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矛盾型依恋的现状及指导策略研究

 摘要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它对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过度依恋是指幼儿对依恋对象过于依赖,无法忍受短暂的分离,以至于影响幼儿正常生活的现象。本文描述了两种过度依恋的情况,即对父母的过度依恋和对老师的过度依恋。对这两种依恋类型的表现做了描述,并为形成稳定适度的依恋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矛盾型依恋;引导策略;情感交流

在婴儿情感发展的过程中晋城市非常快速的,并且也比较敏感,需要外界对其进行引导,尤其是对于母亲来说,母亲是与婴儿接触最密切的,更需要对婴儿进行密切的关注以及积极的引导,并且还会产生生气以及反抗的行为。发生在家中的话,也很难接受对外陌生人的亲近,这就是儿童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行为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这一类型的孩子往往情绪比较忧郁,性格比较胆小,缺乏一定的好奇心等,而矛盾型依恋的儿童就往往符合商业集中现象,这些孩子在进行做任务时,往往会受到一定的挫折,他们在情绪的左右之下就会进行退缩,一次失败之后就会一直崩溃,而作为家长或者是教师儿讲要对其进行特别的关心,让他们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1]

 一、幼儿过度依恋的表现

幼儿对父母过于依赖,并且幼儿在两岁之后就会班,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进行迅速的改变,因此,他们已经明白了,父母之所以离开的原因,并且知道了,应该怎样向他们提要求而不是在后面拉住他们,而是通过对父母解释能够更加理解和明母,能够接受的,父母的离开,并且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已经懂得如何与父母进行协商并懂得与父母进行分离时所产生的依恋的表现。

由于幼儿在入园之前可能会有固定的依恋对象,所以在入院之后,可能会面对陌生的老师和环境产生一种焦虑,所以没有办法轻易的将依恋转移到老师的身上,所以一般而言,赛一般而言之后,需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来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熟悉,从而能够避免对父母产生过于依赖的现象,在进入集体生活之后,能够及时的摆脱再入园过程中的焦虑,再之后,如果产生不愿意与父母分开的情绪,也应该进行及时制止,并且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预防,能够增加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使其与同伴的交往之中获得快乐,在上课时应该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所应该学到的知识。

 二、幼儿过度依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如果幼儿过度依恋,就没有办法忍受与父母进行分开的事实,适应不了在幼儿园的生活,对于陌生同伴的陪伴,会感觉到一定的排斥,很难与其他小朋友积极主动的交往。

2.不利于独立性的形成。幼儿对于父母之间所存在的过度依恋与对老师之间所存在的过度依恋现象是统一的,并且对于老师以及家长存在过多的依恋现象就会造成学生在性格和独立性方面产生一定的问题。

3.不利于个性的培养。当今时代是非常注重创新精神的,而幼儿如果过多的存在对家长以及对老师之间存在依恋的现状,那么就会对学生个性的形成造成一定的阻碍。我们应该去提高学生们再认识问题时的主见。

 三、幼儿过度依恋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是父母对于幼儿在教育方面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随着独生子女的越来越多,父母往往都会将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往往担心孩子们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将孩子的活动空间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在长期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就会养成不好的习惯,面对新环境就会难以适应,失去了对新事物进行探索和创新的主要能力。

第二个就是在家庭的教育中,每一个教育力量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也会产生不一致,不均衡的现象,所以在幼儿提出某些要求时,父母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会不同,而如果父母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一致,不均衡就会导致幼儿对母亲或者是父亲产生过度依恋的现象。[2]

第三个是由于幼儿的个性。这可能是由于幼儿自身的家庭原因而造成的,比如说在小时候就离开父母,当初回到父母身边,心中被抛弃的危机感会生气,从而缺少对于父母的信任长期缺乏安全感的情况就会导致幼儿对于家长产生一定的过度依恋现象。

幼儿对于教师所产生的依恋现象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很多幼儿的教师会针对于个别幼儿自习的偏爱现象,会过分照顾某个幼儿,使得其过分依恋老师。教师在认识到这一问题时,应该去进行及时的纠正,培养幼儿自身的独立性。第二是有的幼儿在个人的情绪方面可能会比较内向,比如说生活圈子比较小,社交比较缺乏,就会将老师来作为在新环境当中的依恋对象,老师在意识到这一现象时,应引导幼儿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与同伴进行交往时所产生的乐趣所在。[3]

四、开展密切而友善的交流

一段更好的依恋关系,往往会以亲子关系来作为基础。因此,作为父母来讲,应与幼儿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多沟通交流。在行动方面,家长应该在个各个环节当中多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发展。

五、持续而稳定的交流

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重要的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这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的,[5]并且在亲子关系中,应该注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类型,运用更加个性化以及长期化的方式去妥善的处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要更加关爱孩子,尊重孩子的内心。

六、多元而灵活的交流

在进行亲子交流时,应该将其作为培养孩子们安全型依恋的重要途径,培养孩子们养成安全型的依恋方式,就需要他们不断的进行思考以及尝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应该有一定的方法,在培养与幼儿之间的依恋关系时,我们应该清楚,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都具有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需求,而我们在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时,要有意识的理解到,孩子所发生的变化更加具体的沟通方式来与孩子之间进行交流,另外,可以更多的开始,一些亲子方面的游戏活动,这是非常有效率的,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提高亲子之间的关系,能够在情感以及态度等多个方面与孩子建立一种交流互动,使这种交流具有更高的价值。

七、自然而真诚的交流

在整顿依恋关系中,交流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并不意味着在以后的交流过程中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亲子之间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定的矛盾,但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应该去回避,而是主动的去解决问题,家长可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并且将逐渐事件的核心讲给孩子听,能够引导他们熟悉如今社会中的各项规则以及要求,如果家长一味的去回避这些问题,那么孩子就会陷入到盲目被爱的情况,这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同样也影响了亲子之间交流到质量以及效率,所以家长在与孩子关系维持的过程中,要真实的去面对孩子,让孩子体验到更加真实的感受,懂得交流所产生的价值,熟悉交流的意义。[6]

八、依恋形成发展的理论

对可能会产生的心理作用,心理学家对此具有着不同的理解,其中主要分为了以下几类,分别是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依恋理论,习性学的依恋理论以及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九、指导策略

案例1:

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和熟悉的人,投入到一个十分陌生的环境去接受事物,孩子很容易失去原本由家长给予的安全感,处在一个非常紧张的情绪之中,此时孩子很容易找到一个依恋的对象。

案例描述:

小班的第一个星期是非常艰难的,孩子刚入园,离开熟悉的家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哭闹是不可避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情况慢慢好转,但也有个别孩子,哭闹持续较久,妮妮就是一个。早上奶奶送来的时候,哭闹得厉害,于是我就把她抱在怀里,安慰她,渐渐她的情绪平复。上午的户外活动时,我在帮一个孩子擦鼻涕,妮妮哭着走过来说:“我要爷爷奶奶,我要抱抱。”于是我又抱起她,她渐渐停止哭泣,继续去玩滑梯。妮妮的行为是典型的依恋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是婴儿寻求在躯体上和心理上,与抚养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常表现为微笑、依偎、追随等。3-4岁是孩子依恋的时期,也是孩子外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在此阶段中,孩子对特殊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有学者认为,孩子会从对物体的抚摸、摩擦中接受肌体刺激,从而促进相应感知觉的发展,促进自我抚慰能力的发展,并由于这种行为会带来快感和紧张的释放。妮妮在离开熟悉的环境到幼儿园后,转移了依恋目标,要求抱抱,由于我第一个抱了她,于是我成了她的新依恋对象,一再对我提出要抱抱的要求。这是她寻求一种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她才会去探索、学习。所以帮她建立一个准确的依恋,才是她能融入到这个集体的关键。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她提出抱抱的要求时,可以适当的拒绝,减少抱的次数。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使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案例2:

小奇,四岁,小班下学期从开发区幼儿园转入我班,刚来时压根就不想呆在幼儿园,刚走到教室门口,便抱住妈妈的大腿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进去。如果妈妈能陪伴在旁,就不哭不闹,还能愉快地玩,但不时看看妈妈是否还在。假如发现妈妈不在了,便立即响雷般哭喊起来。如果此时妈妈立即出现,便会立即止住哭声,扑向妈妈怀中,破涕为笑。如此情况若多次发生,她便会紧勾妈妈头颈不放,生怕妈妈会再度消失。妈妈趁其不备偷跑回家,就一直哭喊,嚎着要妈妈,不吃点心,更不与小朋友接触,老师跟她说话,她不但不理还用脚踢老师。在她心里,只有妈妈最好最亲,谁她都不需要。有时闹得厉害,我们的教学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这种情况持续半个月。据她妈妈反映:小奇4岁了还总是离不开妈妈,特别依赖妈妈,什么事都要妈妈,在家是妈妈的小尾巴;连玩耍、睡觉都要妈妈陪着,妈妈离开她一会就又哭又闹;只有母亲在身旁,她才会感到安全。小奇对妈妈的依赖远远超过了与她同龄的孩子,这是什么原因呢?据了解,她爸爸做生意较忙,少在家;妈妈没有工作,,一心一意在家当家庭主妇,她从小由妈妈一手带大,有典型的恋母情结。因为妈妈怀孕时常生病,她先天体质较弱,妈妈对她特别保护、格外娇宠,孩子的事情总是包办代替,一时一刻不愿放手,生怕孩子出什么意外;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更是百依百顺;在家父母怕孩子与同龄幼儿玩耍跌破头、摔伤腿或发生冲突,不让她与邻居小朋友交往。有空时总把孩子揽在怀中,母子俩自个玩。

对于小奇,妈妈和老师应该怎么办呢?1、教师象妈妈般关怀她,与她交往。在教室里,主动拉她的手,亲切地与她说话,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平时找机会亲近她,抚摸她的头、身体,与她进一步靠近。尽量抽时间和她坐在一起,陪她玩游戏,手把手教她绘画:帮助她消除陌生、不安和排外心理,让小奇心理产生对老师、幼儿园的信任感和安全感。2、为她提供一个亲松开放的交往环境,招呼小朋友关心她,与她聊天,与她友好地交往。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能丰富她的生活内容,愉悦身心,分散她对母亲的思恋,使她渐渐融入班级,提高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减轻她对母亲的依恋。3、教师多观察她,了解她内心的想法,使她从对妈妈依恋转移到对老师的喜爱。让班内性格开朗的孩子主动和她讲话,带她到园内各游戏场所玩耍,上厕所时让女孩子陪她一起去,使她能够多结交几个小伙伴,多参加集体活动。通过我们的良苦用心,她越来越勇敢,愿意四处走动了;能主动跑到别人身边,和别人一起玩了。

案例3

欢欢小朋友入园后哭闹反应剧烈,每次我就要花费所有的时间去爱抚哭泣的她,反复哄劝“别哭了,别哭了,妈妈一会儿就来了好宝宝,乖……”。但一味的哄劝往往强化了幼儿的感受,越哄越哭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类幼儿需要教师给予关注。此外,对于这养的幼儿,教师要以满足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为主。1、教师要始终在幼儿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进而获得安全感。克劳斯-肯内尔假说表明,母子之间的早期皮肤接触会促进亲子依恋关系的早期发生。幼儿同样有强烈的肌肤刺激的需要,因而教师应使幼儿感受到母亲般的爱抚,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教师还应像母亲一样,多和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依恋感,从而促进亲密的师幼关系的形成。教师的关心和体贴能使幼儿把教师作为陌生环境中的保护者,从而缓解入园分离焦虑,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

而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1.修复亲子关系,提升孩子自我价值感

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中有最重要的两类预期:一个是对依恋对象的可得性的预期,指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得的、敏感的和有反应的。由于矛盾型依恋的小孩从小和父母有效连接较少,使他从小就对父母亲可得性的预期偏低。在潜意识中,他们会以为父母不爱他们,心里话不敢向父母表达,怕父母打骂。在这些小孩咨询中,布置心理作业:让他们去寻找父母关爱他的事情。他们找

了好几个星期,还摇摇头说找不到。在心理辅导教师的长期追踪和帮助下,有些孩子在生病时看到了父母的帮助与关爱,还有部分孩子通过具体的事例找到了父母的爱,亲为自我是否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这种预期的激活将引导个体寻求或者保持与信任的人的亲近。孩子的自我价值提升后,幸福指数随之上升,孩子会从根源上减少焦虑和恐惧感。

学校层面怎样操作才能有效地帮助将近上分之的的矛盾型依恋的孩子呢?

1.开发亲子系列心理辅导课,帮孩子看到父母的爱

2.既然帮孩子找到和发现父母的爱,能从根源上减轻焦虑和恐惧。利用心理辅导课,给孩子和家长搭起一座爱的桥梁—亲予辅导课的作用就很大。例如:低段心理辅导课“我从哪里来”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增强孩子们的归属感,提高自尊心。《我的爸爸焦尼》使父爱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中高段心理辅导课“朱家故事”让孩子们体会到妈妈的辛苦,学会主动分担妈妈的家务活。“爱的万花筒”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各种各样的爱,并学会和父母良好沟通。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刘芳孟昭兰胡平,中国母依恋关系研究。中国儿童发展。199515(4):27-28.

[4]吴放邹泓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中文版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190M23(2):24-29.

[5]候静陈会吕.依恋研究方法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1):80-84.

[6]许兴建依恋研究综述[J]柳州师专学报200116(4):89-93.

幼儿矛盾型依恋的现状及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矛盾型依恋的现状及指导策略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2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739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2年11月29日
Next 2022年11月2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