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中小学在体育运动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篮球作为一项体育活动,深受喜爱。在我国中小学篮球运动开展中,如何科学、有效的实现最佳课程安排,帮助学生更好实现篮球运动,至关重要。本文从学生篮球运动为视角入手,调查了宜兴市中小学生篮球运动的开展状况,得出以下结论:(1)部分学校对篮球课的重视程度不够,(2)篮球课以实践课为主,理论课较少,(3)学生参加课外篮球活动较少,(4)体育教师对篮球课认知程度不同。并针对研究现状,提出相关的建议,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教师综合考虑学校与学生的具体状况,优化教学思路等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篮球项目,现状调查研究
1.前言
1.1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篮球运动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预示着篮球运动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篮球运动在世界上得到了进一步普及,与此同时,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篮球精神影响着一代篮球爱好者。近些年来,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其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篮球运动在中小学生中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正确把握当前篮球运动的发展状况,才能更好地进行篮球运动的教育,从而让学生对篮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2研究目的
篮球运动不仅是中小学生强身健体的一项重要运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篮球运动作为重要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运动水平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篮球运动在无锡宜兴中小学的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旨在更好的发展体育教育,让给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3研究意义
为了更好的进行篮球体育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篮球运动在无锡宜兴中小学的发展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调研结果对老师更改教学策略,进一步推广篮球运动在中小学生中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最大作用。因此,研究篮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为了进一步研究篮球运动在中小学生中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改善篮球运动教育的不足,本文以无锡宜兴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了篮球运动在该市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的状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梳理法
文献资料梳理法主要包括文献索引,资料分类,文献梳理等方法。为了对篮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本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在对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文献进行分类梳理,以便对篮球的发展过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2.2.2访谈法
访谈法指的是针对特定的人群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来掌握受访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中,我们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年级、性别以及学习状况进行划分,从每一类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受访者进行访谈。主要的访谈内容包括学生对篮球的认识、喜爱程度、对篮球明星的了解以及进行篮球运动的频率等。
2.2.3问卷调查法
由于访谈法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较长,我们只能对小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覆盖范围较小。因此,在访谈法的基础上,我们辅之以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问卷调查法也称填表法或者书面调查法,是调查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对篮球在无锡宜兴的中小学生中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时,将学生对篮球的认识与喜爱程度等通过不同的问题展现出来,并给出不同的选项供学生进行选择。由于问卷调查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展开大范围的调查,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较短,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问卷。因此,在进行篮球现状调研的时候,问卷调查的方式是不可或缺的。问卷中的问题包括:您是从什么时候接触篮球运动的?您的第一个篮球是谁送给你的等等。
2.2.4数理统计分析法
数理统计分析法是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我们收到了大量的信息,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法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总结,以便发现更多的规律,对当前篮球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统计分析方法对历史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必须保证问卷内容设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宜兴市中小学篮球项目现状调查
3.1.1宜兴市中小学篮球项目参与的人群年龄分布和调查研究
表1宜兴市中小学篮球练习者的性别和年龄统计表(N=92)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宜兴市中小学篮球练习者的性别和年龄集中分布于13~15岁男生的人群,占到总比例的40.2%。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在这个年龄阶段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发展,且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储备,课外有较大的自主性,能够较为充分的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这部分7~8岁,占总比例的19.6%,9~10岁,占总比例的25%,这部分学生以小学生低年级为主。11~12岁,占到调查人数的15.2%,可以看出中小学篮球运动在各年龄阶段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推广。在性别方面,在众多的篮球练习者中,男生的篮球练习者多余女生。女生占到调查人数的21.8%。这说明篮球运动在女生中普及度较低,男生占到调查人数的78.2%,说明篮球运动多为男生运动方式,女生占很小比例,这也是由于男女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
3.1.2宜兴市中小学篮球项目参与人群参加篮球运动频率
表2宜兴市业余篮球者练习次数,练习时间情况统计(N=92)


从表2宜兴市中小学篮球者练习次数,练习时间情况统计中可以看出,在篮球的练习者的练习次数中。每周练习次数在1~2次的练习者占46.4%,每次练习的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群占59.5%。这和宜兴市中小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和学生课余时间有一定关系。学生每周有固定的体育课程,这也使得宜兴市中小学篮球的练习次数较为稳定。练习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占15.3%,造成练习时间较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原因,更重要的是学校方面布置较多的课外作业,家长让学生参加了较多的课外辅导班,这些都侵占了学生大量的课外运动时间。
3.1.3宜兴市中小学篮球项目人群参与动机分析
表3宜兴市中小学篮球参加者的参与动机(N=92)


从表3宜兴市中小学篮球参加者的参与动机图中可以看出,课余篮球大多都对篮球具有较大的兴趣。课余篮球能使健康的人达到保健长寿的作用,使体弱多病的人,特别是对人的骨骼,心血管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在课余篮球健身人群中,兴趣爱好的达到59.78%.进一步说明宜兴市中小学篮球的健身人群中,练习目的明确,参与的积极性较高。缓解疲劳,社会交往的所占比例较少,这些都和性别、个体有较大关系。大多数人练习课余篮球大多数还是因为兴趣爱好,同时也不排除上课时间的活动。
3.1.4宜兴市中小学篮球课开展时间现状调查分析
表4宜兴市篮球课的练习时间安排(N=92)


从表4宜兴市篮球课的练习时间安排中可以看出,篮球课的练习者七八节课的人数最多。占调查人数的55.4%,其次是选择在五六节课进行练习。三四节课的人数较少。上午练习的习练者只是存在于少数的人之中。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般学校的体育课安排会在下午,学生在上午的课程安排较少。
3.1.5宜兴市中小学篮球运动内容分布情况
表5宜兴市中小学篮球运动内容分布表(N=92)


从表5宜兴市业中小学篮球运动内容分布表中可以看出,中小学的篮球练习的主要形式包括:半场4对4、半场3对3、全场5对5篮球培训班等。半场3对3篮球练习者的人数高达90.21%。这种现象表明半场3对3篮球比赛是中小学篮球习练者的主要练习内容,这也反映了半场3对3篮球比赛参与人多。全场5对5篮球比赛等参与比赛的人体力和技术要求高,所以不太适合中小学生练习。
3.2宜兴市中小学篮球影响因素分析
3.2.1主观因素
从老师对篮球运动的认知程度来看,老师对篮球运动的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篮球运动的发展。老师重视篮球运动,注重对中小学生篮球知识、技能的普及,中学生的篮球运动积极性就高,篮球运动开展的情况就普遍较好。老师对篮球知识的认知程度与中小学生的篮球水平成正比例关系。
从学校的重视程度来看,越重视篮球运动的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的情况越好,中小学生的篮球水平也就越好。也只有学校层面真正重视篮球运动,老师们才会重视篮球运动。学校重视篮球运动才会引进专业的篮球教师、将资金投放到篮球教育事业当中去。
3.2.2客观因素
从经济上看,篮球器材与球场,属于中学生篮球训练的物质基础,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投入。假如缺少场地与器材,那么便不能顺利完成训练,因此经济因素对中学生篮球运动的开展起到直接影响。自从新课改实施至今,中学生篮球运动方面日益规范,场地与器材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是学校为了争做规范化篮球训练学校等荣誉上,场地器材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调查显示,重点中学由于资金充足,场地与器材可以满足实际训练的需要,而非重点中学略有不足。
此外,众多中学校的拨款只能满足中学生参加比赛。篮球比赛所需的费用成本较大,学校应投入足够的资金来确保。但是仅有新洋实验中学与盐城南洋中学因为比赛成绩良好而可以吸引外界的赞助。其他学校要由学生独自支付参赛费用,每次参赛时,需要每位学生支付800至900元的费用。经济状况不佳与来源问题,影响了宜兴市中学生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
从文化上看,中学生篮球运动能否顺利开展,也受到篮球比赛与校园篮球活动氛围等文化因素的影响。篮球比赛在篮球运动的开展方面影响较大,能够直接影响中学生对篮球的训练兴趣。假如校园的篮球氛围较好,能够丰富中学校园课余生活,也能够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实践证明,篮球运动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团队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坚持篮球运动的普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但是,我们通过对篮球运动在无锡宜兴中小学生中的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的篮球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篮球运动理论教育的缺失、篮球运动形式的单一、体育课被占用以及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等。
4.2建议
针对以上的调查问题,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4.2.1加强理论指导
篮球运动不仅仅是一种竞技运动,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里包含了篮球运动员需要遵守的规则、道德准则以及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等。要从小树立孩子对篮球运动正确的认识,就要深入理论知识的教授。只有对篮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的了解这项运动,从而热爱这项运动。此外,由于篮球运动属于竞技类的运动,赛场的规则不容忽视,每个人都应该对赛场规则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赛场秩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生的好胜心较强,一旦在球场上失利就容易引发各种冲突。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准则教育,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4.2.2加强体育教育
随着课业任务的日渐繁重和考试压力的逐年增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参与篮球运动会让学生更好的释放自己的压力,学会适当的调节自己的心态。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生需要适当的释放自己的压力,寻求一种让自己放松的方式,这样才不会每天都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教学,不过分占用体育课时间,给学生一个释放自己的空间。
4.2.3丰富篮球的运动形式
当前中小学生中的体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让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的参与其中。究其原因,除了教学形式较为古板之外,体育教师对该课程的不重视也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体育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喜好及性格,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教学。比如,可以分别针对男女同学进行不同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热情,而不是总是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此外,体育教师应该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有充分的重视,积极引导学生的发展。
4.2.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篮球运动的商业化,许多篮球明星不断的涌现,成了不少青少年争相模仿的对象。与当前的追星热一样,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篮球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高收入的职业,受到媒体的追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更多关注到的是这一职业的光鲜,对篮球运动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不少媒体对这一职业争相报道,许多不负责任的言论和文章误导了青少年。因此,家长和学校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媒体也应该本着对青少年,对大众负责的态度加强自我监管。应该引导青少年认识到这些运动员为了自己的职业付出的努力,树立正确的榜样,指引中小学生的积极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金赛英.论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309-311.
[3]薛岚.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趋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12-14.
[4]王保成,匡鲁彬,王川.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58-260.
[5]刘玉林.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9-72.
[6]刘玉林,白喜林.从篮球后备力量看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J].中国体育科技,1998(8):30-32.
[7]孙民治,陈钧,方明.21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1,21(1):44-46.
[8]谭朕斌,何禄兰.浅论篮球运动的文化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11(1):93-96.
[9]王美春.现代篮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与发展趋势[J].体育学刊,2002,9(4):111-112.
[10]霍军.体育教学白喜林,黄文彦,吴源.中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与篮球后备力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999(3):10-1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