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研究——基于2014-2017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摘要:内部控制对企业合法经营、财产安全、信息真实性及经营目标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高管的个人特征影响着其对风险的态度及对企业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本文参考高层梯队理论,从高管特征出发,通过实证研究2014-2017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发现董事长年龄、任期和财务经历皆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符合本文假设。由此,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选聘高管提供了新的启发。

 关键词:高管特征 内部控制质量 制造业 影响研究

  前言

长期以来,由于内部控制体系薄弱,制度执行不力,再加之企业对内部控制未能采取足够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紊乱和员工素质偏低等因素,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使得企业自身资产管理漏洞层出。高管梯队理论指出,管理者特质会通过影响其战略选择进而影响企业的行为。在企业实际生活中,高管人员最贴近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决定着企业的决策行为选择,并且对内部控制体系起着建立健全、有效实施、监督评价和如实披露的责任。在所有行业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奠基石,多层次全方位地影响着国家经济建设。尽管我国制造业在过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从全球化视角来看,我国制造业仍过于关注中低端产品,整体质量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X、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尚未形成良好的质量效益。曾经占据优势的传统行业由于技术革新缓慢和定位不清晰,也面临着极大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也因此,制造业持续发展动力有下滑趋势,公司经营管理阻力很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其中进退两难,举步维艰。同时,由于缺乏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和建设,制造业企业也面临着相当大的内外部风险。因此,本文将对2014-2017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进行筛选,设定样本并进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高管的特征对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此在理论方面拓展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角度,丰富高层梯队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在实践方面给企业高管人才选拔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企业建设良好的内部环境,从而防范企业内外部风险,使得企业能稳健地实现其经营目标。

 1、文献综述

  1.1内部控制的研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完整,会计信息有效,经营管理目标得以达成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池国华,杨金,邹威主张内部控制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制度建设过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1]。企业高管不仅要保证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确定什么样的风险水平是企业可以接受的,并采取适宜的风控措施、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估,还要保证整个组织在法律和政策内审慎运行。李翔和树成琳的观点是,我国对于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综合考虑了各方利益的过程[2]。内部控制对于XX的意义是,可以凭借内部控制中的强制审计制度和披露制度来保持市场秩序和优化投资环境。关于如何认定内部控制缺陷,中国XX已经做过非常多的尝试,但苦于没有找到适宜的解决方案。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意义是,增强公司投资决策的灵活性、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建设好内部控制能使公司价值得以提高。企业要想做好内部控制,应当从日常经营的细节入手。周中胜,徐红日,陈汉文等指出,在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控制制度的建设,也要改善内部环境,加强监督[3]。陈鹏和周红云(2016)的观点是,委托代理理论与控制论与内部控制紧密关联[4]。

对于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方法,主要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法。定性层面,通过了解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情况对内部控制质量加以判定。定量层面,众学者通过构建质量评价指数来对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衡量。具体方法整理如下:(1)层次分析法。张先治、戴文涛在研究了国内外多种衡量方法后,选择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一个适合本土特征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仅考虑到了内部控制的不同层面,还包罗了具体定量标准和模糊定性标准[5]。(2)用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的披露情况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内控水平。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通过内控缺陷的信息是否被披露即可看出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效率,披露得越充分,说明公司当前的内部控制越有效[6]。方红星、金玉娜在研究中也通过考察企业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来评判该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高效[7]。(3)迪博内部控制指数。迪博内控指数是一个对我国内控水平做到了持续跟踪和及时更新的专业指数。胡晓明,顾金铖指出在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精确度上,迪博指数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实证研究中使用了迪博内控指数衡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8]。

对于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可分为四大类:(1)首先是高管的变更。陈丽蓉,罗星,韩彬强调了企业高管变更可以通过影响公司决策意见和发展方向,从而间接地引起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变[9]。(2)其次是企业内部特征。李越冬,刘伟伟发现,企业内部的一些基本特征,如上市时间、业务广度、投资者持股比例都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或正或负的相关性[10]。(3)再次是研究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刘刚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阐明了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之间是紧密关联的,且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监督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给予及时纠偏,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内部控制质量[11]。(4)高管的个人特征。

  1.2高管特征的研究

对于高管的界定,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徐经长,王胜海在研究中对企业核心高管进行了定义,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定义为核心高管,并指出董事长是公司决策层面负责人,总经理则负责公司的执行层面[12]。陈汉文,王韦程的观点是,董事长在构成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并实证验证了董事长为企业内部控制所带来的显著影响。因此,本文以董事长特征为对象进行分析[13]。

高管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背景、财会技术背景等。杨瑞平和梁张颖的观点是,高管的行为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对公司制度建设、战略选择等产生着不同影响。而认知能力、价值观等为隐形的软因素难以直接观察,因此可以通过诸如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工作经历、激励等可观察变量进行度量[14]。张复生和马胜男的观点是,上市公司高管特征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后果相当显著[15]。詹雷和刘进进研究了高管职业经历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出高管政治联系与研发投资强度负相关,而高管创始人经历则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研发投资强度[16]。卢馨通过用2001年到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回归残差值表示企业投资效率,发现高管年龄、任期和学历虽然与投资效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是调节方向是正向的[17]。

  1.3高管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

高管层主要从决策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来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陈俊,朱晨曦的观点是,“一把手”做出的决策正确与否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其次,高管的个人特征和行为模式也对组织中其他员工的个人特征与行为模式产生着影响,久而久之即形成企业的价值观[18]。罗珊梅,郝玉贵,罗春华的观点是,高管权利越大,越容易产生自利动机。有时,企业高管为了自身的职位晋升,甚至可能擅自变动公司账面收益。类似的种种自利行为不仅损害股东和投资者利益,还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19]。池国华,邹威和杨金考察了董事长、CEO等个体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得出管理者背景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有一定的影响[1]。黄贤环(2016)的观点是,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中是最应当关注的对象,因其是公司内控建设的前提。而高管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又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内部控制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之一,高管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尤为突出[20]。

任期方面,陈矜,刘芳蓓提出,由于任期长的高管对公司的归属感和了解程度都有所加深,能更好地对企业内控进行建立和完善,并通过实证验证了两者在5%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21]。

就公司财务背景来说,陈骏和朱晨曦对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一把手”是否具有财务背景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了一定影响。公司总经理具有财务背景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水平更高,而董事长是否具有财务背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18]。

就年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陈汉文,王韦程的观点是,董事长任期越长,和内审部门及审计委员会的沟通就越容易,而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实证分析结果也得出,董事长年龄对于内部控制指数有显著的正面影响[13]。查美萍以CEO为高管代表,探究其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其结果显示CEO年龄越大,越有利于内部控制建设,可能的原因是年龄较大的高管更为厌恶风险,有更强的内部控制建设动机[22]。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吴德军、郑绫虹将高管特征分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大类。其中生理特征主要包括年龄和性别;心理特征包括信仰、价值观和自利性;社会特征包括教育背景、任职经历和任期[23]。由于心理特征难以测度且统计数据很少,所以本研究未对高管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相对心理特征来讲,高管的年龄、任期和财务经历都是更具代表性的背景特征,因此,本文研究这三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2.1高管任期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

任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代表高管对所在企业及整个行业的熟悉程度。Yu-Chen Lin,Ying-Chieh Wang和Jeng-Ren(2014)在研究中发现,高管在任时间越久,对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就更为熟悉,认同所属公司的文化,并且对公司也更为忠诚[24]。本文认为,首先,任期较长的高管,不仅专业程度较高,且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更为透彻,熟悉本公司的各项业务更为熟悉,因此也更能因地制宜地建立起内部控制体系。其次,在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如果任期时间太短,高管的认知能力和敏锐性还不够,在经营活动的各项风险点及内部控制人员安排上出现错误的几率较高。而随着高管任职时间的加长,高管经验有所积累,识别内部控制缺陷及控制企业经营风险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再者,内部控制对人员间的良好沟通与信息的及时传达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任期长的高管与各员工之间彼此熟悉,沟通效率高,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传达与反馈,保证高管的决策对企业风险管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假设H1。

H1:上市公司高管的任职时长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

  2.2财务经历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

当前普遍存在着为节省成本而对企业内部控制采取漠视态度的现象。即使大多数上市公司已按规范制定了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企业中的基层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也常常对之视而不见。然而,拥有财务经历的高管,往往能够用财务会计的思路和手段改善公司内部控制并利用财务信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水平。首先,与其他管理者相比,拥有财务经历的管理者往往更为重视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建设,更有可能积极引导员工遵守法规准则和道德规范,增强企业的风控意识,从而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其次,具有财务经历的高管,在控制活动方面普遍拥有对财务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能力,在审批企业经营战略和重大政策时,得以作出高效的风险评估并作出更为稳健的决策。最后,拥有财务经历的高管更加注重内部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更为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与检查。冉光奎(2015)得出的结论是,具有会计专长的董事长能够对企业产生积极的财务监督作用[25]。徐萌萌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高管的财务经历能有效推动企业的内部建设[26]。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2。

H2:上市公司高管的财务背景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

  2.3董事长年龄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

年龄约略反映着董事长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影响着董事长的行为与决策。普遍来说,年长的董事长更为注重自己的社会声誉和企业形象,应对风险时倾向于采取保守态度,经营风格偏向稳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也更为注重。而经验相对欠缺的年轻的董事长更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忽略企业内部控制,在缺乏对环境和企业内部情况的了解下采取冒险行为,从而产生盲目扩张、过度投资等现象,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消极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3。

H3:上市公司高管的年龄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

  3研究设计

  3.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对于高管特征,本文将从CSMAR数据库中选取2014—2017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背景特征作为初选样本,并对研究样本进行如下的筛选:剔除已经连续亏损两年以上的ST、*ST公司以及当年IPO的公司。对于在CSMAR数据库中缺失严重的高管特征,本文将从新浪财经和中国财经网中进行手工收集。

对于内部控制质量,本文选取深圳迪博数据库(DIB)中的指标——内部控制指数(IC)来衡量。同时,本文将对主要连续变量进行 1%—99%的 winsorize处理。

  3.2变量界定

在本文中,对各类变量设计如下:

(1)被解释变量

现有研究或采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作为代理变量,或采用构建指数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事实上,只有内部控制运行较好的企业才会选择积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因此第一种方法存在“自选择”问题。对第二种方法,自选指标构建的指数又不具备全面性和权威性。同时,本研究在内部控制质量的选取上需要一个较为全面且覆盖较广的量化指标,因此借鉴杨瑞平,梁张颖[12]的文献,本文选择使用迪博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内部控制指数来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由于迪博内部控制指数的取值区间(0-1000)较大,因此,本文以该指数除以100后的值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最终测度指标,取值区间为0—10。

(2)解释变量

本文研究的解释变量是指董事长任职时长(Tenu)、董事长财务经历(F&A)董事长年龄(Age)。

(3)控制变量

本文的控制变量借鉴池国华等(2014)[1]的文献,选取产权性质(State)、公司规模(size)股权制衡度(Bshare)、两职兼任(dual)、董事会结构(boards)、资产负债率(lev)和资产收益率(roa)等作为控制变量。具体设计如下表所示:

表1 变量定义表

变量类型 变量名称 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 内部控制质量IC 迪博内部控制质量指数/100
解释变量 董事长任期Tenu 董事长现任职年限
董事长财务经历F&A 公司董事长在担任现职之前是否从事过金融、与财务工作,是取1,否取0
董事长年龄Age 董事长年龄
控制变量 公司规模Size 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股权集中度H-10 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Herfindahl-10 指数表示
上市时间Cage 公司截至统计当年的上市年数,不足一年按一年计算
成长机会Tq 以托宾Q值表示
两职兼任dual 公司董事长与CEO是否兼任,是取1,否取0
资产负债率lev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收益率roa 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年度Year 以2014年为基准年,设3个虚拟变量

  3.3 回归模型

为验证假设,本文设计了如下模型。

高管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研究——基于2014-2017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4实证分析

  4.1描述性分析

本文利用stata15对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本文所使用的变量的数据存在缺失值、异常值和极端值。因此,对所研究的变量中数据不全及数据异常的公司进行了剔除,对于极端值则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最后留存样本量共计3699个。本文所得描述性结果列示在表2当中。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VarName Obs Mean SD Min Median Max
IC 3699 6.826 0.902 2.024 6.948 8.987
Tenu 3699 5.807 3.661 0.083 5.500 14.750
FA 3699 0.181 0.385 0.000 0.000 1.000
Age 3699 49.628 6.612 28.000 50.000 80.000
Size 3699 22.268 1.168 17.641 22.134 27.307
H_10 3699 0.091 0.103 0.000 0.049 0.440
Cage 3699 10.773 6.602 2.000 8.000 28.000
Tq 3699 2.464 1.876 0.295 1.940 10.197
Dual 3699 0.297 0.457 0.000 0.000 1.000
Lev 3699 0.411 0.190 0.009 0.400 1.059
Roa 3699 0.041 0.058 -0.885 0.037 0.296
Roe 3699 0.044 0.566 -28.292 0.065 1.126

IC衡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本文以迪博内控指数除以100后的值作为最终测度指标。对最终测度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后,其最大值为8.987、而最小值为2.024,因此,可判断样本公司的内控水准差异较大。均值为6.826,说明样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还有上升的空间。董事长任职时长(Tenu)变量均值与中间值相差不大,表明样本中董事长任职时长大多集中在5—6年左右。董事长财务经历(FA)均值为0.1809,即从事过金融、会计或经济管理类工作的样本平均比例为18.1%,说明14-17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具有财务经历的样本数量较少。董事长年龄(Age)最小值为28.000,最大值为50.000,表明董事长年龄悬殊,选取的样本对本文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在控制变量上,企业规模(Size)标准差为1.168,也可看出数据间的离散程度较大,所选样本的企业规模存在较大差距。上市时间(Cage)最大值为28.000,最小值为2.000,即样本公司间的上市时间跨度有26.000年,均值10.773说明样本公司的平均上市时间约在10年左右。样本托宾q值的平均值为2.464,说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尚可,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1.1%,说明本文实证分析所筛选的企业,其负债大体处于合理水平。

  4.2相关性检验

在回归分析前,本文为各个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3为相关性矩阵。

表3 相关性分析

IC Tenu FA Age Size H_10 Cage Tq Dual Lev Roa
IC 1.000
Tenu 0.146*** 1.000
FA 0.059*** -0.018 1.000
Age 0.094*** 0.072*** -0.046*** 1.000
Size 0.259*** 0.102*** -0.022 0.125*** 1.000
H_10 0.128*** -0.018 -0.009 0.079*** 0.332*** 1.000
Cage -0.004 -0.024 -0.069*** -0.051*** -0.361*** -0.171*** 1.000
Tq 0.122*** 0.107*** -0.023 0.065*** 0.575*** 0.181*** -0.258*** 1.000
dual 0.003 -0.002 0.014 0.208*** -0.124*** -0.108*** 0.191*** -0.114*** 1.000
Lev -0.017 -0.007 0.012 0.040** 0.477*** 0.162*** -0.338*** 0.462*** -0.066*** 1.000
Roa 0.309*** 0.091*** -0.018 0.026 0.038** 0.007 0.141*** -0.221*** 0.064*** -0.345*** 1.000
注:*** p<0.01, ** p<0.05, * p<0.1

第二列中,IC与各个变量的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变量IC与Tenu、FA、Age、Size、H_10、Tq、Roa相关系数均为正,即表明就单个变量之间而言,上述变量均与IC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IC与dual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而变量Cage与IC,Lev与IC的相关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负,这表明上市时间越早负债总额越高的企业,其内部控制质量可能也越差,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其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同时,其余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不超过0.6,说明它们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

  4.3 多重共线性检验

本文对自变量与控制变量两两之间进行了共线性检验。如表4所示。

表4:共线性检验结果

Variable VIF 1/VIF
Tenu 1.040 0.962
FA 1.010 0.987
Age 1.090 0.921
Size 2.140 0.467
H-10 1.150 0.872
Cage 1.260 0.796
Tq 1.940 0.515
Dual 1.120 0.896
Lev 1.650 0.604
Roa 1.330 0.753
Year Control
Mean VIF 1.440

1.440

由共线性检验,VIF均值约为1.440,远远小于经验值10,即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这也验证了上述相关性检验结果,并且为接下来多元回归分析奠定了基础。

  4.4多元回归分析

但相关性分析仅简单展示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于变量之间的因果效应及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未做出解释的。为弥补其不足,本文进行了如表5的多元回归分析。

表5:多元回归分析

IC Coef
Tenu 0.023***
(4.819)
FA 0.180***
(4.199)
Age 0.007***
(2.959)
Size 0.167***
(6.246)
H-10 0.542**
(3.027)
Cage 0.008**
(2.162)
Tq 0.030*
(1.936)
dual -0.003
(-0.089)
Lev -0.205
(-1.245)
Roa 4.288***
(8.588)
Cons 2.59***
(4.443)
年份效应 Yes
F 21.1371
R-Square 0.1906
Adj.R-Square 0.1877
N 3699

注:*** p<0.01, ** p<0.05, * p<0.1

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方法之一最小二乘法对所使用的数据进行回归估计。如表5所示。由于各变量对因变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遗漏这些变量而估计某一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是将三个自变量全部纳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参照表5,变量Tenu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为0,方向为正,即表明董事长现任职年限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再看变量FA系数,同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为正,上市公司高管的财务背景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此外,年龄变量大小约为0.007,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就平均而言,董事长年龄越高,对风险的态度越趋向于保守,因此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括号中是t统计值,当t大于2时,对应的自变量显著。从t值的角度来看,回归结果也是符合假设的。

  4.5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本文结论是否稳健,本文用变量Roe替换上述控制变量Roa,再进行重新回归。得出的检验结果与本文结论基本一致。

表6:稳健性检验结果

IC Coef
Tenu 0.028***
(5.526)
FA 0.177***
(3.900)
Age 0.007***
(2.829)
Size 0.251***
(8.635)
H 10 0.562***
、(2.984)
Cage 0.011***
(2.616)
Tq 0.011
(0.729)
dual 0.017
(0.428)
Lev -0.651***
(-3.936)
Roe 0.078*
(1.719)
Cons 0.991
(1.542)
年份效应 Yes
F 18.0765
R-Square 0.1348
Adj.R-Square 0.1317
N 3699

注:*** p<0.01, ** p<0.05, * p<0.1

与表5中的多元回归结果相比,Tenu,FA,Age系数大小均未发生剧烈变化,显著性也未改变,与第一次多元回归的结果大致相同。因此也说明,本文实证结果与假设吻合。

  5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在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后,发现直接统领董事会的日常工作的董事长,其任期、财务经历、性别比例都对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的假设均得以成立。

  5.2 政策建议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以提升制造业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为目标,对高管成员的聘任选拔可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优先选择具有财务经历的高管,其财务背景为之带来的不仅仅是更高的专业素养,也使其更为注重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

(2)由于现任高管对企业各方面的认知都较为深入,且与其余同事的沟通也会随时间累积变得更顺畅,因此,在现任董事长条件允许且自愿的情况下,可在协商后适当延长高管的任职时长以继续加强本企业内部控制。若企业频繁更换高管,可能对内部控制带来不良影响。

(3)选拔高管时,不应只选用年轻的竞聘者,也应当积极聘任能力强经验多的中年人。年长的员工普遍具有丰富的经验,风险偏好低,对企业内部控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池国华,邹威,杨金.高管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4(11).

[2]李翔,树成琳.内部控制缺陷与信息不确定性——西方内部控制研究文献导读及中国制度背景下的展望(二)[J].会计研究,2015(7).

[3]周中胜,徐红日,陈汉文等.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投资支出和投资机会的敏感性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6(28).

[4]陈鹏,周红云.高管团队特征与领导权配置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6(15).

[5]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1).

[6]盛常艳.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

[7]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11).

[8]胡晓明,顾金铖.缺陷披露、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质量提升[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3).

[9]陈丽蓉,罗星,韩彬.高管变更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6(30).

[10]李越冬,刘伟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企业内部特征视角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6(15).

[11]刘刚.关于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关系的探究[J].会计研究,2014(11).

[12]徐经长,王胜海 核心高管特征与公司成长性关系研究——基于中国沪深股市两市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结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6)

[13]陈汉文,王韦程.董事长特征、薪酬水平与内部控制.厦门大学学报[J].2014(2).

[14]杨瑞平,梁张颖.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影响研究——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问题,2016(9).

[15]张复生,马胜男.高管背景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16(27).

[16]詹雷,刘进进.高管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企业决策[J].首席财务官,2016(5).

[17]卢馨.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投资效率——基于高管激励的调节效应[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2).

[18]陈俊,朱晨曦. 内部控制是“一把手”工程吗?——基于高管财务背景的研究视角[J].财务研究,2017(4) .

[19]罗珊梅,郝玉贵,罗春华. 内部控制、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月刊,2019(1).

[20]黄贤环.高管薪酬激励、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业绩——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6(3).

[21]陈矜,刘芳蓓.高管任期、内部控制与战略变革[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10).

[22]查美萍.高管背景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以农业上市公司为例[D].硕士论文,安徽农业大学,2016.

[23]吴德军,郑凌虹.管理者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J].绩效评价,2014.

[24]Yu-Chen Lin,Ying-Chieh Wang & Jeng-Ren. CEO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l Control Quality[J].Corporate Government,2014,22(1):24-42.

[25]冉光圭.会计专长、独立董事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J].封面专题,2015(15).

陈汉文,王韦程.谁决定了内部控制质量:董事长还是审计委员会?经济管理[J].2014(10).

[26]徐萌萌.高管的财务经历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财会研究[J].2018(9).

高管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研究——基于2014-2017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高管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研究——基于2014-2017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月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1501.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1月1日
Next 2023年1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