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选题缘由
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家长对于英语重要性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英语教育的研究中心也由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方法等主流内容转变为广泛地关注英语学习起始年龄,从幼儿园甚至更早的时期开始让幼儿接受英语教育,低龄幼儿接受双语或全英语言的课程、活动等教育受到众多家长青睐,但早期英语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良莠不齐,全英模式的教育形式需要引进外教,幼儿接受教育所需成本提高,但对幼儿进行早期英语教育成效较慢,因此这种现象近来也招到很多争议。
有鉴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早期英语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性研究来探讨幼儿早期英语教育对于其母语以及英语能力发展的影响,论证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早期英语教育作用有效发挥的策略[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基于早期英语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的研究主题,笔者试图论证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幼儿园早期英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其次,幼儿早期英语学习对其今后母语及英语能力发展的影响性;再次,影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在充分调查与观察之后笔者期望可以通过本研究提出较为适用于本省市的早期幼儿英语教育策略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在其发展关键期的提高,并对相关研究提供有参考的理论与实践依据[2]。
1.2.2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当前幼儿园内实行的早期幼儿英语教育可行性进行探讨,在探讨中通过对教育本质、语言学本质的思考结合幼儿英语教育现状进行合理分析,对于国内幼儿早期英语教育的可行性作出论断,为早期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实践角度出发对早期英语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的母语及英语发展程度与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进行对比研究,以发现英语教育对于语言发展能力的长效影响,对于早期英语教育的开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另外,幼儿园英语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怎样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运用何种教学资源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对于解决这些问题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3]。
1.3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法,笔者便根据选题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以早期英语教育合并语言发展等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内进行了查阅、选择、甄选、整理、分析五个阶段,对文献内容认真研读、仔细思考,发现相关文献资料中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进行研究。本文运用了测试法,笔者在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与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中做了相应的语言输出能力的测试,从多角度地论证早期英语教育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中为获得一手资源笔者在研究的始末贯穿着观察法,主要是对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与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进行语言行为的对比观察,在此基础上形成观察记录以确保本研究所用资料的准确性[4]。
1.4研究内容
本文拟应用文献法、测试法以及观察法开展了有关于早期英语教育对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重点对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与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进行了对比测试,从科学实证的角度用数据证实了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在语言能力上的优势进而得出早期英语教育对幼儿语言发展能力有正向影响的结论。
1.5文献综述
1.5.1国外研究综述
语言学习关键期争论的研究
世界各国的联系包括多方面,除了当前世界主流的合作与融合趋势,还有此前的战争趋势,这些不同形式的交往都促进了英语语言的广泛传播与学习。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范围内就已经形成了一股外语学习的热潮,20世纪中期,最初提议在小学阶段学习外语的国家是X,此后,亚、欧、非等多个大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在重点小学进行了外语学习的初步尝试与试验,因此在这一形式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与末期先后两次召开了专家会议探讨外语学习最佳年龄的议题。
众所周知,教育心理学上有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的相应理论,这一理论对于学习指导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对此,神经心理学专家Penfield、Roberts等人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从大脑的可塑性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并提出人类十岁前为语言学习关键期的论断,在此基础上心理学家Lenneberg于1967年开展了更加深刻全面的研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通过与实证研究的结论相结合,他提出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就是指语言学习需要在大脑完成单侧化之前进行,这一理论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甚大,也引发了学界热议,其中赞成与反对者一时间争执不下[5]。
赞成者的观点主要有三点,即第一,语言学习存在所谓的关键期;第二,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分析可知幼儿具备语言学习的条件,适宜学习语言;第三,语言学习不仅对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更对幼儿的认知以及社会性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语言学习关键期据说的反对者也不在少数,其主要的反驳点围绕着语言学习关键期存在的真实性、幼儿语言教育,特别是第二语言教育的整体情况不尽如人意、过早进行第二语言学习对于这种外语的培养以及对本族语来说都带有负面影响。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从各自的视角展开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J.Asher、Garcia、S.Oyama等人先后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一致认为语言学习,尤以第二语言为主的语言学习有必要在关键期内进行,越早开始语言学习便会取得越高的学习效率。而以Krashen为代表的反对者也提出了著名的输入假说理论,认为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只有获得足够量的理解性输入加之适当的情感过滤就可以达到较好的语言学习效果。这些学者从多种角度对语言学习关键期进行辩驳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6]。
1.5.2国内研究综述
幼儿英语教育可行性的研究
随着世界各国有关外语学习年龄与教育问题的研究进入白热化阶段,我国国内也开始了对于幼儿英语教育可行性的研究历程,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者学习外国学者的相关经验,开始思考国内幼儿英语教育的年龄起点问题以及是否存在语言学习关键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语言学习关键期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两个阵营。其中支持者就是关键期说法的赞成者,这些学者认为无论是母语还是英语在教育上都有关键期,而这种关键期就是幼儿阶段,他们所持的理由如下[7]:
第1,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具有优于成人的语言习得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心理、生理、认知等多个方面,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高晓静、李小聪、杨萍等。第二,在幼儿阶段进行英语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如英语学习首先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增强语言敏感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够推动母语的学习与掌握,同时幼儿通过外语的学习还能够对事物建立概念化的认识,发散思维能力也有相应提升,这些观点在余珍有、唐燕群等人的论文中可见[8]。
除上述支持语言关键期的学习外还有如戴炜栋、束定芳等学者一样反对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的学者,他们经过研究明确任何年龄阶段进行外语学习只要应用正确的方法都有可能成功,但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关于国内英语教育中极度匮乏的英语学习环境是反对语言学习关键期与英语教育可行性争辩的最关键因素。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对幼儿外语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提出质疑,没有高素质的外语师资、教材没有科学性、与母语极易相互阻碍都是他们忧虑与反对之处。
2相关概念界定
2.1幼儿园英语教育
幼儿英语教育与学前英语教育的概念有些类似,幼儿园英语教育也有其狭义与广义之分,本研究中笔者上所涉及的幼儿园英语教育为狭义概念,即各种幼儿教育机构(包括公私立性质的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开设的英语教育,具体指幼儿教育机构中的各级教育者依据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制定出恰当的英语教育目标,选择适合的英语语言材料,积极地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并运用多种教育手段、途径,培养幼儿初步的英语听说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个性品质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9]。
2.2幼儿语言能力
语言符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用于个体间的交流。语言学家提出语音、词汇与语法三要素构成,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外壳,词汇是材料,而语法建筑语言的结构规律。彭聃龄等著名心理学家提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其结构为音位、语素、词、句子。综合各位专家学者关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定位,笔者认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指幼儿通过认识更多的语言构成要素与更多地运用语言的途径达到加强对语言构成要素的认识的目的,即幼儿在对语音、词汇、语法等构成要素的心领神会基础之上对语言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有所提升以达到熟练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得到提升[10]。
由于能力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监测能力问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长期的观察与实践研究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本研究中将语言发展能力的监测转化为语言学习效果(成绩),也就是将抽象性的能力问题的评价转变为可观测的具象的分数指标进行本研究[11]。
3幼儿语言能力的构成维度
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所能达到的语言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体现了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的发展差异性,遵循了总体上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同时还体现了幼儿发展的连续性,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幼儿发展的阶梯性。在《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幼儿语言被划分为两方面能力,总计八个子条目,以下笔者将这些条目及部分语言能力目标简介如下[12]。
3.1听说能力
听是幼儿说的前提,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必要的输入与储备阶段,《指南》中明确将听和听懂作为幼儿语言能力的第一方面且位列第一条目,这就肯定了听作为输入源泉的重要作用。幼儿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地听,学会倾听是交流中必要的词汇积累过程,其次幼儿应在听的过程中掌握不同情绪、不同语境所对应的不同的语气语调变化,理解交流者的内心感受,最后,幼儿需要在听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能否理解、听懂交流者的言语意思,且在不懂时提出必要的疑问[13]。
在必要的听的充分储备之后,幼儿将语言转化为在不同情境中与不同的交流对象展开说的表达。这一阶段内,幼儿将需要勇敢地使用已经掌握的词汇与语句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幼儿自主表达意愿的生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自主交流的环境下幼儿才能更好地发展其语言能力。在听与说的基础之上,幼儿形成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关注语言表达的文明性,规范地使用语言,注重交流过程中人际交往的礼仪性,是将语言能力上升至道德层面进行定位。
3.2读写能力
阅读与书写的能力是建立在听与说的基础之上的,是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在阅读与书写的能力目标中首当其充的就是具有初步的听读的能力,喜欢阅读,喜欢听书、听故事,进而将其中的内容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形成有效输出从而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其次,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阅读与书写的第二阶段目标就是要建立初步的阅读理解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阅读难度低的文字及图像信息,可以理解阅读内容所传达的信息,并能大致说出其内容。最后,阅读与书写的能力中要求幼儿具有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将读到的信息转化为幼儿年龄发展所能对应的语言符号或是图像符号[14]。具体信息如表3-4所示。
表3-4幼儿语言能力维度第二方面三项条目
信息目标
读与写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3~4岁4~5岁5~6岁
1.经常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1.经常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1.经常专注地阅读图书
2.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讲给别人2.喜欢谈论图书和故事
3.爱护图书、不断撕乱扔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感兴趣3.阅读中对文字感兴趣知道意义
读与写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4岁4~5岁5~6岁
1.能听懂短小的儿歌与故事1.能大体讲出听到的故事内容1.能说出阅读作品的内容
2.会看图像,能根据画面说出图片信息2.能根据图画说出大致信息2.能根据情节续编、创编故事
3.能理解书上文字与图片是对应关系,并且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3.能根据作品展示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口要表达的情感3.能达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
读与写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意愿与初步技能
3~4岁4~5岁5~6岁
1.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情感1.愿意用图画符号表达想法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
2.尝试正确握笔2.在成人提醒下写画姿势正确2.会正确地写自己的名字
4早期英语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性研究
4.1研究基本信息
4.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笔者在实习所在的H市根据实验对比所需的被试要求抽样选择了四所幼儿园,其办园性质均为公立幼儿园,其中两所幼儿园有成熟的幼儿园英语课程与英语兴趣活动,而另外两所幼儿园暂时未开设英语课程与英语兴趣活动。笔者选择这四所幼儿园的10个大班作为被试的选择范围[15]。
为增强对比的有效性,笔者对这10个大班的幼儿家长进行了问题调查,主要调查目的在于对参与研究的幼儿进行严格的筛选,以确定研究中的对照组幼儿绝对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早期英语教育[16]。因此本次参与调查10个大班幼儿的家长证实,在289个幼儿中,有早期英语教育经历的幼儿人数为223人,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人数为50人,进而笔者在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中随机挑选了50人作为对比。故此,笔者确定本研究的两组幼儿分别为A组(有早期英语教育经历的幼儿50人),B组(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人数为50人)。样本总量情况如表4-1。
表4-1样本总量情况
总数男生女生
未接受过(B)50 38 12
接受过(A)50 18 32
总计100 56 44
4.1.2研究空间与问题
幼儿语言展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短期内可以见成效但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与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之间的差别并不显著,需建立长期观察机制以及动态发展性的对比机制,语言能力发展的表征方式以幼儿的说与书写能力为主要的输出方式,但是幼儿园去小学化是国家所倡导的,因此本研究以幼儿说能力的考察为主要对比研究方向,这也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主要评价内容,因此鉴于这一点,本研究中笔者拟研究的具体内容为:
早期的幼儿英语学习经历是否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促进句子表达的完整性与清晰性,从而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当前幼儿教师及家长理解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的关键范畴。
4.1.3研究假设
在确定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之后,笔者在其基础之上形成了本研究的假设:
早期的幼儿英语学习经历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促进句子表达的完整性与清晰性,从而提高幼儿说的能力,也就是能够获得更好的交流效果,同时,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在说能力测试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4.1.4研究过程
(1)确定测验结构
本研究中针对幼儿说的能力笔者拟定进行幼儿句子水平测试,旨在对幼儿所说句子的正确性、丰富性、生动性等方面进行测试,以这三个维度确定测试的主要任务及内容,分别包括语句复述测试、语句的理解测试、语句的扩展测试以及比喻句扩展测试,具体要求及样题如下:
语句复述测试
该题型主要考察的是幼儿句子复述的正确性与策略。针对此题型笔者撰写了12道题目,每道题目中分别包含3个句子,组内的3个句子按照统一的句子模式编写,按照句子组成部分的由简入难、由基本到复杂的规律层层递进组成每组的三级测试句。

(2)确定测试规则
本次测试笔者将与被试幼儿进行互动式交流测试,同时为了排除幼儿测试结果受到如兴趣、紧张程度等其他因素干扰,因此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与幼儿保持密切接触进行有效互动。
本次测试的具体规则如下:第一,总则,即每一项测试都要遵守的总体规则。第二,各项测试的具体规则包括指导语、示范题、测试过程的具体说明。
规则名称规则内容
1.指导语目的在于向幼儿说明测试的要求,使其明确重点,每题指导语不同。如: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叫做跟我一起这样说。
2.示范题目的在于幼儿能够更清晰的认识到测试内容的具体要求。
3.测试过程说明幼儿注意时间有限,在测试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偏离教师的指导,笔者在每一题目开始测试前都加之细则,强调规则,如复述测试中笔者在做到语速平缓、吐字清晰的基础上要在特别之处做重读强调,而幼儿被要求不能打断测试教师的话。
(3)确定测试步骤
笔者在测试中依照开场指导语示范练习测验这四个步骤对上文提到的四项任务逐一进行说明,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严格按照以上四个步骤进行。
4.2测试案例实录
笔者在此次研究中拟进行四种题型的测试,在上笔者以比喻句扩展测试的案例为便进行实录举例。
开场与指导语:刚才的游戏小朋友们表现的特别好,现在我们要在上一个游戏的基础上加一点点难度,想不想挑战一下呢?这个游戏是说的有趣,大家要在老师说话之后把老师的话变得更加有趣。(此时幼儿已经有了参与的兴趣)
示范练习:在语句扩展之后进行比喻句扩展测试很容易让参与测试的幼儿将两道题目混淆,因此笔者将特别强调这一题的规则改变了,并且笔者手持练习题对应图片进行示范。
教师:这是一个鸭梨。(说话时指向图片)这句话老师要说的有趣就会说:这是一个像灯泡一样的鸭梨。老师还可以说:这是一个像葫芦一样的鸭梨。说完顺势拿出下一张图片,指着图片说:那是一个苹果。你们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呢?
幼儿A:这是一个像灯笼一样的苹果。
幼儿B:这是一个红红的像太阳一样的苹果。
幼儿C:这是一个大大的像太阳一样的苹果。
测试:在测试中笔者说完每一道题目后都会给予幼儿5秒钟时间思考,如果在此之后没有幼儿回答,笔者将作一些提醒,如:这是一什么样的像什么一样的)。如果幼儿还没有回应或表示不能说出答案则按顺序进行下一道题目。
4.3数据分析
4.3.1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中笔者选择进行对比研究的样本总量为100,针对笔者设计的四种题型进行了相应的测试题发放与回收,得到有效样本90份。总体数据情况如表4-2。
表4-2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类别复述测试(份)理解测试(份)扩展测试(份)比喻扩展测试(份)总计
未接受过50 50 50 50 200
接受过50 50 50 50 200
总计100 100 100 100 400
4.3.2测试数据情况
(1)语句复述正确性情况
笔者通过对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与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进行语句正确性测试后将结果用统计软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如下表所示,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的幼儿即A组幼儿语句复述正确性测试的平均分数为33.37分,而未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即B组幼儿的平均分为31.63。
表4-3 AB组幼儿语句复述水平差异分析数据表
维度M MAX MIN
A 33.37 36 24
B 31.63 36 20
注:M代表平均分、MAX代表最高分、MIN代表最低分。
(2)语句理解正确性情况
在语句理解正确性情况的整体比对中笔者发现A、B组幼儿在语句理解正确性成绩中显示出了较为相近的平均分即A组10.60分,B组9.77分;从整体数据来看,A组幼儿在这项总分为12分的测试中其成绩主要集中在高分数区间,即11-12分的人数为19人,B组幼儿的测试成绩以中间分数居多,即在9-11分区间的人数为23人。虽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总体来看A组幼儿的成绩高于B组幼儿成绩,也就说明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理解力相对更好。
(3)语句丰富性扩展情况
针对语句丰富性扩展问题笔者也在A、B组幼儿间进行了相关对比分析,从整体分数来看,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其语句丰富性扩展测试平均分17.73分,而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的平均分数为14.73分,测试中最高分也出现在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中,更重要的是有过早期英语学习经历的幼儿在本项测试中最低分也明显高于未接受组。具体情况如表4-3。
表4-4 AB组幼儿语句丰富性扩展差异分析统计表
维度M MAX MIN
A 17.73 27 12
B 14.73 23 8
(4)比喻扩展情况
比喻扩展测试是在丰富性语句扩展的基础上展开的更进一步的语句生动性测试,在研究中笔者收集了A、B组幼儿在比喻扩展问题上的作答数据并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得出如表4-4所示数据。
表4-5 AB组幼儿比喻扩展测试差异分析统计表
维度M MAX MIN
A 16.02 21 10.5
B 11.28 19 4
如上表所示,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与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在比喻扩展测试中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其中从平均分数上来看,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组高于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4.74分,说明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之间没有过大的差异性,整体水平较高,而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在语言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较大,也就是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其语言能力更强。
5我国早期英语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5.1问题
通过上文论述与数据可知,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其语言能力明显优于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因此幼儿时期学习英语成为了一种热潮是可取的,只是早期英语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5.1.1幼儿英语教育的概念不清
幼儿英语教育在概念上认识不清是当前国内早期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在笔者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英语老师对于双语与英语教育的概念有混淆。当前幼儿英语教育的输入量严重不足,因此无法达到双语教育的要求,英语在国内是作为外语学习的,幼儿家长及教师应准确把握,根据国情尽可能加强早期英语教育的力度。
5.1.2幼儿英语教育作用不明确
幼儿英语教育作用不明确是早期英语教育的问题之一。很多教师认为英语教育就是让幼儿学会更多的词汇,能说简单的日常交际句子,如笔者进行实习的指导教师李老师说:幼儿英语教育就是让他们能看物识词,会说出对应的英语,程度再好一点的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这种认识是对幼儿英语教育作用认识不明确的表现。幼儿英语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促进幼儿识记更多的英语词汇,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英语语言学习兴趣、培养一定程度的语音、语法敏感性以及促进英语与母语共同发展。
5.1.3幼儿英语教育监控不足
当前幼儿英语教育盛行,幼儿英语教育机会多,但有关部门对幼儿英语教育监控力明显不足,很多幼儿园及教育机构是趁市场需求之热开设各类英语教育课程及活动,但对于幼儿所需却一无所知,也不能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因此造成了很多早期进行英语学习的幼儿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或是抑制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如笔者在观察中也发现,一些幼儿因为英语发音不准却被教师逼迫反复朗读造成了他们不愿开口说英语甚至汉语,丧失了必要的输出的强化因而语言能力发展受到了抑制。
5.2解决对策
5.2.1加强学习、理性看待早期英语教育
面对早期英语教育热潮,家长与幼儿教师都应保持理性,加强学习,可以利用家园共育的模式,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聘请幼儿英语教育专家为英语教育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培训,使家长避免盲目跟风逼迫幼儿学习英语。同时,幼儿家长与教师应从幼儿自身的语言发展现实情况出发,不急功近利,不拔苗助长。
5.2.2加强对幼儿英语教育的监管力度
幼儿英语学习的作用可正可逆,以正确的目的为导向引导幼儿进行英语学习可以在语言发展关键期促进其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快速习得,培养其兴趣,同时这种能力会迁移到母语学习上,而在利益驱使下的幼儿英语教育会让幼儿负担加剧,厌学弃学英语,在幼儿时期挫伤其学习兴趣。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当前国内教育市场上的幼儿英语教育监管,如建立完善的幼儿英语教育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具有招生资质的幼儿英语教育机构负责人进行学习;还可以在英语教育的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与时间上进行规范,如根据幼儿注意集中性不强的特点,设立章节课程时长不超过15分钟,英语教育以活动、游戏、歌曲为主等具体性要求,只有加强监管才能规范早期英语教育的有序发展。
结论
长期以来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培养以及早期幼儿英语学习的必要性都备受重视。因此,本研究笔者即以早期英语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科学实验的角度出发在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与未接受过早期英语教育的幼儿之间展开代表语言表达能力的说的输出能力测试,证实了早期英语教育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也就是文中所述的在幼儿语句复述的正确性、不同语句句式的理解、语句扩展丰富性上还是在语句生动性创造上均有一定的提升,这也就是证实了幼儿英语学习不仅在英语能力上有一定的提升与促进作用,在第二语言对于母语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英语教学在国内教学体系中,尤其是幼儿教学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下,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对于幼儿英语及汉语语言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早期英语教育在对于国内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
本研究历时三个月,在幼儿园的观察与测试中笔者获得一手资料,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这种量化指标支持的研究更有利于科学地展现出早期幼儿英语教育对其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这种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致谢
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路即将进入尾声,我们将有一个全新的生活开始。在历时数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了,在这段时间中我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碍,回想起来也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本研究及论文都是我的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之下完成的,没有老师对我的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以及老师无私的为我论文进行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的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在此,我要向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最后,也感谢其他老师在我大学四年之间给予的专业的指导,这四年的学习中,各位老师丰富了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为我今后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鸿杰.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6-27.
[2]李伯令.第二语言对第一语言的效应[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9.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5-47.
[4]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5.
[5]朱曼殊.幼儿语言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2-48.
[6]曹英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之我见[J].才智,010(14):39-45.
[7]仲慧.书香漂流:谈早期阅读为幼儿语言轻舟扬帆[J].成功:教育,2010(6):123-12.
[8]钱海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J].宁夏教育,2014(01).
[9]许桂花.浅谈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3):147-148.
[10]魏锦虹.低龄儿童词义理解的策略[J].修辞学习,2015(2):74-76.
[11]宋雪松.儿童语言习得认知观与早期双语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5(1)18.
[%1]施丽群.在交往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3):62-63.
[13]倩.幼儿口语叙事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14]田玮玮.早期儿童被动句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5]吴琳.试论汉语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
[16]徐宝良.学前儿童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特点及其相互关系[D].浙江大学,201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