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相关概念 1.1 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 结合已有文献来看,财务报告透明度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由最初作为财务报告质量的一个静态属性,逐渐发展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由局限于财务报告本身,外延到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特征;由关注于财务报告的若干特征,

1 相关概念 

1.1 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

       结合已有文献来看,财务报告透明度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由最初作为财务报告质量的一个静态属性,逐渐发展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由局限于财务报告本身,外延到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特征;由关注于财务报告的若干特征,发展为强调财务报告所能实现的信息传递效果。

1.2信息传递的阶段

       由于财务报告是按照特定的专业技术规范(会计准则等)编制的,具有较高的专业难度,与一般的信息传递过程相比,要经历更为复杂的编码、解码过程,这就使得信息传递效果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
多样。正如Bushman(2004)所说,透明度最终是由信息的生产、传递、传播等一系列复杂因素所共同决定的,是这一系统过程中各个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对财务报告向投资者传递信息所要经历的整个过程的分析,本文把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划分为5个环节。1.公司特征,2.财务报告,3.外部监管,4.及时性,5.传播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传递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报告向以投资者为主体的外部信息使用者传递信息,需要经历上述过程,因此其信息传递效果要受到这一过程各因素的共同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最终水平。因此,较高的财务报告透明度水平,应体现为上述5个环节的相互配合、
共同促进;任何一个环节上的不足,必将限制其他环节作用的发挥,从而制约最终的透明度水平。

2.2.2 财务报告透明度的评价体系

   本文提出财务报告透明度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自上而下分为形成环节、考察内容和具体项目3个层次:形成环节是指图1中财务报告透明度形成的5个环节,每一环节通过若干项考察内容来评价其当前状态;考察内容是能够共同反映上市公司某一方面表现的项目集;项目是具体的评价指标。
项目是决定整个评价体系是否有效的基础,在这一评价体系中,项目的选择是在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作出的。入选的项目除了能对形成财务报告透明度具有重要影响外,还应对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能够有效捕捉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间的差异。

 2.2.3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在契约理论和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发展的,经济学家波利和米恩思研究发现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同一人时,容易出现公司治理弊端,为了公司在 管理方面更为完善,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成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开端。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弗里曼在 1984 年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到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或者被实现企业价值目标影响的客体。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一个利益聚集地,是一个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XX等各方面利益均衡之后而存在组织形式。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是指股东、债权人、员工等内部利益相关者,公司在采取盈余管理行为时是为了企业价值大化,而不是所有各方利益大化,是以“股 东权利至上”为理论基础。如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就是避免公司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向税务部门转移,明确公司盈余管理的视角是至关重要。
          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中存在的问题

3.1.1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成为证券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保公平、公开、公正的证券市场得以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存在最严重、危害最大的问题是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现象。会计信息披露的不真实并伴随着大量的会计数据的xxxx,是造成整个证券市场出现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3.1.2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完整性方面逐步改进,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重大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完整性原则要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全体投资者不得忽略或隐瞒任何重要的信息,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降低信息不对称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上市公司的信息具有完整披露和充分披露,投资者才能在获得足够的证券信息的前提下,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和选择。

3.1.3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具有时效性的资源,过了有效期的信息,其价值将大为降低。我国《证券法》有关信息披露文明规定: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出现对股价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而投资者尚不知情的情况时,应及时予以公告披露。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不少公司故意违反规定,不在第一时间及时披露。一旦错过了信息的最佳时机,信息的相关性就会降低。当前上市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有利号的会计信息会提前披露,一些上市公司把预期可能获得的补偿在未确定能收到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从而虚增资产和利润。

 3.2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的因素的研究分析

 3.2.1宏观层面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

       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直接影响的因素是法律制度,XX的干预等。法律制度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上市公司所在的法律制度环境的要求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着根本的作用。一旦法律制度出现其滞后性,那我们必须去完善自身的法律条文,让法律发挥其保护弱势群体的作用,有效的保障群体的利益不受损。在我国的上司公司中,强化股东权利,强化控制股东的法律责任,是完善整个法律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控股股东进行一系列的为谋取自身利益而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的行为,需要使这些要求体现在法律中,在实体法和法律实施程序方面得到足够的保障,使控股股东的法律权益能够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落实到实处,以法制化的制度来解决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问题。

 3.2.2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对财务透明度的影响

      中小散户投资只是财务信息披露的被动接受者,并且他们得到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不及时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有来自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中介机构的原因,也有来自中国监证会的原因。但是,如果信披露和使用各方都按规则来处理相关的事宜,就不会造成会计信息披露的不透明。因此,外部治理机制对财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比宏观因素更为直接。
      股权结构的配置。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属于就家式的,或者国营企业,股份过于集中,权利也集中化,最终导致一股独大的状态,导致股权结构的极度不合理配置,而且缺乏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严重阻碍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透明度的脚步。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0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7年11月12日
Next 2017年11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