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在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发展环境及其进一步发展所需解决的困难,如何能更有质量地提高效益。利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来研究出当前我国IP产业的发展环境,预期结果是进一步分析出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成长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探索出推动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方法。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产业链上的企业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与互联网来提高IP变现质量、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提高IP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来引导和扶持网络文学IP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IP;IP产业链;文化产业
1、前言
1.1选题背景
21世纪也称互联网世纪,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我国的网络文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到2019年6月为止,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高达61.2%,对比2018年年底提升了1.6%,网民数量已达到8.54亿,相较于2018年年底增长了2598万。另外,我国的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55亿,半年内增长了5.2%。此外,中国网络文学在IP改编市场中的占比超过60%,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内容以及中国最大的UGC(用户生成内容)文化产品。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数据可以分析出,我国的网文读者数量基数是十分庞大的,而其也一直处于增长态势。除此之外,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我国的网络文学作者累计已经达到了1755万。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的崛起,融媒体的新兴,媒介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使跨媒体内容制作成为当前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要手段。在互联网时代下,无论是我国还是国外的IP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发展都得益于互联网与多媒体的发展。
此外,近年来我国愈发多的网络文学IP被改编成其他娱乐形态。每年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从女生们热捧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男生们一集不落的《庆余年》等等,许多剧情吸引让观众追得不亦乐乎的、某博讨论度长居热搜位的影视剧,其中有不少的原身都是网络文学作品。2017年,《择天记》网络播放量达286亿次;2018年,《如懿传》《扶摇》等头部剧集播放量破百亿……不少公司更是顺势推出该网文IP的手游或周边产品等。网络文学IP产业逐渐生成了一个强大的产业链。
经过了经年累月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内容消费需求与内容消费生产能力的共振,创造出了惊人的发展潜能以及市场容量。网络文学是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关键元素,当前的现实背景为我国的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相比于国外热门大IP的知名度、“吸金”能力以及产业链的结构丰富和价值链的延长度,例如哈利波特系列、漫威系列、迪士尼等,虽然这些热门大IP并非属于网络文学IP范畴,但是其产业链的运营与发展,仍然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相比之下,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发展仍有其局限性及不足之处,当然,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已进入XXX,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IP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各式各样的文化企业已凭借 IP 开发,实现了内部的纵横交错的横向多元化和垂直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范围经济以及规模经济[1]。近几年掀起的IP热潮主要源自于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IP产业涵盖领域甚广(包括影视IP、动漫IP……)。网络文学IP 能够凭借作品自身的影响力,将读者向用户角色转化,加之网络文学的行业规模和产业化发展的迅猛增长,网络文学渐渐与影视等其他形式的文化产业产生深度融合[2]。网络文学已成为文化IP产业的源泉。本文的研究目的之一便是再进一步分析我国IP产业的核心——网络文学IP产业的发展。分析当前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有利于挖掘IP产业更深层的发展动力,推动我国IP产业乃至文化产业继续向前发展,有利于我国向文化强国转型升级。
另外,IP“变现”热潮持续着,不少网络文学借此热浪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出现,但它们中有不少的内容缺乏创新、文学性,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此类网络文学 “变现”收益通常不高,且持续盈利能力不足,缺乏形成产业链的优良基础。也有不少商家在购得某些网络文学作品版权之后急于将其转化为收益,只是单一将IP直接改编为影视剧或是动漫,没有充分挖掘IP背后更深层的价值链,阻断了其横向与纵向的价值延伸。而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文学IP“变现”提供了更加便利与快速的平台,动画、电视剧、电影、游戏等均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资源整合,并通过多种形式集中在一起,为相互的内容进行补充以及对照提供平台。除此之外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介单向叙事的模式,为受众提供了反馈的平台,为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搭起了桥梁,丰富了IP的内容。本文通过研究近几年掀起的IP热潮现象与互联网在IP产业发展上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得出如何更充分地发挥“互联网+网络文学IP”的协同效应,更好地推动网络文学IP的高质量“变现”以及网络文学IP产业的发展。
最后,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核心在于IP本身,但其产业链涉及的上、中、下游产业、企业众多,其延伸、丰富则有赖于互联网手段,因此,利用好这一强有力的“武器”,网络文学IP产业链将会获得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通过互联网,网络文学IP可以利用多媒体、融媒体等从横向和纵向深挖IP价值,从多方面适当地挖掘潜在的价值与效益,延伸其价值链进而丰富其产业链网。至于如何能更恰当地利用好互联网手段以推动网络文学IP的构筑,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而这也是无论是网络文学IP还是其他IP产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将有利于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完善与丰富。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网络文学IP全产业链发展的条件分析是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的内容。
首先,粉丝经济推动IP的变现。原作和原作者固有的粉丝基础,我国网络文学历经数年发展,作者众多,作品数量数以亿计,其中有许多网络文学作者和作品已具备一定的忠实粉丝,加之粉丝群体主要以80后、90后为主,而他们也正是当前的消费主体,其经济能力不容小觑,他们愿意为对于原作或原作者的喜爱“买单”。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明星自身的粉丝效应。马铨及付晓雅在《跨媒体传播中粉丝经济形成机制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一文中曾提到,随着知识产权热进入文化产业市场,跨媒体传播已经成为各大IP的必由之路。然而,要创造出非凡的产品,生产者需要有效地利用粉丝经济,通过深层次多维度的合作来推动粉丝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对粉丝经济进行深耕,才能提高IP的变现效益。同样地,Lamu Zhuoma(2017)在其论文中也提到:“After having a great number of readers and fans, thisliterature will have the value of adaptation to transformintothe drama, film, dynamic, gamesor other areas of fancy.”如果一个网络文学IP本身没有一定数量的读者和粉丝,那么它变现的价值相对来说就不高了。可以说,粉丝经济是网络文学IP的变现夯实基础。
再者,如上述提到,跨媒体传播是网络文学IP多元化开发的必经之路。张凯在《互联网环境下IP产业的发展新趋势》一文中提出:“互联网的发展为跨媒体内容制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平台,电影、动画、游戏、自媒体等媒介均可在互联网上整合,通过超链接或网站的形式集中在一起,为内容的相互补充和对照提供了空间。”跨媒体与多媒体工具的发展为网络文学IP的变现形式提供了多种选择:影视剧、动画、游戏以及提供了多种交流平台。IP多元化开发能促进价值链条的延伸,随之而来的是产业链结构网日渐丰富,能带动更多行业与企业的发展。
Zhang Xu(2011)和Wei Jian(2011)经过模型分析得出,IP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依靠“government drive +market-driven + industry driven”,即XX、市场、产业三者共同驱动,但是目前,对于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研究尚未把三者结合起来分析。我国对于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研究主要在于,在IP变现过程中,粉丝经济以及多媒体是如何发挥效用以及其产业链的主要运营模式。但是,对于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其他推动因素或是自身出现的问题、如何更高质量地推动网络文学IP全产业链发展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2、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兴起的原因
互联网的普及与日趋成熟推动了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快速发展,由此也催生了融媒体、跨媒体等新型媒体,除此之外也离不开国家政策与战略的扶持、国民消费需求的转变以及粉丝经济等这几大要素。
2.1多样化的多媒体工具
互联网的发展、成熟催生了不少新兴媒体,也推动了跨媒体、自媒体的兴起,各式各样的网络社交平台也逐渐火热起来。这些都是助推网络文学IP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工具与手段。
跨媒体内容制作,指的是通过多种媒体(动漫、文学、游戏、影视等)共同围绕着一个主题(IP)来进行描述,相互弥补各媒体在情节构建、人物形象或细节表述方面的不足,以此来形成一个在丰富性和完整性上都更为完善的作品。也就是说,以一种累积的、连贯的或者整合的方式,跨越多个媒体、多个媒体平台的叙述,而每一个平台上的文本均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并且可以共同组成一个故事[7]。如今不少网络文学在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时,往往会通过改编部分故事情节来使人物角色更立体饱满、更能使受众理解,使原IP更更完整。以近期大火的网文IP改编剧《庆余年》为例,在该剧的改编制作中,在剧情推进方面也做了不少创新设计:加入许多互动性强的点来提高观众的共鸣和讨论度;在故事核心的设定方面,主题则设定为现代思维和古代制度的相互碰撞,这一矛盾和冲突更能让读者和观众投入更多情感,对主角的命运进程更加关注。猫眼数据显示,该剧自2019年11月26日上线播出至12月18日,仅仅是腾讯视频上的累计播放量就已达27.8亿。而游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IP,提高受众的体验。游戏通过建立精细的人物模型和三维艺术场景等方式,满足玩家对原作品场景的幻想,例如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手游中,东海龙宫、昆仑虚、十里桃花等经典场景以及凤凰、九尾狐等的灵兽坐骑都被精美绝伦地一一还原出来,满足了玩家对于经典场景及神兽的设想。据伽马数据所显示,中国2017年手机游戏销售收入为1161.2亿元,同比增长了41.7%。而在这些手机游戏中,改编自文化IP的,收入高达745.6亿元,占据了整个移动市场的收入60%以上。收入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文化IP改编的贡献,而其中也以网络文学IP改编为主。
另外,自媒体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种新兴形式的个人媒体,其具有门槛低、运作方便、形式多样的特点。在我国,近年来受众较多的自媒体平台有微信、抖音、豆瓣、微博等。同样以《庆余年》为例,受众借助自媒体(如抖音APP、哔哩哔哩网站等),为其自制“番外篇”或短视频,为该IP增加了更为多元化的衍生内容。除此之外,还在微博上开设“庆余年超话”,方便观众们即刻讨论,互相分享观感,豆瓣上也设置了该剧的评分栏,观众们可以通过评分以及发表影评来反馈自己的想法。网文IP拥有者则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互动,相应地改进和丰富IP内容。
可以发现,网络文学IP已不再仅仅是由开发者创制的,在互联网时代下,借助跨媒体与自媒体等手段,成为一种多元主体参与创制的、有着无限可能的内容产品。同时,也为网络文学IP的高质量变现提供了无限可能,以此也推动了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质量发展。
2.2国家政策的支持
作为整个IP产业的中心,网络文学IP产业为文化产业、IP产业注入强劲的鲜活动力,三者为彼此的发展互推,而网文IP产业链的发展将影响着整个IP产业、文化产业以及相联的产业行业的发展,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创造的效益以及带来的就业机会不容忽视。近年来,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文化IP作为其中的“主力军”亦处于发展的有利时期。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以及IP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在2015年至2018年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版权工作“十三五”规划》、《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等。在一步步的政策深化布局、优化发展下,我国的文化产业、网络文学IP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与中国文化IP最紧密的版权产业为例,据2019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我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达到6.6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0%,占据了我国GDP的7.37%,比2017年提高了0.02%。我国版权产业的总体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持续稳步提升。2013年到2018年期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从4.27万亿元增长到6.63万亿元,产业规模增长了55%;版权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7.27%提高至2018年的7.37%,六年间提高了零点一个百分点。再以拥有最多网文市场用户的网络文学平台以及IP运营标志性企业——阅文集团为例,阅文集团2019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9.7亿元,同比增长了30.1%,毛利为16.2亿元,同比增长了35.5%;在线业务的收入达16.6亿元,而版权的运营收入同比猛涨280.3%到12.2亿元。阅文集团的收入数据十分具有参考意义。
综上,从国家政策环境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已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许多指导意见和国家政策相继出台以鼓励和引导网络文学的发展,激励网络文学产业链中各部分的持续创新,明确发展定位,全方位支持网络文学进一步成为文化产业链中“IP运营”的中枢纽带和核心源泉。
2.3国民收入的增加及消费需求的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XXX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也随之得到了持续增长,国民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市场需求逐渐发生转变。国民的消费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富足,转而寻求精神上的满足。经济的崛起带动了文化娱乐需求的增加,国民的消费需求观念再不断地转变中。以2013年至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数据为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表1)。
表12013—2018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
年份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元) | 1397.7 | 1535.9 | 1723.1 | 1915.3 | 2086.2 | 2225.7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8310.8 | 20167.1 | 21966.2 | 23821.0 | 25973.8 | 28228.0 |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 13220.4 | 14491.4 | 15712.4 | 17111.7 | 18322.1 | 19853.1 |
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 | 7.6 | 7.6 | 7.8 | 8.0 | 8.0 | 7.8 |
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 | 10.57 | 10.59 | 10.96 | 11.19 | 11.38 | 11.21 |
注:数据来自2019年国家统计年鉴。
通过横向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涨,从2013年的18310.8元逐年增长到2015年的28228.0元;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也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13年的13220元逐年增长至2018年的19853元;我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从2013年的1397.7元逐年增长至2015年的2225.7元。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上涨是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不断增大的坚实基础,只有收入的不断增长国民才能拥有更多的本钱进行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经过计算可以得出2013年至2017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6%逐步上升至8.0%,而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也从10.57%上升到11.38%。虽然2018年两项占比都略微下降了,但从总体趋势来看,仍然呈上升趋势。可见国民对于文化娱乐和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更愿意用金钱来购得满足自身精神世界的商品与服务,消费需求观念不再停留于追求财富积累与物质生活富足,已开始进一步向精神世界的满足转变。
网络文学IP产业作为文化与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处于这一有利的经济与思想大环境下,发展前景可观。
2.4粉丝基础及粉丝经济
随着网络文学IP产业的受众分层化以及市场趋于饱和化,粉丝效应对于IP产业收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不容小觑。粉丝与一般阅读者的差别是,粉丝会持续关注某个作家、作品、明星,且这一过程中会涉及到强烈的情感,因打从心底的喜欢进而愿意为他们的作品及相关的产品去消费[8]。粉丝效应作为注意力经济的一种,能够通过满足受众的心理上的需求这一途径,让他们欣然接受作品或产品中所设定的价值观与传递的情感,最终赢得“死忠粉”,进一步催生消费行为[9]。在网络文学IP产业链中,主要以网文作品作者的粉丝以及变现后,出演影视剧的明星的粉丝为粉丝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少网络文学作家的经过多部作品及多年的沉淀,已经拥有一群固定的粉丝群体,这令网络文学IP变现有了最基本的一定的粉丝基础。例如,2019年年底热播的《庆余年》便是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其作者为网络文学著名作家猫腻。对于情感的深刻刻画以及细腻的文笔风格,使他虏获了一大批粉丝。2017年大火的影视剧《择天记》,其原网络小说同样出自于猫腻之手。《择天记》与《庆余年》的成功都离不开作者的口碑与粉丝效应。除此之外,网络文学IP变现为影视剧时,演员的挑选也十分讲究。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中心,由消费者来主导营销方式,企业以消费者的情感为出发点,借力使力以增加偶像与品牌的情绪资本的积累[10]。版权拥有者抓住粉丝经济的特性来对网络文学IP进行变现,不仅选择网络文学作品阅读量大或者作者粉丝数量多的网络文学IP来进行变现,在演员的挑选方面亦选择自身流量高,话题热度高的明星来担任主演。以《全职高手》为例,男主角选择了由粉丝基数大的人气男明星杨洋来担任,从定角到开播都为该剧带来不少话题和流量。作为付费剧,该剧在腾讯视频上的播放量仍然十分惊人,截止目前为34.2亿次。网文IP与演员都具备一定的粉丝基础,二者共同促进了该IP的变现效益,形成了强大的粉丝效应与粉丝经济:到目前已有动画、真人剧、电影等多种形态的转化了。值得一提的是,动画版《全职高手》的男主角叶修,即便是虚拟形象却如同真人偶像一般拥有自己专属的忠实粉丝。除了在生日当天收获了高达1亿元人民币的粉丝应援之外,叶修还拿下了中国银行、微软等国内外多个知名大品牌的代言合作,由此而产生的粉丝经济效益属实惊人。
2.5国外热门大IP:冲击与榜样
国外有不少大IP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其产业链已处于成熟阶段,例如享誉全球的迪士尼、漫威系列、等火爆大IP。国外的热门大IP的改编、营销以及运营模式已经日渐成熟但仍然不断完善中,如漫威、迪士尼、哈利波特等。由这些热门IP改编成的电影以及周边产品,例如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由哈利波特同名小说改编的系列电影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周边产品、品牌联名产品,它们不仅成为了不少人的美好记忆,更是占据了中国电影票房及周边产品销售的巨大份额,对中国形成了巨大的文化输出效应。国外这些热门大IP的火爆程度及变现质量、产业链的成熟给予了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提供很好的借鉴模式,也促使我国网络文学IP认真地思考如何。虽然这些国外的热门大IP并非是网络文学IP,看似与我国的网络文学IP产业链没有直接的影响,但诸如迪士尼、漫威等的产业链在我国的影视与周边产品等市场占有瞩目的份额。以迪士尼为例, 2019年迪士尼一共有8部电影在中国上映,其中包括了《狮子王》、《星球大战》、《冰雪奇缘2》等,仅从电影市场来看,以上3部电影的票房,截止目前为止在我国市场已累计收获了78.97亿元。除电影市场外,迪士尼拥有成熟并完整的IP产业链,从真人版电影、动画到周边产品、手游再到主题乐园,迪士尼对于中国网络文学IP的冲击还在于周边产品市场等。
在产生冲击的同时,诸如迪士尼这样的国外大IP相对完善的运营模式也在给我国的网络文学IP产业链提供了参照模式以及发展经验。无论是在迪士尼还是漫威IP产业链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IP的核心在于品牌的经营。品牌形象越强,相关系列的衍生品和影视就越受欢迎,同样地,在开发及销售过程中,观众对影视剧的忠诚度和认可度也会相应加深,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品牌的优良口碑[11]。这一点对于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发展具有根源性的学习意义。
3、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网络文学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网文IP改编热依然丝毫不减,每年推出的由网文IP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和游戏数量仍然有很多。然而互联网在为网文的发表提供便捷途径的同时,其也因发布成本和平台门槛低而导致网络文学作品的泛滥以及水平的参差不齐。网络文学作家以及作品多不胜数,如何能慧眼识珠,在数量如此庞大的网络文学作品中过滤出有价值的IP,则是整个IP产业链的首要及值得深究的环节。
目前,我国的网文创作者数量已经达到了1755万。据统计显示,国内市场份额前30 位的重点网络文学网站的原创作品总量多达 1000 多万种,每年新增近 200 万种[8]。我国网络文学创作者数量基数大,每年创作出的网文作品也数以累计,但其中,有多少个网络文学作者能凭借自己独特文笔、吸引人的故事设计而突围而出,又有多少部网络文学作品能被改编成影视剧、动漫或手游?而这其中形成的网络文学IP又有多少个能深耕粉丝经济,向全产业链方向开发?现时我国网络文学作品存在数量多而不精的问题,有大部分作品存在同质化问题,无论是题材、文笔风格还是故事情节的设计大多雷同,其中有不少作品还存在三观不正、影响不良、只顾追求更新速度而忽略作品内容质量等问题。
无论产业链如何发展如何完善,优秀的网络文学始终是网络文学IP产业链发展的根本保证与源动力。
3.2网络文学作品版权问题
据艾瑞中国网络文学的盗版损失模型核算,2018 年我国PC 端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为22.7亿元,相较2017年降低了28.2%,达到了2014 年中国 PC 端网络文学盗版损失一半的水平;2018年中国移动端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为 35.6亿元,相较 2017 年降低了 16.8%,与2014年基本持平;2018 年中国网络文学整体盗版损失规模为 58.3 亿元,相较 2017 年降低了 21.6%[12]。可见虽然我国网络文学产业中的盗版损失规模逐年减小,但仍然存在较严重的盗版问题,阻碍着网络文学IP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IP热背景下,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问题已经涉及多方多领域,网络文学IP已有条件全产业链发展,不再单纯地关乎盗版侵权问题,其商业价值牵连甚广。网络文学IP 改编是近些年来的新兴现象,网文为影视剧、游戏、动画等的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和资源。然而,我国当前的《著作权法》主要适用于传统文学作品的改编,对于网络文学IP改编中存在的版权问题,诸如侵权界定模糊和保护“二次创作”作品等,该法暂时无法解决[13]。由于法律上对于网络文学作品IP的版权侵权问题存在定义不明确问题,不少网络文学作品出现融梗、片段抄袭等现象,严重侵犯了原作的版权权益。以2016年的由网络小说《庶女有毒》改编的电视剧《锦绣未央》为例,通过电视平台与互联网平台“双管齐下”的方式,创造了最快破200亿元收视的奇迹。但与此同时,原网络小说《庶女有毒》也被网友曝出抄袭片段的对比图。与被抄袭作品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后发现,全书共294章只有9章未涉及抄袭,有部分地方甚至未改任何一字,被抄袭文高达209种,甚至还有豆瓣等网络帖子[14]。最后,该事件以《庶女有毒》被判定为作品借鉴,要求整改但最终也未见整改为结局,丝毫不影响改编的电视剧以及原作者版权的收益。
除了网络小说中的抄袭问题,当前反馈出的重要问题还包括了市场中存在网文 IP 的周边产品、衍生产品滥用原作的相联元素以及假冒仿冒现象严重,分别占 46.1%和 45.5%[12]。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我国网络文学 IP周边市场中存在许多盗版衍生品,盗用原IP的相关元素、假冒正版的周边商品等一系列现象,蚕食正版的周边市场,严重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3.3变现质量不高,价值链有待延伸
据《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我国2018年度各类型的网络文学作品累计已经达到了24420000部,新推出的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共442部、卡通动漫569部、手游和端游共96款。由这一简短的数据可以分析出,我国众多的网络文学作品中,能够脱颖而出被收购并改编成其他形态的网络文学IP实属寥寥可数。即便是被改编转化成其他形式,其变现质量也堪忧。近几年真正能做到全产业链发展的网络文学IP可以说只有《择天记》与《全职高手》。二者的成功离不开多元化改编——影视剧、动画、手游“多元齐下”,价值链的不断延伸——打造虚拟偶像,以虚拟偶像的形式接代言、出周边产品、与其他品牌合作推出联名商品……反观没能成功向全产业链发展的网络文学IP,从横向来看,其变现形式过于单一,大多数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网剧后,并没有做到“多管齐下”,没有利用好“影游联动”所形成的协同效应,再无深耕IP价值的行动。其中的不少电影、网剧更是粗制滥造、收视低迷,甚至影响了原IP的口碑。从纵向来看,没有深耕粉丝经济、打造品牌效应,网络文学IP的价值链没有得到延伸,没有在周边产品市场或主题馆等上延长价值链,而仅仅停留在改编成为影视剧等形式。
3.4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低
2019年夏天火爆的影视剧《陈情令》,其原著《无羁》是某著名网文平台的长年销量冠军,在改编成网络剧播出后的2天里,各播放平台的网络线上播放量就已经超过1亿。截止2020年5月《陈情令》微博超话的阅读量已经高达93.8亿。更为难得的是,《无羁》不仅在中国掀起了讨论热潮,在整个亚洲地区都十分具有人气,甚至征服了长期拥有文化输出相对优势的日本和韩国的观众,曾一度登上韩国推特热搜第一位[16]。然而,在此之前并无其他中国网络文学能在国外引起关注和讨论度,即便是《无羁》,其海外热度也仅限于亚洲地区,没能激起其他大洲目前的关注。
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学IP尚未能打造出一个强大品牌,国际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较低,海外市场有待进一步打开与开发,而这也是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未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以及面临的问题之一。
4、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发展建议
基于上述的关于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以下提出关于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几点发展建议。
4.1产业链的完善及延长
4.1.1上游企业:加强优质IP的供给
上游企业主要是指提供网络文学作品、原IP所属的网站或者企业集团,如阅文集团。作为网络文学IP产业的源头,网络文学IP的质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及规模。
上游企业应注重IP的内容质量,鼓励作品题材的多元化,鼓励创新与原创。以内容作标杆依然是保证文学质量的必备基础,网络文学之所以能成文文学圈内容发展的新方向,是基于其高质量、丰富多变的内容及题材。网络文学IP改编不仅侧重于浪漫、奇幻等内容题材上,历史、二次元、社会现实等题材也正在萌芽,逐渐受到愈发多的制片人的青睐[17]。把控好作品质量,创作出更多大众喜欢看的、适合看的、更具有文学及现实意义的网络文学作品。可以通过举办征文大赛、签约网文作者等方式,发掘、培养更多有潜力的网文作者及网络文学IP。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搭建读者与作者间的交流平台,及时反映读者的意见,作者可根据读者的反馈对作品进行改写,以此形成读者与作者的良性互动,促进IP内容的升级、推陈出新。
4.1.2中游企业:提高IP的变现质量
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中游企业主要是指IP版权拥有方,即把IP版权买下供自己进行商业作用的企业。作为网络文学IP变现第一方,中游企业除了要“慧眼识珠”,挑选优质的网络文学IP,还要提高IP的变现质量,不能一味地追求“快变现”。改变单一的变现形式,如将IP转变为影视剧的同时,开发游戏,实行影游联动,影视剧与游戏二者共同开发,相互补充。作为当下最为火热的两种娱乐形态,企业可以寻求游戏与影视剧跨界合作的契机与方法,让二者相互推动,实现协同效应,进一步达到反哺原IP的效果。变现过程中应注意拒绝粗制滥造,拒绝快速变现,要严格要求制作,提高质量以吸引大众的关注。
4.1.3下游企业:完善及延伸价值链
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下游企业主要是负责IP周边产品的开发、实景娱乐等的企业。下游企业应注重纵向延伸IP的价值链,注重挖掘尚未兴起的延伸层,最大化IP的价值,深耕粉丝经济。深耕粉丝经济前,必须准确抓住粉丝们的心理及所喜所好。因为粉丝所消费的,并不是偶像出演的流行文化产品的“总和”,而是这其中可以被分解的“部分”,这“部分”便是用来给粉丝提供亲密关系的幻想。[18]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大数据库,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投其所好,根据原IP制作可提供想象的“素材”——玩具、衣服、联名产品甚至是主题体验馆等实景娱乐,让粉丝们能更近距离感受原IP、IP的原创者或者是改编后的主演明星们的魅力,更愿意为拥有周边产品(如玩具、衣服等)而消费。在制作生产周边产品时要管控好产品的设计、质量,可以借助其他品牌的粉丝基础,二者进行合作,推出限量联名款,实行跨界品牌合作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产生“1+1>2”的效果,从而增加收益。
4.2提升海外影响力
我国网络文学IP全产业链式运营逐渐走向成熟,无论是在我国的影视市场还是周边产品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但海外市场尚待开拓。我国的网络文学IP尚未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小,在大力开发本土市场的同时,不应忽视海外市场,借鉴国际上闻名的大IP,如迪士尼、哈利波特等的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来打开海外市场。提升海外影响力和知名度,要从推广我国的网络文学作品做起,把它们翻译成更多语言版本,让更多的外国人能接触并喜欢上中国的网络文学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在改编为其他形式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多媒体工具,做好海外宣传及提升变现质量。下游企业走出中国,可参考迪士尼主题乐园的本土化营销与经营,避免我国网络文学IP在海外的“水土不服”。
4.3国家XX的规范与整治
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新兴产业,网络文学IP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更进一步的引导及助、XX及相关部门对行业的规范与整治。一方面体现在需要国家政策对于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提出引导和规范,出台更多更完善的指导办法,引领大众及企业树立合法获取、利用、改编网络文学的观念,为网络文学IP产业及其产业链提明灯,鼓励网络文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于网络文学IP的版权保护上。在提供政策扶持的同时,更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著作权法》,进一步明确网络文学作品IP 改编的侵权定义,对于定义模糊的要进一步清楚划分界限。XX及有关部门应严抓网站和平台存在的抄袭、侵权行为,以及周边市场上的山寨行为,加大对版权侵权、盗版的处罚力度,从法律和观念两方面“双管齐下”,维护网络文学IP的版权权益,维护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利益,更好地刺激产业链的全方位发展与延伸。
5、结论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能够借助互联网与多媒体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来推动自己的发展,除此之外,根据“大数据”可以分析出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市场需求逐渐向追求娱乐文化方面转变,也能够得出粉丝的喜爱偏好并以此进行IP的改编以及周边产品的制作与生产。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及扶持其发展,而网络文学IP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关键因素,也因此获得更适宜的发展环境。作为近年来兴起的IP产业,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发展与运营也受到国外大IP如迪士尼等的影响。
在一系列影响自身发展的外在因素下,我国网络文学IP产业链在运营过程中也暴露出自身的问题——网络文学水平参差不齐、IP变现质量不高,价值链有待延伸、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问题以及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低。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产业链继续完善及延伸——上游企业要注重IP的内容与创新,中游企业应提高IP的变现质量,下游企业应延伸价值链;注重提升海外影响力,开拓海外市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XX加大监管力度以规范和整治。
参考文献
- 王传珍.互联网时代的IP经济[J].互联网经济,2015(12):62-69
- 李景平.IP开发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J].齐鲁艺苑,2018(06):103-108.
- 马铨,付晓雅.跨媒体传播中粉丝经济形成机制——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J].东南传播,2018(05):5-7.
- Lamu Zhuoma. IP Operation Patterns of Chinese Network Literature[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Volume 6, Issue 5, October 2017).:香港新世纪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5-12.
- 张凯.互联网环境下IP产业发展的新趋势[J].传媒,2017(19):70-72.
- Zhang Xu College of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China Wei Jian College of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China. Research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Development Patte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al industrial chain[C]. IEEE Beijing Section、IEEE Wuhan Sec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 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stitute.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BMEI 2011) VOL.04.IEEE Beijing Section、IEEE Wuhan Sec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stitute:IEEE BEIJING SECTION(跨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北京分会),2011:158-161.
- 闫伟华.网络文学IP热的成因、本质及影响——一种“注意力经济”的解释视角[J].中国出版,2016(24):37-41.
- 杨柳.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开发 ——以网络小说《择天记》为例[J].视听,2018,(2):15-16.
- 张嫱.粉丝力量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邹怡婷.互联网时代“IP”产业链初探析——以漫威电影模式为例[J].东南传播,2015(08):59-61.
- 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研究报告(简版)[C]. .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9年第6期).: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9:2-53.
- 张丽君.网络小说IP全版权运营版权保护[J].中国出版,2019(04):60-63.
- 鲍娴.IP热潮下的网络文学版权困境探析——以2016年三大网络文学版权事件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7(04):104-107.
- 高婷.网络文学作品IP改编存在的版权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出版,2018(07):57-61.
- 张婧宜.浅析网络文学IP的全链运营策略——以网络小说《全职高手》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3(33):278.
- 高寒凝.虚拟化的亲密关系——网络时代的偶像工业与偶像粉丝文化[J].文化研究,2018(03):108-122.
- 王玉玊. 2019年我国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的特征、成绩及趋势[N]. 文艺报,2020-02-26(007).
- 王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网络文学IP开发模式探究.传播与版权,2019(8):78-80.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