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舞蹈剧目《梦蝶飞舞》中扇子的运用

摘要: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更是人们传播文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扇子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独具个性的特征,在舞蹈作品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是以中国古典舞蹈当中的扇子运用为研究对象,追溯了扇子的历史演化过程,了解扇子在舞蹈当中的实际运用技巧,并且分析扇子对于古典舞蹈的影响作用,最后通过《扇舞丹青》中国古典舞的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古典舞蹈相互结合之后所产生出的实际效果,并得出最终结论,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国古典舞蹈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并支持扇文化在中国古典舞蹈当中的弘扬与传承。

关键词:舞蹈剧目《梦蝶飞舞》;道具扇子;运用

 1 绪论

  1.1 研究内容和意义

正所谓舞蹈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舞蹈当中的各种各样的道具也有着同样的道理。在我国传统舞蹈的发展过程当中无论当,无论是酒杯还是衣袖甚至是手绢等等生活器具都能够用于舞蹈。扇子发展至今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从古至今扇子不仅作为乘凉道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在艺术作品中扇子也拥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扇子本身是一种生活用具,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本身也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蕴,所以在被传统的戏曲舞蹈和宫廷舞蹈广泛沿用,自古以来有着许多以扇子为道具的舞蹈方式,并且流并且流传至今。同时也形成了十分实用的价值,由于富人文化气息,在我国有着十分独特的扇文化,扇子能够在古今许多舞蹈当中被利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扇子本身的生活气息,也能够帮助塑造舞蹈本身的形象,并且在另一方面,扇子也有着十分独特的表现能力,也能够为舞台表演增添色彩。

从扇子的舞蹈表演的运用当中可以看出,比如中国古典舞蹈讲究的是利用扇子的开合与翻转,并且再结合其他的扇子技巧,形成十分优美的舞蹈形式。而且每一种技巧都有着独特的韵味与情感。也可以说扇子当中可以包含所有情感,也可以具有想象力的将其具现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当中,扇子也有着十分文艺的生活特色,扇子的类别和材质的不同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也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地位。由此可见,扇子能够在不同层面为舞蹈增添色彩,比如扇子本身的造型和设计更是传承了舞蹈文化和舞蹈的魅力。所以这也是扇子能够得到舞者的喜爱,并且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

本文主要是以中国古典舞蹈当中的扇子运用为研究对象,并追溯扇子的历史演化过程,同时也对扇文化的展开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扇子在舞蹈当中的实际运用技巧,并且分析扇子对于古典舞蹈的影响作用,最后通过《扇舞丹青》中国古典舞的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古典舞蹈相互结合之后所产生出的实际效果,并得出最终结论,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国古典舞蹈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并支持扇文化在中国古典舞蹈当中的弘扬与传承。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介绍了扇文化的历史背景、扇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研究了分析舞蹈剧目《梦蝶飞舞》中扇子的运用,以提供舞蹈界业内人士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丰富笔者对中国扇文化的了解,此外通过针对性的研读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了对舞蹈剧目《梦蝶飞舞》中扇子的运用相关知识点的基本认识。

(2)理论研究法。在获得直接或间接经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类、简化、归纳等手段抽象出所研究对象的变化发展规律,并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描述其本质,建立所研究对象的相关理论。

(3)定性分析法。介绍了扇文化的历史背景、扇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研究了分析舞蹈剧目《梦蝶飞舞》中扇子的运用并作出专业的解释。

(4)归纳总结法

结合自身积累和前人研究综述,对《梦蝶飞舞》中扇子的运用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提炼出扇子在舞蹈作品中的精髓。

 2 扇文化的历史背景

扇子在我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的时候扇子则被称之为“翣”。在古时候,扇子一般被用作祭祀或者是统治者的礼仪工具,象征着官职与富贵。而且扇子也可以用来扇风纳凉,主要起源于汉朝。扇子也逐渐演变成为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甚至也成为了书画的载体,一些文人雅士非常喜欢用扇子作词作画,扇子也能够寄托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和人格的理想。所以扇子也被运用于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也成为塑造人物个性和抒发情绪的工具。比如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手持羽扇指挥军队运筹帷幄;在戏曲《贵妃醉酒》当中,那一柄折扇更是出神入化,将杨贵妃的婀娜多姿的醉态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就是说扇子本身已经开始脱离了它实际用途,也有着一定的象征性作用。

我国古代许多壁画当中也都有对扇舞的描写,双手各持一把如同菜刀一样的扇子翩翩起舞,这也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扇舞。朝鲜也有扇舞,但是起源于传统的巫俗,一般是由巫女手持扇子和法器进行跳舞表演,这后来开始演变成为十分独立的舞蹈形象。之后有民间艺人为了能够谋取生活,在街边上开始表演扇子舞,在当时更是被称之为“歌舞百戏”,时至今日扇子已经成为各种舞蹈十分常用的道具。

 3 扇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舞蹈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媒介,也是引领人们意识进行转变的重要渠道之一,扇子也是一种舞蹈道具,并且也能够形象地衬托出舞蹈的本质与内涵。此外,扇子作为舞蹈道具除表达舞者的情感外又能将舞蹈作品通过体态、姿态以及舞姿等形式变现出来,是对人体功能的一种拓展和延伸,与此同时还可以起到增强舞台效果、烘托舞台气氛等作用。

不同的舞蹈作品中,扇子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同,因此所表达的思想也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扇子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道具,更多的是将道具与舞者身体相融合从而组成舞者身体的一部分。舞蹈中扇子道具的应用至今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实用性和美观方面,其重要作用更体现在舞蹈艺术表现方面,是我国舞蹈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从传承文化、传达情意、增加表现力、渲染舞台、丰富舞蹈图五个方面对扇子在舞蹈中的创作用进行论述。

 3.1 传承文化

扇子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扇子本体的功能逐渐退化甚至消失,就连传统的“乘凉”作用都被电子产品所取代。而舞蹈作品中的扇子则相反,作为传统的舞蹈文化道具,扇子的作用不仅没有被其他道具所取代,甚至被增添至其他舞蹈作品中,这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传播。

(1)对文化的传承。极具代表的舞蹈作品便是《扇舞丹青》,这一作品更是将古典舞蹈与扇文化和书法文化以及剑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十分古典且端庄的中华文化传统体系。演员手持扇子进行舞动,但却扇子的形状的形状既像扇子又像剑,这也更能够体现出古典舞的高雅,并且也能让人们欣赏到古典舞当中特有的动作形态,领略到古典舞的“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内在精神。

(2)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我国疆土辽阔,民族多样,而且有的十分灿烂的民族文化,扇子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民间舞蹈当中,甚至已经成为不同地区的民族风格。比如山东的秧歌舞就十分擅长使用扇子作为舞蹈道具,并且利用扇子的“快发力、慢延伸”等等特点来展现出“抻、韧、碾、拧、扭”的舞蹈动作,从而体现出山东女性的豪爽气质。山东作为文化之乡备受孔孟的文化思想影响,所以在各个舞蹈作品当中都能够看出山东地区有着十分浓厚的精神文化,而且秧歌舞蹈在流传至今更能够体现出山东地区的人民生活习俗和对审美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了传承我国的齐鲁文化。比如在作品《雪中梅》当中更是将胶州秧歌展现的淋漓尽致,表现出梅花自寒开放在漫天飞舞的雪花当中,只有梅花绽放,这也展现出其独特的傲骨。再比如朝鲜舞蹈作品当中的《扇骨》,扇子在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能屈能伸,一开一合都能够彰显出朝鲜民族女子的坚韧不拔与高傲的骨气。

现如今,中国名族民间舞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承名族文化的大军中,在这过程中扇子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名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传情达意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喜欢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词古画当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也喜欢通过舞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扇子往往能够赋予更加丰富的情感特色,并用于舞蹈创作,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展现舞蹈的魅力。比如现代舞蹈作品《红与黑》当中的色彩非常强烈,一边是身穿中山装,有一种黑夜的压迫感,再搭配一把鲜红的扇子代表着革命精神,将两种颜色互相碰撞,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导演利用中国的扇子作为中国传统的红色,然后一身黑色的中山装进行对抗,也能够充分展示出当前中国的状态,并且一把红扇直至舞蹈结束,在不断地进行开合与翻滚的过程当中,展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反抗精神。

此外,通过不同类型的扇子,例如大小、颜色等异同配合各样的舞蹈动作去展现当代青年的青春活力,亦可以借此表达少女的羞涩之情。如《春江花月夜》中,在以同名古典乐曲的韵律下,舞者以优柔的舞姿将自身沉浸于张若虚笔下的优美意境中,舞者借助扇子和自身的舞姿完美的表达了月色下少女的期盼。又如《红扇》中一群活力四射的少女利用手中的一把红扇将青春的力量和激情传递给观众,宛若医院青春之火在尽情燃烧。

 3.3 增加表现力

舞蹈是人类利用肢体语言来传递文化的一种动态艺术特色,没有舞者的形象也无法看出文化气息,可以借助这一道具来传播更加独特的魅力。扇子本身有着不同的代表性作用,并用于舞蹈创作,赋予作品更加深层次的内涵,也能够展现出作品本身的表现力。比如舞蹈作品《龙扇舞》当中的节拍非常的紧凑,舞者在进行扇子挥动的过程当中更是瞬息万变,让人不仅感叹舞蹈的表现力极强,有一种十分宏大的气势。

 3.4 渲染舞台、突出主题

色彩艳丽和大小不一的扇子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并且运用于不同的作品当中,同时与不同的文化相互结合,也能够展现出更加浓郁的舞蹈特色与魅力。比如舞蹈作品《红扇》就极具代表,一把把红色的扇子如同燃烧的火焰照亮整个舞台,为舞台添加色彩的同时,也能展现出那种激情四射的舞蹈氛围,红色的扇子与黑色的服饰相互衬托,让整个舞蹈充满了政治色彩,并且扇子的千变万化更能够烘托出舞蹈氛围,展现出革命精神,同时强烈地突出了不畏恶势力、勇敢斗争的主题。

3.5 丰富舞蹈构图

构图是整个舞蹈创作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并且与其他舞蹈不同,可以利用运动路线勾勒出一些画面,提高整体的表演效果。扇子本身是一种十分完美且能够进行操作的道具,在运用到舞蹈当中之后可以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比如非常著名的群众舞蹈《梦里寻她千百度》当中的舞蹈场地虽然只有一小块,但却通过扇子的摇缀形成千变万化的波与斜线等等画面,让人应接不暇,流连忘返。在其中一段且抒情的过程当中,扇子不断地进行移动并从单调的正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无限拉长形成更加优质的视觉效果。作品再去结尾也非常的新颖,演员们藏在扇子下面,并将所有扇子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朵美丽的荷花,而在荷花旁边又出现了幼年和老年的两个人物的手臂相连,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承之美。

 4 分析舞蹈剧目《梦蝶飞舞》中扇子的运用

  4.1 舞蹈剧目《梦蝶飞舞》简介

舞蹈剧目《梦蝶飞舞》是由同名小说改编。多年的痴,终究化为无尽的怨。三十年的生活如黄粱一梦,似庄周梦蝶,无处寻觅爱过恨过的痕迹!苏秋眠,一个来自姑苏古城温婉灵秀的女子,在大学遇到了江枫这个北方的男人。十年,爱,似乎无迹可寻,恨,也绵绵无力。

 4.2 舞蹈剧目《梦蝶飞舞》中扇子的运用

4.2.1 《梦蝶飞舞》中的扇子韵律

在舞蹈的最开始,舞蹈者将扇子作为中心,轻轻摇摆,轻轻舞动,将目光专注于手中的扇子,神采投入在扇尖之上,舞蹈动作在背景音乐的发展中逐步推进,人和扇的舞动韵律也在一步步的逐渐放大。在背景音乐的节奏中,舞蹈者将扇子舞动得翩若惊鸿,由扇舞所展现的动作技巧因此而出现了十分典型的中国古典舞身韵。在该舞蹈作品中,观众经常可以欣赏到扇子在点绷之中展现的色彩,在飞舞之中流露出的韵味,在张弛之中领略舞蹈的美感。编导为了让扇子真正的与舞蹈作品融为一体,将重点放在运扇、运力和运情的相互结合之上,舞蹈者动作技巧和手中扇子的配合使整个画面展现出一种柔美飘逸的韵味,灵动出尘,让人沉醉。在蜿蜓曲折的线条中,朵朵云扇宛若一只只蹁跹飞舞的蝴蝶,给观众一种身在“世外桃源”的错觉。灵活舞动的扇子不但带给人一种婉约俊逸的感觉,并且随着扇尾的快速飞舞,在音乐旋律中的不断反转、变形,仿佛是花丛中蝴蝶在翩翩起舞,这大大加强了整个舞蹈“灵动出尘”的审美意境。

4.2.2 《梦蝶飞舞》的以扇传情

舞蹈作品《梦蝶飞舞》是一个有鲜明风格特点的作品,它的主要特点是对韵律的运用。作品中没有安排故事情节以及任务冲突,也没有依靠太多的其他手段,仅仅是凭借舞蹈者的动作技巧、面部表情和手中道具扇子,就将中国古典舞中的韵律展现的淋漓尽致。舞蹈者通过高超的动作技巧来实现快与慢、刚与柔的变换和结合,将手里的扇子和动作技巧融会贯通,把一个主题寻常的舞蹈作品,真正演绎出了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所在。该舞蹈作品提供舞蹈者的精湛表演,创造出婉约俊逸、唯美灵动等不同的画面效果,将舞蹈形象演绎的鲜活生动。有很多的艺术家一直都希望能够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就是将内心感受和自然在彼此交流中产生有价值的领悟。舞蹈作品《梦蝶飞舞》就借助扇子这一舞蹈道具,表达出一种超世的出尘美。《梦蝶飞舞》这部作品带有鲜明的中国古典舞特色,它“飘逸、轻灵、旋转”的动势,都展现出中国古典舞独特的舞蹈风格,舞蹈者将手中的扇子作为中心,身体随着扇子的蹁跹而舞蹈,通过扇子将舞蹈主题展现出来,这里的扇子不再只是道具,已经和舞蹈者成为了一体,道具的运用为舞蹈作品《梦蝶飞舞》增添了许多色彩,扇子像水墨画一样描绘出舞蹈的主题。

4.2.3 《梦蝶飞舞》的作品赏析

作品所选用的音乐是原创音乐的“梦蝶飞舞”,音乐始于散起,玲珑剔透的按音将人带入一个意味深长的境界。舞蹈者们在伴奏中缓缓走来,用动作与扇子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抒发出来,手中飞舞的扇子传递出无限的情感,完美地展现出了了“神于形先”的舞蹈特点。在动听的背景音乐中,一群舞蹈者蹁跹而舞,仿若一群从睡梦中刚刚苏醒的蝴蝶,来迎接朝露和花香。在柔美而绚烂的舞蹈中,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完美的画面。音乐节奏慢慢加快,舞蹈者们手中的扇子开始快速的开合,一系列舞蹈动作在音乐旋律中层出不穷,众多的扇子在空中上下舞动,三个一群,两个一双,仿佛一群花蝴蝶在花丛中嬉戏。舞蹈者们将自身和扇子有机结合起来,在似有似无的微风之中,在欢乐的背景音乐中,舞蹈者们不只是简单地用舞蹈动作去展示舞蹈艺术的美感,同时也是在全身心的去领悟背景音乐所包含的韵味,这在无形中就为舞蹈增加了很多神韵。舞者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微微颤动的扇尖带着一种活泼灵动的感觉。逐渐的音乐进入了慢板,翩跹飞舞的“蝴蝶们”慢慢安静下来,整个剧情也达到了尾声,舞蹈者们的表演风格再次变得温柔端庄,柔美俊逸。手中的扇子开开合合,就像微风拂过脸庞,在舞蹈的最后一段时间内,舞蹈者们摇着手中的扇子旋转于舞台的左边,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惹人怜爱。在整部舞蹈作品中,柔美俊逸的舞蹈动作、出神入化的表现力,将手中的扇子完美的融合到舞蹈中,前后无缝连接,浑然天成。

5 总结

在剧目中不仅突出了舞者神态的优美、舞姿的优美。在对于人物和扇子之间的虚实结合的过程当中突出书画韵味,在突破了传统道具的限制之后,将其人物和人物对立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优质,从而达到以身带扇,以扇展身的效果,突出的和谐统一,并感悟“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高尚境界。而且通过对扇舞技巧的重新转化与编排之后,传达出中国审美艺术的最高追求,透露出中国哲学理念的深层次内涵与精髓,显现出了艺术形象之美。

参考文献:

[1]曹颖娜.道具在汉族民问舞中的功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1: 49-54.

[2]柳洁.试论道具在舞蹈作品中的诗意性表达[D].中央民族大学,2015.

[3]袁芳.论胶州秧歌中扇舞技能表现上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5, 23:163-164.

[4]邢楠楠.民问秧歌服饰道具艺术特色的传承演变[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3:116-120

[5]张蔚.秧歌文化的形态呈现——海阳秧歌的民问形式与舞台风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 03:69-75.

[6]舒永智.海阳秧歌中扇子、手绢的运用手法[J].音乐大观,2012, 05:200-201.

[7]张溶哲.浅谈胶州秧歌中扇子在人物塑造上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1, 24:124-125.

[8]刘建.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M].民族出版社,2011,5.

[9]李晶.试论对舞蹈中道具语言的探索[J].艺苑,2009, 04: 28-29.

[10]张军.中国古典舞剑舞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XX的耐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新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 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分析舞蹈剧目《梦蝶飞舞》中扇子的运用

分析舞蹈剧目《梦蝶飞舞》中扇子的运用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7864.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4月14日
Next 2023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