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趋于一体化,国际分工更加明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进出口贸易发展也更加频繁,港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促进区域间的往来贸易,也因此催生了港口物流的出现与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和繁荣对港口城市经济及其腹地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沿海城市的自贸区的建设在政策上支持港口城市发展经济,城市发展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对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好地发展港口物流。本文以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港口物流在福州自贸区中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出发,采用SWOT分析方法,根据分析,得出福州自贸区发展港口物流有以下优势:地理区位优势、经济和政策优势、港口群枢纽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数据的应用和集疏运条件的改善,为福州自贸区发展港口物流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福州自贸区港口物流的发展。但是福州自贸区港口物流受历史条件制约,发展起步晚,物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再加上人才培养方面有所匮乏,使得福州自贸区在发展港口物流方面显现出劣势。另外,自贸区宽松自由的政策环境吸引外资,外商的冲击,和区域之间的竞争,让福州自贸区发展港口物流受到了一定的挑战。福州自贸区的物流发展要依托自身优势,加强与邻近港的联系,优化自身条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福建省自贸区;福州自贸区;港口物流;对外贸易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显著特征。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发展自贸区成了国家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提高的新平台。对外贸易的扩大提高了商品的集散率,进而促进了物流运输业的增长。而港口作为联系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贸易的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其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在国家的对外贸易竞争中是重要的保持领先地位的支撑。近几年来,我国的港口物流发展形势大好,呈现强势增长的趋势,对于全球港口物流业乃至全球物流链中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同国外的港口物流发展相对比,一方面,我国的港口物流业发展明显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才积极恢复港口并有计划的发展航运业,而对比同时期,国外的港口正逐步实现转型,我国港口物流发展起步对比国外港口物流发展明显滞后。另一方面,我国的港口物流发展呈现出发展势头猛、但后续发展动力不足。近十年,我国港口物流货物吞吐量呈现快速增长,其装卸效率也不断提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根据2019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我国港口自年初累计货物吞吐量1030106万吨,累计同比增速8.1%[1],但是港口的集疏运仍然以公路集疏运为主,水路集疏运比例为20%,远低于国际港口10%-30%的集疏运比例[2],发展动力略显不足。
福州自贸区是福建省第一批确定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而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其港口的发展依托福州的繁荣的经济发展现状,而发展港口物流有利于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全面增强福州自贸区在全省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福州自贸区为例,研究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1.2 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本文以福州自贸区港口物流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我省自贸区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结合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特点,探索港口物流在自贸区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发挥对外贸易的作用,丰富自贸区港口物流发展的理论基础。
1.2.2现实意义
就福州自贸区而言,近几年在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沿海城市的大背景下,其港口物流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也港口分散、集散能力不足等一系列不足和问题,在XXX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之下,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如何利用优势,借助机遇,克服弱势,迎接挑战,更好地推进港口物流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对于促进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发展乃至全省和全国的港口物流发展具有其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学者对港口和港口物流方面的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Ana Martinez Pardo等(2013)描述了西班牙的海上运输结合岛屿的特点,认为港口物流的发展要根据港口的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3]。Luca Ammendola等(2014)研究了港口物流系统的效率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在战略的重要性,从地理战略位置出发发挥港口物流的最大效益,建设高效的港口物流发展系统[4]。Satoshi Inoue等(2014)认为世界各地的港口要更好地发展港口物流,完善港口设施和创新物流技等方面尤为重要[5]。Asgari Nasrin等(2015)认为海上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尚未得到广泛研究,因此要加强港口物流的供应链发展,扩大港口规模,使海上运输达到可持续性发展[6]。Matías Herrera Dappe等(2016)认为南亚港口由于效率低下,该地区进出口集装箱的平均成本高,更好的港口物流可以帮助增加贸易,使出口多样化,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并刺激经济增长。因此,进出口集装箱的高成本会导致港口物流发展效率低,进出口贸易下降,我们要建设更好的港口物流,从而使出口更加多样化[7]。Krykavskyi Yevhen等(2017)认为乌克兰内河港口运营最成问题的地方之一是对内河运输的需求有限,导致内河港口的投资吸引力低。因此内河港口物流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提升高度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促进内河港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8]。MuChen Chen等(2018)认为港口物流业受关系和组织间关系在关系和关系营销方面的不同影响,因此,港口要发展国际物流,管理人员应该对跨文化业务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进而提出一方面物流公司的影响与支持对于发展港口物流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人际关系和公司绩效对发展港口物流也具有重大影响[9]。James Mlimbila等(2018)以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为例,研究了信息系统在提高港口物流绩效中的作用,信息系统的使用与运输和运输成本的下降,及时交付货物和服务等发展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所以,港口物流的发展应该追求更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港口的绩效[10]。Ha MinHo等(2019)研究了韩国四个主要集装箱港口的IPA,认为港口物流的发展要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目标和利益,集装箱物流集成和支持活动应该放在首位,从而有助于港口管理者和决策者更好地发展港口物流[11]。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主要对港口物流自身的建设发展进行了研究,而我国学者研究多集中在港口物流发展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孙建军、胡佳(2014)通过对鹿特丹港、新加坡港和香港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得出港口物流发展一方面要将发挥XX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要引进人才,拓展港口服务,整合资源,完善港口物流发展的信息化[12]。杜明军(2014)认为要发展智慧型的港口物流,需从港口自身出发,结合现代物流发展。港口作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物流信息接收应更加信息化、智能化,二者相结合促进智慧型港口物流的发展[13]。高杰(2014)认为受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加之水运服务网络的发展不断完善,港口物流在水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集聚效应也随之越来越明显,集聚效应的增强促进港口物流进一步发展[14]。刘伟(2015)认为港口作为综合运输网络和海陆联运的关键节点,受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港口会延伸其经济腹地,扩大自身影响,对促进港口自身及其腹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5]。徐玉峰(2015)认为港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现代物流业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港口物流的发展要根据港口的基础设施现状、港口的物流能力以及港口经济水平来评估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动港口经济的繁荣[16]。朱鸿翔(2019)认为泰州口岸是一个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国家对外开放口岸。然而,在后工业化时期,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对港口硬件生产系统的相对依赖性逐渐降低。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抓住对硬件生产系统的依赖,有利于发挥港口区位优势[17]。菅琳琳、甘晓成(2019)将秦皇岛老工业区港口物流发展对比天津港、大连港等新兴工业区的港口物流,发现作为老工业区的港口物流要从自身出发建设港口,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提升物流技术[18]。李建、王宏伟(2019)根据供应链信息系统出发,从自身内容及架构出发,将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完善结合如何推动我国港口物流的长期、稳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港口物流发展需要管理信息支持[19]。岳朝龙、李丹丹(2019)以安徽省港口物流为例,将港口发展落实到具体,从港口的区位优势、基础条件、物流能以及腹地经济实力等方面构建了评估港口物流发展的竞争力,提出了从多方面发展和完善港口物流,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有关建议[20]。周莹(2019)认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应对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一项重要的对外发展的战略举措,对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提出了要理解自贸区建设的试验意义,努力做大做强区域经济,打造自贸区产业发展新高地[21]。
较早的国内学者们对港口物流的研究主要是从整体的港口物流如何发展进行研究,后面的学者将港口物流发展落实到某一具体的港口,从港口自身的实际出发,更好地因地制宜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并将港口物流发展与周边经济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丰富港口物流发展的相关理论。
1.3.3 研究评述
通过对中外的文献研究分析,对于港口物流的发展研究中外学者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大部分都是论述物流本身对港口的影响或者地区发展港口物流的建议和不足,关于自贸区对物流的进一步提升方面不够深入和具体。自由贸易区对物流业的影响,不仅具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条件便利化的优势,而且直接影响着货运物流和运输业的发展。因此,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联系福州自贸区和港口物流之间的发展,论述福州自贸区和港口物流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发展,提升自贸区物流的必要性,为我省自贸区发展港口物流提供经验并献计献策。
2 福建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2.1 福建省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福建省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大陆海岸线3324千米,东临X,毗邻港澳,北邻浙江,南接广东,是两岸三通之地、作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结合点,地理位置优越。其地形以丘陵为主,公路交通发展迅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海岸线长且曲折,港口条件优越,多优良港湾,是中国面向亚太地区重要窗口之一。
福建省港口物流的整体发展起步晚,从1952年开始,福建港口物流开始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呈规模增长趋势1994年之后增长速度迅猛。据统计,福建沿从1952年的56.68万吨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增至2018年的5.58亿吨[22]。近几年,在国家、省市各级XX的大力扶持下,特别是自从2014年xxx批准设立福建省自贸区以来,国内外许多物流企业纷纷入驻福建,如中远、X长龙、德国飞格和韩国现代等物流企业,福建省港口物流得到了长足发展。对于国际而言起步较晚,在发展初期明显比较缓慢,动力不足,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
表2-1 福建省主要年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
Table.2-1 Freight Handled at Principal Seaports in Selected Years
年份 | 总计 | 福州港 | 厦门港 | 泉州港 | 宁德港 | 湄州湾港 | 漳州港 | 吞吐总量指数(以1950年为100) |
1952 | 56.68 | 32 | 5.76 | 6.5 | 5 | 7.42 | – | 169.6 |
1957 | 165.96 | 85.87 | 54.87 | 9.6 | 8.38 | 7.24 | – | 496.7 |
1962 | 135.14 | 49.33 | 48.68 | 13.49 | 5.56 | 18.08 | – | 404.5 |
1965 | 239.87 | 57.75 | 110.53 | 34.1 | 10.2 | 27.29 | – | 718 |
1970 | 211.23 | 59.26 | 102.94 | 25.37 | 9.91 | 13.75 | – | 632.2 |
1975 | 284.26 | 120 | 104.27 | 23.26 | 20.33 | 16.4 | – | 850.8 |
1978 | 408.13 | 172.04 | 120.44 | 29.54 | 18.75 | 22.11 | – | 1174.5 |
1980 | 685.4 | 208.89 | 164.87 | 31.3 | 25.6 | 19.77 | – | 1802.2 |
1981 | 761.05 | 217.98 | 162.28 | 25.36 | 26.49 | 17.85 | – | 1841.8 |
1982 | 816.44 | 259.87 | 190.44 | 21.54 | 28.26 | 21.77 | – | 2110.7 |
1983 | 869.55 | 311.15 | 200.02 | 24.29 | 29.31 | 22.06 | – | 2294.2 |
1984 | 943.46 | 347 | 250.52 | 23.36 | 30.36 | 22.38 | – | 2623.7 |
1985 | 1114.09 | 357.15 | 290.97 | 26.02 | 51.53 | 31.6 | 61.84 | 2813.8 |
续表2-1 | ||||||||
年份 | 总计 | 福州港 | 厦门港 | 泉州港 | 宁德港 | 湄州湾港 | 漳州港 | 吞吐总量指数(以1950年为100) |
1986 | 1159.9 | 442.46 | 203.89 | 38.04 | 44.39 | 33.52 | 107.9 | 3241.8 |
1987 | 1303.36 | 439.61 | 417.01 | 42.24 | 46.36 | 40.79 | 105.63 | 3565 |
1988 | 1396.79 | 445.36 | 457.12 | 60.01 | 43.67 | 57.88 | 124.34 | 3785 |
1989 | 1614.99 | 597.9 | 499.45 | 59.78 | 47.71 | 59.58 | 135.9 | 4833.9 |
1990 | 1496.5 | 560.89 | 519.11 | 52.65 | 49.27 | 27.55 | 115.6 | 4479.2 |
1991 | 1706.38 | 725.07 | 581.87 | 125.28 | 97.64 | 41.26 | 130.04 | 5107.4 |
1992 | 1862.12 | 720.51 | 661.07 | 217.27 | 46.53 | 92.75 | 120.24 | 5573.5 |
1993 | 2679.09 | 939.66 | 940.39 | 469.54 | 111.53 | 57.23 | 153.47 | 8018.8 |
1994 | 3002.33 | 914.39 | 1166.5 | 558.06 | 139.68 | 82.12 | 125.47 | 8986.3 |
1995 | 3460.8 | 1098.89 | 1313.87 | 680.47 | 137.94 | 99.65 | 116.61 | 10358.6 |
1996 | 3959 | 1248 | 1553 | 804 | 138 | 86 | 130 | 11849.7 |
1997 | 4485 | 1371 | 1754 | 1006 | 124 | 78 | 151 | 13424.1 |
1998 | 4518 | 1288 | 1639 | 1111 | 183 | 108 | 189 | 13522.9 |
1999 | 5285 | 1481 | 1773 | 1521 | 182 | 136 | 192 | 15818.9 |
2011 | 37279 | 10221.08 | 15653.6 | 9330.48 | – | 2073.8 | – | 111546.8 |
2012 | 41359.2 | 11410.22 | 17227.3 | 10371.5 | – | 2350.2 | – | 123755.9 |
2013 | 45475.2 | 12759.03 | 19087.8 | 10804.1 | – | 2824.3 | – | 136071.8 |
2014 | 49166.2 | 14391.14 | 20504 | 11200.7 | – | 3070.4 | – | 147117 |
2015 | 50282.1 | 13967.23 | 21022.5 | 12241.2 | – | 3051.1 | – | 150455.9 |
2016 | 50776.1 | 14515.66 | 20910.8 | 12560.6 | – | 2789.1 | – | 151934.1 |
2017 | 51995.5 | 14838.16 | 21116.3 | 12986.2 | – | 3054.9 | – | 155582.8 |
2018 | 55806.9 | 17876.32 | 21719.9 | 12832.4 | – | 3378.3 | – | 166987.4 |
注:2011年起,漳州港并到厦门港,宁德港并到福州港。
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局2019港口统计年
2.2 福州市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2.2.1 福州自贸区的简介
2014年12月31日,xxx正式批复我国对外发展自由贸易的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4月21日,福建自贸区正式启动建设。福建自贸区的建设,拓宽了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门户。福建自贸区划分福州、平潭和厦门三个片区,其中福州自贸区发展的侧重点主要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海峡两岸进行服务贸易的金融合作示范区。福州自贸区分布了许多港口,港口里面有仓储物流区、港口辅助区、国际中转区和口岸检查等,其港口主要提供自由贸易和报税物流。
2.2.2 福州自贸区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福州自贸区作为福建省三大自由贸易区之一,对福建省物流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福州市港口有天然的发展优势,海域面积广,海岸线总长1137公里,福州港的海岸线长9443.6米,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深水港岸线仅67.4km。大型停泊位置少,有67个1000吨级以上的泊位,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不足20个,最大靠泊能力的码头仅为3万吨级。2017年以来,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0.1万标箱,同比增长约19%,同年完成的海铁联运为14850.5TEU,同比增长888.7%[23],增长速度较快。
福州的港口大都规模比较小且布局分散,主要港口分布于闽江口河口段,中心大港稀缺,无法与北边的长三角经济区和南方的珠三角经济区抗衡。福州港最大的港口停泊能力仅为3万吨级,港口的集疏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大货物散货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港口的装备参差不齐,港口集约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集约化、成规模的港区。
从表2-1中,我们可以看出福建省的港口物流起步于1952年,福州港口的吞吐量增速加快,港口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与省内其他各大港口,尤其是与厦门港对比竞争力仍有明显的不足,特别是1998年之后吞吐量明显落后于厦门港。福州港口物流的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提挖掘,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表2-1的福建省、厦门港和福州港的货物吞吐量进行对比,我们得到图2-1,通过图2-1,福建省的港口货物吞吐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1994年之后港口的吞吐量才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且增长速度有所提高,在过后的几十年里,我们看出福州港沿海货物吞吐量在逐年上升,福州港货物吞吐量也在逐步上涨,除去2007年和2010年小幅下降之外,整体上都是呈上涨的趋势,但是福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对与厦门相比相对还是较少,在福建省的货物年吞吐量中也比较少,港口的货
物吞吐量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港口的集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表2-1和表2-2中我们可以看到福州港的港口货物年吞吐量在2011年是10221.08万吨,对比2010年同比增长了43%左右,2012年至2014年同比增长较为稳定,同比增长率分别是12%、12%和13%。在2015年货物吞吐量为13967.23万吨,同比2014年的14391.14万吨同比增长-3%,而在2016年港口吞吐量有所回升,同比增长4%左右,这一年过后,分别同比增长为2%和20%。福州港货物吞吐量至此呈稳步上涨的趋势。根据表2-2绘制出图2-2,可以看出,总的来说,福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虽然偶有波动,但整体上是持续增长的。
表2-2 福州港2011-201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率表
Table 2Year on year growth rate of cargo throughput of Fuzhou port in 2011-2018
年份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同比增长率 | 43% | 12% | 12% | 13% | -3% | 4% | 2% | 20% |
在福州市XX办公厅印发的《福州港口生产发展扶持政策(2017-2020年)》中,用于促进福州港口生产,推动江阴港区发展规模化业务的集装箱年均经费约1亿元[24]。福州港在对外贸易和进出口方面也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增加极大的促进了港口物流的发展。
3 福州自贸区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3.1 优势(Strengths)
3.1.1 福州的地理区位优势
福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海岸地区,与X海峡隔海相望,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交界处,交通便利,是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成员之一。福州港是全国24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素有“滨海邹鲁”之称,海岸线总长1137千米,约占了福建全省海岸线的1/3左右,有利于码头的建设和发展。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港口终年不冻,利于开展航运,促进港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25]。
3.1.2 自贸区背景下的经济和政策优势
2014年12月31日xxx批复设立福建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航运都获得了相对自由的环境,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自贸区宽松和畅通的环境,给各国之间开展贸易提供了便利,货品的出入自由和贸易往来冲突的减少让各国更愿意在自贸区内开展贸易,推进自贸区内的港口物流更加繁荣发展。
福州自贸区位于福建省的省会城市福州,许多省级金融机构和省级金融监管机构汇聚于此,福州自贸区的设立可利用全市的金融机构。随着金融建设地逐步推进,外资金融机构也纷纷入驻,自贸区金融得以进一步发展,在国家自贸区战略扶持下,福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福州港口物流依托福州自贸区背景,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港口物流紧密结合,发挥对台优势,有力地推动福州的对外开放。福州力争打造“海丝”战略枢纽城市,利用福州的经济优势和政治优势,推动福州自贸区港口物流的发展。
3.1.3 发挥周边港口群的枢纽作用
福州本身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上运输枢纽,随着自贸区的建设,福州自贸区内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福州附近有货运吞吐量较大莆田港和厦门港,福州自贸区联合周边港口发挥港口群枢纽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港口的货物吞吐量,福州港作为一个与周边港口联合的港口,在建设港口群枢纽中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浙赣线和沪深线穿过其中、国道和沈海高速的建设以及长乐机场的扩大,这使得福州港作为港口群成为更加明显的运输枢纽。因此,福州自贸区港口物流对周边港口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有益于发展福建对外贸易的货物运输,还有利于福州港及其周边港口的优势整合,有效发展福州自贸区及其港口的货运枢纽作用。
3.2 劣势(Weaknesses)
3.2.1 历史条件的制约
受历史因素制约,福建省发展时间对比沿海其他省市相对较晚,福建省与X地区地理位置毗邻,隔着X海峡与X省隔海相望,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同根同源,台胞中不乏闽籍同胞,使得福建自贸区在发展对台贸易中担负着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特殊使命。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岸长期的军事对峙,福州作为对台前沿城市,受形势影响,港口对外经济交流少,海洋运输与港口发展都较为缓慢,相对比同期的其他省的沿海城市,福建整体的海运事业起步晚于其他的沿海省份,福州的港口物流发展相对起步较晚,因而制约了对港口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得福州的港口发展晚于同期的其他沿海城市。
3.2.2 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福州港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的集疏运体系虽然较为完备,但是受特定的自然条件制约,加上历史因素导致,福州港的港口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大型停泊位置少,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不足20个,最大靠泊能力的码头仅为3万吨级,对比国际上的大港口的停泊吨数来说,福州港大型深水停泊位置少,超大型的船舶无法入港停靠。对比鹿特丹港年吞吐量5亿吨、新加坡港每年装卸超过1500万TEU的集装箱,福州自贸区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明显小于这些大港口,港口设施建设落后,大型船舶港口少,综合实力较弱,无法满足大宗货物船舶停靠的需要。不仅如此,福州的经济发展状况落后于沪宁深广等大城市,城市腹地也相对较小,可提供进行港口货运的货物较少,这对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高效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2.3 专业人才匮乏。
福州市港口物流起步晚,物流人才的培养也相对迟缓。福州作为大学城,虽然高校集聚,但是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物流专业较晚,物流进入高校大部分集中在2000年后,一开始的物流人才大部分都是毕业于专科学历的初级物流人才,专业性相对与本科、研究生而言略显不足。高校开设物流专业晚,研究生人才培养教育也相对滞后。福州市2017年提出,到202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20亿元以上,快递业务量6亿件以上,快递业务收入45亿元以上[26]。物流行业呈快速发展的状态,而物流人才培养的滞后且加上培养的周期长,物流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物流行业发展的步伐,这将导致物流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物流增长的断层短缺。
与传统物流产业相比,自贸区港口物流产业更具有高风险性、高增值性,工作过程较为复杂,难以监督,这些特点都对港口物流人才提出了挑战。福州市区的物流人才分布不均的问题突出,人才大都分布在高等院校和传统物流产业,人才集聚效应较弱,制约自贸区港口物流进一步发展。自贸区的设立,要求福州的港口物流业进一步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与转变,这就对港口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未能弥补自贸区发展港口物流的人才缺失,这将会成为制约自贸区发展港口物流的“瓶颈”。
3.3 机会(Opportunities)
3.3.1 经济全球化的带动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加,港口作为联系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贸易与交流合作的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其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在国家进出口贸易过程和对外贸易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的对外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增加,同时也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另一方面,福州自贸区积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引进外资对港口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通过引进人才和技术等促进港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企业通过与外资竞争和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加快福州港物流的国际化进程,提升自身的港口物流竞争能力。
3.3.2 物流管理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在对比和发展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但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物流是跨越国际界限和地理区域的现代物流,这要求物流信息要迅捷且准确的获取并利用,而网络化的物流信息帮助国际物流更加准确、方便、快捷的实现跨国之间的信息连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网络与物流信息相结合,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港口自身的发展水平,增强港口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网络信息,我们也可以了解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提供多样的增值信息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户,利用互联网更好地完善福州自贸区自身的条件,推动自贸区内的港口物流发展。
3.3.3 集疏运条件不断改善
福建省的道路交通网络将逐步完善,即将建成“二纵三横”的快速铁路网、“三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八纵九横”的省级干线公路网,这将促进福建省的交通运输系统和网络更加四通八达。交通运输的设施的不断完善,提高了福建港口和公路、铁路多式联运的效率和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福州自贸区内的集疏运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节约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吸引大多数企业如中远、X长龙、德国飞格和韩国现代等物流企业纷纷落户福州自贸区,企业的增加,进一步促进福州自贸区的对外贸易发展与交流,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也随之得到发展。
福州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公路通过104国道、316国道、324国道和沈海高速与我国的公路网相连接,沪深线和浙赣线经过福州且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接,长乐机场也有到我国北上广等大中小城市的专门航线,海陆空便利的交通网络能够缩短货物进出港时间,提升货物的集散效率,提高货物运输量,减少货物损坏,企业因此大大节约了物流成本。因此,更多的企业愿意入区内。产业集聚促进福州自贸区的对外交流和贸易进一步发展,港口物流发展更加繁荣。因此,集疏运条件的不断改善为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3.4 挑战(Threats)
3.4.1 外资的冲击和影响
对于港口物流而言,自贸区的设立既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福州自贸区的政策优惠和宽松自由的贸易环境吸引外资物流企业投资,进一步影响各国的实体经济,继而冲击着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使得福州自贸区内的贸易受到了挑战。
福建省自贸区自挂牌至2018年6月底,新增外资企业3415家,占全省同期的50.4%,合同外资248.1亿美元,占48.4%;新增台资企业2068家,合同台资58.92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同期的55.1%、59.8%[27]。自贸区内壳牌、亚马逊、ABB、网易考拉等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在区内落户,外资企业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增长较快,份额不断提升,本地港口物流企业受外商影响对外贸易会有所减少。据福建省统计年鉴报告,随着外商的增加,外商的进出口贸易由同比2016年的55.31%上升至同比2017年的约80%,而本地企业则由同比2016年的61.97%上升至同比2017年的86.65%[28],明显外商的进出口同比增长快于本地企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外商投资在自贸区设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贸区的本地物流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对于本地物流企业而言,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这将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3.4.2 区域发展的竞争剧烈
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用户对货物的转运能力考虑越来越重视。虽然近年来我国港口物流总吞吐量不断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各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区域港口竞争仍然存在,甚至更加激烈。福州自贸区的港口大多规模小且布局分散,对比北边的上海和宁波、南边的深圳和广州,港口大型深水泊位较少,无法停靠大宗货物的船舶,港口物流的设施明显落后。而对比省内的漳州,厦门,莆田地区,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其金融机构众多,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加工制造业工厂较少,工业发展明显落后于这些城市,薄弱的制造业无法为其发展港口物流提供充足的货物来源,这样的工业分布格局使福州自贸区的港口在港口物流的业务上中处于劣势。
虽然一定的港口竞争能加快港口运输市场的发育,但也使得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在发展的时候明显薄弱于省内外的其他沿海城市,在发展中的过程中收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这样的格局使港口在物流业务上中处于劣势。
4 福州自贸区发展港口物流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与邻近港口的协同发展,延伸经济腹地
为避免各个自贸区的港口物流发展之间的恶性竞争,福州自贸区应该明确自身定位,港口内要避免同质竞争,福州港重点发展散货综合运输,加强福州港与自贸区的联系,发挥经济一体化优势,提高福州港物流竞争力。
福州自贸区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更广阔、更深远的腹地经济作为支撑,在腹地扩张中可以采取海陆并举的措施。2011年宁德港并入福州港,福州港拓宽了其经济腹地,港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港口的拓宽使得福州自贸区更加积极地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台合作,形成福州及其周边腹地港口一体化,实现港口物流下进出口贸易的协同发展。
4.2 依托地理优势,发展现代港口物流
前文已经论述了福州地处“两岸三通”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福州应该利用闽江和X海峡江海联运,沟通连贯促进港口物流发展。除此之外,福州自贸区靠近X地区,福州要积极发挥对台优势,近几年福建自贸区有大批台资企业入驻,带动自贸区经济发展和对外港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福州自贸区要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利用自贸区吸引外资进入的优惠政策,吸引台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航运公司入驻自贸区内,为自贸区发展港口物流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福州自贸区开放的政策有利于吸引外资投资,内、外资企业共享受统一的港口政策和共同利用有限的资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也趋于完善,因此通过物流发展和产业集聚将功能单一的传统港口发展成为现代化物流港口,让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信息化。
4.3 优化港口条件,加强港口物流建设
福州自贸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和工业基础都较为落后,使得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港口物流起步晚,规模小。另一方面,受闽江航道制约,福州自贸区无法开展远洋的干线航线,只能转港进行远洋运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福州自贸区港口物流运输的进一步发展,也大大制约了福州自贸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福州自贸区要改善港口条件,大力推进深水集装箱和大型散货泊位建设,福州的江阴港和罗源港都是良好的深水港湾,具有良好的建港条件,推进这两个深水港区开发建设有利于更好地优化福州自贸区的港口条件。此外,还要加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疏港运输通道对接港口物流的疏运能力,加快疏运通道向其他省市延伸,构建良好的港口物流条件,加强港口物流自身建设。
4.4 加强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港口物流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港口物流之间的竞争力的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要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培养和引进相关的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福州自贸区要完善港口物流的信息建设,引入先进的港口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完备的、现代化的港口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福州自贸区发展信息化的港口物流,要积极引进信息化应用型港口物流人才,开拓港口物流的人才培养路径,提高对港口物流人才的薪资和福利待遇,突破人才流失、培养供不应求的瓶颈,积极培养和引进将自贸区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人才,提高福州自贸区整个自贸区港口物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5 结 语
福州自贸区在发展港口物流上优势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因此要整合自身区域经济优势,加强与邻近港口协同发展,延伸经济腹地,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增强港口物流自身竞争力;还要发挥地理优势,利用有关政策吸引外资,建设现代化物流港口;对于港口自身,要优化港口条加强港口物流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的疏运能力;在人才建设方面,培养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容忽视。
由于本人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港口物流与自贸区相结合的理论又较复杂,所以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对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研究只要是从福州自贸区港口自身出发探讨如何发展港口物流,而对结合福建省港口物流发展港口物流发展的职责主体划分等方面没有加以探讨,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更加系统全面的自贸区的港口物流现状研究方法,还需继续深入的探索。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9年9月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R].2019-02696
[2]查晓辉. 我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方式选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3]Ana Martinez-Pardo & Lorena Garcia-Alonso & Ana ViA±uela, 2013. “The analysis of port regionalization process: the Spanish ports’ case,”ERSA conference papersersa13p1099, Europea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4]Luca Ammendola & Maria Pia Masia, 2014. “Port logistics system competitiveness: the case study of the port of naples,” ESPERIENZE D’IMPRESA, FrancoAngeli Editore, vol.2014(2), pages 77-95.
[5]Satoshi Inoue & Naohiko Hibino & Shigeru Morichi.2014.”Port Managemenof New Era and Logistics Strategy,” GRIPS Discussion Papers14-08, National Graduate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6]Asgari, Nasrin & Hassani, Ashkan & Jones, Dylan & Nguye, Huy Hoang, 2015. “Sustainability ranking of the UK major ports: Methodology and case stud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Elsevier, vol. 78(C), pages 19-39.
[7]Matías Herrera Dappe & Ancor Suárez-Alemán, 2016. “Competitiveness of South Asia’s Container Ports,”World Bank Publications, The World Bank, number 24333, September.
[8]Krykavskyi Yevhen & Shandrivska Olena & Wysocki Maciej, 2017. “Investigation of strategic perspectives of development of river ports in Ukraine,” Technology audit and production reserves, 6(38) 2017, Socionet;Technology audit and production reserves, vol. 6(4(38)), pages 8-16.
[9]Mu-Chen Chen & Kuo-Chien Chang & Chia-Lin Hsu & German AlcibiadeVega Leon, 2018.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s of guanxi and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port logistics: two cases,”Maritime Economics & Logistics,Palgrave Macmillan;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ritime Economists (IAME), vol. 20(4), pages 603-623, December.
[10]James Mlimbila & Ulingeta O. L. Mbamba, 2018. “The role of informationsystems usage in enhancing port logistics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Dar Es Salaam port, Tanzania,”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Trade, Springer, vol. 3(1), pages 1-20, December.
[11]Ha, Min-Ho & Yang, Zaili & Lam, Jasmine Siu Lee, 2019. “Port performance in container transport logistics: A multi-stakeholder perspective,”TransportPolicy,Elsevier,vol.73(C),pages25-40.
[12]孙建军,胡佳.欧亚三大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以鹿特丹港、新加坡港、香港港为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31(03):35-41.
[13]杜明军.大连港建设第五代物联网智慧港口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14]高杰.天津港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15]刘伟.中韩自贸区背景下的威海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16]徐玉峰.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水平指标评价及对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5.
[17]朱鸿翔.泰州港物流产业发展的定位功能与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09):29-30+54.
[18]菅琳琳,甘晓成.秦皇岛港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J].中国港口,2019(07):45-48.
[19]李建,王宏伟.探析港口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06):70-71.
[20]岳朝龙,李丹丹.安徽省港口物流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9(09):84-88+101.
[21]周莹.探索自贸区发展创新之策打造改革开放创新之地[N].连云港日报,2019-10-15(004).
[22]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主要年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年鉴[R].
[23]福州片区管委会.福州片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创新高[D].福州:福建省商务厅,2017
[24]福州市XX办公厅.福州港口生产发展扶持政策(2017~2020年)[D].福州:福州市XX,2017
[25]翁新汉.依托福州区位优势 加快发展临港工业[J].中国海洋经济论坛,2007:142-144.
[26]东南网编辑.福州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R],福州:东南网,2017
[27]福建自贸试验区办公室.福建自贸试验区2018年上半年新增企业情况[R].
[28]福建省统计局.2018——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R]
致 谢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亲人们,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随着毕业的日越来越近,毕业论文的撰写也越来越接近尾声。从论文开始选题到撰写完成的每个阶段,一直都离不开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
说实话,作为一个管理学类的本科生,一开始在选定自贸区和港口物流这个论文方向进行研究时还是颇有顾虑的,主要难题是自己对自贸区方面接触很少,对港口物流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众多文献却不知如何下手,但是最后在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罗清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开始我的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研究。本论文的完成是在我的指导老师罗清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论文的修改到定稿等各个环节,罗老师都细心指导,有时罗老师都会约我们面谈修改论文,在此,感谢老师的精心指导。
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论文中有些观点和福州自贸区的港口物流发展分析归纳难免有所不足,欢迎老师们指正。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