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界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合作不断增强,会展业得以快速发展。作为城市经济的产物,会展业对于增强城市经济效益和经贸合作,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市政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提高就业率和资源利用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本身地域狭小,但在区位、通信和发展潜力方面有较大优势的区域性城市来说,发展会展业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经济的战略选择之一。
(一)会展与会展业
会展:会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会议和展览会。广义:包括会议、展览、奖励旅游、节事活动。国际上通常表述为:MICE。M(Meeting)代表会议,主要指公司会议;I(Incentive Tour)指奖励旅游,专指以激励、奖励特定对象为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C(Conference)表示大型会议,主要指协会、团体组织的会议;E(Exhibition and Events)是指展览会和节事活动。
会展业:以会展场馆设施为基础,利用各种会展资源为社会提供会展活动策划、场地及其配套设施和其他各项服务的经营单位的集合。由五大基本要素构成:会展管理机构、会展组织机构、场地提供机构、参展商和观众。
(二)竞争力与会展业竞争力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结合自身条件,整合多种不同知识技能,来使企业、行业和国家保持竞争优势,通过一种相对指标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会展业竞争力:是指在会展行业中会展举办地依托产业优势,整合办展资源,以特定标准对城市会展进行指标分析而确定的能力排名。
二、会展业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会展业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原始社会末期,欧美展览界普遍认为展览会起源于集市,有宗教、祭祀活动以及进贡与分封活动等形式。欧洲中世纪出现不定期的交易会,并出现了最早的国际性集市。资本主义时代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会展形式也发生根本性变化。19世纪末至一战前,发达国家在展览会和博览会中争夺世界市场,现代展览业被推上规范化和市场化的轨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会展经济得以复苏并走向成熟期。到了现代,经济全球化明显,会展业朝着信息化和高科技化发展。
国外对会展业的竞争力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增强举办地的经济效应。布劳恩(Braun,1992)指出会展活动的影响远大于会展活动本身。[李旭,马耀峰.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综述[J].陕西: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2008(03).]国外专家曾说:“在一个城市举办国际会展活动,等于在这个城市头上用飞机撒钱”。据有关专家预测,国外会展业发达的国家,会展的利润率一般在20%~25%以上。
2.会展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奥伯曼和乔恩(OppermannandChon1997)通过建立两个模型,确定了影响会展旅游者决策的因素(个人因素、会展组织者因素、区位因素和干预因素),因而选择会展举办地时应站在会展旅游者的角度,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欧阳嘉璇.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会展旅游发展研究——以桂林为例[D].广西:桂林理工大学,2009.]
3.会展管理机构。韦伯(WeberK,2001)认为会展管理机构很重要,德国、X、法国、新加坡等会展经济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行业协会。
由此可见,会展业在国外已有很长历史,国外会展业无论从会展业的管理和经济效应还是会展人才培养,展会组织等方面都比较成熟。
(二)国内会展业竞争力发展文献综述
1990年以后我国会展业快速发展,以年均约20%的速度递增。余文天在《昆
明市会展业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认为国外的会展业较为成熟,国内的会展业也进一步得到重视。我国就会展业竞争力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位条件。钟汶丽在《我国会展业的竞争优势分析》中认为会展业有“经济助推器”之称,其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显著。她运用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说,选取出一些国际上较成功的会展案例,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说明我国办会展的各种区位优势。[钟汶丽.我国会展业的竞争优势分析[D].江苏:江苏大学,2010.]
2.人力资源。根据郝鹏举在《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的分析,昆明市会展业各项KPI综合指数均低于全国其他城市,最大的影响因素为人力资源,其次是餐饮住宿业水平。我国也愈发重视会展人才的培养,X华盛顿大学、德国内德斯堡大学等与我国大学考虑合作开展会展专业学科。[郝鹏举.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研究[J].云南:云南财经大学,2016.]
3.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竞争指标的国际比较中,中国仅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占优势,其他指标均属劣势。赵丽密切结合会展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在《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为研究框架,结合德尔菲法和数学统计法构建了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深度分析了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钟汶丽.我国会展业的竞争优势分析[D].江苏:江苏大学,2010.]
4.会展硬件设施。会展硬件设施是会展业运作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目前我国已建成500多个会展中心,整体向国际化标准靠拢,室内展览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看似很广,但是展馆平均利用率不足30%。
5.XX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会展业的发展。王伟康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会展业发展研究》中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已经从国家发展的边疆地区转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昆明会展业的目标也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到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王伟康.“一带一路”背景下昆明会展业发展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6.]
可见,我国会展业虽然在某些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国际竞争力水平仍然很低,亟待提高。
综上所述,相比于国外,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会展专业人才缺乏、市场发展迟缓、展馆利用率低、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为充分发挥会展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
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会展经济的发展规律,结合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广泛吸纳国际会展业的经验,中国(昆明)会展业竞争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三、昆明会展业竞争力的研究
(一)昆明会展业发展现状
依托昆明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遵循“XX推动、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优化整合市场资源,从1993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始,会展得以初步发展,至1999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后会展进一步发展,再到2005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首脑会议,昆明的会展经济得以高速发展。《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把会展业列入昆明市重点发展产业,会展业发展前景良好。
1.会展基础设施
(1)会议设施
项目展厅(个)座位数(万个)备注
普通会议室850 8.5
大型会议厅15 2.0可容纳600人以上
中型会议厅55 1.8可容纳300-600人
小型会议室680 4.5 300人以下
专用会议厅30 0.4提供同声翻译设备、多媒体演示、电视电话会议等
(2)展览设施
目前,我市用于展览的场所主要有三个。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关上,建筑面积15万平米,拥有6个展厅和多功能厅、1000多个停车位、配套的三星级酒店、单体羽毛球馆等。云南大剧院集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开闭幕式、重要会议、影视放映等功能为一体,大多功能厅能容纳3000人会议或2000人宴会。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是集国际展会、商业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项目。其建筑面积540万平方米,位列全国第三,西南区第一,室内展厅23个,地下固定停车位8000个。[http://baike.sogou.com/Home.v]
2.管理机构。基于“节、庆、展、演、赛”的发展思路,昆明市XX先后成立了会展工作领导小组、市人民XX大型会展活动办公室和会展行业协会。随着昆明会展不断发展,XX加强重视,目前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已经是中国展览馆协会理事单位和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会员。
3.交通。昆明是中国与东盟、泛珠三角的交汇地,公路、铁路和水路网络正在形成。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和云南大剧院位于昆明市区东南部,紧邻春城路,环南高架路等,南接长水机场,北连市中心,西接火车站。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昆明市公路枢纽位置,距长水国际机场15公里,距东部铁路运货中心5公里。[http://www.baidu.com]
4.会展活动。据统计,昆明举办的展会中XX主导型展会约占10%,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中国会展业‘中国会展名城’奖等荣誉。昆明定期举办的重大会展活动有: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不定期举办的重大会展活动每年约80个。
5.会展经济拉动效应。据2017年的报告显示:昆明在全国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为第5,比上一年提升了4名。2011年至2017年上半年,昆明市共举办约11万场会议,500场展览,拉动昆明市经济收入234.9亿元。
6.会展产业联动。2017年昆明举办了50多场专业展览,极具昆明特色。2018年,为全面推动会展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农业等特色产业的联动发展,昆明市关注产业联动升级,以会展带产业,以产业促会展,展业协调发展。
7.特色品牌会展。该市依托产业优势和城市特色,积极引进会展项目和会展资源,提升会展品质,打造了一批具有昆明特色的会展品牌。2017年,昆明成功举办了“昆明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中国健康营养博览会和第16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暨2017中国(昆明)保健节”等;成功争办“2018第12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2018年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等专业展会。[http://society.yunnan.cn/html/2016-04/22/content_4301712.htm]
8.国际合作。为提升会展业的办展和管理水平,加强国际合作,昆明成功引进西部矿业展览会和励展博览集团等国际展览公司,组织企业参加海内外展会活动和交流会。数据显示,2017年昆明举办的国际会议同比增长86%;国际性展览同比增长25%。除此之外主动与国家相关部委、会展行业协会、会展研究机构等部门进行联系,促成了振威展览集团、北京会唐集团、上海点意空间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知名会展公司到昆考察,并争取上述公司落户昆明。[http://society.yunnan.cn/html/2016-04/22/content_4301712.htm]
(二)昆明会展业竞争力的构成与分析
X学者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或产业的竞争力优势包含以下6个因素。[http://www.baidu.com]
波特钻石模型
本文旨在运用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分析昆明会展业竞争力的构成。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资源整合阶段、产业联动阶段和后期跟进阶段。
1.资源整合阶段
资源整合即让顾客用最小的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货币成本等)来获得最大的收益。
(1)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即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主要包括资源、交通、市场、人才等方面。会展举办地通常是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地,所以对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系统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是众多(国际)会展商选择办展城市的重要考虑因素。
第一,地理区位条件。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有丰富的动植物、娟秀的山川湖泊、完备的园林绿化,三面环山,南邻滇池,素有“春城”“花城”“日光之城”之称,是海内休闲旅游之都,利于居住和农业发展。
第二,经济区位条件。昆明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是全国著名的花卉交易市场,地处东盟、长珠江三角经济带的交汇点,产业集中度很高。
第三,交通区位条件。昆明交通骨架网络逐步高速化,是一个典型的交通支撑性、引领性、促进性城市,是亚洲五小时航空圈的中心,是中南半岛与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各国的陆路枢纽,人口出境率高,出行方便。
第四,文化区位条件。昆明是xxxx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尤以古滇文化盛名,素称“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古滇文化是昆明古城文化底蕴中最深厚的一层,蕴藏着惊世魅力。以晋宁的石寨山为中心,向南延伸到江川李家山,向北延伸到呈贡天子庙,并由此向祥云大波那及楚雄、曲靖一带辐射开来。地方文艺剧目花样繁多,滇剧、花灯戏及民歌小调等,为大众喜闻乐见。[https://www.baidu.com]
(2)硬件设施
精致的会展展馆、先进的配套设施和舒适的观众体验度是展览的基础,能吸引更多观众。昆明的展馆设计不断优化,配有先进的配套设施和完备的服务,观众体验度极佳。
(3)会展公共服务体系
会展服务包括专业服务和配套服务,是会展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会展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客户购买力以及展商间的合作关系。因而要想提高会展经济效益必须优化会展服务。昆明会展业以服务著称,并于2015年拟建了会展业诚信体系。
(4)人力资源
昆明邀请了会唐集团联合CE0唐亮先生和“中国品牌第一人”李光斗先生来昆明开办了系列专题讲座,提高昆明办展水平的同时对会展从业人员进行培训。4月15日,首批“昆明市博览基地”落户昆明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浩宏商业集团、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增强政、学、研、企的合作,加强昆明会展从业人员的定向培养。[云南网:昆明成全国第二家为会展业立法城市数据统计处全国前列]
(5)XX政策
昆明市XX把会展业视为“188”重点产业之一,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促进
会展业发展,并于2015年成立了2000万元的“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
(6)品牌展会及集团入驻昆明
2015年,昆明成功引进世界第三大展览专业论坛。西部矿业展首次引入B2B会展品牌,外资上市公司首次将专业展会长期落户昆明,这一系列的成果提高了昆明会展业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同时推动矿业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向产业化。[云南网:昆明成全国第二家为会展业立法城市数据统计处全国前列]
2.产业联动阶段
昆明市的会展业产业带动系数为1:9,接近国际博览业产业带动系数(1:10)。昆明应结合“188”重点产业,加强产业融合与联动,努力让“会展+产业”成为昆明市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4-17/doc-ifyeifqx6083018.shtml]
(1)会展业与餐饮住宿业
会展期间大量参展商和观众涌入,人流物流资金流集中,极大地带动了城市餐饮、住宿业的消费,且餐饮住宿水平直接反映城市会展服务的整体水平。昆明的会展业周边,餐饮店和商务酒店也原来越多。
(2)会展业与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直接影响着会展业的发展。昆明的交通运输业正在高速发展,展会的举办也提高了司机、快递员们的收入。但是在进出口大宗物品的运输中,昆明要注重各种运输方式问的衔接,发展进出口大宗物品的集装箱式联运和铁水联运,以优化运输网络结构,提高装卸效率,降低社会总成本。
(3)会展业与旅游业
会展业与旅游业相互依存,相互延伸与渗透。一方面,昆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经济产业,会展旅游能提高顾客满意度和舒适度,利于留住目标展商和专业观众。另一方面,昆明会展业的飞速发展给传统旅游带来众多旅游客源,刺激旅游消费。与此同时,旅游知名度的提升也为昆明会展业带来更多的人流和现金流,提升会展业办展优势。
3.后期跟进阶段
后期跟进阶段主要包括会展客户管理和会展效果评估工作。主要目的在于获得、整理并分析客户需求、办展效果,为更好的刺激顾客购买欲做准备。
(1)客户关系管理
数据显示,一个企业80%的销售额来自企业20%的忠诚顾客。而60%的新客户来自现有客户的推荐。而口碑效应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是广告宣传的6.2倍,培育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持一个旧客户成本的5倍,因此,培养企业的忠诚客户,让参展商连续参展是非常重要的。[《会展客户关系管理》]
昆明市初步建成会展业智力及信息支撑体系,聘请了10位在全国会展业界有丰富经验、较高声望的专家、学者担任昆明会展经济发展顾问,完善了会展业发展专家库和会展业信息收集工作,按照不同类别对信息库进行分类,已对全国29个省、市会展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建立了客户数据库,定期开展客户信息更新和联系工作。[http://society.yunnan.cn/html/2016-04/22/content_4301712.htm
(2)会展效果评估
会展效果评估是对展会效果及其他方面进行系统深入地考核评价,并进行总结。昆明每一次展会结束后都会对展会投入和展会效果(益)进行比较,分析整个展会的成本和收益,看与展会预期的差距,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客户对展会的意见,最后总结整个展会,形成总体评价报告,以便下次展会办得更好。
(三)国内外知名会展城市行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1.上海与法兰克福
由上图可知,上海的展馆总面积、境外净租用面积、专业会展公司数量均少于法兰克福,唯一值得称赞的是上海通过UFI认证的办展数量接近法兰克福,专业会展公司的规模以及会展从业人员的数量大于法兰克福。这也就意味着上海与国际化的会展城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展馆的设计、展商的参与度、展会的专业化程度以及专业会展的数量及规模等都有待提高。
2.昆明与上海
据统计,目前昆明年度展会数量接近500场,总展览面积约140万平方米,以会展活动为主的企业约250家,综合业务企业数以千计。专业类展会的拉动效应基本保持1:10左右,消费类展会的拉动效应甚至可以达到1:30以上。[中国贸促会展览审批管理系统]

由上图可知,昆明的会展业各方面都差上海很多,更别说国外知名会展城市,比如慕尼黑、法兰克福等,可喜的是昆明现在已有一个UFI认证项目,展览数量也在增加,2016年,昆明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累计99场。据数据显示,2016年,昆明市会展业总营业收入为21.88亿元,较2015年增长18.42%。[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7)]
(四)昆明会展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1.完善会展基础和配套设施。昆明具有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交通、通讯和水电发展迅速,对外开放度和生活舒适度均逐步提高。但会展中心周边的交通还是不够畅通,餐饮住宿不够方便。因而要大力发展会展策划与设计、展品运输、餐饮小吃、宾馆酒店、旅游票务、广告宣传等行业,完善
行业配套服务体系。
2.创新会展场馆的设计,提高会展场馆的利用率。据统计,2017年,全国展览馆市场租馆率提升明显,国内展览馆数量增幅约7%;室内可租用总面积增幅约13.7%。但我省与全国其他省份差距还很大,全国1166个展览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经贸类展会中,云南仅有16个,专业展览馆只占1%。[中国贸促会展览审批管理系统]昆明作为云南的会展中心地,迫切需要创新展馆设计和布局,提高展馆利用率。
3.建立健全扶持政策。当局要坚持“XX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推动昆明会展经济的发展。措施如下: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会展业发展;支持地方企业创办品牌展会;支持企业争办全国品牌展会。
4.促进行业与地方的整合。我国的市场化运作展会以及一些品牌展会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展会多以XX主导为主,区域性的专业展会品牌很少。所以我们在推动昆明市的行业与行业之间资源整合的同时,也要推动行业与地方的整合,促使产业布局更合理,使得顶级展会和区域性品牌展会形成互补。
5.大力培养会展专业人才,推进校企合作。会展业的管理部门、经营企业和专业人才的能力对会展活动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昆明会展业发展缓慢归根结底就是缺乏专业的会展人员。所以各大高校应该多开设会展专业,引进优秀的会展教师,注重会展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为会展中心输送优质人才。
6.引进更多的优质知名会展企业和会展专业人才。目前为止,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仅和荷兰皇家集团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励展集团签署过“战略合作协议”。昆明应该利用自身优质资源,营销会展品牌,吸引国际知名会展企业来昆开设分支机构和合资企业。引导培育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组建大型会展集团,在国内甚至国际范围内,聘请或引进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积极为昆明会展业发展提供战略决策和论证服务。
7.搭建“互联网+会展”商务平台。昆明要加强会展业官网、会展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会展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会展营销推广,建设昆明会展服务保障机制,完善会展行业统计监测,努力打造集政策发布和政务服务为一体的XX服务网络和“互联网+会展”商务平台,实现会展与电子商务的互动和融合。
8.大力扶持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1)展览业和会议业要并重发展。昆明在发展会展业时,应展会并重,充分发挥大型会议的经济拉动作用,展览与会议整体营销,协调发展。
(2)打造特色会展旅游业。昆明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良好,旅游、文化等产业资源丰富。昆明市进行城市区域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时,把昆明定位为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充分发挥休闲产业的优势,努力建设多种昆明旅游基地,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3)大力发展互联网及新技术,建立城市会展业数据库。信息技术服务商的收入已经接近甚至即将超过传统服务商,信息技术极大地优化了会展活动的效度和深度。展览主办方能借助于新技术为参展商提供结构化的观众购买潜力,极大地方便了会展业主体人员的数据统计和市场预测。AR技术、HTML5、人脸识别、大数据库等技术创新提升了会展服务水平和效率。
四、结语
(一)结论
会展业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且昆明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人文和区位优势,本文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通过对昆明会展业竞争力的分析及国内外知名展会城市的竞争力对比研究,指出昆明会展业的竞争力构成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现状给出了合理建议,结论概括如下:
1.昆明会展业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XX应高度重视,大力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和相关设施,创新展馆设计,提高展馆利用率,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大力扶持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与地方的整合,充分发挥我省沿边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2.昆明会展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加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入优质会展企业和科技成果,推进校企合作和企业间合作,引导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会展业间的交流推广,全面提高昆明会展业的办展水平。
3.昆明会展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互联网及新技术,建立城市会展业数据库,积极搭建集政策发布和政务服务一体的XX服务网路和“互联网+会展”平台,以世界会展强国为标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和技术,实现实体会展与虚拟会展、会展与电子商务的互动与融合。
(二)问题讨论
会展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国内对会展业的竞争力研究还有待提高。由于时间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本文没有做出进一步的探讨,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昆明要创新新产业(鲜花)来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昆明有丰富的鲜花资源,鲜花市场稳步发展但并未形成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促进会展业的发展无疑是值得研究的。要想创新鲜花产业,首先要培育优质且品种繁多的鲜花,配合高效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企业,强势打造鲜花品牌,让顾客在参展过程中能最大化的利用鲜花带来的价值:观赏、拍照、鲜花饼等。
2.大力培养品牌会展
昆明目前缺乏品牌会展,继世博会后,昆明在国际国内小有名气的展会有昆交会、旅交会,整体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有待提高,因而昆明要积极引入优质会展企业和科技成果,做好品牌定位,努力打造龙头企业。具体来说,昆明应大力开发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充分展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宣传云南的茶文化,打造云南普洱茶品牌;借助昆明的地缘优势,打造国际会议品牌;借助于杨丽萍的孔雀舞,宣传云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打造商演品牌;借助连接东盟与中国合作的跳板,打造优质的文化交流与服务品牌。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