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始于建国初期,但之前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改革开放时期,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选择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现状规整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包括市场产品同质性强、道德风险高、专业性不够、风控能力差等;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张进一步创新保险产品,建立客户信息系统,提升经营水平、提高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等。

关键词:健康保险;现状;问题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日渐暴露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缺陷,随着问题的不断扩大、加深,各国纷纷采取改革措施,重新规划XX和公民的行动,建立了一种由个体承担更多集体责任的关系,这一举措促使了商业健康保险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健康保险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时期全面停办了全国保险业务,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我国保险业才重新焕发生机,此时恰好是全球保险业全面复苏的时刻,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因此迎来了发展机遇。

早期的商业健康保险仅限于寿险公司售卖,2006年国家颁布了《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意味着商业健康险迈入专业化经营阶段,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健康保险逐渐形成了寿险公司、财产险公司以及专业化健康保险公司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市场格局,其中寿险公司占主体地位。保监会发布的[2008]42号文件、2009年由中共中央、xxx颁发的新医改方案和[2009]71号等文件,明文规定了商业健康保险将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一同为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服务。在XXX领导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到现在, 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日提高,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暴露出来,“健康”渐渐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国家也非常重视这方面。2015年XXX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健康中国”的概念,后来,xxxxxxxx在中国xxx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1.1.2研究意义

首先,虽然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迅速,但还未建立起一套成熟的行业体系和标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居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不平衡不匹配。其次,如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来说已经较为完善,国际上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的研究也已经较为成熟,然而我国的商业保险仍处于不断探索、前进的阶段。因此,加强对商业保险的研究力度,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商业健康保险抓住时代新机遇,而且对实现保险业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其次,研究有利于保险公司正确认识健康保险消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公司树立起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研发适应市场规律的产品、了解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满足社会大众的保障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此外,研究成果能为XX出台关于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或意见提供帮助,对于规范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改善弊端,促使保险公司为人民群众提供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健康保险服务有积极意义,还能引导人民群众改正对保险行业的错误认识,改善对其的传统印象,呼吁社会大众根据自身需求适当地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XX过重的财政负担。最后,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还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综述

发展中国家的商业健康保险无论是从发展时间,发展速度还是取得的发展成就,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关系,Denis Drechsler 和 Johannes P.Jutting(2005)指出发展中国家商业健康保险覆盖范围不均衡,甚至可以说覆盖率特别低,因此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拥有潜在的巨大的健康险市场,同时也需要XX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合适的监管措施。Thomas(2005)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比起经济发达的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不能完全覆盖到位。XX还应当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支持和政策倾斜,以缩小贫富差距带来的不同家庭保险购买力的差距。

在国家监管和政策方面,Jeremiah(2004)出于对需求者利益的考虑,他认为国家应该制定强有力的政策和严格的监管体制,限制保险人引诱他人购买保险的行为,从而起到保护投保人的作用。Gruber(2011)指出各国商业健康保险展现出来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将会进一步影响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形势,而且这种影响力是相当重大的。Thomason(2003)指出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健康保险的需求。

对于商业健康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关系,Patrieia(2006)认为XX需要认同保险人地位的合法性,因为这样有利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相互结合、弥补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作用。Gordon(2003)认为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一定会刺激甚至改变原有事物,它带来的影响不是反面的、消极的,反而能填补社会保障范围的空白之处,提高保障水平,但是这其中必然不能缺失国家的引导和支持。Kenneth(2007)认为当下私人企业在提供医疗服务和获取健康保险相关数据等方面的发展都还停留在起始阶段,没有能力提供齐全的健康保险服务,所以需要社会医疗保险给予帮助,共享信息,二者相得益彰,必不可少。

1.2.2国内综述

在发展现状方面,董曙辉(2015)提出了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现状的几个特点,包括保费收入增速明显、经营主体数目不断增长、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以及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等。朱铭来(2015)指出社会保障的总需求是确定的,在此前提下,医保和健康保险存在互相打压的竞争关系,出现“此消彼长”的局面也不是没可能。张大龙(2010)通过研究市场环境因素发现,行业竞争秩序混乱、人才资源匮乏等会导致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深陷发展困境。

在国家政策方面,王美娇(2016)认为税收优惠政策能明显刺激人们潜在的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尤其是对于拥有高收入的城市居民而言。张蕾娣(2017)认为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还未能够激发保险公司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因此适当地提高免税标准,降低税率,既能增加保险公司的动力,又能刺激人民群众的购买欲,从而推动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在为人们带来实际利益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社会医疗保障的整体水平。

在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会意义方面,包括孔繁军(2018)在内的诸多学者都有提出相似的观点,假设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水平能更上一层楼,那么我们由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型为消费驱动型经济的过程将会顺利得多,更多助推未来经济发展所需的动力也将得到释放。陈钦(2019)等学者认为,人均健康险保费收入和全国社保基金中的人均医疗保险支出成负相关,当保费收入增加时,医疗保险支出明显减少。这意味着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可以补充医疗保障资源的供给,减轻社会保障支出的负担,缓解XX财政压力,这也与当前国家所提议的通过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来推行“健康中国”战略的目标一致。总之,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1.3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与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对商业健康保险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与汇总,介绍商业健康保险的基本情况;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保险行业相关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我国当前健康保险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4研究内容

本文一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课题背景和意义,相关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基本知识的介绍,包括商业健康保险的内涵、特征和种类;第三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第四部分是根据现状规整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第五部分是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是结论。

 第2章商业健康保险概述

  2.1商业健康保险的内涵

虽然各个国家都有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但由于各国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在中国,银保监会尚未出台专门的定义细则,民间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本文采取《保险知识读本》中的含义:商业健康险是保障被保险人身体健康的险种,保险人保证对被保险人因疾病和意外所导致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进行报销。

 2.2商业健康保险的特征

与寿险产品相比,商业健康保险有以下的特征:

(1)保障期限更短

除重大疾病等保险外,绝大多数的健康保险是短期合同,而寿险主要是长期合同。

(2)承保条件更严格

健康保险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较其他险种更高,因此健康保险的承保条件也更严格。既往病历、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家族遗传病等因素皆会考虑在内,因

达不到承保标准而提高保费或拒保的情况比比皆是。

(3)合同条款更多、更特殊

健康保险为被保险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收入补偿,可以不指定受益人。除普通条款外,还规定了既存状况、转换、协调给付、体检、免赔额、等待期等特殊条款。

(4)精算技术要求更高

健康保险在制定费率时,主要考虑疾病率、伤残率和疾病或伤残持续时间。健康保险费率的计算以保险金额损失率为基础,年末按比例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此外,健康保险规定的等待期、免责期、免赔额、共付比例、给付方式和给付限额也会影响最终的费率。

(5)保险金给付条件分类更细化

费用型健康保险适用补偿原则,而定额给付型健康保险则不适用,其保险金的给付和实际损失无关。

 2.3商业健康保险的种类

从保险责任分类,健康保险可以分为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收入保障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

(1)医疗保险是指以约定的医疗费用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的保险,即提供医疗费用保障的保险,主要分为普通医疗保险、住院保险、手术保险和综合医疗保险。

(2)疾病保险是当被保险人身患合同列明的疾病时,保险人以此给付保险金的保险。通常这种保险的保额、保费比较高。

(3)收入保障保险是指被保人因意外伤害、疾病而丧失劳动力,导致收入中止或减少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4)长期护理保险是指提供护理服务费用的健康保险,被保险人往往是失去自理能力而需要别人长期照料的老人、病人或伤残人士。

 第3章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状况

  3.1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起源

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成立于建国初期,在“大跃进”期间停滞不前,直到1982年国内才重新开展保险业务,第一单健康险业务发生在1983年年初,当时上海开始执行合作社职工医疗保险,从那以后各地又陆陆续续推出了别的产品。90年代以后,商业健康保险步入初步发展阶段,1994年到1996年,先后近40个城市被确定为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城市。90年代末,商业健康保险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xxx颁发了[1998]44号文件,提出改革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且在全国推行。2003年之后,随着《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xxx关于保险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等文件先后出台,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正式迈入了专业化经营的道路。

3.2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

3.2.1健康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猛,首先,我国的保费收入规模在几年前先后赶超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2017年我国首次跻身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的位置并保持至今。2018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超过5400亿元,同比增长24%,2014年——2018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36%。2016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占全国保险业务总保费收入的比重首次超过10%,且该占比一直保持在10%以上,见表1。

其次,开展健康险业务的机构逐年增多,2017年一共有149家公司经营健康保险,比去年多了12家,比前年多了21家。

根据《2018年中国健康险产品测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总共有5792款人身保险产品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备案,其中52.2%属于健康险产品。

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3.2.2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密度和深度低

保险密度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人均保费收入,保险深度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前者体现了该国或地区居民的保险参与度,后者反映了保险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世界银行网站数据显示,X2013年健康险密度即达到16800元/人,德国2013年健康险密度为3071元/人。仅从健康险密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发达国家的健康保险发展早在几年前就遥遥领先,而我国2018年健康险密度却还达不到389元/人。纵观国内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健康保险的密度与深度与全国保险业整体水平差距较大;虽然健康保险的密度与深度年年上涨,但涨幅并不明显,近五年的平均涨幅分别是53.356元/人和0.068%,见表2。我国健康险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在全球前十大保险市场中均排名最末,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的水平。

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3.2.3健康保险盈利水平低

与其他险种相比,健康险的盈利水平相对较低。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健康险赔付支出占人身险的赔付支出的比例基本上一直高于健康险保费收入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比例,而且差距较大,2018年更是高达7%,(见表3)。目前我国共有7家保险公司专门经营健康险领域业务,从各家保险公司披露的2018年年度报表来看,除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为正外,其余4家公司均亏损(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未披露具体数据),亏损总额共计11.17亿元。其中亏损最多的是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达到7.7亿元,亏损最少的是复兴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一共损失0.87亿元。余下两家公司——太保安联健康、瑞华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亏损1.37亿元和1.23亿元。2018年全国健康保险赔付额高达1743.8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了34.6%。五年时间,健康险的赔付额增加了1172.88亿元。从健康险赔付额与保费收入的占比来看,健康险的赔付率一直很高,见表4。

表32014年—2018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统计数据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人身险保费收入(亿元) 13031.43 16287.55 22179.99 26743.20 27242.70
健康险保费收入(亿元) 1587.18 2410.40 4033.21 4386.60 5444.11
占比 12% 15% 18% 16% 20%
人身险赔付支出(亿元) 3428.00 4479.97 5786.20 6092.27 6399.88
健康险赔付支出(亿元) 571 763.00 999.61 1295.50 1743.88
占比 17% 17% 17% 21% 27%

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2.4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赶不上居民的健康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购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我国当前商业健康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适应,落后于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得分比去年提高了2.4分,达到了63.0分(百分制),虽有所增长,但总体得分仍然较低,刚过及格线,且各类指标发展不均衡,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近20分,除健康维度外,其余得分均未超过60,可以说整体发展处于基础水平。

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4章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问题

  4.1健康保险市场产品同质性强,缺乏创新

就现在的保险市场而言,产品结构不合理,收入保障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少,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虽多但存在雷同,缺乏创意。重疾保障产品保障范围狭窄、限制条件多;产品价格高;理赔难、流程复杂;缺乏足够的保障等问题普遍存在。

同时,大部分健康险以附加险的形式依附于主险,直接缩小了部分潜在客户的可选择范围,扼杀了他们的购买欲。各家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产品不仅保障范围相近,保险责任和免除保险人责任的内容也类似,缺乏特色,产品同化严重。在经营过程中取胜靠的多半是打价格战,而非比拼一流的服务、胜人一筹的技术。

 4.2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高

与一般的只由投、被保人组成的保险关系不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主要由保险人、被保险人和第三方医疗机构组成。第三方的加入使得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复杂,加上医疗风险控制难度较大,因此商业健康保险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是最严重的。尽管我国的公立医院,特别是医保定点医院已经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达成深层次的合作,但是还没与保险机构建立“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利益纽带机制,还未实现信息对接,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只能负责投保人的赔付,不能对其提供医疗帮助。因此保险公司无法有效监督被保险人的治疗过程,很多时候赔偿依据仅是被保人提供的费用清单,其中医疗机构和被保险人可能会借此投机取巧,导致一方过度供给,另一方过度消费的问题,让保险公司蒙受经济损失。

 4.3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少,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的保险系统机构数量有229个,但其中只有7家专门在健康险领域发展,2018年这几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原保费收入只有173.64亿元,仅占全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的3.2%。

我国的保险行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建立起成熟的经营模式,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也没有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必须靠自己摸索、前进,发展进程较慢。健康保险行业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保险和医学相关知识,无论是市场调研、研发新品、制定费率、核保理赔、评估风险还是拓展市场,都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然而当下我国高校培养的多半不是综合型人才,若不能了解各个环节,基本把握全局,不利于团队合作和决策的制定、实施。当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低下,特别是销售人员职业化水平参差不齐,不仅阻碍了公司的业务发展,破坏了企业形象,削弱了市场竞争力,长期下去还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的看法,降低他们的信任度、认可度,并减少购置意愿。

 4.4商业健康险赔付支出占比低

商业健康险赔付比是指健康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占比越低,意味着XX和个人卫生支出就越高。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来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却一直没超过1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约30%。另外,发达国家的健康险赔付支出能达到他们国家卫生总费用的15%-20%,X更是达到3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非常低,到目前还未超过3%。2018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赔偿和给付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2.95%,而个人自费的部分占比却高达28%,见表6。显而易见,我国商业健康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高,在国家医疗保障体制建设中未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表6健康保险与卫生总费用统计数据

年份

项目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健康险保费收入(亿元)1587.182410.404033.214386.605444.11
健康险赔付支出(亿元)571.00763.00999.611295.501743.88
卫生总费用35312.4040974.6446344.8052598.2859121.90
保费收入占比4.49%5.88%8.70%8.34%9.21%
赔付支出占比1.62%1.86%2.16%2.46%2.9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4.5商业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能力差

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承担着各种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确定因素也会跟着增加,而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广,涉及对象多。风险控制能力差使得企业很难同时兼顾客户的健康保障需求和自身的医疗理赔成本,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取决于事先约定好的保险金额、赔付比例和被保险人提供的实际医疗费用,如果不能权衡好保费、保额和赔付比例三者的关系,保险公司很可能出现收支不平衡的情况,利润低甚至亏损。例如保险费率过高、保额和赔付比例相对低,则产品销量差,营业收入少;如果保险费率过低、保额和赔付比例高,虽然产品销量好,但可能导致理赔成本增加,收不抵支。而且保险公司在医疗费用支出这方面没有主动权,既不能控制,也无法预测,特别是保障期长的健康险,不断进步的医疗技术、推陈出新的药品、先进的治疗方法都会影响成本。

 第5章 促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5.1创新保险产品,点亮产品特色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若想吸引到更多客户来购买自家健康保险产品,就必须与时偕行,提供一流的健康管理服务,优化产品,调查不同客户群体对健康险的需求侧重点、可接受价格和购买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发创新型健康产品,给客户提供多样性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也可以适当降低价格,使得人们不旦有购买意愿,更有支付能力,更好地契合被保人的保险需求;除了增加产品种类、降低保费之外,还可以提高保额、扩大保障范围,比如说尝试开发社保保障范围之外的险种与服务,积极覆盖创新药物,承接和补充医保范围内个人自费的部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保险精算制度、核保制度、理赔制度和数据管理制度。

 5.2建立客户信息系统,控制道德风险

保险公司可以联合定点医疗机构建立一套完整的全国联网的客户信息系统,包括被保险人的体检情况、特殊职业经历、手术史、门诊和住院记录、医疗费用、医保报销后的实际支付费用,除了建立个体的详细信息,还应当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家族遗传病史和过去所有投保理赔记录,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还应上传相关的影像资料。保险人、投保人和医疗机构可以随时查询各自权限范围内的信息,一旦客户选择投保,意味着保险公司取得查阅被保人及其家庭的相关健康信息的权利,这样可以避免因被保人故意隐瞒健康告知中所列举的情况而使保险公司做出错误的承保决定,也可以让保险公司与客户事先约定个性化的除外责任或者是提高保险费率,有利于减少保险公司的理赔损失;一旦保单终止,保险人也将失去该资格。

 5.3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经营水平

核心技术与人才决定了一个公司能否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保险公司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公司内部培训来提升团队整体实力,还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引进综合型的人才。专业的团队懂得如何权衡发展与管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不会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完成保费任务而忽视了风险管理、服务质量,取得数量上的优势,却失去了质量。提升经营水平,不仅要有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水平,还需要开拓新市场,扩展新业务,完善销售渠道。

 5.4提升健康保险地位,健全国家医疗保障体系

一方面,XX应当加强对健康保险市场的管理,加大监督力度,规范健康保险市场行为,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有序竞争,为开展健康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提供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税优力度,另一方面,必须不断加大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宣传、推广力度,肯定它的作用,鼓励人民群众主动购买健康保险;XX还可以制定新规,例如个人家庭年度用于商业健康保险的支出可以用来抵扣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不同的额度对应不同的扣除比例。

商业健康保险对健全国家医疗保障体系有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减少个人医疗支出,补充高端市场,提供优质服务,还可以补充医保缺口,提高社会医疗保障,同时还能减轻国家财政压力。

  5.5提高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

首先,保险公司应当寻求与医疗机构深层次、全方面的合作关系,促使双方“共通信息、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实现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其次,应当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调配、置办医疗卫生资源的作用,加强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披露,提升监督管理水平,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积极探索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方法,比如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惩戒制度,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改变不合理收费的乱象。

  结 论

总的来说,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取得较高层次的发展水平,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保障措施也在实践中得到完善。这涉及到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自身利益,也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这是关乎民生的国家大事,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研究。

从1982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开始发展,至今已经过了30多年。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商业健康保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高速发展的背后衍生了许多行业问题,比如说我国健康保险市场无论是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都低于国外成熟市场的水平,产品结构单一,赔付率高,盈利少、风控能力不足等等。

商业健康保险想要稳扎稳打地前进,就必须持续推进专业化进程,加强XX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创新能力,结合国情,从人民利益出发,落实实际行动。

相信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支持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一定能打开新的发展局面,跃上新的发展高度,为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Thomas C.Buchmueller.Consumer Demand for Health Insurance[R].NBER Reporter,Summer20,2005

[2]JeremiahHurley.US Medieare Reform: Why drug companies and private insurersare smiling.CanadianMedieal Assoeiation Journal.2004,23(3):342-360.

[3]Gruber,Jonathan.“The Tax Exclusion for Employer-Sponsored Health Insurance”,National Tax Journal,2011,64(2):511-530.

[4]PatrieiaA.Butler.ProtectingConsumers in an Evolving Health[M].Insurance Markets NCQA,2006

[5]Gordon GL,Xiaodong Wu,Chaoyang Peng,Alex Z.FU,Urbanization and Health Care in Rural China[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03(1)

[6]Kenneth J.Arrow 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7(12)

[7]董曙辉.基本医疗保险视角下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定位[J].中国医疗险,2015(11):66.

[8]朱铭来,史晓晨.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保险,2015(09):7-8.

[9]朱铭来,王美娇.税收优惠政策对商业健康险激励效应研究[J].保险研究,2016(02):47-58.

[10]张蕾娣.中国商业健康险发展前景及对医院管理的挑战[J].中国研究型医院,2017,4(04):22-26.

[11]孔繁军,朱伟光.论“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大医疗保障观[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06-112.

[12]陈钦,张秋兰,刘佳慧.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会保障作用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9,19(09):150-155.

[13]郭颂平,赵春梅.保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9

[14]李玉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5,17(06):9-13.

[15]李森.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D].东北财经大学,2010

[16]王硕.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8

[17]张丽宏.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8

致 谢

时光荏苒,我们终将用一篇毕业论文为四年的大学生活划上句号。我在高兴之余难免有些许失落,因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即将告别校园生活,告别恩师、同学和那段青葱岁月。在这期间,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去感谢。

本文从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开题报告、初稿以及定稿得到了老师、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与帮助。

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从论文选题到最终定稿给予我许多意见和帮助,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及时对我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给予悉心指点,提出了许多建议,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

同时,还要感谢我的授课老师们和同学们,老师们不仅教给我学术知识,也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同学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曾帮助过我,让我拥有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此外,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也要感谢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们,通过他们的研究成果,使我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后,谢谢论文评阅老师们的辛苦工作。

由于本人学识浅陋,本文在定稿之时还有许多不足,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1139.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2月5日
Next 2023年2月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