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分析研究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挫折教育要从小抓起,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刚入园,还存在诸多如入园适应、入园焦虑、社会性交往、独立性和自主性等生活与学习方面的问题,这些问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给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注重培养能力,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挑起时代的重任。素质的提高就意味着民族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幼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每个幼儿来说,他的一生是漫长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将面临许多的挫折和挑战,如学业成绩不佳、与同伴交往得不顺利、与人竞争失败等。因此,幼儿应该具备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遭受的挫折的承受能力。然而,现今幼儿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越,孩子们大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禁受不起风险,缺少生活的磨炼,也缺少对挫折、失败的尝试,变得受不得委屈,有时甚至连一句不顺耳的话也经受不起,遇到挫折或身处逆境时常选择逃避,希望有人能来为自己解决。
  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幼儿会形成其个性与品格,有许多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会在这一时期内养成,幼儿的个性、品格、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且对幼儿今后的成长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能为其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小班幼儿在挫折教育中能渐渐经受住考验并将习得的经验逐渐累积,这可以让幼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坦然面对挫折与困难,并能够尝试自己独立战胜这些问题,也可在成人的恰当引导、帮助下坦然面对挫折,使幼儿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何为挫折,培养幼儿的抗挫折承受能力,这是挫折教育的关键。
  然而有许多人认为刻意让孩子吃苦、受打击才是挫折教育,这种人为地制造一些“困难”去使稚嫩的心灵受挫的方式,真的对每个孩子都切实可行吗?在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式方法?是不是幼儿经受的挫折越多越好呢?所以,在对小班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一定要适度,尤其是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地进行挫折教育,避免给孩子的心理埋下自卑的种子。
  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通过对南京市某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调查研究,了解幼儿园小班挫折教育的现状以及幼儿抗挫能力的水平,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以更好的方式来培养小班幼儿的抗挫能力,培养幼儿的意志力,使其健康成长。

  (二)研究的目的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挫折教育要从小抓起,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刚入园,还存在诸多如入园适应、入园焦虑、社会性交往、独立性和自主性等生活与学习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形成了小班新入园的幼儿所需要面对的“挫折”。因此,在人为创设的或自然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引导幼儿如何正确地认识挫折,提升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提升其应对挫折的自信心和毅力等,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笔者将对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意在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调查小班幼儿中常见的“挫折”,幼儿应对挫折的情绪心理和能力,以及教师的教育引导策略。
  2.分析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分析小班幼儿“受挫”的原因和抗挫能力的影响因素,对挫折教育的策略进行利弊分析,为教师有效地实施挫折教育提供合理的建议。
  3.探讨挫折教育对小班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为当前的幼儿园进行小班幼儿挫折教育提供实践意义方面的借鉴。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检索大量的文献,对有关挫折教育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2.访谈法。根据文献整理所得结果,重点围绕一些问题制定访谈提纲,与教师、家长分别进行访谈,分析整理所获得的资料,并总结。
  3.案例分析法。对小班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研究,记录幼儿的行为,并进行分析。

  (四)研究的意义

  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幼儿期尤其是对小班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对其以后人生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和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遇到挫折,幼儿也是同样如此,有的幼儿遇到挫折时选择逃避退缩,有的幼儿选择直面对待,我们会发现逃避退缩的幼儿大多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会有些艰难,而勇敢对待挫折的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解决困难,易获得成功。实施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力,拥有良好的意志力能帮助幼儿完成他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获得成功。所以要让孩子从小接受适当的挫折锻炼,这可以使幼儿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解决,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实施挫折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坚强的意志品格,提升抗挫心理素质,以及发展非智力因素等。我们应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孩子摔倒了之后就要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炼过程,这能够强化幼儿的意志及锻炼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有利于引发幼儿教师对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挫折教育的对策。
  3.有助于促使教育者对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独特价值的重视,进一步分析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独特的年龄特点,进而增强小班挫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挫折教育能够进一步促进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所以,在小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幼儿遇到挫折时,教师可以先启发幼儿进行思考,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挫折,并能初步认知自己可以如何对待挫折,尝试解决问题。挫折教育应渗透进幼儿生活的每一天,增加一些幼儿能够亲身实践、尝试、判别和认知的活动,能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挑战,受到挫折,理解挫折的含义,锻炼自己,尤其是小班幼儿在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减少幼儿的依赖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实施挫折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坚强的意志品格,提升抗挫心理素质,以及发展非智力因素等。幼儿期心理健康的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中会更有信心、更有力量,不易被挫折难倒。因此,让每个幼儿形成以自信、欢乐、奋发为基调的心理素质是幼儿迈出人生旅程第一步的关键所在。我们应适当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孩子摔倒了之后就要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炼过程,这能够强化幼儿的意志及锻炼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1、挫折
  所谓幼儿的“挫折”是指幼儿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时,其预设目标由于外界的阻碍或干扰导致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各种心理状态即情绪体验。王苏杭提出挫折有三层含义:“第一,挫折情境,即干扰和阻碍意志行为的具体情境;第二,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状态;第三,挫折行为,即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行为反应,如焦虑、愤怒、攻击等。”[王苏杭.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作用和策略[M]教学月刊小学版,2012:79-80.]幼儿面对挫折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的会退缩,有的则会由于挫折而激发出克服困难的勇气。这种差异与儿童所处的环境不同有很大关系。挫折感较容易发生在那些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软弱、独立性差、个性发展有偏差的人身上。
  2、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最先提出者是亚当斯。我国对挫折教育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2月,《中国妇女》杂志刊登文章倡导“挫折教育”;同年7月,在中日两国小学生夏令营活动之后,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发表了《夏令营中的较量》,再一次呼吁“挫折教育”;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各大报纸上教育家们提出“校园教育中缺失的教育——挫折教育”,南京师范大学钱焕琦教授在《扬子晚报》呼吁“今天的孩子需要挫折教育”。[陈艳荣.幼儿挫折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我国教育家们所提出的挫折教育的原因是发现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很薄弱,希望能调动各方面的关注,从社会各界、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展开,实施挫折教育。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刘芳,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和较高的挫折承受能力”。
  挫折教育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原因是现在的学者教育家们对于挫折教育各有看法。
  X《哲学百科全书》对挫折教育有过一些论述,认为“挫折教育的对象主要着重于正常人,教育的内容应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强调认知因素,尤其是理性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挫折教育应研究个人在制定总目标、计划以及扮演社会角色方面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环境和情景的因素,强调人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以及必要时改变环境等。挫折教育对人的一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李海洲,边和平著.挫折教育论[M],江苏省教育出版社,1995.]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挫折教育应始终遵守正面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教育的对象不是患者,应该是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挫折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广大青少年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心理免疫力。教会人们仿效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或者形成为适应的应变能力,以排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李海洲,边和平著.挫折教育论[M],江苏省教育出版社,1995.
  边和平(1995)认为挫折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为指导,以咨询心理学、挫折心理学和人生学为依托,以教育学为基础,结合思想教育的原理与机制,专门研究挫折产生的基本动因、挫折反映的利弊及性质,进而揭示挫折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他提出“挫折教育是我国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李海洲,边和平著.挫折教育论[M],江苏省教育出版社,1995.]
  扬帆(2004)认为挫折教育“应是以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为基础。面对所有在校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以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为目的,是一种以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为目的的教育。”[扬帆,户东启.浅谈挫折教育的误区[J],教育探索,2008(12)]
  于林平(2007)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地认识失败,辩证地看待失败,将失败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并从中汲取积极的养分,为成功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于林平,论挫折教育的本质[J],教育学研究,2007(2)]
  李俊卿(2006)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学生在与困难和挫折斗争中经受磨难,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排解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李俊卿,浅谈挫折教育[J],当前教育论坛,2006(4)]
  路易迪蒙在《论个人主义》中提出:“所谓挫折教育,事实上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挫折,有意识地防御挫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挫折面前适时进行调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固化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乐观、淡然地面对自身的遭遇,从而为愿望和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杨洋,对离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新西部,2008(4)]
  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中所说的挫折教育就是教育者能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些困境,教孩子独自去面对,去战胜,让孩子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摆脱困境、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为今后获得成功打下基础。
  3、小班幼儿挫折教育
  吕开鹤(2010)认为“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些情境条件提出某些难题,让幼儿独自去面对,让其经受磨炼、摆脱困境、超越障碍,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吕开鹤.幼儿挫折教育的途径与方法[A].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03):150.
  ]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关键在于小班幼儿在遇到挫折时自己能够初步解决问题,在不断地锻炼中,幼儿面对挫折出现哭泣、逃避、紧张、愤怒、害怕等情绪的状况会变得越来越少。

  二、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笔者通过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对小二班30名幼儿的跟踪调查,并在本班教师的帮助下,得到以下数据及真实案例,对此作出整理与分析。

  (一)小班幼儿面临的挫折

  小班幼儿应对挫折困难的能力差,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在与同伴交往时,遇到一点困难就觉得自己无法解决,立刻找老师或家长代替自己解决,有时还会表现出紧张、害怕、消极、沮丧、愤怒等情绪,甚至还出现攻击性行为,迁怒于其他人。
  1.生活方面的挫折
  在生活方面,小班超过50℅的幼儿都会遇到困难,包括用餐、穿脱衣物、如厕、盥洗等。在实习时,笔者曾连续观察一名幼儿的用餐情况。
  案例1:小玺(化名)小朋友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开始闷闷不乐,进食速度很慢,老师们发现他在吃饭时习惯含着饭,用门牙咬碎食物,我们都知道食物在口腔中是用臼齿来嚼碎的,所以比较之下可以发现,小玺吃饭的速度比正常吃饭的速度慢了许多,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会开始催促他吃快一点,不然其他小朋友要出去散步,他就来不及了。小玺在老师的催促下会变得着急起来,常常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吃快一点,问题得不到解决,小玺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开始变得有些紧张,不能独立用餐,长时间的困扰、紧张、焦虑影响了小玺的心理健康,甚至有时不敢讲话。
  根据案例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是很普遍的,并且这类挫折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解决这类挫折的重点是小班幼儿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处理生活琐事,学习如何自我服务。
  2.学习方面的挫折
  在学习方面,小班幼儿遇到的挫折相比较中大班来说是比较少的,因为小班幼儿所接受的知识内容是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情况而定的,在这一年龄段幼儿所能接受的范围内。但有时幼儿会遭遇一些挫折,如在听故事时,幼儿往往听得非常认真也很投入,但当老师让小朋友自己来说一说故事的内容时,幼儿常常会感到有困难,因为幼儿的记忆与表达能力还很弱,无法将自己听过的内容完整地表述出来,他们常常会感到挫败,不想再继续,甚至拒绝按照要求来说。同样的,在家里家长会教幼儿一些简短的古诗,当幼儿怎么也学不会时会选择放弃,甚至攻击家长发脾气,以一些激动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挫败感。长此以往,幼儿遇到挫折就会表现出消极的情绪状态,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
  3.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
  在人际交往方面,小班幼儿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要表现在幼儿不懂得与人分享,包括食物、玩具、图书等,甚至有时不能接受与其他幼儿有共同的朋友。当玩具被同伴抢走后,他会大声叫喊、哭闹,甚至攻击抢玩具的幼儿,以此来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难以接受这些挫折,也不会自己解决。
  所以,小班幼儿通常会在生活、学习与人际交往这些方面遇到挫折,往往我们以为的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对于幼儿来说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一定要认真仔细观察幼儿,不要忽略任何细微之处,因为有的幼儿在遇到挫折后羞于向老师寻求帮助,回逐渐失去解决问题的信心,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主动给予幼儿提醒甚至帮助,鼓励幼儿解决问题。

  (二)幼儿抗挫能力现状水平

  根据实习时对30名小班幼儿连续的观察记录,发现有21名幼儿的应对挫折的能力一般,6名幼儿的应对挫折的能力比较差,还有3名幼儿的应对挫折的能力比较好。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小班幼儿抗挫能力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小班幼儿的抗挫能力一般,少数幼儿的抗挫能力较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班幼儿提高抗挫能力水平呢?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影响幼儿抗挫能力的因素,解决根本问题。

  (三)影响幼儿抗挫能力的因素

  影响幼儿抗挫能力的因素可从幼儿自身、家庭与社会因素来分析。
  1.幼儿自身因素
  首先,幼儿的年龄还小,处于新入园的时期,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和困难会比中大班的幼儿多。如入园适应、入园焦虑、社会性交往、独立性和自主性等生活与学习方面的问题,就连吃饭、喝水、上厕所、睡觉都变成了巨大的挑战。有的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几天,就开始生病了。
  案例2:悦悦小朋友在同龄的幼儿中年龄偏小,又因为开学前在家玩耍时摔到了手臂在家休养,比其他小朋友晚入园一个月,她的表现明显与早入园一个月的幼儿不同,他遇到的挫折比其他幼儿多,当家长把悦悦送来时,因为有妈妈的陪伴,悦悦显得很轻松,到处走到处看,接触新鲜事物,但是当妈妈要走的时候,她开始嚎啕大哭,拉住妈妈不让她走,最终在老师的帮助安抚下,渐渐接受了没有妈妈的陪伴,自己在幼儿园。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出现,吃饭时常常吃得很少;有时上着课就会哭起来,老师通过询问得知原因是她想妈妈,同样的在午睡时这一问题更为明显;午睡时来不及起床小便,把杯子弄湿了,变得紧张害怕不敢说话;抵抗力变差,来园后的几天因夏秋季节温度变化不适应又感冒了。
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分析研究
  所以,幼儿的年龄、沟通能力、体质还有安全感是影响抗挫能力的因素。
  2.家庭教育因素
  其次,通过对家长的访问,我们发现许多家长意识到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也会尝试给自己的孩子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在访谈的过程中,有不少家长交流了对自己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心得、方法和理念。
  访谈者:您有没有在家里孩子进行过挫折教育呢?
  家长1:有,我们常常会把孩子想要的东西放在她够不到的地方,她就会自己想办法,像搬一个椅子,她会站在椅子上去拿他想拿的东西。
  家长2:我们之前带他去公园学自行车,先前有两个辅助的小轮子他会了,我们就把小轮子拆掉让他试着控制只有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一开始害怕的不行,然后我们就一直扶着,后来慢慢慢慢地也就不怕了,但他自己还是不会骑。
  家长3:我家孩子经常提出想要一些东西的要求,我不会无条件地满足他,有时我会让他完成一项任务后再给他相应的东西,让他通过努力来得到自己想要的。
  家长4:孩子总是相当第一名,她会回家跟我们说今天在幼儿园吃饭我最快,是第一名;中午睡觉第一个上床;下午画画涂颜色涂得最快,第一个给老师等,我们就会觉得孩子的好胜心太强,万一以后遇到一些困难会不会无法克服,所以我们就在家给她制造困难,让她知道做第一名并不那么重要,把每件事情尽力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从访谈可以看出家长知道挫折教育很有必要,但是家长的教育行为往往与自己的想法产生矛盾,家长们心里会觉得孩子还小,不需要经受那么多的挫折,自己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让孩子少受些苦。如案例1中的小玺小朋友,经了解他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奶奶特别宠爱小玺,生活中事无巨细,吃饭时从来不让他自己吃,奶奶总是会喂他,且要让小玺慢慢吃,这就造成了小玺在幼儿园进餐时不能自己好好吃饭,并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后来老师们与小玺的家长交谈后,家长开始试着让小玺自己吃饭,但效果并不显著。
  所以,家庭教育影响幼儿抗挫能力的主要因素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
  3.幼儿园教育因素
  最后,通过对老师的访问,我们也了解到幼儿抗挫能力受影响的因素。
  访谈者:您认为什么是挫折,幼儿园有开展过有关挫折教育的活动吗?
  教师:我认为挫折就是幼儿在学习生活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让幼儿获得的成功变得有意义。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在活动中体现挫折教育,如最近一次活动是体育活动走平衡木,活动中幼儿克服了对高度的恐惧,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最终顺利地到达了重点。
  访谈者:在活动中,教师培养幼儿挫折能力的行为有哪些呢?
  教师甲:我们通常会理解和鼓励幼儿,无论幼儿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我们会鼓励幼儿自己去尝试解决,在保护孩子自信心的情况下帮助和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敢于尝试解决困难,敢说、敢想、敢做,就能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教师乙:我们会在游戏过程中设置一些情境,让幼儿发现挫折,并教会幼儿解决挫折的一些方法,真正做到在“做中学”。
  由此看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对幼儿抗挫能力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教师的教育行为即采取的措施、手段及方法,对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三、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了解了小班幼儿挫折教育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实施小班挫折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正确认知

  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关键,其目的在于认知的发展。X心理学家艾利斯在50年代提出A B C理论。该理论强调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情绪恶化,并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对挫折的认知,即人对挫折及其意义的认识、评价和理解。因而,提高孩子挫折承受力的关键是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幼儿思维的发展依赖于感知的形象,幼儿通过亲自感受和体验挫折能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而对于挫折的理解,需要成人的启发,伴随着反复体验使他们逐步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真实体验

  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情感的培养。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当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成人常常不放心让幼儿自己面对,而选择代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可能有对挫折的充分感受和深刻体验。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幼儿形成畏难和依赖的心理。挫折教育必须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切身地感受困难,使孩子真正将挫折情境纳入到情感系统和认知系统。只有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动力。同时,若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过程,使他们在挫折情境中由被动转为主动。

  (三)战略方法

  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是挫折教育的根本的在于对幼儿行为的引导。通过挫折教育,使孩子在解决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学会正确解决挫折的方法,并通过不断地训练强化,使自己对挫折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当幼儿再次遇到这种问题时,就会有意识地用相应的方法来解决,获得成功。所以,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办法,幼儿的抗挫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一般来说,幼儿战胜挫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出现的挫折进行教育。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学中玩,学习基本的技能。
  3.培养幼儿坚强勇敢、敢于迎面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的,未接触过的事物,充满信心地面对困难。
  4.为幼儿营造愉快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可以大胆地探索发现,积累经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5.时刻关注幼儿的情绪表现,帮助幼儿在遭遇挫折后疏导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6.重视榜样教育的作用。小班幼儿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幼儿现阶段通常会模仿老师和家长的行为,这些行为在老师与家长无意识的情况下能对幼儿造成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本身需要正确对待挫折,给幼儿做出榜样。

  致谢

  时光匆匆,四年的大学生活已到尾声。毕业带来离别,我们将走向一条更远更广阔的人生之路。在这时光飞逝的美好时光里,感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给我提供了学习与发展的舞台,在这里,我收获了许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无论是今后踏上工作岗位,还是待人处事,都会谨记学校老师的谆谆教诲,量力而行。在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对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我提供帮助的导师、同学与家人,表示真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学前学院的全体老师,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学到了许多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华老师,无论是为人还是治学,她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在紧张地教学与工作任务的情况下,陈老师仍给予我们悉心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从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到完成论文,老师都严肃认真地对待,给出意见和修改的建议,使论文更加完善,帮助我们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陈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术的钻研精神和严谨的学风,都值得我学习。
  其次,我要感谢在幼儿园实习期间的指导老师,她们对我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还有积极的配合,使我对小班幼儿挫折教育有了深入的了解,让我有了真实可信的案例,才能使得此次研究顺利开展。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同学和家人,他们给了我学习的动力,也给了我许多的理解和帮助,不断地鼓励我,陪着我一路走来,让我能够专心地完成论文,并能够顺利完成我的学业。
  毕业在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铭记师长们的教诲,继续不懈努力和追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艳荣.幼儿挫折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崔华芳.左手赏识,右手挫折[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
  [3]邹敏.2-6岁在园幼儿受挫折的缘由与反应[J].学前教育研究,2011(6).
  [4]刘丽菊,关青.家庭教育中幼儿挫折教育的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2002(24).
  [5]杨晓旭.浅谈幼儿园如何进行幼儿挫折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
  [6]李晓娟.浅谈幼儿挫折教育[J].学周刊,2013(2).
  [7]戚静.挫折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必修课[J].岱宗学刊,2007(12).
  [8]韩楠楠.学前教育中的挫折教育[J].文学教育,2013.
  [9]刘学兰,古丽丹.幼儿挫折教育浅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
  [10]徐群.“培养大班幼儿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实验研究报告[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122-125.
  [11]刘丽菊,姚向君.家庭教育中幼儿挫折教育的新探[J].辽宁师专学报,2003.29(5):36-37
  [12]徐乐,刘忠原.浅谈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R].河南: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
  [13]毛国红.浅析幼儿受挫的成因与对策[R].江苏:海安第一实验幼儿园,2010.
  [14]鲍金城.谈学前教育中的挫折教育[J].教育科学,2013.
  [15]骆圆.学前幼儿挫折教育与策略[A].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猴嘴中心幼儿园.2016(2):147.
  [16]吕开鹤.幼儿挫折教育的途径与方法[A].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03):150.
  [17]李晶.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科教导刊,2013.
  [18]张帅.幼儿园挫折教育实施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视点,2016(4):45-49.
  [19]王小英.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幼儿挫折教育[J].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四幼儿园,2014(5):213.
  [20]汪东红.论幼儿挫折教育的实施[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1]王苏杭.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作用和策略[M]教学月刊小学版,2012:79-80.
  [22]刘芳,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3]李海洲,边和平著.挫折教育论[M].江苏省教育出版社,1995.
  [24]扬帆,户东启.浅谈挫折教育的误区[J].教育探索,2008(12).
  [25]于林平,论挫折教育的本质[J],教育学研究.2007(2).
  [26]李俊卿,浅谈挫折教育[J],当前教育论坛.2006(4).
  [27]杨洋,对离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新西部,2008(4).
  [28美]布鲁克斯,[美]戈尔兹坦,挫折教育让孩子受益一生[M].冯克芸、陈世钦译.万卷出版社.201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25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2月19日
Next 2021年2月2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