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 要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历史悠久,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就目前而言,福建省茉莉花茶的出口价格持续上升,加之其他茶叶生产国的崛起,茉莉花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优势下降,出口前景不容乐观。研究茉莉花茶出口现状,目的是使茉莉花茶能适应现代化发展,在XXX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对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企业发展前景和产业相关者有着重大意义。为了更好的发展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产业,本文从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入手,通过分析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能够解决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问题的措施,促使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出口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向着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茉莉花茶出口、国际市场、品牌、优势

1 引 言

茉莉花茶,又称茉莉香片,原产福建,属于绿茶的一员,在中国清代被列为贡茶,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享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名。在中国茉莉花茶出口市场中,福建省茉莉花茶更是其中的顶梁柱,在茶叶出口历史上有着色彩浓厚的一笔。

1.1 福建省茉莉花茶研究背景

我国茉莉花茶主产于福建省、X省、广西省、云南省、浙江省等省区,其中又以福建省茉莉花茶品质最优,历史最久。福建省茉莉花茶享有“福建省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中国茉莉花茶产业中独树一帜,声名远播。2014年福建省茉莉花和茶文化遗产被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样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并扩大了各大茶种的出口,福建省茉莉花茶的出口增长显著提升。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早期以中低档次茶叶为主,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价格和产品特性,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均价高于中国茶叶平均出口均价近一倍,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均价增长高于其他茶产品的出口均价,2019年上半年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保持平稳的增长,同期增速低于其他茶叶产品出口增长。

就目前而言,福建省茉莉花茶的出口价格持续上升,逐渐丧失了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竞争力下降。

在国内生产上,福建省茉莉花茶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福建省本地茉莉花植株老化,茶叶价格上升,福建省茉莉花茶企业垄断和茉莉花茶行业内的恶意竞争,专职茶农数量减少等问题。在国际市场上,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又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技术壁垒导致的国际检测费用不断增加,人民币增值影响出口企业利润,品牌塑造落后,竞争力低,国际关系恶化导致的关税变化等问题。

1.2 研究花茶出口现状意义

研究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目的是使福建省茉莉花茶能适应现代化发展,在21世纪,能够以新的风貌出现在国际消费者的面前,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新需求。福建省茉莉花茶是绿色健康的农业出口产品,是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农业出口产品,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出口产品。但伴随着茉莉花价格上升,人力成本上升,其他竞争对手的冲击,技术壁垒,国际贸易局势变化,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的市场优势地位危如累卵,出口问题日益明显,亟待解决。

研究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对当地企业和相关种植者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分析,可以找出福建省茉莉花茶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良福建省茉莉花茶复杂的生产工序,培养相关人才,加强行业交流,引进设备,引导福建省茉莉花茶行业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生产发展,引导相关种植者使用更绿色健康的施肥和防病方法,提升茶树和茉莉花植株的品质,增加当地茶农收入。

研究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对出口企业和行业相关者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分析,从而找出不利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发展的问题并加以分析解决,找出有利于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发展的对策,使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出口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1.3 福建省茉莉花茶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国外学者提出了不少极具价值的意见。

Sabry Shehata等(2004)作者对于茶叶产品销售的意见除了建议茶叶生产方保证茶叶产品本身的质量合格外,还建议要抓紧营销宣传手段,通过宣传片,茶文化旅游等宣传手段塑造茶产品绿色健康安全的良好形象。福建省茉莉花茶在国际市场上要加强形象宣传,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Donna Roberts(2007)认为茶叶进口方对茶叶产品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等措施来限制进口,即商品进口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影响茶叶产品出口的最大因素。

Kalu Arachchillage Senarath Dhanan jaya Bandara Dharmasena(2003)指出影响茶叶价格的最关键因素不是其他,而是茶叶的品质,目前茶产业最大的问题是茶产品自身品质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

Mi Wang;Junliang Jiang;Xiaocong Kuang;Jing Qin;Bingning Ou;Haidong Li(2010)为观察茉莉花茶提取物和茉莉花茶提取物组分的免疫作用,采用水配方制备了茉莉花茶浸出液。以石油醚为原料,采用平行柱色谱法制备茉莉花去脑血管油。采用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对茉莉花茶的免疫调节功能进行了实验。采用mtt法测定了茉莉花去脑血管油和b-ii成分是否对淋巴细胞增殖存在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茉莉花茶、茉莉花去脑血管油和b-ii浸出液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茉莉花茶浸出液能够提升淋巴细胞转化效率。即茉莉花提取物有一定的免疫促进左右。

Kyoko Kuroda,Naohiko Inoue,Yuriko Ito,Kikue Kubota,AkioSugimoto,Takami Kakuda,Tohru Fushiki(2005)通过对24个健康志愿者进行实验研究了茉莉花茶的气味的影响自主神经活动和情绪状态。研究发现茉莉花茶气味的镇静效果,茉莉花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气味成分(R) -(−)芳樟醇,可以产生对自主神经活动和情绪状态的镇静效果。

Inoue Naohiko;Kuroda Kyoko;Sugimoto Akio;Kakuda Takami;Fushiki Tohr(2003)通过心率变异性的功率谱分析,研究了茉莉花茶气味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作者通过将八个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对茉莉花茶的气味有偏好,一组则反感茉莉花茶的气味,进行了高强度和低强度茉莉花茶的气味测试。低强度茉莉花茶气味通过稀释20倍高强度茉莉花茶气味而产生的。低强度茉莉花茶气味导致偏好组和反感组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加。高强度茉莉花茶气味在偏好组中导致增加副交感神经活动,而在反感组中则导致增加交感神经活动。绿茶气味的基本成分,它没有产生类似茉莉花茶气味的效果。这些结果表明,茉莉花茶的气味刺激人们的副交感神经,而较高强度的茉莉花茶气味刺激了那些不喜欢这种气味的受试者的交感神经。

Anqi Zhang;Qin Yan Zhu;Yan Shun Luk;Ka Yan Ho;Kwok Pui Fung;Zhen-Yu Chen(1997)通过研究对假设的验证:如果茉莉花茶的表儿茶素异构体能在血液中被吸收和循环,摄入茉莉花茶将保护红细胞(rbc)膜免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实验证明,茉莉花茶是天然多酚抗氧化剂的极好来源。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孙宇(2010)认为虽然中国是世界茶叶主要出口国,但是中国茶叶出口并没有“国际大牌”的形象,茶叶产品品牌价值极低,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作者提出茶叶产品应当建立品牌,加大宣传,进行有效的形象宣传,建立统一的茶叶出口标准,积极占领国际市场。

苏秀平(2014)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福建省茉莉花茶存在的优势,弱势,机遇,威胁,提出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发展需要打造福建省茉莉花茶的独特品牌并加强在国际茶叶市场的宣传;注重茶叶肥料和用药安全,发展绿色有机茶叶,大力提升茶业品质;优化茉莉花茶产业结构、发展茉莉花茶茶文化,提升茶叶文化价值等措施。

李先玉(2019)认为生产高级品质的茉莉花茶除了需要高品质的茶叶,新鲜茉莉花和先进的制茶技术,还需要引进更加先进的制茶设备。

张南男(2019)通过对近些年福州市茉莉花茶产业发展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必须改善福州市茉莉花茶的产业结构、加强对福州茶产业文化宣传、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等意见。

蔡溢(2016)通过对中国茉莉花茶出口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中国茉莉花茶的出口集中于中低档品质产品,中国出卖的是廉价的劳动力价值。伴随着茉莉花茶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其本身高于其他茶品的出口均价,茉莉花茶产业前景严峻。蔡溢提出建立中国茉莉花茶品牌并提升品牌价值的建议。

钟瑾,余泽成,余潇,高文丽(2018)认为由于现代社会环境,现代大学生缺乏运动身体健康情况反而下降,而茉莉花茶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起保健的作用,如舒缓神经、放松、改善视觉等。学者们认为茉莉花茶作为最普遍的一类花茶,其含有的儿茶素、维生素C、茶多酚等成分,具有养生降脂、舒缓身心的功效,茉莉花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具有正面影响。

孟菲,秦昭君(2018)结合对全国茉莉花茶产业生产工艺的了解和分析,对当前影响特种茉莉花茶品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倡导推进特种茉莉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问题研究思路

简单了解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历史,结合近些年中国各种茶叶出口量变化分析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是否产生不正常变化。关注近年来中国茶叶的出口均价,对比茉莉花茶出口均价,其他茶叶均价和中国茶叶出口均价增减,分析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分析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存在的优势。

结合国内出口环境的变化(中国出口政策、成本、竞争企业影响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茉莉花茶出口变化是否受其影响。结合国际环境的变化(外国进口政策、人们饮品喜好变化、),结合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分析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原因。针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提出有利于帮助发展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的可行性意见。

2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

根据《2019中国茉莉花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茉莉花茶总体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4.2%,约11.08万吨,。其中福建省茉莉花茶产量为1.38万吨,占比12.5%。福建省茉莉花茶产量上升,但在中国四大茉莉花茶产区(福建福州、四川犍为、云南元江、广西横县)同比增长下降。

中国茉莉花茶农业产值109.1亿元,占全国茶类总产值的5.1%。福建茉莉花茶产值约22.1亿元,占比20.3%。福建省茉莉花茶农业产值虽然高于四川省和云南省,却远低于广西省茉莉花茶65亿元左右,占比59.6%。增长速度也低于其他三大产区。

相较而言,在中国茉莉花茶四大产区中,福建省地区出产的茉莉花茶均价最高,出口的茉莉花茶也多为高品质特级茉莉花茶,其均价达到了16万元/吨,其次是四川省犍为茉莉花茶出口均价为10.6万元/吨,广西省横县茉莉花茶出口均价8.7万元/吨,云南省元江茉莉花茶出口均价为8.3万元/吨。

中国茶叶出口主要流向亚洲和非洲地区,对比其他产业相对集中。在2017年前,中国茶叶出口主要集中于亚洲中东、北欧地区,2017年后,中国茶叶出口越来越重视非洲市场,表现出对亚洲茶叶市场的集中度下降,中国向亚洲和非洲市场输送的茶叶数量在2018年已经超过了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90%。而对北美洲和欧洲的茶叶出口份额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的比重相对稳定不变;在澳洲和南美洲的比重则是相对较低。

3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主要问题

福建省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我国茉莉花茶发展历史悠久,茉莉花茶产业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加之现代出口环境迅速恶化争,可以说,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想要突破困境十分困难。

3.1 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出口价格上升

3.1.1 物价水平上升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我国的物价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12月份CPI指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显示:19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4.5%,同比涨幅与19年11月持平。从全年看,2019年CPI同比上涨2.9%。CPI连年上升,不仅影响到了普通居民,也对茶农造成了影响。

茉莉花茶的制茶技术复杂堪称茶类之最,高品质的茉莉花茶必须上百道工序,而福建省茉莉花茶更是茉莉花茶产业制茶技术中最为复杂、最为耗时的一种。种植茶叶所需的农械、种苗、土壤基肥、肥料、防冻材料、病虫药等成本普遍上涨。

3.1.2 人力成本上升

除了物料成本外,还有劳动力成本。

福建省茉莉花茶基本上通过雇佣人工完成采茶、采花、制茶等工序。根据福建省福州市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2019年福州当地招收采茶工人的劳力成本较去年上升10%-15%。也因此,茉莉花茶本身制作的人工物料费用就远远高于其他茶类,物价上涨后,人力费用、材料费用更是挤占利润。

3.2 福建省茉莉花茶产量不稳定

茉莉花是茉莉花茶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茉莉花茶的芬芳主体,它的重要性无须质疑。尽管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历史悠久,但是茉莉花种植本身的脆弱性仍是不可避免。

3.2.1 茉莉植株耐性差

茉莉花植株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弱,不耐大雨,易受旱涝、霜冻、病虫害等灾害的影响。茉莉花花期从每年的5、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基本上包含整个夏秋季节,而夏秋季节多暴雨台风。福建省位于沿海地区,台风、暴雨年年不断,寒潮偶有来袭,导致茉莉花鲜花产量不稳定,价格起伏不定。

3.2.2 产业专业化低

福建省茉莉花种植专业化低,多为小农户个体经营,大面积标准化种植难以实现。且优质的茉莉花鲜花不等于高价,花农不愿意生产优质茉莉花,更多的是保量不保质。茉莉花种植地点大多为山坡且分散,管理难度大。

3.2.3 植株老化、品种退化

茉莉花植株寿命可达15-20年,盛花期可达7-8年。福建省茉莉花种植历史悠久,植株老化严重,土壤肥力下降,茉莉花鲜花的产量、质量大不如前,需要大面积更新品种,大面积重施土壤基肥。

3.3 出口品牌附加价值低

福建省茉莉花茶发展历史久,远销日本、俄罗斯、X、马来西亚等国家,并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市场和良好声誉,消费基础好。但不可否认的是,福建省茉莉花茶缺乏大品牌,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影响力小,宣传力度低,茶叶出口仍呈现“小、散、乱”局面,新产品研发效果差,附加价值低,在新市场缺乏拓展力,消费群体老化的问题日益严重。

外媒常称中国为“缺乏茶品牌的茶叶巨人”,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的整体竞争力日益下降。

3.4 品控差,缺乏行业标准

在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中制约其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茉莉花茶出口产品的品质。不止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中国茉莉花茶产业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各产地检测标准有高有低,即使在生产高品质茉莉花茶的福建省,其出口的茉莉花茶产品质量也是高低不齐。中国茉莉花茶产业各产区检测标准有高有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产地存在垄断市场的企业和行业内恶意竞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茉莉花茶检测中心”坐落在广西省横县,是目前世界第二大高技术含量的花茶检测中心。

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设备普遍老旧。许多小型制茶企业甚至使用已被淘汰的技术制茶,机器化程度低。不少地区仍采取全程人工的办法,产量低。生产高品质的茉莉花茶首先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仍需要升级改造加工生产设备和配套设备。

3.5 出口环境恶化,出口难度增加

近年来,我国出口外贸形势日益严峻,出口环境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部分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断提高对产品的进口标准,已经严重影响了福建省茉莉花茶的出口环境。

3.5.1 各国贸易壁垒日渐严苛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目标市场在实施茶叶产品贸易进口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制定十分严格的限制,并以此措施来限制茶叶进口,而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的具体标准要求不同,并且每年都会有所变化,给福建省茉莉花茶的出口销售造成了严重限制。其设置的标准和抽查频率严重影响了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导致了诸如国际茶叶市场准入难度上升,竞争优势下降等负面影响。

在中美贸易矛盾爆发后,X将茶叶列入加税清单,在提税10%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对我国茶叶出口产品的抽查频率,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深受其害。中美贸易摩擦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的影响不言而喻。

3.5.2 竞争对手崛起,竞争激烈

中国是茶叶原产国,目前仍是世界上主要茶叶出口国之一,除了面临日本、印度这些老牌茶叶大国竞争,也要面对国际新兴茶叶生产国的冲击。比如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家,这些国家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低,尽管不像中国包含各个茶系,但仍在某一茶品类对中国造成冲击。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历史悠久,早已飞入千千万万家,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要与咖啡、碳酸饮料、矿泉水、酸奶、果汁,甚至是与不少酒精饮品竞争市场份额。

3.6 其他因素影响

福建省茉莉花茶生产周期长,植株多为露天种植,茶叶种植、采摘,茉莉花鲜花种植、采摘和茉莉花茶制作耗时长,在漫长的时间周期中,常常会发生许多突发情况。

2020年开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的高感染性促使乡镇采取企业商店关门休业,禁止人员串门等措施,导致今年大多数茶农没有施下茶所需的冬肥。缺少冬肥,不利于茶树防寒抗冻,树体无法积累养分,茶叶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

除此外,寒潮会冻死茶树和茉莉植株,气候变暖夏季气温升高导致茶树减缓或停止生长,外出务工人口增加使得对茶园打理减少导致茶品质产量下降等情况。

4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对策

4.1 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出口价格

茉莉花鲜花及茶叶植株在福建省的种植面积出现递减的趋势,为了保证茉莉花茶产业出口的价格优势,必须联合多方力量,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茉莉花茶的生产成本。

4.1.1 加大XX扶持力度

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是福建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XX重视。在福建省茉莉花茶陷入困难时,福建省XX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减轻相关从业者负担。在税收方面,可以适当减轻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企业的法人纳税负担,制定为达成特定效果目标的特别减税方法,缓缴社会保险,允许贷款适当延期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大力推进更为先进的养茶制茶技术,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实行标准化管理,对低产的茶园和茉莉田进行改造升级,支持茶叶与茉莉花育苗基地建设。除此外,加大对茶产业人才的培养,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和营销体系,提高对农机的补助,放缓了对行业生产者贷款的要求标。

4.1.2 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减少成本

福建省茉莉花茶从种植到采摘过程中离不开农民的忙碌身影。归根结底,产业内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差,规范化、标准化、集中化种植程度低的问题。应当及时引进先进的相关设备,对于种植面积较小的小农户,建议采取费用公摊的多户共用机械办法减少经济压力,从种植机械和植株护理设备共同入手,实现机械化,逐步替代人工劳动,减少人力成本。

诸如采用机械采茶,机械采茶效率高,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手工采茶的8-10倍。机械化采茶是一次性收割,使茶叶新鲜度号,完整性高,茶叶品质好。茶树每年萌芽3-5茬,每茬采摘期在15-23天左右,采用机械化采摘,可以省去大量雇佣劳动力,每亩茶园节省成本320块,从而降低成本。

4.1.3 增加附属产业收入,减少成本

福建省茉莉花茶加工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规模的加工厂,且生产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利润低。为了改善生产经营状况,必须建立专门的茉莉花茶生产研究机构,研究茉莉花茶生产技术,实现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清洁化,增加新产品的研发和茉莉花茶周边产品的研发制造,比如研发茉莉花茶熏香、茉莉花茶枕头、茉莉花绣品、茉莉芳香剂等产品,增加茉莉花茶延伸价值,丰富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产品的多样性,增加市场分类,提高出口企业的收入。

4.2 稳定福建省茉莉花茶产量

茉莉花茶生产复杂耗时,产量波动较大,必须加强对茉莉花茶产业的管理和扶持,完善茉莉花茶产业结构,只有这样,稳定茉莉花茶的生产,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才能走的长远。

4.2.1 加强防病抢险能力

农户应加强防病抢险意识,新的茉莉花田应建设在山坡或设置垄沟防止水涝;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尤其在茉莉花花期,及时在暴雨等天气前完成抢收,在炎热天气设置防晒膜,寒冷天气铺设地膜防寒。除此外,也要关注虫害和病害,及时止损。

4.2.2 植株更新换代

针对福建省茉莉花产业存在的植株老化、产量下降、品质下降问题,必须推进茉莉花品种和茶叶品种的更新换代,加快茉莉花植株的培养和选育,提供品质优产量大的茶树品种和茉莉花品种,加快实现大面积品种更新。XX也要加大对优势茉莉花品种和茶树品种的推广和补贴,加强对花农、茶农的培养,通过提高茶农花农的种植和管理水平来提升茉莉花鲜花和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建设有机茉莉花茶生产示范基地,稳定福建省茉莉花茶的原料供应。

4.2.3 完善茉莉花茶产业链

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虽然闻名于世,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从采购茶坯原料、茉莉花鲜花采摘、加工、包装、出口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生产销售管理,生产与销售信息的不匹配影响了整个出口产业的发展。只有建立规范统一的茉莉花茶信息库,对接茉莉花茶的供需双方,使生产与销售一体化,形成统一的茉莉花茶生产标准和出口标准,完善福建省茉莉花茶产销一体化,严格把控茉莉花茶质量,才能增强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只有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对接福建省茉莉花茶供需,才能稳定产量。

4.3 福建省茉莉花茶国际品牌建设

中国是世界茶树种植面第一名,是茶叶出口主要国之一,却面临着“缺乏茶叶品牌的茶叶巨人”尴尬境地。

福建省茉莉花茶市场混乱,中小企业林立,XX应从市场出发,调整生产出口结构,完善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市场的政策调控,加强茉莉花茶资源整合力度,先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市场和企业群体抢占市场份额,增强福建省茉莉花茶整体产业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福建省茉莉花茶”品牌,利用福建省茉莉花茶老牌产地美誉度,加强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企业对茶叶品牌的知识产权意识,出口产品由基础茉莉花茶产品向高质量茶产品转变,增加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的附加值。

其次,推进福建省茉莉花茶信息化建设进程。21世纪网络技术迅速的发展,大批企业通过互联网展示产品,向广大网民展示生产流程,利用网络展示产品背后的故事,吸引消费者兴趣。福建省茉莉花茶要借助网络让全世界认识自己,让世界人民“看到”福建省茉莉花茶的厚重历史和现代活力,“闻到”茶园和茉莉田的清新空气。

除此外,积极参与茶产业活动,参与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国际茶会等活动,在活动中展示福建省茉莉花茶的魅力,增加品牌影响力。

4.4 加强品质控制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既有高品质茉莉花茶,也有低品质的茉莉花茶。这不仅是由于茉莉花鲜花和茶叶种植生产的不规范,也与我国茶产业不规范有关。

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的种植必须走绿色道路,生产安全绿色的中国花茶,打造高品质的中国茉莉花茶。就必须制定茉莉花茶的生产加工农药残留、茶叶污染物等限制标准。在管理茶园和茉莉花田时,都必须要按照出口标准严格执行,多使用有机肥料或自然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利用生物技术防治和无毒防治代替化学农药,做到以虫防虫、生物防病;在仓储、运输的选用上,避免二次污染,保证环境健康卫生;在运输销售中,除了运输安全外,也要保证茶叶包装的防污防潮,保证安全性。

4.5 加强国际交流,应对贸易壁垒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企业在面对各种国际贸易纠纷,必须加强国际交流协作,争取应有的权利,熟练运用国际贸易协议中的保障条款,提高国际维权意识,坚持自己的合理利益诉求。

4.5.1 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应对技术性壁垒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涉及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许多茶企并不了解国际贸易规则,不了解产品进口方的产品进口限制和相关政策变动,在诸多环节中,常常因为一个小环节出错或不符合要求,而被限制,受到制约。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企业应积极加强公司对国际茶叶贸易相关信息的了解,更多了解世界茶叶进口国对茶叶进口的限制措施,加强和茉莉花茶生产种植方的联系,及时提供最新的限制要求,积极提高生产种植技术水平,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保护,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出口产品应积极申请获取出口市场所需要的环境标志、安全标志或社会责任标准等认证,参与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的认证工作。

我们既要看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存在的恶劣影响,同时也要客观看到技术性壁垒在客观上促进了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相关茶企提升自身技术含量,改善原有管理方式,将茉莉花茶品质提升,避免因部分合理要求不达标而错失商机。

4.5.2 顺应绿色潮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化,世界人民越来越注意绿色消费,对健康产品、有机食品的需求持续提升。在这股潮流下,全球有机农业快速萌芽。茉莉花茶作为一种茶叶,以其芬芳香气、健康养生及保健价值为人所知,在绿色当道的现代消费观中,势必会一飞冲天。

福建省茉莉花茶产业的种植必须走绿色道路,生产健康安全绿色的中国茶,打造高品质的中国茶。茉莉花茶的保健养生价值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同,国内外科学家也对此做出实验,发现茉莉花茶具有调节免疫功能、调节神经舒缓疲劳、抗氧化、镇静作用。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企业应当抓住时机,打出茉莉花茶具有的独特魅力,加强有机茶园建设,生产有机茉莉花茶。

致 谢

本篇论文引用了许多学者的著作和数据,感谢这些学者给我带来的灵感和思路,否则我将难以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在此,我要感谢导师,主动帮助我寻找错误并指导我改正,避免了很多格式和内容错误!本人能力有限,感谢诸位老师同学在我学习生活中提供的帮助。谢谢。

参 考 文 献

[1]Shehata,Sabry.And Cox,Linda.J.and Fujii,Jaek.K.etal,Factors Affecting Development of a Tea lndustry in Hawaii [J]. Agribusiness,2004(8):1一11.

[2]DonnaRoberts.Empiricalstudyontheimpactsoftechnicalbarriertotradeoninternationaltrade:takingteatradebetweenchinandJapanasanexample[J].Journalofinternationaltrade,2007(6).

[3]KaluArachchillageSenarathDhananjayaBandaraDharmasena.internationalblackteamarketintegrationandpricediscovery[J].SriLanka:UniversityofPeradeniya,2003.

[4] Mi Wang,Junliang Jiang,Xiaocong Kuang,Jing Qin,Bingning Ou,Haidong Li. Po25. Effects of iasmine, jasmine tea on immune activity[J]. Acta Biochim Biophys Sin,2010.

[5]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2005, Vol.95(2-3), pp.107-114.

[6]Inoue Naohiko,Kuroda Kyoko,Sugimoto Akio,Kakuda Takami,Fushiki Tohru. Autonomic nervous responses according to preference for the odor of jasmine tea.[J].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3,67(6).

[7]Anqi Zhang,Qin Yan Zhu,Yan Shun Luk,Ka Yan Ho,Kwok Pui Fung,Zhen-Yu Chen. Inhibitory effects of jasmine green tea epicatechin isomers on free radical-induced lysis of red blood cells[J]. Life Sciences,1997,61(4).

[8]孙宇.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分析[J].茶世界,2010(02).

[9]苏秀平. 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10]李先玉.高品质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及品质影响关键因素的研究现状[J].福建轻纺,2019(03):30-34.

[11]张南男.福州市茉莉花茶发展情况调查[J].福州党校学报,2019(01):77-79.

[12]蔡溢.中国茉莉花茶有名茶却无品牌[J].中国商界,2016(05):44-46.

[13]钟瑾,余泽成,余潇,高文丽.茉莉花茶在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中的应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11):119-120.

[14]孟菲,秦昭君.特种茉莉花茶及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J].乡村科技,2018(01):78-79.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

福建省茉莉花茶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11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389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2月11日
Next 2022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