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选题背景分析
钢铁业是我国的关键性基础产业,对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所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是庞大的重工业部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1996年,中国成为第一产钢的大国,钢铁的产量在世界上占有1/7。钢铁产品的生产成本总体来说是低于西方国家的,主要是因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前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成长态势颇好,所以,随着房地产的不断发展,我国对钢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驱使我国的钢铁行业不断进步和成长,以及提高技术水平,同时产能也在增长。近年,由于国家对房市的调控政策,国内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企业也更注重海外市场。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钢铁业的生产数量占比达到世界的一半以上,数量难以持续增长。我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供需关系矛盾越来越大。近几年清除了“地条钢”产能,我国钢铁市场环境业更加的公平有秩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国际环境不容乐观,中美贸易摩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钢铁贸易,部分企业迫于压力而倒闭,而“一带一路”又促进钢铁贸易的发展,非洲、南X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我国钢铁的出口量。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柱之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忽视制造业的发展,而钢铁行业的出口占外贸的较大比例,是我国出口方面的重要力量。
1949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方面经历了几个时期,从意识淡薄期到起步期再到推动期。如今我国处于超低排放的艰难时期。中国钢铁贸易成长的近况如何,又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特征,又应该通过采取何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都成为了近年来钢铁贸易的讨论话题。本文着眼于我国钢铁贸易现状、问题及措施发表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我国的钢铁企业应加速且持续进行深化改革,不断创新,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急需提高,带动和促进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给企业更多利好的政策,加快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董静媚(2020)研究指出2019年钢材价格有所下降,作为原材料的铁矿石价格上涨以及环保方面的不断投入的影响,企业的效益难以提高,行业利润同比下降。因此企业将加大对废钢的使用,相应减少铁矿石的使用,从而降低成本;俞燕强(2019)研究指出融资难,成本高是当前钢铁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能否得到充足的资金,关系到钢铁企业的存亡;王建明(2016)研究指出我国频遭其他国家贸易保护调查,我国应该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来摆脱国际贸易中的弱势地位;李新创(2017)讲述了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以及中国钢铁贸易的发展前景,同时讲述了中国目前所遭到的贸易保护,为此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HE Kun; WANG Li(2020)研究指出未来中国的钢铁企业的重点应从提高技术水平到增加钢铁产能;张鹏(2018)通过对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钢铁行业因为劳动力成本优势,频遭贸易摩擦,并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1.3研究方法及内容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多份文献来获取关于所定题目的相关内容,从而综合地、正确地领会把握我国钢铁贸易的历史和现状,达成关于钢铁行业的一般印象,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2、数据统计法
统计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真实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得到对钢铁贸易量的总的认识,并以统计出的数据作为依据来说明相关问题。例如,可以通过统计我国钢铁行业进出口情况,了解顺差逆差情况。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也称为对比分析法。通过搜集的多种数据,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机,不同产品种类进行比较,归纳出我国钢铁贸易的优势与劣势。也可以通过对国内外钢铁贸易的发展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发展策略,从而为我国钢铁贸易的发展提出建议。
4、调查法
通过日常的观察以及走访,采取谈话、问卷和个案研究的方式,对通过调查大量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分析,并对钢铁贸易近况举行有计划的和体系的领会,以此获得关于我国钢铁贸易规律性的了解。通过谈话了解企业家的的看法,记录他们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的总结出钢铁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而不是只拘泥于数据表面。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1章为绪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此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方法。
第2章对我国钢铁贸易的现状进行研究。主要从钢铁进出口的规模、产品结构、市场结构以及钢铁贸易顺差、逆差情况方面进行分析。
第3章研究我国钢铁贸易现存的一些问题,从企业自身到国内环境再到国际大环境方面分析对企业到整个行业的影响。
第4章通过对钢铁贸易的研究,结合实际,从企业角度和国家角度,对我国钢铁贸易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钢铁贸易发展。
1.4钢铁行业概述
钢铁包括钢、生铁、纯铁和钢材等,钢又可分为普钢和特钢,钢铁的原材料是铁矿石和废钢等,原材料经过熔炼成为粗钢再通过铸造成为钢材,因此钢铁行业的最终产品形式是钢材。钢材主要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这是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分的。
钢铁在当今个个行业广泛应用,尤其是建筑行业,因为钢铁是建筑行业的主要资源,像钢材中的板材和钢筋是建筑行业最常见的钢材,同时钢铁也大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第二章我国钢铁贸易发展现状
2.1我国钢铁出口情况分析
2.1.1出口规模分析
根据2014-2019年中国出口数量情况图表可得,2014年到2019年我国钢铁出口数量分别为9378万吨、11240万吨、10849万吨、7541万吨和6934万吨以及6429万吨。根据出口数量柱状图反映,我国钢铁出口数量大致呈下降趋势,但这在六年中,出口数量最多的为2015年,而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14年,同比增长50.5%。2015年国内钢材需求的恶化,需求量减少,导致了中国的钢铁价格下降,从而就造成了我国钢铁出口的规模增加,得到国外的关注,从而占有市场。
根据数量增长率折线图反映,2014年-2017年钢材数量增长率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从2016年开始呈现增速负增长,在2017年我国钢材数量增长速度达到最低点,增长率-30.5%,与2016年相比,增长速度下降17%。数据显示,钢铁企业增加出口量却不增加利润,反映出钢铁产能过剩引起的价格战,中国以价格低而得到了较大的出口量。
图1:2014-2019年中国钢材出口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根据图2:我国钢材出口金额统计情况图可知,我国钢材出口金额在2014年-2019年分别为70823.2、62814.71、54471.75、54504.3、60600.64以及53760.26百万美元,出口金额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通过钢材金额增长率折线图可知,2014-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金额增长速度急剧下降,从33.1%下降至-11.3%,变为负增长,我国钢材出口金额增长趋势总体呈波动型。
图2:2014-2019年中国钢材出口金额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通过图1与图2的对比,我们明显可以发现,在2015年和2016年,虽然钢材出口数量在2014-2019年中是最多的,但是钢材出口金额却较低。这反映出我国钢铁行业还是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钢铁行业利润薄弱,但也证明了薄利多销。而钢铁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是由于国内钢材市场供应过剩,钢铁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在钢铁出口这方面要更着重于出口的产品质量,而不是只在乎出口的数量,必需转变由低价获得出口竞争力的局面,避免陷入贫困化增长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提高出口钢铁的价格和收入 。依据这几年的数据,我国的钢材出口并不占优势。
2.1.2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钢铁出口主要以钢材中的板材、棒线材以及管材,其中板材占了58%,无疑板材出口占了最大比例,是钢铁出口的最大种类。2018年我国钢材第二种出口多的产品为棒线材占比18.4%。2019年1-5月份主要出口品种为,镀层板、中厚宽钢带和彩涂板在2019年的1-5月是主要的出口产品。看出中国对外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产品,成本低,在其他国家有价格优势。
图3:2018年我国钢材主要出口产品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2.1.3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根据图4:2017年中国钢材出口分国别和地区,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钢材对外输出国家或地区最多的是韩国,达到1140万吨;紧跟其后的是越南763万吨;其次是菲律宾314万吨以及泰国314万吨。我国钢铁出口输出国中,韩国位居第一位,是我国钢铁出口最多的国家,2019年1-5月份我国对韩国出口钢材达到388.8万吨,相比较2018年同期,增加67.7万吨,同比增加21.1%,与中国钢铁出口量排名第二的国家越南超出98.5万吨。
中国钢铁的出口包括五大洲,其中最主要的出口地区是亚洲,占比70.0%,其他地区在4-10%之间。从图4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钢材出口国或地区排名前十的都是亚洲国家或地区,我国在亚洲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可观。亚洲的在我国钢铁出口方面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是中国钢铁重要出口目的地,因此亚洲地区的出口量将直接对我国出口总量的变化产生影响。2019年1-5月中国对亚洲出口钢材2005.3万吨,较2018年同期增加7.8万吨,增加0.4%,占钢铁出口总量比例68.9%。
图4:2017年中国钢材出口分国别和地区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2.2我国钢铁进口情况分析
2.2.1进口规模分析
我国钢材进口数量在2014年-2019年分别为1443、1278、1321、1330、1317和1230万吨,从图4中商产业院总结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14-2019年间,我国钢材进口量最多的一年为2014年,而到2015年钢材进口量同比下降11.4%。直到2016年钢材进口数量同比增长3.4%,呈直线上升,是近六年数量增长率最高,2017年开始,钢材进口数量增长速度显著下降。
图5:2014-2019年中国钢材进口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2.2.2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根据图6显示,我国钢材进口产品构造中有六种钢材品类,其中板材在我国钢材进口量方面的占比一直较为稳定,达到80%以上。位于第二名的是棒线材,占比8.3%。其次是管材,占比3.1%。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板材的进口量占中国钢铁进口总量的84.4%。不仅如此,我国的特钢进口量也较大,在2018年达到峰值404万吨,说明我国注重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
图6:2018年我国钢材分品种进口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2.2.3进口市场结构分析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知我国主要从日本、韩国和中国X进口钢材,图6显示出日本是我国钢材进口最多的国家,2016年从日本进口钢材多达553.3万吨,稳居第一宝座;其次是韩国440.01万吨;最后是中国X117.12万吨,我国钢材进口市场布局延续不变,保持持续稳定。
图7:2016年我国钢材进口来源地
资料来源:根据数据整理
2.3我国钢铁贸易顺差、逆差情况
根据图6:我国钢铁贸易顺逆差显示,贸易差额2014年为52910.4、2015年48479.91、2016年41319.05、2017年39334.2、2018年44164.34、2019年44034.76百万美元,从2014年-2019年我国钢材贸易一直呈现贸易顺差。差额在2014年到2016年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2016-2017年保持相对平稳,而后2017年到2019年,贸易差额保持上升趋势。,然而根据图8显示,2019年的差额保持平稳是由于进口金额大幅下降。
图8:我国钢铁贸易顺逆差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整理
第三章 我国钢铁贸易发展遇到的问题
3.1原材料缺少,进口依存度过高
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最大,但是中国的铁矿石储量少且开采方式较落后、品质不佳等的问题导致中国钢铁业严重缺乏铁矿石。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熔炼钢铁的高炉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对原材料的要求增加,因此我国对铁矿石的精度要求也就更高。这样,我们就更依赖于外国进口的铁矿石。而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铁矿石储量多,是全球铁矿石出口国家,中国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
铁矿石进口数量的增加,也导致钢铁原材料价格在上升,但同时钢材产量在上升,而钢材价格却在下降,因此我国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下降,以及经营风险大大增加。我国由于钢铁生产品质不高,主要靠低端特钢产品占据国外市场,不仅原材料需要大量进口,还需要从日本进大量高端特钢产品,以此来满足我国钢铁行业的需求,满足汽车制造业的需求。
根据表1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要比2019年的进口量少约0.32亿吨,2019年同比增长0.5%。而在2018年和2019年我国铁矿石自产量均比进口量要少。由此反映出我国铁矿石主要依靠进口。2019年铁矿石进口额比2018年进口额多约257.93亿美元,同比增加266.4亿美元,增幅33.6%。我国进口量增加较少,但是进口额却大幅增长,成本继续增加,此对下游钢铁行业的利润效益不利,不利于钢铁企业控制成本。加上我国实施严格的环保要求,钢铁企业会愈加需要高品位的铁矿石,因此高质量的铁矿石的需求量也增加,导致铁矿石价格上升。而我国也多从澳大利亚及巴西进口铁矿石,澳大利亚和巴西飓风等的自然灾害的原因导致铁矿石的运输受到影响,由此使进口铁矿石供应下降,而价格上升。总而言之,由于铁矿石的缺少,导致大量的进口铁矿石,对钢铁企业利润不利。
表1:2018-2019年铁矿石相关数据
铁矿石进口量 | 铁矿石自产量 | 进口额 | |
2018年 | 10.38亿吨 | 7.63亿吨 | 756.67亿美元 |
2019年 | 10.7亿吨 | 8.44亿吨 | 1014.6亿美元 |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3.2钢铁行业产能大,产能过剩
根据图1中国钢材出口数量来看,我国的出口数量大,也证明我国产能大,可出口数量多。在2016年-2018年期间,我国粗钢生产量增速分别为同比增长1.2%、增长5.7%和增长6.6%。产量增速在不断提升,可以说明我国产量越来越大。
中国钢铁行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但是生产出的钢铁的利用率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因此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问题。通常所说的钢铁产能过剩,实际上是低技术水平的钢铁的产能过剩。我国房地产行业钢筋、线材产品需求量大,且生产技术低,导致大量的企业生产这些低附加值的产品,而高端的钢铁要依靠进口。且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房地产的严格控制,各种房地产政策导致房地产行业对钢铁的需求持续下降,国内出现了产能过剩。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现在的家庭,几乎都会有汽车,汽车购买量下降,汽车行业用钢需求也下降,中国钢铁业供给严重过剩的局面虽然已经摆脱了,但是供给相对过剩的局面尚未结束。
自2006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产钢大国,钢铁产能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中国排名靠前。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排名,中国的钢铁产能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为印度,第三位日本,可以看出排名前三的均为亚洲国家。2019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996.3百万吨,2018年为920百万吨是产能排名第二印度的九倍,可以看出我国的产能依然很大虽然已经发出去产能的信号,地条钢也被禁止出现在市场,但是钢铁产量过剩的局面还未能完全改变。只有当需求的增长速度与生产增长速度相适应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才会有所缓解。但是近年来,我国对东南亚地区钢铁出口量以两位数速度迅速下降,这是因为东南亚市场的钢铁产能不断增加,产量加大,因此就对钢铁进口量减少以此对中国的钢铁需求量减少。且东南亚国家增加出口,也会导致我国出口量减少,我国钢铁出口方面的市场占有率在下降。因此,我国的产能过大,生产过快,生产量过大,而需求量较小,供大于求。
表2:世界产能排名前十的国家或地区
排名 | 国家/地区 | 2019(百万吨) | 2018(百万吨) |
1 | 中国 | 996.3 | 920 |
2 | 印度 | 111.2 | 109.3 |
3 | 日本 | 99.3 | 104.3 |
4 | X | 87.9 | 86.6 |
5 | 俄罗斯 | 71.6 | 72.0 |
6 | 韩国 | 71.4 | 72.5 |
7 | 德国 | 39.7 | 42.4 |
8 | 土耳其 | 33.7 | 37.3 |
9 | 巴西 | 32.2 | 35.4 |
10 | 伊朗 | 31.9 | 24.5 |
资料来源:世界钢铁协会
3.3钢铁行业污染较为严重,环境约束加剧
根据表3显示出,我国钢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06、172以及281万吨,分别约占全国排放量7%、10%和20%。可想而知,钢铁行业的污染还是较重的,占全国排放总量较大。再如图9中的唐山市钢铁行业污染情况,我们可以更明显的知道钢铁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这三种主要大气污染源占唐山市的总排放量较大,尤其是颗粒物,占到了76.52%,这也是因为唐山是中国产钢第一大的城市。
钢铁行业是每个制造业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但是钢铁行业会带来环境污染。我们低成本、有竞争力的钢铁出口主要是因为对本国污染的增加以及对能源的消耗增加。我国主要生产的是低端产品、低附加值的钢铁,像粗钢,这些低端产品的生产是最容易污染环境的。不仅如此,钢铁行业环节众多且流程长,从原材料运输到炼钢再到轧钢等的步骤中会有大量的灰尘,又如在炼铁炼钢时需要煤炭、焦炭等原材料,在熔炼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而企业若没有采取较好的措施来阻止废气的排放,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钢铁行业不仅对空气污染,而且还会对水有污染。在熔炼钢、铁时产生大量的废水,不及时处理排放的废水,一旦流入河流,将会污染整条河流,甚至饮水源。
表3:2017年钢铁业污染物排放量
排放量(万吨) | 占全国排放总量 | |
二氧化硫 | 106 | 7% |
氮氧化物 | 172 | 10% |
颗粒物 | 281 | 20% |
资料来源:贤集网
图9:2017年唐山市钢铁行业污染排放占全市排放情况
数据来源:腾讯新闻
3.4我国钢铁贸易竞争力较薄弱
根据图1以及图3我国钢铁出口产品结构,得出我国钢铁出口量呈下降的趋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少,我国的钢铁行业竞争力在下降。不仅如此,在表4中,根据WSD的统计,全球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排名中,没有中国的公司,这更加说明了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不足。虽然我国的产能是世界第一,粗钢产量第一,但是我国在出口竞争力上还有待加强。
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会影响钢铁行业的出口,由于我国对房地产行业进项调控,房地产行业对钢材的需求量下降,企业家开始把眼光放到国外市场,依靠出口带来利润。但是根据图3: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结构得出我国钢铁行业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像棒线材、板材以及管材等钢材,产品质量低。科技含量方面出口的进口的要大于出口的。
虽然中国低端钢铁产品的出口价格低,在国外市场有价格优势,但是国际对高端钢铁的需求量增大,些许的价格优势已经不能为我国钢铁行业提升贸易竞争。而一些高技术核心技术通常掌握在外国的企业手中,这样我们在高技术钢铁产品方面就缺乏竞争力。钢铁中的特钢就是高技术钢铁产品,随着中国的高铁持续发展,高铁的不断投资;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都对钢铁质量要求,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将会增加我国对特钢的进口。特钢类公司在研发支出方面整体要高于同类的普钢公司,且也更加依赖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未来的趋势是特钢依然会进口代替自产的。而日本特钢产品种类丰富,产量高,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基石,多用于汽车零件、能源设备、火车等方面。特殊用途钢与普通钢最大的区别就是,特殊用途钢是高技术钢材,质量方面优于普通钢。由于我国特钢高端产品不及国外的先进水平,占比不足10%,且特钢中低端产品占比较高约90%,所以我国依靠进口高端特钢,中低端特钢在国外占有比较优势。我国对特钢的进口逐年增加。证明我国对国外的高端特钢依存度较高,这也证明了我国钢铁行业的产品结构上的劣势。
表4:2018年WSD全球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排名
排名 | 名称 | 国家或地区 |
1 | 浦项 | 韩国/跨国 |
2 | 纽柯 | X |
3 | 奥钢联 | 奥地利 |
4 | 谢维尔 | 俄罗斯/X |
5 | 新日铁住金 | 日本/跨国 |
6 | 俄新钢 | 俄罗斯/X |
7 | 安赛乐米塔尔 | 跨国 |
8 | 京德勒西南钢铁 | 印度 |
9 | JFE钢铁 | 日本 |
10 | 俄马钢 | 俄罗斯 |
来源:世界金属报
3.5出口贸易摩擦加剧
经济全球化,贸易摩擦存在各个国家,虽然程度各不相同,而在中国的钢铁出口商贸中,中国出口的钢材多数是低附加值的钢铁种类,所以出口价格比较低,在国外市场就有价格优势,这方面的竞争力会相对大。这就驱使中国与拉美、欧盟和其他外国市场之间的商业摩擦愈多,特别是在这几年,其他国家常常对我国的钢铁出口方面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因此我国的钢企发展就有了局限性,给中国的钢铁业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2019年1-4月份,短短四个月,我国钢铁行业遭受到来自欧盟、马来西亚、印度等各种国家或组织的贸易调查,贸易摩擦达到28起,多为反倾销反补贴。不过,中美贸易摩擦现阶段影响较大,X生产的钢铁品质高、价格高,反而我国生产的钢铁技术含量低、价格低且产量大,有利于出口到X,占据国外的市场。因此,X就会通过发起反倾销而维护自己的钢铁业。更重要的是,产品类别也较广泛,有无螺栓钢制货架、不可锻铸铁管附、钢钉、钢制螺杆等。这对我国的钢铁贸易产品尤为不利。根据图8,虽然我国钢铁行业持续的贸易顺差给钢企带来了收入,但是不断地贸易顺差会导致,贸易摩擦增加,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高的贸易顺差并不是一件好事,说明我国对外依存度过高,主要依靠出口,一旦其他国家过多的对我国钢铁行业实行反倾销关税,我国的钢铁行业难以发展,出口结构难以调整。
3.6资金缺乏
根据图2,我国钢铁出口金额看出,虽然在2016年以后,我国钢铁出口价格有所提升,钢铁行业的收入得以提高,但是由于进口成本较高,且受到汇率的影响,导致资金依然不足。
据调查钢铁行业的上游企业缺乏资金,贷款难度大,资金周转困难,废钢企业在收购边丝、冷轧、热轧等废钢后,需要进行加工打包,卖给铸造厂。但是铸造厂不能及时给予货款,而废钢企业又需要购买现货,这造成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但是银行难以给钢铁类企业给予贷款,不是利率高,就是不允许贷款,这导致了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也造成了近年来许多有大量库存的企业倒闭。且在每年六月,是高温季节,钢铁行业低迷。而六月无法在车间工作,就会造成对废钢的需求量下降,废钢行业存储废钢却无法销售,资金也就无法回笼,不仅如此,钢铁业原材料的减少,也不利于钢铁业、铸造行业的销售,汽车零部件都要通过铸造厂生产,由此也会影响汽车的价格、销量。所以说,钢铁企业目前较大的问题也是资金问题,XX在此方面应该给予支持。
第四章 我国钢铁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4.1从国家的角度
4.1.1加强环保约束与扶持企业,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视环保问题,各个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我国五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钢铁工业低排放的政策,根据各部门相关情况提出指标限值和管控措施,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对环境进行全过程的监控,提高钢铁行业的环境整治能力。通过国家制定的政策,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国家可以加大对企业在税收、资金、价格、金融、环保等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对违规排放的企业给予惩罚,如此一来钢铁行业的污染问题情况得以将有效解决。我国钢铁行业的废水、废气的排放量将会明显下降。中国在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取得重要的成果。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钢铁行业的监督与监管,及时处理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企业,对不合格企业重组、合并,也有利于钢铁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国家参与设计清洁设备,对钢铁行业购买处理污染物设备给予相应的扶持,因为一些小型企业在购买清洁设备方面的成本较高,购买后盈利方面造成困难。不仅如此,还要对钢铁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对设备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制造产生的污染物也可以相应的降低。如今一些钢铁企业搬到三四线城市中,不仅可以帮到搬迁城市的经济,且当地XX也会给予相应的支持,如地租、水电等方面,在成本方面也有所减少,也会减少对大城市的环境污染。因为大城市车水马龙,污染相对严重,再加上像钢铁行业的重工业企业,无疑环境污染难以整治。2013年以来落后的、技术低的以及过剩的钢铁产能逐步被淘汰,数量达到2.1亿吨,“地条钢”的清除是我国环境也有了相对的改善。
4.1.2提供利好政策,减少企业生产成本 ,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
XX要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减轻企业的税费成本。我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可以有效激发企业高质量的发展,并且减少了企业的成本。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取消的方式都利于钢企的发展,给予了钢企力量。出口退税政策在抑制低端、低附加值钢铁产品的出口,激发我国钢铁企业进行高质量发展。
4.1.3建立摩擦预防机制
世界市场上,有许多反倾销等的政策会给我国钢铁行业的出口贸易带来不良影响。况且在出口贸易中,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如,2016这一年,我国就有关于钢铁行业的43起反倾销、反补贴的案件。因此建立贸易预防机制尤为需要。可以通过此机制改进钢铁贸易工作,掌握世界的经济反映,可以对钢铁贸易起到预警作用,以此来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也可以适当有效地取消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避免企业过多的出口低价格、低品质的钢铁产品,减少贸易摩擦。与此同时,也可以对企业的转型升级有着刺激作用,使企业乃至钢铁行业朝着更高、更好的目标发展。贸易摩擦发生之后,也可以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处理问题,以此减少损失,促进中国钢铁业的健康成长。
4.1.4扩大开放合作
沿线国家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使国与国之间有着更加深入的相互合作、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发展空间更广阔,由于我国钢铁对东南亚市场的出口量越来越少,加之东南亚国家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关税不利于我国的出口。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南美基础设施缺乏,而建设基础设施需要用到大量的钢材。因此“一带一路”是扩大开放,有效促进钢铁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新理念。
4.2 从企业的角度
4.2.1加快优化钢材品种结构,提升竞争力
在钢材这方面的出口退税政策实际上是帮助了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于是我国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这是钢铁业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因此要是想促进中国的钢铁出口发展,就必须要在钢铁的科技含金量方面下功夫。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我国的钢铁企业要运用科技含量高的方式,提高生产技术,制造质量上等,优质的产品,优化钢铁的设备,更新熔炉,提高钢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钢铁行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企业要配合XX工作,避免让“地条钢”这种低技术、低质量产品死灰复燃。地条钢既不利于XX的环保工作也不利于企业的销售形象。
4.2.2利用废钢等原材料进行有效替代
钢铁工业主要的铁源为铁矿石,不过我国自行生产的铁矿石的供给量却无法满足钢铁企业的需求、品质也无法相比,因此钢铁企业会选择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像澳大利亚。但是过多的进口并不是件好事,再价格等方面会不利,影响到成本。我们可以用废钢铁作为原材料代替铁矿石。由于我国废钢存储量的不断增加,废钢回收应用量也开始逐渐提高,钢铁行业取消“地条钢”也使废钢资源逐步增长。
废钢铁是钢铁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废钢是边角料,是钢铁厂在生产钢材中,所产生的钢铁材料,有边丝、刨丝、冷轧料、热轧料等,通过废钢厂回收,对这些废钢进行打包加工,压成块状物,然后送去铸造厂进行熔炼,制作出汽车钢板、模具等产品。废钢的有效替代可以给钢铁行业、企业带来效益。在铁矿石价格上升时,废钢的价格下降,钢铁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下降,因此获得效益。同时,废钢的使用也解放了资源的约束,提高资源利用率。
4.2.3学习优秀经验,提升服务水平
为了提升我国钢铁业能开拓海外的市场,占据海外市场,中国的钢企应该努力学习外国成功的经验,像成功的企业学习,从人员管理到生产技术再到制度等的方面,都值得中国钢铁企业学习。但同时中企需要将这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出一条适合中国钢铁企业的道路,而不是盲目的学习外国经验。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以此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企业的进步。只有这样钢企才能更好的发展。更加专注于高端钢材的生产地位,吸引客户。与此同时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看看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策略,提高客户服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俞燕强.钢铁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J].冶金管理,2019(11):130+164.
[2]张鹏.钢铁企业如何面对贸易摩擦[J].现代国企研究,2018(21):86-89.
[3]李新创.共同积极应对挑战,促进全球钢材贸易健康发展[J].钢铁,2017,52(05):1-4.
[4]李平,王莘,樊重俊,浦东平.国际贸易背景下钢铁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及应对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7(21):65-66.
[5]方伟.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中国钢铁贸易研究[J].中国市场,2019(34):89-90.
[6]张群,冯梅,于可慧.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3(02):191-202.
[7]姚广.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8.
[8]周守帅.我国钢材出口贸易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135.
[9]王琛.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钢铁产业出口贸易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14):25-26.
[10]甄燕. 中国钢铁进出口贸易研究[D].河北大学,2013.
[11]郑明敏,张小凤.我国钢铁出口贸易问题及对策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8):68-69.
[12]THAMMAHONG THANAWADEE. 中泰“一带一路”下钢铁贸易潜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