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摘要】自从2017年初以来X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不断升级,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许多产业,也引起了世界各地许多行业的关注,其中包括食品和饮料行业,以及农业和供应链,特朗普的增税名单之内的食品进出口行业也不例外。食品关税的提高对国内企业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依赖国内食品原材料的X终端企业也因此受到了中国关税的限制,导致提高了相关产品的成本,由此可见,贸易战不是双赢策略,更不会有一方会在贸易战中获胜。为了未来我国食品贸易贸易有更好的前景发展,本次研究对中美贸易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我国进出口食品贸易的现状及特点、中美贸易战的现状、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食品贸易带来的影响三个部分入手,对我国食品贸易进出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食品进出口贸易;进出口食品贸易对策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上的贸易地位因经济不断蓬勃发展而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和大国风范。其中,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关系也备受关注,随着1979年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的贸易也日益密切起来,合作持续不断发展。但近年来两国贸易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并不断升级。2018年3月,X“301调查”正式引发中美贸易战,美方XX宣布对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这一事件正式引发中美贸易战。从影响上看,贸易摩擦也暴露了我国食品进出口的问题,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食品出口贸易也遭遇了瓶颈,中国作为进出口大国,某些食品、农业产品内供给不足,依赖进口程度高。针对中美贸易战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我国也应该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和提高食品品牌市场竞争力。我们不能只看到中美贸易战中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应该从负面影响中反思我国食品贸易的缺漏与不足,如何从不足中反思贸易的发展,如何把劣势逆转变为竞争优势。

在不断发展的经济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关税和贸易额计算进行了丰富的研究。研究一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发展现状离不开推算统计贸易的收益情况,采用更准确地方法,来精准反映两国食品贸易的真实利得,更能体现在贸易摩擦中提高关税这一反制措施的效果。不仅如此,关税也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在国内,不少像学者认为,中国市场对X的依赖程度大,相比之下X在中美贸易中更处于优势地位(张莉侠)。[1]有国内学者认为Johnson&Nogeuera提出的“增加值出口”概念,更合适用于分析现代中美贸易中的分工格局和变化局势:将总增加值分解为通过直接提供最终品、直接提供中间品和间接提供中间品三种获利方式,分析中美贸易分工格局和变化趋势。[2]也有国内学者更倾向于采用动态GTAP模型和最新的数据库,意思即是由模型分析出发展趋势,在动态条件下,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以及世界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除了不断改变核算方法来精准观测数据,也出现了除了对中美之外,中德(黄贞贞学者)中日(黎峰学者)中俄(唐文浩学者)等双边贸易收益核算的研究方向[3],为探究中美贸易情况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关税方面,王亚楠和周梦天(2017)研究了2000-2006年的企业数据,分析指出关税降低会扩大出口产品种类,有效避免出口商品结构过于集中的问题。

在国外,Los&Timmer(2018)以国家作为总体证实了双边贸易下增加值出口和出口中的增加值存在明显差异,根据中国进出口较多作为中间投入而非直接出口的特性,计算增加值出口,全面地体现农产品各部门在中美出口贸易中的收益情况[4]。20世纪90年代,多边贸易机制如GATT、WTO等多边协议或组织的建立,国家间的贸易壁垒大幅降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除此之外,不少学者从研究关税对国际贸易企业的影响这一微观角度出发来研究,例如:Pavcnilk(2002)提出了关税的降低可以提高进出口贸易企业的生产效率的观点。

总结学者研究可得出,中国食品产业整体上来说,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以资本密集型以及知识密集型为主的X却恰恰相反,由此可看出中美两国食品贸易实现收益的方式大有不同。未来30年受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的改变,中国食品进口的需求趋势非常明显,在动态GTAP模型模型推算中,2025年中国食品贸易的出口在进一步恶化,相反地,X各部门的出库变化在2025年之前幅度会收窄。总体而言,贸易摩擦对双方都是有影响的,但长期来看,X各部门出口的影响在慢慢减弱,相反,分化现象则会出现在中国各部门出口中。

对比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结合两国的贸易特征,引入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GTAP,定义增加值出口为衡量双边贸易收益的指标。虽然如此,但并未能完全解决所关注的问题,学者们大多以一国全行业整体贸易收益为关注点,针对食品部门层面的增加值核算及分解研究较少,缺乏特定行业的具体分析。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由于数据库(WIOD、GTAP)的使用差异,核算的贸易收益时期也不尽相同。在未来不断的研究中,如何更准确反映两国各自真实获利水平,针对性地研究食品各部门收益情况从而探索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将是学者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中美贸易战中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分析。论文的基本思路是以中美贸易战产生时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数据为基础,从市场结构、商品结构、进出口地理方向这三个方向分析我国近年来进出口食品贸易的现状,并运用相关理论及方法,从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及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两方面剖析中美贸易战中的问题,针对未来我国食品贸易发展的前景做出分析,对我国食品贸易进出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

本次本文所引用的数据,均来自文献分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和国家数据库的历史数据,其中食品编号是来自HS1992统计标准分类。本次通过研究查阅、收集相关的政策发布、文章、报告等文献,查阅与历年来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中美贸易战发生后的数据变化,得出我国食品贸易发展的直观数量变化感受。

2.中美贸易战发展历程与动因分析

2.1贸易战时间线

第一阶段,矛盾升级,贸易战开始。2017年1月,X第45任总统诞生,在特朗普领导下的XXX,对中美贸易摩擦关系不但没有缓和,反而愈演愈烈。为了减少美方的巨大贸易逆差,特朗普在8月签署了行政备忘录,X贸易代表办公室以中方为对象,发起301贸易调查。 2018年3月,特朗普宣布对中国6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伴随着高额的关税和限制进口,美方似乎带着几分挑衅的味道,中美贸易战也正式爆发。

第二阶段,摩擦日益常态化。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我国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美方频频出台相关政策限制我国的贸易,近年来我国对美方的回击也日益坚定而有力起来。2018年6月,美方宣布了第一轮商品征税清单,我方也采取了相关的反制措施,第一批征税清单与X完全相等,两批加税清单共500亿美元同步落地。2019年,中方面对美方的出击依旧不肯示弱,对X的5207项共600亿美元的产品加增关税5%或10%。

第三阶段,谈判休战。中方一直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协商,2018年双方元首在阿根廷会晤,愿意用90天的时间进行切磋协商,希望达成中美共识并停止升级关税和加增征新关税。

2.2目的与动因

2017年中美两国贸易逆差额达到了2758.86亿美元,看似巨额贸易逆差是引起中美贸易摩擦的导火线,但实际上中美两方长期贸易不平衡和贸易逆差并不是中美贸易战爆发的真正理由,为了维护美方自身在贸易中的优势地位,维护以X为核心的“一超多强”的格局才是美方发起贸易战的真正原因。如今中国在近年来不断崛起,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也有目共睹,中国成为美方XX眼里的潜在威胁。不少学者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X发动贸易摩擦的经济动因是试图降低对我国贸易的逆差,阻止中国经济增长,并且试图遏制中国产业升级,更有例子显示,美方用不公平的贸易手段来对他国进行打压遏制:上世纪80年代,X通过贸易战等手段对日本进行压制,此次中美贸易战体现了美方想重演美日贸易战来遏制中国发展。[5]

3.我国进出口食品贸易的总体特征

3.1中国与世界食品贸易进出口趋势

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在保持稳定增长速度的趋势下,总额迅速增长,成为世界食品进出口的大国之一,而食品出口贸易也给我国带来不容小觑的经济效益。新鲜及冷冻水产品、蔬菜、水果、肉制品、畜类产品等类产品是我国主要出口的食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包括:X、日本、欧盟等。

我国食品进出口额在我国的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接近30%,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界组织,我国食品贸易快速发展,在2011年突破300亿美元,2012年突破400亿美元,并在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进口市场, 2018年11月,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企业家赴上海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CIIE),成为参与国家数量和企业数量最多的展区。在2008~2018年中,除了个别的年份有稍微波动外,我国食品的进口贸易总额从整体规模上来讲是呈现较快增长的速度(数据如下图显示)

  表1 2008~2018年我国食品进口贸易总额变化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注:数据来源自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2008~2018年中国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

  在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中,我国也遇到了不少阻碍食品出口发展的问题,技术性贸易壁垒难以突破,食品反倾销案件数不胜数,正因为困难的日益增长,给我国食品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即便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是事实,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中我国食品出口贸易也遭遇了瓶颈。

3.2中国与X食品进出口的贸易现状与特点

食品产品和食品原料这两部分交易内容是食品贸易定义的最好诠释,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之间的食品贸易就已经开始了。早起中美贸易主要是以初级农产品贸易为主,例如小麦、粮食等最为基本的食品。在改革开放后,两国之间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贸易方式和食品类型。2001年中国加入WTO,贸易总额因此也进一步增加了。在两国合作下双边贸易持续不断发展,经济实力大大提升,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也因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日益显现出重要性。虽然在2008年的金融危遭受了短暂的下降,整体上来说中美双方的贸易额依旧呈持续上升的状态。同时,两国的经济制度和历史发展使得两国食品工业类型也大不相同,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内食品工业主要仍然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初级农产品)主导,X是世界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其食品出口类型却和中国大不相同,美方主要是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包括各种深加工食品。这表明中美两国的具体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食品贸易种类也不尽相同,但它们是互补的。目前,X已经是我国第二大食品贸易伙伴国,同时,中国也是X的第二大食品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8]

但近年来,在中美经贸日益频繁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美方国内出现政治经济的问题,贸易保护主义,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层出不穷,摩擦日益增大,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给对方国家增加关税是最明显的主要表现,而关税对于一个国家进出口而言是一项影响极大地因素,2018年WTO统计的关税数据显示,2017年X对中国的进口农产品实施3.1%的加权平均关税,完全免除进口关税29%,46.1%进口额零关税,相反,X对智利实施的农产品加权平均关税为2.1%,关税零产品的覆盖率99.7%,墨西哥的农产品加权平均关税为5.7%,但零关税农产品覆盖率也高达99.7%,这些数据和中国比起来,明显得出我国的进口食品面临关税更高的问题。[9]

从现状和特点可以看出,我国食品出口美方成本不断上升,国际竞争力也有所影响,严重影响了中美贸易的正常关系,贸易摩擦也使得双方在食品领域的贸易受到伤害。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美方的行为无疑使严重阻碍中美食品贸易发展的,很明显这不是双赢且不可取的策略。

4.从食品贸易结构特征分析中美贸易战对食品贸易影响

4.1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两国贸易不平衡事件持续发生,中国和X之间的贸易摩擦也由此频繁起来,并不断升级,其中也涉及到了两国的食品贸易,而高关税和那些隐形的非关税壁垒正是引起两国贸易摩擦不可忽略的导火线。食品贸易是X对中国的出口优势的双边贸易的重要领域,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势必会给两国的进出口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当美方对我国出口产品增加关税,便会出现贸易破坏效应:指进口国对出口国产品征加关税后,便会降低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出口量,或者不向进口国出口(Bown&Crowley,2007)[6]换而言之就是美方对我国的产品增加关税后,我国出口到X的产品成本就会提高,X便会减少中国的进口量。这个贸易破坏效应还会导致我国与其他贸易国伙伴的贸易规模下降,假设我国对原材料等需求下降,而恰好我国的生产原料需要从第三方进口,那么我国的也会减少对第三方国家的进口,贸易量从而受到连锁的减少影响,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量也会减少。[7]

中国连续十八年成为全球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有调查显示,2012年国外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6起,涉案金额高达30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4和3.1倍。不得不承认,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在随着两国贸易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也不断升级,食品贸易中,蜂蜜、大蒜、小龙虾、浓缩果汁等不少产品都涉及到了反倾销,食品企业频频遭受反倾销的困扰,不少中小企业为此感到头疼,中美贸易摩擦更加使得中国本来具有比较优势的许多商品,失去了竞争力。

本次将从市场进出口总量、进出口商品结构、进出口地理方向这三个方向分析我国近年来和美方在进出口食品贸易方面的现状,选取食品及主要供应食用的活动物这一主要方向作为调查对象。

4.2市场进出口总量分析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后,国民生活水平也相应不断提升,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布,我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起来,得益不少现代利民政策的逐渐出台和贸易便利化政策的完善,进口食品也因此逐渐走入了普通百姓们的餐桌,渐渐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2018年这十年间,进口食品规模出现高速增长,在17.7%的复合增长率下,我国食品进口额首次超过700亿美元,其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进出总额呈持续平稳上升的状态,在2018年达到648亿美元。

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成为全球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之一,进口总额达735.6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3%。国家数据统计局中得出的贸易数据来看,水海产品及制品、肉类及制品、乳品进口额都突破百亿美元规模,比2017年净增长119.亿美元。

  表2 我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进出口总额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注:数据来源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数据统计局网

4.3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4.3.1进口方面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不少国外高质量、多种类、更安全的食品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强烈需求,而满足这一需求的主要途径正是进口。据统计,中国进口食品贸易前10大类目分别为:肉类、油脂、油类、乳制品、水产及制品、五谷杂粮类、酒类、糖类、饮料、干果、糕点饼干,约占中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90%。从国家反馈的进口具体数据来看,2017年,乳类蛋类等食用动物产品进口总额在2015~2016下滑后继续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达到了5069.95百万美元。肉类鱼类等产品和饮料酒醋产品在2018年大幅度增加,体现了国内需求量增加的趋势,谷物淀粉点心类产品则保持持续稳定增加的速度。

表3 我国2014~2018年进口食品主要分类(单位:百万美元)

HS编号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世界 X 世界 X 世界 X 世界 X 世界 X
04章 6490.64 587.27 3303.43 298.68 3516.73 268.95 5069.95 427.85 5601.29 328.73
16章 248.95 3.52 238.80 4.17 182.97 5.53 239.09 4.85 394.33 4.96
19章 2814.46 76.45 3838.01 133.01 4559.06 120.16 5685.82 120.19 6665.80 143.14
20章 765.86 220.51 875.84 241.21 981.53 267.28 1093.18 272.43 1401.76 350.24
17章 1786.01 102.49 2080.25 72.20 1460.10 60.45 1407.72 79.12 1421.41 91.71
22章 3159.32 144.26 4282.46 281.37 4786.51 500.98 5288.41 137.88 6434.46 406.62

注:世界数据来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数据统计局网,其他数据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http://comtrade.un.org)整理所得。食品分类来自HS编号(04章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16章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19章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的制品;糕饼点心;20章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17章糖及糖食;22章:饮料、酒及醋)

由上表看出,2015年后从美方进口的乳品蛋品这类产品金额大幅度下滑。大豆是中美两方食品贸易的主要食品之一,我国从美方进口的大豆占X大豆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数据显示我国在2018年从美方进口大豆数量高达1664万吨,金额为457亿元。但2018年,在应对中美贸易战中,中方对美方进口大豆增加25%的关税,这一举措无疑引起了中国大豆市场的波动,大豆成本提高,国内大豆也可能出现供不应求,引起相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

我国从X进口的猪肉总进口猪肉约13%,美方并不是我国进口猪肉的主要对象,对于美方增加猪肉、猪腿、猪肝等猪肉制品增加关税25%这一条例,对我国猪肉进口来看影响比例比较小。有学者推测,在未来的食品进出口发展过程中,动植物油脂及分解类进口产品的总额也将会进一步下降。[10]对于受欢迎的蔬菜、水果、坚果等着制品的进口总额需求将会继续上升,虽然鲜果进口成本增加15%关税,但从2014年开始蔬菜类水果类进口额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极大的体现了我国蔬菜水果类对X进口的需求,影响比例也不会很明显。

由此而看,虽然受贸易摩擦影响,2018年我国总体自美进口同比增长率虽然下跌了,进口走弱趋势也明显,但食品类产品总体进口额在2018年保持稳定状态,同比增长32.31%,由此可见我国部分食品产品确实会受到关税影响,小部分类别如大豆会有明显变化,但大部分食品类进口影响比例较小。

4.3.2出口方面

从往年数据总体上看,占据我国食品出口中最主要的主要门类是肉类,水产及其制品和蔬菜水果及制品,加总在各个年份均占据总出口额的80%以上,其他食品出口数量少、占比小,规模相对比较稳定,与我国的农林牧渔产业发展基本态势也吻合。[11]由2013~2018年出口货物的主要分类中可以看出,肉鱼甲壳动物等制品和蔬菜水果及坚果类产品出口量远远大于其他类食用产品。

表3 我国2014~2018年出口食品主要分类(单位:百万美元)

HS编号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世界 X 世界 X 世界 X 世界 X 世界 X
04章 586.07 13.72 606.07 14.60 589.72 14.52 588.23 14.86 589.65 16.14
16章 8881.92 1414.61 8004.59 1305.76 7941.76 1240.93 9024.18 1411.84 10252.07 1570.54
19章 1573.20 167.31 1527.57 170.50 1579.09 185.466 1650.11 183.98 1993.22 215.363
20章 7634.47 1085.61 7386.47 1102.76 7337.74 1070.39 7693.66 1094.18 8050.43 1239.0
17章 1540.36 184.28 1562.49 162.85 1706.94 177.61 1759.25 181.11 1828.87 199.88
22章 1651.20 45.89 1993.89 49.39 2203.21 62.30 2227.02 62.90 2368.51 86.35

注:食品分类来自HS编号(04章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16章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19章谷物、粮食粉、淀粉或乳的制品;糕饼点心;20章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17章糖及糖食;22章:饮料、酒及醋)

从2014~2018年中美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两国食品贸易仍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我美方依旧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即便如此中美贸易顺差反而增加。在2018年,进出口美方的总额占我国总额比重的13.7%,同比增长8.5%,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58%,其中对美出口总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9.23%,达到了4684.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对美出口同比增长率与上年(11.32%)大体持平,显示我国对美出口保持稳定。蔬菜水果(20章)等制品类增速较快,谷物、粮食粉、淀粉类制品(19章)突破了200百万美元的总出口额度,饮料、酒和醋类产品(22章)也跨越70百万美元,达到86.35百万美元的总出口金额。

4.4进出口地理位置分析

和2008年十年前相比,我国的食品进出口主要来源国家变动不大,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是进出口国家贸易额对比起来则相对波动较大,X在2008~2018年稳居我国的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第一,是我国食品进口来源第一大国,但是2018年后,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的食品贸易总量相继超过了X。

2018年,我国从国外进口食品的国家数量达到187个,其中进口食品贸易总额顺位前八的国家是:新西兰、澳大利亚、X、印度尼西亚、泰国、加拿大、法国、巴西。从这八个国家进口的食品总额占我国总进口额的52.59%,达到了387.2亿美元,其中占比最高的除了X外,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入榜,新西兰占比8.76%,澳大利亚占比8.72%,X占比7.59%。

表5 2018年我国食品主要进口国家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注:数据来源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数据统计局网

其中原因和关税也有相关,美方对华进口猪肉、猪腿、猪肝等猪肉制品增加关税25%,加上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居民对牛肉进口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不少国内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对肉类的质量也大幅度提高。2018年进口肉类总重量已经超过了100万t,因为对肉质的要求提高了,我国的进口来源地也逐渐倾向于生态环境优美的优质牧场,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替代中国向X进口肉类及制品的来源地。

乳品方面,在中美贸易战影响下,财政部宣布原产于X的婴配粉加税25%,进口奶粉受到限制后,给国内市场和其他国外替代市场空出来转机。我国奶粉在2018年上半年进口量相比2014年增长了20.7%,达到了60万吨的数量。从历年数据来看,X进口奶粉虽然占据我国奶粉进口数量的一定比重,但并不是主要的进口地,大部分进口配方奶粉更多是来自欧洲、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这是因为欧洲、澳大利亚等国的产品质量优良,比起X进口奶粉,竞争优势更大,由此也可看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何会替代X成为我国食品进口的替代国。

5.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本文的数据基于2014-2018年中国食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在对中国食品进出口中分类出主要的食品产品,并分析进出口的现状和结构,结合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食品进出口的贸易影响。结论如下:一、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之而来出现了对进口食品多样化、多种类、更高品质的需求,食品进口已经成为了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二、美方是中国的食品进出口大国,但在中美贸易摩擦下,关税税率的提高对长期贸易来说不利,某些食品种类已经开始出现替代X进出口来源国,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在未来的食品进出口发展过程中,动植物油脂及分解类进口产品的总额将会进一步下降,从美方进口的乳品蛋品也将有下降趋势。三、目前我国食品进出口市场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实现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多样化,可以积极寻求替代市场,目光转向“一带一路”等沿线食品进出口有潜力供需互补的国家。

5.2对策建议

5.2.1国家层面

在乡村建设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与此同时乡XX也不断发掘创新新的经济增长点,XX统筹规划好农村的经济发展,让有机农业等食品种植也逐渐开始走出世界进行对外贸易,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xxxxxxxx有言,“进口对增加要素的供给、推动技术进步,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进口在补充资源供给不足、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商品进口的组织协调,探索联合采购等办法,降低进口成本。”[12]此而言之,XX应该为中国进口提供一个更加积极和便利的外部条件,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利用自由贸易协定(FTA)降低进口成本,化解进口食品贸易壁垒,FTA协定涉及了很多有利于食品进口关税减免措施,例如中澳协定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保障措施仅针对全脂奶粉,后者保护措施涉及牛奶奶粉奶油和黄油,在奶制品方面,只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中国签订有协议,这对我国食品贸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更利于保护我国食品贸易的进出口发展。[13]

其次,也应该注重和留意发达国家进口高质量食品,与发展中国家进口多种类食品相结合,关注并挖掘发展中国家中有明显的资源优势食品,例如“一带一路”中沿线合作的国家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信息通报、风险预报等方式,建立不同层次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和合作平台,并且在区域谈判中给予特别关注,发挥好进口在调配跨国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有效避免进口来源地选择区域被局限的情况。[14]

5.2.2企业层面

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形形色色的摩擦纠纷不可避免,在面对反倾销的时候,不少企业缺乏了解国家贸易法规的专业人才,在遭遇反倾销的时候,大部分企业不知道如何应诉,甚至在面对反倾销时无力反击。由此可看出,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也可以大力培养反倾销人才,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国外反倾销的法律法规,借助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是积极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商标包装、公关广告、企业转型升级都不失为攻克国外竞争力弱的好方法。中小企业应学会改变原来的旧的经营观念,积极加入国际贸易的合作,拓展自己客源的多元化,转变市场斩落,使得市场多元化起来,从单纯的低价竞争转向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质量升级,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再有,调整出口结构,寻找出口替代市场,我国以肉类,水产及其制品和蔬菜水果及制品食品为主要的食品进出口商品结构,大部分食品出口商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区,为了实现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市场多样化,可以积极寻找可以用替代的其他市场。

其次进口对象多元化,减少对少数国家进出口的依赖,也能降低中美贸易摩擦之间带来的风险,更加利于货比三家,找到更优质量、生产成本和价格方面更具有优势的产品。举例子:2018年X大豆占据了我国的大部分市场,中方对美方加增加25%大豆关税之后,平均每吨X大豆成本增加了七百到八百元不等,比巴西大豆高300元每吨,随着关税制裁让大豆价格不断上涨,国内的大豆企业进口,开始逐步转向了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这便能够有效化解了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进口风险[15]

这几年来,中美贸易战的打响并事态不断升级,势必是会造成X食品的进口的不断减少,而价格的提高也会使得消费者减少购买X进口食品。对于其他国家进出口食品来说是个发展的机遇。中国进口食品贸易势必减少X食品比重,寻求更多货源来填补X食品的空缺,从而行成更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而不是在某些产品上过于依赖X。

参考文献

  • 张莉侠,孟令杰.2006.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11):45-49.
  • 林海,任惠.中美农产品贸易收益核算及贸易摩擦的影响分析[A],国际经贸探索,2020,36(1):4-16.
  • 唐文浩,黎峰.2017.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俄双边贸易收益核算[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03):139-154.
  • Los,B.,&Timmer,M.2018.Measuring bilateral exports of value added:a unified framework[J].NBER chapters.
  • 潘丽丽.美日贸易战对中美贸易摩擦借鉴意义[J].北京金融评论,2018(03):113-119.
  • 蔡溢.中国食品进口需求趋势及优化策略[J],AO农业展望,2019,6:83-87.
  • 姜欣颜.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 石晶晶.中美食品贸易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研究[J],纳税,2017,19:1-2.
  • 赵萍,贺梅英,林依颖.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影响研究[J],南方农村,2019,4:16-19.
  • 孙林,胡菡月.中国进口食品种类大幅度增加:收入分布重叠维度的解释[J],财贸经济,2018,8:123-124.
  • 刘笑诵,郭世静.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物流贸易2016,19:1-2.
  • xxxx.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 Hyde,Matthew,Key agricultural outcomes of recent free trade agreements [BL/OL].(2015-10)[2019-06-02].
  • 吕煜昕,池海波.我国食品进口贸易与质量安全现状研究[J].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2019,2.
  • 刘景芝.中美贸易摩擦对大豆市场的影响分析[A],山西农经,2019,13.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1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526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2月11日
Next 2023年3月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