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体店购物与网店购物风险比较中所占的优势
(一)时间风险
时间风险直白哦来自于Hofacker(1988年)Sandra和Boshi(2003年)研究,是指消费者购买产品需要调整、修理或者是退还造成的时间损失而带来的风险。如网店购物中存在着送货上门服务,一旦没有在预定时间送到,以及出现问题和商家交流过程中都有时间的耗费,都属于时间风险。我们在实体店中购物就大大地避免了这种现象。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又可以叫做财务风险,根据Stone,Gronhaung(1993)调查研究中体现。它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引起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比如网络购物中款付到货不到或者货到了有问题返退而承担的部分运费,以及购得性价比很低的产品造成的损失。在实体店购物中,我们可以保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降低了经济风险。
(三)功能风险
根据Stone,Gronhaung(1993)的研究功能风险是指消费者感知购买的产品没有达到所期望的功能而带来的风险。它包括购买的产品外形与功能有所欠缺,质量缺乏保证或者达不到消费者预期。在网店购物,由于我们不能看到产品的实体,难免会有色差、瑕疵等问题。
(四)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的定义最初来源于Stone,Gronhaung(1993)的研究并在Murray,Schlacter(1990)的研究再次完善,是指因购买决策的失误或者购买所得产品部为身边的亲戚朋友所接收认可。作为新兴的渠道方式,网店购物相对潮流,是青少年购物的主流模式。有时难以被长辈接受理解这也是社会因素。一旦这种风险扩大,消费的主题考虑到家庭环境的因素,可能就会放弃网店购物。
(五)心理风险
根据Stone,Gronhaung(1993)研究中体现,心理风险,指因为决策失误而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因为网店购买决策的错误,被周边的人认为不明智,或者产品的性能与预期相差很多,造成购物失败的心理挫折而引起的一种风险,决定了后期的购物行为。

二、实体店优势营销策略
X著名的营销学专家B.H.施密特博士在他的所著的《体验营销》中指出,体验营销就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突破了传统营销关于消费者是“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在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检具,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消费后的体验才是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体验营销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由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任何两个人对同一刺激所产生的体验不尽相同。体验营销不仅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使其价值得到提高。体验营销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标准化时代,当商品标准化抹杀了产品和服务给人们带的的个性化、独特性的感受和体验时,体验营销就显示出差异化优势,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它还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促进购买。体验营销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体验营销通过良好的服务和让消费者积极参与,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它利用个性化、服务、质量、功能、技术特色等作为竞争手段,提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顾客带来的效益抵消甚至超出他们为这种高质量所需额外付出的差价。为各类不同的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服务,并在细微的服务中实现品牌的附加值和最大的商业价值,让真正的利润实现在“体验”上。
总结
消费者宁缺毋滥的心理,很多人在过了网络购物的初期阶段后,又会将注意力放到实体店购物中去,对于一些价格贵的东西,人们更加热衷于实体店购物。同时实体店购物可以看到实物,这是网络购物最大的弊端,很多人经历了几次不愉快的网购经历后,还是回归实体店购物中去,而且,实体店购物可以和自己的朋友们一起享受购物的乐趣,这也是网店购物所不具有的,所以近来实体店的盈利并不会因此减少。另外一方面是消费者择其廉而从之的心理,他们会对比网购与实体店购物的利弊,不会光从价格方面考虑,更多考虑的是售后服务,这一点为实体店的经营者们又带来了不少利润,综合以上两点,实体店利益或将超越网店的利益。
文献摘要
[1]温韬情调营销:实体店的生存之道[J],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面对网店的冲击,实体店的生存面临考验。于是,本文发出了“实体店会消亡吗?”的疑问,针对上述疑问,本文指出情调营销是实体店的生存之道,另外,在情调的营造上,本文
[2]阿莱德哈娜·科瑞斯纳.感官营销[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77,146.
什么是感官营销?为什么感官营销如此有趣,却也如此困难?科瑞斯纳将其定义为“利用消费者的感官感受影响其行为的营销活动”。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产品的感官层面,即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和产品外观,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记忆、认知、偏好、选择和消费的。这让我们弄清楚营造新感受、单纯强调或关注现有的感觉,是怎样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吸引力的。《感官营销》对迄今为止感官营销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为相关从业人员的感官营销工作提供便利。《感官营销》也可以用作研究或学术教科书。
[3]黄静.品牌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50.
本书致力于系统、全面地介绍品牌营销的基本理论。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围绕企业如何进行单个产品的品牌营销、品牌系统(多个品牌)管理和品牌资产管理展开。全书从四个层面分析品牌营销。层面一:单个产品的品牌营销,主要分析如何塑造单个产品的品牌;层面二:品牌系统(多个品牌)的管理;层面三:品牌资产的管理;层面四:品牌营销新趋势。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