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摘要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物流企业的高速增长,电商物流企业竞相上市融资以谋求新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我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渠道和融资效应的差异,以期为未来拟上市企业提供合理的上市地选择建议。在上市渠道方面,分别对我国境内IPO上市、借壳上市和境外IPO上市三种模式在上市方式、条件、成本和监管程度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借壳上市方式最复杂且成本最高、境外上市条件最宽松但监管程度最严格的结论;在融资效应方面,分别从融资规模、首发日表现和财务指标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了境外上市虽首发日表现不佳但融资规模最高,且公司治理水平最高的结论,同时可知境内外上市均可使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增加,但能力高低与其上市地选择无绝对关系。未来拟上市公司应依据不同上市模式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上市模式。

关键词:电商物流企业 境内外上市 比较分析

  绪 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发展迅猛,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28.66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近四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极速扩张,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400.6亿件,2011-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总量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其中2013年增速最快,为61.51%,近几年虽发展趋缓,但2017年仍在以28.07%的速度增长。行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虽然给物流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润,但大量人力、物力、网点铺设的资金投入,依然使资金周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低价揽件、恶性竞争的行业现状也使各个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在种种困境下,该行业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因此寻求资本助力、谋求新的定位发展则成为电商物流业共同考虑的问题。

然而同为电商物流企业,却在上市地的选择上有所不同。曾经由于境内上市的种种限制,我国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绕道国内资本市场选择在境外上市,对国内资本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截至目前国内共有7家电商物流上市企业,上市时间均在2016年及以后,其中中通快递和百世集团在纽交所上市,而其他均在境内上市。本文欲通过对这7家企业的比较,来了解电商物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模式和融资效应两方面的差异,希望以此为尚未上市的国内电商物流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并提出合理的上市地选择建议。

  (二)文献综述

1.企业境外上市的动因研究

莫迪利亚尼和萨奇于1996年提出境外上市会分担风险,降低资本成本。Fanto和Karmel(1997)调查表明非X公司赴美上市的主要动机是增加融资机会,提高融资效率并扩大融资金额。Coffee(1999)和Stulz(1999)认为境外上市会受到更严格的法律约束和市场监管,优化治理结构。Reese和Weisbach(2002)认为企业境外上市最根本的动因的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卢文莹(2003)、燕新梅(2005)研究发现境外上市会使其接受的监管更透明,会计披露更完善,治理水平更高。兰春华(2008)、马达、张方杰等(2010)认为我国企业选择境外上市是因为规模与盈利达不到国内证券市场的上市标准,且国内上市程序繁琐。谢静(2015)认为X投资者对我国互联网公司的热捧使其在上市首日可获得更高的估值水平。

2.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效应研究

米勒(1999)和福尔斯特(2000)研究表明境外上市公司在首发当日的市场反应比较显著,公司价值显著增长,但首发日过后,市场反应较平淡,甚至跌破发行价,整体表现欠佳。范钛(2005)也表明虽然投资者在上市后短期内获得超额收益,但收益在上市不久后就会迅速消除。库拉纳(2008)认为海外上市能促使企业实现外源融资的成长。白明浩(2011)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后财务表现呈下降趋势,但资本结构却明显改善。景一凡(2012)认为我国企业境外上市都实现了融资目的,市场表现明显超过同期A股上市的其他企业。邢雪峰(2012)认为境外上市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积极的效果,对于小盘股来说并不是好的选择。徐嘉琪(2018)发现国内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在盈利能力和负债方面要明显好于在美股上市的企业,但在美股上市的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更优且运营能力也在持续改善。

3.电商物流企业上市融资研究

黄蔚然(2018)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物流企业选择不同上市模式的动因在于资产负债率、管理模式、战略方向以及时间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不同。姜茜(2018)、成艺涵(2018)、刘畅(2018)等通过对顺丰借壳上市的案例研究得出其上市后资产负债率趋于合理、财务风险下降、盈利能力增强,管控能力也大大提升的结论,认为对物流企业来说借壳上市是不错的选择。

4.文献评述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动因研究已经较为全面,但缺乏对境内外上市模式的方式、成本、要求及监管等方面的统一比较与分析;在境内外上市企业融资效应方面的研究局限于单个案例;针对物流企业上市融资的研究,也缺少对该行业的整体比较,因此笔者希望从我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的方式、成本、要求、监管及融资效应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来丰富针对该行业的上市融资研究,并为之后的电商物流上市企业提供合理建议。

  (三)研究方法及框架

1.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即对前人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可充分了解研究现状,辅助本文对比分析的展开。

比较分析法。即对两个或多个同类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得出客观的评价和结论,该方法是本文运用的主要方法。

2.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二部分为中国电商物流上市企业基本情况的介绍。首先明确了电商物流的界定并简单描述其特点,然后介绍了目前我国电商物流上市企业的基本情况。

第三部分是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渠道对比分析。主要从境内外上市的方式、条件、成本、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

第四部分是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效应比较分析。主要从境内外上市的融资规模、首发日市场表现和上市后财务指标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第五部分总结了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分别从境内外上市渠道和融资效应两方面的差异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拟上市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上市地选择建议。

本文研究框架图如下。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一 中国电商物流上市企业基本情况

  (一)电商物流的界定及其特征

电子商务物流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为电商企业提供服务,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码、整理、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将货物配送给用户的活动及过程,即通过对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

与传统的物流模式相比,电商物流具有虚拟性、高效性、实时性、个性化等优势特征,通过构建新型的物流配送中心等模式提供供应链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大幅简化了物流配送过程。

  (二)中国电商物流上市企业基本情况

截至2018年7月,我国上市的电商物流企业共7家,基本信息如下:

表 1我国上市电商物流企业基本情况

名称 股票代码 上市地 上市时间 上市方式 壳公司 上市估值
圆通速递 600233 上交所 2016.10.20 借壳上市 大杨创世 175亿元
申通快递 002468 深交所 2016.12.30 借壳上市 艾迪西 169亿元
顺丰控股 002352 深交所 2017.1.20 借壳上市 鼎泰新材 433亿元
韵达股份 002120 深交所 2017.1.18 借壳上市 新海股份 180亿元
德邦股份 603056 上交所 2018.1.16 IPO 46亿元
中通快递 ZTO 纽交所 2016.10.27 IPO 140亿美元
百世集团 BSTI 纽交所 2017.9.20 IPO 40亿美元

德邦本在2015年就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但因当时A股动荡,证监会暂停IPO,并且上市政策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导致排队时间加长,搁置了近两年的时间,然而在这段时间内,其他电商物流巨头纷纷抢先在国内借壳上市或国外注册上市,德邦已然失去了抢占资本力量、优化设备提升品质的最早时机。申通虽最早宣布了借壳上市的方案,但依然被圆通抢先挂牌上市,未能顺利成为中国电商物流第一股。圆通、申通借壳上市的成功为顺丰和韵达的借壳上市铺平了道路。在电商物流企业在国内借壳上市的热潮中,中通和百世却转战海外资本市场,仅用一两月的时间便实现了注册上市,中通更是在海外获得了近百亿人民币的估值,远超其他通达系物流企业,位居通达系之首。

  二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渠道对比分析

  (一)上市方式对比分析

1.境内上市

目前我国股票发行制度为核准制,即由企业向证监会提交申请,经一系列严格审查通过后,方可实现挂牌上市。我国企业境内上市的方式主要有IPO(首次公开募股)和借壳上市两种,IPO为直接上市,借壳上市为间接上市。

表 2境内IPO上市与借壳上市比较

项目 IPO 借壳上市
概念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公司第一次在市场上向公众出售股份,上市后即可挂牌交易。 非上市公司将资产注入已上市公司(壳),取得壳公司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地位使母公司资产实现间接上市。
发行审核 由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排队企业多,时间长,标准严格 由证监会重组委员会审核,程序简单,时间短,标准较宽松
主要文件 招股说明书和保荐报告书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报告书和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上市程序 1.重组改制与设立股份公司

2.尽职调查与辅导

3.文件制作与申报

4.申请文件的审核

5.路演、询价与定价

6.发行上市

1.形成“净壳”资源

2.发布停牌公告,时间按需而定

3.发行预案表决通过,

4.等待审核

5.发行上市

实现方式借壳上市的具体形式有三种:

1.以现金收购壳公司资产负债

2.以股权置换壳公司资产负债

3.以上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上市时间一般一年半至两年,复杂的企业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与上市排队数量和证监会审核速度有直接关联一般一年至一年半,证监会重组委审核速度相对较快
上市风险存在审核不通过和发行后股价迅速下跌的风险壳公司的本身质量问题可能对借壳方上市后产生潜在威胁

2.境外上市

X的股票发行制度为注册制,企业只需将注册报告书和招股说明书等材料提交给X证券交易委员会,经其审核确认内容真实、完整、准确后,20天内即可批准证券发行。与我国核准制不同的是,注册制下X证券交易委员会并不过度关注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发展前景以及其发行股票的价格和数量,只要确保信息真实无误,达到基本上市发行条件,就可批准发行,在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下,投资者们是否投资该企业则完全由市场的供需平衡自主调节。审核手续的简便使得赴美上市的企业往往上市流程相对更简单,耗时也更短。

3.对比分析

与德邦在证监会排队两年多才上市相比,圆通、申通、顺丰和韵达纷纷避开了排队IPO的高要求和严审核制度,另辟蹊径选择了借壳上市,大大缩短了上市时间,基本耗时7至8个月,其中圆通和申通采取了资产出售与增发换股结合的模式,而顺丰和韵达则采取了资产置换与增发换股相结合的模式,除韵达外,其余三家均在借壳上市的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以实现融资,而韵达由于公布交易预案较晚,恰好遇到证监会对即可上市的监管趋严,导致未能同时募资,直到借壳上市完成才开始募集资金。但好的壳资源也是十分有限的,国内IPO的难度和时间跨度又很有可能使企业错过最佳上市时机,纽交所作为全球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证券交易市场,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交易平台,因此综合种种因素下,中通和百世毅然选择赴美上市,仅一两个月便成功注册上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知名度,这也与两家企业未来的国际化战略发展目标相吻合。

  (二)上市条件对比分析

1.境内上市

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官网披露,将我国境内IPO上市基本条件汇总如下。

表 3境内首次发行上市财务指标要求

项目 沪深主板+深市中小板 深市创业板
营业年限 3年 3年
盈利 最近3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3000万元 最近2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1000万元;或最近1年盈利且该年营收≥5000万元
现金流 最近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累计>5000万元;

或最近3年营收累计>3亿元

股本发行前股本≥3000万元发行后股本≥3000万元
净资产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20%最近一期末净资产≥2000万元
亏损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关于借壳上市,根据证监会2016年最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60个月内,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资产,导致上市公司发生表4中根本变化情形之一的,即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可被认定为借壳。同时取消了对募集配套资金的规定,拟借壳公司必须用自有资金支付买壳费用,因此对借壳方的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因为此,韵达在借壳上市的同时未能像更早上市的圆通、申通和顺丰一样募集配套资金,而是先进行了重大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借壳完成后再提出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成功募集到资金。

表 4境内借壳上市财务指标要求

指标 要求
资产总额 购买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100%以上
营业收入 购买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100%以上
净利润 购买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净利润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净利润的比例达到100%以上
资产净额 购买的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净资产额的比例达到100%以上
发行股份 为购买资产发行的股份占上市公司首次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资产的董事会决议前一个交易日的股份的比例达到100%以上
其他 虽未达到以上五条标准,但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发生根本变化;

以及证监会认定的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发生根本变化的其他情形

2.境外上市

根据纽交所网站公开的信息,其对于非X公司在纽交所上市有以下四类标准,只要满足其中一项即可注册上市。

表 5纽交所首次发行上市财务指标要求

指标 一、税前收入

标准

二、现金流量

标准

三、纯评估值标准四、关联公司标准
税前利润

(调整后)

近三年累计>1亿美元且近两年每年>2500万美元
现金流量近三年累计>1亿美元且近两年每年>2500万美元
全球市场总额>5亿美元>7.5亿美元>5亿美元
收入近一年>1亿美元近一年>7500万美元
经营年限12个月
发行规模1.公众持有的股份数量≥250万股;

2.持100股以上的股东数≥5000名;

3.股票市值≥1亿美元

3.对比分析

通过对以上不同上市模式基本财务要求的比较,可知境内IPO上市的要求较为严格,若想在主板或中小板上市,则有且只有一个标准,必须全部满足才可,与之相比,纽交所采取了四种不同的财务标准,只要满足其中一类,则可以申请上市。根据2016年新规,证监会对“借壳”的认定与之前相比更加宽泛,但取消募集配套资金则对拟上市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借壳上市程序的规范性,还是对借壳上市的监督管理,证监会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上市成本对比分析

1.境内外IPO上市

首次上市发行费用一般包括律师费用、保荐人费用、中介费用、公开发行说明书费用以及承销商的佣金等,各企业间一般相差不大,另外上市成功后每年还要支付延续上市年费。根据证监会2018年发布的优惠政策,暂免总股本4亿股(含)以下的境内IPO上市公司上市初费和上市年费,该优惠政策自2018年8月1日起执行至2020年12月31日(含)。根据各交易所披露信息,将其上市费用汇总如下。

表 6境内IPO上市费用明细表

总股本

(A、B股合计)

主板中小板
上市初费上市年费上市初费上市年费
2亿以下(含)300,000元50,000元150,000元50,000元
2亿-4亿(含)450,000元80,000元200,000元80,000元
4亿-6亿(含)550,000元100,000元250,000元100,000元
6亿-8亿(含)600,000元120,000元300,000元120,000元
8亿以上650,000元150,000元350,000元150,000元

表 7纽交所IPO上市费用明细表

收费项目 收费标准
首次

上市

费用

首次上市费36800美元
基于股票/ADS发行数量的费用(每百万份)第1和第2个百万为14750美元;

第3和第4个百万为7400美元;

第5个百万至3亿为3500美元;

3亿以上的部分为1900美元。

最少150000美元,最多250000美元

第一年年

度延续费

基于股票/ADS发行数量(每百万份),按该年剩余天数折算第1和第2个百万为1650美元;

超过第2个百万的部分为830美元。

以后每年

延续年费

基于股票/ADS发行数量(每百万份)930美元每百万股份。

最少35000美元,最多500000万美元

2.境内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需要支付财务费用、律师费用、审计费用、资产评估费等中介费,一般为300万-500万元不等,还需要支付公关费、管理费用和各项税费等,各项费用与企业规模和上市周期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没有太大差异。由于借壳上市需要利用壳公司的上市资格,因此务必会存在壳资源的收购成本,好的壳资源本就稀缺,又随着近几年资产重组市场的火爆,恶心炒壳的行为也愈演愈烈,壳资源的价格越来越高,因此购买壳资源的成本十分高昂。根据各企业发布的公告,圆通、申通、顺丰、韵达购买壳公司的成本分别为12.34亿、7.26亿、7.96亿和6.74亿元,圆通作为第一家借壳上市的电商物流企业,其付出的壳资源成本也最多。除此之外,借壳上市会使得拟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其原股东不再拥有企业100%的股份,其中一部分将归于壳公司的原股东,因此存在着股权稀释成本。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由上图可见,申通的股权稀释比例和股权稀释成本都最高,与圆通的股权稀释成本0.14亿相比,高出了22亿余元的成本,而顺丰控股的股权稀释比例最少,仅3.81%。由此说明企业借壳上市的股权稀释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资产评估和选择借壳方案时应着重注意控制其股权稀释成本。

3.对比分析

借壳上市由于存在高昂的买壳成本和股权稀释成本,因此上市成本最高;证监会对于国内IPO上市企业上市初费和年费的优惠政策使得其成为目前成本最低的上市方式;而境外上市由于需咨询熟悉国外上市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中介机构等,因此所付出的成本也较高,但与借壳上市相比成本依然较低。即使借壳上市的财务成本如此高昂,但7家企业中仍有4家企业选择了借壳上市,其原因在于电商物流行业已进入了激烈竞争的时代,若不尽快融资以扩大网点建设等,则很有可能被挤出市场,因此各企业不惜用金钱换取时间,抢占资本市场先机,扩大经营规模。

  (四)上市监管程度对比分析

1.境内上市

依照我国法律法规和xxx授权,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市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在IPO监管方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于2006年5月18日起施行,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主要对首次公开上市的发行人、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不合规行为均作出了处罚规定,最新修订增加了“上市当年即亏损的,暂停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撤销保荐代表人资格”的规定。

在信息披露方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于2007年1月30日起施行,详细列明了上市企业必须进行披露的事项及具体要求,并明确了时间节点,上市公司、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有义务对证监会提出的信息披露问题作出解释。之后证监会陆续发布并更新了一系列上市企业信息披露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格式准则。2011还公布了《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对信息披露不当的行政处罚更加明确。

对于重大资产重组,2006年5月17日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是我国最早关于借壳上市的法律法规,也首次将境内并购重组活动正式规范化。2008年、2012年、2014年对该办法分别进行了三次修订,对要约收购、间接收购、协议收购等不同并购行为的规定越来越细化,对收购人及其证券服务机构和财务顾问等的要求和处罚也越来越严格。

除了收购管理办法外,2008年5月18日起施行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也是关于借壳上市又一重要法规。2011年、2014年、2016年分别对该办法进行了三次修订,在最新一次修订中,对于未经核准擅自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将处以严厉的处罚,交易尚未完成的,应补充披露、暂停交易并报送申请文件;交易已完成的,将被处以警告、罚款等,对有关责任人采取市场进入的措施。借壳上市企业若业绩不达标还要对原上市企业的相关利益方进行经济补偿,称作业绩补偿,业绩补偿期一般为重组完成后的3年,该政策的实施对借壳企业的经营业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其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境外上市

X的证券监管体系可分为三个层面。首先XX层面,X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独立于任一党派的权威司法机构,可制定证券相关法律,并代表国家XX统一监管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其次是证券行业层面,交易所和行业协会等处于监管第一线,其中纽交所就位于该层面。最后一层为受害者司法救济会,即受害者可通过起诉违法违规行为提起赔偿诉讼请求。作为中国企业在美上市,也要符合我国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所以会存在监管重叠的问题,难免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

除了全面的监管体系,X还制定了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1933年制定的《证券法》和1934年制定的《证券交易法》对X上市企业信息披露做出了系统的要求。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必须按时提交季度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务必在有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事项发生3个工作日内迅速提交报告,如果没能如期披露,则会被降级至粉单市场交易,相当于我国的ST股。所有在美上市的外国企业务必要有英文版说明,并必须设置发布企业各类信息的专门网站,以便投资者查阅。另外,根据《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在公开场合或口头交谈中披露关于企业的不实消息,也会被视作欺诈,或将面临诉讼风险和大额罚金。

由于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并不能完全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纽交所还规定在该所上市的企业必须设立由外部董事组成的监事会,并要求设立独立审计委员会对企业财务严格监督,由此来督促上市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3.对比分析

X的监管体系较为完善,其信息披露制度也十分严格,我国企业若选择赴美上市,不仅要符合X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还要受到我国法律法规对其的约束,在严监管下,其公司治理机构也会更加完善。近年来,依据国内企业上市现状,我国证监会借鉴X的监管制度,不断修订各法律法规,对上市企业的监管趋严,对于借壳上市的规定也愈发严格具体,但与X相比依然不够完善。

  三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效应对比分析

  (一)融资规模对比分析

根据各企业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或公告,整理得知各企业的融资规模如下:

表 8境内上市各企业融资规模

企业名称 发行价格(元) 发行数量(亿股) 募集资金总额(亿元) 计划募资金额(亿元) 是否达到

融资目标

圆通10.252.242323
申通16.432.924848
顺丰35.192.278080
韵达39.750.983945
德邦4.8414.844.84

表 9境外上市各企业融资规模

企业名称 发行价格(美元) 发行数量

(万份ADS)

募集资金总额

(亿美元)

募集资金总额

(亿元)

中通19.5721014.0695.40
百世1045004.529.59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由上表和上图可知,从融资规模来看,中通采取海外上市的策略使其获得了近百亿的融资金额,甚至超越了国内电商物流的龙头企业顺丰控股,成为电商物流企业中融资最多的企业,而德邦在国内IPO上市获得的融资金额最少,由此说明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将更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融资金额,国内上市的企业在融资规模方面并不占优势。从融资目标来看,韵达是唯一一家未能实现融资目标的电商物流企业,这也许与其恰好遇到证监会对借壳上市不能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监管新规有关,而其他企业均实现了融资目标,说明上市模式的不同并不会影响其融资目标的完成。

  (二)首发日市场表现对比分析

表 10境内外IPO上市企业首发日市场数据

企业名称 发行价 开盘价 开盘溢价 收盘价 收盘涨幅
德邦(元) 4.84 6.97 44.01% 6.97 44.01%
中通(美元) 19.5 18.4 -5.60% 16.57 -15.02%
百世(美元) 10 11.48 14.80% 10.52 5.20%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由上图可知,境内上市的德邦在上市首日溢价率最高,高达44.01%,市场表现最好,而境外上市的中通在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当日更是以16.57美元的收盘价大跌15.02%,百世的首发日市场表现则较为一般。中通最初将发行价区间定为16.5美元至18.5美元之间,但由于在一级市场上获得火爆认购,最终才将发行价定为19.5美元,首日破发则说明其一级市场的热捧并未延续到二级市场上来,境外投资者对其市场并未十分看好。因此,从首发日市场数据来看,境内IPO上市比境外上市将更易受到投资者的欢迎,溢价率也更高。

 (三)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1.盈利能力

为了比较分析各企业上市后的盈利能力,分别选取了近三年各企业营业收入、销售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三项指标进行比较。

(1)营业收入

表 11各上市企业近三年营业收入变动表(亿元)

圆通 申通 顺丰 韵达 德邦 中通 百世
2018年 275 170 909 139 230 176 280
2017年 200 127 713 100 204 131 200
2016年 168 99 575 74 170 98 88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由表11和图4可知,从营业收入的绝对值来看,顺丰控股远超其他企业,其他企业的营收相差不大,但均呈增长趋势。从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中通和百世在纽交所上市当年,其营业收入均大幅增长,分别达到了61%和126%,但上市第二年其增长率则明显降低,说明海外上市对其营收仅起到了短期的增长作用。

(2)销售毛利率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由图5可知,海外IPO的中通和国内借壳上市的韵达在毛利率方面较为领先,中通之所以毛利率较高是因为其结算方式的不同,而韵达则是因为只统计了中转、面单环节的成本与收入,而其他企业统计的是全过程的成本与收入。百世于上市后毛利率由负转正,说明上市对其盈利能力的增长有改善作用,其他企业毛利率相差不大,说明毛利率的高低与企业境内外上市并无绝对关系,而应与企业本身的经营模式和数据统计方法有关。

(3)净资产收益率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由上图比较可知,在境内上市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普遍比境外上市的企业更好,而顺丰和德邦较低的资产收益率源自其坚持的直营模式,其他加盟制企业因通过了层层外包,所以净资产收益率较高。

通过对以上三项指标的比较,可知境外IPO的企业对其盈利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其效果难以延续;除去数据统计因素,各企业在盈利方面表现无太大差异,表明这与上市方式无绝对关系,应与企业自身经营模式等有关。

2.偿债能力

企业的偿债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再融资能力,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比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其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电商物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这也是电商物流企业均急于上市采取股权融资的原因之一,降低资产负债率能够降低债权人的风险,同时保障企业信誉,这样企业未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再融资。对于顺丰和德邦来说,其直营模式使得资产负债率比加盟模式的其他企业相比较高,中通、申通、圆通的资产负债率之所以较低是因为均在2016年已完成了上市,股权融资的实现使其资产负债率较低。

(2)速动比率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各企业上市后当年或第二年速动比率均有所增加,说明股权融资的实现使得其短期偿债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中通的速动比率过高则意味着其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

从偿债能力来看,各企业上市后对于降低资产负债率有一定的作用,速动比率也有所增加,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这与境内外上市方式的不同选择也无绝对关系,而与其经营模式有关。

3.营运能力

对各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将从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比较。

(1)应收账款周转率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中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样远超其他企业,说明其信用政策为严格,回收期短,资产管理水平较高,而其他通达系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延长了部分客户的收款账期,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良好的资产管理水平等也使得中通成为名副其实的通达系之首。

(2)总资产周转率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2017年各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与各企业积极扩张、加大对重资产的投入等有必要的联系,德邦因为在2018年才成功上市,其对重资产的投入较晚,所以总资产周转率较高。中通远低于同行业水平的总资产周转率与其急速扩张整体规模有关。

从营运能力来看,海外上市的中通和百世相较于其他企业有更高的资产管理水平,说明国外的严监管对于企业治理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四 对比分析结果与建议

  (一)上市渠道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境内外上市方式,可知IPO直接上市比借壳间接上市程序更简便,但境内IPO上市审核时间长,审核难度大,借壳上市虽然复杂但可大大缩短上市时间,上市时间最短的为境外IPO上市,只要符合上市要求通过审核即可迅速实现上市。

对比分析上市条件后可知,境外上市由于设置了多元化条件,只满足其中一项即可被批准上市,所以条件相对较宽松,而境内上市无论是IPO还是借壳,对于企业来说都提出了更具体细化的要求。

从上市成本的对比分析来看,借壳上市因存在高额的买壳费用和股权稀释成本,所以财务成本最高,境外IPO次之,境内IPO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对比分析境内外上市的监管程度,可以看出境外的监管体系相对更加完善,境外上市的企业要同时接受境内和境外相关机构的监管并受其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境内监管体系虽有待完善,但也正在逐步加强,近几年证监会对借壳上市的监督则尤其严格。

 (二)上市融资效应对比分析结果

从融资规模对比来看,境内外IPO上市或借壳上市基本都可实现融资目标,但境外上市更易获得更高的融资金额,公司估值将会更高。

从首发日市场表现对比来看,境内IPO上市的企业首发日溢价率更高,而境外上市企业容易高估自己受欢迎的程度,可能会导致发行价偏高、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情况,而境内上市的首发日表现则相对比较稳定。

从各个财务指标的对比来看,盈利能力方面,无论何种上市方式,都对各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境外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的高增长率难以长期维系,只能起到短期作用。偿债能力方面,上市融资对于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偿债能力和再融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各公司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高低与上市渠道无明显关系,而与其经营模式和企业规模有关。营运能力方面,境外上市的企业由于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其营运能力和资产治理水平与境内上市企业相比更好。

  (三)对拟上市企业的建议

从上市方式和耗时来看,对于想把握时机、急于加强基础建设和信息化程度来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应选择借壳上市或海外IPO上市,可以大大节约国内排队等待审核的时间。

从上市条件来看,对于一些达不到我国境内IPO上市或借壳上市条件但具有潜力和成长性的企业,应通过选择境外上市条件中自身能够满足的条件来选择境外上市。

从上市成本来看,建议难以支付高额上市成本的企业尽量选择境内IPO上市,若又想节约上市时间,可以选择借壳上市,但务必要谨慎选择壳资源,尽量选择买壳成本较低、控股权较为集中且无法律纠纷、财务状况良好的壳公司,由此来降低上市成本,同时还需考虑到未来三年的业绩补偿能否顺利实现。

从监管程度来看,建议企业无论选择如何上市,都务必要自觉加强自身公司管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这对于申请上市和上市后接受监管都是必要且有利的。

从融资规模来看,建议融资需求更高、有意拓展海外业务的企业选择境外上市。

从首发日市场表现来看,建议关注市场反应和表现、注重上市初期品牌影响力的企业选择境内上市。

从财务指标来看,建议渴望及时把握机会、短期内迅速增强盈利能力的企业选择境内上市,同时也应该学会探索更为高效经济的经营模式,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有明显的帮助。同时建议渴望进一步提高企业治理水平、接受更多监督、成为拥有世界级影响的企业选择境外上市。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1.卢文莹.跨境上市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研究[R].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2003(12)

2.燕新梅.企业海外上市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5

3.兰春华.我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因研究[J].财会月刊,2008(11):30-33

4.马达,张方杰.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发展现状研究分析及对策叫经济理论研究,2006(1):69-71

5.谢静.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对策研究[J].四川大学,2015.

6.范钛.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绩效与风险.统计与决策,2005,9

7.白明浩.我国民营也赴新加坡上市后表现研究[J].理论探索,2011.

8.景一凡.我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动机与市后表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9.邢雪峰.中国互联网公司境外上市融资的绩效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10.徐嘉琪. 我国互联网企业在中美上市的绩效与路径差异[D].山东大学,2018.

11.黄蔚然.物流企业上市模式的选择与动因分析——以顺丰、圆通、中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8):39-41+38.

12.姜茜.顺丰控股借壳上市案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13.成艺涵.物流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因与效应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8.

14.刘畅.物流企业借壳上市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8.

15.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百科http://baike.qianzhan.com/detail/bk_5467a16a.html#comment

16.牛森.快递企业借壳上市案例研究[J].财会通讯,2018.(16):3-6

二、英文部分

1.Modigliani F, Sutch R. Innovations in Interest Rare Poli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56(1/2):178-197

2.Fanto James A and Roberta S. Karmel, A Report on the Attitudes of Foreign Companies Regarding a U.S. Listing, Stanford Journal of Law, Business, and Finance,1997(3):495-521.

3.Stulz.R.,Globalization of Equity Market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J],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1999,12:8-25

4.Reese,W.A. and Weisbach, M.S, Protec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 Interests. Cross-Li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bsequent Equity Offer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66(1):65-104.

5.Miller.The Market Reaction to International Cross-listing: Evidence fron Depositary Receip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9,51

6.Foerster &Andrew Karolyi.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Global Equity Offerings. Journal of Financial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0,35

7.Khurana. Stochastic dominance and behavior towards risk: The market for Internet stock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 2008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中国电商物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比较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1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2545.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1月19日
Next 2022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