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的个案研究

摘要:以探究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为目的,笔者采用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并结合国内外焦虑理论,对南京市某幼儿园小一班的30名幼儿初入园表现进行全面调查。笔者通过整理分析所得资料发现:小一班30名幼儿初入园多为大哭、哭泣、依恋老师、哭

  摘要:以探究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为目的,笔者采用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并结合国内外焦虑理论,对南京市某幼儿园小一班的30名幼儿初入园表现进行全面调查。笔者通过整理分析所得资料发现:小一班30名幼儿初入园多为大哭、哭泣、依恋老师、哭闹、进餐障碍、午睡障碍、拒绝活动等7种入园焦虑表现;入园焦虑多发生在早晨入园以及午餐午睡前后,个别情况出现在离园之前。笔者从小一班30名幼儿中,选取2名有严重入园焦虑表现的幼儿进行个案研究并与家长访谈,探究影响其焦虑的原因。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目的以及意义、研究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和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章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三章为严重入园焦虑的个案研究、家长访问实录与分析以及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的分析;第四章为本文笔者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所提建议。
  关键词:入园焦虑;家庭因素;个案研究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幼儿的各种心理机制都是在幼儿期得到快速发展的。幼儿时期发展起来的心理品质以及心理健康对幼儿一生会产生巨大影响。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早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步入幼儿园是婴幼儿接触集体生活的开始。第一次接触全新的生活环境婴幼儿常常表现出不适应,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入园焦虑。入园焦虑是幼儿感知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心理和表现行为的不适应,是焦虑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明显的焦虑表现为不能正常进餐、大哭、哭泣、哭闹、独自游戏不能正常午睡、依恋老师、依恋物品等。轻度的新入园焦虑在家长和教师帮助下很快能够得到缓解,而一些幼儿却需要长时间才能适应,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幼儿入园焦虑?如何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本文以此为目的,来探讨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
  2.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幼儿入园哭闹的现象未引起家长的重视,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以此随着时间推移,幼儿焦虑现象可能愈演愈烈。研究表明严重的入园焦虑会导致幼儿心理障碍。本文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找出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引起家长对于幼儿焦虑现象的重视,从而改善家教育环境,帮助幼儿更快更好的克服入园焦虑。

  (二)研究背景

  学前教育近期实行的托幼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改革后,幼儿的入园年龄的向下延伸,面对这样的形式,家长更加担心幼儿。在孩子入园之前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入园后家长的的焦虑会日渐加重,家长的焦虑不仅会给自己生活造成困扰,而且还会加重幼儿的入园焦虑。因此,如何做好幼儿的入学前准备?如何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已经成为广大家长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关于焦虑研究
  弗洛伊德在对精神病的临床研究中对焦虑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索。他认为焦虑是由于被压抑的力比多转化而来,但压抑的是与本能冲动相关联的一种观念的表达,然而依附其上的力比多却是压抑不住的,压抑导致表达本能冲动的观念与力比多分裂,随后弗洛伊德在研究中又发现,本能冲动不能直接转化为焦虑,因为不同类型的焦虑往往产生同种焦虑。因此他认为焦虑是由于冲突而导致的结果,而自我把它当做一种危险或者是不愉快的情绪去反应,从而产生防御机制。这就是第二信号理论。[[[]DavidW,Peterh.《行为措施的相关性认知功能的研究》[J];国家评论杂志;2004,5:67-73]]
  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特质焦虑理论,状态焦虑作为人在暂时性的特定情绪中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它的紧张度与起伏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变化,表现为紧张与恐惧的主观的、有意的觉察,并随着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的唤醒。他同时认为特质焦虑倾向于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即将不同的情景知觉为不同的威胁,以及状态焦虑对这种威胁进行不同反应的倾向。
  2.关于儿童入园焦虑的研究
  (1)国外有关儿童入园焦虑的研究
  关于儿童入园焦虑,西方早在60年就开始对儿童依恋现象进行研究,约翰·鲍比首先提出了关于幼儿依恋的理论。他认为依恋是被抚养着对其有亲密关系的人存在强烈情感联结,依恋在儿童身上表现最为明显。“积极而温和的引导能减少孩子的考的索(调节血压的荷尔蒙)分泌,能缓解孩子的恐惧;而不信任冷酷的教养会导致考的索大量分泌。”[[[]马闫.《关于儿童入园焦虑期的研究》[J];才智;2012(31):97-97]]民主型教养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孩子战胜恐惧,过度保护与溺爱会使孩子面对不熟悉的事物是更加畏惧、退缩,如果父母能够鼓励要求孩子去面对新的经历,能够使孩子克服。Sullivan,Dana在“easingintopreschool”给出帮助幼儿缓解焦虑的建议,如带孩子早入幼儿园,敢于面对面的和孩子说再见,帮助孩子脱敏等等;Rimm,Pianta认为家庭结构能够影响幼儿入园表现[[[]Rimm-Kaufman,PiantaSareE.《在学前班和幼儿园的家校联系方式学校》[J];心理学评论;1999]]。自两岁后,幼儿是通过模仿成人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渐渐学会控制转化情绪,常常用自言自语、转化情绪以防止消极情绪产生。成人为幼儿提供“社会性参照”,家长在幼儿新入园时表现的紧张、担忧的情绪会加重幼儿的入园焦虑[[[]劳拉·贝克.《儿童发展》[M],江苏教育出版社,吴颖等译,2002]]。
  (2)国内有关儿童入园焦虑的研究
  佘翠花在《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退策略》中将幼儿入园焦虑原因总结为本能的对陌生环境不安和恐惧和对父母的依恋[[[]佘翠花.《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J].幼儿教育,2006,(7、8):20-21]]。戚宇认为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是源于周围环境改变。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如教养方式,幼儿园环境,幼儿个性特征等。总之,家庭教育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入园焦虑。

  (四)核心概念界定

  1.入园焦虑
  戚宇在《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干预》中定义入园焦虑为:“新入园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总是哭闹,同时还可能伴随有吃饭、睡觉不正常,甚至出现发呆、唠叨、不安、烦躁等现象,我们将这种幼儿初入幼儿园时,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表现出来的心理及生理上的不正常反应称作幼儿入园焦虑”。因此本文将幼儿入园焦虑定义为:幼儿新入幼儿园,因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导致身心方面、情感体验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不适应行为。具体表现为“拒园”行为、情绪不稳定等。
  2.家庭因素
  家庭中能够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等。
  3.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就是对某一对象进行的详尽而深刻的研究。个案研究即可以研究一个人,也可以研究某个组织。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京市某幼儿园小一班,年龄3-4岁,其中女生16名,男生14名共30名幼儿。选取焦虑较明显2名幼儿进行重点观察,个案一:二果,男,年龄3.5岁;个案二:乐乐,女,年龄3岁。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笔者作为实习老师,从9月19日起至10月21日(除去节假日与休息日)对幼儿进行为期28天的参与式观察。采取时间取样法,观察时间:8:00到16:30,根据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表,将每日记录表分为六个时段对幼儿进行观察。经过28天的参与式观察,整理资料得到如下观察结果:
  入园焦虑表现:小一班幼儿入园焦虑表现形式多样,个体的焦虑表现为不同时间段具备不同特征,不同幼儿表现出的焦虑形式不同,当然在一程度不同。一个幼儿也会同一时间段表现出两种以上的焦虑形式,程度的不一,表现又不同。笔者根据小一班30名幼儿实际情况,最终选择如下7个指标来记录幼儿焦虑表现。
  ①大哭:哭的声音响,持续的时间长并且严重影响到身边的同伴可以用痛哭流涕、肝肠寸断来形容哭的程度。
  ②哭闹:哭的声音响且伴有相应的动作如:抱住家长不放手、打滚、挥舞手臂、用脚蹬地等剧烈的肢体动作。
  ③哭泣:轻声哭,眼里充满泪水,时常表现为抽泣的现象,但不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④依恋老师:将老师当做妈妈、表现为紧跟老师,牵着老师衣服或手等、让老师抱、让老师喂饭或者需要老师陪睡午觉等。
  ⑤进食障碍:拒绝进食,或是进食就故意呕吐的现象,边哭边吃,吃的很少,不会用勺子自己吃饭,或是不能注意进餐卫生吃的到处都是,甚至将饭撒掉等。
  ⑥午睡障碍:午睡时间拒绝睡觉,出现大哭、不肯躺下、摆弄手指不肯午睡,或者依恋教师,需要教师陪伴自己。
  ⑦拒绝活动:拒绝参加幼儿园集体活动,表现为早操拒绝做操;默坐不参与任何活动,不理会任何人;独自游戏。
  用柱状图表现各个时间段幼儿表现,情况如下;
  图2-1 8:00-8:20幼儿焦虑表现图
影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的个案研究
  图2-2 8:20-9:10幼儿焦虑表现图
影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的个案研究
  图2-3 9:30-10:30幼儿焦虑表现图
影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的个案研究
  图2-4 11:00-12:15幼儿焦虑表现图
影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的个案研究
  图2-5 12:15-14:40幼儿焦虑表现图
影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的个案研究
  图2-6 15:00-16:30幼儿焦虑表现图
影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的个案研究
  从表一到表六我们发现8:00-8:20、11:00-12:15以及12:15-14:40这三段时间幼儿入园焦虑人数较多,在观察的第一周里,焦虑人数最多,大致有4-5名幼儿存在焦虑现象,自观察日起三四天后,焦虑人数有所下降,在过了一个双休日后,9月26日焦虑人数有明显回升。观察日开始的两周后,发现焦虑人数总体来说处于下降趋势,幼儿经过一个小长假之后,10月9日焦虑人数明显增加,观察的最后一周,幼儿焦虑人数徘徊在1-2名,在全班大多数的幼儿都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仍然有两名幼儿存在严重的焦虑现象,因此我将这两名幼儿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2.个案法
  是指对某一个体、或者群体进行连续持久的观察,从而得到其发展变化全过程的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名焦虑严重的幼儿进行个案研究。
  3.访谈法
  指通过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以获得所需研究材料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对有严重入园焦虑表现的幼儿家长的访问,来探究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
  三、严重入园焦虑的个案研究
  (一)个案一
  1.观察对象
  二果,男,2013年7月21日出生,2016年9月1日入园,南京市XXX幼儿园小一班。
  2.入园焦虑的表现
  第一周
  入园时大哭,抓住阿姨的手不放
  二果由保姆阿姨把他送入园,表情黯然,一副要哭的表情。当老师和他打招呼时,他突然大哭,抱住阿姨的腿,放声大哭。阿姨告诉他,放学就来接他,然后挣脱开他,和老师示意一下,赶紧走开了。老师把他从地上抱起来,安慰他阿姨一会就来接他,带他去玩游戏,他不肯。
  依恋老师,拒绝活动
  二果进班之后,一直跟在老师后面,老师去哪里,他就去哪里。老师让他去擦自己的小椅子,他摇摇头,让他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他低着头,玩弄自己的衣角不说话,依旧跟在教师身后。
  进餐障碍
  早餐的时候,老师让他去吃点心,不能一直跟着老师,老师有自己的事情做,他哭喊道:我要回家,我要姑奶(阿姨)。老师把他带到桌子前,给他发了点心,他依旧大哭,老师怕影响其他幼儿,带他去区域游戏的桌子上吃,然后走了,他一个人在桌子边大哭,后来变成了哭泣,一边用衣服擦着眼泪,一边把饼干放在嘴里,然后又去找老师了。餐具也丢在了区域的桌子上。午饭的时候,又哭喊我要回家。老师告诉他吃完饭姑奶就来接你了。他擦擦眼泪,拿起勺子吃了一口,在嘴里也不嚼,又放下勺子,黯然的不停地擦眼泪。最后老师是喂他吃完的。
  午睡障碍
  一进午睡房,就开始大哭。老师告诉他,睡一会儿姑奶就来接他了,他说他不想睡觉。老师说那你就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不睡觉,老师陪你等姑奶来接你行不行?他点点头,在老师陪伴下睡着了。睡了一会突然又哭了起来,老师赶紧去摸摸他,帮他盖好被子,又睡着了。
  9月20日,二果早上依旧哭闹的要回家。午饭的时候,其他小朋友哭泣想妈妈,他也大哭起来。午睡的时候,他坐在床上,低着头哭泣,在老师的安慰下躺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周
  午睡情况好转
  9月26日,今天阿姨把他送来后,没有缠着阿姨,站在门口开始大哭,不愿意去做晨间任务,看见老师后直接跑过去拉老师的手,跟在赵老师后面,情绪低落,时不时的放声大哭,晨间活动他也没有玩。九点的时候早操,他开始和大家一起做操,只是经常放空心不在焉,老师叫他,他半天才回过来神,游戏活动时间,他又开始哭我在图书区给小朋友讲故事,他看了一会,跑过来告诉我,在家理也有这样的书,然后又不知道跑去那里了,午饭吃的很好,午睡没有哭,只是自己安静的在床边玩
  入园转为哭泣
  9月29日,今天二果八点40进班,哭泣,然后跟着保育园老师去了洗手间要去小便,出来后看见其他的小朋友在要益智游戏,他在旁边看了一会,等其他小朋友把玩具收起来后,他重新拿出来玩,此时心情平静。
  参加晨间活动
  9月30日,进班神色暗淡,不时地擦着眼泪。老师说二果今天很棒,都没有哭呢,他点点头。老师拉着他的手去户外活动,他找到一个扭扭车,坐上去玩了起来。
  第三周
  逐渐适应午睡
  10月11日,平常午睡的时候,二果都要老师躺在他身边,今天老师午睡时,刚坐到他的床边,他推了推老实说:“我自己睡,你去陪别的小朋友吧。”他躺在床上玩了一会手,然后睡着了,起床后也没有哭。
  第四周
  在最后一周的观察里,二果依然每天入园时哭泣,持续两分钟左右,停止哭泣。
  上午依恋老师的行为较明显,晨间活动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午饭午睡情况正常。
  从以上的描述中,发现二果入园焦虑行为主要表现为:哭闹、大哭、哭泣、拒绝活动、午睡障碍、进餐障碍、依恋教师等几种焦虑行为同时出现。哭泣、依恋教师行为在观察结束时仍然存在。二果的入园焦虑较为严重。
  (二)个案二
  1.观察对象
  乐乐,女,2013年11月20日出生,2016年9月1日入园,南京市XXX幼儿园小一班。
  2.入园焦虑的表现
  第一周
  入园哭闹,大哭
  9月19日,今天早上是乐乐的婆婆和妈妈一起送乐乐来上幼儿园,乐乐在走廊里就开始哭闹,赖坐在地上不肯起来,边哭边说:“我要回家,我们回家”妈妈和婆婆哄了好久也不行,最后妈妈把她送地上抱给老师,才挣脱开她。妈妈和外婆不放心她,偷偷地躲在窗户外看,后来老师出来和乐乐家长聊了一会,让她们放心去上班,她们才走。
  依恋老师,拒绝活动
  老师把乐乐抱进教室,乐乐趴在老师肩上不停地抽泣,但是嘴里一直说着:“我要回家,回家。”老师一直抱着她,等她情绪稍微平静,给她看看这个玩具,又给她看看那个玩具,但是乐乐看了一眼又立刻趴在老师肩上大哭。老师安慰她说婆婆五分钟就来接你,幼儿园就是家,我们有好多玩具和小伙伴等,但是没有用。大概哭累了,乐乐停止哭泣,老师带着她走到游戏区域,让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她又大哭起来说:“不要。”一个上午乐乐用大哭拒绝做任何事情,老师去哪里她就跟着老师。
  进餐困难
  老师见乐乐不哭了,就让她去吃点早餐,她摇头,老师说吃早餐身体才能健康,在老师的再三要求下,她又大哭,后来老师喂她,她才把早点吃下。
  午饭的时候,她坐在桌子前面大哭,要回家。老师说:“你吃了午饭外婆就来接你回家了,”她大哭说不要吃饭,老师见怎么也哄不好她,就要走,她拉着老师衣服哭喊:“你陪我,你别走。”老师说;“你吃饭不哭,我就陪你。”午饭是老师喂她的,吃的很干净。
  午睡障碍
  老师帮她脱了衣服,她坐在床上不肯躺下,老师拍拍她让她躺下,老师刚要走她就拉着老师的手,一边哭一边说;“你别走,你陪我。”刚睡了一会就行了,坐在床上不肯躺下,老师一走到她旁边她就躺下,一走开就坐起来,午觉睡了10分钟左右。放学的时候,乐乐婆婆来的有点晚了,乐乐坐在板凳上看婆婆一直没有来,又大哭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乐乐的情况和前几天的状况大致相同,早上哭闹,一整天都是处于要哭的状态。
  第二周
  哭闹转为大哭
  乐乐依旧每日入园情绪低落,但是闹的现象少了,更多表现为大哭。
  依旧粘着老师
  乐乐每日早上都会在教室门口哭,持续时间大约10分钟,老师见她每天如是,也不过多的安慰她,她自己哭累了,就会去找老师,也不和老师说话,跟在老师后面看老师做事情。
  进餐情况好转
  早餐时,老师会让乐乐去吃点心,她会让老师陪她吃,老师说:“乐乐自己去吃,老师还有事情做,我就在这里等你,你吃好了就来找我。”后来几天,只要老师告诉乐乐去吃点心,她就去吃点心。午餐时仍需老师陪伴,但大哭情况减少,基本上不需要老师喂饭。
  午睡好转
  这周乐乐午睡的时候很少哭闹,但是仍然需要老师陪她。周三的中午,一直陪她午睡的老师,有事情没有来。她午睡时不停地坐起来。我问她怎么了,她说为什么XX老师没来,她什么时候回来。
  第三周
  大哭转为哭泣
  周一,乐乐妈妈送乐乐上学,乐乐趴在妈妈怀里大哭,不愿意进班,老师安慰她,妈妈一会回来接乐乐,她虽然不情愿,但是牵着老师的手进了班。以后几天乐乐虽然早上情绪还是低落,时常哭泣,但已不存在大哭、哭闹的现象。
  开始参加集体活动
  以前晨间活动的时候,老师说乐乐你去和小朋友玩一玩,她就会马上表现出抵制情绪,这周,老师让她去参加晨间活动,她会找个就近的器材,上去走走,玩一玩,但是只要老师一走,她就立刻去追上老师。
  依旧粘着老师
  乐乐是一个非常粘人的孩子,自观察日起第三周,乐乐每天跟着老师,老师去哪里,她就去哪里。又一次,老师想“甩开”她,趁她情绪不错的时候,悄悄溜走,当乐乐发现老师“消失了”,她放下手中的玩具到处找老师,从教室找到外面。
  能够自己脱衣服,睡觉不哭泣
  观察的第三周,乐乐自己会脱衣服了,午睡时候已经不哭了。但是仍然需要老师陪她。
  第四周
  观察的第四周,乐乐每天早上与家人分离的时候依旧哭泣,通常持续10分钟左右。“粘人”的现象依然严重,上午时间乐乐基本上都粘着老师。活动情况明显低于其他幼儿。进餐情况正常,能够自己吃饭。午睡时时常趁老师不注意起床,午睡时间比其他幼儿短。从以上情况分析得出:乐乐存在严重的入园焦虑现象,主要表现为哭闹、大哭、长时间哭泣、依恋老师。

  (三)家长访问实录与分析

  1.对二果母亲的访谈与分析
  (1)访谈对象:二果母亲
  (2)实录:
  问:爸爸妈妈的职业是什么?
  答:爸爸是一名医生,妈妈是小学教师
  问:二果平时谁来照顾?最依赖谁?
  答:父母平时都上班,没有时间照顾他,所以请了阿姨来照顾他。他平时也就比较依赖家里的阿姨,因为父母能陪伴他的时间也比较少。
  问:二果性格什么样?上幼儿园之前喜欢和小朋友玩吗?
  答:二果的性格比较内向,经常自己在房间里看书,自己游戏。上幼儿园之前,父母也会带他社区公共场所去和小朋友玩,他开始比较腼腆,不好意思和小朋友打招呼,但是玩起来之后就比较活泼了。
  问:父母在家一般和二果玩什么游戏?
  答:妈妈经常在下班之后,周六周日都会陪他,在家里一般是给他讲故事,陪他看图书,也害怕他玩一些危险的游戏。周六周日偶尔会带他去游乐园玩。
  问:二果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做了哪些准备?
  答:正式上幼儿园之前,二果也上过托班,所以我们也没有做太多的准备,觉得他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当时幼儿园分班也没有分配好,我们也不知道在哪个园上学,所以也没有带他来提前参观。
  问:二果刚入学你是否担心?
  答:不担心,因为二果之前上过托班,而且他在家里是老二,他有个哥哥,上幼儿园肯定要度过适应阶段,我觉得过了适应阶段,他就能很好适应幼儿园生活。
  问:平常的家庭教养方式?
  答:平常对他还是比较严厉的,有时犯错误的时候他还比较执拗,妈妈对他的态度是该惩罚就要惩罚,爸爸不是经常管他。
  问:平常奖励孩子的方式是什么?
  答:平常奖励他就会给他贴小红旗,比如他吃饭吃的好、和哥哥分享等就会给他贴一个小红旗,等收集到十个小红旗的时候就给他换一个礼物,但是礼物一般都是带他去书店买一些故事书。
  问:二果犯错误怎么处理?
  答:犯错误一般会关禁闭,但是经常关禁闭也不好。所以有时他打人了,我就会攥住他的手说,因为手打人了,所以这个手两分钟不能动;嘴巴说了不好听的话,所以今天不能吃好吃的零食。
  问:在家吃饭的情况怎么样?
  答:他在家吃饭的表现不好,虽然吃的比较多,但是会出现吃着吃着就分神,或者塞在嘴里不愿意吞咽的现象。因为他晚上睡觉比较早,所以吃饭也早,经常是在爸爸妈妈下班前就吃过了,家里的阿姨喂他饭,他也就想吃就吃,不愿意吃就跑掉,阿姨也拿他没办法,就养成了坏习惯,但是只要爸爸妈妈在家时,就严格要求他。
  问:二果在家是否有粘人的表现?
  答:爷爷奶奶就住在隔壁,家里还有阿姨和哥哥陪他,他也没有特别黏哪一个人的现象,就是有时候家里照顾他的阿姨回家,晚上睡觉时他会哭着找阿姨,其他时间还好。
  (3)分析
  母亲的过少陪伴和过度保护
  二果妈妈平时陪他的时间比较少,陪他玩也选择是在家里陪他看故事书或讲故事,她害怕二果玩一些危险的游戏。母亲的过少陪伴过度保护使二果变得内向胆小,不知道如何接触伙伴,是导致二果入园焦虑的原因之一。
  母亲严厉的教养方式
  母亲陪伴的时间见比较少,但是当母亲陪伴的时候经常采取比较严厉的教养方式,当二果犯错误时,常常采取关禁闭的方式。当二果初进入新的环境难免猜疑:老师会不会对他关禁闭。母亲过于严厉的教养方式是导致焦虑的原因之一。
  家长入园准备不充足
  入园准备不充足表现在两个方面,物质方面:爸爸妈妈认为二果上过托班,幼儿园需要的东西不需要在准备了。精神方面:爸爸妈妈没有意识到幼儿入园焦虑的严重性,觉得是每个幼儿都会经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焦虑情况自然就会缓解,也没有带二果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家长入园准备不充足是幼儿焦虑的原因之一。
  对长期照顾人的依恋
  在平常与二果接触的中,发现二果经常提到照顾他的阿姨,甚至多于提到母亲的次数。父母工作不能照顾他,每天是阿姨接送他去幼儿园,在家里陪他照顾他吃饭穿衣,二果对阿姨的依恋甚至到了无法代替的地步。在幼儿园,教师需要同时照顾许多孩子,难免忽略他,让他觉得从教师哪里得到安全感。对照顾人的依恋是导致他入园焦虑的原因之一。
  父母性格特征的影响
  在与二果妈妈交谈过程中,发现二果妈妈的性格不是属于活泼外向型,也不属于特别内向型,在二果妈妈的描述中发现二果爸爸是属于内向型。父母的性格会对幼儿性格产生影响,在活跃开朗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自然而然会被熏陶成活泼乐观的态度,相反如果父母照顾人的性格都比较内向,不善言语,幼儿时间长了也会变得内向。
  2.对乐乐外婆的访谈与分析
  (1)访谈对象:乐乐外婆
  (2)实录:
  问:爸爸妈妈的职业?
  答:爸爸妈妈都做生意,属于自由职业者。
  问:乐乐平常由谁照顾?最依赖谁?
  答:乐乐在家由外公外婆照顾,最依赖外婆,爸爸妈妈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她,从很小的时候就是由外公外婆照顾她饮食起居,上幼儿园后大多数也是由外公外婆接送上学。
  问:乐乐性格什么样?上幼儿园之前喜欢和小朋友玩吗?
  答:乐乐的性格属于外向型,甚至属于特别活泼的,也很淘气。上幼儿园之前很少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她自己在家也能玩的很开心。
  问:家长在家一般和乐乐玩什么游戏?
  答:乐乐妈妈在家的时候喜欢陪乐乐画画或者粘贴画,偶尔会带她去游乐场玩一玩,她比较喜欢跑,出去不让家人牵着手,还有比较害怕她玩一些有危险的游戏。
  问:乐乐上幼儿园之前,家长是否做好了准备?
  答:乐乐上幼儿园之前也上过托班,所以家里面也不担心她上幼儿园不适应,都希望她能上幼儿园学本领,在家她也不听话,到幼儿园由老师管着她,还能学点规矩。
  问:乐乐刚入学你是否担心?
  答:乐乐上托班也哭,但是时间长了,也慢慢适应后来就不哭了,我们感觉乐乐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就是她比较淘气,家长怕她在幼儿园添麻烦,老师管不住她。
  问:平常的家庭教养方式?
  答:在家里她爸爸妈妈上班没时间管她,都是我和家里的阿姨管她,我们说话她也不怎么听,和我皮的很,她很淘气管不了她。
  问:平常奖励孩子的乐乐是什么?
  答:在家里比如吃饭吃的好,或者听话了,就带她出去,给她买喜欢的玩具。
  问:乐乐犯错误怎么处理?
  答:乐乐犯错误,家长就说她两句,不会去打她之类的。她也比较皮,家长管不住她,把乐乐送到幼儿园让老师看管挺好的,最近就感觉改掉了不少不好的习惯,以前吃饭的时候经常把筷子丢在地上,现在就不会了。
  问:乐乐在家吃饭的情况怎么样?
  答:乐乐在家吃饭的饭量还是挺好的,喜欢吃的能吃好多,以前吃饭时喜欢丢碗、筷子,自从上了幼儿园,也不会这样了。
  问:乐乐在家是否有粘人的表现?
  答:在家也会粘人,比较喜欢黏外婆和妈妈,一般她一伤心哭了,就会来找外婆,让外婆抱她哄她,晚上睡觉时也会找外婆。
  (3)分析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的人口组成,包括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丁克家庭以及多代际家庭等。案例中的乐乐的家庭结构同时属于独生子女家庭与多代际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的其他成员往往在孩子身上倾注所有的关怀,甚至有的家长放弃原则的讨好放纵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养成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乐乐这样的多代际家庭,孩子除了得到父母的关心外,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心和爱。隔代家长对于孩子往往是顺从孩子意愿与爱好,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往往容易形成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不良个性。因此,家庭结构也是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之一。
  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乐乐的家庭结构属于独生子女式的多代际的家庭结构,因此乐乐的家庭教育中除了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还包括外公外婆的教育方式。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乐乐父母很忙,很少照顾乐乐,乐乐的饮食起居都是外公外婆来负责。伤心哭了,让外婆抱,吃饭随意丢碗筷,对待外婆外公的管教也是不听,所以乐乐初入幼儿园,因的不到老师随时随地关注,常常大哭,睡觉时也需要教师陪伴才能入睡,很少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导致乐乐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也紧张,往往表现为抢其他小朋友玩具,独占玩具,不准守游戏规则等。乐乐家长对于乐乐表现出明显的溺爱,准要表现在奖惩的方式上,奖励乐乐往往是物质上的奖励,买乐乐喜欢的东西,惩罚乐乐也只限于说一说她,认为乐乐的任性只是乐乐性格活泼的表现。因此,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之一。
  家长自身的焦虑
  乐乐家长希望乐乐到幼儿园学习,同时又担心老师管不住乐乐,在笔者实习期间,乐乐外婆、妈妈送乐乐来幼儿园总是问老师乐乐昨天有没有好好吃饭,希望老师能够看着她一点,乐乐哭闹不愿意入园的时候,外婆会先躲到窗户口观察,等到确定乐乐不哭了,再离去,家长的焦虑会导致幼儿入园焦虑的加重。
  对长期照顾人的依恋
  乐乐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她,乐乐平时最一脸的就是外婆,在家里不顺心,哭闹就要外婆抱、外婆哄,晚上睡觉也是外婆陪睡。在幼儿园哭泣的时候也是不停的说找外婆。外婆总是在她周围时刻关注她,当来到幼儿园后,在老师身上无法得到无时无刻的关注,就会变得焦虑。因此,对长期照顾人的依恋也是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之一。

  (四)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分析

  在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中,UBronfenbrenner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他认为:“发展个体是包含在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在幼儿新入园之前,接触最多的就是家人(包括保姆)。家人是组成幼儿微观系统的重要部分,因此家庭因素对幼儿入园焦虑有巨大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幼儿焦虑个案的调查与分析中,将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归结为: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家长自身因素。
  1.家庭环境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
  家庭环境由许多因素构成,主要包括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氛围以及教养方式等。笔者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本文主要从家庭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两方面来探讨家庭环境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
  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数量决定家庭结构的类型,例如三代以上构成的家庭,就称之为多代际家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就称之为独生子女家庭。一般来说,家庭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多代际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丁克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等。家庭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养方式,像乐乐就是典型的多代际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家庭成员成员往往在孩子身上倾注所有的关怀甚至溺爱。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养成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家庭结构是客观因素,有时很难改变,因此在探讨解决对策时,我们应该把改变家庭教养方式来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现象。
  本文中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是指幼儿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幼儿长期照顾人的教养方式,它是父母或长期照顾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表现的固定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
  民主型教养方式是理性并且民主的。民主型的家长对孩子常常表现为理解与尊重,他们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儿童,及时热情地对儿童的需要做出反应,尊重、鼓励幼儿去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出儿童的过错,肯定儿童的优点,做到赏罚分明。这种接纳和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较强,乐于与人交往,善于自我控制。
  专断型教养方式是一种高控型的教养方式,专断型的家长高度保护和监督幼儿的所有行为,要求幼儿服从自己,并按照家长希望和指定的方向去发展。专断型的父母常常忽视幼儿自身的意愿和现有的发展水平,对于幼儿过错或者是违反规则常常采用严厉的惩罚,比如打骂和不恰当的吓唬的现象,当幼儿初入幼儿园,他们就会害怕教师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惩罚他们,从而畏惧教师,产生焦虑。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往往表现出焦、畏缩和抑郁,不善于与同伴交往,时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溺爱型的家长与民主型的家长都对幼儿回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是溺爱型的家长对幼儿缺乏控制,一味地容忍宽容幼儿,比如在家里纵容幼儿安排自己饮食与作息,没有节制的看电视,想要的东西就要立刻得到。因此当幼儿初入幼儿园受到教师的“惩罚”,就会觉得教师不爱他们,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溺爱型的家长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想要给予孩子想要的一切。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尤其表现在家长的奖惩方式上,溺爱型的家长常常喜欢用物质来奖励幼儿,只要幼儿听话或者稍有进步,就会给予物质奖励,而忽视精神上的奖励,因此当幼儿新入园他发现教师给予的多是精神上的奖励,远比不上物质奖励,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的奖励不感兴趣,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从而产生焦虑。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幼儿往往表现出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等不良个性。来到幼儿园教师无法给予他们像家长给予的关注,就会表现出失落、焦虑、哭闹不止等行为。希望通过大哭来引起教师的关注。这类幼儿新入园很容易产生入园焦虑。
  2.家长自身因素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
  当幼儿新入园不仅幼儿会产生入园焦虑,家长也会产生焦虑,家长自身的行为、态度对幼儿都会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从家长入园准备和家长自身焦虑情绪进行研究。
  (1)家长入园准备不充足
  入园准备主要包括物质准备与精神准备两个方面。入园准备不充分会对幼儿入园焦虑产生不良影响,在观察期间,一位家长没有给幼儿准备卡通姓名贴,每到拿水杯,或者吃午饭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能快速找到自己的水杯和座位,只有他找不到,因此常常大哭。精神准备又包括家长的精神准备和幼儿的精神准备。家长如果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将幼儿送入幼儿园,担心幼儿在园不能适应,不信任教师,常常表现为偷偷观察教师,交代教师的事情总是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教师忘记。当幼儿入园表现出不适应,大哭不止,或者轻微身体的不适,家长就不忍心送幼儿去幼儿园,等到幼儿情绪好转再送入园,这样会使幼儿焦虑反复,很长时间都不能适应。幼儿的精神准备,对于初入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幼儿园和教师都是陌生的,他们常常表现出对新环境和新人际关系的恐惧,家长可以提前带幼儿参观幼儿园,亲近教师,来减轻新入园焦虑。
  (2)家长自身的焦虑情绪
  家长自身的焦虑情绪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家长对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会使幼儿对家长产生强烈的依赖,等到了幼儿园无法获得这种照顾就会产生焦虑。当幼儿稍表现不适,就不忍心让幼儿入园,当幼儿入园大哭,甚至自己也跟着哭泣;觉得亏欠幼儿,变着花样补偿幼儿;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经常问幼儿“与没有人打你?”“今天哭了吗?”类似的问题,这些负面的问题会对幼儿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变得警惕、害怕和不安。家长的焦虑往往是因为对教师的不信任和幼儿园工作的不了解。案例中乐乐的婆婆经常会躲在窗户外观察教师与幼儿,明显表现出对教师的不信任,嘱咐教师做的事,也是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教师忘记。家长的焦虑情绪会在无形中影响幼儿,加重幼儿的焦虑。
  除此之外,家庭氛围、父母的性格以及幼儿自身的年龄、性别、个性、自理能力等都影响着幼儿的入园焦虑。如家庭氛围融洽和谐,父母的性格开朗会使幼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幼儿的适应能力较强;年龄小的幼儿入园焦虑比较明显;性格开朗的孩子适应能力要强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幼儿能够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四、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思考

  (一)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性的依恋。家庭成员之间友善、关爱、相亲相爱,在这样温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他们知道如何去与他人相处、去关心帮助他人。相反,成长在关系冷漠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容易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人相处,常常出现攻击性行为。因此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个性,对周围环境充满信任感,从而提高适应力,缓解幼儿焦虑状况。

  (二)形成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在选择教养方式的时候,溺爱型和专断型都是不可取的,实验证明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安全性的依恋。父母主动并善于与幼儿交流,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需要并提供适当帮助,培养幼儿自信心和生活自理能力。
  肯定幼儿的优点,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能行”,让他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与肯定。对于幼儿的错误及时指出,赏罚分明合理。在这种环境下幼儿充满安全感,对于新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多代际家庭,祖辈与父辈的教育方式往往不同,祖辈对待孩子往往表现出溺爱,觉得孩子小,不应该要求约束他们,父辈对于孩子的态度又比较严格,教育方式上的不统一,会导致幼儿的双重性格,因此统一教育方式,保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在幼儿面前要保持积极向上、沉着冷静,因为家长的焦虑情绪会给幼儿带来不好的影响,不要经常问幼儿“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今天哭了没有”“老师喜不喜欢你”之类的会给幼儿产生不好的心理暗示的问题,要经常问一些能唤醒幼儿快乐情绪的问题,如“今天玩了什么游戏”“今天和那个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等,这些积极的问题会使幼儿觉得幼儿园是有趣的,从而乐于去上幼儿园。
  家长不断学习去树立争取的育儿观念和家庭教育知识。家长以自身为榜样,乐观向上、待人真诚、关心关系爱护他人,那么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变得积极乐观,知道如何关心爱护他人。

  (四)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气质是天生的,性格是后天养成的。在活泼开朗的家庭成长的幼儿,常常也是活泼开朗的,在压抑沉闷的家庭中成长的幼儿,往往是内向冷漠的。因此父母首先要保持乐观开朗的积极态度,常带幼儿去接触周围的环境,接触不同的小朋友,能够帮助他提高适应能力,体验到交往的快乐。
  从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比如让幼儿自己睡觉、自己吃饭等,严禁包办一切的做法。训练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帮助幼儿更快的适应新环境。

  (五)家园合作共同努力

  家园合作需要家庭、学校、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各方面表现,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和教师了解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如进餐、午睡和活动情况等方面。家长在了解幼儿焦虑状况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教师,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在观察期间,很明显的感受到,在双休日和假期过后,幼儿入园焦虑出现反复的现象,即“5+2=0”的现象。它反映的是家园合作还只是一种表面工作,许多家长在家长开放日的时候陪孩子们玩一玩,回家之后却很难针对幼儿问题开展适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配合,难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连贯性,因此幼儿焦虑在长时间内也得不到缓解。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方向一致,家长、教师、幼儿园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才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五、研究反思

  本文通过对南京某幼儿园小一班30名新入园幼儿进行为期28天的参与式观察,选择2名存在严重入园焦虑的幼儿做为个案研究对象,以此来讨论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关于此次调查,受时间以及个人能力的限制,此次研究存在一定不足。第一,在选取调查对象方面,此次研究取样过小,只选取同一个班级的幼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的效度。其次,笔者的问题分析能力以及专业阅读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本文的数据分析和建议思考部分不是很完善。第三点,本文还采取访谈法,再涉及一些隐私或涉及幼儿或家长自身缺点时,不排除访谈对象回答非本心的现象。

  参考文献

  [1].DavidW,Peterh.《行为措施的相关性认知功能的研究》[J].国家评论杂志,2004,5:67-73.
  [2].MartinPP,JustinSFCabrialC,etal.DosedependentdereaseOfactivationbilateralamygdalaandinsulabylorazepamduringEmotionpmeessingArchGenPsvehiatry,2005:282-288.
  [3].马闫.《关于儿童入园焦虑期的研究》[J];才智,2012(31):97-97.
  [4].Gunnar,M.R,Leighton,K,&Peleaux,R..Theeffectoftemporalpredictabilityonthereactionsofone-year-oldstopotentiallyfrigheningtoys.Developmentalpsychology
  [5]Rimm-Kaufman,PiantaSareE.《在学前班和幼儿园的家校联系方式学校》[J].心理学评论,1999.
  [6]劳拉·贝克.《儿童发展》[M],江苏教育出版社:吴颖等译,2002.
  [7]佘翠花.《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J].幼儿教育,2006,(7、8):20-21.
  [8]戚宇.《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成因及干预》[J].教育导刊,2004(06X):25-29.
  [9]《关于布朗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2).
  [10]桑标.《父母意识·育儿焦虑·先天气质-独生子女与亲子关系研究的新热点》[J].当代青年研究,1998(02).
  [11]张焕庭.《教育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515.
  [12]戚宇.《不可忽视的家长的分离焦虑》.幼儿教育,2005(Z2):37.
  [13]隋悦英.《城市幼儿园幼儿的焦虑问题及辅导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14]赵金霞.《4-6岁儿童的焦虑、人际认知问题解决及两者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15]薛凤.《幼儿分离焦虑复发的分析与对策》[J].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33):50.
  [16]纪红霞.《入园适应相关因素解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03-105.
  [17]《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中国教育部.2012.
  [18]李亚炜.《父母焦虑与儿童适应关系》[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19]王欣、苏晓巍、王岩.《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2).
  [20]罗敏.《焦虑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J].健康心理学,1999(7).

  附录

  附录
  一日观察记录表
影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的个案研究
 附录二
  家长访谈纲要
  1、父母的职业是什么?
  2、幼儿平常由谁照顾?最依赖谁?
  3、幼儿性格什么样?上幼儿园之前喜欢和小朋友玩吗?
  4、家长在家一般和幼儿玩什么游戏?
  5、幼儿上幼儿园之前,家长是否做好了准备?
  6、幼儿刚入学你是否担心?
  7、平常的家庭家养方式?
  8、平常奖励孩子的方式是什么?
  9、孩子犯错误怎么处理?
  10、在家吃饭的情况怎么样?
  11、幼儿在家是否有粘人的表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427.html,

(2)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8月6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