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是全球大豆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随着居民饮食结构的调整,居民越来越重视对蛋白质的摄取并且增加对大豆的消费,导致国内大豆市场的大豆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而近十年国内大豆产量略有下降,因此国内市场上出现巨大大豆供需缺口和我们每年需要不断地从国外购买大批大豆来满足国内需求,我们也因此成为全世界进口和消费大豆量最多的国家。大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养殖行业中蛋白质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另外,大豆还是各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和拥有经济效益的大宗贸易农产品,因此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与我国国计民生的利益息息相关,大豆相关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发展潜力巨大,对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和推动我国粮食安全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8年3月XXX通过对我国出口到X的商品加征关税来改变贸易逆差的局面,这给我们国家很多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XXX进一步激化贸易摩擦,我国不得已采取回击策略,对从X进口的部分商品包括大豆增加征收25%的关税税率措施,随后国内相关厂商和消费者也停止或减少进口X大豆,导致我国大豆进口贸易进一步受到抑制,国内大豆的需求问题凸显,致使国内大豆市场和行业遭受巨大的冲击。警钟也因此敲响,我国国内大豆行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和大豆进口贸易极易受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大大地威胁着了国产大豆产业进口贸易的稳定健康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高速增长的经济促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居民对富含蛋白质的大豆的消费也因此迅速上升,然而国内大豆产量的增长因土地资源、气候和技术的限制呈现缓慢上涨趋势,国内市场大豆自给率相当低下。我国大豆消费量遥遥领先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并且大量的大豆消费只能通过进口巴西、X和阿根廷等国家的大豆来满足,加上我国大豆缺乏竞争优势,外来的大豆产业企业通过廉价收购国内大豆加工企业、操纵大豆市场的价格的方式使我国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受到重大的挫伤,给我国大豆产业和大豆进口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影响。因此,解决如何大力落实促进我国国内大豆相关产业链长远的发展和如何增强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竞争优势等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阐述了目前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大豆产业深化改革以及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研究本课题不仅有利于我国应对不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对国内大豆产业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和挑战,而且对提升我国国产大豆行业竞争力和推动大豆行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2文献综述

韩国强(2019)阐述了我国大豆发展现状和指出二十世纪末以来,国内大豆的需求上涨迅速,然而大豆的产量增加十分缓慢,大豆供应不足,大量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表明了这情况给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针对我国大豆行业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杨奇锦,郭天宝(2018)对我国大豆贸易的总体情况作了分析,指出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极高,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温,我国对从X进口的大豆增加征收25%的关税,使得我国原有的大豆进口格局被打乱,加剧国内大豆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和给我国大豆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和巨大挑战,因此提出我国大豆进口应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大豆生产国加强贸易往来,并且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

章健雯(2019)指出国内对大豆的需求量极高且大量需求依赖进口,对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国内大豆消费和进口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指出我国对从X进口大豆实施25%关税反制措施的影响和目前国内大豆供需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多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言幸(2019)分析了国内大豆的供需方面的历年数据,并且对我国大豆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合理的建议来降低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和增强我国大豆行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大豆行业健康发展。

魏浩(2018)研究指出中国是全世界大豆进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全球大豆贸易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我国大豆进口贸易数量占全球总贸易数量的比重高达60%和在研究中国反制X大豆事件中提出我们应该重视构建大豆进口国来源多元化体系的结论。

  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在各种学科上得以普遍运用,主要是通过查询大量文献来整理出相关的资料,从而详细并准确地了解、把握所要研究的课题。通过参考大量有关国内外大豆行业进口贸易情况分析的文献资料,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整理归纳,从而全面、客观、正确地了解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现状,找出研究的出发点。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我国不同时间段大豆的进口总数量和进口金额,对我国大豆进口的现状进行研究,初步了解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得出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数字统计法:主要以数字统计作为依据,主要分析我国大豆进口的规模、市场结构,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结论。

规范分析法:通过从历年大豆的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方面的研究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现状和总结大豆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进口贸易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1.3.2研究的内容

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研究背景,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接着通过结合相关的数据和文献阐述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现状,基于现状找出大豆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并从各方面对我国大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

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主要将我国大豆进口情况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叙述,同时,通过对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进行综述。

第2章:介绍和研究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目前的状况。从进口规模和进口市场结构两个方面上对我国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下面探讨目前我国大豆进口贸易潜在的问题做铺垫。

第3章:我国大豆产业进口贸易中会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阐述我国大豆需求量、供应量和进口数量及进口来源,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4章:促进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和大豆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在研究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现状和现存的问题后提出了五个合理化的对策,进一步促进大豆产业和大豆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现状分析

  2.1 进口规模分析

我国大豆对外贸易角色演变的过程:我国在1954年以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在大豆国际贸易方面,我国曾经位列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国的榜首甚至我国在1995年以前仍然是全世界大豆主要净出口国。但随着我国人们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有能力购买大豆并且逐渐增加消费大豆,到1995年我国大豆市场上供应量刚好等于需求量。进入21世纪,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的改变以及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市场对大豆和大豆的副产品豆粕的消费迅速上升,然而国产大豆产量因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和耕地面积有限等因素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增长,这导致国内大豆消费量远远大于国内大豆供应量和国内大豆市场上出现了巨大的消费缺口,因此我们只能从国外大豆生产国进口大批的大豆来填充这些缺口。随着我国大豆进口贸易规模持续增加,我国大豆进口贸易总量占全世界大豆贸易总量的比重从2001年的24.37%开始逐年增长,到2018年比重增长到65%,上涨了近3倍并且我国也从大豆主要出口国转变成为全球第一大豆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

根据分析2012-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和同比增长统计(如图1所示),可得2012-2017年我国从国外进口的大豆数量分别为5838万吨、6338万吨、7140万吨、8169万吨、8391万吨、9553万,处于增长态势,其中2017年我国全年进口的大豆数量达我国大豆进口规模的最高值。而2018年和2019年因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对大豆副产品豆粕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和我国进口的美豆数量也大幅度减少,因此这两年我国总体的大豆进口数量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进口数量分别为8803万吨和8851万吨。

在进口金额方面,2012-2016年我国大豆进口金额分别为349.8亿美元、379.8亿美元、402.8亿美元、347.6亿美元和339.8亿美元。2017-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金额呈现下降趋势,进口金额分别为396.3亿美元、308.6亿美元和353.3亿美元,下降了10.8%。根据2015-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均价统计图分析,2016-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平均价格呈上升趋势,均价分别为4050.14千美元/万吨、4149.24千美元/万吨和4323.53千美元/万吨,上升了6.75%。2018-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平均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均价分别为4323.53千美元/万吨、3992.42千美元/万吨,减少了7.66%。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大豆自给率低下,国内市场上大豆的需求大幅度上涨,国内大豆市场也因此出现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紧张局面。据海关数据统计,每年我国市场上大约存在1.1亿吨大豆消费量,但是在多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国内非转基因大豆每年的产量仅有1600 万吨左右,大约是国内大豆市场消费量的1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需要从国际大豆市场上进口90%的大豆来满足国内大豆市场的消费。可见目前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极高并且可以预测我国大豆市场上的需求缺口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继续由外国大豆填充和大豆进口规模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现状难以改变。

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图1:2012-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和同比增长统计(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智妍咨询整理

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图2:2012-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金额和同比增长统计(单位:千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智妍咨询整理

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图3:2015-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均价统计图(单位:千美元/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2进口贸易地区分析

我国大豆市场的需求主要通过进口国外转基因大豆来满足并且大豆进口渠道分布高度集中,其中巴西、X和阿根廷三个大豆来源地总计占领了我国95%左右的大豆进口市场份额。

通过分析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可得,2017年我国从国外大豆市场进口9553万吨大豆,其中从巴西、X和阿根廷三大主要来源地进口的大豆数量依次为5093万吨、3286万吨和658万吨,从三国进口的大豆总量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比例依次为53.3%、34.4%和6.9%,三国大豆进口比重总计达到94.6%;2018年我国从国外大豆市场进口8803万吨大豆,从巴西、X和阿根廷这三个大豆主要来源地进口大豆的数量依次为6613万吨、1664万吨和150万吨,从三国进口的大豆总量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比例依次为75.1% ,18.9% 和1.7%,三国大豆进口比重总计达到95.7% ;2019全年我国从国外大豆市场进口8851万吨大豆,其中从巴西、X和阿根廷三大大豆主要来源地进口的大豆依次是5767万吨,1695万吨和880万吨,从三个国家进口大豆数量总和占我国大豆总进口量的比例依次为65.2%、19.2%和9.94%,三国大豆进口比重总计达到94.34%。通过分析2017-2019年我国大豆市场大豆主要来源国和进口数量数据可得,最近三年我国平均每年从巴西、X和阿根廷三大主要大豆来源地进口的大豆总数量占我国总体大豆进口市场份额为94.88%,也就是说约有6%的大豆需求来自其他国家。

通过分析2009-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和进口数量(如表格1所示),可得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大豆进口渠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2013年以前,我国进口最多的始终是X大豆,例如2012年我国从X大豆市场进口2565.21万吨美豆,进口美豆数量占全国大豆进口市场总进口量的比重为44.48%,美豆进口数量和进口比重均高于巴西和阿根廷大豆。随着巴西大豆的产量迅速增加和出口能力的不断提高,2013年巴西向我国出口的大豆量(3181.06万吨)超越X向我们出口的大豆量(2226.46万吨)并且因此成为我国大豆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国。

通过分析2009-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地和进口数量(如表格1所示),可得我国进口巴西市场大豆的数量与规模逐年增加,大豆进口数量从2013年的3181.06万吨增加至2018年的6650.48万吨,增加了53.25%;我国进口美豆的数量整体上逐渐减少并且进口数量占全国大豆总进口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大豆进口数量从2013年的2226.46万吨减少至2018年的1664.32万吨,减少了25.25%。我国从巴西和X市场上采购的大豆数量发生改变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1)近年来,我国和X存在很多次贸易摩擦,这给我国大豆行业的发展带了很多挑战,因此为了保障我国国内粮油食品安全,近些年来我们潜意识地减少X市场大豆的进口和降低X大豆进口的份额。(2)随着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越演越剧烈和贸易摩擦谈判越来越曲折,我国不得不对采取从X进口的大豆加征25%进口关税税率措施作为回击战略,这致使国内企业进口X市场大豆的成本大大提高,也导致国内大部分企业和消费者减少对美豆的消费量。(3)近年来巴西的大豆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巴西大豆的种植成本明显减少和大豆产量增长十分迅速,这使得巴西大豆出口的价格具有比较优势和大豆出口量逐渐增加,加上2018年和2019年我国减少进口X大豆量,导致国内大量的需求紧张,因此为了保障国内大豆供应量和消费者权益,我们通过增加进口更多的巴西大豆来弥补X大豆的减少份额。

除了巴西和X两大大豆主产区外,我国频繁地从世界第三大大豆主产区阿根廷国家进口大批大豆。通过分析海关数据可得每年我国从阿根廷国家进口的大豆数量在500-1000万吨左右,进口量波动明显,尤其是2018年进口的阿根廷大豆仅为188.06万吨,同比减少了71.43%。我国每年进口阿根廷大豆数量远小于美豆和巴西大豆的主要原因是阿根廷大豆产量受气象、土地、资源和大豆出口政策的影响起伏不定,无法给我国提供稳定的大豆供应量。

近些年我们积极寻找多元化的国外大豆供应渠道,包括积极开拓俄罗斯、加拿大和乌克兰等多个新兴市场。2018年,我国从俄罗斯、加拿大和乌克拉进口的大豆量分别为33.49万吨、206.36万吨和0.12万吨。近年来我国大豆对外进口依存度逐年上升,直至2018年我国的对外进口依存度达到我国目前大豆进口贸易历史的最高值(85.47%),另外我国大豆进口渠道分布高度集中,这意味我国大豆进口风险极高,容易受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这也是我国要大力开拓大豆进口多渠道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大豆进口来源高度集中带来的风险,2019年我国家XX发布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方案,主动构建大豆多元化体系,扩大大豆进口来源,逐渐增加对南美地区大豆(尤其是阿根廷和巴西大豆)的进口和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大豆填补国内大豆需求。

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图4: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占比(单位:%)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图5: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占比(单位:%)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图6: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占比(单位:%)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表格1:2009-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地和进口数量(单位:万吨)

大豆进口来源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X 2180.5 2359.04 2235.28 2565.21 2226.46 3002.82 2841.23 3365.7 3285.28 1664.32
巴西 1599.34 1858.62 2062.11 2389 3181.06 3200.39 4012.67 3803.65 5092.88 6650.48
阿根廷 374.42 1118.62 783.83 589.56 612.16 600.35 943.74 801.39 658.34 188.06
俄罗斯 0.19 0.07 0 9.76 5.77 0 0 11.17 3.95 33.49
加拿大 31.13 7.42 38.7 65.12 83.97 86.24 107.07 145.54 204.85 206.36
乌克兰 0 0 0 0 0.01 0 0.11 0.36 2.08 0.1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布瑞克农业数据库

  第三章我国大豆进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大豆供需结构不平衡,对外进口依存度不断增加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大豆的国家,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种植历史,可以说大豆是我国一种不可或缺的农作物。然而这些年我国国产大豆产业发展水平落后远远落后于全世界主要国家的大豆产业,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出现持续缩小现象和大豆产量上升相当缓慢。根据2000-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分析,2000-2015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呈波动性的下降趋势,大豆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931万公顷减少至2015年的651万公顷,减少了30.07%;大豆产量从2000年的1541万吨减少至2015年的1179万吨,减少了23.49%。2016-2019年,随着我国XX逐渐了解我国国产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大豆相关的扶持政策和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大豆种植面积出现逐年增加的现象,大豆产量也逐渐恢复上升趋势。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720万公顷增加至2019年的933万公顷,增加了29.58%;国产大豆产量也从2016年的1294万吨提高至2019年的1810万吨,增加了39.88%。然而通过分析我国整体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数据,尤其是2000年和2019年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可得近20年来我国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稍有下降,大豆产量大约在1500-1800万吨,产量增长仍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消费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以及养殖行业迅速发展等因素,近年来大豆在我国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近年来我国国内大豆市场的需求持续强劲。国内大豆的消费构成主要包括压榨消费、食用消费、饲用消费和种用消费,其中压榨消费占总体消费的83%,大豆经压榨后的产品以豆油和豆粕为主,豆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餐饮和家庭烹饪用油消费,以及工业和医药消费,而豆粕则是鸡、猪、牛等家畜蛋白质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大豆作为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还是高蛋白质饲料,都深受人们的喜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可得,2000-2017年国内居民和养殖行业对大豆的消费量大幅度增加,从2000年的2562万吨增长为2017年的11196万吨,增加了337%。2018和2019年国内大豆的消费量受中美贸易战和国内非洲猪瘟的影响略有减少,消费量分别是10300和10500万吨。通过分析2000-2019年我国大豆消费量数据可以得到近年来我国大豆消费量大幅度增长,消费量在8000-11000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我国国内大豆市场上需求量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大豆产量的增长幅度,大豆市场供需缺口逐渐拉大,大量需求主要来源国外大豆并且我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的大豆数量逐年增长,由2000年的1042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8851万吨,增长了8.49倍;大豆对外进口依存度从2000年的40.67%增长至2019年的84.30%,增长了43.63%。目前我们已经稳居全世界大豆主要进口国的首位和我国大豆对外进口依存度极高甚至超过85%。大量进口国外廉价的非转基因大豆不仅导致我国大豆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而且这些外来大豆逐渐占据国内大豆市场,影响国内大豆市场的定价权从而削弱我国国内大部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我国大豆产业长远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表格2:2000-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分析(单位:%)

年份 2000 2005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种植面积 (万公顷) 931 959 852 789 717 679 680 651 720 825 840 933
大豆生产量 (万吨) 1541 1635 1508 1449 1301 1195 1215 1179 1294 1455 1600 1810
大豆消费量 (万吨) 2562 4254 6773 7393 7459 7953 8892 9346 11016 11196 10300 10500
大豆进口量 (万吨) 1042 2659 5479 5245 5838 6338 7140 8169 8391 9553 8803 8851
大豆进口依存度(%) 40.67% 62.50% 80.91% 71.20% 78.27% 79.69% 80.30% 87.41% 76.17% 85.33% 85.47% 84.3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粮油信息

 3.2进口来源国单一,极易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

我国大豆需求主要靠进口,市场过于集中。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持续增长,其中2017-2019年我国大豆对外进口依存度均达到80%以上。根据2009-2018年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地和进口数量分析,可得我国大豆市场上的需求主要依靠从巴西、X和阿根廷这三个来源地进口的大豆来满足,从这三个来源地进口的大豆贸易总量几乎占我国整个大豆进口贸易总量的95%。由此可见我国国内市场上大豆的进口渠道分布相对集中,这意味着进口风险极大,极易受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X在我国大豆进口市场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第二大大豆进口市场。在中美贸易前我国从每年X进口的大豆数量大概占我国大豆进口份额的40.9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0-2017年以来,我国从X进口的大豆量分别为2359.7万吨、2235.28万吨、2596.9万吨、2223.9万吨,3002.9万吨、2841.3万吨、3417.2万吨和3286万吨,平均每年进口2745.39万吨没豆;进口美豆量占我国大豆总进口量的份额分别为:43.1%、42.4%、44.5%、35.1%、42.1%、34.8%、40.7%、34.4%。伴随着2018年中国和X贸易摩擦爆发和持续升级,我国针对X出口到我国的大豆实施25%的关税税率政策,这促使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受到了进一步的限制,特别是我国从X大豆市场进口美豆的数量出现大幅度减少,主要体现在2018年我国仅向X大豆市场采购1664万吨美豆,进口数量同比减少了49.34%和进口数量占我国大豆总进口贸易量的比重也从2017年的37.32%下降至2018年的18.9%。因此次中国和X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进口X市场的美豆数量出现急剧下降,加上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少和国内大豆市场的需求紧张,导致我国国内市场上大豆及其副产品短期的进口均价出现大幅度上涨,严重地损害消费者的合理利益和给国内大豆产业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大豆进口来源单一是阻碍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开拓新的大豆进口渠道来降低大豆进口单一所带来的影响。

  3.3大豆产业竞争力弱,缺乏国内大豆市场定价权

我国曾是全球最大的原产国,理应具有丰富的大豆栽培能力。然而我国国产大豆的栽培技术远远落后于国际上主要大豆生产国的种植技术,而且我国缺乏全方面的管理制度,大豆的品质参差不齐,大豆产量少且种植成本高。

首先,我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成本持续提高。2017年我国国产大豆的种植成本为668.8元每亩比2001年的217.58元每亩增加了471.22元每亩,大豆种植成本平均每年按7.46%的增速增长。其次,我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成本远高于国外主要国家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成本,可见我国国产大豆的种植是缺乏比较优势。2010-2016年我国大豆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的年均种植成本为618.89元每亩,比同期巴西转基因大豆年均种植成本(400.98元每亩)多56%和比同期X转基因大豆年均种植成本(460.38元每亩)多35%。再者,通过分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2001-2017年我国大豆、小麦和玉米的产值,可以得出我国大豆种植缺乏比较优势。2001年到2017年国产玉米每年平均亩产值始终比大豆高24.31元左右;2004年到2017年,国产小麦每年平均亩产值始终高于204.29元。2014年到2017年我国国产大豆在产值和净利润上都处于低水平,连续四年净利润均为负值,每亩产量和每亩的净利润波动很大并且均低于玉米、小麦的每亩产量和每亩的净利润。这也农民减少或者放弃种植大豆而转变成种植小麦或者玉米的主要原因。

我国虽然购买全球六成的大豆进口贸易量,但是在国际大豆进口贸易中我国缺乏主动权和定价权,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成本较高且缺乏种植优势,产量和品质相对低下且国产大豆市场销售价格远比国外转基因大豆高,因此国内大部分的企业和消费者更倾向于进口廉价的大豆,这给国际大豆产业的前五大跨国粮商巨头创造了机会,他们通过参股或者独资的形式垄断操纵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和几乎控制了我国80%以上的大豆进口贸易,并且取得相关的话语权和采购权。再加上大部分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规模相对小且分散,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并且我国缺乏大豆行业的龙头老大,很难形成统一的具有代表性的海外采购组织来影响国际大豆的定价权,因此只能被迫接受前五大跨国粮商巨头制定的国际大豆价格,这严重威胁了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和阻碍国产大豆行业的健康发展。

3.4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不足

自从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后,逐渐减少对农产品保护措施,并且暂停大豆进口配额制度和下调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为3%,我国国内大豆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显著加大,部分国际上主要大豆出口国如巴西、X和阿根廷等国家向我国出口大量廉价大豆,这些大量廉价的外来大豆对国内大豆市场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另外大量的国际外资流入国内,国际上大豆垄断企业通过廉价收购国内大批大豆加工企业和通过控制大豆产业的中间环节间接控制整个大豆产业链,国内大豆产业遭受了全面洗盘和大豆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抑制。到2017年我国从国际市场上采购的大豆数量达到大豆进口贸易史上最高值,进口数量为9553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达到85.33%和我国大豆进口量约占全球六成的大豆贸易量。我国在2019整一年里从国际大豆市场上采购8851万吨大豆,采购数量比2000年的1042万吨增长了7809万吨,增长了7.49倍,短短二十年的发展,我国从全球大豆出口大国转变成为全球大豆进口大国,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大豆进口量仍处于高水平,难以改变。

我国大豆的扶持政策不足很难有效地激发农民种植大豆的热情和积极性。首先,我国XX在国产大豆产业的加工设备、生产设备、栽培技术、品种改良、大豆科研创新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上的财政投入与国外大豆主要生产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国外大部分大豆生产国的豆农特别是X豆农获得国家给予的巨额补贴和大豆政策扶持,这导致这些国家的大豆销售价格远低于我国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近年来我国XX逐渐意识到国产大豆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实施更多的大豆扶持政策,但主要展现在国产大豆耕地上的补贴上,补贴渠道单一,与X,巴西等大豆主要生产国家相比,我国XX对大豆产业方面的扶持力度是明显不足的,这无法有效提高我国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致使我国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持续下降。最后,我国欠缺覆盖整个大豆产业链的系统化扶持政策,国家出台的大部分政策只体现在大豆产业链的生产、贸易环节,而对大豆的储存与运输、加工和深加工、大豆品种和栽培技术创新等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第四章 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调整需求结构,积极寻找大豆的替代品

大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产品和养殖行业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大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豆油和豆粕的消费。

为了降低国内大豆刚性需求,首先XX应该调整和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消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代替豆油或者提倡少油的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居民按健康用油的标准食用油;提倡和鼓励居民消费富含蛋白质的鸡肉,鱼肉等产品来摄取蛋白质,从而实现国内豆油和大豆消费量的降低。其次,大豆压榨后可以得到一种副产品——豆粕,这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内含多种氨基酸,很适合被用于家禽和猪等养殖动物的饲养,我们可以调整和优化饲料的配方,减少豆粕的成分,并且转向对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饼粕和葵粕等粕类产品消费和提高豆粕的利用效率,或者可以适当增加畜产品的进口,从而实现减少对豆粕的消费。最后,我国XX应该合理下调大豆替代品及其下游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 ,鼓励企业进口更多的大豆替代品可以使国内大豆市场的需求减少,最终实现大豆进口量减少的目的。

  4.2优化大豆生产区域布局,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

我国XX应该全面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进一步增加国产大豆产量,提升大豆自给率,从而缓解国内市场大豆供应过分紧张的局面。首先,XX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大豆生产结构,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大豆种植主产区的优势和增强国内大豆种植优势区的生产能力建设。在这些大豆的主产区合理减少玉米,小麦的种植面积,鼓励和引导农民以种植大豆来谋取收益,进一步增加我国国产大豆的种植区域和提高国产大豆单产及产量。对于某些“镰刀弯”地区,即大豆种植优势稍微弱的地区,可以建立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和主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轮作试点,实施大豆-玉米-小麦轮作模式。其次,国内耕地资源有限,因此改良大豆品种和增加大豆单产对增加我国大豆供应量至关重要。XX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大对大豆产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大豆培育技术、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促使我国大豆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加大力度对我国大豆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加大力度培育和研究优质、高产,高蛋白质的大豆新品种,提高大豆单产,保证国产大豆的供应量。

  4.3构建大豆进口多元化体系,加强农业国际合作

国内90%以上的大豆市场份额基本被巴西、X和阿根廷这三大国家占领了,这意味着我国大豆进口来源相对集中和大豆进口极易受巴西、X和阿根廷这三国大豆出口国的的影响。因此,推进构建大豆进口渠道多元化体系和进一步开拓新兴的大豆来源市场可以达到分散了我国大豆进口单一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的效果,进而保证我国大豆供应量。

中美贸易摩擦,我们减少了美豆的进口量,为了满足国内供应量,我们应该把减少从X进口的大豆份额转向进口加拿大和南美洲大豆主要生产国如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大豆,从而弥补国内大豆需求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国家农业资源禀赋,土地肥沃,大豆栽培技术先进,所产大豆为高产、高蛋白质、优质的大豆。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大豆生产国加强贸易合作,合理下调沿线大豆贸易合作国的大豆进口关税税率,增加进口大豆,保障我国大豆供应量从而降低大豆进口来源单一带来风险,丰富了我国大豆进口渠道和促使国内大豆产业健康发展以及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

对国内有潜力的大豆种植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走出国门,与全球大豆主要出口国和生产国或者与当地具有实力的影响力的企业加强农业贸易和投资以及加强与国际大豆相关先进协会合作与交流,积极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大豆品种培育技术和大豆产业管理制度和相关经验,有效地增加国产大豆的产量和促进国产大豆产业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导国内企业投资世界上大豆生产有优势的国家或者地区,鼓励这些合作国进一步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来保障国际大豆的供应,从而可以有效降低不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4.4创造非转基因大豆的中国品牌,提高大豆的国际定价权地位

提高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竞争力和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大豆品牌进而获得大豆的国际定价权,这对降低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所带来的风险和推进我国大豆产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却来越过的人追求绿色、环保、有机和安全的粮食,而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比外来转基因大豆更富含高蛋白质和更加安全,加上全球的大豆主要生产国如巴西、X、加拿大等国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缺乏优势,这说明我国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XX应整合大豆行业相关部门,协会以及中小企业以及利用媒体舆论等资源,加大力度对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进行宣传和加强非转基因大豆种质和品种创新;加大财政投入和技术投入,设立完善大豆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打造我国非转基因优质绿色、天然、质优口感好的“中国大豆”品牌形象。

XX建立和进一步完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客户端服务一体化的大豆产业链,这有助于国产大豆生产标准化、管理和服务规范化;建立完善的监督和管理体系来推动信息透明化和推动国产大豆产业快速发展;激励大豆加工企业的创立与发展,适当调低大豆出口的关税,提高出口大豆出口补贴,鼓励中小企业对外出口大豆;加大财政投入,集中力量支持一部分有潜力有竞争力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增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国际竞争里和努力突破国际跨国粮商对国内大豆市场的垄断格局,进而促进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健康发展。

 4.5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完善补贴政策,提高豆农生产的积极性

与国际上主要大豆生产国相比,我国在大豆种植方面缺乏比较优势,大豆种植成本比较高,另外我国国产大豆的收益水平比国产水稻,玉米和小麦的收益要低,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愿意以种植大豆来谋生的原因。XX应该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全面多元化的大豆补贴体系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具体的实施情况有以下几点:

首先,扩大财政投入,增加农业生产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大豆生产者贷款额度,扶持和鼓励豆农购买先进、耐用、高效的大型农业生产机器来推动国产大豆生产机械化,规模化发展。

其次,推行大豆生产者种植和收入补贴,完善补贴标准、目标价格补贴,提高大豆补贴额度,扩大补贴地区,实施市场收购政策和降低大豆税收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了我国农民在种植大豆方面的成本支出来增加农民种植大豆的收益,使国产大豆与小麦、玉米的种植收益尽可能平等,进而提高了农民栽培国产大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加大大豆创新和研究方面的财政支持,给农民提供更多生产技术上的支持,对豆农提供优良的大豆种子和开展先进大豆栽培技术的培训,包括大豆种子的处理,绿色科学施肥,田间杂草和虫害的处理等,提高国内农民大豆的生产技能和促使大豆生产朝着机械化、规模化发展。

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提高大豆产业的扶持力度和实施多元化的大豆补贴政策来保障豆农的收益,激发农民生产大豆的热情,从而实现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的目标,这将进一步解决我国大豆市场需求紧张的问题和提高我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程同顺,周卉.当前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的危机及战略选择[J].理论与现代化,2019(1):55-63.

[2]韩国强.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7):97-97.

[3]崔宁波,刘望.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变化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影响及对策选择[J].大豆科学,2019(4):629-634.

[4]言幸.我国大豆对外依存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商论,2019(7):108-109.

[5]杨奇锦,郭天宝.新形势下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路径[J].对外经贸,2018(11):49-53.

[6]白杨.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9(1):33-34+39.

[7]郭天宝,王云凤,郝庆升.中国大豆进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11):103-111.

[8] 魏浩.中国反制X大豆进口的应对战略与启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6):34-39.

[9]章健雯.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8):40-41.

[10]潘泓旭.除美豆外其他国家大豆可以满足中国进口需求[N].粮油市场报,2019-06-20.

[11]蒲俊铭,曾剑云.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测度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24-29.

[12]原梓涵,邵娜.中美贸易摩擦对大豆市场的影响及前景分析[J].农业展望,2018(10):89-93.

[13]焦健.中美贸易波折,大豆从中扮演什么角色[J].种子科技,2018(5):5-7.

[14]张振,徐雪高,张璟,殷瑞锋. 贸易新形势下国内外大豆产业发展战略取向 [J].农业展望,2018(10):94-102.

[15]张岩.中国大豆发展现状分析[J].天津农林科技,2018(6):39-41.

[16]刘二真,吴焕宇,吕玉花。中国定价权缺失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6(25):35-36.

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5863.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1月14日
Next 2023年1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