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课题通过了解初中阶段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教学现状,归纳初中生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特质,提炼教学内容,归类教学方法和评价。通过改变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教学方法,让初中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助跑技术,促进蹲踞式跳远成绩的提高,也给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教学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教学方法

前言
在蹲踞式跳远是初中水平四田径模块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1],对于没有接触过跳远练习的初中学生来说,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是跳远教学的重点。在蹲踞式跳远的技术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只注重蹲踞式跳远的成绩而不去关注蹲踞式跳远所需要的技术,殊不知只有更好的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才可以创造更好的成绩,也大大的忽略了蹲踞式跳远助跑准确的这一技术环节。在蹲踞式跳远测试和比赛中,由于平时忽略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的学习,导致蹲踞式跳远助跑后段踏板不准确,动作僵硬,助跑节奏差等现象,从而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蹲踞式跳远成绩[2],继而不能获得好的名次。这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失败,同时也是初中体育老师蹲踞式跳远教学上的失败和不足,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这两方面做出改变。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蹲踞式跳远助跑准确性方面的资料和文献,发现在蹲踞式跳远技术教学中,加强初中学生对蹲踞式跳远助跑准确性教学和训练,能够使学生的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得到更加完善,能够更加有效地过渡到蹲踞式跳远起跳技术,从而使助跑和起跳得到完美的结合,继而使助跑动作更加的柔和,自然,轻松有力。因此,研究蹲踞式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对提高学生的蹲踞式跳远的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生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教学的特质
(一)教育性
蹲踞式跳远是初中水平四田径模块的必学内容,初中生通过蹲踞式跳远的学习能够掌握田径运动中跑、跳技术,让学生在学习蹲踞式跳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同时还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例如:采用我国跳远优秀运动员的故事,来激励初中生对跳远运动的热情,特别是在2015年北京田径世界锦标赛上,我国有三名运动员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并最终获得第三、第四、第五名,其中来自江苏徐州的王嘉男获得铜牌,获得了第三名的亚洲跳远最好名次,开创了亚洲跳远运动员的新篇章,里约奥运会中王嘉男由于发挥不佳,仅仅以8.17米获得第五名,但是中国跳远军团已经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由于初中生非常的感性,情绪容易激动,喜欢证明自己,通过对我国跳远取得的成绩介绍,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蹲踞式跳远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3]。
(二)差异性
蹲踞式跳远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需要初中生具有一定的速度能力、下肢爆发力、协调能力、腰背肌力量等,由于初中生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性,再加上初中生对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理解程度上的不同,导致了初中生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动作不尽相同,有的同学助跑速度非常快,但是临近踏板的时候明显的降低速度,为了踏上起跳板而出现小碎步、捣小步、跨大步现象;有的初中生助跑距离过短,根本没有发挥出最快的助跑的速度就已经踏上踏板起跳;有的初中生蹲踞式跳远学习中对助跑技术步点的把握不准确,导致最后没有踏上踏板就起跳或者脚超过踏板才起跳,严重的影响了跳远成绩。但是很多初中生已经把自己当成小大人,有自己的主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让学生在学习方向不错误的情况下更多的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4]。
体育教师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要采取语言讲解法、直观教学法、完整示范法、分解教学法、预防纠正错误法、电化教学法、自学自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练习方法中采取比赛练习法、游戏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循环练习法、变换练习法、综合练习法等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充分考虑到初中生之间的差异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会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
(三)全面性
体育与健康和其他科目相比更加的全面,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坚韧顽强,勇敢拼搏等精神。蹲踞式跳远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样的具有这样的全面性,学生通过参与蹲踞式跳远学习后能够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对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有重要作用,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中,立定跳远是必测项目,蹲踞式跳远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体育教师要认清蹲踞式跳远对于初中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全面性,在进行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学生速度、协调、灵敏等素质的训练,还要对初中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素质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助跑步点不准而出现烦躁、不自信的不良心理反应,同时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合作讨论,进一步完成助跑技术的学习。
(四)娱乐性
蹲踞式跳远对于学生的技术掌握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助跑技术的训练才能够掌握助跑技术,如果要保持助跑速度后还能够踏板准确,需要初中生反复的经过成百上千次的技术训练才能够实现这一技术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选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练习的方式以重复练习为主,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练习需要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这对于学生身体感受带来直观的反映,反复的奔跑、起跳的练习对于学生的身体刺激较大,疲劳、肌肉酸痛等现象给学生身体和心理带来较大影响,学生产生不想学习的情绪,从而会影响到学生蹲踞式跳远练习的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教学的时候要加入娱乐元素,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比赛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方法[5],在助跑练习中加入跑格子、音乐伴奏、外界语言感染等方法,丰富教学和练习手段,将枯燥的助跑技术训练加入娱乐元素而能够很好的提高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助跑技术的掌握。
二、初中生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教学的方法
蹲踞式跳远助跑是初中水平四蹲踞式跳远教学重点,如果只采用传统的完整教学、分解示范的方法进行助跑技术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助跑技术动作有难度,学生一直处于不断的技术练习对于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的积极性提高没有帮助,反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兴趣,学生慢慢的会产生反抗的情绪,只有通过多种的教学方法运用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生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的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以学生为中心[6],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体育课堂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体育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的变革,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求体育教师要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保证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
(一)下肢力量练习法
初中生蹲踞式跳远助跑距离一般在20-25米之间,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提高助跑速度一方面进行加速跑的练习;另一方面进行下肢力量的练习,下肢力量强的学生在进行助跑、起跳等环节中占据明显优势,对于普通学生来说采取杠铃深蹲、原地杠铃负重交换跳、跳栏架、杠铃半蹲、杠铃负重弓步走等有力量器械的练习手段不现实,体育教师对初中生进行下肢力量训练主要围绕初中生克服自身体重的跳跃性练习为主,如进行15-20米的单足跳、单足交换跳、跳台阶、跨步跳等,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可以在学生跳跃的路线中加入标志盘、障碍物等,一方面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设置跳跃的距离,增加了学生练习的强度,在学生快乐跳跃的同时提高了下肢力量训练的效果[7]。
(二)直线助跑练习法
蹲踞式跳远助跑的方法采用直线助跑,因此学生在练习方法的选择一切以直线助跑的方法为主,学生进行蹲踞式跳远的时候,体育教师最好采取完整示范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然后体育教师对助跑技术进行分解教学,首先进行慢跑直线练习,让初中生感受助跑的直线性,形成最初的动作表象,然后对学生进行3步助跑接起跳练习、5步助跑接起跳练习、7步助跑接起跳练习,对学生助跑步数逐渐增加,让学生在直线助跑练习中逐步体会到保持助跑速度后仍然准确踏板,当学生对于7步直线助跑接起跳掌握较好的话,可以进行短程助跑接起跳练习,逐步过渡到中程助跑接起跳练习、全程助跑接起跳练习,练习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8],让学生通过不同距离的直线助跑练习后,不断提高助跑踏板准确性。
(三)跑格子练习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相对比较枯燥,也不太容易掌握,想要准确的踏上踏板需要反反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够做到,非常的乏味,因此,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教师采用跑格子的方法来使初中生准确快速的踩上踏板,教师根据各个学生的步长,有针对性的给学生画出一个个格子,让学生每一步都必须准确的跑进格子里,从而来解决初中生步点不稳定的情况,继而使学生在助跑中可以稳定步点和节奏。同时还增加了学习的娱乐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准确的踏上踏板,更好的学习蹲踞式跳远。
(四)提高速度练习法
初中学生蹲踞式跳远助跑一般男生控制在25-30米之间,女生控制在20-25米之间,距离太短没有办法发挥出最快的助跑速度,距离太长许多初中生速度能力下降较快,在踏板起跳前不能够将速度保持到最快,理论上在踏板瞬间保持最快的水平速度进行起跳,跳远成绩才可以达到最好;因此对初中生进行速度训练非常有必要,在速度训练准备阶段对初中生采取小步跑、高抬腿跑、车轮跑、后蹬跑、跨步跳辅助练习手段,然后选择20米、30米短距离快速跑,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练习速度的积极性,如进行追逐跑、短距离接力跑、贴烧饼等游戏来提高学生的速度。
(五)克服心理障碍练习法
蹲踞式跳远的助跑是为了提高起跳的垂直速度,在踏板的一瞬间能够保持助跑的最快速度,那么就会获得一个理想起跳的高度,有助于初中生在空中完成收腹举腿的动作,但是由于踏板的距离只有20厘米宽,学生助跑的距离往往都在20米以上,学生在快速助跑的过程中很难准确的踏准起跳板[9],踏板的准确性是助跑到起跳环节最难的技术,学生经过多次训练后,仍然踏不准起跳板会对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打击较大,有部分学生害怕助跑踏板犯规而不敢全速助跑,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影响初中生跳远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给周围同学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体育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克服心理障碍的训练,可以对学生进行自我放松、自我抑制、自我暗示、表象重演等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助跑踏板的准确性。
三、初中生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适应各种环境
初中生进行蹲踞式跳远练习的时候会遇到刮风、太阳直射、周围同学的干扰等,如果初中生在助跑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那么助跑的速度不能够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在踏板的准确性上将大打折扣,体育教师在助跑技术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环境干扰训练,在学生助跑的时候周围同学对助跑的学生进行语言干扰,提高学生助跑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在刮风天气的时候,助跑遇到逆风和顺风时候助跑的距离有所不同,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适应环境的训练,不断加强初中生适应外界环境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助跑技术的掌握。
(二)增加教学乐趣
蹲踞式跳远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田径运动项目,需要初中生花费较多的练习时间,初中生性格活泼,对于新鲜事物的求知欲高,如果让初中生长时间进行助跑技术的练习,初中生会感觉烦躁、厌恶,再加上踏板准确性不高,受到同学的冷嘲热讽的话,初中生会失去对蹲踞式跳远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师在蹲踞式跳远的教学时候,根据初中生性格特点采取比赛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练习的时候也可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手机、摄像机等对初中生助跑进行录像,然后通过录像回放的形式,让初中生清晰的认识到助跑技术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师还可以在助跑技术教学的时候设置情景,将参与练习的初中生设置为参加奥运会比赛的选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添加教学乐趣后[10],能够很好的调动初中生练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的掌握。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通过参与蹲踞式跳远学习后能够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对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有重要作用。
2.提高学生蹲踞式跳远助跑技术,采用下肢力量训练的方法,能帮助初中生克服自身体重的跳跃性能力,如进行20米的单足交换跳、跨步跳等。
3.在直线助跑练习的时候,进行慢跑直线练习,进行3步、5步、7步助跑练习,逐步过渡到中程助跑接起跳练习、全程助跑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4.为了增加学生练习密度,降低学生对于踏板的紧张心理,采取跑格子法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助跑的稳定性。
5.在速度训练准备阶段对初中生采用后蹬跑、跨步跳,车轮跑、小步跑辅助练习手段,选择30米、60米短距离快速跑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
6.通过对初中生进行自我放松、自我抑制、自我暗示、表象重演等方法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助跑踏板的准确性。
(二)建议
1.体育教师要通过对蹲踞式跳远的讲解,提高初中生对跳远助跑技术的认知,从而激发初中生学习蹲踞式跳远的积极性。
2.学生在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时候,可以先缩短跳跃的距离,学生适应跳跃后再延长跳跃的距离。
3.体育教师在进行直线助跑技术训练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指定区域内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自主练习、合作练习、探究练习的能力,以及练习的积极性。
4.在速度训练的时候增加跑格训练,通过跑格训练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步频、步长、节奏等技术,这对于初中生在跳远助跑加速能力和节奏控制能力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5.要增加心理训练,通过心理训练后能够使初中生放心、大胆、自然放松地完成助跑,促进初中生跳远成绩正常甚至超出发挥。
参考文献
[1]赵靓.音乐融入跳远教学对普通高校男生助跑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
[2]刘俊杰.“跑过起跳板”训练法在提高跳远专选学生踏板准确性训练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12-28.
[3]轩大领.台阶辅助起跳训练对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效果明显[J].当代体育科技.2015(23):34-35.
[4]闵洪.采用标记跑提高中学生跳远助跑水平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18-30.
[5]朱凯,宋世萍.快速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练习方法及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J].田径.2008(03):23-24.
[6]孟祥新.跳远最后几步助跑节奏与攻板技术训练研究[J].成才之路.2008(29):21-22.
[7]孙松珍.跳远中助跑节奏与踏板准确性的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7(05):56-58.
[8]李海龙.高校体育专业跳远专修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12-30.
[9]石永秀.中程跳远和跳箱练习起跳技术与跳远起跳技术的比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12-33.
[10]林秋芬.对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8):45-4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