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摘 要

本文以广州工商学院的2020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影响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因素众多,包括创业的能力、创业项目的可塑性、创业资金资源、创业的经验、高校或XX的扶持、家人或朋友创业的经历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本研究从XX、高校、社会、家庭、个人五个方面,提出提高毕业生个人的素质与能力、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知识的教育与宣传、营造积极的创业环境等方面,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与力量,从而激发毕业生创业的积极性,推进创业活动,提高其创业成功率。

关键词: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已有三十余年历史。随着改革,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和民办院校不断地扩招,民办院校毕业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多,这也是导致民办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之一。大学生毕业之际是否能够成功并顺利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关注。根据教育部历年公布的数据整理,可见图1-1,于二零一五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已高达749万,在其中毕业半年之后成为全职员工的所占比例为77.4%。于二零一六年毕业的大学生共计765万人,虽然比二零一五年的毕业生人数多16万人次,但是毕业半年之后拥有全职工作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77.3%,相对于有所下降。在二零一七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此时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共有795万,成为历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节。二零一八年的毕业生人数已达到了820万人,二零一九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为834万人,二零二零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较二零一九年同比增加了四十万人。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背景下,创业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进行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

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在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基础,拥有相较于旧时代高级知识份子所缺乏的创新创造力,有无限可能的舞台,具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是符合在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创业主要人群。国家为了打破大学生关于就业的传统观念和为了鼓励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XX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用以激励和扶持,让更多的毕业生愿意投入到自主创业的热潮中。xxx在《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地阐述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实现富民强国“中国梦”的必行之路。国家以及各级XX也逐步实施简政放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国家积极拓宽就业的政策,把就业和创业两者结合起来,最终目的是让创业带动就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力量,为稳定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虽然国家的扶持政策和高校相关创业的教育课程越来越多,但毕业生进行创业这一就业选择的人数占所有就业人数的比例仍然不高。所以,如何提高民办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驱使更多民办院校的毕业生选择创业、成功创业就变得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要想激励毕业生创业,就必须先提高其创业的意愿。所以研究民办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是非常具有意义的。本文选择把调查研究对象确定为广州工商学院的毕业生,因为广州工商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能贯彻落实创新创业精神,稳步推进“双创”工作,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培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鉴于此,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主题。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对象是广州工商学院的毕业生,从调查结果中剔除掉无效的数据,来了解毕业生们的创业意愿,深入研究探索出影响他们创业意愿的因素,为今后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从而有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以及为创新创业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民办院校毕业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一份子,相较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有着更高的学历和更丰富的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优势,但就算如此,民办院校毕业生还是面临着最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就业。当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就变得越来越难,也伴随着XXX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毕业生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给别人工作这个途径来实现自我价值,步入创业这条艰难道路的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长。要让更多民办院校的毕业生参与创业,首先要先提高毕业生的创业意愿。而创业意愿是创业实践行为的先决条件,对毕业生的创业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毕业生的创业意愿,有利于更了解毕业生对于创业的态度,也有利于发现影响毕业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升毕业生的能力,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为创业者们提供他们眼前所面临问题的合理解决措施。所以,在种种背景下,探究哪些因素对创业意愿会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值得去研究的。

(三)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逐渐增多。从研究的内容及结果来看,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涉及到多方面,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

郑德峥(2018)的研究发现,完善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政策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会产生昭彰的正向影响,当大学生的个人性格符合某些创业的特质,其创业的意愿普遍会比旁人高。陈慧(2018)通过调查大学生内心的创业态度、对高校以及社会的期许等,从个体与环境两个层次来分析他们的创业意愿因素,她指出个人背景、个人特质、创业自我效能、创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鲜明影响。Moraes等(2018)构建的模型将自我效能、高校环境与风险承担认为是影响创业意愿的直接因素。魏枫(2018)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意愿有所影响。韩序(2019)从内、外部因素两个方面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水平仍中等略偏低,高校、城乡生源、个人经历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各有不同,创业准备、性格与态度等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韦译婷(2019)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创业意识作为中介,证实了创业政策会对创业意愿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广州工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们的调查,获取一定数量的问卷后,筛选出其中的有效问卷,剔除掉无效问卷,为研究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提供充分及有效的实际数据。

(2)文献研究法:本次研究的文献研究方法包括搜索、归集、鉴别、归纳文献等,主要通过研究文献后,对该研究有明确的科学认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查询期刊、论文、新闻报道事件、法律法规等,充分了解其研究现状,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通过对民办院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探讨影响其创业意愿的因素,根据最终统计分析出来的结果,权衡各因素影响的所占比例,以其为切入点,对毕业生们是否进行创业的态度和将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期刊资料和调查报告,对于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且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创业意愿,给予合理的建议与改善措施。

二、关于创业的概念界定

(一)创业

创业是一种过程,通过个人或团队的资源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并由此努力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新颖的、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Cole(1965)提出“创业是一种目的性行为,是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发起、维持和发展的行为”;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是由创业者在发现或创造商业机会时,利用这种机会创造出理想结果的过程”;郑德铮(2018)认为“创业是个体将现有的观念与想法,通过创新并加以努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组织的过程”。

(二)创业意愿

EntrepreneurialIntention,指的就是创业意愿,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西方学者Bird(1988)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引导创业者追求某一个目标,从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我国,范巍(2006)将创业意愿定义为潜在创业者对于是否进行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

三、毕业生创业意愿现状调查方法与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为了达到本次的研究目的,以查阅大量文献为基础,结合线上校园内的问卷调查,梳理收集可靠、真实的数据资料。

本次研究是以广州工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星APP发布调查问卷,线上邀请各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填写,时间期限是2020年1月1日至1月10日,共10天。问卷内容涉及毕业生们自身对创业的基本认知、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该调查问卷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调查广州工商学院应届毕业生关于毕业后的就业打算、对于创业的兴趣程度、个人或家人的经历,可以了解到毕业生们关于创业的意愿。其次是调查毕业生们关于创业活动的了解程度与途径、对于影响其是否进行创业的关键因素、以及提高其创业意愿的方式或途径,从而可了解到影响其创业意愿具体有哪些主要因素。

该调查问卷的基本层面是性别分布,以及被调查者所在的院系,分别有会计系、工商管理系、物流系、经济贸易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其他系。基于被调查者毕业后的就业打算,提出其毕业后准备“自主创业”、“考公务员”、“考研”、“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和“其他”的选项。

(二)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面向的是广州工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共200份。其中设置一道题目是让被调查者选择其所处现阶段的年级,从而可以判断其是否属于广州工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如若不是应届毕业生,则不符合本次调查对象的标准。进而可剔除掉9份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共有191份。回收率是100%,有效率为95.5%。

据统计,在191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其中共有男生77人,占总人数比例为40.31%,女生共有114人,占总人数百分比为59.69%。被调查者中会计系

的毕业生居多,共有78人,占总人数40.84%;其次是工商管理系,共44人,占总人数23.04%;随后是物流系,共有16人,占总人数8.38%;其他系别毕业生人数相差不大。(见图3-1、3-2)

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四、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

在当下,毕业生对于个人毕业后的就业打算,如图4-1所示,相对于考公务员或考研的人数占比来说,大多数毕业生还是倾向于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在家等待就业机会,而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相对较少,仅占总人数的8.9%。

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从下图4-2所示,62.3%的毕业生对于创业活动会产生兴趣,其中,较有兴趣者共有88人,对于创业很有兴趣者则有31人。而自身对创业毫无兴趣的毕业生人数与很感兴趣者人数相等,分别占比总人数的16.23%。同时,毕业生当中对于创业是否感兴趣自身还并不明确的人也存在,人数达到两成。

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但是,尽管对创业感兴趣的毕业生人数占比较多,如图4-3所示,打算创业或正在创业的毕业生人数并不乐观,仅为20人,占一成比例。实际上有考虑过创业但并未实施的毕业生人数比重较大,同时,对创业毫无兴趣,在将来也不打算创业或者目前尚不明确的想法也存在于部分毕业生心中,也有四位学生曾创业过,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据调查结果统计,超过七成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创业项目的比赛,仅49人有过相关比赛的经历。在个人生活中,家人或朋友有过创业经历,且成功的人数比例近四成,也有创业未成功的案例,达到被调查者总数的24.08%,不仅如此,也有多数人的圈子中并无自主创业的经历。

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如图4-4所示,在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办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近一半人有参加过相关课程,但也只是一般了解,并未有深入学习;44.5%的被调查者对此类教育课程一点也不了解,从未参加过;对高校教育课程的开办十分了解,且积极主动参加的仅有15人。

基于上一个问题,提出毕业生们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熟知程度,如图4-5所示,可分为四个阶级,分别是“非常了解,经常关注”、“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点点,没有主动了解”、“完全不知道”。根据调查结果可得知,54.45%的人对于XX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只知道小部分,并没有主动去了解,仅有近30%的人对相关创业政策熟悉且了解程度较高,包括十分了解者与一定了解者;完全不了解的人数也达到了总人数的15.18%。

当让毕业生对于吸引其进行创业的因素做出选择时,作为一项多选题,62.3%的人选择了“创业项目的可塑性”,而“家人或朋友的创业经历”、“高校或XX的支持”、“就业难,不如创业的想法”则分布均匀,均占42%左右,也有24.61%的人认为其他因素可以吸引其创业。

面临选择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的问题时,在200人之中,有136人选择创业者要拥有进行创业所需的能力,如创新力、创造力或丰厚的理论知识等;有155人选择创业的资本,例如启动资金、后续项目的资金扶持;有151人认为创业所需的人脉资源同样重要,打好人际关系可为创业项目奠定良好基础;125人认为创业者需要具有管理创业团队的能力,80人觉得需要有XX政策的扶持,也有24人认为其他因素对创业成功与否也起到重要作用。

有80%以上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阻止其进行创业的主要因素是资金不足和经验不足,其次是创新创业项目的选取和创业团队的组建,最后是家人或朋友对于其创业的不支持、高校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不足或其他因素,以上因素都可能阻止被调查者进行创业行为。

被调查者大多数都是从互联网上自行搜索、查询从而了解到创业相关信息的,其次是通过学校宣传,又或是通过家人、朋友广而告之或其他途径了解的。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得知,毕业生们对于以下可提高其创业意愿的方式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其中,前三名依次是“XX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力度”、“有更多相关的大学生创业咨询平台上线”和“国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上的资金资助”,分别有141人、131人和124人选择。其次,有115人选择“高校开办多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07人选择“家人或朋友的理解与支持”。详情可见附录。

(二)影响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因素分析

1. 毕业生对创业的兴趣程度和就业打算

创业兴趣也是一种态度,对创业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大部分毕业生对于创业行为存在好奇、冒险的心理,对创业憧憬,这种心理可导致大部分人对于创业都有较高的兴趣程度。即使创业兴趣程度较高,但实际的创业行为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近一半人有考虑过创业但眼下还并未实施,不缺乏创业者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时机的可能性。

当毕业来临之际,毕业生经过三年多的高校教育培养,学习并储备了丰厚的专业知识,对于多年来的学习成果,毕业生们更愿意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来发挥自己所长,也通过专业实践工作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家待业或其它作为第二首选,说明部分毕业生对未来就业还处于一种迷茫的阶段,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共有19%的毕业生可能因为自身爱好、家庭期许或其它而选择考公务员或考研,仅少数毕业生将自主创业作为其就业首选。

2. 家人或朋友的创业经历及对毕业生创业的态度

家人或朋友有过创业经历,成与否都会对被调查者产生某些特定的心理因素。当他们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可以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某些帮助,包括资金、经验、人脉关系等方面,也许正好解了毕业生创业的燃眉之急,但也难免会出现毕业生创业的想法被“扼杀”在摇篮里的情况,所以在家人、朋友的理解与支持下,创业者能更大胆放手一搏。他们支持与否,可吸引、可阻止、可提高毕业生对创业的意愿,是影响毕业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3. 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是否恰当

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调查中发现,近半数人有参加过此类课程,可能只是基于高校的某些必修课程,对此的了解程度也较为一般,有8%的毕业生经常参加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有毕业生可能因为兴趣不高,或并不了解所以从未参加过相关课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现处在初级阶段,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体现于课程的设置不合理、相关方面的师资与配套机制不健全、教育模式单一等方面。固定的必修课程难以满足不同兴趣程度的大学生,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扩大,并优化师资队伍,高校为此投入的力量与资金也增多,从提高毕业生的创业兴趣,来提高其创业的意愿。

4. 毕业生的需求及其对XX政策的了解程度与途径

每位创业者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受环境、学历、资本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需求也有所差异。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若XX能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力度或更多相关的大学生创业咨询平台上线,能有效提高其创业的意愿,因为在XX的鼎力支持下,创业者的压力会更小一些,而创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可以通过详细的咨询,进而解决问题,能有效地推进该创业项目的发展。

从调查中了解到,对高校创业教育十分了解者对于XX出台的相关大学生创业政策也非常了解,时常关注。有44%的人没参加过高校此类教育课程,由此对相关政策也并不熟悉,15%的人完全不知道有哪些政策是针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的。这些情况可认为是创业兴趣而引发的蝴蝶效应。对创业兴趣程度越高者对创业政策也越了解,更主动去参加高校的相关课程。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消息传递迅速,上网就可以查询到我们需要收集的相关资料,绝大多数毕业生是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创业相关信息的,包括XX政策、行业现状等,其次是通过高校的大力宣传,其中包括相关课程的教育,和创新创业协会的科普等,甚至是家人或朋友把自己听到的、学到的告知于毕业生,从而对创业信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5. 创业项目的选取与创业资本的可获取性

创业项目的可塑性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是吸引其进行创业的主要因素,一个好的创业项目不但具有发展潜力,同时能很好地抓住创业者与投资者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新行业。创业行为无法迈出第一步,可能还来自于创新创业项目的选取困难,例如毕业生对创业项目的客观判断偏差,以及对当前创业的形势、方向没有充分了解。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创业所需的资本,例如创业项目的启动资金,和创业工作所需要的人脉资源,二者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资金作为创业的必须资源,人际关系则贯穿各个创业阶段,在创业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绝大部分创业项目皆是因资金或经验不足,而以失败告终。毕业生作为初入社会的雏菊,既无稳定的资金收入,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创业资金大多数来自于父母援助或企业投资,对新行业并不熟悉、了解,该行业处于开创阶段,还未盈利甚至亏损,风险较大,导致较多新创业项目退出市场。

五、提高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建议及对策

(一)XX方面

XX出台相关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包括税费减免、免费创业培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基地的扶持、小额贷款贴息、提供创业指导等,是为推动大学生进行创业。国家XX相关部门通过颁布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最终目的是促使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所提高,让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建设美好和谐社会。全国人大于二零一八年十月最新修改的《公司法》中,公司设立可“零首付”、“1元注册”,大大简化了公司登记流程,降低了大学生创业门槛,减轻了大学生创业者的负担。应提倡政策出台后加大执行力度与宣传力度,监管各地方及时执行与教育,使政策落实到实践之中,许多毕业生可能因为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进而对创业并无较高兴趣,应将政策行文及时告知于毕业生,让这些条款成为其生活中的常识;其次,XX应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平台的资金补贴或提高大学生创业贷款额度,资金短缺作为创业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导致许多创业项目失败退场,有可靠的基地实践和较低利率的贷款,能有效地吸引毕业生关注,进而提高其创业意愿,也能保证刚入场的创业项目有后续保障。

(二)高校方面

首先,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必修课程的硬性要求下,更应开设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种兴趣程度的大学生群体的需求,通过必修课程对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上的教育,包括告知政策、现况以及常见问题等,通过选修课程对创业兴趣较高者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第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创业竞赛,定期举办各类创业模拟竞赛,例如创业计划、科技创新等项目大赛,从传统知识传授课堂中走出来,学生们千奇百样的想法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平台来实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能让学生们更清楚了解自己的想法,可从中发掘更多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第三,高校可通过与企业合作,邀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在校园内开办讲座,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为学生创业项目牵线,请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士对学生创业进行考核和指导,有了稳定的投资商,可减少其创业上的资金压力。

(三)社会方面

应提倡各企业开设相关创业部门,有专人负责定期与高校“校企合作”,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为高校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实践平台,派专人对创业项目进行考核,为优秀项目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为失败的创业者提供或推荐就业机会。在企业自身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向其他企业引荐创业项目,为创业者成功创业添砖加瓦。各行业应鼓励相关创业的咨询平台上线,通过平台,线上为大学生解答创业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与企业合作的条件、资金补贴等,无需东奔西走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数据。

(四)家庭方面

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对创业者心理有重大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创业,应给予肯定与理解,不应把“创业”扼杀在摇篮里。有创业经验的家人,可以分享其创业的过程,不论成功与否,成功的经历与失败的过程都能为创业者提供借鉴;不曾有创业经历的家人,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敢想、敢做”,不畏失败;甚至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创业者们提供资金、经验等方面的帮助,或是创业机会,或是“可遇不可求”的人脉关系。

(五)个人方面

创业本就是一种冒险,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提高其创业意愿,也为创业成功增加了较大的可能性。因此,要培养自身勇于冒险、尝试新鲜事物的精神,有主见,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很好地阐述、表达,自信、坚毅。其次,应提高自身的能力,使自己有独当一面的决策能力,不但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更有果断的执行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处理、消化各种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不逃避、不放弃。同时,积极参与校园或社会各类实践活动,可激发自身创业的潜能,提升创业意愿。

六、结论

随着高校扩招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逐年上升。2020年毕业人次达到874万,就业成为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创业不乏是一种卓越的就业行为,国家出台各类政策,也是希望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而创业意愿在创业活动中担任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创业者在进行创业行为的必要条件,也是先导条件。研究毕业生的创业意愿,了解毕业生对于创业的态度,发现影响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本次研究,以广州工商学院的2020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影响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因素众多,包括创业的能力、创业项目的可塑性、创业资金资源、创业的经验、高校或XX的扶持、家人或朋友创业的经历等,毕业生作为校内最高级别的学生,也是由大一大二慢慢往上走的,不仅年龄年级逐年增长,知识储备、人生阅历也比低年级的学生较为丰富,所以提升毕业生的创业意愿要从“早”做起,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可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XX、高校、社会、家庭、个人,通过提出提高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建议及对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与力量,不仅激发毕业生创业的积极性,推进创业活动,提高其创业成功率,更是为建设美好社会,带动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德峥.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8.

[2]陈慧. 高职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D]. 西安工程大学, 2018.

[3]魏枫. 辽宁地区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8.

[4] 韩序.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D]. 延边大学, 2019.

[5] 韦译婷. 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路径研究[D].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6] 辛妮妮. “双创”背景下河北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 18(15): 99-100.

[7] 崔伟, 王跃武.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困境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9(27): 226-227.

[8] 何文涛, 邱维, 卞泠睿, 等.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调查及对策分析[J]. 智库时代, 2018(51): 95-96.

[9] 黄媛, 余波迪, 余晓梅, 等.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困境与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 18(18): 125-126.

[10] 何仙珠. 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及状况调研——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18, 31(02): 88-90.

[11]Silvia Roza,Bustari Muchtar,Syamwil. Effe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reativity, and Self Efficacy on Entrepreneurship Interest in Vocational Students[P].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Pada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Education, Economic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PICEEBA 2019),2019

致谢

本文是在罗琪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罗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罗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眼光、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心里始终记得罗老师熬夜为我指导修改论文,一次次的为我排忧解难,对论文的调查更是严格把关,谨慎思考。同时也要感谢论文组的钟玉文老师慷慨解囊,为我解决系统上的一系列问题。在老师们的帮助以及支持下,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

在此,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李嘉慧、梁佩玲在四年的学习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你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关心我、安慰我,为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我提供宝贵的意见,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感谢辅导员周阳阳老师、代婷老师等所有任课老师的精心授业和辛勤工作!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文献资料已开列出来,本文的有些句子或段落引自这些参考文献。在此向所有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了一些调查活动,其中部分调查活动是由我的朋友协助完成,在此对我的朋友以及接受了课题调查的所有被调查者表示感谢!

附录

毕业生创业意愿调查报告节选表

问题 选项(多选) 人数 比例(%)
吸引其创业的因素 家人或朋友创业的经历 78 40.84
高校或XX的支持 83 43.46
创业项目的可塑性 119 62.3
就业难,不如创业的想法 84 43.98
创业团队的通力合作 82 42.93
其他 47 24.61
认为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创业的能力 136 71.2
创业所需的资本 155 81.15
创业所需的人脉资源 151 79.06
管理创业团队的能力 125 65.45
政策的支持 80 41.88
其他 24 12.57
阻止其进行创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家人或朋友不支持 37 19.37
资金不足 159 83.25
创新创业项目的选取 80 41.88
经验不足 154 80.63
创新创业的教育不足 59 30.89
创业团队的组建 79 41.36
其他 16 8.38
对创业相关信息的了解途径 互联网 155 81.15
学校宣传 120 62.83
家人或朋友告知 91 47.64
其他 45 23.56
哪些方式可以提高其创业的意愿 XX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力度 141 73.82
高校开办多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115 60.21
有更多相关的大学生创业咨询平台 131 68.59
家人或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107 56.02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上的资金资助 124 64.92

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民办院校毕业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250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2月8日
Next 2022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