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教科院大一至大二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易感性问卷》、《陈会昌六十气质量表》和《伯克利情绪表达问卷》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24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的情绪易感性水平、情绪表达性水平的现状进行了考察,从性别的维度上对大学生的情绪感染水平(包括情绪易感性水平和情绪表达性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将它们与大学生的气质水平做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生情绪表达水平较高,接受水平较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情绪表达、情绪易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大学生的情绪表达水平和情绪易感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3)情绪表达与胆汁质水平和抑郁质水平呈正相关,情绪易感水平与胆汁质水平、多血质水平及粘液质水平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4)胆汁质水平能显著正向预测情绪表达,负向预测情绪易感。
【关键词】情绪易感性;情绪表达性;气质
1引言
1.1研究背景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当一个看上去非常紧张的人在台上表演或者演讲时,我们自己也会慢慢地感觉到紧张,生怕他出了什么错;当我们心情不悦时,看到别人开心,自己却无法开心起来;而当我们心情愉快时,看到朋友们高兴,自己也会和他们融入到一起。当我们难过时,仿佛看到任何人都是不高兴的,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感觉;当我们开心激动时时,好像每一个人都和自己一样高兴,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当我们在非常专心地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不管别人在说什么我们都会充耳不闻;当我们很关心亲人的心情时,我们就会和亲人一起开心,一起难过。当我们看到一个好朋友开心时,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和他一起开心起来;而当我们看到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在与朋友谈笑时,自己心里反而会感到很不舒服。这种现象形象地说明当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和接触时,一方的情绪体验不仅可以传递给他人,而且还可以影响到他人,改变他人的情绪体验,这就叫做情绪感染。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情绪感染的现象,了解情绪感染不但可以使我们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择业时有目的的选择适合自身的工作。
通过翻阅前人对情绪感染的研究,发现他们在影响因素上虽然涉及到了人格因素,但并没有研究不同气质水平对情绪感染水平的影响。所以本文将从气质水平的角度出发,探究分析大学生不同的气质水平与情绪感染水平之间的关系。
1.2概念界定
1.2.1关于情绪感染的定义
感染(contagion)的词源始自拉丁语“contag-gio”一词,意思是“来自接触”,原指一个人的癔病症状能够很快地传递给周围他人的现象。Lebon在其《乌合之众》中最早将“群体感染”的概念引入到心理学领域中,它的意思是指群体中受到从众效应或者某种暗示,使某一意识形态或观点在群体中自发传播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McDougall则将这种群体内个体由于共鸣效应而对情绪产生的直接感应称之为“情绪感染”[1]。
有关研究表明,情绪感染水平分为两个部分:情绪的表达水平和情绪的接受水平。情绪表达是指个体发生情绪体验时产生相应的行为的变化,如愉悦时微笑,高兴时大笑,伤心时哭泣,愤怒时候的发泄等等。已经有研究表明,情绪表达对个体的社会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减少积极情绪会对社会沟通和互动产生消极作用,而减少消极情绪表达也会如此。情绪接受也称情绪易感性,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和接触中自身的情绪容易被他人情绪影响的特质。研究表明,有些人的情绪易感水平很高,他们的情绪体验就很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影响[2]。我们可以把情绪易感性定义为个体在人际情绪传递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容易受他人情绪影响的人格特质。
1.2.2关于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古希腊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体液即是人体性质的物质基础。他在“四根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化发展为“四液说”。“四液说”理论认为人体中有来自不同器官的四种特质不同的液体。其中,粘液生于脑,有冷的性质;黄胆汁生于肝,有热的性质;黑胆汁生于胃,有渐温的性质;血液出于心脏,有干燥的性质。人的体质之所以会不同,是因为四种体液有着不一样比例导致的。格林在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的基础上创立了气质学说,他认为气质是不同性质的物质(或汁液)的组合。当时他认为一共有13种气质。在此个基础上,气质说又继续发展,变成了现在非常经典的四种气质,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3]。一般多血质水平高的人比较活泼好动、喜欢与人交往,思想容易不集中,兴趣容易改变等等。胆汁质水平高的人一般很热情直爽,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和改变等等。粘液质水平高的人一般反应迟缓、稳重、安静、不爱说话、注意力集中,不爱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很擅长忍耐等等。抑郁质水平高的人一般体验深刻、行动迟缓、性格孤僻、善于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等等。
1.3国内外情绪感染的研究现状
1.3.1情绪感染的研究工具
在一样的群体中,有些人会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而有的人却不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这种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我们得以测量情绪感染。1995年,Doherty及其同事编订了情绪感染量表(Emotionalcontagionscale,简称ECS),这个量表经历了两次修订,最初是38个题目,后来经过修改变成了18个题目,最后又修改为15个题目。量表包含了五种基本的情绪类型:爱、伤心、生气、高兴、害怕,用5个相关的题目来测量对应的五种情绪类型,通过使用自我报告的形式去测量人们在跨文化的相关背景下情绪感染的易感性。2006年,Lundqvist将这个情绪感染量表修订为瑞士的版本,并通过对修订后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来证明了它的跨文化适用性。1990年其他的研究者Hsee、hatfield采用了个人评价和他人评级的方式对情绪感染进行双重测量,他们也得到了较好的研究结果[4]。
1.3.2情绪感染的影响因素
情绪感染是情绪表达者和情绪接受者之间不停地互相作用。Vijayalakshmi认为情绪感染的影响因素分为人际因素、环境背景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人际因素中双方的关系是否亲密会对情绪感染造成影响,关系越亲密,就越容易发生情绪感染。Tower的关于老年夫妻亲密程度对双方抑郁程度的预测作用的研究,就验证了夫妻之间的关系越亲密,发生情绪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Kimberly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发现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是会影响情绪感染的水平的,如果双方的关系越亲密,情产生绪感染的水平也就会越高。
因为情绪感染是在特定情境背景中发生的现象,所以情境背景因素不同也会对情绪感染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权力关系的不同,产生的情绪感染也就不同。通常人们认为:权利越低的人,就越容易理解他人的情绪,但是Hsee等人做了相关的研究却发现情绪感染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反向指向性:也就是权力等级越高的人更能体会下级的情绪体验或感受而不是下级更能感受到上级的情绪体验和感受,这说明权利高的人比如领导上级情绪易感性可能更高。
个体因素中,Doherty等人在性别和职业上做了情绪感染的个体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的情绪感染水平更高;不同职业的人在情绪感染水平上也是不同的,比如:军人的得分是最低的,学生的情绪感染得分最高,医生的得分就没有那么高,这可能是长期处于该职业的氛围中,而不同职业对情绪感受的要求不同引起的。在个体因素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情绪感染与人格因素之间的关系。Friedman做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自我监控水平高低是会影响情绪感染的水平的,如果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够高,那他就能够很好地控制他们对情绪体验做出的相应的行为表达,从而做到控制情绪感染的水平。Hatfield等人认为:那些能够编码和模仿他人的表情动作、对自己的情绪变化十分敏感、而且情绪反应较高,生活中关心注意他人并与他人联系密切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情绪感染。Zlenski等人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将人格特质归纳为三种:奖励敏感性(个体在呈现强化刺激时的反应较强)、惩罚敏感性(个体在呈现惩罚刺激时反应较强)、冲动—兴奋性(个体在呈现强化或惩罚刺激时反应类似),并研究了这三种人格特质对情绪感染的不同预测水平。结果发现:奖励敏感性能够预测积极情绪的感染但是不能预测消极情绪的感染,惩罚敏感性能够预测消极情绪的感染但不能预测积极情绪的感染,冲动—兴奋性寻求对情绪感染有较少的预测作用。Verbeke根据人们感染他人和被他人感染的能力将人们划分为有魅力的人、共情水平高的人、外向性的人和冷漠的人四种类型[4]。
国内学者张奇勇将情绪感染的影响因素则划分为四类:个体差异、群体人际关系、上下级关系和服务关系。个体差异中包括性别和人格因素,群体人际关系中人际态度和人际信任水平,还有团结性、一致性会对情绪感染造成影响。上下级关系中张奇勇认为,上下级关系在情绪感染上之所以会产生不对等性是因为他们的关注点不同,在工作中,下级通常十分关注上级的情绪状态,并通过判断上级的情绪来决定上级对自己工作的是否满意。位于底层的成员会更加关注他们上级的情感体验,如此过多的关注会让情绪感染更可能发生。领导与下属在交往过程中,由于双方的关注点不一样,导致领导可能更多的关心下级的工作业绩,而不会特别关注下级的情绪体验和反应,由于上下级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领导是允许不关注下级的情绪体验和反应的,因为下级的情绪体验和反应不会对上级领导的工作造成任何不好的影响。服务关系中员工的情绪真实性则会对顾客的情绪感染水平产生影响[2]。
因前人在人格因素中并没有把气质水平考虑在内,本研究将从气质水平出发,探究四种气质水平(胆汁质水平、多血质水平、粘液质水平、抑郁质水平)与情绪感染水平之间的关系。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盐城师范学院本科学生300名作为被试进行调查,最后有效问卷一共有247份。其中有14名男生,233名女生;考虑到大三大四同学因实习原因没有晚自习,所以选取了大一学生107人,大二学生140人。
2.2测验工具
2.2.1情绪感染的测试工具
使用张奇勇在2014年参考verbeke等人编制的情绪感染敏感度问卷,初步修订成的中文版《情绪感染问卷》。问卷一共由15个项目和5个维度(高兴、情爱、恐惧、愤怒、悲伤),每个维度个项目有3个,使用李克特4点计分(从不、很少、经常、总是)[2]。最后将每一项的总分相加,得分高则表明该被试情绪易感性有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该被试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他人吸引,别人的情绪反应就很容易影响他们,得分低则情绪易感性低,即注意力不易被他人吸引,不易被他人情绪所影响。
使用赵鑫等人在1995年对Gross和John编制的《伯克利情绪表达量表》。他们在明确了本研究核心概念和量表原文含义的情况下,根据中国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下完成量表的翻译后的《伯克利情绪表达中文版》。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情绪表达强度、正性情绪表达、负性情绪表达,该问卷一共有16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5]。将每一项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越高表明情绪表达能力越高。
2.2.2陈会昌气质量表
《陈会昌气质量表》:又称“陈会昌六十气质量表”。该量表是由山西省教科院陈会昌等编制,一共有60道题目题,每种气质水平有相应的15题来测试被试4种气质水平:胆汁质水平、多血质水平、粘液质水平和抑郁质水平。计分采取数字等级制,也就是非常符合+2,比较符合计+1,拿不准的计0,比较不符合计-1,完全不符合计-2[6]。分别把属于每一种水平的题的分数相加,得出的和即为该水平的得分。
3结果
3.1大学生情绪感染水平现状分析
3.1.1大学生情绪感染水平总状况分析
247名大学生的情绪感染水平情况如下:
表1学生的情绪表达和情绪易感的总体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情绪表达性水平的平均数为4.39,标准差为7.30,情绪易感性水平的平均数为1.76,标准差为6.98。
3.1.2大学生情绪感染水平的差异分析
对大学生的情绪感染水平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
表2大学生情绪感染水平的性别差异检验(M±SD)


由上表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学生在情绪表达、情绪易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2大学生气质水平与情绪感染水平的关系分析
3.2.1大学生气质水平的总体情况
247名大学生的气质水平情况如下:
表3学生的气质水平的总体情况


对大学生的气质水平的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
表4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气质水平的得分(M±SD)及检验结果


由上表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学生在胆汁质水平、多血质水平、粘液质水平及抑郁质水平上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3.2.2大学生气质水平与情绪感染水平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的气质水平和情绪感染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下图:
表5情绪感染与气质类型相关关系(r)


注:*表示p<.05,**表示p<.01,下同。
由上表可知:情绪感染中的情绪表达与情绪易感呈显著负相关,情绪表达与气质类型中胆汁质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质呈正相关。情绪易感与胆汁质、多血质及粘液质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3.2.3大学生气质水平与情绪感染水平的回归分析
对大学生的气质水平和情绪感染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下图:
表6气质水平与情绪感染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情绪表达及情绪易感作为因变量,四种气质水平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见上表,由表可知,胆汁质水平显著正向预测情绪表达,负向预测情绪易感。
4讨论
本次研究通过调查盐城师范教科院247名大学生被试的情绪表达水平和情绪易感水平及其气质水平,分析了大学生气质水平和情绪感染水平的总体情况,探讨了气质水平和情绪感染水平的关系,以及四种气质水平对情绪感染的预测结果。
4.1大学生情绪感染水平现状分析
大学生情绪感染中情绪表达水平较高,接受水平较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情绪表达、情绪易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情绪感染中的情绪表达与情绪易感呈显著负相关。即在情绪感染水平中,情绪表达水平越高,则情绪易感水平越低。情绪表达水平越低,则情绪易感水平越高。即越能够表现自己情绪的人,就越不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
4.2大学生气质水平与情绪感染水平的关系分析
大学生气质水平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情绪易感水平与胆汁质、多血质及粘液质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胆汁质水平、多血质水平、粘液质水平上得分越高的被试往往在情绪易感水平上的得分就越低。结合这三种气质水平的特点来看,胆汁质水平高的人他的情感和行为产生地都比较快,并且很强烈。多血质水平高的人比较积极热情,不顽固保守,很有爱心但是也倾向于出现粗心浮躁、不能首尾如一等特点。粘液质水平高的人相当于巴甫洛夫的理论中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这种人看起来很平静,会忍让他人,做事不容易分心,生活很有规律,能吃苦耐劳,不卑不亢,不会整天幻想空讲大道理,态度认真而又严肃;但却不够灵活,注意力不会轻易地被他人干扰,比较固执保守,热情不够[17]。这三种气质水平高的人的人往往在情绪易感水平量表上得分不高,即不轻易被他人的情绪影响。因此,这三种气质水平得分很高的人可能适合心理素质较高,不易受他人情绪干扰的职业,如飞行员等。而不适合从事要求迅速感知他人情绪的职业,如服务,心理咨询等。由图表可知,情绪表达与气质水平中胆汁质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质水平呈正相关。即胆汁质水平和抑郁质水平分数越高,情绪表达水平越高。抑郁质水平高的人一般不太合群、性格孤僻,但是生活中却非常细心也很敏感、感情比较丰富,行动缓慢,做决定不够果断决绝,具有明显的内倾性。胆汁质水平高的被试情绪表达能力最强,抑郁质水平次之。
把情绪表达及情绪易感作为因变量,四种气质水平作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发现胆汁质水平显著正向预测情绪表达,显著负向预测情绪易感。即如果一个人是胆汁质水平很高的话,那便可以推断他的情绪表达水平很高,或者情绪易感性水平很低。即他可以很好地把自身的情绪通过行为表情等展示出来,但却不能很好地感知他人的情绪,被他人情绪影响。
5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和选择工作的建议
情绪感染的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人们每天都在表达着自己的情绪,也在接收着他人的情绪,如果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这个过程,那么误会和矛盾就会频频发生。有的人擅长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别人知道自己是高兴还是难过,但却不能很好地了解他人的情绪。有的人擅长感知他人的情绪,自己的情绪却无法表达出来,只能把自己的情绪堆积在心里。要认识到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学会去沟通,去了解别人。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在学校和舍友相处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争吵矛盾,其实这些摩擦大多数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如果能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气质水平和情绪表达、情绪易感能力,就能很好的减少误会,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研究发现,胆汁质水平高的被试情绪表达水平较高,情绪易感水平较低。这样的人通常情绪外露很明显强烈,也就容易冲动暴躁,他们的关注点都在自身的情绪上,不能很好地去观察他人的情绪,也不知道别人是否因为自身的情绪而感到不适。所以就容易莽撞冲动,不考虑后果,对人际关系造成不好的影响。那么胆汁质水平高的被试平常生活中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培养自己的耐心,多倾听他人的想法,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转眼已经到了大四的下半学期,大家都即将毕业,踏出校园。毕业生们经常会感慨毕业之后该何去何从,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便成了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胆汁质水平高的被试因为情绪表达能力很好,情绪表达强烈,情绪容易激动,缺乏耐心,所以他们应该多多考虑一些踏实而又平凡的工作来锻炼自身,积累经验。如管理工作、外交工作等。如果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能够了解自身的性格特征和能力,有目的性的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那么大家在选择工作中就可以少走些弯路。
6结论
第一:大学生情绪感染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其中情绪表达水平较高,接受水平较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气质水平、情绪表达、情绪易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第二:大学生的情绪表达水平和情绪易感水平是呈显著负相关的。一个人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越强,就越不容易受他人情绪影响,若一个人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他就越能够感知到他人的情绪而是自身的情绪受到影响。情绪感染中的情绪表达与情绪易感呈显著负相关,即情绪表达水平越高则情绪易感水平就越低。情绪表达与气质水平中胆汁质水平和抑郁质水平呈正相关,这两种气质水平高的被试往往在情绪表达上得分很高。情绪易感水平与胆汁质水平、多血质水平及粘液质水平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第三:胆汁质水平显著正向预测情绪表达;负向预测情绪易感。
参考文献
[1]刘晓峰.情绪感染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5,41(2):5-7.
[2]张奇勇,卢家楣.情绪感染的概念与发生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9):1596–1604.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民族出版社,2012:58-59.
[4]王昌平,刘聪,秦雪莲,庞文婷.情绪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2):2-4.
[5]赵鑫,张冰人,周玮,丁小斌.伯克利情绪表达量表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7(22):11-14.
[6]成达建.管理研究中的情绪感染个体差异及其测量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33-35.
[7]李杰.群体领导人物情绪感染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1,34(6):18-19.
[8]邓欢,胡平,李振兴.情绪模仿在情绪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2):111-122.
[9]金立印.服务接触中的员工沟通行为与顾客响应—情绪感染视角下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8,15(18):28-35.
[10]杜建刚,范秀成.服务消费中多次情绪感染对消费者负面情绪的动态影响机制[J].心理学报,2009,24(4):346-356.
[11]李响.情绪表达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9):1036-1039.
[12]左世江.服务员工能够激发顾客的积极情绪吗?——情绪感染理论及其在服务营销领域的应用[J].企业管理,2011,16(24):174–176.
[13]王潇,李文忠.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236-1245.
[14]银成钺.服务接触中的情绪感染对消费者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5(11):128–131.
[15]左世江.简单情绪感染及其研究困境[J].心理科学进展,2011,13(4):22-24.
[16]杜建刚,范秀成.服务补救中情绪对补救后顾客满意和行为的影响—基于情绪感染视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7,12(8):85-94.
[17]周渝霞.论商务谈判中气质类型与人员组织管理的关系[J].湖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03(29):34-3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