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通过对南京市某所知名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发放“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调查研究”的问卷来收得数据资料,了解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文献资料法,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每个幼儿被吸引的具体原因之间的联系,分析电子产品吸引幼儿的普遍原因、根本原因。针对当前教育教学方式在教育活动中难以吸引幼儿的问题,讨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效率,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在电子产品的选择利用上,要切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认知差异,要注意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做到及时反馈,为今后幼儿园教育教学该如何选择使用电子产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电子产品;家长教育
一、引言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丰富多样的电子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而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幼儿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也明显提前,生活中总会看到身边的幼儿专注地使用着各种电子产品。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在做什么?为什么电子产品会给幼儿带来那么大的吸引力?电子产品是一定要制止幼儿使用的“洪水猛兽”吗?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怎样通过使用电子产品来改进教学?……对这些问题的关切,给予了笔者深入探讨的动力。
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数字化的发展潮流是不可避免的,一味地阻止幼儿使用电子产品或许并不是最佳策略,也难以收到成效。反过来考虑,我们如何利用电子产品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改善幼儿的学习效果,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值得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幼儿更健康、更有效地使用电子产品,也已成为了多数幼儿家长所关心的话题。为了探索这一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电子产品来改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本研究实施了一项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基本情况及其家长的态度,旨在为今后幼儿园及家长该如何使用电子产品帮助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综合提高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及对以后的教学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研究背景
(一)研究现状
1.国外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研究
在文献收集的过程中,发现国外对于这类的研究较少,但不是没有,且没有对电子产品的影响进行片面的一概而论,相反,还肯定了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的积极意义。如X《福布斯》杂志就发表过相关的言论,称:在人们的想象中,对“屏幕时间”非理性的恐惧根深蒂固。人们理所当然地将户外游戏和电子设备对立起来,仿佛二者非此即彼。但《福布斯》杂志认为:这种二分法是十分荒谬的。因为玩电子产品并不意味着孩子不能参与室外活动、写作业或与家长互动。并肯定了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不总是坏的,孩子可以从视频游戏中学到很多重要的社会技能。X某非营利机构创始人汤姆·斯泰尔也在《纽约每日新闻》报中说过“很明显,世界正在数字化,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不认为一岁的孩子玩‘愤怒的小鸟’有任何问题,童年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还有明尼阿斯里斯医疗中心的儿科医生马乔里·霍根也说过“如果使用得当,它很棒。”这些都从正面直接肯定了电子产品在某种程度上的积极意义。
2.国内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研究
相比较于国外的“少”,国内则显示出了对这类研究的“多”。国内有很多有关幼儿与电子产品的相关研究。梁宏庆就国内儿童电子教育产品作了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儿童使用教育电子产品的现状——产品基本能考虑幼儿的认知规律,但不够深入,使用功能与产品的外形结合不令人满意,外形颜色也不吸引儿童,操作繁杂,不说有的只有在父母的指导下操作才行,更有甚者为迎合父母而做,关注点不在幼儿。其实大多数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幼儿能在较大的兴趣中学习,然而,目前国内的电子产品不能很好的将二者结合,学习性强的基本都娱乐性弱,这就很难吸引幼儿了。《学园》期刊也有家长对待幼儿玩电子游戏的态度调查研究并分析得出,绝大多数家长同意幼儿玩游戏,但有三个前提:游戏内容健康、限制时间、做完作业。还有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辈也对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更是总结的较为全面了。
3.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于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研究,目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大多是着眼于家长对待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态度,仅局限于一个着眼点,这或许是与国内的家长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过分关注是离不开的。
(2)研究都不够深入,仅局限于对幼儿使用情况的关注,没有深入将重点放在使用电子产品改进教学上。
(3)研究方法单一化,以问卷调查为主。单一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多样化的研究方案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
(二)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具有以下目的:
1.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资料的查询了解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整体情况。
2.通过对发放问卷所得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每个幼儿被吸引的具体原因之间的联系,分析电子产品吸引幼儿的普遍原因、根本原因。
本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针对当前教育教学方式在教育活动中难以吸引幼儿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讨论我们的教学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提高教学效率。
2.本次调查研究使笔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笔者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南京市某所知名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发放“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调查研究”的问卷,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70份,回收率为85%,无效问卷数为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的有效回收率为85%。
(二)搜集资料的方法
实地走访法:在实习过程中随机对幼儿进行相关询问,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访谈法:与园里的3位老师和几位家长进行了正式访谈,大致了解了园内在教育上的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及幼儿在家的使用情况,增强了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充分收集基础性资料,并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书刊查阅有关国内外的幼儿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的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整理分析,积累研究所需素材。
(三)研究过程
首先,笔者在实习与各种接触孩子的过程中,对幼儿、幼儿家长及教师做相关的询问,整理出相关的资料。其次,针对研究及自己总结,制定并发放调查问卷。发放问卷正式发放之前,笔者先抽取小区内的10位幼儿家长做测试,针对问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并做出修改,最终定稿,然后发放。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剔除白卷、不完整卷、有规律卷等无效问卷。通过问卷的发放、回收,对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了解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整体情况。最后通过查阅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汇编、总结。
四、调查结果
(一)被试基本情况
本调查研究问卷的被试均为南京某知名幼儿园的幼儿,其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具体情况见表3-1。
表3-1南京某幼儿园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基本情况






根据表3-1,南京某幼儿园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基本情况显示:87.06%的幼儿平常都使用电子产品,基本不使用电子产品的幼儿人数只占总人数的12.94%,说明绝大多数的幼儿已经接触电子产品并可能完全熟悉电子产品了,这与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是离不开的。
我们发现77.65%的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态度是视情况而定的,希望孩子不接触的有17.65%,这表明如今的绝大多数家长也没有视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家长自身也常使用电子产品这样的情况是离不开的。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有51.76%的家长经常会限制幼儿使用电子产品,还有12.94%的家长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是完全限制的。
面对这种情况,那些不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家长又是什么看法呢?在他们看来,电子产品的不断深入是大势所趋,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会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电子产品,讲课程游戏化,并还会通过电子系统管理孩子的成长进程,如:制作成长档案,编辑幼儿相关信息资料,通过平板阅读故事等等。这样看来,在如今这个数码时代,让幼儿完全逃避电子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们也没必要像如临大敌一样的在育儿过程中谈电子产品色变。
(二)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分析
1.幼儿经常使用的电子产品类型

从图1中可以看出,幼儿经常使用的电子产品有手机和平板,其次为电脑和学习机,游戏机则稍微少点。我们也不难看到经常有幼儿拿着父母的手机在那用小手不停地点着,现如今的手机、平板兼有多种功能,可集学习、游戏于一体,更是携带方便,所以不难理解使用较多。
2.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用途

如图2所示,根据调查数据发现,看视频、听音乐、聊天和其它的比重一样大,都是62.35%;其次是使用电子产品来玩游戏,所占比重是55.29%;相对来说,幼儿使用电子产品来学习的是最少的,为48.24%。说明幼儿使用电子产品主要是用来休闲娱乐的,而学习的比例较低。
这与我国教育电子产品的现状是分不开的,就如梁宏庆先生所总结的那样:目前这些产品使用功能与产品的外形结合不令人满意,外形颜色也不吸引儿童,操作繁杂,不说有的只有在父母的指导下操作才行,更有甚者为迎合父母而做,关注点不在幼儿。我们都知道使用电子教育产品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幼儿能在自己自发的兴趣中来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然而,目前的电子产品却不能很好的将二者结合,学习性强的基本都娱乐性弱,这就很难吸引幼儿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幼儿家长在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多多引导,不能将电子产品只视为“电子保姆”“电子玩伴”。
3.幼儿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眼科专家从保护视力的角度建议,儿童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如图3所示,我们发现,有71%的幼儿使用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这就说明有29%的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超过一小时。从数据中我们还可以发现,1-3小时的占19%,3-5小时的占6%,更为严重的是还有4%的幼儿使用时间在五小时以上,这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不仅需要我们的家长加以控制引导,在笔者看来,更需要我们的家长以身示范,作为榜样,用环境来加以影响。
4.幼儿对电子产品的兴趣

从图4我们可以看出,32%的幼儿对电子产品的兴趣一般,不感兴趣的占4%。这比我们预想的结果似乎要好许多,但仍然有64%的幼儿对电子产品非常感兴趣,这依旧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要知道,对于电子产品我们似乎有一种“上瘾”的心理,从年龄段可以想象,3-6岁就有超过一半的孩子对电子产品非常感兴趣,那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该是怎样的情况。由此看来,对于电子产品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若能够将电子产品和教育教学两者相结合,则该产生多大的影响啊!故,如何将电子产品引进教学尤为重要。
5.幼儿被电子产品吸引的原因
从调查显示,幼儿被电子产品吸引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点:声音、图像、色彩、内容丰富,动手操作性强,娱乐性强,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生动直观,爱模仿(看到大人在玩,幼儿也想玩),形式多样灵活等等。
(三)家长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态度
1.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限制情况
表3-2家长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态度情况


从表3-2我们可以发现,只有3.53%的家长是鼓励孩子玩的,17.65%的家长则是希望孩子不接触,而绝大多数的家长是视孩子的情况而定。那么,家长是否会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呢?效果如何呢?我们可以从数据中看到,很少有家长认为孩子自制力强,不用限制,仅占幼儿总人数的3.53%;超过一半的家长需要经常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但对于孩子在时间上的限制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限制效果如何呢?我们可以看到,49.41%的家长认为很有效果,在调查之前,笔者一度认为家长对于孩子极烈要求使用电子产品是无法控制的,还认为家长会在孩子的不满哭闹中最终妥协,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大多数的限制是很有效果的,当然,也有8.23%的家长对于孩子几乎没有办法,限制效果可以说没有。
2.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表3-3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情况


如表3-3所示,63.53%的家长认为幼儿使用电子产品是对幼儿的思维发散有益处的,认为对幼儿灵活性发展有益的占41.18%,创造力所占比重为38.82,而很少有家长觉得使用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记忆力有帮助。我们也可以从数据中发现,即使有帮助,也是少量帮助,这说明,在家长的认知中,电子产品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影响不大的,甚至有家长认为不但没有帮助,可能还会对幼儿智力发育有不好的影响。
作为家长,对于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我们从孩子的生理健康角度来看,无非是担心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但借用X儿科联盟的调查分析,孩子的近视并非绝对是电子产品惹的祸,长时间、过度地使用才是对孩子视网膜最大的伤害。由此可见,对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限制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引导幼儿把握好“度”。从孩子的心理健康角度来看,则可以从我们表3-3看出来,家长担心的是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但X学者的研究指出,只要幼儿不过度沉溺,对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是没有不好影响的,甚至还会从一定意义上促进其发展,毕竟网络的视野是无限的。这些都说明了,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是与电子产品是否对幼儿有益是直接挂钩的。
(四)差异分析
1.不同亲子关系对于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限制情况差异性分析
图5不同亲子关系对于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限制情况差异性分析


通过折线统计图(图5)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对于孩子的限制是相对来说较大的,而老人则对于孩子的限制则相对来说较为宽松。这一方面说明父母对于孩子的引导较祖辈来说是多的,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孩子是善于模仿的,对电子产品的喜爱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长对电子产品的喜爱,家长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会影响幼儿。这要求我们的家长做好榜样。
2.电子产品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图6电子产品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如图6所示,我们可以看到,5-6岁的幼儿家长认为电子产品对于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发展如记忆力、思维发散、创造力、灵活性等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而3-4岁与4-5岁的幼儿家长则认为帮助很小,但相对来说,4-5岁幼儿家长较3-4岁的幼儿家长来说,4-5岁的幼儿家长认为益处要相对大一点。这说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电子产品对幼儿的影响发展是不断增加的。这从很大角度上说明我们将电子产品引进教学活动是很有价值的。
(五)调查结论
1.调查显示,幼儿一般使用的电子产品主要有手机、平板、电脑和学习机。
2.大多数幼儿使用电子产品是用来休闲娱乐的,学习所占的比例较低。
3.绝大多数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能够控制在1小时以内,这是相对合理的,但仍有小部分幼儿所用时间过长,这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4.很大一部分幼儿对电子产品非常感兴趣,但都能控制好“度”,因为大多数家长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限制是很有效果的,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给予小奖励,比如亲亲、抱抱、语言称赞等;做不到也要有小惩罚,比如减少一次使用时间,或其他孩子喜欢的事情。
5.调查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对于幼儿至关重要,引导好,则电子产品会对幼儿产生更好的影响。
6.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家长认为电子产品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影响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电子产品对幼儿的影响发展是不断增加的。
7.电子产品吸引幼儿的普遍原因是电子产品自身的特点,如:声音、图像、色彩、内容丰富,动手操作性强,娱乐性强,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灵活。
8.究其根本原因是幼儿的认知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好奇、好游戏。
五、讨论
(一)幼儿被电子产品吸引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由调查可知,绝大多数的幼儿已经开始接触电子产品,并表现出了对电子产品的高度热爱,那电子产品为什么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呢?究其原因,包括很多方面,其结果如下。
首先,电子产品声音、图像兼备,界面色彩丰富,符合幼儿的审美表现,并且画面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童心童趣,这些都比生活中过于“模式化”的东西更能吸引幼儿,我们都知道,在如今的城市中,放眼望去,高楼矗立,一排排种植的绿化带就像一个个挺立的士兵坚守岗位,这种过于规范统一的模式规划对幼儿的吸引之弱可以预见,我们在读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常常能体会到鲁迅先生生动丰富的生活,即使是我们这一辈人,谁没有个肆意的童年呢?而如今,这种“模式化”的环境让幼儿逐渐失去了探索的动力,而逐渐沉迷于电子产品所带来的新鲜感。
其次,幼儿天生就具有好奇心,电子产品内容多样,给幼儿枯燥单一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如幼儿可以通过电子产品看到各式各样新奇的照片视频,当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引导幼儿学习,比如刷牙时可以让幼儿观看巧虎刷牙的视频,在趣味中学习,对于幼儿的好奇心来说,电子产品有无尽的新鲜感,因其信息量大,可以开拓幼儿的视野,幼儿对未知的事物感到强烈的好奇,而电子产品正好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应有竟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难以看见的新鲜东西,对于幼儿的吸引可以见得。
最后,幼儿爱好模仿,孩子生来并不知道什么是手机、平板,因为看到家长总在一旁玩,被好奇心驱使的他们就会也想在上面点点、划划,而逐渐被里面的新鲜吸引,家长是幼儿的榜样,学习的方向,如家长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旁边的幼儿会想抢过来的现象我们屡屡会看到,父母都是低头族,孩子又怎能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呢?故,父母的榜样尤为重要。
从幼儿角度来说,电子产品吸引幼儿是与幼儿的认知与年龄特点离不开的。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幼儿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好奇、好游戏。我们都知道,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与此同时,儿童的认知活动是有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由局部到整体。电子产品符合幼儿多层次的需要,软件开发都符合由简到难,并且界面直观生动,操作性强。大大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电子产品与教育相互背驰么?
社会的进步带来我们对信息渠道的依赖,电子产品可以提供新鲜感、视觉感、表现方式更为丰富的内容。电子产品几乎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从家裡门铃上的led照明按钮到商业中心高楼矗立的大屏,这些都是文明进步的体现。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是一种社群动物,对周边拥有依赖性,从几个月对床前的台灯感兴趣到现在对视觉产品有要求有选择有目标的去探寻,我们可以理解幼儿对自身需求的一种满足渴望。一部分家长阻止孩子少接触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配合学校教育的需要,完成学业中需要完成的成长目标,同时也控制用眼过度导致视力下降。但本质上说,幼儿接触电子产品也是不可抗拒的,幼儿获取知识的欲望是成长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我们提供的应该是协助和控制好幼儿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间,让幼儿向着正确的方向得到自己想学的,并且获得快乐。电子产品并非是一个与教育相互背驰的产物。
(三)电子产品对幼儿有什么影响?
我们都知道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其不可取之处,如有些视频中会含有暴力倾向以及危险动作,幼儿的是非观念不明确,没有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这些不好的行为表现,对于好模仿的幼儿来说,是非常不可取甚至是危险的,除此以外,幼儿的自控能力弱,常常会沉溺于电子产品,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幼儿的视力发展以及脊椎健康发育,这是所有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所以,限制时间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故,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上,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电子产品的使用是不可抗拒的,在控制时间的基础上,电子产品对于幼儿的积极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帮助幼儿开发智力,拓宽孩子视野,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通过模仿学习好的生活技能,可以了解一些即使是家长也不了解的东西,满足孩子的求知欲,锻炼思维,培养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等等。总的来说,幼儿使用电子产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但要在控制时间的基础上。
(四)与当前的教育方式比较,幼儿园教育教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目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形式还是以实物为主,当然,这能给予幼儿更为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或者对于吃的可以尝一尝来深入了解,但是,这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幼儿的好奇心是无止境的,“十万个为什么”是我们对幼儿的基本印象,这就说明,幼儿常常会喜欢问为什么,这就是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能满足幼儿的,即使是幼儿园的老师、家长,也常常会被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所问倒。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需要一点与时俱进。
首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准备一个大屏触屏电视机,每天在吃午饭前可以让幼儿看会动物世界或者有声图书等等,这会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无限探索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于能上来在屏幕上点一点、连一连也格外的感兴趣,整个活动幼儿都能仔细得听,格外珍惜能上前展示的机会,效率高度提高了。
其次,也可以在教学上准备一块电子白板,常用的白板都是实木的,教师往往会在教学中贴上自己画的或者打印的图片,但这些都是缺少生动性的,使用电子白板更能做到有效的衔接,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上课的效率。
另外,教学中可以利用音乐来锻炼幼儿的自我整理能力,以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通常会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来让幼儿收拾玩具,长久之后,幼儿会逐渐怠慢,怎样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整理能力呢?幼儿园教师发现,只要一放整理的音乐,幼儿就会自发的开始收拾玩具,且效率极高,伴随着音乐入园,离园已经是不觉阻挡的趋势了。
除此之外,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常常会看到很多幼儿成长中的动人画面,这些画面是幼儿成长的宝贵财富,那怎样才能将这些财富记录下来呢?幼儿园教师就可以使用照相机,将这些画面录下来或者拍成照片,制成“幼儿成长的足迹”照片或者视频集,这对于幼儿本身还是幼儿家长都是一笔宝贵财富。
最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在阅读区放置几个阅读平板,可以让有需要的幼儿听有声故事,这比一般的故事书更加吸引幼儿,幼儿常常会沉浸其中,还可以通过平板了解幼儿不知道的事物,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在电子产品的选择利用上,要切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认知差异。幼儿一般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所以幼儿园教师可以给幼儿更为直观生动的视觉感受,这更便于幼儿的理解。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要求教师将电子产品引进教学,如幼儿平板的使用,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当然,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使用电子产品时要注意游戏性,在满足幼儿学习的同时,不能减少游戏的乐趣,让幼儿在兴趣中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对于幼儿的使用情况教师要做到及时反馈,制止在使用上不良的行为习惯,要给幼儿制定规则,对于时间的限制要严格把控,在使用电子产品时的良好行为要加以奖励,教师及家长对于幼儿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何凡.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徐明成.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J].现代情报,2006(10).
[3]潘晓丹.电子杂谈——电子产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0).
[4]刘楚一.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现状研究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5]于敏.触控新媒体吸引学前儿童的原因分析[J].《科技视界》,2014(28).
[6]王伟,魏亚男.家长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态度的调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教育导刊月刊》,2017(2)
[7]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梁宏庆.国内儿童电子教育产品研究分析报告[R].幼儿教育,2014.
[9]邓晓苑,谢友许,林伟成,王海,张恒铭.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教养行为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9).
[10]周旻玥.幼儿如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J].科技展望,2015(34).
[11]陆俊杰,李芳芳.学前儿童眼部不适与其家庭电子产品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干预[J].学前教育研究,2016(03).
[12]毛晴,雷宇.指尖上的童年——论电子产品对学龄前儿童的不利影响及解决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5).
[13]杨金兰.少年儿童“插电”式生活方式及解决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4(10).
[14]池欣芯,王炳豪,金纬.“电子保姆”背后家长教育缺失问题的调查分析——针对杭州市学龄前儿童家长[J]百家论坛,2015(14).
[15]陈喆,安扬.电子产品:孩子的新宠,家长的心病[J].家长,2010(11)
[16]本刊编辑.孩子迷恋电子产品,是利,是弊[J].教育家,2016(46).
[17]代桂兰.不能将孩子托付给电子产品[J].山西教育(幼教),2015(04).
[18]高峰.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得不偿失[J].家庭医学,2016(07).
[19]祁家蕊.浅谈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4(18).
[20]翟海燕.浅谈智能手机的独特教育功能[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5(05).
附件:
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调查研究
尊敬的幼儿家长:
您好!我们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也是明显提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到幼儿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填写我们的问卷。问卷没有对错之分,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即可。我们一定会对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保密,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研究使用
请您就以下问题在最符合的选项中画“√”。若选项为其他,则请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充完整。
注:若没有特意说明,则一律为单选题。
1:请问您家孩子的年龄是多少?
□3-4岁□4-5岁□5-6岁
2:您与孩子的关系是?
□父子/女关系□母子/女关系
□祖孙关系□其他
3:请问您家孩子平常是否使用电子产品?
□是□否
4:您家孩子一般使用哪些电子产品?(可多选)
□手机□电脑□学习机
□平板□游戏机□其他
5:您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如何?
□非常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感兴趣
6:请问您家孩子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大概是多少?
□1小时及以下□1-3小时
□3-5小时□5小时以上
7:您家孩子主要用电子产品做什么?(可多选)
□学习□玩游戏□看视频
□听音乐□聊天□其他
注:若您的孩子喜欢玩游戏,他/她喜欢玩什么游戏?
为什么喜欢玩?
若您的孩子用电子产品来学习,他/她一般学习什么?
8:您家孩子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电子产品最多?
□在家没事□学习中□路途中
□走亲戚□其他:
9:您有限制过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吗?
□完全限制□经常限制
□偶尔限制□觉得孩子自制力强,不用限制
10:您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有效果吗?
□很有效果□效果一般
□几乎没有效果□完全没有效果
11:您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态度是什么?
□鼓励孩子玩□希望他不接触□随孩子喜欢
□视情况而定□其他
12:您觉得电子产品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有帮助吗?
□很有帮助□有一定帮助
□帮助很少□没有帮助
13:您觉得对您孩子的哪些方面有益?
□记忆力□思维发散□创造力
□灵活性□其他
14:您觉得幼儿被电子产品吸引的具体原因有哪些?我们可以怎样利用电子产品来教育幼儿使其更好的发展?
15:您觉得电子产品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什么好的影响?请您简要说说。
对于您所提供的协助,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与详实,请您再花一分钟,翻一下自己填过的问卷,看看是否有填错,填漏的地方。谢谢!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