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心冠肺炎疫情在重新塑造人民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企业模式和实体经济提出了挑战,并为改善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窗口。直播电商是移动媒体经济下的一种新购物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在交易商平台、内容平台或社交媒体平台上实况直播,并通过互联网、明星或企业内部成员推销产品,使观众能够直接完成交易。电商直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迅速发展,却因复工复产受到冲击。本文讨论后疫情时代下直播电商模式的产生原因与现存问题,并探索其未来之路。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直播电商;发展策略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线下的商业模式和实体经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时,直播电商的发展却开始加快。可以说,疫情加速了网络直播电商的发展。从时间和空间来看,网络直播电商是在疫情期间销售商品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互联网下的实体商店尤其如此。网络直播电商成功解决了用户与贸易商之间的问题,使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熟悉货物。然而,随着互联网直播电商数量的急剧增长,审美疲劳开始出现,人们对电子商务直播以及所售商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疫情的控制和“摆摊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实体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优化现有的网络直播电商模式,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Justin Harmon,David Scott和Kyle M. Woosnam. Leisure[1]在《the Quandary of the “Experience Economy”》中发现近几年互联网经济发展迅猛,但原有的电商模式难以有大的发展,因为人们需要购物体验,而体验是需要场景的。原有电商模式能做到让大家真切地感受虚拟场景吗?做不到。同时,网购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担忧,如商家的诚信问题、运货过程中商品受损、图片和实物存在差距等。网购虽然被大多数人认可,但仍然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亟需有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改变这一现状。
Alejandro Cataldo,César A Astudillo[2]等在《Integrated Maturity Model of System and E-Business Applications in an Emerging Economy》中指出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丰饶时代,消费者越来越偏重与自己独特的需求与个性的一面而非千篇一律,这就需要有新的模式来满足这一切。Paško Bilić[3]和Kangning Zheng,Zuopeng Zhang,Bin Song[4]分别在其论述中也提到了这点。
1.2.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网络直播电商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网络直播电商模式发展前景广阔,因为它既是一种网络经济新兴的发展模式,又是一种能使流量实现现金收益的方式。当下,传统电子商务商家和诸多直播平台正走下坡路,出现“电商+直播”的发展模式无疑为消费者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王远飞[5]在《浅谈疫情下电商直播的变化与发展》中指出,2016是网络直播商业化应用的起步之年,大量创业者涌入这一行业,形成“千播大战”的场景,这一阶段被称为移动直播元年。从那时开始社交平台日益多元化。除了QQ、微信、微博、小红书,还有快手、抖音、一直播、淘宝直播等平台不断加深对大众生活的渗透。例如在2019 年618期间,号称淘宝直播中第一主播的薇娅,她引导的成交额超过了 5亿;在2019年,李子柒店搞店庆时,该店的新品螺蛳粉大爆,卖出了 27万份。网络直播电商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社会经济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鄂晓桐[6]在《后疫情时代电商直播的革新之道》中指出,因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宅经济”重新发展起来。疫情期间,长期居家成为大众生活常态,使得线上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56,614亿元,同比下降1.6%。部分商家,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零售商通过寻求互联网途径来开拓产品销路,走出经营困境。直播电商为失业人群创业及再就业提供了重要渠道,为新个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王运昌、杨柳[7]在《“直播+电商”营销模式的困境与对策》中说明虽然“直播+电商”模式在电商市场的发展中,能有效地克服传统电商的弊端,但是在这个模式尚未成熟的前提下,运营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由于大众审美疲劳,网络直播电商开始出现调整期。现在个别直播电商售卖假货、退货率高的问题依旧存在;头部主播议价能力较强,很多店家也是亏本清货。接下来网络直播电商模式如何进一步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基于国内疫情形势、人民生活消费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思路转变的背景,研究后疫情时代网络直播电商模式发展策略。
1.3研究思路及结构
本文先对以往与直播电商模式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随后在此基础上研究网络直播电商实例,并对其接下来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希望对其余电商企业的未来发展有利,并提供有前景的参考。本文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以及方法等进行阐述,为全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网络直播电商的发展现状,对网络直播电商模式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旨在分析网络直播电商模式运营中存在的优势及瓶颈;第四部分针对网络直播电商模式发展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1.4研究方法
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研究网络直播电商模式的发展。其中,文献分析法是在中国知网检查搜索最新发表的期刊或是论文著作。同时还在全网找到微热点大数据、毕马威和阿里研究院等网络平台,并在其中搜索出所需的相关报告和行业数据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对近几年网络直播电商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行业现状,了解网络平台和网络直播电商的发展历程,结合自身经历及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对网络直播电商进行深入分析。
2 网络直播电商的概述
2.1直播电商模式概述
直播电商模式,主要是在电商平台中,直接镶嵌直播功能。例如我们经常见的淘宝直播以及京东直播等,这些采用的都是直接在平台中内嵌的直播功能,也就是直播被视为电商平台的附属品。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利用电商平台的流量带动直播流量,等直播平台拥有充足的固定流量之后,再利用直播流量反哺电商。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现场直播方式推销产品,尤其电视直播占主导地位。在电视直播时,待售的产品主要由一名或者两名主持人提供对商品的介绍,消费者可以通过打电话咨询进行购买。由于有效应用了超越地理界限的电视直播这一营销模式,因此在当时更广泛地实施了这一模式。然而,采用这一模式需要较高的准入门槛,通常电视节目方要求必须有购物样照,并对主持人有较高的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
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像淘宝、京东、唯品会等许多电商平台正不断涌现,一步步地改变着传统电视直播的营销方式。如今,选择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商品直播的人愈发多了。因为在电商平台上进行直播时,商家可以对商品进行详细的介绍,而消费者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随时都可以购买,不会再有时间的限制,从而促进商家与消费者间的互动和交流。[8]商家若是想要对商品进行直播,第一步要做的是向平台提申请,在申请成功后才能具备直播的资格,才可以进行直播。但是,商家本身需拥有一定的流量基础,这样在直播的时候商品推广起来才会更加容易。而平台也会对商家直播的时间以及频率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大量商家直播的现象,以此来有效地规范整个直播市场。除此之外,在直播时,商家可以仔细地讲解商品的使用优势,也可以在直播时进行发放优惠券等优惠活动,借此吸引买家的注意力。在整个直播过程中,用户可以实时发送弹幕,内容可以是点评商家或是咨询商品的详细信息,这样既能帮助商家了解用户需求,而且还能根据实际情况,为买家提供更加优质化的服务。
回顾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图文货架、短视频、直播三个阶段。直播电商是电商业态更新迭代的结果,其比图文、短视频更加真实、直观,可以与主播实时互动,产生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因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2.2后疫情时代网络直播电商的现状
疫情期间直播电商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而直播带货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它以畅通的网络,快捷的支付以及飞速的物流发展为依托,以实时性、可体验性、互动性作为平台优势,加上价格优势,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商业模式。在现阶段,直播带货所售的商品几乎涵盖了我们所有的生活消费领域。与此同时,在薇娅和李佳琦等明星主播强烈的个人光环下,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直播带货这一领域,梦想着分一杯羹。加之疫情对整个线下商业的冲击,直播带货是目前最热门的领域之一,网络直播电商的发展模式无疑是互联网发展斗争激烈、竞争激烈的下一个风口。根据毕马威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仅在2020年上半年,全国电商直播就超过1000万场,相当于每天有5万多场直播。报告估算2020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突破万亿元,2023年接近2万亿元。在这一态势下,活跃主播数超40万,上架商品数量超2000万[9]。据艾媒咨询显示,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96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1.5%。预计2023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规模将接近12012亿元。
然而,2020年末至2023年初,发生了很多电商直播翻车事故。李雪琴参与的一场直播带货涉嫌机器刷量数据xx;杨坤的一场直播因为退货率太高,商家纷纷开始维权;打假名人王海公开点名辛巴带货的燕窝是糖水;罗永浩因为带货的皮尔卡丹羊毛衫是假货而道歉[10]……而且随着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企业逐步复工复产,在疫情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直播电商接下来需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解决新形势下直播电商面临的电商发展困境。
3 后疫情时代网络直播电商发展优势及瓶颈
3.1优势
3.1.1较高的网站成交金额
过去,传统电商大多采取利用商品文字以及图片进行介绍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在网上店铺购物,而和传统电商不同的是,电商直播更注重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和交流,因此它的吸引力更强。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观看商品直播实现与主播或其他消费者的实时互动,通过互动知晓其他人对直播商品的见解,还可以从网络直播电商主播的讲解里学到很多平时一知半解的知识,例如关于商品的出厂信息、关于服装怎样搭配,关于美妆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特别的学习功能在传统电商上是无法体现的,有时候部分消费者仅仅是带着学习的心态进入直播间观看直播,但最后往往会在主播“买它,买它”的号召下动心,直接在直播间进行购物。[11]另外,直播电商还有大额优惠券和秒杀活动等价格上的优势。这种交流拉近了主播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在这样越来越亲近的一层关系下,相比传统电商中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商品介绍,客户会更容易相信也更喜欢主播的商品安利。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进店转化率为65%,据艾瑞咨询数据,2018年4月网红电商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主要是指网站的成交金额)年度增长量高达62%。电商直播模式下,巨大的流量与极高的进店转化率相结合,就是远超传统电商的GMV优势。
3.1.2准入门槛低,价格低廉
传统电商准入门槛高,商家不仅需要缴纳一定的平台费用,还需要缴纳其他高额的手续费,例如保障金等。而与传统电商不同的是,在电商直播这一经济模式下,主播们往往不需要对任何费用进行支付。他们通常只需要一部手机、一个麦克风,注册一个直播账号后直接就可以直播。通过直播引流,吸引消费者来购物。如果再加上主播直播得当,这样不仅效率高,达到的网站成交金额甚至可以媲美电视广告的效果。
3.2瓶颈
3.2.1主播专业性低
当前在电商平台上直播的某些主播,不仅审美单一,还素质低,有时在直播时行为大胆、发言用词粗俗不堪,或一言不发,或缺乏专业知识的储备,表达与商品毫无干系的信息。这些乱象不利于直播电商的健康发展。
3.2.2虚假宣传和数据xx
很多商家在直播间宣传的商品往往夸大其词,实际效果与宣传存在很大差距,以次充好、鼓吹宣扬、避重就轻甚至涉嫌虚假宣传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于线上的商品,消费者无法准确判断商品的质量,大多依靠主播的讲解、销量及买家评价判断。这其中会藏着许多猫腻,商家可以通过刷单来提升自己的销量和人气,误导消费者购买。一些主播在挑选商品时,通常只对商品出售的快慢和销量进行预判,却很少对商品的品质进行把关,有时为了提高销量和关注度经常会使用一些夸张的口号或者广告标语来引诱买家冲动消费。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20年3月31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在直播电商平台购物的最大的顾虑是“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这一占比达到了60.5%,其中消费者对商品质量问题的集中诟病便是“夸大其词”、“鱼龙混杂”、“假货过多”。商品质量不过关,消费者对直播电商的商品就会存在顾忌,影响消费信心,消费者满意度有待提升。如表3.1所示。
表3.1 直播电商消费顾虑
顾虑 | 占比(%) |
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 | 60.5 |
担心售后问题 | 44.8 |
没有接触过购物环节 | 30.9 |
担心商品支付不安全 | 26.4 |
担心维权问题 | 25.3 |
不信任直播平台 | 23.1 |
不信任主播 | 17.5 |
其他 | 4.4 |
例如,快手主播辛巴在一次直播中推销的一款燕窝,被一位消费者质疑真实性。面对质疑的辛巴不仅在直播中回击,甚至将质疑者的隐私曝光。2020年11月19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检测报告,报告结果直指辛巴所售的燕窝产品就是糖水。最终,铁证如山,辛巴发布了道歉声明,承诺对消费者进行三倍赔偿。然而这已经不是道歉、赔偿就能结束的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介入调查。最终辛巴的公司因为虚假宣传罚款90万元,辛巴的个人账号被封禁60天,他公司旗下的多位主播的账号被封禁15天。因为这件事,辛巴失去了路人缘,失去了一批死忠粉,成为了电商直播主播的负面典型。
直播电商市场鱼龙混杂,假冒伪劣现象层出不穷,这些劣质商品质量未达标,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有的商家以假冒伪劣的商品赚取高额的利润差,在商品中违规添加香料、防腐剂、香精、重金属等,采用劣质的原料生产,有的会引发致癌,有的有可能导致其他疾病发生, 给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带来损害。 还有的劣质商品一售罄就马上下架,做一锤子买卖,消费者在直播间一时心血来潮抢购的商品, 转眼就变成有安全问题的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后期退换货就难以保障。 兜售的“三无产品”售后服务更是难以保障,直播间带出的产品和消费者最终拿到的是不一样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劣质产品特别是食物以及化妆品类,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安全,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若不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直播电商只会成为一个空壳,并不会长远发展。
3.2.3电商直播内容同质化
随着“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发展,电商平台纷纷加入电商直播行列,直播内容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以淘宝为例,虽然该平台致力于打造以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为主旨的内容生产,但是直播内容依旧是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为主,PGC尚在探索阶段。除了主播不同,淘宝直播的内容并无差异,普遍为主播介绍产品并示范使用,通过弹幕了解用户的疑问并解答,在互动过程中进行优惠券赠送等互动吸引粉丝。而蘑菇街、聚美优品等电商平台的直播模式与内容也同淘宝相似。无论是电商平台内部商家之间,还是电商平台之间,都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
4 后疫情时代网络直播电商模式发展优化策略
4.1打造个性化IP
4.1.1固定主播个性特征
优质的直播博主会为直播电商带来正面效果。因此,一方面,电商主播要具有自律意识,加强自身文化素质修养,注意公共场合的言谈举止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端正主播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主播要加强商业规范和专业水准,增强对商品的筛选甄别能力,既要保障直播内容的科学有效,又要把商品推广与个人形象高度融合。
例如,靠卖口红走红全国的主播李佳琦,首先抓住女性消费者的心理,以一个全知全能的导购身份博得女性消费族群的信任。尽管李佳琦本人不卖自有产品,但他懂得如何经营自身形象,使他在美妆领域带货如鱼得水,并延伸到更多的直播领域,将自己构建成一个独立的IP品牌。在曾经发生的“不粘锅直播翻车”事件中,李佳琦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和品牌方道歉,体现了其作为一名优质主播的责任与担当,为直播电商从业者树立了榜样。
4.1.2深耕网络直播电商创意
成熟的直播电商应将目光放远,切忌为了追流量、赶热潮盲目跟风,要将直播内容置于首位,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避免质量和销量的不配位,力求内容生产以UGC向PGC转变,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直播内容。[12]例如,推销电子产品的主播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可以是科技爱好者,也可为行业从业者,在直播中推出高质量的测评展示,用客观、详细、真实的数据吸引消费者长期关注。例如,2020年6月1日,董明珠代表格力电器在网上直播带货,单天销售额为65亿;2020年12月28日,雷军在直播间从外观、屏幕、扬声器、性能等方面对小米11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直播现场俨然变成了“小型产品发布会”。上架数秒,直播间的小米11就全部售空。另外,直播内容可以探索“有趣”和“有用”的深度结合,改变利用语言动作搏出位的套路,采取情景剧、知识问答等健康的方式吸引用户。此外,可打破直播平面化,在直播系统中加入VR、AR等技术手段,引导消费者从视觉、触觉、听觉感受产品,实现可持续收益。
4.1.3品牌设立专属直播间
以淘宝为例,2020年上半年,虽然因为疫情冲击导致电子商务增速放缓,但随着疫情逐步消退,自3月起淘宝直播不管是开播场次还是观看人数均呈现大幅度增长,尤其在3月8日、5月20日等大促期间出现增长峰值。从新开播账号来看,2019年同比2018年增速高达100%,2020年以来,更是有100种以上职业转战淘宝直播间。因此,目前淘宝直播还处于高速攀升的红利时期,正在为各行各业创造新的商机。淘宝直播的生态合作伙伴和直播品类也越来越丰富。[13]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入驻淘宝直播的MCN机构(Multi-Channel Network,是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将PGC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有1000多家,服饰基地数量100家,珠宝基地数量17家,代播服务商的数量也由2019年6月的0家增长到200家,入局淘宝直播生态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直播的品类也已基本实现全行业覆盖。[14]数据显示,2020年“618”大促期间,大家电、运动户外、3C数码等行业商品,淘宝直播引导成交增速最快。在直播间内容产出方面,淘宝直播不仅有主播和商家在直播间卖货产生的UGC内容生产模式,还联合各种组织、电视台等产出很多PGC内容,比如网络春晚、冬奥会网络盛典等等,以满足用户对内容多样化的需求,培养用户观看直播的消费习惯。截止6月18日,淘宝共诞生15个破亿直播间,其中商家直播占9席。破亿直播间行列中,3C品牌和国产品牌占比明显,如图4.1所示。
图4.1 国产品牌在过亿商家直播间占比
各品牌通过依靠阿里电商服务体系,使得消费者在观看该品牌的淘宝直播时,在有意愿购买商品时拥有一条更加便捷流畅的交易通道,同时也提高了用户信任度。其中,阿里电商服务体系包括各类电商交易、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以及完整的粉丝运营链路、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其他社交、娱乐平台的直播相比,淘宝直播的转化链路相对较短,消费者带着购买该品牌商品的意愿打开淘宝,如果恰在此时品牌直播展现的内容刚好契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转化率和成交率将会是非常高的。
在2023年的直播电商中,今天卖口红,明天卖零食,大后天卖不粘锅的跨行业现象将成为过去时,品牌设立专属直播间,深度挖掘自己直播间的粉丝,培养忠诚度高、消费力又强的粉丝将是直播电商工作的重中之重。
4.2有效执行规章制度,建立信任机制
对于直播电商,不仅要合理优化直播内容,提高主播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规章制度层面上的规范保障。
第一,国家相关部门应完善有关直播电商的法律条文条例。因为很多平台和主播在电商直播时打“擦边球”,导致直播电商乱象丛生。而很多平台方只重视眼前效益,对其监管缺位。因此,需要从宏观上加强对直播领域的管控,建设完善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直播电商不再是一片乱象。
第二,马旗戟(2020)[15]认为,作为直播电商平台,应当遵循《中国互联网管理条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直播和产品二者的管理均担负起责任。既要提高电商主播人员的准入门槛,以制度使电商主播的行为规范化;又要严格地落实每一直播产品的审核制度。除此之外,对在直播当中出现的违反规定甚至违犯法律的行为,电商平台应该加大力度建设惩罚机制。
第三,定期开展系统的主播培训,以此来提高直播电商主播的质量。培训能使电商主播明确其责任和义务,进一步加深其对电商平台、网络版权、市场规律以及直播形态的认知程度,同时,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能维护主播的权益。
直播电商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商品的流通会经过很多环节,仅靠一方面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位联动,从商品的上游监管到下游监管、从内部监管到外部监管,在XX、市场和社会全方位的监管下才能真正做到 “事前把关、事中监管、事后追溯”。XX应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业标准,明确各自的责任,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商品的质量监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商品、主播、商家、平台、生产者进行严格的审查,可以建立“主播带货”的资格审查机制和信用黑名单制度,建立诚信评价体系,把主播纳入监管中可以排除掉一些假冒伪劣、质量差的商品在直播间出售。直播电商不同于以往的销售模式,对于新兴事物的监管不能仅用传统的方式,监管者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理念,可大胆对监管方式进行创新。直播电商要实现高效率的监管,必须把主动监管和被动监管结合起来,推动行业自律。
结论
2020年,在疫情这个特殊的背景下,直播电商成为企业寻求生存发展的新的营销手段,各个平台、商家、明星、素人等纷纷加入到直播电商当中来,使其发展速度加快。而在直播电商飞速发展的同时,它的不足之处也渐渐浮出水面。如:直播时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人为操作直播数据,使商家利益受到侵害。针对这些复杂的现状,需要平台、MCN机构、商家、监管机构多方共同协作,合作共赢,将优质资源聚合在一起,从而打造稳定且健康的直播电商生态。
综上所述,国内疫情防控的好转、国外疫情风险增加、国际形势复杂,都对在疫情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直播电商走向常规化发展道路起到很大的影响,使网络直播电商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网络直播电商模式亟需规范化、制度化。对直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质量、安全性、品牌力是商品的内在价值问题,要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全方位的监督、打造品牌信任背书等方式解决直播电商面临的电商发展困境,这将会带动我国的经济恢复增长,打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直播电商的行业秩序规范化,促进该行业良性健康发展,使直播电商行业对我国经济的恢复起到正向励作用。同时,在我国不断被完善的直播电商模式可能会被推行到海外,中国将开拓新的市场在跨境电商上。总体而言,后疫情时代,更为专业化、规范化方向的发展才是网络直播电商模式的长远之道。
参考文献
[1]Justin Harmon,David Scott,Kyle M. Woosnam. Leisure Studies in America and the Quandary of the “Experience Econom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2019,2(4).
[2]Alejandro Cataldo,César A Astudillo,Jimmy H Gutiérrez-Bahamondes,Luis González-Martínez,Robert McQueen. Towards an Integrated Maturity Model of System and E-Business Applications in an Emerging Economy[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2020,15(2).
[3]Paško Bilić. Mike Featherstone,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2nd edition[J]. Revija za sociologiju,2009,40(3).
[4]Kangning Zheng,Zuopeng Zhang,Bin Song. E-commerc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 in big-data context: A case analysis of JD.COM[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20,86.
[5]王远飞.浅谈疫情下电商直播的变化与发展[J].经济师,2020(09):44+48.
[6]鄂晓桐.后疫情时代电商直播的革新之道[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0):99-101.
[7]王运昌,杨柳. “直播+电商”营销模式的困境与对策[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6):58.
[8]彭丽慧.直播这个变量究竟会给电商世界带来什么[Z],2019-06-04
[9]何玺.直播电商正在重塑零售格局[N]. 现代物流报,2020-11-02(A03).
[10]邵明宇著.网红经济:互联网用户主权时代新力量[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
[11]王真.“直播+电商”因变现快成网红经济[Z],2018-05-24
[12]史伟,郜雅欣.UGC电商平台发展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以小红书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8):105-110.
[13]仇蝶.“吸睛”的直播,要靠电商才能走向“吸金”的巅峰[Z],2019-05-27
[14]蔡沛婧.“直播+”模式下电商发展的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20(02):17-18.
[15]马旗戟.直播电商规范监管需要四个共识[J].小康,2020(21):58.
致 谢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前期经历了找工作的忙碌与奔波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在学校学习时的快乐,还有写论文时的那份宁静与思考。回顾这四年的求学历程,也曾有过担心、迷惘,但每当我遇到麻烦的时候,总会有人像天使一般降临在我的身边,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安慰与帮助。他们中有我朝夕相处的室友,有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有亲切可爱的同班同学,甚至还有仅有一面之缘的同校同学。对那些引导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当自己终于从埋头奔波中抬起头,重新回到久违的校园,见到许久不见的同学,看着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笑脸,我才忽然间意识到,原来四年已经过去,到了该告别的时候了。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本科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刘向阳老师。这篇毕业论文从一开始开题、资料查找、修改到最后定稿,如果没有他的心血,尚不知以何等面目出现。我很自豪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很是值得我感激和尊敬。其次,感谢论文答辩组的老师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最后,感谢和我共度四年美好大学生活的2017级电子商务二班的全体同学,感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所有授课老师,你们使我终身受益。也许以后我们不常见面,但若是有需要,比如淘宝“双十一”需要“盖楼”又或者拼多多需要砍一刀,我定会伸出援手。难寻少年时,总有少年来。或许天涯路远,但我坚信后会有期。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