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安全事故问题在煤矿生产中一直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坍塌,有毒有害气体等一系列问题的曝光,使各大煤矿生产企业发展受阻,坍塌问题则是一个常见且棘手的问题,从小块岩石的掉落到大块冒顶,这类安全隐患属于顶板管理不到位,由此顶板管理在安全事故中所占

  随着煤矿安全事故不断的曝光,对于煤矿生产是否安全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众人民的关注。话题主要集中于顶板事故是否可以化解或者降到最低。对于关键问题顶板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方案也是不断的提出,此外,对于方法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以及该方案是否能够更有效的解决问题也同样受到人民的关注。为此,研究者到相关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得出结论更加真实有效,并且在实践研究中得出新的理念,研究者表明出现问题较为严重的为顶板问题,这和矿区的管理力度是分不开的,没有合理及符合要求的管理是矿区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矿区提出安全事故的预防和管理让员工更加放心的从事该行业工作,对煤矿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研究者在对顶板安全事故常有发生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并阐述一些列的防护措施,防止更多的人遇难于矿洞中。

  1.煤矿采煤面事故原因

  1.1管理原因与技术原因:

  没有制定合理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并且在安全方面认识不充分。没有严格的遵守安全七条,执行人员责任心不强,并未做到时时刻刻不放松。三违严重,在顶板检查时没有查出问题,使安全出现问题:技术跟不上,没有引进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操作人员,导致各方面落后。没有特别完善的计划,并且在安全事故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加上地质勘探不清,观测没有详细的计划,管理人员并没有尽到相应的职责,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1.2镶嵌顶板的影响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①矸石结构,这是一种类似于橄榄球形状的结构,中部相对于两侧要粗。板长大部分在1到5米之间,比如含有一部分的岩石粉状物或下雨时导致出现裂缝的情况;②类似鱼背结构,接近于直径1米圆形与椭圆型的存在,在和顶部相连部分有和鱼的表面想类似,特别光滑的面,还有一部分是有岩粉的,从而导致不牢固断层面相互交叉形成顶板,其中还有含有钙质的岩石粉,钙质的岩石粉这使顶板的坚硬程度下降,更容易发生断裂或塌陷的事故产生,而断层面本身的坚硬程度也是很差的,所以更容易产生事故;③顶层封块相互咬合,顶层有断层煤相互交错稳定性相对较差,易发生掉落或断层使顶部的煤掉落,造成安全隐患;相反断层的相互交叉咬合,这是属于一种局部塌陷这些岩石层和原本的顶部原体并不是一体的,所以相连接性较差,有一些晃动或者震动掉落的几率就会变大,多发生在煤壁侧面,发生的时间也在刚开始打开了煤矿洞并没有设置护架时期。这类安全事故表明要对地质进行充分的勘探。

  1.3底板稳定性影响

  有些地质较为光滑,当支架放置时没有找到更加合适的位置,就随意放到了一个地方,这样的位置过于光滑不适合支架的放置,所以会使支架不稳倒地,而没有的支架支护也无法起到作用,最后造成对顶部的支护力度不够,使得顶部压力过大,没有相应的承载能力,最后使顶部倒塌,所以在地面的选择上这也存在安全隐患

  1.4煤层倾斜角影响

  安全事故和煤层的倾斜角也有一定关系,当倾斜角过大时,处于一种接近垂直的状态,在这样情况下我们的支架是无法放置的,从而无法对墙体做到支护,这种现象的危险性相当大,而相反若倾斜角太小也是无法放置支架的,没有合适的位置放置支架,这样墙体的压力没有荷载,使岩石掉落完成危害,所以在墙体的倾斜角的选择上也要进行一定的规划,采用更合适的方案,避免危害的发生。

  2.采煤面冒顶防御措施

  2.1单体支柱面预防煤壁附近冒顶措施

  要找地面不是光滑的地质,这样才可以放置支架,不光滑的地面使支架放置更加牢固并且对顶板结构也要进行一定的勘查,对于上述的安全隐患一定要彻底仔细的进行勘探,一定要制定合理实际的安全流程和操作步骤,从而防止冒顶,在方向上,采煤面和煤壁之间的角度一定要处理在垂直或斜交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出现片帮的现象产生。对支架支护的使用一定要及时和合理,当采空区过大时一定要放置支架,防止压力过大,没有过多的承载物荷载,导致顶部下沉。一定要抓住三平一直不放松,要让帮柱起到最大的作用,禁止出现采空区过大而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现象出现。打炮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对炮眼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计算,防止出现使用过多的支架,增加安全事故的概率
浅析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2.2综采面冒顶预制措施

  用于对前探梁与煤壁之间的支撑,提高撑力,对冒顶做出更稳定,更可靠的防御,在采挖之后,机器使用所留下的痕迹要及时的处理,及时的使用伸出梁,擦除顶部所留痕迹移动支架,顶梁俯视不超过7度,对于岩石发生破碎时并且破碎过大时一定要及时的拿粘结剂把其粘住,或即使采用措施防止冒顶,工作中不允许有空顶现象的产生,在地下矿区进行不断的开采时一定要对煤面进行一定的处理,对煤壁的防护不能放过,一定要贴好帮柱,防止冒顶。

  2.3放顶线附近冒顶预防

  对地质进行检测,并且进行了解,然后制定周全的计划,并且对数据进行分析纪录,对大岩石的分布以及坚硬程度,各方面数据进行详尽的记录分析,在大岩石的支护方面一定要采用木桩的形式进行支护,这样才更加合理安全,再对大岩石固定方面采取措施,大岩石若大部分出现在采煤方向的延伸中时,一定要对岩石的控顶采取一定措施。在大岩石方面的顶部一定做出一定的举措,使之平衡平稳或用其他木质材料进行代替,当大岩石的分布多在采空区的顶部时,用相关的跤车进行支护。

  2.4预防端头冒顶措施

  确定采煤面压力在支护范围内,现在观测,检测实际数据然后进行确定。用一对台鹏对梁进行支撑,也可用十字跤对支架进行固定防止顶部的顶板过薄,发生崩塌是无法及时防御。巷道的长度要符合实际的测量数据,不应小于二十米。

  2.5采煤面大面积冒顶预防

  采煤面面积大,导致部分地区塌陷。由于木质桩和金属质地的支撑,在初撑方面的力度相对较小,并且二者的刚度也并没有过高的情况下我们在支撑方面应采用液压支架。对于有些不同的地质,由于金属和木质的支撑力的问题导致了顶板存在隐患,所以采用液压支架才更安全。当面对倾斜度过大或过小时采用不同的应急方案,使支架的稳定性更加的强,并且要提高支架支护的能力,对于倾斜角和采煤时的仰角一定做好记录,使支架对顶部的支撑更加有型力。煤层的采高,对于大块岩石的崩塌,滑落,应做到提前预防,使采空区可以更好的被填充。对于采煤的高度也要进行控制,不能过高,这样不利于支架支护。煤层开采时应定要采到全部的高度,这样才能使煤层的破碎顶部充满已采挖完的地区,这样防止大岩块的滑动。

  3.结束语

  随着煤矿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对于煤矿中所发生的安全问题应不断的受到重视,要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并且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于还没有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的做好预防,这样把破坏性和灾难性降到最低,从而使采煤业更加的安全有保障。

  【参考文献】

  [1]赵作勇,任思东,渠江.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5):24.
  [2]刘茂军.乡镇煤矿采煤顶板事故原因及防治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2(13):208.
  [3]王正谷.浅析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J].科技创业家,2012(15):10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198.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5月29日
Next 2021年5月2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