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为了探究大学生在阅读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PPT时,不同的文本内容线索和插图性质对阅读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3(文本内容线索:加粗、下划线、无线索)×2(文本难易程度:易、难)×2(插图性质:有关插图、无关插图)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年级本科生共60人进行实验,阅读材料的呈现和阅读效果的记录由E-prime完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分析、简单效应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对教学PPT的阅读效果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3.85,p=0.00),女生的阅读效果优于男生;而阅读效果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0.17,p=0.92)。(2)此外,文本的难易程度(F=32.95,p=0.00)、插图的类型(F=6.54,p=0.01)和文本线索类型(F=21.50,p=0.00)都对阅读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难易程度和线索类型存在交互作用(F=7.40,p=0.00),而难易程度和插图性质(F=2.54,p=0.30)、线索类型和插图性质(F=0.50,p=0.61)交互作用不显著。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无论文本材料容易或困难,被试阅读关键词加粗的文本或阅读关键词加下划线的文本的效果,都优于阅读无线索文本的效果;其中在困难情况下,阅读关键词加下划线文本的效果优于关键词加粗文本的效果。结论:教学PPT的难易程度、插图性质和线索类型都对大学生的阅读效果有显著影响,因此当教学内容相对容易理解时,可以在教学PPT中给文本关键词加粗或加下划线以增强阅读效果;当教学内容相对难理解时,在教学PPT的设计中,可以通过给文本关键词加下划线来增强阅读效果。
【关键词】教学PPT;大学生;阅读效果;文本线索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PowerPoint(以下简写为PPT),是某公司设计的一款演示文稿软件,它能帮助用户在计算机上进行文稿演示。近几年来,PPT正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学校多媒体等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不少高校的课堂也纷纷告别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多媒体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而PPT因融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影像等多种媒体形式,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呈现的信息量大,能够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大大减少教师的劳动量,并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授课时效,因而PPT教学在很多大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1]。但是,在这种趋势下,不可否认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课件制作整体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课件设计不科学,使原本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插图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原本呈现信息的平台变成了堆积文字的窗口,衬托文字的背景变成了“视觉冲击”,强调的重点内容也不容易被识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学者开始对PPT展开研究。
插图作为PPT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学者通过眼动实验对其的位置、颜色和有无等进行研究,其中有无插图方面,Mayer在制动系统学习的研究中发现有图片组的保持和迁移成绩都显著高于单一文本组[2];而文本作为PPT中重要的信息载体,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有学者对其字号、颜色、内容线索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内容线索方面有研究结果显示,从学习效果上来看,学习线索对学习者的视觉认知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学习效果较好[3]。但鲜有学者将PPT的插图和文本相结合,针对大学生阅读效果进行研究,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方面进行实验探究。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PPT的设计制作中,使教师可以合理设计教学PPT中的文本,克服以往凭经验和相关艺术理论设计PPT中文本的不足,让教学PPT图文并茂又让页面布局美观清晰,从而使学习者以最优的形式接受教学PPT传递的信息,顺利有效地进行阅读活动和学习活动,也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在科学、合理、美观的教学PPT辅助下事半功倍。
1.2概念界定
1.2.1文本线索
根据王雪、王志军等学者的研究,可知文本内容线索是指根据教学目标为学习者提供文本内容学习的线索和暗示,例如为了突出学习内容的主题、结构、重点和难点而直接在文本内容上对某些文字加注一些特殊的标记(加粗、变色、下划线、倾斜、阴影等)[4],根据Sweller的认知负荷理论,给多媒体课件中的文本内容添加学习线索,能够帮助学习者有层次地建构文本内容的心理表征,并且根据文本内容的相对重要性合理的分配认知资源,从而降低阻碍学习者学习的外在认知负荷,促进利于学习者学习的相关认知负荷,提高学习者基于文本内容学习的效果[5]。本研究将选取加粗、下划线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内容线索,对比无线索文本探究大学生对于不同难易程度文本和不同性质插图的阅读影响。
1.3研究现状
1.3.1PPT在教学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PPT教学媒体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剪辑制作于一体,应用PPT教学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习者营造一种“真实”的情境,并能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手段[6]。因此,当前PPT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这种趋势下,不可否认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由于对PPT教学媒体定位不准确,课件的制作方面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的现象,PPT课件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①PPT教学媒体上文本内容呈现方式不恰当。有的教师把教材原封不动地搬到PPT上,导致每页PPT都呈现密密麻麻的文字内容,信息量巨大,重点不突出,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有的教师将文本的字号设置得过大或过小,也会使学生无法进行良好的阅读和学习;②PPT教学媒体上页面布局不合理。一些教师会在教学PPT中插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但很多教师忽略了插图的位置、内容、颜色以及与文本的大小比例、呈现顺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页面布局杂乱无章,影响教学效果③PPT教学媒体上色彩搭配不和谐。目前最普遍的问题包括画面主色调与教学内容不符,甚至没有主色调以及背景颜色选择不当。这不仅影响PPT教学演示文稿整体的和谐感,还会造成学习者的视觉疲劳,影响学习效果[7]。
1.3.2教学PPT文本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教学PPT文本方面的研究数不胜数,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有学者通过眼动实验对文本字体的大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大号字(36磅)文本相比,被试阅读小号字(18磅)的速度更慢[8],实验选取的字号仅为两种,即18磅和36磅,使实验结果不具有推广性,具体运用时会存在局限性。还有学者通过眼动实验对多媒体课件文本内容线索设计规则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从学习效果上来看,“内在+外在”线索组学习效果最优,内在线索组次之,外在线索组最差。但该实验采用3(文本内容线索)×1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实验的阅读材料维度过于单一,应用范围不广[9]。还有学者对文本和插图的呈现顺序对图片理解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图文顺序与文本情境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10],但该实验主要针对对图片的理解而非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研究内容有待扩展和延伸。
1.3.3教学PPT插图的研究现状
在PPT插图方面,有学者通过眼动实验对插图的颜色及布局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彩色插图PPT的眼动指标优于黑白插图,在插图布局方面通过实验结果提出当文字稍重要时则建议采用左文右图的设计[11],该研究结论有一定的运用价值,但由于实验选取的插图这一自变量的维度仅有黑白和彩色两种,而彩色种类繁多,彩色和黑白插图的种类也数不胜数,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插图对文字材料的影响还有待继续研究;还有学者研究插图的背景作用对小学生文本阅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有背景插图的理解优于对无背景插图的理解;复杂的插图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较难应用题;简单的插图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较容易应用题[12],该研究的研究方法值得借鉴,但研究对象仅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应用范围较窄。
1.3.4教学PPT背景颜色的研究现状
在PPT背景颜色方面,有学者研究发现白色最适合作为PPT的背景颜色,其次是黄色,而蓝色最不适合作为背景颜色。该研究结论从科学的角度为设计者提供参考,并对我国多媒体课件比赛的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13]。
1.3.5创新之处
不少国外学者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插图性质、颜色、位置进行研究,国内学者多对PPT文本字号大小、布局进行研究,或单独针对同一材料研究文本内容线索的设计规则,但鲜有学者将PPT插图和文本结合,针对教学PPT中不同内容线索和不同难易程度两方面对有不同性质插图文本阅读效果进行研究[9,10]。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探究大学生在阅读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PPT时,不同的文本内容线索和插图性质对阅读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总结出教学PPT中文本内容线索的应用规律,扩展、延伸了实验研究范围,使实验内容更丰满、全面,使实验结论应用范围更广。
2研究方法
2.1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查阅书籍、期刊、学位论文、学术会议文献、电子期刊和网络等文献资料,从而了解前人在PPT方面的主要研究工具、研究经验以及不足之处,总结、创新成研究综述;接着进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工具、被试、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然后用E-prime编程,进行实验,得出实验数据;最后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撰写论文报告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及启示。
2.2实验设计
2.2.1实验目的
拟通过对60名大学生进行有关PPT中插图和文本的实验,探究大学生在阅读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PPT时,不同的文本内容线索和插图性质对阅读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总结出教学PPT的设计规律。
2.2.2实验工具
用E-prime编程实验材料。E-Prime是Experimenter’sPrime(best)的简称,是实现计算机化行为研究的一个跨平台系统,它与所有的可视化编程语言系统相似,是一个涵盖从实验生成到毫秒精度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的图形界面应用软件套装,专门面向心理实验,并针对心理实验的时间精度作了优化。E-prime实验设计的过程就是把整个实验分解成一系列组成对象(E-Object),通过设置对象的相关属性来控制实验,达到完成实验的目的[11]。正是由于复杂的实验控制或实验过程可以通过对象的属性来设置,避免了复杂的程序代码的编写过程,从而使E-prime实验设计变得简单、易学。
2.2.3被试
随机选取盐城师范学院大一到大四年级本科生共60人,男女生数量均等。被试年龄在18-23岁之间。被试均无实验材料内容相关专业背景。
2.2.4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分为难、易两组,每组均为6篇文本材料,易材料组是关于某心理学家生平、成就的介绍,主要由短句、简单句组成,比较容易理解;难材料组是关于某心理学理论,由长难句组成,需要仔细阅读和分析,相对较难理解。难、易材料的6篇文本,均进行3(关键词加下划线、关键词加粗、无文本线索)×2(配有关插图、配无关中性插图)组合处理。根据研究结果,当文字稍重要时则建议采用左文右图的设计[4],因此难、易材料组的配图均在右侧,且插图的大小、颜色均相同。呈现材料的PPT背景色均为白色,大小为1025×767像素,文本字数相近,字体根据搜集的16所省内大学200份教学课件采用频率最高的宋体[12],字号24号,文字颜色默认黑色,行间距为固定值。文本的内容是被试没有接触过的,并在每篇文本材料后设有3个与文本内容有关的问题进行阅读效果检验。
2.2.5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3(文本内容线索:加粗、下划线、无线索)×2(文本难易程度:易、难)×2(插图性质:有关插图、无关插图)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教学PPT中文本内容线索为被试间变量,分为:加粗、下划线和无线索文本,教学PPT文本的难易程度为被试内变量,分为两个水平:容易和困难,插图的性质为被试间变量,分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插图和与文本内容无关的装饰性插图。因变量为学习者的阅读效果。
2.2.6实验过程
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年级本科生共60人,一共6个实验组,每组10人,分别完成6种组合下的难易两组实验材料。实验在安静、舒适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开始前,由主试给被试介绍有关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让被试熟悉实验环境,并在计算机前进行一次演示操作,在确认被试已经掌握实验程序后,请被试坐在计算机前约60cm,键入设定的编号,开始实验;屏幕出现指导语,内容如下:“同学,你好!欢迎你参加本次心理学实验。这是一个阅读测验,计算机将呈现两篇实验材料,每一篇文章呈现完毕后,快速按下“A”键会呈现3道与材料相关的阅读理解题。请认真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快的作出反应。注意题目答案的选项是“A”、“B”、“C”、“D”,对应着键盘上的“A”、“B”、“C”、“D”。准备好后按空格键开始实验”。指导语结束后被试按照要求进行实验,主试进行巡视以确认被试理解了实验的要求。实验结束后主试根据被试回答计算阅读成绩。
3结果
3.1差异分析
3.1.1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索阅读测试成绩的性别差异,结果见表1:
表1阅读测试成绩的性别差异(M±SD)


结果表明,阅读测试成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0,P<0.01),女生的成绩显著优于男生。
3.1.2年级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阅读测试成绩的年级差异,结果见表2:
表2阅读测试成绩的年级差异(M±SD)


结果表明,阅读测试成绩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92,P>0.05)。
3.2重复测量
3.2.1被试内变量多元方差分析
被试内变量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3:
表3多元方差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难易程度的主效应极显著(F=32.95,P<0.01);难易程度×插图性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54,P>0.05);难易程度×线索类型的交互作用极显著(F=7.40,P<0.01);难易程度×插图性质×线索类型的三阶交互作用不显著(F=1.25,P>0.05)。
3.2.2被试间变量效应检验
被试间变量效应检验的结果见表4:
表4被试间变量效应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插图性质的主效应显著(F=6.54,P<0.05);线索类型的主效应极显著(F=21.50,P<0.01);线索类型×插图性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50,P>0.05)。
3.2.3简单效应检验
将难易程度×线索类型的交互作用做简单效应检验,结果见表4:
表5简单效应检验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在文本材料容易理解的情况下,线索类型中加粗和无线索、下划线和无线索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0,P<0.01),加粗和下划线不存在显著相关(P=1.00,P>0.05);在文本材料难理解的情况下,加粗和无线索、下划线和无线索存在极显著相关(P=0.00,P<0.01),加粗和下划线存在显著相关(P=0.03,P<0.05)。
4讨论
4.1不同性别对教学PPT阅读效果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看,本实验数据中,阅读测试成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成绩优于男生,这表明面对同样的材料,女生的阅读效果优于男生,这是由于男女生在性格上有所差异,男生易于冲动而女生较内省,在我国的课堂上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方法大多采用演绎法,即先给出本堂课所要讲授的重点以及定义,然后给出实例。演绎法由于先给出了很多结论性的东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框架或思路,以后的举例不容易出格太多,是一种结构严谨的学习过程,所以用时比较短,但是相对而言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就少了,这样的教学法比较符合目前教学内容多而复杂且课时少的现状,也对内省的学生更有效,因而女生在这种课堂上的收益肯定比男生多,阅读、学习比男生好[13]。这一结论跟前人研究一致,即从10岁以后,男女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分化,女生的阅读能力开始逐渐强于男生[14],本研究的对象为大学生,因此符合这一研究结论。而阅读测试成绩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这说明各个年级学生的阅读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在以往文献中,并未发现针对大学生阅读效果的年级差异进行的研究,本实验研究对于这一结论及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4.2教学PPT设计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通过实验发现,教学PPT的文本的难易程度、插图的类型和文本线索类型都对阅读效果有显著的影响。
其中,难易程度的主效应极显著(P=0.00,P<0.01),说明被试阅读不同难易程度材料的阅读效果有极显著的差异。其中,被试阅读容易材料的阅读效果比阅读困难材料的阅读效果好。Rayner(1986)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中要求四年级的学生阅读与他们阅读水平相一致的文章,并阅读适合大学生阅读水平的句子,结果表明,处理有难度的材料会导致有效视觉区范围变小,知觉广度随着阅读材料难度的增加而减小,从而影响阅读效果[15]。
其次,线索类型的主效应极显著(P=0.00,P<0.01),说明被试阅读不同类型线索材料的阅读效果有极显著的差异。其中,被试阅读添加下划线材料的阅读效果最佳,其次是阅读关键词加粗材料的阅读效果,最后是阅读无线索材料的阅读效果。根据Sweller的认知负荷理论,对多媒体课件中的文本内容添加学习线索,能够帮助学习者有层次地建构文本内容的心理表征,并且根据文本内容的相对重要性合理分配认知资源,从而降低阻碍学习者学习的外在认知负荷,促进利于学习者学习的相关认知负荷,提高学习者基于文本内容学习的效果[16]。
最后,插图性质的主效应显著(P=0.01,P<0.05),说明被试阅读有不同类型插图的材料的阅读效果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添加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插图所产生的阅读效果优于添加与文本内容无关的插图。根据目前研究者普遍比较认可,争议较少的双重激活说的观点,读者对插图和文本各建立了一个心理表征,当对插图的心理表征和文本的心理表征之间存在相当部分的重叠,插图的心理表征阐明了文本各部分的潜在关系。当读者理解文本的某个与插图表征相一致的句子时,该部分在工作记忆中就能得到双重激活,从而促进了文本的阅读效果[17]。学者陈红香等人对小学生阅读理解中插图效应的研究也表明,图文相关度越高,插图对小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越大[18]。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难易程度和线索类型存在交互作用,说明文本线索类型如何起作用受文本的难易程度影响。在文本材料困难的情况下,被试阅读关键词加下划线文本的阅读效果优于阅读关键词加粗文本的阅读效果;而当文本材料相对容易理解时,被试阅读关键词加粗的文本或阅读关键词加下划线文本的效果,都优于阅读无线索文本的效果。这是因为线索有效地引导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帮助学习者合理分配了认知资源,使学习者在有限时间内将认知加工资源更多地集中于与线索相关的文本内容之上,并在阅读后促进其对概念性信息的回忆[19]。这一结论与前人研究相吻合。
因此,在教学PPT的设计方面,可以适当在文本右侧添加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插图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而当教学内容相对容易理解时,可以在教学PPT中给文本关键词加粗或加下划线以增强阅读效果;当教学内容相对难理解时,在教学PPT的设计中,可以考虑给文本关键词加下划线来增强阅读效果。由于女生的阅读效果优于男生,可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讲解教学内容以适应男女生的学习特点,而在教学PPT的设计方面也结合教学方法做出相应调整[20,21]。
5结论
(1)大学生阅读教学PPT文本的阅读效果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阅读效果优于男生,但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2)教学PPT文本的难易程度、插图的类型和文本线索类型都对大学生阅读教学PPT的阅读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难易程度、线索类型的主效应极显著;插图性质的主效应显著。
(3)教学PPT文本的难易程度和线索类型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在文本材料容易理解的情况下,线索类型中加粗和无线索、下划线和无线索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加粗和下划线不存在显著相关;在文本材料难理解的情况下,加粗和无线索、下划线和无线索存在极显著相关,加粗和下划线存在显著相关。而教学PPT文本的线索类型和插图性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教学PPT文本的难易程度、插图性质和线索类型的三阶交互作用不显著。
6研究不足与展望
首先,本研究存在样本代表性不够的问题。研究虽然抽取了部分大学生被试进行实验,但这些被试仅来自本校学生,不能代表所有大学生群体的情况,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全面考虑样本的代表性问题,选取不同学校、不同认知风格等多类型的被试作为研究对象,提高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
其次,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验法,未来还可以集合调查问卷,为教学PPT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最后,本研究发现教学PPT中文本线索和文本难易程度的组合对文本阅读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教学PPT的设计和应用改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所以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加入更多的变量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文婷,许晓东.PPT辅助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建议[J].科教文汇,2006,(3):75-76.
[2]刘儒德,徐娟.外在暗示线索对学习者在多媒体学习中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9,(2):131-138.
[3]RianVebrianto,KamisahOsman.Theeffectofmultiplemediainstructioninimprovingstudents’scienceprocessskillandachievement[J].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1,15(1):346-350.
[4]Siu-KauCH,StephenYK.Effectsofself-efficacyandsocialsupportonthementalhealthconditionsofmutual-aidorganizationmembers[J].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2000,28(5):413-422.
[5]顾容,黄涛,赵立影,王玉龙.教学PPT插图颜色及布局规律的实验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8.
[6]郑玉玮,王亚兰,崔磊.眼动追踪技术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应用:2005—2015年相关研究的综述[J],2016(1):45-66.
[7]肖瑞雪,郑权.多媒体课件中插图对听障儿童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3):11-18.
[8]程利,杨治良.大学生阅读插图文章的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3):593-596.
[9]Senders,Fisher,Montly.EyemovementsandthehigherpsychologicalfunctionsHillsdale[J]NJ:Erlbaum,1978(2):209-224.
[10]王萍.大学生对PPT教学认识和感受的调查研究[J].2013:(3):122-123.
[11]顾容,黄涛,赵立影,王玉龙.教学PPT插图颜色及布局规律的实验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15.
[12]郑燕,曾国芬,余晓雯,刘宏艳.焦点-背景技术在PPT课件标题制作中的应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31-532.
[13]闫国利,熊建萍,臧传丽,余莉莉,崔磊,白学军.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3,(4):589-605.
[14]段朝辉,颜志强,王福兴等.动画呈现速度对多媒体学习效果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46-53.
[15]王雪,王志军,付婷婷,李晓楠.多媒体课件中文本内容线索设计规则的眼动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2-25.
[16]石祥祥,王元元.认知方式和插图效应对大学生文本阅读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3):21-22.
[17]刘宝霞,张厚璨,柔舒华.插图在说明文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1996,(28):2-5.
[18]张征.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态度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教育技术研究,2013,(5):151-155.
[19]安璐,李子运.教学PPT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J].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012,(1):225-226.
[20]巫金根,闫国利,刘志方.大小字号的文本对中文读者阅读知觉广度和眼动模式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4,(1):10-15.
[21]陈瑞瑶,薛常明.PPT辅助眼动训练提高英语阅读效率的实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6):129-13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