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信息时代以来,金融科技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互联网和金融的联系紧密,推动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且产生了许多新型金融公司,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只是机遇,还有许多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去应对金融科技,如何利用好它去推动业务的创新发展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科技的概念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在对金融科技概念的描述基础上,分析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的影响,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商业银行,影响
Abstract:Since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use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t present,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finance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and produced many new financial companies for the financial industry. Fintech has brought not only opportunities but also many challenges to commercial banks. Therefore, how should commercial banks deal with financial technology?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it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research topic.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oncept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on the deposit business, loan business, intermediary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finally giv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financial technology,Commercial banks,influence.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国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概览(2016)》指出:“金融科技主要是指将新型科技运用在金融服务领域当中,从而创造出全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模式,使客户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越的金融服务,并将金融服务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在去年,因为新冠病毒爆发,各大公司都无法在短短一两个月内恢复上班,都进行了停业,这也不排除银行,商业银行受到了经济的损失,金融科技的运用已经刻不容缓。金融科技可以改变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让客户在线上便可以操作一些业务的办理,无需出门就能搞定,从线下转为线上。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以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丰富金融服务产品,而且还能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行扩充和创新。
在金融技术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技术优化商业银行的业务,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也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金融技术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产生的影响。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陈晓华(2017)在他的研究指出,与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支付技术等新兴技术,金融科技影响金融模式,金融商业模式和服务供应,而商业银行的支付和信用中介业务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目前,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为客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汇款、理财等服务,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构成了直接威胁。
黄余送(2017)认为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这可以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金融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层面,所以商业银行有必要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的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增加商业银行的投资在金融科技,优化和创新现有的银行业务,以满足和解决金融技术未来的发展需求。
谢治春(2018)在研究该领域时,选取经营模式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经过反复论证,他明确指出商业银行会受到网络金融的影响,被迫改变经营模式。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会受到网络金融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必须结合企业现状,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全力推动企业发展。
易宪容(2017)在研究过程中,选取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切入点,对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探究。他认为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会对大众的金融需求构成显著影响,与此同时,大众的幸福感也与金融服务水平密切相关。
1.2.2 国外研究
国外的学者已经开始着重于金融科技和商业银行业务的研究,已经再互联网金融这一个已经非常活跃的领域去研究。Wilson Ng(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等高科技之上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他同时指出,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提高,都倒逼传统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尽快完善银行业务,不断创新银行业务。
Bert Scholtens(2000)指出,金融技术涉及领域较多,具体包括货币操作、金融服务、金融投资以及贷款支付等等。
Aaron Wall(2015)在研究该领域时,选取信贷业务为切入点,对网络金融展开深入探究。经过详细分析,他认为网络众筹、网络贷款以及互联网理财均属于互联网信贷业务的常见形式。由此可见,网络金融必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JulapaJagtian(2018)在研究过程中,选取投资风险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网络金融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领域展开深入探究。根据研究结果来看,投资风险与监管力度呈负相关。换而言之,监管体系的完善性会对投资风险构成显著影响。
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
第一,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是依据预测者的主观判断分析能力来推断事物性质和发展趋势的方法,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质”进行分析。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会通过学过的一些书本知识,如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货币银行学、管理学等书本知识的精华进行摘要,分析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
第二,文献法。文献法是指通过阅读、分析、整理有关文献材料,全面并正确地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本文我将通过搜索一些相关的金融科技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业务方面的文献和文章,经过阅读然后进行综述,提取重要的信息来对本文进行编撰。
第三,调查法。调查法是有目的和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状况的方法。通过搜索网站相关的商业银行的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总结。
1.3.2 研究内容
本文内容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第一章要是研究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摘要,对国内和国外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是金融科技概述,主要介绍了金融科技的主要定义与作用。
第三章我国金融科技的现状,主要介绍了我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历程和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第四章是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主要介绍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第五章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三大业务的未来发展建议。
第2章金融科技的概述
2.1金融科技的概念
金融科技的定义在国际有很多说法,其主要的定义为以下几种:
从实际情况来看,金融科技的迅速崛起,使金融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金融行业的发展与金融科技密切相关。对金融机构来说,“开放共赢”、“普惠民生”、“安全可控”以及“守正创新”等原则极为重要。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AI、区块链、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是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与此同时,金融领域的产品服务、技术应用以及业务模式都会受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产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国际证监会(IOSCO,2017)认为金融科技是多种创新模式及新兴技术,可以为金融业带来极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金融科技是由科学技术与金融创新共同构成的。本研究选取新型技术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金融科技与网络金融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领域展开深入探究。经过反复论证,笔者认为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与产品性能都会受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从而产生较为积极的变化。
2.2 金融科技的作用
金融科技具有如下作用:
第一,金融科技可以推动金融创新,改变支付方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金融科技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金融科技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传统的支付、交易、理财等这些方式,以新型的方式去引领人类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金融科技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开展金融科技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用户能够享受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其中就包含尽可能的提升当前金融服务的效率以及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
第三,金融科技能够降低风险,解决信用难题。
在金融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始终面临信用和风险这两个问题,而金融科技是提高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的突破口。
第3章 我国金融科技的现状
3.1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金融科技1.0阶段(1866-1986),可以界定为金融信息化阶段。
在金融科技的影响下,自动化、无纸化以及电子化逐渐成为金融业务的主要特点。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直线上升,运营成本大幅度下降,这个阶段的技术人员大多数都在金融内部。
第二阶段是金融科技2.0阶段(1987-2009),也就是所谓的网络金融阶段。
随着网络覆盖率的增长,网民数量激增。与此同时,信息科技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使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金融业务的组合方式愈发复杂,具体包括资金端、支付端、交易端以及资产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基金销售、网络众筹以及P2P借贷均属于常见的业务模式。
第三阶段是金融科技3.0阶段(2009-至今),也就是所谓的深度融合阶段。
在实践过程中,金融机构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获取大量所需信息,并以此为基础,逐步优化产品性能,使其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大量的金融业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的技术去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方式,实现金融企业和科技企业相互合作融合,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是以数字化形式去提供给用户,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2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现阶段,国内的金融行业极为发达。究其原因,国内的金融科技水平较高,导致金融交易效率极高,交易成本非常低。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金融业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单一的,金融机构几家独大,导致金融供给不足。现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等金融科技的普及,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创新的业态,如第三方支付、线上保险和理财,线上基金,众筹等等,真正意义上服务了更多方面的金融需求。
近几年来,各大商业银行都纷纷开始组建自己的金融科技企业公司。如兴业银行在2015年就按照自己的条件和发展的需要,创建了一个自己银行下的金融科技公司,这个公司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金融科技能够正常运营并且可以满足自身的要求,这也让兴业银行成为了中小银行里的领头羊,成为首家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的商业银行。平安银行意识到了金融科技的重要,也成立了一个金融公司——金融壹账通公司,这个公司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去为平安银行提供了较完善的金融服务和产品。2016年招商银行也成立了一个招银云创,主要业务是云服务,招商银行通过该平台把销售能力、交易银行、消费金融的解决方案都发给了同业;2016年的12月,光大银行也建立了光大科技公司,这个公司也是紧紧围绕光大银行,建立科技发展的平台,同时与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2018年民生银行成立了民生科技公司,成立之后这个公司一直都是服务于民生银行,向市场需要发展,也是主要给民生银行提供服务。2018年的4月,建设银行也成立了建信金科,这是我国首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城里的金融科技公司,建信金科也被建设银行当作最重要的现代化改革。再而言还有工行,2018年开始打造了一个非常多功能的,全方位的智慧银行。依托智慧银行已经建立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研发实验室。
第4章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金融科技导致出现了很多金融科技企业,这些科技企业有网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等等,它们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型的信息技术去实现资金融通,支付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活动。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1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积极影响是金融科技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在存款这方面的业务变得更为方便。现在人人都有手机,需要进行存款时无需到银行办理,可以在线上利用手机银行app进行存款,或者在一些金融科技企业旗下的app,比如微信、支付宝等存款进入银行,这样的线上存款,可以突破银行的营业时间,实现了免排队免人工的服务,省去了人力和时间。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消极影响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存在,商业银行与之合作会被企业分去一部分的资金,网贷平台和支付宝、微信等等这些平台,他们会向投资者提供存款利率高于银行的利率,会挖走一部分存钱入银行的人投入这里。比如余额宝,相比银行定期、活期储蓄,都比商业银行的收益要高,并且操作简单快捷,且资金流动性强,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引起了商业银行储户数量大幅减少和活期存款业务量的下降,甚至偶尔出现负增长。
4.2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积极影响是:第一,利用金融科技。当客户需要贷款的话,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在网上就可以开始办理,直接在手机银行app上进行相应的操作,去了时间和人力。
第二,利用金融科技可以提升信贷的效率。在贷款人需要贷款时,商业银行可以依靠大数据采集的信息来缩减时间,提升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快速地信贷服务,及时拨款。解决了传统商业银行放款速度的问题。
第三,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这项新型技术去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估,从而给出一个符合的信用指数,确定贷款额度。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消极影响:第一,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的机会,网贷平台相对传统金融来说,快捷,门槛低。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现在网上贷款都是以贷款人信用为基础,无需担保。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干扰,瓜分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丢失了一部分的收入来源。
第二,对于商业银行,授信要求比较严格,授信通过之后,放款速度也是较慢的,而且商业银行摒弃了中小企业。根据网上数据调查,现在中小企业贷款额已经占商业银行总贷款额的三分之一。而金融科技企业的网贷平台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网贷平台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分析贷款人的需求,给贷款人符合要求的贷款,网贷平台会利用技术去抓住每个客户的需求,利用大数据来准确的瞄准,满足客户的需求,节省了成本和时间,为客户提供了个性化产品,带来了便利化服务。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企业网贷的授信要求比较低,放款的速度也特别快,而且额度已经能够满足一些中小企业的需要。所以现在中小企业大多选择了金融科技企业的网贷,而不是选择商业银行,无疑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打击。金融科技企业的出现,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速下降,存款的流失,也会导致贷款的增速也相应放慢。
4.3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中间类业务的影响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的总称。具体业务主要有支付结算业务,代理业务等等。
首先是支付结算业务的影响,其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跟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通过科技企业的app,使人们都可以在app上进行付款时选择银行卡付款。如信用卡还款、话费充值、生活缴费等等。
消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支付结算业务主体丧失。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带来了冲击,使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丧失了主体性,处于支付结算的末尾端,很难有竞争的优势。第二,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支付结算的可选择被扩大,以前都是在商业银行办理,现在还可以在金融科技企业平台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其次是商业银行的代理业务的影响,其积极影响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金融技术,为客户提供相对应的基金和保险产品,操作简单,节省成本和时间。
其消极影响是:由于第三方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的代销业务的手续费成为最主要的因素,随着余额宝等第三方平台的出现,大多数的人都不愿选择银行理财业务,给银行手续费方面的收入带来极大影响。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传统支付手段是通过银联进行网上支付,银行通过客户支付来获取手续费的利润。但是,随着第三方平台的诞生,商业银行的支付模式受到影响,更多的人愿意选择通过移动设备支付,使银行的手续费收入降低。第二,余额宝上面也有理财产品,使银行的收入来源更少,现在的客户在金融科技的背景下开始在支付宝上面购买基金和保险产品,使银行手续费收入降低。其次,商业银行的代理业务的代销产品老化,如余额宝的基金和保险产品都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余额宝后面还有专门的专家或团队提供专业的服务,特别是售后服务,让客户买的安心。
对于信用卡业务,其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推出了虚拟信用卡。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申请办理信用卡,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信用卡额度的确定和风险评估,从而办理一张线上信用卡,客户通过手机银行app即可选择信用卡支付。这样节省了银行卡成本,缩短了办理信用卡的时间。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我国的信用卡发卡量和持卡量一直都在上涨,但是信用卡的不良率和坏账率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多人没有养成使用信用卡的习惯,因此造成信用卡闲置,最终也变成了睡眠卡。而且金融科技出现了更多的金融科技企业,随之带来更多的支付方式,支付方式可以连接到信用卡支付,支付方式和流程就变得更简便,但是手机遗失或者病毒的入侵,就存在资金损失的风险。加上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可以用第三方账号登录,这样存在使用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第5章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建议
现在的金融行业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各种金融企业,都开发了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因此在金融科技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产品创新和优化,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5.1 存款业务
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建立社区银行,在社区里建自己柜员机,使居民办理业务方便,减少银行线下排队的情况。
其次商业银行应该及时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加快创新的脚步,将流程简便化,结合人工智能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新的服务产品,并且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增强竞争力。
第三,商业银行应该对线上银行业务和界面不断地进行优化,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优化线上存款产品的流程,建设数字化银行,使用户在选择存款产品时简洁明了。
5.2 贷款业务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提升贷款的效率。商业银行要利用大数据采集信用指数和工资的水平,再利用人工智能去评估贷款人贷款的风险和可贷款金额,结合市场的供给关系和客户的需求,创新个性化的贷款产品,以便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其次商业银行要加快金融科技的使用,创新信贷产品。在金融科技的影响下,商业银行要快速地认清形式,要非常重视金融科技对贷款业务的价值,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效率。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对目前的经济政策、市场供求和客户实际上的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了解,商业银行才可以创造出新的贷款产品。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运用金融科技是处在初期阶段,可以重点放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在创新绿色信贷产品这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推出更多的绿色信贷产品。
第三,商业银行推动渠道一体化建设。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交易渠道主要依赖线下网点进行交易,这无疑是增加了用户的贷款成本。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优化和扩大贷款产品交易的渠道,还需要对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第四,商业银行要扩大小微企业的贷款。要改变传统贷款业务的规格,不仅服务大型企业,小微企业也要引以为重。因此商业银行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扩大贷款业务。
5.3 中间类业务
首先,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业务中,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交易量渐渐增大,银行的支付结算主导地位丧失,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变革经营模式,开展市场调研的工作,尽可能将金融科技和客户需求相结合进行经营模式变革,商业银行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这样既可以得到客户的资料,了解客户的消费水平和偏好,整合成客户信息,也可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并且,商业银行要巩固传统中间业务的发展,再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强化支付结算渠道和平台建设,建立更多的支付结算渠道,创新支付结算产品与服务。
其次,增强产品研发力度。具体而言,管理层要结合企业现状,开设资产托管与投资银行等类型的业务。投资行业的迅速崛起,使金融行业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对商业银行来说,资产托管业务极为重要。因此,管理层要结合业务特点,尽快完善资产托管体系,逐步拓宽利润空间。
第三,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说,人才储备量与市场竞争力密切相关。因此,管理层要以岗位需求为基础,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简单来说,管理层要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培训。需要注意的是,知识讲堂、岗位练兵以及岗前培训均属于常见的培训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又能扩充该群体的知识储备量,使其更好的推动银行发展。
第四,商业银行的代理业务,除了像第三方支付平台看齐,还要降低代理手续费,让基金和保险公司更多地选择商业银行而不是金融科技公司。其次,加强银行代销创新,实施差异化策略。针对不同的代销产品,考虑销售的渠道和客户的需求,从而推出个性化的代销产品。然后,加强培训,建立专门的代销团队,加强专业的知识和营销技巧培训,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给客户个性化产品。简而言之,管理层要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并以调研结果为基础,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杜绝各类违规行为。另外,管理层也要完善售后体系,银行跟商户都要认识到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建立售后服务机制,提升银行的品牌形象。
最后,商业银行要对信用卡进行优化。首先,针对信用卡坏账率和不良率,现在商业银行将信用卡虚拟化,变成虚拟信用卡,降低了成本和不良率。商业银行还可以结合虚拟信用卡的方便,对银行其他业务服务进行融合,为消费者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其次,需要转变客户发展思维,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如大数据、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业务质量,为商业银行发展积蓄新动能,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便利。第三,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将将信用卡的功能和消费者习惯对应,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降低坏账率。最后,将信用卡的功能进行创新和完善,搭建场景,打造互联网道路,强化社交、购物等客流量较大的平台。最后就是风险的问题,信用卡风险存在的影响,用第三方账号登录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对于信息泄露的风险,商业银行要引以为重,加强风险监管,提高客户的信息安全性,建立数据库推动个人和企业信息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牛舒扬.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2020(3).145-149
[2].李飞翔,丁忠明.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2019(4)107-112
[3].徐莉.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优化研究.江西.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系.2020.6.1-42
[4].陆岷峰.疫情危机与商业银行数字化对策研究.2020(2).36-42
[5].崔子腾,马越,吴晗.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2017(6).43-45
[6]李健,马亚.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平台模式发展[J].2014(5)23-32
[7]李奕博.智能金融业态视阈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研究[M].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5
[8]Bert Scholtens,Dick van Wensveen. A critique o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0.5
[9]Kwast M L. The impact of underwriting and dealing on bank returnsand risk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8,6
[10]叶望春.金融科技与银行智能化转型[J].中国金融.2017.6
[11]袁秀文,曹源芳.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 2019(6)13-19
[12]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李思敏.金融与科技融合模式:国际经验借鉴[J].南方金融.2015.2
致谢
大学的生涯已经接近尾声了,这四年的时间里,老师的谆谆教诲耐人寻味,师兄师姐的经历和经验都对我有所帮助和参考,还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跟朋友一起努力学习和比赛的时光在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还有父母的支持跟鼓励,让我一直都向前进步,我觉得我非常幸福和幸运,能认识到这么多好的老师和朋友,自己也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业。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