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医疗服务在全球都受到很大的关注,而且移动健康服务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智能健康服务研究的切入点。Android平台以其强大的包容性,目前在移动终端上应用十分广泛,逐渐成为主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方式、使用地点和形态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手持终端移动设备开始在人民的生活中普遍使用。

  1.1.1选题背景

  我国国民素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也一直在提高,大部分人都遵循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而且现在医疗水平处在先进水平,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我国目前的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这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独生子女在成家之后,夫妻双方将共同面对12位老人,而对于老人来说,健康是他们的最大问题。事实上,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或者是儿童,健康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并不高,无法满足国人的需求;同时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专家等经验较丰富的医生一般集中在大医院,甚至有些小医院并不开放某些科室,特别是小区医院,医疗水平更加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因此,面向健康领域的健康监控、健康自查等监护系统对于人们保持健康的身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素质,也可以缓解目前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自工业革命带来的人们生活的进步以来,人们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生存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宣传口号随处可见,从表面上看这是人们希望居住的环境能改善,因为如果环境变差,首先影响的就是人们的身体健康,一旦失去健康,再多的科学技术对人们来说也是没有用的。但是,人们追逐身体健康,不能只通过保护环境来实现,事实上由于长期缺乏锻炼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造成的身体亚健康状态和人们习惯于发现疾病,甚至在发现疾病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而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这些情况都在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单在我国,由于持久以来的特殊国情造就的亚健康普遍化、人口老龄化、医疗支出加剧化正在给XX和国民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威胁。
  近几年来,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显而易见的便携性、方便性,这些便携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在人们生活中获得很高的评价。这些手持终端所使用的开源技术,如android、IOS、window mobile,使得移动终端更具魅力,研发者对开发应用于这些平台上的应用乐此不疲,这使得智能手持终端更具活力,为经济发展中的智能手机开发敞开大门,更进一步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和使用。由于Android智能终端设备在生活中不断被普及,目前市场上,Android系统已经占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Android应用的开发已经成为了热门方向。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很高,通过智能的、便携的移动设备使用APP应用已经成为软件开发的发展方向。目前,集成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如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新闻浏览、天气查询等资讯应用,而身体健康监测方面的应用不多,本文希望通过对健康领域的研究,设计一款可运行在手机、平板电脑平台的健康监控的系统。

  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从我国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调查报告中明显可以发现,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由于人口老龄化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率增高、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及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已经并将继续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压力。[1]本次研究设计课题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
  (1)关注健康状态,预防疾病发生
  对于控制一些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如果有可靠的健康指导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率。有研究发现,通过减少吸烟、增加锻炼、降低饮酒和酗酒量、改善因素健康、定期体检等预防行为,可以使过早死亡人数降低近百万。数据表明,通过改善医疗水平,预防早死比例为12%,而如果通过改善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则预防早死比例为48%。[2]
  (2)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
  通过收集用户的各种身体健康指标,定期对其进行有效健康管理,监测个人的运动状况,生活习惯等,重点观测与非传染性各种慢性疾病有关的医学指标,对有可能发生的异常状况和危险因素做好早预防早管理,调动人们的主动性,积极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来避免身体状况出现疾病或者疾病出现恶化,不仅降低用户对身体健康在经济上的投入,降低医疗费用。对个人而言,降低了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对社会而言,降低了XX的医疗压力,可以有效减少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减轻了国家的医疗事业负担。
  (3)完善个人健康信息,推动医疗信息化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医院或体检中心,其数据库都有很强的私密性,如果病人在第一家医院进行治疗后,由于种种原因不再去这家医院继续治疗,那么他们在到第二家医院治疗时,病人需要重新检测个人的各种医疗指标。通过开发面对健康领域的手持终端上的信息系统,那么个人的健康信息及疾病调查等数据,就可以直接记录在个人的手持终端上,结合个人健康管理数据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将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使医疗资源可以合理地得到应用。
  本文将就目前病人就医模式的局限性,以完善个人健康信息、监测个人身体状况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为主要目的,基于Android系统和传感技术开发可集成在手持终端移动设备的健康监控软件应用。本应用将实现存储个人的心电数据及收集心音数据,提供专家咨询接口及定时提醒调整生活作息习惯,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将健康治疗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用户的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时可以随时与家人朋友联系,使医院可以从该应用获得用户日常身体状况,为用户带来一定方便。开发设计该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我国XX的医疗成本,同时在缓解我国资源匮乏的压力上起到一定作用。

  1.2国内外健康管理服务系统研究现状

  基于手持终端设备的移动医疗是实现家庭、个人与医院紧密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完善移动医疗,可以很大地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与人们对健康监测需求间的矛盾。因此,移动健康管理系统已成为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新兴科技之一。

  1.2.1国外健康管理服务系统研究现状

  健康管理是20世纪60~70年代,由X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而后自1980年开始,每隔十年,X卫生福利部就会颁布一部国家健康战略,旨在消除健康中的不平等现象、延长国民健康生活年限、预防公共卫生。在2000年,X卫生福利部面对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一系列非传染性可预防的慢性病的高发病率,由此导致的国家和社会疾病费用负担不断上升,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的状况,又颁布了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的新的10年战略《健康人民2020》。目前,有70%的X人享受着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3]在医疗建设与健康服务信息化网络化方面,X同样也走前列。X卫生部于2004年开始建设医疗卫生信息通用存取模式的国家卫生信息网络(NHIN,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还用实现可跨区域、跨不同医院系统的互联网医疗信息共享。2009年X开始实施分级化的电子病历管理。在2010年,X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全加利福尼亚州数百家医院及诊所进行连结,共享数据,建立了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医疗系统。X的PAMF online[4]键康服务机构推出基于电子病历[5]、就诊预约、健康咨询、个人健康档案查询、药品自动预订、医疗处方更新以及等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健康服务的移动化研究方面,X同样硕果累累。由Blood Pressure Tracker基于Symbian系统开发了的血压跟踪软件[6],SoundTellS开发了基于windows Mobile Pocket PC的血糖记录软件。[7]总而言之,X的移动健康管理概念在保险公司的推动下、在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下飞速发展并取得很多的显著成效。由于移动健康管理的不断普及,X国民健康观念逐渐发生转变并有了很大提升,更有利于促进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与推广,促销信息产业的繁荣发展
  日本开展健康管理活动比X更早,早在1959年就有健康管理行为。日本在80年代就开始了XX机关与民间健康管理组织共同努力,一起对全体国民进行健康管理,日本XX还颁布了《健康管理法规》,在实际行动上为健康管理做出表率。著名的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在2004年7月被日本人首先用于医药研究,基于射频识别技术,日本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本国的健康管理事业,提出来发展“U-Japan战略”。在远程医疗方面,日本人通过开发“个人健康管理系统”将家庭和医院、诊所通过电话线联系起来,实现了病人可进行远程治疗,用户可通电能直接管理体温、血压等与自己身体状况相关的体检信息。在移动健康服务颌域,2010年日本开发了丸红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手持终端移动设备使用无线的方式采集佩戴在人体上的小型医学传感器,实现手机用户关于健康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目前,日本的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日本人里大约有3%的人从事与健康管理服务有关的行业,如营养师等。因此,日本人均寿命排名全球第一,人们的评价寿命达到84岁。
  英国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建立了完善的健康保障制度。英国国家健康保障体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建立了一套初级卫生保障健康管理公司,该公司可提供国家的大部分健康服务,这个健康管理公司可覆盖英国的所有居民。英国的健康管理公司普遍成立较早,成立于1947的保柏集团(BUPA)——国际著名的健康和保健提供商,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大量中产家庭、个人等提供合理科学的健康管理服务。英国在2007年,投巨资拟建医生网络软件系统、欧洲健康档案项目、全科医生数据系统等卫生应用项目,并计划于2014年可以顺利全面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
  芬兰的健康管理服务是以杜区为基础展开的。[8]芬兰采用注重培养国民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形式组织建设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并由国家公共卫生学院定期对国民的身体管理项目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源头上降低疾病危险因素的目的,真正地从问题的根源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9]

  1.2.2国内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健康管理起步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较晚,因为我国对于疾病的习惯是能拖就拖,更别提管理自身身体健康信息。长期以来,由于国民已经习惯于“生病就医”的医疗模式,忽略了通过管理身体状况来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加上我国当前慢性病、老龄化等压力,使得我国的健康管理服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调查人员发现,我国肥胖超重人数达2.8亿,吸烟人数达到3.5亿,糖尿病人数约1亿,高血压人数达2亿,高血脂人数达1.8亿。卫生部部长曾强调国,如果我国一直不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中国慢性病井喷将在未来30年来到。另外有研究数据表明,在医疗保障方面,中国XX长期以来对其财政投入相对较少,我国的医疗支出占GDP的不到2%,而X对于医疗的支出占到了14%,差了7倍之多。目前,我国国内医疗行业的医生和医院的医保部门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较大冲突。我国国内医疗费用和药费居高不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医疗资源紧张,“看病难”目前成为我国社会上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尽管我国XX对健康管理并不十分重视,但是国内学者对于移动医疗的研究也硕果累累。上海交通大学的杨杰、周小四、沈力通过利用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并结合数据挖掘、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病人的异常情况进行识别,并深入分析家庭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后台服务中心的数据。[10]电子科技大学的张海进对移动监护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根据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设计出实验模型,该系统侧重于对相关生理参数的监测,如监测血压、监听心音、观测运动特征等。[11]北京科技大学的王鲁、王志良根据独居老人的生活需求,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对监测网络进行相关研究。[12]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的研究重点是研发穿戴式智能生物传感器系统,致力于对微型传感器与通信网络结合的体域网的研究。[13]目前,该研究中心已经成功研发出可对胜利参数进行测量的保健衫,该研发利用液体静力学原理测量血压,并降低误差,使得该保健衫实现了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该保健衫的成功研发将可穿戴设备实现对血压的连续测量成为可能。微软亚洲研究院也致力于移动医疗的研发,通过开展“必益计划”(Bee Project),结合传感器和云计算技术、3G无线信息技术,突破人体健康监测的地理局限性。[14]哈尔滨工业大学着力于对血压和心电信号的测量及收集记录,基于人体基本生理参数和测量技术,研发了腕带式多参数健康监护系统。[15]

  1.3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1.3.1研究的内容

  本文将综合国内外健康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设计可应用于手持终端移动设备的面向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将实现个人体检数据不再受地域局限性的约束,可以保存在个人手机客户端;提供向手持终端以推送消息的形式推送与保持身体健康有关的各类新闻、文章等的功能;在用户手持终端可以在该应用上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还向用户提供一定时间范围内,用户身体的某项指标的变化曲线图,并对异常提出建议。在设计该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Android平台、基于该平台的数据可视化技术(AChartEngine)及信息推送机制(C2DM)等相关技术,该系统将对基于手持终端的智能健康管理服务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3.2论文组织结构

  本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概况了本论文中关于设计健康管理系统上将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介绍了对于设计本健康管理系统的总体需求描述。在分析需求的基础上,将系统划分为注册、登陆模块、体检数据输入模块、健康贴士模块、健康论坛模块、定时提醒模块几个人健康状态模块,在遵守数据库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这些需求设计系统所需数据库表;并对该系统的开发环境——Android平台进行详细介绍。
  第三章介绍健康管理系统将使用到的关键技术。比如分析Android客户端的MVC三层架构模式,论述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和消息推送机制。分析了数据可视化技术将通过AChartEngine绘图工具包实现,分析AChratEngine的特点及主要使用类;消息推送机制将通过Goole为Android专门研发的C2DM框架技术,详细介绍C2DM的工作流程。
  第四章详细地对健康管理系统的注册、登录模块设计了界面样式,介绍了该模块的主要工作流程;设计了体检报告的输入数据、通过日期查询体检报告、修改及删除体检报告的界面样式,详细分析了数据输入部分的工作流程。对健康论坛的发表话题部分进行界面设计,并介绍发表话题部分的工作流程。
  最后,是本文对课题的设计工作进行的总结,主要并阐述了健康管理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部分。

  1.4本章小结

  本章是论文的绪论部分,在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及意义,着重介绍了该设计研究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对国内外健康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对系统的研究内容提出明确的想法和目标,并且对课题的研究流程做了简单介绍,同时对论文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安排。

  第2章健康信息系统的需求描述与总体构架

  2.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1.1系统主要功能

  本次开发的集成在手持终端移动设备的健康管理系统属于新型移动医疗方案,该系统以用户为主体,用户可以使用该系统管理自身健康。系统包括注册模块、登陆模块、体检数据输入、健康小、贴士、健康论坛、定时提醒、查看个人健康状况这六个模块。当用户开始使用该系统时,需要先注册个人账户,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同时可以用户的数据不会随着手持终端设备的丢失而丢失。体检数据输入模块包括体检报告输入、查询历次报告、异常追踪三个功能。健康贴士主要是用于推送与健康有关的生活习惯等由于减少疾病发生率的文章。健康论坛主要是线上的互动,用户可通过该模块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者参与别人的话题。定时提醒包括铃声设置,闹铃提醒两个功能。查看个人健康状况模块主要功能是根据用户的体重变化及体检报告提交的数据对用户的身体状况做出分析。
  设计该系统的目标是在手持终端移动设备上集成一个普及性高、可用性强、功能更完善的健康管理系统,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2.1.2系统总体需求

  作为一个健康管理应用软件,对用户来说必不可少的就是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及浏览信息,通过可视化图形方式了解自身身体状况。该系统的需求包括:
  (1)用户注册和登陆。用户通过在注册页面注册成为新用户,通过自身设定的用户名密码登陆系统。用户的登陆不与设备绑定。
  (2)输入、修改个人健康数据。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测量的身体健康数据或者体检报告,都可以通过Android手机输入到系统中。同时用户有权修改本人的个人健康数据。
  (3)浏览与健康有关的相关文章。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浏览到日常相关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信息,如健康的生活习惯、塑身美体、健康自查等。
  (4)健康论坛。用户在这个模块可以发表自己对健康保养之类的言论,并参与讨论其他用户提出的话题,增加用户与用户间的互动。
  (5)闹铃提醒功能。通过闹铃提醒可以定时提醒用户如吃药了,该休息了等作用。
  查看个人健康状况。用户在手机上积累一定的健康数据后,可以通过浏览某个时间段内某个项目的变化趋势图。

  2.2系统数据库设计

  2.2.1系统数据库设计原则

  数据库设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并建立数据库的过程[16]。一个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可以节省数据的存储空间,并在对数据做增删改查操作时,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在所有的软件应用系统中,基本上所有的用户操作都会涉及到对数据库的访问,因此数据库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对系统性能的好坏起到一定作用。一般来说,数据库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命名规范化。在一套系统中,对于所有的表、索引等需要遵循一套统一的命名规则,并且简单易懂,方便后期维护工作的极性。例如对于用户个人信息的表对应的表面名都以“USER_”开头,这样可以方便后期对这些表进行维护使迅速,可以迅速了解此表存储的信息。
  (2)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主要由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构成。数据的完整性对排除因错误信息的输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违法规范的数据进入数据库。通过主外键、约束、表级触发器等的设置,可以保证维护数据的完整性。
  (3)使用“三个范式”。第一范式是指属性的原子性,要求属性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解;第二范式是指对记录的惟一性约束,要求记录有惟一标识,即实体的惟一性;第三范式是指对字段冗余性的约束,即任何字段不能由其他字段派生出来,它要求字段没有冗余。[17]
  (4)正确认识冗余。虽然没有冗余的数据库设计是可以做到,但是在设计数据库时,一般不会设计成无冗余的数据库,有时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就必须适当保留冗余数据,降低范式标准。对于非键字段的重复出现才是数据冗余,而主键与外键在多表中的重复出现,并不是数据冗余,而且这种主外键的设置有利于对数据库表的后期维护。

  2.2.2注册/登陆数据库表的设计

  在用户进行登陆和注册时,系统需要记录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同时,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户,并提高移动设备访问数据库的速度,需要用ID列对用户进行区分。表的数据模型见表2.1。
  表2.1注册/登陆模块数据库表
  表格功能
  用户基本信息(user_basic_info)记录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简单信息
  用户详细信息(user_detail_info)记录用户的电话、年龄等详细信息
  用户操作表(user_oprate)用户记录用户的操作历史

  2.2.3体检数据的模块数据表的设计

  在体检数据模块中,提供查询功能,供用户查询已录入的体检报告,用户可以根据体检类型进行查询。在异常状况分析功能中,系统根据体检中异常的指标进行对比,根据指标的差异程度对提出相应的健康建议。体检数据输入模块的数据表见表2.2.
  表2.2体检记录模块数据表
  表格功能
  体检类目类别表(exam_category)用于管理体检项目类别
  体检项目表(exam_item)记录用户的体检项目
  体检记录表(exam_record)记录用户的对应的体检记录
  体检详细数据表(exam_record_data)记录用户体检记录相应的详细内容
  追踪规则设定表(exam_track_rule)设定异常追踪规则
  追踪规则结果表(exam_track_result)管理异常项目的追踪规则结果
  建议内容表(exam_recommendation)存放用户异常项目的建议内容
  个案内容表(exam_content)存放用户某个案内容表

  2.2.4健康贴士模块数据表的设计

  在健康贴士模块,提供浏览及查询功能,用户可查看推送的不同类别的健康建议。健康贴士模块的数据表见表2.3。
  表2.3健康贴士模块数据表
  表格功能
  文章类别表(news_category)用于管理文章的主要类别
  文章内容表(news_item)记录推荐文章的内容
  文章访问情况表(news_visit)记录不同用户对文章的访问情况

  2.2.5健康论坛模块数据表的设计

  在健康论坛模块,用户可以通过发帖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也可以在别人的话题上与其他人互动。同时用户也可修改自己过去的言论,或者删除自己过去的观点。健康论坛模块数据库表见表2.4。
  表2.4健康论坛模块数据表
  表格功能
  话题类别表(note_category)用于管理话题的主要类别
  信息内容记录表(note_item)记录帖子的相关信息
  帖子下留言记录表(note_message)用户记录该帖子下的留言情况
  帖子访问情况表(news_visit)记录不同用户对帖子的访问情况
  历史数据记录(news_history)用于记录用户对帖子操作的历史

  2.2.6定时提醒模块数据表设计

  定时提醒模块用户中,软件应用提供不同类型的提醒功能,如工作日提醒、每天提醒、每周一提醒等,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铃声,设置不同类别的定时提醒,如吃药提醒,休息提醒等。定时提醒模块数据表见表2.5。
  表2.5定时提醒模块数据表
  表格功能
  定时类别表(note_category)用于管理定时的主要类别
  定时内容记录表(note_item)记录定时的相关信息
  定时铃声表(note_message)用户记录铃声信息
  用户使用铃声情况表(news_visit)记录不同用户对铃声的使用
  历史数据记录(news_history)用于记录用户对定时操作的历史

  2.2.7个人健康状况模块数据表设计

  个人健康状况模块中,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检测项目,系统可将用户的个人检测记录及体检的详细数据展示给用户。用户可对这些数据进行修改和删除操作,这些操作会被记录到操作历史表。个人健康状况模块数据表见表2.6。
  表2.6个人健康状况模块数据表
  表格功能
  体检类目类别表(exam_category)用于管理体检项目类别
  体检记录表(exam_record)记录用户的对应的体检记录
  体检详细数据表(exam_record_data)记录用户体检记录相应的详细内容
  检测模板表(exam_sample)管理报告的模板
  检测模板与检测项目匹配表(exam_spl_cate_mapping)管理检测模板与体检项目的匹配

  2.3系统架构设计

  2.3.1 Android平台的应用软件架构

  Androids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半开放源码系统,由GOOLE成立的OHA联盟即Open Handset Alliance联盟领导进行研发,目前主要应用于手机等手持终端移动设备。Android最初由安迪·鲁宾(Andy Rubin)开发而成,谷歌公司于2005年收为旗下。在2007年,谷歌公司联合84家软件开发公司、硬件制造商、电信营运商共同对Android进行改良。之后,谷歌公司发布了Android源代码,Android作为开源框架逐渐进入人们的世界并迅速得到推广。目前,Android系统不仅被搭载在智能手机上,平板电脑等其他领域也逐渐开始使用Android系统.该健康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将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平台的软件架构见图2.1。
  图2.1 Android平台架构图
  由图2.1可以看出,健康管理系统客户端是基于Linux内核编写,系统层为Android平台。该应用处于Android架构的应用层(Application),用户这种使用时,该应用运行在虚拟机上。Android平台的第二层是应用框架层,即Application Frame,该层可提供应用所需的框架,为程序开发提供架构设计。该层为应用层提供各种组件,如资源管理、位置管理、通知管理等。之后系统运行库层,即Library。该层包括SQLlite轻量级数据库、C/C++库和Android运行库Dalvik,对于应用层的每个应用,在运行时都将运行在Dalvik上面。Android的最底层以Linux内核为基础,可提供Android的核心系统服务,同时也是连接软件与硬件的抽象层。与移动设备相关的驱动程序都由该层提供,包括显示驱动、蓝牙驱动和摄像头驱动等等。

  2.3.2Android应用软件类型分析

  目前,Android应用程序主要由活动程序(Activity)、意图方法(Intent)、内容提供器(Content Provider)、服务程序(Service)四个单元组成。
  (1)活动程序,即Activity,它主要负责窗体上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是Android系统必不可少的组件。一个应用程序可以绑定多个活动,不同Activity之间的切换是通过意图方法组件实现,每个Activity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当Activity被新的Activity所取代时,旧的活动不会被丢弃,而是存入“栈”中。当用户点击“返回”时,旧的Activity会被重新启用。如果对Activity的功能要求不高,则可以使用:开始(Start)->执行(Running)->结束(Exit)的运行步骤;如果需求较复杂,则需要增加就绪(Ready to Run)、暂停(Pause)、停止(Stop)等状态,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图2.3是对Activity其状态迁移生命周期直接描述。
  (2)内容提供器,即Content Provider。它的主要用是实现Activity、Service和Context这些不同组件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增删改查的操作,是一个标注化的数据接口。使用时需要通过调用getContentResovler(),在得到一个Content Resolver实例后,调用该实例中如query()、add()等内置方法进行对数据的增删改查一系列操作。
  (3)意图方法,即Intent。本单元用于描述应用的功能,如动作、动作所带的参数数据,研发人员通常情况下使用这个组件实现Activity与不同Activity直接的切换。在Intent中,可以使用Intent Filer类的不同函数请检查隐式Intent的data、category、action属性,从而实现Internt的过滤功能。
  (4)服务程序,即Service。除了我们可见的Activity活动窗体之外,Service服务程序是Android为研发人员提供的运行组件。Service运行于应用软件的主线程上,不会对可见的活动程序的运行造成影响。而正由于Service是跑在主线程上的,所以对于比较耗时的程序而言,一般会使用service来启动另一个线程用于处理这些程序,如常见的音乐下载、音乐播放等。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2.2 Activity其状态迁移生命周期

  2.3.3系统模块划分

  健康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系统包括注册/登陆模块、体检数据输入、健康小、贴士、健康论坛、定时提醒、查看个人健康状况这六个模块。其中体检数据输入包括体检报告、历次报告和异常追踪;健康贴士模块包括给用户的手持终端移动设备推送信息及用户浏览文章、对文章留言;健康论坛包括发表话题、删除话题、参与话题;定时提醒模块包括设置个性的定时任务模板和设置定时提醒;个人健康状况模块包括量测记录模块包括记录输入、浏览记录、记录修改及健康趋势分析;系统客户端的功能结构见图2.3。
  图2.3系统客户端功能结构图
  (1)注册登录模块。用户通过这个模块申请自己独有的账号,这样即使更换设备,自己的记录、信息等等都不会丢失。
  (2)健康数据输入模块主要用于用户记录了自己的所有体检报告;用户也可以通过该模块查询自己的体检报告;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输入的数据,对用户的健康进行预警,如果某个指标超出健康范围,系统会为其高亮显示,提醒用户注意,并为其提供一定建议。该模块可以实现用户健康资料的随时随地携带,而不是固定在某个医院的系统中。
  (3)健康贴士模块。服务器会对装有该应用程序的手持终端设备推送关于健康的新闻等。在推送时,手机端只显示标题,用户可通过点击标题,进入健康管理系统浏览推送的具体信息。用户可通过设置推送模式选择不接受推送信息。推送的所有信息将全部被存储在健康贴士模块,用户可以多次浏览这些内容,并对这些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经验等。
  (4)健康论坛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用户间的互动关系。用户在该模块下,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在该主题下新建话题,也就是发帖,与别人分享自己保持健康的经验;当遇到困惑时,也可以通过该模块向其他用户求助;另外,用户可以参与讨论其他用户发布的话题。对于自己已发布的话题,用户可以选择修改或者删除;如果删除话题,那么属于该话题下的留言、评论将一起被删除;用户也可以删除或修改自己在其他用户话题下的留言。
  (5)定时提醒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模块设置个性化的定时模板。比如,一般工作人员的工作日是周一到周五,但是对于周一周二休息的工作人员而言,可以定制自己的工作日为周三到周日,七天一个循环。再比如,服药时,药物的用法一般会写:一日三次。事实上,一日三次指的是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一天24小时则服药3次,此时可以设置每天的闹铃从0点开始,每隔8个小时闹铃提醒一次。
  (6)个人健康状况模块。用户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对自身身体状况的长期追踪。用户可以浏览自身的各项身体指标,并对其进行修改和删除。系统则根据用户输入的体检数据制成趋势图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己身体的情况。用户可选择某段时间,一周、一个月、一年或者几年的数据对自身状况进行直观了解。

  2.4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所要设计的健康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功能点,确定好功能点之后,介绍了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并基于这些需求设计了所需要的数据库表。之后详细介绍了该系统所基于的Android平台的架构和应用程序的基本类型。在对健康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上,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具体的功能模块,并对其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第3章健康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该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Android开发,可集成到用户的手持终端移动设备,主要是集成到用户的手机端,实现用户对自身健康数据的收集分析,并推进用户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本章将着重于详细分析该系统模块中将面临的关键技术。

  3.1Android开发的MVC模式

  该健康管理系统的客户端采用的是MVC框架对其进行设计开发,也就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由图3.1可以直观地看到MVC框架的直接内容。MVC是目前使用较广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对于基于Android平台的开发而言,MVC的直接含义与一般软件开发的的程序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对于Android来说,模型指的是应用中的二进制数据;视图指的是用户所见的界面,Android中为了方便对界面的开发,通常将其直接用XML格式进行保存;控制器指的是Android中的Activity,一个Acitivity可以有多个界面,通过set Content View(R.layout.main_activity)方法将视图ID作为参数,就可以跳转到某个视图上,对该视图进行数据显示。[18]在本系统中,业务数据交互层,也就是Model,主要是封装了数据传输、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等核心操作的业务层,比如用户输入体检数据,那么应用系统将通过model将数据插入到数据库表,或者对数据进行修改等。视图层,也就是View,是用于向用户展示系统的页面,其中主要包括主显示页面MainView、登陆页面、健康数据输入页面、历史记录查询页面等,主要是以每个Activity对应的页面或者通过显示控件、对话框等来展示页面。控制层,也就是Control,主要负责连接沟通视图层View和业务层Model之间的流程控制。可以将视图层的数据发送到业务交互层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将业务交互层处理后返回的结果反馈到视图层,展示给用户。MVC框架对于开发而言,最突出的优点是通过实现逻辑模型开发与视图模型开发的分离,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开发速度,并且有利于系统的后期维护。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3.1 MVC框架图

  3.2基于Android平台的数据可视化技术

  健康管理系统中的个人健康状况模块中,需要系统通过对用户输入的体检数据进行统计,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健康趋势图,用于用户对自身身体状况的随时监测,及时发现自身身体的异常情况。
  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思想是:在数据库中,将每一个数据项当成单个图元元素,由大量数据的集合生成数据图像,同时转换观察数据的维度,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从而得以深入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数据值。[19]数据可视化具有交互性、多维性及可视性三个特点。
  交互性。交互性指的是用户与应用软件之间的互相操作性。用户可以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用户可以通过交互性的方式对数据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
  多维性。多维性指的是事件、对象的数据存在多个变量或属性,使用者可以在可视化显示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值,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重新组合。
  可视性。可视性指的是数据的展示与呈现可以通过曲线、二维图片、图像、三维体及动画等不同方式展现出来,并可对数据的显示模式进行可视化分析。
  实现Android平台上对数据的可视化可以通过Android自带的二维和三维OpenDLP和专门为Android开发的绘画引擎AchartEngion实现Android上的绘图功能。在本次的健康管理系统中,我们选用AchartEngine,它是轻量级的绘画工具库,使用时更方便,有很多定义好的类和方法供开发者使用。该绘图引擎共有6个软件包,分别为org.achartengine、org.achartengine.chart org.achartengine.model、org.achartengine.renderer、org.achartengine.tools、org.achartengine.util。[20]
  org.achartengine.tools:这个软件包提供了绘制图形的各种工具接口和类,常用的工具类FitZoom、Pan、Zoom,其中Pan和Zoom封装了一些手势操作,如放大、翻页等;提供了PanListener和ZoomListener监听器接口等。
  org.achartengine.util:这个软件包为其他大多数包提供了它们在绘画时需要用到的辅助方法,例如对x值排序方法IndexXYMap<K,V>、封装XY点的地图进入值方法XYEntry<K,V>、在数学运算时经常使用到的工具类MathHelper.
  org.achartengine.model:这个软件包提供了一些用来处理数据模型或者显示图表数据值的类,例如常见的CategorySeries、XYSeries及包含多个XYSeries的XYMultipleSeriesDataset类。日常接触到的线图、时间图、面积图、散点图等XY图表值类XYSeries等都被封装到XY系列中了。
  org.achartengine.renderer:这个软件包提供了這染类,可用于存放值染图和绘制样式。例如一个简单的系列濱染类SimpleSeriesRenderer、多个XY系列渲染类XYMultipleSeriesRenderer、笔触样式的描述类BasicStroke等。
  org.achartengine.chart:这个软件包可提供欧诺个鱼处理实际的渲染或图形绘制的类,例如线图呈现类LineChart、气泡图绘制类BubbleChart、条形图這染类BarChart等。

  3.3Andorid实现消息推送机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主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厂商也为各自的系统平台专门提供了信息推送服务,用于帮助第三方应用服务器转发要推送给手机客户端的信息。[21]Google公司是Android平台的厂商,它必然也为Android平台提供了一套信息推送服务,就是著名的C2DM框架,该框架功能强大、性能优越,Android系统2.2以上版本均支持C2DM,目前的Android系统普遍已到4.X版本。因此本次设计开发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将通过C2DM实现消息推送功能。
  C2DM是一种轻量级的云消息推送技术,它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服务器端数据与个人收藏终端移动设备数据的同步,不仅能保证数据同步时的数据的完整性和推送的实时性,也能保证信息的保密性。使用C2DM消息推送技术需要移动终端设备的Android系统version高于2.2,同时要申请Google C2DM服务的账号、健康管理系统云服务供应平台的账号。健康管理系统云服务供应平台可以为健康内容提供容器,必须具有负载均衡、安全性高、集群的特点,该服务器可以用Java、PHP或者Python来实现。而C2DM服务器是由Google配置的服务器,是健康消息“推送”的媒介。实现健康管理系统云服务的具体流程如图3.2所示,其中C2DM服务器是Google第三方推送服务的应用程序;Android移动终端即C2DM的客户端程序;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就是健康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3.2健康管理系统云服务的C2DM实现流程图
  系统需要运用C2DM进行消息的Push操作,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工作流程:
  (1)首先,在Google上注册账号。用户通过Android设备把使用C2DM功能的用户账户和软件应用的名称发送给C2DM服务器。
  (2)当C2DM服务器返回给Android设备一个registration_id值后,设备需要保存这个registration_id值。
  (3)Android设备把获得的registration_id和C2DM功能的用户账户发送给自己的服务器。不过一般用户的账户信息是和服务器确定好的,所以不必发送registration_id和要使用C2DM功能的用户。就完成了C2DM功能的注册过程后,接下来就可以接收C2DM服务器Push过来的消息了。
  (4)服务器获得数据。服务器可以接收到Chrome浏览器发送的数据,服务器在本地也可以产生数据本地产生的。服务器还要获取注册使用C2DM功能的用户账户的ClientLogin和他的权限Auth。
  (5)服务器把要发送的数据和registration_id一起,并且头部带上获取的Auth,使用POST的方式发送给C2DM服务器。
  (6)C2DM服务器会以Push的方式把数据发送给对应的Android设备,Android设备只要在程序中按之前和服务器商量好的格式从对应的key中获取数据即可。[22]

  3.4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健康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使用MVC框架对整个系统搭出框架,可以有效提高开发的效率;在个人健康状况模块将使用到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对此我们采用专业的AchartEngion绘画工具包;在健康贴士模块中将使用到的C2DM信息推送技术,该技术是Google专门为Andriod研发的信息推送机制,具有性能优越、安全性高的特点。

  第4章健康管理系统模块设计及实现

  4.1注册、登陆模块的实现

  4.1.1注册、登录页面设计

  对于一般系统而言,注册和登录的页面构建比较简单,只需要两个文本视图和一个注册/登录按钮,在注册页面和登录页面所需要输入的信息一样,都是用户名和密码,只是动作不同。因此,在设计该系统的注册、登录页面时,将这两个界面进行整合,即在页面放置两个文本视图,文本视图下面是“注册”、“登录”两个按钮,通过对不同按钮绑定不同Activity,系统就可以知道用户在该页面想进行的操作意图。系统的登陆页面见图4.1。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4.1注册、登陆页面设计

  4.1.2注册流程设计

  在使用该管理系统时,首先必须要在应用上注册用户,应用为用户创建角色之后,用户才能管理个人健康信息。注册账户的步骤是,在注册页面输入用户希望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注册,系统将界面的信息传到后台,判断用户名是否已存在,如果已存在,需要用户换个用户名继续注册;如果用户名不存在,则创建账户成功。系统的注册用户流程如图4.2。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4.2健康管理系统用户注册流程图

  4.1.3登陆流程设计

  系统进入运行状态后,需要进入健康管理应用的登陆页面,才能输入体检信息数据及查询过去提交的体检数据;如果用户暂时不登陆应用,则无法对健康提交数据进行编辑。用户可以在系统的登陆页面,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陆”按钮,进入系统主页。在登陆页面中,页面上的用户名和密码需要作为参数,提交到应用程序后台,系统根据用户名查询输入的密码是否与数据库记录的密码一致,通过系统返回的数据判定用户是否可以以该用户名进入健康管理系统。系统的登录流程图如图4.3。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4.3健康管理系统登录流程图

  4.2体检数据模块的实现

  在用户顺利登陆系统后,可通过点击页面上的体检数据输入按钮进入该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一个是增加健康记录,二是修改过去记录的数据,三是删除记录。增加健康记录是提供一个用户可以输入自己体检信息的入口,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随时记录;当用户发现过去输入的数据有问题时,则可以通过修改信息的功能对该记录进行修改;当用户希望删除过去的信息时,可以通过删除功能来去除过去信息。

  4.2.1体检报告相关页面设计

  在系统的输入体检报告页面,页面将提供数个文本控制控件,例如检查日期、身高、体重、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呼吸、体脂肪率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在不同的文本控制控件上输入相应数据。当输入完成后,点击页面的最底端的“提交”按钮,将信息提交到系统后台。体检报告输入页面设计见图4.4。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4.4体检报告输入页面设计
  用户可以根据体检日期查询体检报告的相关数据,此时页面会跳转到一个新页面,该页面可对体检数据进行修改和删除两种功能。根据体检日期查询体检报告的页面设计见图4.5。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4.5根据体检日期查询体检报告页面设计
  修改/删除体检数据的设计页面见图4.6。如果用户想修改数据,可以点击相应的文本输入框输入数据,最后点击“修改”按钮,将修改的数据传到Android平台,存进数据库中;如果用户想删除该体检报告,则点击“删除”按钮,该日期下的体检信息将被删除。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4.6修改或删除某体检报告

  4.2.2体检数据输入流程设计

  对于健康管理系统体检数据模块,体检数据的输入、查询、修改与删除的流程设计基本一致,这里以体检数据的输入为例子,介绍输入体检数据时的流程设计方案。的体检数据输入流程,当用户试图进入该页面时,需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登录状态。如果用户未登录,则跳转到登录页面。如果用户已经是在线状态,则可以进入数据输入页面。用户在该页面输完数据后,点击“提交”按钮,系统将判断数据的正确性,如必须是体重必须是数字、日期不能带字母并且满足一定日期规则等,判断无误后将参数带入后台进行保存。体检数据输入流程图见图4.7。
  图4.7体检数据输入流程图

  4.3健康论坛模块的实现

  健康论坛模块设计的功能有,可在该模块的主页,可看到该模块所有的主题;用户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入该主题后,可以看到所有用户关于该主题所发布的话题;用户也可以发布自己的话题;或者参与别人的话题讨论中;用户也可以对自己发布过的话题做删除操作。以下,以用户发布话题为例,描述该模块的主要功能。

  4.3.1发表话题页面设置

  健康管理系统的论坛模块为用户提供不同类别的主题,用户可以选择在某个主题类别下发表自己的话题。发表话题页面包括标题和内容两个文本输入控件,用户输入完成后,可通过界面的右上方“发送”发表话题,也可以通过界面左上方的“取消”来结束当前编辑。发表话题页面的设计图见图4.8。用户也可以在浏览别人发表的话题时,对该话题进行留言。浏览页面由显示标题和显示内容构成,在页面的右上方提供留言图标,当用户点击该图标,则进入留言页面。留言页面主要有一个文本控制控件组成,与“发表话题”页面一样,该上方页面也有“取消”和“发送”两个点用于触发取消留言和将留言发送到Android端,通过应用程序存入数据库。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4.8发表话题界面设计图

  4.3.2发表话题的流程设计

  在本系统中,用户可通过主页面底下的健康论坛tab进入该模块。当系统监听到用户想进入该模块,系统就检查该用户是否处于已登录状态,如果用户没有登录,那么页面跳转到登录页面,迫使用户登录。如果用户已成功登录,系统跳转到健康论坛模块。用户需要选择页面上的某个主题,进入该主题后可浏览其他用户在该主题发表的所有话题。用户发表话题后,Android系统将页面的内容传到应用系统后台,连接数据库进行记录。发表话题的流程设计见图4.9。
  图4.9发表话题的流程设计图

  4.4举例说明按钮相应技术

  在使用Android平台过程中,总能发现Android平台为开发者提高的众多便利,提供了很多已封装的技术供开发者使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例如在页面切换时,Android平台提供Intent机制,实现界面间的互相切换及切换时数据的传递;在页面上为控件设置唯一ID,通过函数fmdViewByld将对象与其进行绑定,设置控件的监听函数是setOnClickListener和setOnltemClickListener,开发者可通过重写onClick和OnltemClick就可实现监听到click或者itemClick后的具体操作。以下将以Android平台中的ListView中按钮响应事件做详细介绍。

  4.4.1ListView响应事件

  在体检数据模块中,用户选择某日期查看体检报告,那么该体检报告下体检日期、用户的身高、体重、舒张压、收缩压等信息就会通过ListView控件展示到页面上;当用户需要修改或删除这些信息时,这就需要对列表控件中的控件进行响应。

  4.4.2列表控件ListView

  ListView控件由View、数据、适配器三个部分组成。View指的是展示列表,在Android中一般由xml指定。数据就是将被用于显示在页面的资源,可以是字符串、List、map数据也可以是图片等;适配器则是用于将数据映射到ListView的媒介,把数组、List、map等显示到界面上,不同的数据对应的适配器不同,图4.10是View、数据、适配器关系图,由该图可以看出,所有数据的显示到ListView都将通过适配器完成。
面向健康领域手持终端的用户体验设计
  图4.10 View、数据、适配器关系图

  4.4.3利用BaseAdapter响应的具体实现

  BaseAdapter是Android应用程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数据适配器。它继承与接口类Adapter,主要功能是把一组数据展示到UI的显示控件。BaseAdapter可以把对十分复杂组合的数据和资源,做相依的处理,之后以多种效果展示出来。在使用时,当继承与BaseAdapter后,需要正确重写getltem()、getltemid()、getCount()和get View()四个方法。getltem()方法用于获取数据集中与参数中指定索引对应的具体数据;getltemid()方法用于获取在列表中与指定索引对应的ID,getCount()方法用于获取适配器中带有的所有将显示的数据的条数;getView()方法是这四个方法中最重要的一个,其作用是获取一个在数据集中指定索引的视图用于显示数据。有三种方式可用于对getView()方法的处理:
  (1)直接处理。重写方法getView(),首先通过Layoutlnflater的inflate方法映射一个自己定义Layout布局的界面。将控件实例化,之后通过函数findViewByld()定位其在布局中的位置。然后在布局中通过setText()的方式给文本控件逐一赋值,设置按钮控件setFocusable()为false。最后手动添加按钮点击事件,通过线程机制进行响应。这种方法可匹配的数据量比较少,因此遇到要匹配的列表数据量较大时,需要每次都重新创建View,会占用很多资源,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
  (2)通过缓存convert View对ListView进行优化。利用缓存convertView的方式来判断是否已存在View,当缓存中不存在View的时候才新创建一个View;如果存在,就直接利用缓存中的View,通过该方法去提升系统的性能。这种方式需要重写方法getView(),通过if判断convertView是否null,如果convertView为空,再通过Layoutlnflater的inflate()方法去映射一个自己定义Layout布局的界面。接下来的实现方法与直接处理方法一致。
  (3)通过convertView+ViewHolder实现。ViewHolder是一个静态类,使用ViewHolder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将显示数据的视图缓存,实现加快UI的响应速度的目的。通过if判断convertView是否null,如果convertView为空,就需要根据设计的Item布局,为convertView逐一赋值,同时生成一个viewHolder来绑定convertView里面的各个View控件。再用convertView的setTag()方法将该viewHolder设置到Tag中,实现缓存,当系统在第二次绘制ListView时,就直接从Tag中取出。当convertView不为空时,就会直接调用convertView的getTag()方法来获得相应的ViewHolder,然后再通过holder来对控件进行赋值等其他操作。

  4.5本章小结

  本章以健康管理系统中注册登录模块、体检数据模块、健康论坛模块这几个模块做详细的界面设计和流程设计。对健康管理系统的注册、登录模块由于功能相似,因此将其页面设计在一起,对比了注册和登录的工作流程的不同之处;设计了体检报告的输入数据、通过日期查询体检报告、修改及删除体检报告的界面样式,详细分析了数据输入部分的工作流程。对健康论坛的发表话题部分进行界面设计,并介绍这部分的工作流程。

  总结

  本课题并结合当前的健康管理的实际需求,综合运用数据库相关技术,基于Android平台对系统进行设计开发。整篇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系统需求及设计方案分析
  本文通过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健康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结合对我国国情下的个人健康管理方面的不足,设计出基于手持终端移动设备的健康管理系统。本系统做的需求分析包括注册、登录模块,提供可供用户上传、查询、修改、删除个人体检基本信息模块,提供健康贴上模块,向提供健康论坛模块用于用户与用户见的互动,提供定时提醒模块培养用户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提供个人健康状况查询功能供用户查询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身体状况。
  本系统基于主流的Android平台,采用适用范围较广的MVC三层架构作为该系统的基本框架,结合Android平台下的C2DM云消息推送技术和AChartEngin绘图引擎技术,采用面向手持终端移动设备的客户端+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的三层CS系统结构对系统进行开发。
  (2)数据图像化的实现
  利用AChartEngine绘画工具包实现数据在客户端的图像化,AChartEngine将每个数据作为图元,在大量数据集合的作用下生成数据图像,从而得以直观地对这些数据进行的观察和分析。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运用重建类的方式实现了对spinner控件同时绑定多个数据。由此实现数据可视化。
  (3)消息推送的实现
  系统在MVC三层架构的帮助下,实现了视图层数据表现与业务层数据访问的分离,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数据操作的安全性。系统通过谷歌公司专门为Android平台设计的C2DM信息推送技术,实现将与健康有关的信息推送到用户的手持终端移动设备上。当用户没有网络时,信息推送不会发生,但是会被存储在“栈”中,当用户有网络时,这些消息会继续进行推送。
  (4)其他功能的实现
  在手持终端移动设备的界面设计上釆用布局嵌套的方式,使得界面的设计更加多样化,增加量页面设计的灵活性;界面间的传值由Activity活动完成。并在页面上设置监听,提供界面对按钮的响应。

  参考文献

  [1]狄玉梅.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思考及应对[J].经济,2010,09:280-281.
  [2]Jianxin Zhu,Leina Gao,Xinfang Zhang.Preliminary research on wearable healthcare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age[C].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2008:519-523.
  [3]Tang P.overview of PAMF Alto Medical Foundation suffer health.2004.
  [4]姚志洪.以共享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化[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23(10):4-6.
  [5]Butler JT.Princple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romotion[M].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I nc,2001:191-220.
  [6]周险.U1进化论——移动设备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第]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
  [7]陈宵.中医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10:8.
  [8]杨杰,周小四,沈利.家庭远程医疗监护报警和咨询智能系统[J].高技术通讯.2002.6:4-9.
  [9]张海进.基于嵌入式的个人健康监护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成都).2012.
  [10]王鲁,王志良.基于Zigbee技术的老人身体状态监测系统设计[J].2011,32(9):1841-1844.
  [11]郑捷文,可穿戴实时诊断、报警、移动健康监护系统[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
  [12]谭啸,朱小兵.10年之后的数字医疗[J].计算机世界.2010,34(9):1-4.
  [13]孙振华.腕带式多参数健康监护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14]史冲,张林科,雷朝峰.浅谈数据库设计与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2010(5):31.
  [15]王文莲.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理论在会计软件设计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7):60-61.
  [16]WHITEHEAD Jim.Streaming XML with Jabber/XMPP[R].USA:IEEE Computer Socitey,2005.
  [17]路潞.“采煤机监控系统”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8]张勘,董伟社.区卫生建设的新阶段一全科医生必需承担起社区健康管理使命[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8)23-27.
  [19]G.Eysenbach.What is e-Health?[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01,3(2):e20
  [20]Xiaohui Liang,Barua M,Le Chen,et al.Enabling pervasive healthcare through continuous remote health monitoring[J].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12,19(6):10-18.
  [21]Adam Darkins,Patricia Ryan,Rita Kobb,Linda Foster,Ellen Edmonson,Bonnie Wakefield,Anne E.Lancaster.Care Coordination/Home Telehealth:The Systematic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Informatics,Home Telehealth,and Disease Management to Support the Care of Vetera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ditions[J].Telemedicine Journal and e-Health.2009,14(10):1118-1126.
  [22]Dimitar H.Stefanov,Zeungnam Bien,Won-Chul Bang.The Smart House for Older Personsand Person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Structure,Technology Arrangements,andPerspectives[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2004,12(2):228-250.
  [23]Paul P0CATILU.Developing Mobile Learning Applications for Android using Web Services[J].Information Economica.2010,14(3):106-115.
  [24]彭海文.Android Web Services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2011,7(12):2851-2852.
  [25]DuboisCA,Singh D,Jiwani I.The hunman resource challenge in chronic care[M].Nohe E,McKee M.Caring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conditions:a health system perspective.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McGraw-Hill Education,2008.
  [26]俞磊,陆阳,朱晓玲,冯琳.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1):5.
  [27]郝玉龙.Android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8]马越.Android的架构与应用——电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通信[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9.
  [29]龚达宁.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网络架构发展[J].无线电技术与信息.2006.10:33-37.
  [30]胡海波,李银连.UMA固定与移动融合发展的新机遇[J].现代电信科技.2007.1:11-14.
  [31]张富,江冰,黄佳,乔彬彬.基于Android的个人云安全存储系统[J].科学技术与工2012,12(27):7090-7108.
  [32]Jun-Won Ho,Donggang Liu,Matthew Wright,Sajal K.Das.Distributed detection of replica node attacks with groip deployment knowledge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Ad Hoc Networks.2009,7(8):1476-1488.
  [33]张京,刘甫迎.应用Google云消息框架C2DM实现商务信息推送服务[J].计算机科学.2011.
  38(10A):461-463.
  [34]张富,江冰,黄佳,乔彬彬.基于Android的个人云安全存储系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7):7090-7108.
  [35]沈洪洲,宗乾进,袁勤俭.应用Google云消息框架C2DM实现商务信息推送务[J].应用实践.2012(6):78-83
  [36]部海,李强,邱慧丽.基于Android C2DM云服务的云端推送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研究.2012,22.7:29-32.
  [37]黄佳星,王晶,it奇威.基于Android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框架方案[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8:77-80.
  [38]黄伟敏.Android平台的即时通信系统客户端设计方案[J].现代电子忮术.2001,35(16):148-150.
  [39]徐凤东,王荣辉,谷会军.药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2'16(1):80-84.
  [40]A.Rashkovska,I.T.,R.Trobec.A Telemedicine Application:ECG Data from Wireless Body Sensors on a Smartphone[J].MIPRO 2011,2011:3.
  [41]Makoto Yoshizawa,T.Y.e.,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Home-Visit Medical Servic-es:The Electronic Doctor's Bag[J].The 32nd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MBS.2010:Buenos Aires,Argentina.p.3.
  [42]王娟,陈皇宇.基于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新模式的进展与趋势[J].微型电脑应用,2012,28(1):34-35.
  [43]魏楚元,李陶深,张增芳.Eclipse:基于插件的下一代通用集成开发环境[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2(6):38-40.
  [44]应瑾,蔡文起.一个基于Web Service的数据交换系统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8):1681-1683.

  致谢

  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二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浙江大学以其优良的学习风气、严谨的科研氛围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浪漫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本课题是在我的导师罗仕鉴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导师严谨的科研思路、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敬业的精神、对科研工作敏锐的洞察能力是我毕生学习的楷模。在此,对导师对我论文上的精心指导与生活上的关怀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也要感谢姚琛、赵晓亮、周磊晶、赵艺钧等各位老师在论文开题、初稿、预答辩期间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经历了思考和启示,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法学的精髓和意义,因此倍感珍惜。
  还要感谢父母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与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同时,还要感谢班级所有同学二年来对我的爱护、包容和帮助,愿友谊长存!
  最后,向所有关心我、爱护我和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再一次致以诚挚的谢意!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21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2月17日
Next 2021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