皮发展为浸润性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另外,导致宫颈糜烂、宫颈炎的微生物感染也有很多,如:各种各样的滴虫、细菌,而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就是宫颈糜烂,同健康的女性对比,宫颈糜烂女性患宫颈癌的可能性更高。如果女性生殖道感染微生物的有很多,那么患宫颈癌的几率也会成倍增加[16]。
1.2.2宫颈癌的筛查
宫颈癌的发生是动态且渐进的一个过程,有着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从正常组织向浸润性宫颈癌发展通常需要历经五个时段,即: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性浸润及浸润性癌,并伴有较长时间的癌前病变,如果可以及早使用相应的举措,那么癌前病变就能获得有效的逆转[17]。①巴士涂片。其是筛查宫颈癌最方便、简单的一种方式,优势是低成本、无痛,但很有可能会造成假阴性;②膜液基薄层细胞涂皮片。吧收集到的细胞储存到样本瓶当中,然后送往实验基地,而检测过程则由电脑程序管控,此方式的优点是杂质少,形成的细胞单层涂片会比较清晰,能让宫颈癌病变诊断率增加;③病毒学检测。很多宫颈癌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呈阳性,如果患者用一些特殊的小刷子在子宫颈处对细胞进行收集,他们所承受的痛苦较轻,且该方式不易出错,准确度高,这对随访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19];④阴道镜检查。如果发现子宫颈细胞学涂片异常,必须要进行阴道镜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宫颈癌,或者有无手术临床治疗等[20]。
1.3研究目的及目标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疼痛护理。
目标:
(1)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2)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
(3)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关键词定义
宫颈癌:宫颈癌属于妇科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浸润癌女性患者的多发生于45岁或45岁以上,原位癌女性患者多多生于30岁或以上,最近几年以来,该疾病发展趋向于年轻女性群体。
疼痛:疼痛的情绪和感受是极易不愉快的,加上潜在或者实质性的组织受损,疼痛属于主观感受的一种。
护理:护理是应用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可将护理细分为有偿和家庭两种。
2.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类实验性研究
2.2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从我院肿瘤科选择患有宫颈癌的患者80例,全部患者入院时间是2019年06月份-2020年07月份,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落实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判断患者护理的有效性。
纳入标准:①入院以后,全部患者的均经病理结合影像学确诊为宫颈癌;②有较好的耐受性;③没有治疗禁忌症;④了解本研究内容并且自主参加,参与整个研究并给予研究工作一定的配合。
排除标准:①认知不正常或患有精神病;②患者的恶性肿瘤从原始部位转移到其他部位;③心、肾、肝等重要器官出现衰竭,或器质性疾病;④凝血功能异常。
2.3研究工具/方法
2.3.1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的常规护理是腔内装放疗,其中包含以下几点措施,即:①心理护理;②手术前准备;③住院引导、教育和宣传;④手术以后病情变化观察;⑤引导用药。
观察组将对照组的基础和疼痛护理干预结合在一起进行护理,详情如下所示:
(1)建立疼痛护理干预小组,小组的人数为4到5人,且必须要有丰富的工作经历、精湛的技能和较强的沟通技巧等,然后,对疼痛护理知识进行统一培训,团队成员只有通过考试,并乘机合格才能加入小组。
(2)护理计划的制定。患者入院以后,医务人员应当耐心和他们沟通,并详细对他们的学历、心理状态及病情等情况进行了解,然后,结合实际状况制定相对应的疼痛护理计划。
(3)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宫颈癌的无知,导致对该疾病产生恐惧感,另外对手术后及放射治疗的疗效较为担忧,就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如:焦躁、抑郁和恐慌等。医务人员在对这些消极情绪的由来有一定了解后,应当耐心对宫颈癌患者的心理进行开导,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明确将宫颈癌及放射治疗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告知患者,可将治愈成功的相似案例讲述给患者听,引导他们对自身的病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从而消除心理负担,让情绪保持平静和愉快,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自信心,从而良好的预防心理问题影响手术后的恢复。
(4)放疗前疼痛护理干预。手术前半个小时肌肉注射100毫克苯巴比妥、10毫克山莨菪碱,防止手术过程中发生疼痛;另外,术前患者需将大小便排尽,若患者有便秘的情况,应使用泻药减少膀胱和直肠的照射剂量。(5)放射治疗时疼痛护理干预。采取各种舒适的护理方式,以缓解患者疼痛,让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可以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如:①应保持准备间、等候室和计算机房的整洁,禁止喧哗,室内的温湿度保持适中、光线必须要柔和;②将妇科病床的角度、高度调至合适,帮助患者固定截石位,并采取保护举措,让患尽可能保持舒适;③阴道窥镜型号的选取应结合患者阴道的狭窄情况而定,将不适减少;④在施加器探头植入时,医务人员应引导患者通过合理的呼吸将腹部肌肉放松,切记动作必须要温柔,不可粗鲁,尽可能将疼痛减至最低;⑤展开护理以后,需告知宫颈癌患者,医务人员的监护将在控制室进行,如果感受到不舒服,可以告知或者挥手,进而排除患者的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缓解他们的疼痛。
2.3.2测评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
参照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评分为0-10分,总分愈高,提示疼痛愈严重。
2.4研究步骤
首先明确研究方向与制定研究方案,再对调查工具进行选择与设计,然后预试问卷与确定样本量,明确调查的对象,然后进行问卷调查、整理资料,最后汇总与核查,录入和统计、撰写论文。
2.5资料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为(20.3±8.2)h、(51.6±10.7)h;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为(40.6±11.2)h、(75.3±12.4)h。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护理前对照组疼痛评分为(7.34±0.76)分,观察组为(7.41±0.62)分;护理后对照组疼痛评分为(4.82±0.40)分,观察组为(2.03±0.37)分。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4.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发病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的一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由于患有宫颈癌疾病的患者需要承受的心理痛苦及负担都是极大的,这将从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应当为他们提供临床护理干预服务。据相关学者指出,疼痛是病理、身体和心理上的一种变化,会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进展及临床疗效等。所以,医务人员为宫颈癌患者提供的病房环境应试舒适、安静的,在详细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解以后,需根据实际状况制定相对应的心理护理计划,经过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让他们可以将本身的负面情绪消除,进而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首先,医务人员应将宫颈癌手术治疗、病情等有关的知识告知患者,让他们对该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并和患者分享治愈成功的病例,协助他们建立治疗的信心。其次,疼痛护理可在镇痛药、镇痛泵等帮助下进行,将药物的副作用、重要性等逐一告知病患,密切察看病患病情的变化,以及用药后有无不良情况发生,若发生异常马上使用对症措施。
除此之外,应动态的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评估,便于对患者疼痛程度的轻重有明确的了解和掌握,并对用药的方案及计量等进行调整。然而,为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所保障,除提供的病房需舒适、安静以外,需建议患者每日晚上的九点后关闭病房内的灯光,使用落地灯,这样不但可以预防强光的刺激,还可以让患者获得良好的休息。在对围术期宫颈癌患者展开护理时,应将心理护理干预和疼痛护理干预相结合,这样能良好的将患者的心身负担减低,还能提升围术期宫颈癌患者治疗的信心。入院及术前及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良好的护理,并以温暖的一种方式进行沟通,可以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忧虑,良好的缓解他们消极的情绪,给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勇气。另外,疼痛护理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由于疾病带来的无法承受的疼痛感,无疑会对宫颈癌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等造成一定的消耗,实施疼痛护理,不当可以让患者的疼痛有所缓解,还能对病患临床治疗的舒适程度进行强化,从而让围术期的生活质量进一步获得提升。本次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为(20.3±8.2)h、(51.6±10.7)h;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为(40.6±11.2)h、(75.3±12.4)h。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对照组疼痛评分为(7.34±0.76)分,观察组为(7.41±0.62)分;护理后对照组疼痛评分为(4.82±0.40)分,观察组为(2.03±0.37)分。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综上,宫颈癌属于妇科常见的一种肿瘤,手术为常用术式,在手术治疗时难免会产生疼痛。将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治疗中,能够将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可以推广这种方式到临床上。
致 谢
首先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本论文的分析。在这么长的写作论文时间里,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最初课题的选择、论文的开题、论文的中期检查到最后论文的完成,老师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老师始终孜孜不倦,耐心指导,在多次的论文修改过程中,给予我专业的指导。能够完成这篇论文,虽然辛苦,但很充实,这篇文章凝聚着指导老师的心血、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端英维,李雪辉,刘禹伶.护理风险管理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2):2086-2088.
[2]李婵,温小梅.T管引流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形成的护理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2):48-50.
[3]李霞,张栖.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预防性护理与效果对照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87-89.
[4]何晓玲,杨绍平,闵丽华, 等.多学科协作下团体健康管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3):158-161.
[5]姬素芬.全程强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6):1047-1048.
[6]孙桃梅,冯丽嫦,黄兰英, 等.盆底肌肉训练结合盆底电刺激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改善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110-111.
[7]林鲜艳.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8):159,161.
[8]祁杨.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126,129.
[9]张世仙.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出现重度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危险因素调查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8):30-32.
[10]张连华.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8):26.
[11]杨凤莹,唐佳楠.全程优质护理对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7):95-96.
[12]宋晓艳.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健康知识护理宣教的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89,91.
[13]汪红艳.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护理中的运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5):119-121.
[14]杨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3):449-451.
[15]缪玉梦,占惠鸣,石祖妹, 等.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清洁间歇导尿手册的设计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1):1025-1027.
[16]曹洁.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宫颈癌后装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2):2038-2039.
[17]彭政.强化疼痛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8):157-158.
[18]韩娜娜,王霞,刘迎雪, 等.青年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3):29-33.
[19]王浩,伍丽霞,郑钟晶, 等.疼痛和心理护理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中实施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75.
[20]江颖,王富兰,杨琳.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宫颈癌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1):1624-1627.
[21]韩凤霞,张兰凤,陆云.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7):85-87.
[22]李银霞,秦云霞.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宫颈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7):86-8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