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事业取得很大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道路桥梁建筑工程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尤其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方面。通常情况下,道路之间的沉降差异主要表现在引道路基和桥台之间,因此,其危害性较大,即使出现较小的沉降,也很容易引发桥头跳车问题,进而给行车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路基产生沉降变形的基本机理
1.1路堤变形
在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普通的黏性土是最常用的台背回填材料。但是,受施工地形及施工条件的限制,台背的压实工作难度较大。此外,还容易出现土体压实度和密实度不够的现象,使得土方中的含水量不足,从而产生沉降变形的现象。
1.2搭板设置产生沉降
通常情况下,路基上的桥头搭板都会出现弹性支撑现象,支撑的着落点一般落在牛腿上。而对于路基的部分土体来说,由于靠近桥台处,而使其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同时也产生了不均匀受力的现象。此外,在纵向的土层面中,由于汽车荷载力的作用位置是随着运动而发生变化的,因此,其路基应力便出现两个峰值:其一是汽车荷载动力的位置变化情况;其二是搭板支撑的路基端。随着汽车位置的不断变化,当汽车经过搭板末端时,搭板末端处路基承受的纵向应力会大大增加,从而使得路面产生沉降变形的现象。
2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2.1路面搭板的设置
2.1.1设置搭板的相关方法
路面在频繁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车辆负荷的影响,其厚度及刚度等都会慢慢发生变化,从而对路面施工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搭板设置,使其与路面基面及顶面之间保持较好的平行状态,进而使得桥面层底标高与搭板顶面标高相一致,以保证路面具有较高的质量。在设置搭板时,首先,使搭板顶面与正常路段路基顶面的标高保持较好的一致性,以有效解决路基和桥梁之间的过渡问题;其次,使搭板和桥台的连接处也保持一致的标高;最后,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置搭板与路面连接段处的标高,一般使搭板高度高于原设计标高的高度,使路面之间出现一种反向坡。之后,要根据道路桥梁之间的沉降差异性来确定坡度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路线的纵断处面要始终处于较为平顺的状态,进而更好地确定路基的沉降差[4-6]。
2.1.2桥台与搭板之间的连接问题
在连接桥台与搭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四方面:锚栓、支座、倒角及填缝材料。只有加强这四方面的建设,才能很好地保证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的建设质量。第一,锚栓。近台端一般需要放置在桥台上面。而对于搭板和台背间的布设,通常需要设置水平拉杆和竖直锚栓,从而使桥头凹陷现象得以有效避免。在设置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建设材料为22号钢筋。在对钢筋进行施工时,需要保持80cm左右的间隔。此外,由于锚栓在竖直情况下容易破坏搭板,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尽量让其保持限制位移,并使其与水平位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第二,支座建设。通常情况下,需要铺设2cm左右的油毡垫层在搭板近台的下方。如果支座选取的材料为板式橡胶,需要控制其间距,一般控制在80cm左右。第三,倒角设置。倒角的设置对搭板具有重要影响。在使用搭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发生转动而使道路路面被损伤的情况,致使道路质量降低。基于此,相关人员在对道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将近台上端缘设置成倒角。第四,填充材料。由于填缝位于搭板与桥台的连接处,因此,选取良好的材料是提升桥台和搭板连接质量的必要前提。通常情况下,搭板和桥台之间的缝隙内经常会出现雨水渗入的现象,严重影响道路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填充两者之间的接缝,以保证道路路基路面的质量,进而提高人们的出行安全。常见的填缝材料有沥青麻絮、油浸甘蔗板和玻璃板纤维类等。填筑过程一般是将填筑材料先填充进去,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施工规范要求,将较稀的沥青灌入其中。
2.1.3路面搭板及其顶层的施工分析
在对路面搭板混凝土进行设置和施工时,需要结合相关施工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化设置,以保证混凝土的平整度和表面坡度。另外,在使用压路机进行压路的施工过程中,搭板与基层顶面之间常常会出现距离过小的情况,较易形成薄层,而一旦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实,就会出现压碎的现象。针对此情况,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施工,使顶面与搭板混凝土顶面之间保留10cm的间隔距离。此外,在对地面层进行施工时也要注意很多问题,如沥青混凝土铺设问题。对于该问题,在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对之前已经铺好的水泥碎石基层进行开凿,以保证台背进行回填时的强度。
2.2道路路基的相关处理
沉降段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桥头跳车。该问题对路面的安全使用具有较大影响。针对该问题,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控制桥头跳车现象。首先,有效解决桥背软弱的地基问题。在对道路地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来进行,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施工路段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提高路面的承载力。其次,不断缩小路堤和桥台之间的沉降差。此外,在修筑厚度较大的软土地层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填充材料挤入而使软土地基产生移动的现象,进而在无形中增大基桩的压力,从而使桥台发生转动,对路基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这种非正常位移现象的产生。需要注意的是,对缝隙进行材料回填时,一定要减轻其用量,并适当增强地基的刚性。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借助基桩对地基侧向的流动进行控制。在对沟壑地段的路面进行施工时,由于其土壤孔隙较大,含水量较高,因此,可以与黏性土层之间进行换土。相对来说,黏性土层强度较大,且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利于路面的质量提升。换土的深度一般由软层的厚度决定。对于一般性黏土,施工人员在对其进行开挖之后,还要进行翻晒,以提升土地的使用质量。对于高度低于4m的填土层,其开挖深度一般控制在0.5m左右;而对于高度较大的填土层,其开挖深度可以达到1m以上。对于开挖翻晒的黏土层来说,当其翻晒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对其进行回填和密实处理。针对特殊情况,如施工工作是在雨季进行,这时黏土不可能被完全晒干,此时需要采用石灰石进行回填处理,从而有效解决路基的沉降变形问题。
2.3填筑台后的相关施工
一般情况下,桥梁道路的路基沉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地基沉降引起的;二是在路基路面的本体上发生压缩变形现象。相对来说,路面上的压缩变形对人们的出行安全一般不会有较大影响,因此其施工过程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陆地沉降,可以从时间角度将其划分为同结、次同结和顺时沉降三种情况,而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由次同结所引起的。除此之外,填筑材料的质量和填充材料等都会对路基沉降产生较大影响。而轻型材料在减轻地基沉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小压缩变形量,也能缓解反复荷载产生的累积变形,从而使路面质量得到总体性提升。
3 合理设置搭板
(1)注意调整近台端边缘,形成倒角结构,进而起到预防搭板移动的目的。(2)在施工阶段避免出现纵向移动的现象,由于桥头可能出现塌陷现象,需要在台背或者搭板之间设置锚杆和拉杆,按照不同规格进行调整和控制。以支座维护体系作为基础,要将其放在搭板下方的位置。为了避免雨水渗入或者出现路基路面调整不合理的现象,需要做好面层设计工作,在沉降段接缝处填入材料,按照规定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
结束语
针对道路桥梁沉降路基施工形式的具体要求,在实践过程中要按照指标要求进行,避免出现施工不合理或者管理不科学的现象。桥台结构完工后,需要尽快进行路堤施工,为了避免出现施工不当或者施工不严谨的现象,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进行。着重处理沉降段地基,做好桥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选择合适的路基填充材料,同时做好防水排水工作,较少沉降段不均匀沉降的发生,避免跳车现象的发生,进而提升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林.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1):51-52.
【2】金晓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5,8(12):280.
【3】李寅.浅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2(12):208.
[4] 洪海燕.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分析[J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