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声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要求表演者既要有高超的音乐演唱技巧,又要有良好的声乐表达技巧。这一方面决定了声乐表演具有相对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要求表演者要具有精神、体力、创造力和表演能力的综合能力。演唱者要想做到具体地将之表现出来,并能够完全地表达出自身情感,就需要勤加练习,明白声乐表演时的各个诀窍。本文以《黄水谣》声乐作品为例,对作品进行分析,重点结合作品分析其情感处理与技巧处理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演唱者提高声乐演唱的水平。
关键词:《黄水谣》;情感;技巧;统一
一、前 言
声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要求表演者既要有高超的音乐演唱技巧,又要有良好的声乐表达技巧。这一方面决定了声乐表演具有相对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要求表演者要具有精神、体力、创造力和表演能力的综合能力。声乐表演者在表演之前需要经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学习和掌握许多演唱技巧的过程。如果表演者能在表演中投入所有的情感,就能让他表达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观众就能从作品中受到感染,这一场演出也将会是一次成功的演出。表演者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表达技能、文化素养、文化方面的素养、自身感情以及气质之外,他们同样需要在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观众在表演者的表演中的代入感。其中,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声乐歌唱,随着时代的不断的变化,声乐演唱的类型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创作题材更加多元化,歌唱技巧越来越标准化,声乐技巧的教学也越来越标准。声乐者的演唱技巧越高,演唱就越细致、复杂、准确。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就是艺术,在演唱中要做到抒情达意。在台上表演时,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表达也会带动自身情绪抒发情感。演唱者通过在舞台表演中对音色的变化、表情、声音强弱、动作等的处理,最大程度地把作品的情感传达给观众。这也是演唱者在舞台上对歌曲进行分析与加工后对演唱歌曲进行的“二次创作”。情感的表达可以传达和加强故事情节的作用和信息的传递。可以说,歌曲演唱中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对歌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与观众的情感产生共鸣,这两者都是必要的,相反,则会影响演唱者歌唱的质量和水平。
二、《黄水谣》的创作背景
《黄水谣》是一首民族五声调式的作品,全曲为(A+B+A’)三段体,其中的一、三段为 2/4 拍节奏,第一段的曲调让人感到亲切、柔美与热情,描绘了在华东地区黄河两岸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的景象。第二段为 4/4 拍,相对于第一段,第二段的速度放缓,而力度稍微加强。伴奏中运用了让人感觉不安的减七和弦,这让人更好地感受到歌词中日本侵略者的所作所为对黄河两岸人民生活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更能让听众感受到当时国土沦丧,国民深受其害却无能为力的惨象。第三段为再现段,旋律与第一段基本相同,但是在速度和情绪上与第一二段都有强烈的对比,并且在与第一段重复出现的歌词上加入了声部旋律,和旋的音色相对稳定,也推动了歌曲情绪发展。
(一)《黄水谣》创作的时代背景
《黄水谣》是冼星海的代表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939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歌曲的创作背景是1938年10月武汉被日寇法西斯攻陷,诗人光未然跟随着抗敌演剧队前往位于山西吕梁的抗日根据地,在渡过黄河流域时看到了黄河流域的船夫不畏惧黄河的惊涛浊浪、波涛汹涌,与黄河的激流暗涌搏斗的景象,这景象不就是正在遭受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中国人民群众吗?诗人怀着悲愤的心情和高涨的爱国热情随即谱写了大型的朗诵诗《黄河吟》。而此时《黄水谣》的作者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归国后,便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上海的抗日救亡活动。《黄河大合唱》正是冼星海在去看望病重的光未然时,听到已在病榻缠绵多时的光未然在描述黄河的磅礴气势时依然神采奕奕,甚至激情朗诵了他的《黄河吟》。在光未然的朗诵启发下,冼星海创作灵感如泉涌一般,在七日内便谱写出了《黄水谣》所在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饱含了冼星海对祖国母亲的爱,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呼唤人民群众一起奋起抵抗,一同保家卫国,激发群众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二)《黄水谣》作者的创作风格
众所周知,冼星海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艺术价值不可估量,且代表作数不胜数,《黄河大合唱》就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作品。《黄水谣》就是《黄河大合唱》序曲和八个乐章中的第四乐章。
《黄水谣》描绘的是华东地区的人民群众通过世世代代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但是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侵略者做出的种种恶行让华东地区显现出一片荒凉景象。由此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人们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对国家沦丧、家破人亡的痛不欲生。
这首歌曲的整个音乐风格都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民族感、现实感。在创作上通过对比的手法把敌人入侵前后黄河两岸景象的变化和民众生活发生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不但揭露了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种种罪行,还反映了黄河两岸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遭受的种种非人的对待,称赞了人民坚持不懈的抗争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希冀。
三、《黄水谣》的情感与技巧处理
(一)情感处理
作曲家通过曲调来表达作品的情感,所以在谱曲时,每个音符、每个乐句、每一句歌词都是经过缜密思考的。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是歌词,而歌词的情感变化决定了曲调走向,曲调变化体现出音乐特有的抒情功能,作品的艺术魅力进而得以充分展现。作品有其展现的特定的艺术形象,曲调是作品承载的创 作者内心情感的外现,曲调与节奏的完美结合就能够充分展现作品的情感和感染力。因此,演唱者在演唱作品前要认真分析整首作品的歌词和曲调,理清歌词与曲调的内在联系,并反复试听范唱,准确把握曲调与节奏的变化,将自身情感与作品情感融为一体,就能把作品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打动和感染观众。
《黄水谣》为一首歌谣式的ABA′三段体结构。A段E大调,2/4拍。前半部分旋律波涛起伏,以抒情的方式描写了黄河水的气势;后半部分旋律明朗亲切,展示了人们在肥沃土地上辛勤耕耘、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曲调优美平缓、气息悠长、起伏不断。B段描绘了日寇铁蹄下祖国的凄凉景象,以及敌人占领华东地区后民众生灵涂炭、妻离子散的悲惨命运,该段为全曲的高潮。节拍由第一段的2/4拍变为4/4拍,乐段中运用了大量的附点和长音符。第一段描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柔美、亲切的旋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缓慢而沉重的旋律,歌词“xx烧杀,一片凄凉”把愤怒控诉的情绪带到极致,达到了歌曲的高潮。A′的旋律重复了A段,但情绪上是B段的延伸,旋律缓慢而低沉,演唱时要充满着悲愤控诉,表现出物是人非的凄惨景象,与A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全曲通过曲调旋律的变化,为作品增添了强烈的矛盾冲突色彩,深刻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日寇侵略者的愤怒控诉。
(二)技巧处理
每一首声乐作品的演唱都并非是演唱者随意演绎的,特别是一些节奏、旋律、音调上难度较大的歌曲,如若没有加入声乐演唱技巧是很难顺利完成演唱的。演唱技巧包括发声技巧和演唱方法。有一副好嗓音能够帮助演唱者在学习过程中少些压力,同时扎实的演唱功底也能够帮助演唱者弥补音色上的不足。所以说,演唱者要勤加练习,掌握基本演唱技巧,注重情感融合才能将歌曲动听地演唱出来。
1.气息的运用
在《黄水谣》的整个曲谱中,最低的音符在小字组的b,最高的音符在小字二组的升g,也就说明这首作品的演唱音域跨度比较大,对演唱者的歌唱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歌曲中有很多乐句是比较长的,需要大量的气息支撑,例如A段的第11小节。这时候演唱者就需要处理好乐句之间的换气,音量的控制,以及情绪的承接延续。
在处理这首声乐作品时演唱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演唱技巧和气息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要想充分展现这首作品所需的圆润、浑厚的音质特点就需要演唱者深厚的气息作为支撑,从而形象的营造出黄河流水的磅礴和周遭民众当时的悲壮。所以,要想使演唱时气息更加的稳固,让完美的音色展现出来,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该要借助胸腹联合的呼吸方法来控制演唱力度,稳定喉头的位置。例如,演唱者在演唱开始前就要做好准备,气息的支撑要稳,在胸腹之间形成可以循环的气息柱,为演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注重对气息的控制,才能够做到先声夺人,营造好音乐氛围。为了达到雄厚、圆润的音色,在演唱技巧上应该始终保持胸腹式联合的深度气息,从而保持特定音质表达的色彩。
2.节奏及力度的处理
《黄水谣》采用了2/4、4/4两种类型的拍子,演唱者需要清晰地区分和强调两种拍子的强弱特点,其中,A段为2/4拍,它的强弱规律为:强、弱;B段为4/4拍,它的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A’段为再现段回到2/4拍,强弱规律为:强、弱。
A段中的第11、12小节中“长”字和第34、35小节中“香”字同音反复为特殊小节,应该要按照4/4拍的强弱规律来处理,而表演者在练习当中,需要注意在前奏或间奏进行时提前准备,及时进入作品的情绪及演唱状态,这才能延续作品的情绪,如间奏应该从第39小节开始延续2/4拍的强弱规律,并从第41小节开始4/4拍的强弱特点。
力度变化在演唱中是十分重要的,力度变化的训练在平日练习中更是必不可少。演唱者在练习时要按照作品的要求,在每一个有力度记号和歌词感情递进或者减弱的地方中做出应有的力度变化。在作品B段56—57小节中可做mf—f—mf的的力度处理,在练习中,要尽量做到每一个力度记号的标准,做到在每一段每一句旋律间的变化不突兀,让人感觉自然从而带动情绪融入到作品之中。在做力度变化训练时更应该争取做到在台上演唱时每一个力度变化都是在我们的控制中出现的。
作品中的情绪对比是通过力度与速度布局来展现的。歌曲《黄水谣》的A段歌词描写的就是抗日战争前黄河两岸人民的美好生活,配合着抒情、流畅、富有线条性的乐句徐徐道来;B段描写的就是抗日战争开始后,美好家园不复存在,力度随着人民的悲愤、控诉情绪逐渐高涨而渐强;A’段为再现段,节奏型与乐句结构与A段基本一致,而速度相就要相对缓慢,强调重复句“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谱例:
这首视唱曲是冼星海的《黄水谣》选段,谱面的速度要求是 Andante espressivo ,中文翻译即是有表情的行板,这个选段由三个乐句组成,这三个乐句的力度要求分别是第一句(1-7 小节)弱,第二句(8-11 小节)渐强,第三句(12-15小节)强,力度是随着歌词的发展逐渐加强的,要表现出黄河的奔腾激流,音乐是气势磅礴的,要求表演者演唱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强弱变化的力度,要唱得自然流畅,第二句“水又急,浪又高”的旋律线上行,要求学生把渐强表现出来,第三句的“奔腾叫嚣如虎狼”要用强的力度,音量也要自然的加大。
3.歌词咬字的处理
歌词咬字的处理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一直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把歌词咬字处理得既能表达清晰又不会太咬文嚼字显得突兀才能让听众更好的接收到演唱者、作词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与感情。《黄水谣》是一首中国作品,我国的声乐作品非常注重咬字问题,要求演唱者能做到“字正腔圆”“字头咬得快而准确,字腹要宽而实,字尾则要注意归韵短而紧”。
《黄水谣》的第一段乐曲旋律是较为缓慢的慢板,想要给人叙述黄河两岸的生活景象。这就要求了演唱者在唱第一段乐曲时要做到咬字清晰连贯,而且气息支撑充足,呼吸均匀。而第二段乐曲描绘的则是“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一片凄惨的景象。这要求演唱者要做到在咬字时把歌词中的咬牙切齿的恨、内心的痛苦抗争表达出来,一字一句地敲在听众心上,带动他们的情绪与演唱者产生共鸣。第三段结束段,表达的是人们经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种种恶行后“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的痛楚。但是演唱者又不可以仅仅表达出这种痛楚,还要表达出对以前美好生活的留恋。
四、结 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情感的表达不可或缺,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作者创作歌曲的乐谱与作词都只是在谱面上的,需要通过演唱者的理解,歌唱技巧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结合情感将其表现在大众面前。演唱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音准、发声方法、共鸣腔体、节奏、咬字吐字、音乐感知力等,也就是良好的音乐素养。这些都能体现在演唱者的演唱中,缺一不可。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诠释好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
演唱中技巧与情感的表达的统一对于演唱者来说无疑是至关紧要的两个重点。演唱者只有具备扎实的演唱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地表达歌曲情感。另一方面对于听众来说,悦耳的声音首先能引起人的注意。一首好的音乐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即便是语言不通,种族不同,依然可以通过旋律感受到歌曲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感。因此说,演唱者是歌曲与听众之间的桥梁,在声乐演唱中,只有以情感作为传递歌曲内涵的媒介,以技巧作为乐曲的表现形式,并适时地将情感带入作品之中,才能给人以精神的陶醉和心灵的撼动。
通过《黄水谣》的演唱速度与音乐情感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歌曲把作者对侵略自己国家的侵略者们做出的种种恶行的愤怒、痛恨以及控诉的情绪都在这首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情绪的统一地、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这首歌曲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正是因为它的经典。在当时的那个特殊历史时代下它对革命的宣传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时至今日,每当我们听到《黄水谣》这首优秀的抗战歌曲时,那种战火硝烟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参考文献
- 陈乃平. 也谈声乐技巧与情感表现的对立统一[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3(04): 142-147.
- 刘东. “歌唱技巧”和“情感表现”在声乐艺术中的融合[J]. 戏剧之家, 2016(10): 90-96
- 徐丹. 声乐演唱中的科学发声与情感运用[J]. 当代音乐, 2019(11): 110- 111.
- 张青飞.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问题探讨[J/OL].黄河之声, 2019(22): 33[2020-02-26].
- 张贤. 论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 黄河之声, 2019(05): 55.
- 沈略. 声乐教学中歌唱情感的艺术表现及创意处理[J].艺术评鉴,2019(22): 96-97.
- 郭年平. 合唱艺术中的声乐技巧探讨[J]. 北方音乐, 2019, 39(22): 37-38.
- 唐群杰. 对于演唱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研究[J]. 艺术评鉴, 2019(20) : 91-92.
- 鞠明. 浅谈声乐技巧与表达情感之间的关系[J]. 戏剧之家, 2019(24) : 57.
- 徐铭璐.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研究[J]. 当代音乐, 2019(01) : 81- 82.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