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的主力军,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正确认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重点为影响目前商业银行获利的各类因素,并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何发挥作用提出控制影响因素的相关策略,从而达到银行获利增多的目的,该研究对于我国各个商业银行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本文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现状,现阶段别人对于这一问题研究的现状概述。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银行自身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具体分析我国国有和股份制银行盈利能力的状况。 应该加大金融服务的创新,减少资产质量的损失,积极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优化中间业务等,以改善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影响因素; 对策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断冲击着商业银行的存在,利率的逐渐市场化,以及银行业开放程度的逐渐增大,外资与中外合资银行的不断涌入,这些都对银行业的增长造成影响。相较于国外银行,国内各个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获利较少以及总资产规模较小,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银行营运费用分配不合理,业务拓展缺乏创新,不良贷款率偏高等等存在很大关系。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仅关系银行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还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平稳发展和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盈利能力的提升是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扩展规模的动力之源,同时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因此, 本文研究的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和如何应对盈利能力状况的下降以提高盈利水平的内容,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有极为关键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由于我国关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定量评估文献有限,各项研究内容和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应对策略还不够完善,因而对此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商业银行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加快提升传统经营盈利模式,提高商业银行利润的增长将会是商业银行亟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正是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本篇论文在进行写作之前首先充分阅读了国内以及国外对于商业银行盈利分析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依据具体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分类,总结了当前国内各个商业银行的发展阶段和盈利状况。另外分别从银行层面,行业层面,外部宏观层面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作具体分析。文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以达到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最终目的。
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模式为:人民将存款存入银行,商业银行积聚资金,以更高的利率向民众发放贷款或者各种渠道投资来赚取更大的利润。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变得更为多样,银行所提供的业务也更为广泛,开始为民众提供各项金融服务,该项服务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中间业务”。经过上述的描述,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拆分成如下公式:
净利润=资产规模*净息差+中间业务净利润
商业银行如果要提升自身的净利润,边有三条路可以走,分别是——提升资产规模的“资产扩张策略”;提升净息差的”净息差策略“以及拓展中间业务的”中间业务策略“。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银行业飞速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之前的XX干预为主到市场为导向,从高度垄断到相对集中,在我国宏观经济的稳速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49年至1978年,该阶段的主要特点为只有我国中国人民银行能够开展特点的业务,此时其不但担任着中央银行的角色,还兼具商业银行的功能;随后,于1979年到1994年间,各大专业银行成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较为著名的是我国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在该阶段发展起来;1995年到2000年是第三个发展阶段,该阶段取得较大的突破,在城市间兴起了商业银行,该商业银行主要由居民共同组织产生的。事实上,城市商业银行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城市信用合作社是其刚创办时的名称,具体时间为1970年至1973年,其主要任务为城镇当中的居民、商户或是企业提供各种金融业务。直到新世纪到来,商业银行才逐渐开始进行改革与转型发展,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世界的商业银行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良资产率较高。直到2000年,我国各个商业银行受到xxx政策的影响开始进行验资工作,并开始进行兼并与重组发展。在该过程当中,各个银行将所存在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操作,并进行资产的置换工作。随后,资产管理银行专门成立,该银行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协助这一工作的进行,不断促使各大商业银行提高管理水平,当时为了防范信用风险的产生,还对风险的分级管理进行了拓展,成为了五级分类,各个商业银行为了寻求更好地发展开始结合银行地理位置优势进行发展,并与当地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开始进行特色发展并上市。上市为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多的好处,使得银行的经营信息公众化、透明化,这就反而使得银行自身主动提高其管理水平。据统计,直至2018年九月,21家商业银行已经上市。另外,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主要标志为2006年上海银行于宁波成立分行。2017年,“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当时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上市的各个商业银行于2018到2020年开始重视实体经济,这些银行对于实体经济提供的各项业务逐渐变得更为丰富,这就进一步使得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提升,银行所能提供的业务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的问题也被越来越多得揭露出来,各个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领着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发展。
事实上,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城市商业银行的引领作用。
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现状
目前来说,商业银行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主要可分为经营费用以及人力资源费用。事实上,商业银行在对待这两种费用之时总是倾向于分解看待,也就是所谓的专款专用,事实上,这种观点或态度实际上不符合对等原则,即所付出的劳动与所得到的收入并不相称,这就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的各个员工对于银行所给予的工资等并不满意,因此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被不断地消耗,反而不利于未来银行的发展与盈利能力的根本提升。另外,银行所作出的各种投资的选择并不是十分合理,各类投资的比例分配偏差较大,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取得较大的回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性不合理使得风险更大,效益大大降低。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较弱,目前的经营十分常规,盈利能力大大下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批发业务是目前的各个银行所着重发展的,而对于重要程度更高、收益率更高的零售业务却不加以重视。这就使得银行错失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批发业务正处于弱势地位,而零售业务目前收益率更高,且开展该项业务所积聚的资金更为安全。但是,对各个城市商业银行来说,零售业务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业务,因此未知性更高,但是事实证明零售业务的发展对于银行未来的发展较为有利,所以各个商业银行应该把握机会。其次,除了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获取的利息收入以外,其他业务的回报率较低,所以如何对各项中间业务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其回报率是每个城市商业银行都需要进行考虑的。再次,当前各个国有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当中并没有很好地将科技融入进去。当前社会是科技所引领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未来国家发展的源动力,所以各个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当中不借助科技的力量未来的道路会更加崎岖。但是当前我国各类先进技术的发展尚未成熟,起步较晚,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多的不足。就我国商业银行来看,尽管目前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科技,但是成效并不大,与其他国家差距还是较为明显。主要因为目前各个商业银行的高新技术人才数量不足。最后,我国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各项服务质量不高,目前并未形成专门的业务网络将银行客户生活方方面面包括其中。
一,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银行内部因素
1.经营风险因素
所谓商业银行,就是处理相关金融风险的机构,一个商业银行的是否盈利或者盈利能力的强弱,就在于其处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这也是盈利的基本业务需求,盈利能力强的银行如果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及时权衡风险及沉没效益,提高其运营安全性,则意味着这个商业银行在市场的持久金融稳定性,反之,如果银行不能及时有效的评估风险,管理风险机制,那么经营没保障,盈利能力低下,必然不能在市场久存。
2.资产大小因素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再增加,相反的会下降。
3.银行效率因素
银行的效率和盈利性成正比,银行的配置和技术水平越高,管理和获益的效率越高,盈利能力也会提高。
4.银行创新因素
一般而言,银行在经营上的创新体现在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方面,主要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5.银行盈利水平因素
盈利水平,顾名思义,就是利润的大小,企业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银行的发展状况良好,各项业务和资产盈利指标都显著提升,在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那么它的净利润也会不断地增加,反之若经营状况不佳,发展疲软,竞争力不足,盈利能力也会相应的下降。
(二)银行外部因素
1.宏观经济状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大环境较好,企业数量增多,因此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数量提高,加之风险相对变小,商业银行也会积极放贷,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是中间业务的收入,主要表现在利息差,经济繁荣,资金供求良好,贷款业务增多,进一步提高利润率,相反则会降低。
2.政策因素
目前我国想要完成所设定的经济目标需要灵活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具体而言,当经济发展趋势向下时,我国中央银行将会增加货币供给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消费变多,贷款也会增多,从而使得商业银行获利更多,反之,如果商业银行减少货币的供给量,那么企业和个人也会相应减少贷款,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就会下降。
3.金融监管制度因素
相对于传统的银行贷款来说,互联网金融具有流程简便,各方面要求较低,时间地点自由等优势,深受大众欢迎,为急需资金周转的企业或者个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对于中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为其提供及时的流动性供给,银行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客源,从而获得裂变收益。P2P对传统银行的冲击肯定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对监管也有很大影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其他新型服务产品也依附其发展陆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P2P就是一个代表,在很多方面可以发挥传统银行进行贷款服务,在这一系列新型服务不断涌现的压力下,传统银行也开始对自己进行自我改革,顺应时代发展。银行也对自身渠道建设进行了更全面的设计和优化,并进一步细化了用户服务质量和体验,银监会对贷存比进行了规范,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是制约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主要起到防范风险、避免商业银行入不敷出的作用。
4.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是银行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传统银行业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运营所获得的利润要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可以说是政策锁定了银行的利润空间。我记得几年前,民生银行的一位行长说过,他收入不高;市场化条件下,银行间竞争加剧,吸收资金成本增加,优质客户议价能力降低,利润空间缩小;但是,只有有竞争,优胜劣汰,只有有好的服务机构,才能脱颖而出,一些传统机构才会被迫转型,使高质量、高需求的企业和个人能够用合理的资金和服务促进社会发展,这是大势所趋。从正常的发展模式来看,完全市场化的利率体现在我国利率的下行趋势上。这将在短期内影响银行的经营。中期来看,将促进银行市场化改革和进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银行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可以作出有效的应对,更重要的是,保障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打下基础。此外,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与此同时,银行更方面的运营能力得到了解放,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调整运行模式,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经济能力,从而可以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不仅如此,利润的市场化扩展了银行的利润收入渠道,不再单纯依靠分工手段,既获取不到较乐观的利润,又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群众的利益。而且贷款的公开透明,无论是对银行自身还是贷款人都带来了不小的好处,降低了贷款人的经济压力,而业务的增加也提高了银行的收益。从国际经验上看,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将会作出新的改革调整。在贷款方面,对中小企业投入更大的关注力度,结合其本身的资金特点,提供特定的贷款政策,既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经济压力,促进其发展,又为银行本身增加了利润收入。此外,银行收入来源得到了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借助中间业务以及理财产品的力量。为吸引公众存款,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自主调整价格,吸引客户,提高效益。充分发挥财政部与市场双方面的力量,促进自身的稳定长远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到的数据以及各项资料均是真实有效的,均由我国四大行提供,都是四大行在2017年到2019年间所运用到的实际数据。都是在其年报中提取的,而《中国统计年鉴》则是GDP获取来源,对于GDP和银行资产这类数值较大的数据,则取对数来进行分析,单位为亿元。 本文在进行实证分析中,先在Excel中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和计算,再用EVIEWS7.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二)变量选择
因变量:ROE,商业银行是否具有获取利润收益的能力以及能力的大小均可以通过这一指标来表示。自变量:car、资产规模(总资产的对数)、资产质量(贷款损失准备/总资产)、LGDP(GDP的对数)、净利息收入/总资产。商业银行在面临风险时做出的应对能力以及出现问题后是否可以对客户进行及时的偿付可以通过资本充足率来表示。国内生产总值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准确合理的表示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形势以及经济发展潜力等,因为 国内生产总值 的值太大,无法处理数据,因此我们使用对数来获得结果。
(三)建立模型
本文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来判断各项影响因素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程度。此时,线性回归方程的实证模型如下文所述:
Ai,t=α+βBi,t+εi,t
在以上公式中,A代表ROE,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在此公式中的A是净资产收益率的表示符号,而下标的含义则是i银行在t年的净资产收益率,α是常数,Bi,t是一组反映 i 银行在 t 年的所有变量。
(四)控制变量
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内容,将资本充足率CAR、资产规模等其他影响因素均融入本文的研究内容中,综合分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一系列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较为准确的反应出商业银行获取报酬的能力,这些指标资本充足率CAR、资产规模(总资产对数)、净利息收入/总资产和LGDP的波动产生影响。
(五)模型验证
描述性统计四家大型商业银行 ROA 回归解释变量系数及统计参数
Y | X1 | X2 | X3 | X4 | X5 | |
Mean | 0.133017 | 0.156042 | 16.21517 | 0.031175 | 13.71967 | 0.017915 |
Median | 0.134200 | 0.154450 | 16.93700 | 0.030050 | 13.73000 | 0.020100 |
Maximum | 0.148000 | 0.175200 | 17.14000 | 0.040600 | 13.80000 | 0.021100 |
Minimum | 0.114500 | 0.137400 | 12.18000 | 0.023900 | 13.62600 | 0.000200 |
Std. Dev. | 0.010787 | 0.011364 | 1.786508 | 0.005560 | 0.073320 | 0.005827 |
Skewness | -0.228334 | 0.191796 | -1.790974 | 0.628072 | -0.218359 | -2.595925 |
Kurtosis | 1.844987 | 2.263559 | 4.243426 | 2.151539 | 1.501453 | 8.512179 |
Jarque-Bera | 0.771300 | 0.344744 | 7.188230 | 1.148891 | 1.218183 | 28.66971 |
Probability | 0.680008 | 0.841666 | 0.027485 | 0.563017 | 0.543845 | 0.000001 |
Sum | 1.596200 | 1.872500 | 194.5820 | 0.374100 | 164.6360 | 0.214980 |
Sum Sq. Dev. | 0.001280 | 0.001420 | 35.10773 | 0.000340 | 0.059135 | 0.000373 |
Observations | 12 | 12 | 12 | 12 | 12 | 12 |
回归结果
Variable | Coefficient | Std. Error | t-Statistic | Prob. |
C | 2.416337 | 0.704126 | 3.431684 | 0.0139 |
X1 | 0.700413 | 0.339651 | 2.062156 | 0.0848 |
X2 | 0.001778 | 0.001476 | 1.204102 | 0.2739 |
X3 | 0.317756 | 0.597015 | 0.532241 | 0.6137 |
X4 | -0.177599 | 0.054552 | -3.255587 | 0.0173 |
X5 | 0.293367 | 0.504973 | 0.580955 | 0.5824 |
R-squared | 0.692511 | Mean dependent var | 0.133017 | |
Adjusted R-squared | 0.436271 | S.D. dependent var | 0.010787 | |
S.E. of regression | 0.008099 | Akaike info criterion | -6.487229 | |
Sum squared resid | 0.000394 | Schwarz criterion | -6.244776 | |
Log likelihood | 44.92337 | Hannan-Quinn criter. | -6.576994 | |
F-statistic | 2.702584 | Durbin-Watson stat | 0.315186 | |
Prob(F-statistic) | 0.129043 | |||
从上表可以看出:模型R的平方值为0.692511,拟合程度较好,意思是该拟合模型能解释因变量净资产收益率变化的69.25%。资本充足率CAR稳定在10%而LGDP则稳定在1%水平,除此之外,大于10%不显著的包括资本充足率CAR以及资产规模等,但是F值显著,说明数据设定有偏差,但不影响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
分析结果显示,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并不会给其自身带来良好的利润收入。反之,随着规模的增大,商业银行的利润收入也会相对降低。此外,在分析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其贷款损失拨备率负相关,贷款损失率越大,资产质量越差,其盈利能力也会降低。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其资本充足度和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也很显著。
四,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业务创新,发展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存贷利差仍然是商业银行利润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近年来,商业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利差收入尖山,传统业务竞争激烈的现象的现状,因此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依靠传统业务的存贷利差支撑不是久长之计,业务创新是重中之重,最大程度上发挥中间收入的力量,增强自身资金力量。
我国商业银行在盈利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间业务,所以,在中间业务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加大业务创新,注重优秀业务人才的培养,是第一生产力。还有要提高客户粘性,就要提高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创新。 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监管规则,避免为争抢客户资源而产生恶性竞争,保证中间业务能产生两性循环,从而使商业银行获得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
(二)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营效率
要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必须要加强成本控制,精简分支机构,合理分配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降低工作成本支出,也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仅如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可以在这一环节的影响下得到优化提升;
成本控制无论是在企业应对市场竞争方面还是长远发展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本控制过程中,可以合理有效的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支出,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企业的资金力量,保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顺应经济形势,积极调整应对
金融环境变化莫测,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以及利润收入。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要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特点作出及时的应对策略,来保障自身的发展。在不断调整自身经营结构,优化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特别是外部经济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要积极采用各类经济活动,来实现资产的增加,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外部经济处于下坡阶段时,债券承销业务是帮助银行应对不良经济状态,促进自身发展的不二选择。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经济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效提升。为实现这一目的,货币政策的合理实施是重中之重。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稳定与提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必须合理制定货币政策,保障国有商业银行可以科学合理的运营。其次,贷款方面要进行正确的调整与管理,加强审核力度,减少不良贷款现象的发生,从而保护银行利润不受损失。此外,要充分发挥贷款的真正意义,帮助战略性产业能够顺利发展,利用好宏观政策所带来的机遇,发展政策性业务,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分析和预测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从中得出相应的经验方法,从而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环境变化作出预防措施,最大程度上维护自身的利益。
(四)改善资产质量,提升资本实力
贷款前要对借款人的资产和财务状况进行风险评估,以规避借款人违约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
增加对资产的抵押和质押这一环节,为商业银行的贷款工作进行合理保障。
此外,商业银行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应对各类突发问题时能否及时有效的处理,资本充足率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可以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规模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借助外界的资金力量,并进行内部经济改革,完善经营模式,其中上市就是一个良好的筹措资金的途径,或者发行次级债券来增强资本实力。但国家政策对次级债券的发行有严格限制,目前商业银行很难做到,重点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中小企业贷款的优势在于议价空间大、贷款周期短,但风险较大。个人商业贷款具有贷款期限短、贷款利率高、风险低等优点。超前消费观念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的一种趋势。
另外要打造差异化产品,提升非利息性收入。加大在产品方面的投入,吸纳专业人才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加快自己的产品研发。、
结论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经济状况并不容乐观,受到监管力度、市场竞争等各方面的影响,利润率不断下降,而不良贷款现象却日益增加。作为过度依赖净利息差的传统收益模式,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已不再试用,无法为银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特别是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来讲,该现象急需得到改变,其绝大部分的收入均来自净息差,而摩根大通等外资银行的息差收入不足50%。此外,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依赖于头客户,忽视长尾客户。可见,金融科技公司的出现严重挑战了商业银行的中介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
创造最大化的利润是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尽管商业银行还存在盈利能力较低的问题,但是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加大业务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加强成本控制,顺应经济形势,积极调整政策,改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率,充分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创造最大化的利润是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尽管商业银行还存在盈利能力较低的问题,但是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加大业务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加强成本控制,顺应经济形势,积极调整政策,改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率,充分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翟鑫:《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9年,23-24页
2倪靖:《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载《中国科技月刊》2019年2期
3郝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1-2页
4蒋菲,唐文婷:《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载《新经济》2014年10月
5毕崇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4年
6刁付生:《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3年
7叶凌鸿:《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8何张婧:《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14年
9周秀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10付静:《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以我国13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期刊,载《商业经济》,2020年
鸣 谢
四年的大学生涯,离不开父亲的养育与支持,老师的悉心栽培,同学的陪伴与鼓励。为此,衷心地对他们说句感恩。同时,要特别感谢曹老师的耐心指导和认真的修改,才能使这篇论文能够圆满完成。曹老师从论文的选定,框架的引领,和论文思路的指点,都对我写作这篇论文的过程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曹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教学理念收获颇多,不仅教会我很多所学科目的专业知识,还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和智慧。谨向曹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