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 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金融业发展迅速。因此,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大多都是在在全国范围内或区域范围内的基础上研究的,很少考虑到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地区经济金融的特别之处,其结果是不具有普遍性的。山西省的经济曾经是中国经济中非常有特色,非常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在一定时期内还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可谓开创了全国经济的先河。但现在山西省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研究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本论文选取了山西省1998年到2018年的21年的经济和金融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促进作用,加快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主成分分析法、协整检验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大众的金融需求直线上升。在XX的扶持下,金融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机构的数量激增。基于这一点,XX结合行业特点及现状,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增强行业监管力度。在此基础上,学界对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愈发重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更是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谈儒勇(1999)在研究金融行业时,明确指出股票市场和金融行业密切相关。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体系日渐完善。韩廷春(2001)在研究过程中,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会产生变化。究其原因,国家利率水平能对前者构成影响。熊鹏(2014)在研究金融行业时,明确指出经济与金融的发展跟社会资源利用率密切相关。不过,技术的更新换代很难对传导途径构成影响。武志(2010)在研究过程中,指出经济增长与金融行业的发展呈正相关。张明举和钟敦慧(2013)在研究该领域时,选取格兰杰因果关系为基础,详细分析金融行业的相关问题。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学者将重点逐步转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领域,做出了大量符合区域经济层面的有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以省市为研究对象,对两者的关系展开深入探究。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各个省市经济发展的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国家整体或区域层面的相关结论并不能够普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详细分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既可以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又能完善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体系,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增长。

1.1.2 研究意义

从实际情况来看,研究人员要结合行业特点,使经济与金融形成良性互动。不过,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课题内容。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使得一些省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同时存在一些老工业基地,没能很好地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经济发展有些乏力,所以现在重点在于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山西省的金融业并不发达。当前的主要任务如何有效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如何实现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以,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不仅是可以促进山西省的经济金融发展,更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根据统计资料所示,学界极为重视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极为丰富。不过,国内外学者忽视了区域金融的作用,而且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存在差异性,一些已有相关文章的研究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研究有关区域金融与经济。本文是在通过分析有关山西省经济与金融发展指标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得出二者的相关性,来弥补区域领域的研究空白,为加快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指导,摆脱山西省经济增长现有的尴尬局面。

(2)实践意义

理论研究始终是改善经济运行状况的根本本,本论文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山西省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本论文是根据山西省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构建合适的指标,建立模型,进行研究,得到符合山西省自身现实情况的经济和金融相关关系的结论。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尽量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又能完善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体系。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界极为重视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根据全球各个经济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很容易看出,金融发展对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许多学者指出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均呈正相关,而在少数情况下,两者也呈负相关。无论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面的影响,还是产生负面的影响,亦或者两者没有相关性,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金融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戈德史密斯(Goldsmith, 2009)是最开始研究这个领域的,他选取了45个国家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这些国家从 1856至1964 年的相关数据,对该领域展开深入探究。他明确指出,平行是经济与金融之间的主要关系。

金(King,1993)和列维(Levine,1998)在戈德史密斯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以实证分析法为基础,详细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他们还对金融制度做了理论和实践探讨。除此之外,他们联合考虑了理论和实证,明确指出经济增长速度比金融发展速度更慢。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密切相关。金融市场的发达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创新技术,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逐步提升经济增长指标。由于相关数据存在误差,导致研究人员区分不出来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和客户信用市场等)的差异性。

郎特尔和卡恩(Luintel and Khan,1999)构建了一个包括实际利率与资本存量的研究模型,分析了10个国家4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最后得到与内生增长模型相同的结论。简而言之,双向因果关系存在于研究对象当中。

瓦赫特尔与卢梭(2011)选取了84个国家1960年至2004年的数据,把1990年当作分割点分析不同截面时间序列数据,探讨深化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相对于前段的截面数据,1990年至2004年的截面数据无法体现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瓦莱夫与里奥哈(2004)运用广义矩阵估计方法,收集不同国家的金融与经济样本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探究。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认为经济增长会受到国别的影响。究其原因,不同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截然相反。当金融行业较为落后时,能对经济增长构成影响的因素较多,经济发展走向较难预测;当金融行业较为发达时,经济增长与金融业呈正相关;当金融行业极为发达时,这种推动作用反而没有很明显。

列维和沃尔沃斯(Levine and Zervos,2008)选取金融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指标,同时引入人均收入和法律环境等变量,运用1976至1993年47个国家的数据,来分析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他们明确指出,经济与银行体系的完善性密切相关。

列维和贝克(Levine and Beck,2014)采用了40多个国家1976至1999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广义矩阵法和面板数据,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具体包括经济增长、金融运行、股票市场以及银行体系等领域。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由于国内学者引入金融概念较晚,构建市场经济体制周期极长,导致相关领域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再加上国内学者的理论基础相比较差,但他们利用国外相对成熟的理论知识,也在国家层面和区域金融经济领域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谈儒勇(1999)在研究该领域时,详细分析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他选取了代表金融发展的指标市场规模和流动性,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对国内的经济增长与金融行业展开深入探究。在研究过程中,他认为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性较弱,与此同时,前者与金融行业密切相关。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增长会受到金融体系的影响,但也需金融中介体系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另外,经济增长会受到股票市场发展的限制,并且目前阶段股票市场的发展不能够并不排除对金融中介的发展的影响。

韩廷春(2001)通过采用1978年至1999年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他认为资本边际效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以及资金存储率等因素都会对经济增长构成影响。除此之外,他以计量检验分析法为基础,发现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发展的关联性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深化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要深化金融改革时,不能够单一追求金融资本市场与机构的数量,还需要与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

吴军和曹啸(2002)在研究该领域时,选取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我国1994至1999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处理。在研究过程中,他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行业的关联性较弱。究其原因,我国是通过扩张金融资产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可以认定粗放型经济发展无法带动金融行业实现规模扩张,需要通过提高金融中介的资产运用质量,使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孙刚和王志强(2003)在研究该领域时,认为效率、结构以及规模等因素会对金融领域构成影响。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的作用下,能够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体系。

范学俊(2008)构建自回归模型,采用计量统计中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协整分析方法,利用1978至2005年我国金融和经济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经济增长、政策法规以及金融行业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根据研究结果所示:金融银行与经济增长无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对经济增长有一些微乎其微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呈正相关。此外,经济增长与金融行业的发展关系不大。XX相关金融政策综合了正负的效应,使得对经济发展作用存在差异性。

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为了得到更具有实际意义的的结论,我国学者又进一步研究了基于区域层面的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周立(2002)首次将金融经济发展研究方向转到地区层面,通过采用1978至2000年的相关数据,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经济增长会受到金融行业的影响,从而产生较为明显的波动。简而言之,区域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由于构建的模型简单,其结果没有说服力。

范方志、张志军(2003)选取了与金融相关的比率、国民收入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等数据。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升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又能完善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体系。另外,研究表明:升级产业结构有利于调整金融结构和提高经济水平。

周好文、钟永红(2004)构建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分析1988年至2000年的各项金融指标。在研究过程中,他认为经济增长、规模数据以及金融行业服务水平等因素截然不同。东部地区两者有良好的相关关系,但在中西部地区因果关系却不太明显。

徐明圣和艾洪德等(2004)在研究该领域时,选取实证分析法为基础,对经济增长和区域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探究。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认为地域差别至关重要。以东部地区为例,其经济增长与金融行业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研究结果截然相反,而且有显著地滞后影响。在这种情况下,XX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金融结构变得更加合理。通过这种方式,尽量减少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利影响。

张成和沈坤荣(2004)在研究该领域时,选取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详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他们还分析了我国各省1951至1998年的相关数据。研究结果如下:市场化改革前,金融中介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后金融机构效率低,妨碍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金融行业之间的关系截然不同。简而言之,经济增长会受到内生金融行业的限制。

葛亮(2007)采用了格兰杰检验法,利用东北地区1979至2002年的数据,选取老工业基地为研究对象,对该领域展开深入探究。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经济与金融在东北地区形成了相互推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地区的经济水平直线上升。

综上所述,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与此同时,金融发展也不止在某个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也因在不同的制度、政策下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而且就算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里的也可能因为时期不同存在差异。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从实际情况来看,笔者选取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对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探究。在研究过程中,计量与描述性统计分析共同构成了研究基础。随后,笔者以SPSS软件为研究工具,详细分析经济增长诱因。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充分利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使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随之提升。不仅如此,本文还以Eviews为基础,对经济和金融等领域进行研究。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作用下,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并进一步根据研究分析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与措施。经过详细分析,笔者发现金融和经济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简而言之,两者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地方XX要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对金融行业实施资源倾斜。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另外,笔者也会结合山西省的情况,找出金融行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撰写过程中,笔者将本研究分成了五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而言之,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背景以及相关理论研究体系介绍共同构成了绪论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绪论部分是为后面的论述做铺垫。

第二章: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本文所用到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

第三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成分分析法所需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及主成分分析。

第四章:详细分析经济和金融之间的关系,包括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五章:总结。综合研究内容,找出山西省金融与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1.3.2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收集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合,再将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整合与分析比较,分析其实证方法,并搜集整理统计年鉴、期刊杂志、权威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探究。

(2)定量分析法

通过采用中经网数据库、统计年鉴、统计季报、山西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对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计量分析模型定量化研究,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准确性。

(3)定性分析法

在对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现状及两者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揭示了两者间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得出有针对性的且有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地方XX提供相应的对策。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以经济和金融指标为基础,建立了研究模型。随后,又采用计量及描述性统计等分析方式,并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以金融和经济为研究对象,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探究。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又能完善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体系。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数据收集困难,在设定相关指标时可能不够精确,研究也偏重银行业,并未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做出全面分析。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什么是主成分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样本、多变量以及大样本等数据均为主分量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主分量分析就是所谓的主成分分析。简而言之,该分析法能够结合各项数据,使其形成有效指标。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研究人员收集所需信息。

从实际情况来看,主成分分析法能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使其形成有效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线性变换是主成分分析的核心要素。简而言之,该分析法能够转化相关数据,使其融入坐标系统。在实践过程中,维数是主成分分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原因,维数能够合并数据集,并保留数据特征。不过,该分析法较为复杂,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致使准确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从实际情况来看,研究人员必须结合相关数据,逐步完成各项分析。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要意识到金融业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融合多个类似因素并形成有效指标,能够降低研究难度。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变量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再加上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致使信息重叠现象极为严重。在研究过程中,研究难度与变量的数量密切相关。因此,减少变量能够减轻研究人员的工作负担。基于这一点,研究人员要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尽量减少研究变量。在这种情况下,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满足研究人员的使用需求。

在实践过程中,研究人员要设定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等随机变量。究其原因,随机变量之间的关联性极强,很难进行数据融合。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要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简而言之,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满足研究人员的使用需求。在该分析法的影响下,研究人员既可以完成指标融合,又能保留指标特征。

任何一个度量指标的好坏除了可靠、真实之外,还必须能充分反映个体间的变异。如果有一项指标,不同个体的取值都大同小异,那么该指标不能用来区分不同的个体。由这点来看,一项指标在个体间的变异越大越好。因此我们把变异“大”作为“好”的标准来寻求综合指标。

2.3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在实践过程中,降维是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在正交变换的作用下,该分析法能够转化随机向量,使研究内容变得更加直观。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人员要建立价值函数,提高主成分分析法的准确性,逐步催生出一维系统。

2.4 主成分析的一般定义

设有随机变量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样本标准差记为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首先作标准化变换: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我们有如下的定义: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且使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最大,则称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为第一主成分;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5 主成分的性质

主成分具有如下几个性质: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6 主成分数目的选取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保留多少个主成分取决于保留部分的累积方差在方差总和中所占百分比(即累计贡献率),它标志着前几个主成分概括信息之多寡。实践中,粗略规定一个

百分比便可决定保留几个主成分:如果多留一个主成分,累积方差增加无几,便不再多留。

2.7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作用

概括起来说,主成分分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3)多维数据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我们知道当维数大于3时便不能画出几何图形,多元统计研究的问题大都多于3个变量。要把研究的问题用图形表示出来是不可能的。然而,经过主成分分析后,我们可以选取前两个主成分或其中某两个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的得分,画出n个样品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况,由图形可直观地看出各样品在主分量中的地位,进而还可以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可以由图形发现远离大多数样本点的离群点。

(4)由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回归模型。即把各主成分作为新自变量代替原来自变量X做回归分析。

(5)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回归变量。回归变量的选择有着重的实际意义,为了使模型本身易于做结构分析、控制和预报,好从原始变量所构成的子集合中选择最佳变量,构成最佳变量集合。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变量,可以用较少的计算量来选择量,获得选择最佳变量子集合的效果。

2.8 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对m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

对m个主成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得最终评价值,权数为每个主成分的方差。

第三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主成分分析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关系时,先选择有效指标,然后对其进行描述统计与计量分析。对于金融发展指标选取来讲,因其体系所受影响非常多,需要多层次、全方位地选取指标。研究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构建指标体系要遵循下面原则:

(1)全面性。选取的指标要包含全面,要能充分反映金融发展的动态性、健全性、增长性等因素。同时,经过目标设定和权数分配选取指标,才能提高创造财富能力,降低金融风险,缩小不良贷款。

(2)重点性。指标数量要适中,太多的指标只会增加体系的冗杂性,而太少的指标又不能全面反映金融发展的具体情况。指标选择和数量对体系的有效性都很重要,需要有机结合全面性与重点性,才能不会漏选,主次分明。

(3)可操作性。如果不能获取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数据,究不能加以研究分析。

(4)定量与定性结合。 单一的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都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因此,单靠金融发展的定量分析或经济增长指标的定性分析,都不能够保证研究分析的有效性,需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3.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评价指标选取

要慎重选择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指标,其对研究结果的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增加结果的解释程度,减少指标数据研究的缺陷和异常值对结果带来的消极影响,可以把指标重新配对组合。本文为了获取数据不同的维度,对数据指标变量进行“降维”。首先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最能代表这些数据的一组主成分,然后通过协整分析将两组零散的数据集中起来,来研究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3.3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主成分分析

3.3.1运用主成分分析经济增长

通过主成分分析经济增长的指标,SPSS软件得到表1的结果:KMO为0.771,BARTLETT检验的sig远小于0.01,因而所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合适的 。

表1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 .771
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287.985
自由度 15
显著性 .000

计算特征值、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SPSS软件得到表2、3、4的结果:表2包含了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系数。

表2 相关性矩阵a

Y1 Y2 Y3 Y4 Y5 Y6
相关性 Y1 1.000 .837 .988 .979 .969 .946
Y2 .837 1.000 .855 .840 .827 .761
Y3 .988 .855 1.000 .997 .935 .925
Y4 .979 .840 .997 1.000 .920 .906
Y5 .969 .827 .935 .920 1.000 .918
Y6 .946 .761 .925 .906 .918 1.000
显著性 (单尾) Y1 .000 .000 .000 .000 .000
Y2 .000 .000 .000 .000 .000
Y3 .000 .000 .000 .000 .000
Y4 .000 .000 .000 .000 .000
Y5 .000 .000 .000 .000 .000
Y6 .000 .000 .000 .000 .000
a. 决定因子 = 5.18E-008

表3包括了特征根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第一主成分的特征跟为5.543,其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根据表能够得到6个满足条件的特征值,其累计解释样本方差的92.375%,这表明提取出来的主成分能够很好的概括所选取的6个经济增长指标。所提取出来的这一个主成分能够很好地概括6个相互独立经济增长指标,从而将原来的6个指标转化成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指标,来实现对数据指标变量的“降维”。

表3 总方差解释

成分 初始特征值 提取载荷平方和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积 %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积 %
1 5.543 92.375 92.375 5.543 92.375 92.375
2 .267 4.451 96.826
3 .109 1.812 98.638
4 .076 1.259 99.896
5 .005 .091 99.987
6 .001 .013 100.000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SPSS软件得到表4的结果:表显示的是因子得分系数。对于每一个经济增长指标,在把系数和相应的指标相乘之后,究可以得到最终因子得分的计算公式,并用它来代替所有指标数据。表4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指标 得分 指标 得分
Y1 .179 Y4 .177
Y2 .160 Y5 .174
Y3 .179 Y6 .171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组件得分。

利用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通过该系数矩阵可以将主成分表示为各个经济增长变量指标的线性组合,主成分的表达式为: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计算主成分的得分。经济增长主成分得分见图1。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图1 经济增长主成分得分

  3.2 运用主成分分析金融发展

通过主成分分析经济增长的指标,SPSS软件得到表5的结果:KMO为0.776,BARTLETT检验的sig远小于0.01,因而所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合适的 。

表5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 .776
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248.722
自由度 10
显著性 .000

(1)计算特征值、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SPSS软件得到表5、6、7的结果:

表6包含了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系数。

表6 相关性矩阵a

X1 X2 X3 X4 X5
相关性 X1 1.000 .981 .985 .966 .961
X2 .981 1.000 .990 .922 .981
X3 .985 .990 1.000 .942 .977
X4 .966 .922 .942 1.000 .922
X5 .961 .981 .977 .922 1.000
显著性 (单尾) X1 .000 .000 .000 .000
X2 .000 .000 .000 .000
X3 .000 .000 .000 .000
X4 .000 .000 .000 .000
X5 .000 .000 .000 .000
a. 决定因子 = 6.72E-007

表7包括了特征根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第一主成分的特征跟为4.851,其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根据表能够得到5个满足条件的特征值,其累计解释样本方差的97.027%,这表明提取出来的主成分能够很好的概括所选取的5个金融发展指标。所提取出来的这一个主成分能够很好地概括5个相互独立金融发展指标,从而将原来的5个指标转化成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指标,来实现对数据指标变量的“降维”。

表7 总方差解释

成分 初始特征值 提取载荷平方和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积 %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积 %
1 4.851 97.027 97.027 4.851 97.027 97.027
2 .103 2.051 99.078
3 .032 .636 99.714
4 .010 .201 99.916
5 .004 .084 100.000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2)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SPSS软件得到表8的结果:表显示的是因子得分系数。对于每一个金融发展指标,在把系数和相应的指标相乘之后,究可以得到最终因子得分的计算公式,并用它来代替所有指标数据。

表8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指标 成分 指标 成分
X1 .205 X4 .199
X2 .204 X5 .203
X3 .205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组件得分。

利用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通过该系数矩阵可以将主成分表示为各个金融发展变量指标的线性组合,主成分的表达式为: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3)计算主成分的得分,金融发展主成分得分见图2。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图2 金融发展主成分得分

  第四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4.1 样本与变量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4.2 平稳性检验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表9 平稳性检验

变量 滞后系数 检验类型 t统计量 5%临界值 prob. 平稳性
lnF 1 (c,0,1) -2.393927 -3.020686 0.1557 不平稳
lnF 2 (d,0,1) -2.341894 -3.022997 0.1700 不平稳
lnF 3 (d,0,1) -6.394596 -3.040391 0.0001 平稳
lnG 1 (c,0,1) -1.624811 -3.020686 0.4521 不平稳
lnG 2 (d,0,1) -2.506596 -3.02686 0.1288 不平稳
lnG 3 (c,0,1) -4.237624 -3.052169 0.0050 平稳

4.3协整检验

由表9分析可知:F序列在0阶上是非平稳序列,一阶上是非平稳序列,而二阶上是平稳序列。G序列在0阶是不平稳的,一阶是不平稳的,而在二阶是平稳的。即F序列和G序列之间是同阶且平稳,且都在二阶平稳。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某种长期的稳定关系。

4.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根据Eviews软件得到表9的结果:可以知道其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都是平稳序列。因此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稳定性,说明两个指标变量之间有着相同的变动趋势。因此我们对金融发展、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表10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原假设 F统计量 概率值 滞后阶数 是否支持原假设
F不是G的格兰杰原因 0.67359 0.5256 1
G不是F的格兰杰原因 6.01791 0.0130 1
F不是G的格兰杰原因 4.39527 0.0348 2
G不是F的格兰杰原因 1.23831 0.3219 2
F不是G的格兰杰原因 2.08907 0.0166 3
G不是F的格兰杰原因 0.57163 0.5579 3
F不是G的格兰杰原因 2.3753 0.0138 4
G不是F的格兰杰原因 0.31686 0.7349 4

从表10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滞后阶数为一阶时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经济增长可以促进金融发展,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滞后二阶时也同样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促进作用,而反过来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作用不明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滞后三、四阶时也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促进作用,而反过来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作用不显著。

5.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近20年来,山西省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有着一定的协整与因果关系,从而形成了着长期稳定的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着促进作用,加快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着2到4年的滞后性。因而山西省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有着良好的相互促进作用,经济增长能够很好的带动金融发展,但是金融发展不够充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存在延迟,并有可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能充分的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山西省有待于进一步进行金融的深化改革与发展,需要不断优化金融结构,完善金融体系,从而来提升金融发展的质量,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形成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间的良性互动作用和循环效应。

5.2 政策建议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推动金融结构的深化改革,就需要促进金融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需求。可以设立金融机构,用来投入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可以适当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来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方式和产品。可以通过保险、基金和私人理财等消费升级来不断丰富人们投资理财的途径与方法。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完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的市场体系。完善与金融相关的监管体系和问责制度。鼓励微、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建设,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3)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推进金融市场的法治化建设。提高从事于金融业人员的防范于未然的意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开展有关金融安全和风险防患教育教育工作,促进人们的思想层面的改变。

(4)推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促进金融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强金融机构的基础性建设,加强对差异化、特色化金融产品的开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2. 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3):31-40.
  3. 李月.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4.
  4. 张朝兵.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4):181-182.
  5. 梁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陕西省的实证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4):26-30.
  6. 陈朝旭,耿玉新,薛雷.吉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黄平意.湖南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1.
  7. 安媛媛.甘肃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宄[D].兰州大学,2011.
  8. 丁晓松.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32-34.[10]
  9. 史永东,武志,郵红线.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预测,2003(4):1-66.

[11]张兵,胡俊伟.江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3(3):200-203.

[12]Patrick,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6:36-39.

[13]Levine,Rose,N Loyaza and NB eck.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Growth:Causality and Causes[J].Journal of Money Economics,2010(4):31-71.

[14]Pradhan R.P.Economic Growth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Panel Cointegration in India and Pakistan[J].South 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4,20(4):96-119.

[15]Benhabib,J.and Spiegelm,M.The Ro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Growth and Investment[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11,Page: 341-360.

[16]Cesar,C and Liu,The Direction of Causality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72(2003),231-334.

致 谢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太原理工大学度过了四年的紧张学习时光。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帮忙。在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期间给予我支持、帮忙和鼓励的人表示我最真挚的诚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梁晓荣老师对我的教导。从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以及最终的定稿,老师都给了我悉心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忙,是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地完成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术的钻研精神和严谨的学风,都是值得我终生学习的。

其次,我要感谢太原理工大学数学系的所有老师,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治学态度,不仅仅使我对管理理论有了更进步的理解,将理论和自己的工作互相印证,受益匪浅。而且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继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在此期间给予我的包容、关爱和鼓励,以及所有陪我一路走来的同学和朋友,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和照顾,我才能安心学习,并顺利完成我的学业。

毕业在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铭记师长们的教诲,继续不懈努力和奋斗,来报答所有支持和帮忙过我的人。

附录1

经济发展指标

年份 Y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Y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Y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Y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Y5 企业所得税/亿元 Y6 进出口总额/亿元
1998 1611.08 534.69 4098 1874 8.94 91.99
1999 1667.10 575.35 4342 1800 10.66 106.57
2000 1845.72 625.16 4715 1950 11.15 146.06
2001 2029.53 708.35 5377 2018 22.16 160.65
2002 2324.80 838.27 6214 2236 12.60 191.34
2003 2855.22 1116.35 6977 2410 14.23 255.28
2004 3571.37 1477.70 7866 2738 22.43 445.44
2005 4230.53 1859.40 8866 3082 36.99 454.31
2006 4878.61 2321.47 9967 3420 52.72 528.35
2007 6024.45 2927.17 11487 3975 84.35 879.82
2008 7315.40 3635.14 13021 4480 87.29 999.40
2009 7358.31 5033.53 13883 4677 101.81 584.07
2010 9220.86 6352.60 15510 5263 117.75 833.03
2011 11237.60 7373.06 17965 6225 150.22 935.17
2012 12112.80 9176.31 20232 7064 214.39 947.74
2013 12602.20 11200.24 22258 7950 202.07 969.61
2014 12761.50 12354.53 24069 8809 167.38 993.79
2015 12766.50 14137.16 25828 9454 143.05 955.56
2016 12966.20 14284.98 27352 10082 161.56 1098.97
2017 15528.40 6140.89 29132 10788 174.42 1161.85
2018 16818.10 6454.07 31035 11750 226.91 1369.87

附录2

金融发展指标

年份 X1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 X2 贷款余额/亿元 X3 股票筹资额/亿元 X4 上市公司数量/个 X5 保险业收入/亿元
1998 2081.11 1741.79 43.70 13 21.42
1999 2357.21 1909.21 45.30 13 23.91
2000 2628.39 2453.15 109.28 17 27.85
2001 3090.73 2408.40 123.48 18 35.73
2002 3708.72 2903.18 130.67 19 62.45
2003 4681.51 3552.29 150.57 21 181.02
2004 5811.65 4016.12 153.13 22 208.28
2005 7088.70 4229.00 153.13 22 152.41
2006 8577.46 4788.51 403.63 25 175.36
2007 10041.85 5394.47 438.72 26 180.36
2008 12766.72 5960.33 486.92 27 260.89
2009 15698.47 7814.74 505.12 28 289.25
2010 18575.65 9634.32 841.16 31 365.30
2011 20920.43 11169.35 863.82 34 365.67
2012 24050.58 13106.21 916.87 34 384.65
2013 26105.35 14887.53 987.32 34 412.38
2014 26779.47 16432.75 1045.12 35 465.37
2015 28346.10 18458.66 1317.15 37 586.73
2016 30371.37 20238.58 1412.21 38 700.55
2017 32480.55 22463.90 1556.29 38 823.92
2018 34987.58 25057.04 1769.44 38 824.88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山西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3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779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1月29日
Next 2022年12月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