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持续变化的当今社会,教育身为传播文明,促进国家发展的关键模式,
始终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首先,伴随持续开展的教育变革活动,新课改的全面执行,多媒体教育的大范围使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促使社会各个部分的资源完成整合,知识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进发,不只指出教师需要扩展知识面,此外思维理念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上述全新的变动对教师指出更加严苛的标准,产生较大的负担与风险。在上述持续变动的环境中,大部分教师不能适应持续发展的社会,导致其在现实工作中出现大量负面情绪与心态上的不正确观点,对应的对教育的效果与发展也造成消极影响。
其次,在经济、物质资料等价值理念的作用下,中小学教师的价值观也开始出现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当前存在的多种课后辅导组织、家教机构等,为教师的兼职活动准备了契机了,对本身工资效益不高的教师们产生了经济诱惑,此外教师自身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导致一些教师在本身工作中出现消极怠工等问题,导致教师隐性流动过于频繁。
所以,怎样提升他们的教育积极性与动力、提升他们工作的现实效率与维持教师团队的稳定是教育长久发展的本质基础,还是教育变革的现实需求。因此就需要我们要以掌握教师工作满意度情况为前提,利用研究与钻研,寻找教师团队发展的阻碍,对良好的优势需要不断维持与强化,对不好的地方需要寻找出现的问题,之后有目的性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变革。如此才可以确保对教师的进一步激励,促使教师与组织、教育活动得到长久的进步。根据上述发展需求,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论题开展全面的分析就非常关键。
伴随新课改的全面执行与教育变革的持续深化,中小学教师在参加教学活动的时候遭遇全新的发展挑战与负担,甚至遇到经济诱惑等,让其在现实工作中开始认为自身工作不好,且失去发展动力。目前的客观事实导致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不高,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就具备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相关研究及理论概述
1.1相关研究概述
其他国家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分析较早,通常汇聚在影响条件上,其分析主要在具备类似文化环境的国家中开展,上述文化环境和我国东方文化有明显不同。然而其分析的角度与内容却为我国开展此类分析准备了充足凭证。
我国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分析即便得到了相应的结果,然而依旧出现一定的不足和问题。首先,对问题的分析大部分是仿照国外,轻视了中西方的不同点,在维度组成挑选上轻视了不同社会文化造成的不同点。所以在分析上需要进行相应的改正。国内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分析需要基于国内现实情况与社会发展清理,全面满足历史文化以及知识经济社会需求。其次,在分析角度上,对教师重视度较高的主要是高校教师,对中小学教师的分析并不多,此外在教师影响条件上的分析大部分汇聚在个人身上,对组织、外在因素重视不足。此外,在现有的分析结果中,出现一定的纠纷和问题。在分析的时候也需要思考地域性与时间性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就是在传统分析角度的基础上,对府谷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深入分析。基于目前的组织环境与体制,分析此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出现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寻找影响条件,进而基于现实问题之处合理的处理方案。
1.2相关理论概述
1.2.1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概念
本文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表示包含初中、高中两时期教师对其进行的工作,和现实条件、情况的一种总体的、具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感知与体会。
1.2.2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特点
(1)动态性
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表现出动态性特征,也就是伴随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对工作上提出的要求与情感态度并非永远不变。多媒体的使用、全新科技在教学行业内的影响、政策上的变动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功能等,导致教师满意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动。
(2)多维性
教师工作满意度具备多维性特征。影响工作满意度的条件非常繁杂,相关因素众多,内部构成变量也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所有构成变量都表现出一定的变动性,此外测量方式与挑选的区域表现出独特之处。所以,教师工作满意度具备相应的繁杂性与多维性。
(3)持续性
中学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出现在学生发展的所有重要阶段。带着饱满的工作感情开展工作,可以传播给学生正面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负面与消极心态,就会对学生个人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指导与规范一般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且对其造成深远作用。去除对学生的作用,对教师自身来说,工作满意度会影响其日常生活等多个部分,所以工作满意度表现出长持续性。
1.2.3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计算是测量维度的选择,对教师所重视内容全面掌握之后,设定薪资福利、工作、组织结构和体制、人际关系、自身发展需求和实力、社会评价六部分,并根据这六个维度设置了相关的问题。
1.2.4需要理论
马斯洛指出的知名需求观点,把大众需求从低到高按照层次与重要性划分成五部分,主要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等多个部分的需求。从最主要的需求比如现实生活需求到最高的自我实现。
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其现实需求主要是从低到高持续变动的,在工作部分满足比如工资等主要需求之后,会开始寻求福利,社会位置的提升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等更加高级的需求。所以,对教师需求的达成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且全面重视,如此才可以确保工作积极性可以更长久的维持,才可以更合理的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
1.2.5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身为知名的激励观点,其主要表达公式是:激发力量=期望值×效价。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就能了解到,大众工作自主性与潜力的激发是由个人对目标的了解情况和目标对个人需求的满足感的乘积所影响。要想激励民众的工作自主性,就要了解他们的渴望与需求,必须让双方得到充分激发,才可以提升工作积极性。从上述层面着手,在内部管理中,管理者使用此理论提升职员的自主性非常关键。在对教师的监管中,上述理论也非常合适,对教师工作自主性与热情的激发也需要将上述理论当做基础。寻找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合理方式。
2府谷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
2.1府谷中学概况
陕西省府谷中学地处该省北边,秦晋蒙省市的交界处,滨临黄河,是榆林市重要高中,也是该地区“文明校园”。该学校最初建设时间是1956年,占地面积为6.2万平方米,综合面积3.6万平方米,目前教学班60个,学生3766名,教职工512人。校内工作教师378人,此处高级教师43人,一级教师86人,具备研究生学历的38人(包含在读),9人得到省市级教学能手荣誉,25人得到国家级、省级奥赛优秀辅导员荣誉。
2.2调查问卷设计
此问卷需要填写的重要内容是个人主要情况,之后是薪资福利、工作情况、组织管理和体制、人际关系、自身发展需求、社会评价六部分,根据上述内容开展详细评价,最终目标是掌握教师对多个维度的满意状况,促使结果更为详细,根据工作满意度整体情况设定问题,主要目标是从综合层面了解工作满意度。最初,只在小范围内发放了80份问卷,通过分析和研究,最终调整并确定了问卷的内容。
问卷总共设置了19个题目,回答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使用
5级计分,“非常不符合”得分为1,“非常符合”得分为5。其中工作本身涉及到的三个问题反向计分。其余题目分数高表示教师的满意度更高。各部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56-0.846之间,从而该问卷符合测量工具所要求的信效度评价标准。
2.3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为了使教师们尽可能真实的回答,问卷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采用匿名方式作答。本文在调研中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8份,剔除无效问卷16份,有效问卷312份,最终有效回收率为89.14%,得到的抽样状况如表2-1所示。
表2-1样本抽样数据描述
从样本情况来看,被调查者在性别上,女教师的数量明显多于男教师,这主要是由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多数为女性。而年龄分类中,25-30岁与31-40岁阶段的教师占较高比例,样本中在学历分类上,本专科学历较多。由于该区域教师的工资基本都是统一的标准,因此工资收入在2500-3500元的范围占绝大多数。
2.4府谷中学教师整体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对持低满意度的群体而言,在实际问卷的发放过程中,发现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居多。首先,不适应性。由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刚刚进入社会的大门,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还需要一定时间来过渡;对工作内容的掌控也需要逐渐的积累。在这些方面开始的不适应和心理负担无论是对教师的身体还是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其次,价值观念的影响。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更容易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影响,传统思想中对教师要甘于奉献认识和评价,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摒弃。受网络或社会上一些功力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亦或是与同龄人所从事的其他工作岗位的比较,使得她们对于付出多,收获少的工作存在心理上的失衡,在追求岗位价值的过程中有失偏颇,对工作存在不满情绪。最后,被动性。持有低满意度的教师,大部分不喜欢教师的职业,只是受家人的观念影响,被动的选择了教师职业。综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这部分教师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对持一般水平的工作满意度的教师而言,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有57.69%的人处于基本满意状态。探其原因,首先,固定的假期和稳定性。在教学岗位中的教师90%以上都是女性教师,她们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照顾家庭,陪伴孩子和家人,而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每年都会有寒暑假两个假期,使得她们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相对稳定性,对于需要花费经历顾家的女性教师而言,可以更加踏实和安心的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并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增加幸福感。其次,资源的掌握。作为教师,可以接触更多的教育咨询和信息,对教育资源的掌握和了解较便利和及时,这些便捷的资源有利于家庭教育。再次,压力感。教师工作繁重,责任重大,需要处理的关系复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的优化知识结构和增加知识储备,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和方法等,这些给教师带来不断的挑战和压力。综上几点考虑,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一工作持基本满意的状态。
就持较高满意度的15.38%的比较符合和7.69%的非常符合的人群而言,通过调查和访谈,他们对教师工作都比较热爱,职业认同比较高。尤其是从事工作较长时间的老教师,他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教书育人是比较崇高的职业,这个岗位上能够体现个人价值。他们愿意在这个岗位上付出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在他们身上继续发扬;另外,这些老教师儿女都已经长大,家庭负担较轻,使得她们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工作,更能感知到教师职业给其生活带来满足感和充实感。

2.5府谷中学教师各维度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2.5.1薪资福利的现状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得出,薪资福利这一维度的均值为2.73,主要由工资和福利两方面构成。工资是教师生活的基本保障,福利是一种激励保障,二者关乎教师的切身利益,也是教师们普遍关心和在意的方面,因此本文也选取了“目前我的工资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能够相适应”和“当前的福利待遇令我满意”两个问题来了解,具体情况如图2-2。
图2-2府谷中学教师工资与福利满意度现状
在工资收入方面,65.38%的教师选择了一般,而10.26%选择非常不符合与
12.8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符合,这说明对工资收入的满意度呈一般偏下的水平。在福利待遇方面,通过图2-2可以看出也处于较一般的水平,大部分教师的收入还都只是教师的工资收入,除此之外无更多的福利。对于福利部分的支出,基本来源于学校收入,由于学校收入有限且存在差异,所以对福利的感知普遍比较薄弱。
2.5.2工作本身的现状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在教学任务方面,62%左右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是超负荷的,分析其原因,首先,工作任务繁重。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学校的考核任务比较多,许多学校对教学工作量都有明确的要求。例如:定期要听多少节课,绩效评比,基本功大赛,计算机学习和考试等等;其次,教师资源不足。该地区人口增长迅速,而相应的教育资源不能够及时的得到补充,教师配备不足,每个老师至少要管理一百多名学生,对于音乐、体育等特长生的教师甚至要带几百名学生,这无疑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教师资源的紧缺同时,许多教师还要身兼多职,除了带主科课程,还要负责其他科目的教授。这不仅需要教师话费大量的时间来备课,同时还要用相当多的时间来批改作业,显然的感知的工作负荷较大。再次,升学压力大。尤其是对于中学毕业班的教师而言,中考与高考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和升学率对教师而言又是一个任务的挑战,很多学校将升学人数或是上线率等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这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以上原因使得教师感受到工作负担重,满意度感知较低。对于部分对工作负荷呈乐观态度的教师,大部分从教多年,对所授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结构能够熟练的掌握,轻松地应对,因此在工作负荷上感受不明显。
2.5.3组织管理与制度的现状分析
组织管理与制度主要包括组织环境与氛围、晋升制度、组织教师培训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一维度的均值为3.84。在这里选取了“学校的晋升制度是公平公正的”这一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具体的数据如表2-2所示。
对晋升状况的满意度水平通常偏上。从信息中可知,选择一般的人数所占比值是38.64%,指出相对符合与非常符合的比值是23.08%与12.82%,这说明大部分人感知的晋升制度还是公平公正的。但是同样有分别为10.26%和
15.38%的人数比值指出非常不符合以及不太符合,此类人群指出晋升体制并不合理,对此满意度不高。对晋升状况不满意的群体主要集中在一些青年教师,这源于两方面原因。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晋升或职称等的评定还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资历和工作年限等常作为评定标准之一,青年教师则常处于劣势;另外,任人唯亲、托关系、找门路等不公平现象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这也影响了晋升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导致了部分教师满意度低下。
2.5.4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同事关系中,认为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占整体比例的84.62%,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能够处理好同事关系,同时在与同事的相处中能够感受到较高满意水平。只有占整体3.84%的极少数人对同事关系不满意,这部分人通常缺少职业认同,对职业的热爱程度不高,在工作上表现消极,懈怠。另外,人际交往能力有限,沉默寡言等个人性格原因也会对同事关系产生不满意。
领导关系中,选择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比例只占整体比例的11.54%,认为一般的达到了37.18%,说明对这一问题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这主要由于学校的领导主要负责工作的宏观指导,对教师个人的指导较为缺乏。同时,作为基础教学岗位的教师而言,与学生和同事的交集较多,实际工作中,与领导接触较少,在心理上,对上级也存有距离感。因此,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密切度还有待改善。
2.5.5个人发展需求与能力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对于自己的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方面提高的需求有32.05%的比例选择了比较符合和47.44%的人群选择了非常符合,两者所占整体人数的79%左右,这表明教师们普遍对自己职业技能的提高有所要求,希望在工作岗位上能够不断的发展进步。而仍有5.12%的比例选择了非常不符合,这主要源于个体本身对教师职业缺少好感,不喜欢这个职业,因此在自我提高方面也相当被动;也存在个别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自我提高产生畏难情绪。
数据显示,有48.72%的教师表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程度一般,分别有19.23%和6.41%的教师表示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说明大部分教师对这份职业比较认同。但是仍有25%左右比例的教师对教师职业热情度低或是不喜欢这个职业,被动的职业选择使其对相关工作缺少好感和积极性,通常这部分教师对整体的工作满意度也较低。这说明教师工作满意度受职业认同直接的影响,这方面的改善在后文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研究。
3府谷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1不同性别对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依照表3-1分析结论可知,性别不一的中学教师在工作满意度整体和多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数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其表示不管是中小学教师综合工作满意度还是多个维度上都不会受到性别影响。
表3-1不同性别的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方差分析
3.2不同年龄对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依照表3-2分析结论可知,多个年龄层的中学教师被试在工作满意度整体和多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数没有明显不同,表明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年龄情况没有关系。
3.3不同工资收入对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根据表3-3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月收入的中小学教师只在整体工作满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进一步多重比较(此处略)可知工资收入越高整体工作满意度越高。
3.4不同学历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差异分析

从表3-4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对工作本身这一维度,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满意度水平高于本科和专科学历教师的满意度。这主要源于较高学历的教师知识储备丰富,分析能力和钻研能力较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更好的处理能力,因此工作负荷感与工作压力感相对较弱。
在组织管理与制度方面,本科学历教师满意程度高于专科学历教师满意度。组织管理中主要包括涉及个人发展前途的晋升、进修等内容,随着教育水平的逐渐提高,对这些方面的选拔也会从较高学历的人员中优先进行选择,这使得专科学历的教师在组织中感到被动和缺少重视,满意度较低。
在社会评估上,本科教师比专科教师的满意度高。表示前者在社会位置与稳定性的感知上超过后者。分析其原因,学历现已成为了许多领域的敲门砖,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社会上尤其是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家长,对教师的学历也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追求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教师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本科学历更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基础,更符合社会的需要,也能够得到较多的支持和尊重,因此满意度高。对比之后可知,专科学历老师在外界地位上位于劣势。同时,由于现在对教师的招聘基本上都是聘用制,铁饭碗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教师也存在着被解雇的风险以及教师队伍中学历的普遍提升,这些导致专科学历的教师在稳定性上的满意度相比本科学历教师也会偏低。以上说明了在社会评价上本科与专科的差异。
4提高中学教师整体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4.1改善并提高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
薪资福利是教师生活的保障和改善生活水平、增强支付能力的经济来源。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物价水平、消费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教师对薪资福利的要求也不满足过去的水平。只有和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工资待遇才可以确保教师团队的平稳。同时,在《教师法》中明确指出了教师应有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但是在具体政策的执行中,许多法律条款却成为了纸上谈兵,难以落实。所以,要想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就需要从薪资待遇上着手。
4.2减轻工作负担
工作负担通常源自现实教育任务与心理压力。在对教师工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教师除了教学本身带来的工作任务之外,还要面对各种检查、工作评比、听课任务、学生管理、家长沟通等,由于大量人口的涌入,学生数目急剧增加,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师分配严重紧缺,使得班级容量大、小学教师常身兼多科目教学,中学教师常要负责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量的增大导致很多工作无法在工作时间完成,常需要额外的时间来处理工作,加大了家庭生活的影响,导致了教师情绪的低落和对工作满意度的降低。对此,相关部门、组织、教师个体都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以改善。
4.3营造并优化和谐向上的组织环境
人们常说环境塑造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里主要指的就是组织氛围。良好积极的组织氛围可以使教师以舒畅的心情展开工作,并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催人奋进。
4.4构建教师与社会主体的和谐关系
教师在现实工作中,需要和多方人员进行交流,包含领导、同事、学生与家长。人际关系情况事关教师工作的稳定性。尤其是作为社会评价主体的家长们与教师关系的构建,不仅影响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同时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进步和工作态度都有着重要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如将孩子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归咎于教师没有教好或是对老师没有按照家长的意思执行而充满抱怨等,导致整体社会支持下降,使得教师对工作产生压力和倦怠。对这一方面的改进也十分必要。
4.5培养并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通常表示对所开展活动的正面评价与赞成。也可以理解为对职业的热爱程度。对教师工作最后出现的差异性评价,职业认同是关键影响条件。职业认同感强的教师,即使工作辛苦、任务繁重也能够从中发现乐趣、找到灵感,表现出强烈的工作兴趣。相反,即使工作轻松,由于认同感低,也会感知工作负担较重,满意度低下。因此,培育认同感在提升此类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键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组织在职培训,树立教师职业观。教育部门和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在职培训,可以根据这一主题选择教育领域有声望或优秀的教师讲述自己对工作热忱的保持,工作带给他们的收获以及对工作的积极态度,通过这些人的切身体验引导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同时,通过培训对教师的职业素养,道德规范,专业素质等方面进行渗透,使其从思想上逐渐认识到教师应该具备和满足的条件,逐步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职业观,使其能够更好的融入教师队伍。
其次,重视教师个人发展,帮助教师制定职业规划。学校需要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利用学习、培育、培养等模式满足教师现实需求以及自我提高需求,加快教师职业发展目标的完成。同时,组织要积极引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设定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减少教师在工作中产生盲从心理和迷茫,另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最后,创造和谐发展的宏观环境,深度挖掘教师价值。教育部门可以通过舆论导向、媒体媒介等方式宣传尊师重道的重要性,以营造社会对教师的尊重,这可以使教师感受到被社会的需要和重视,就愿意在教师队伍中坚定职业信念,感知工作价值。作为教师个人,也应该积极调整自己对心态,多去发现教师工作所创造的价值和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发掘工作中的兴趣和美好,这样也会增加多工作的热爱。
结语
在中学教师资源紧缺,各种思想观念对教师职业观冲击的背景下,提升中
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激发此类教师的现实积极性与动力,对稳定教师团队、加快组织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关键价值的。本分析对府谷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且指出提升此类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合理方式。最终为提升国内中学教师工资满意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Hepburn,Brown.Teacher Stress and the Management of Accountability[J].Human Relations,2011(54):691-715.
[2]Abbott.Experiencing Creative Self-efficiency:A Case Study Approach to Understand Creativity
in Blogging[J].Journal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2014(2):170-175.
[3]Wiley D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Non-work Role Conflict and Job-related Outcomes,Some Unanticipated Finding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4(6):467-472.
[4]Affaldano MT,Muchinsky PM.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A Meta Analysi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4(97):251-273.
[5]Herzberg.Underlying Sources of Job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3(8):35-38.
[6]舒敏.城市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1:43-45.
[7]陈俊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1:15-18.
[8]黄潇妤.江西省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D].南昌:南昌大学,2013:5-7.
[9]樊洁琼.高校青年女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3):53-55.
[10]黄丹.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及教育启示[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31-33.
[11]贺伟,龙立荣.薪酬满意度的维度及其作用研究评述[J].软科学.2013(N):87-91.
[12]于海波,李永瑞,郑晓明.员工薪酬满意度及其影响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2015(9):93-99.
[13]王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制度分析[J].企业经济.2016(3):7-8.
[14]马丽敏,何锐鹰.企业薪酬管理与员工满意度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4(4):4-6.
[15]苏列英.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的方法探讨[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3-2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