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者心理学在电子商务营销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飞速,在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下,消费者在线上消费的心理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分析了有哪些消费者心理需要在营销中注意。在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之下,企业营销面临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研究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情感的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的情感因素与传统营销策略分析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营销策略,并探讨了面向在线消费者的现代企业营销的具体实例,完善电子商务商业理念,应用紧扣消费者心理的营销策略和方法,建立更加适合电子商务的运营机制。

关键词:电子商务;消费心理;营销策略

引言

在现代通信技术和国际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种在互联网基础上运营的电子商务新型商业模式诞生了。传统商业模式中原有的一些商业思维和策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正是因为电子商务这种新兴商业模式的出现,这也导致了消费者消费体验的一些变化,消费者心理已经发生了改变。最近几年,我国的电子商务在消费者眼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消费模式,在与传统营销的相比之下,电子商务有其特有的优势,电子商务更加便捷,更快速,效率更高且成本很低。根据我国相关行业的数据统计来看,在最近几年电子商务交易量成指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已对公众的消费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消费者的情绪,影响了商家的营销策略。所以,了解消费者的情绪可以帮助商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增加业务销售额。大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被很多不同的因素左右着,那么分析和调查电子商务领域的消费者心理因素,并根据分析的内容对电子商务公司或个人的营销策略做出调整,这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今后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经济的发展进步也意义非凡。

1 消费心理与电子商务

1.1 消费者心理概述

消费者心理指的是消费者在进行购买行为时其内心想法波动过程的表现,是一种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活动。市场的开始是因为产品或服务响应了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消费者心理受很多因素左右,例如购买环境,消费者年龄等。企业一般会对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进行分析来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X心理学会认为,消费者心理学是理解消费者理论和心理学方法的研究类别,消费者心理学领域已经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和其他心理学领域融为一体。研究消费者心理的终极目的是购买者与市场中的产品,服务进行交互时了解消费者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1.2 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社会信息和网络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易中使用最新信息技术的过程。电子商务淘汰了传统交易过程中书面信息的应用,整个商品和服务交易及交易管理过程都是没有纸张利用的。电子商务的特点是互联网的波及范围很广,可以在国际间轻松交易,并且运营花销低,交易效率非常高,在很多领域行业都被应用。许多现代企业正在开发具有巨大潜力的新企业,开展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因此,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心理学是企业中的热门研究主题。消费者情绪和消费者行为是公司系统运营策略(尤其是系统营销策略)的起点和基础,研究消费者的情绪和行为习惯并进一步扩展电子商务是非常重要的。

1.3 消费者心理应用于电子商务营销的意义

当前,中国的物质发展相对较快,消费主义开始兴起,这意味着人们追求的幸福感在消费过程中不断满足他们的需求。消费不仅仅是购买行为,还是具有象征性的特殊含义,强调新的意义,身份,地位和价值。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从自给自足的状态转变为财富的状态,这使人们有了转变消费形式的物质能力,消费者已经不仅想要获取产品本身而更多的是出于意义和象征去购买产品,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欢愉,舒服,优越,专业人员称这种现象为情感消费,现在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从物质消费到情感消费的过渡现象。同时,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完善使得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已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和生活方式之一。一些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业务被彻底改变,正是因为电子商务这种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同时这也导致了消费者消费体验的一些变化,并改变了消费者的想法。消费者的决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最为明显,消费者的决策都是依靠消费者的各种心理活动确定的。所以,将消费者心理学应用到电子商务中对于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的营销活动很有意义。

2 消费者心理分析

把握消费者的心态,就具备了吸引客户的条件,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掌握营销市场的消费者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电子商务公司需要充分了解客户心理。现在,电子商务营销将越来越注重把握消费者的情感以此来影响消费者,最终达到产品销售。因此,消费者心理是实施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客户的消费心理是公司制定策略的重要途径。以下分别从需求和物质两方面进行消费者心理分析。

2.1 从需求层面进行消费者心理分析

2.1.1 恐惧心理

人类天生就惧怕自然,由于存在恐惧,我们只能避免存在或潜在的恐惧。当你知道所吃的东西已经过期时,你的身体将不会做出反应,但是由于害怕病原体,你的胃会受到“伤害”。每天看广告时,商人也知道消费者的恐惧,消费者对某事的恐惧感越强,就越强调它,然后添加的“药物”可以治愈消费者的疾病。

恐惧是我们人类的普遍心理现象,恐惧的心理对我们有利有弊。恐惧心理对经营者的营销是很有利的,利用消费者的恐惧心理营销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是将恐惧的问题提出来。描述消费者已经注意到或从未注意到的恐惧情况。第二步是增加焦虑感。显示现状后,将看到遇到的每个问题都列出来,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问题就会变得更加严重,以此加剧了消费者的焦虑。第三步是迅速解决问题。消费者很害怕,首先消费者的行为是逃避,其次是面对它。在避免不了这种情况时,他们非常渴望找到解决方案。这时候,我们的产品就出现了。

2.1.2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也被心理学家称为“羊群效应”,在消费者领域经常用于描述购买者的羊群行为。羊群是非常杂乱无章的群体,通常它们会在一个范围盲目地到处奔跑,但是如果其中一只移动到了另外的领域,其他绵羊不管那个领域是否有狼或者是否有好的草,都会不加以考虑地跟随那头移动的绵羊。因此,“羊群效应”是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的形象说明,从众心理会使我们从自己客观的分析中迷失而跟随别人的选择,消费者在许多购买决定中经常表现出羊群的从众心理。

从众是我们根据他人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也就是说,在人群中,我们将响应他人的行为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例如,我们看到别人熬夜抢购时,我们也会通宵购物;我们做出的一些道德性行为,是因为我们看到其他人这么做,这都是从众的行为。营销人员可以利用这种消费者心理进行营销,例如商家可以找到许多兼职工去购买自己的产品,许多消费者看到很多人购买,然后也会进行购买。

2.1.3 攀比炫耀心理

心理学家也称攀比心理为面子心理或者妒忌心理。人们看到有钱人的奢靡消费,还有人们受到撑面子心理的左右,消费者们相互刺激对方导致攀比。这种心理很容易引起消费热点跟踪,债务预消费,甚至是恐慌性购买。

购买产品的顾客的攀比心理基于对其本身的识别,他们的阶级,身份和地位,以选择一类和他们相匹配的消费者行为作为参考并作出消费行为。具有攀比心理的客户在购买产品时,产品的心理要素比实际要素带给客户的更多。

炫耀是通过宣传或挑衅性方式展示我们的事物比别人更好的一种行动。炫耀心理的升级是攀比心理。炫耀人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安全,而是试图通过炫耀来找到生活的感觉。

2.1.4 稀缺心理

事物是因为稀有才更珍贵,是不朽的原则。人类的渴望是无止境的,但是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争夺有限资源的过程中,稀有性就显得更有价值。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哪些稀缺资源?地理位置优越的房屋价格昂贵,但仍有许多人急于购买。由于土地有限,并且地理位置优越,因此地理位置优越地段的商业价值非常高。如果你使用好号码的手机卡(例如188888888、13666666),那么你购买这些号码肯定会很昂贵,很少有容易记住和吉祥的数字也是的稀有性的体现,而且许多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都以高价购买它们。春节火车票,也是很突出的稀缺资源,各种各样的黄牛都用它来形成一条抢票产业链。

在消费者心理学中,由于垄断现象导致购买行为改善的变化现象被称为饥饿效应。营销人员在销售产品时,经常以此来制定策略来抓住顾客的眼球并增加他们的购买行为。

2.1.5 损失心理

损失心理是指我们会觉得已经得到的东西弥补不了我们没有得到的东西。在不了解现状时做出的决定好像并不在于考虑得到的东西,而是在于考虑“没得到与假设得到之间的落差”。换言之,当人们做出决定时,他们总是使用自己的观点或参考标准进行衡量以确定最后的选择。

如果你强烈希望购买特定产品或拥有某种产品,那么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假想已经拥有了这种产品。如果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获得它,那么你将会产生损失心理,这种心理是十分痛苦的。那么商人如何运用损失心理来推销市场呢?消费者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轻松获得某种商品和服务,例如,可以重视售后承诺。

2.1.6 求实求便心理

求实心理其主要特征是关注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有这种心理要求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加关注商品或服务的实际可用性和质量,消费者追求既经济,耐用又易于使用而不追求产品的外观,颜色或包装。有求实心理的消费者会更加关注商品的性价比,商品的性能一定要满足其需求,并且产品的价格必须在他可以识别的承受范围内。

消费者非常关注商家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对于这样一个求实的消费群体,公司必须“务实而现实”。在产品说明中,卖方应努力强调用户喜欢的东西:价格适中,经久耐用,坚固,甚至通过示例来消除顾客的疑问。

求便心理指的是一种购买动机,它引导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追求省时便利。随着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许多消费者心理上都有对便利的需求以及对便利产品和服务的渴望。因此,电子商务公司应着重于提高消费者对便利性需求的满意度。

2.1.7 说服心理

说服心理不是说服他人,而是说服消费者说服自己。就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一样,他们有自己的购买理由。每个人购买特定产品都有许多令人信服的心理暗示。例如,有些消费者之所以购买是因为他们认为该产品的销售特别好;有些消费者觉得产品的卖点很打动他,他们才会购买;有消费者知道所有的产品都是顺丰快递寄出的,物流特别快捷,他们才会选择这个商家;有些人发现客户服务非常好,聊天愉快,他们就会购买。

如果想让消费者说服他们自己购买,营销人员就是要给消费者一个足够充分的购买理由。也许购买者只有一两种主要的消费理由,例如产品特性或者品牌等。那么一个店铺如果可以把购买者所有方面的消费理由都做到极致,那么肯定会收获一个可观的销售额。

2.1.8 权威心理

消费者崇拜权威的心理当涉及到消费模式时,消费者在做出决定的时候考虑的客观因素会变得很少。这种对权威的崇拜常常会使消费者对他们所购买的产品做出不客观的判断,会将产品人物化思考。常见的是名人推荐,在线名人直播,社区领袖等等。

2.2从物质层面进行消费者心理分析

2.2.1 占便宜与求廉心理

占便宜心理的人在心理上渴望拥有,这种渴望会在每次其获得小便宜时被满足。在我们人类的本性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占便宜心理。各种商人也使用这种消费者情感来执行许多相应的活动,例如礼物,免费试用,折扣,清仓,50%折扣以及在药房送鸡蛋等活动。在电子商务行业中,通常使用以下几种策略:商品折扣,固定优惠券,双11,双12和其他大型活动,商店周年纪念活动等等。这些营销策略旨在使消费者感到便宜并创造心理上占到便宜的想法。

求廉心理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非常在意价格,渴望得到既实用又便宜的产品,并且在购买过程中会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或类似产品进行比较,然后再做出购买决策。消费者的收入有限,但又需要在更多产品上花费很多,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消费者就必须注意商品价格水平。实际上,消费者求廉心理的程度不仅会受到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左右,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影响,收入并不能完全决定求廉的心理量,个人喜好,生活方式,环境和职业也会影响求廉人的心理状态。

2.2.2贪婪心理

在股票市场上,每个人都知道他们便宜地买入并以高价卖出,但是许多赚取10%和20%收益的人拒绝收盘,而当收盘价下跌时,市场就会陷入困境。老虎机,赌博,免费礼物和1元彩票大奖等都演绎着人类的贪婪本性。

只要你有购买的经历,你肯定会被商家的一些“陷阱”所吸引,你就会兴奋起来并立即说服自己消耗不必要的额外的过量的费用,那么不可避免的是你会“流血”。贪婪心理和占便宜心理是异曲同工的,占便宜再进一步发展就是贪婪。贪婪是人性,公司可以利用消费者的贪婪需求为营销制定促销策略。

3 消费者心理学在电子商务营销4P策略中的应用分析

3.1 消费者心理学在电子商务营销产品策略的应用分析

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关于产品的消费者心理学的最突出特征是寻求身份与需求的个性和个性化中的共性,前者则可以利用消费者的炫耀攀比心理进行营销,后者则可以利用从众心理进行营销。

当涉及到个性化需求时,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推动消费者的自我意识,更加关注个人需求。如今的消费者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衣服和生活必需品,寻求不同的事物,变得与众不同,富有创造力并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从而满足向他人炫耀攀比的心理。商家可以利用这种炫耀攀比的消费者情感来加速产品更新,逐渐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并加快消费者情感转变以追求创新。

从追求个性中的共性的角度来看,在电子商务中,当消费者购买特定产品时,他们要么坐在计算机屏幕前要么是手机前,以获取相关产品及其价格,使用有关功能和品牌的详细信息。同时,在线购物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方便,但是由于无法亲自购买,就可能会产生一些购买后不满意的现象,产品的种类越多消费者就越害怕这种现象的发生,这时消费者就会多方打听产品的信息,消费者通常会根据其他人的评级来决定是否购买产品,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

3.2 消费者心理学在电子商务营销价格策略的应用分析

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就价格而言,消费者心理最重要的特征是对在线购物价格低廉的期望,这正是消费者的占便宜和求廉心理。

消费者期望网上购物价格更低,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来源快速获得有关产品,渠道,价格等的信息。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都知道的,电子商务模型消除了传统营销模型中的各种相关成本,例如商店成本,代理分销成本,员工成本等,导致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比传统的经营模式的销售成本低很多,所以消费者预计购物的费用将低于传统的离线购物。那么商家可以预留40%以上的价格空间来进行促销或者适当降低商品价格来满足客户这个占便宜和求廉的心理。

3.3 消费者心理学在电子商务营销渠道策略的应用分析

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关于渠道的消费者心理最突出的特征是消费者对便利的渴望即消费者的求便心理。

目前的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消费者的生活节奏也迅猛加快,消费者在私人生活上的花费时间越来越少,因此,消费者增加了对日常购物时间和精力成本的需求。消费者不仅需要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需要及时方便,这正是消费者的求便心理。对于主要依赖实体店的传统业务模型来说就很难做到这一点,电子商务模型的出现无疑使这种消费者期望成为可能。

现在的消费者可以使用Internet和其他多方平台来了解他们想要购买的商品的详细信息,并在不离开家的情况下获得所需的所有信息,这种信息获取方式无疑是更快捷,更方便、更有效的,电商企业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求便心理,发展和完善这种经营模式,那么就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获得信息的来源,与此同时消费者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都有明显降低,满足了消费者求廉的心理。

3.4 消费者心理学在电子商务营销宣传策略的应用分析

许多人将宣传营销策略理解为单方面的促销,营销宣传策略应包括一系列营销活动,例如品牌宣传(广告),促销和售后。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宣传中消费者心理最突出的特征是恐惧心理,权威心理,贪婪心理和损失心理。

电子商务平台是以网络为媒介,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营销的商务模式。所以其利用信息宣传来拓展营销比传统商务模式要便利得多。那么电子商务营销人员则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恐惧心理和权威心理进行相关宣传。向前面提到的,营销者可以在宣传中提出恐惧,放大恐惧,解决恐惧来实现营销目的。当然营销者同时也可以从消费者的权威心理出发,请知名人士打广告帮忙宣传来扩大销售量。促销也是电商宣传的手段之一,利用消费者的贪婪心理设置适当的促销策略,让消费者在商家设置的促销中满足其贪婪的心理。

与传统的购物模式相比,在线购物具有许多便利和优势。由于消费者无法现场购买,就可能会产生一些购买后不满意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风险越高,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的可能性就越小。相反,风险越低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正是消费者的损失心理,如前所述,电子商务营销应降低消费者损失的风险,因为人们对失去造成的损失更加敏感,优良的售后服务可以降低这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4 消费者心理学在电子商务营销中的应用案例

4.1 消费者心理学在淘宝网电子商务营销中的应用

淘宝网从建立良好的网络口碑着手,具体从店主,店铺,商品,物流和支付五方面的综合改善来满足消费者的说服心理,求实心理,损失心理以达到营销目的。

淘宝网依据消费者的说服心理,提高卖家的信用、增加卖家好评率、提高在线交流质量、建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并提高发货的速度来建立消费者对店主的好感,并通过提高店铺的收藏人气、完善店铺的结构设计、店铺商品的更新速度快、提供支持消费者保护服务来建立消费者对店铺好感,还通过降低物流价格,提高发货速度来提升消费者对物流的好评率,以说服消费者在店铺下单达到提高销售额的目的。与此同时,淘宝网还抓住消费者的求实心理,将商品的介绍做到详细真实、提高售出数量、设置合理的商品价格和优惠政策,达到使消费者感到经济,实惠,真实的效果,促使消费者下单。

网络带来便利和速度也带来了各种风险,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公开性和非区域性,消费者也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网络信任推动着线上交易活动的稳步发展,在电子商务营销中扮演着不可小觑的角色。为了提高消费者的信任程度,降低消费者的损失,迎合消费者的损失心理,淘宝网建立了安全便捷的交易方式并网店支付宝实名认证以维护支付手段评价。

淘宝网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建立良好的网络口碑,无形中给消费者建设积极的购买意愿,达到提高企业营销利润的目的。

4.2 消费者心理学在小米公司电子商务营销中的应用

小米公司利用消费者的稀缺心理和攀比心理,在电子商务营销中采取了饥饿营销的营销策略,做到了短时量多的销售目标。

饥饿营销指的是经营者将产量降低,制造出供小于求的错觉,并故意维持较高的商品价格和利润目标。重点是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以及如何使他们感到供应短缺,这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稀缺心理和攀比心理。小米公司分析了手机市场的现状并推出适合市场的有竞争力的产品,然后通过各种媒体促进势头,再加强在产品方面的完善,做到很难超越和模仿。在稀缺心理作用下吊起消费者的胃口并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使消费者对虚荣的渴望更加强烈从而产生消费行为。小米手机1在第一次正式网络售卖时5分钟内就将30万台售完,在中国这是没有过的手机销售记录。

小米公司的饥饿营销策略充分研究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在适当的环境下,小米公司积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在饥饿营销的策略之下创造了巨大的销量。

5 消费者心理学在电子商务营销中的应用建议

5.1 加强产品性质和宣传

在强调产品个性化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不同的消费者就有不同的需求,那么电子商务经营者就应该对消费者群体进行研究分析,依据不同的消费者制定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同时,电子商务公司应该重视定制营销的经营模式,高效运用多种信息渠道收集客户意见,使他们亲自参与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的一对一定制营销。

增强产品的娱乐化和宣传程度。体验营销的核心是产品的娱乐体验,互联网本身的意义就是放松和娱乐,那么消费者在进行线上购物的时候自然是渴望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放松和娱乐。因此电子商务平台需要依据其产品的受众消费者的特点提供匹配的娱乐型产品并多加宣传。感知价值也是娱乐体验的一部分,电子商务经营者需要关注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并通过视频,背景音乐或在线广告来实现消费者感知。

5.2 制定适应的价格促销策略

电子商务营销者应该制定低价定价策略。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消费者清楚地意识到在线销售的成本要低于离线销售。因此,公司可以参考类似产品的离线销售或其他在线销售,以满足客户对在线产品价格的需求,将其平台上类似商品的价格设置为相对较低的价格。但是,采用这种策略时,应该分析哪些产品是消费者在售价方面会多加思考的,则不应该在这类产品上制定低价策略。电子商务经营者还可以进行促销,例如,满减,发放优惠券等活动。

营销者还可以指定免费定价策略。免费定价策略主要用于广告产品,通常是临时的,主要是以促使更多的消费者参与消费并提高商品或公司的知名度为目标。具体做法是,电子商务经营者可以最大程度的为消费者设置全部免费、部分免费或者限时免费的政策,以吸引消费者注意。

5.3建立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

消费者在线上购物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其非常方便,所以企业应该重视对消费者求便心理的满足,完善营销渠道和物流系统,降低消费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首先,电子商务经营者可以运用网络和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来帮助消费者更多地在线上的多方平台了解购买的产品,在不离开家的情况下获得他们想了解的一切信息。该方法绝对更快,更便捷,且高效,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客户了解信息的渠道,同时为消费者节省了大量的购物时间和精力。其次,电子商务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了客户的消费过程是否便利,因此,公司必须努力完善其物流配送系统,以增加客户的感知价值。

5.4 加强电子商务模式的人性化服务

在线运营的重点不仅在于吸引人们,还在于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热烈欢迎所有在线客户,及时提供良好的产品推荐,注意树立客户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在线社区,与之建立情感纽带等。重视售后服务也可以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公司需要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及时处理客户的建议。为了给客户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我们还需要注意销售人员的素质和教育程度。

5.5 降低消费者的消费风险

很多人都会对网上消费产生一种防备心理,因为他们有时觉得自己会遇到信息泄漏,支付不安全以及不可靠的制造商等问题。赢得较高的声誉和客户的信任是满足消费者安全需求,建立成功电子商务企业的前提和基本手段,为了降低线上购物的感知风险,有必要完善网络卖家的信用机制,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法制的消费平台。

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即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型,电子商务对传统业务模型特有的一些业务概念和操作进行了重大更改。这导致了消费者情绪的某些变化,同时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购物方式和基本体验,这些心理变化会影响相应公司的营销策略,了解消费者的情绪可以使营销人员开发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并增加公司的销售额。因此,对消费者心理变化进行研究并结合传统营销策略制定创新性的电子商务行销策略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消费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发现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前的心理特征非常丰富,营销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心理因素分析进行营销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同时也分析和描述了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下的4p营销策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客户比传统业务环境中的客户更复杂,电子商务为客户价值赋予了新的含义,结合消费者的心理对产品,价格,渠道,宣传策略进行研究和完善,并在消费者心理在电子商务营销的理论分析下举例研究了电子商务企业将消费者心理应用到具体营销中的案例。本文在以上的分析下对电子商务营销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认为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加强产品性质和宣传,关注消费者的求廉和求便心理制定合适的价格策略和方便消费者的营销方法,还要着重于对消费者的人性化服务和安全保障的完善。目前经济发展迅速,电子商务经营环境也会随之产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如何进行关于电子商务客户行为和消费者心理的创新研究还是一个有待研究和讨论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陈本松.消费者心理变化对电商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J].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10):112-113.

[2] 赵昱.基于情景效应的电商造节现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19.

[3] 高丹利.微信公众号内容营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

[4]范旭瑞.基于消费心理学的社交电商营销模式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6):210.

[5] 吴双.电子商务与社交媒体中电子口碑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6] 李剑.电子商务下的消费心理特点与营销策略研究 [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8):67-68.

[7] 杨芬.解析电子商务阶段性发展下的消费心理[J].现代营销(创富信版),2018(11):244.

[8]于琛,樊敬莹,徐慧.浅析消费心理对电商品牌营销的影响[J].山西农经,2017(20):23-24.

[9]沈彬彬.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心理特征及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02):48.

[10] 薛旭,吴晓研.电子商务背景下消费者心理变化与企业营销对策研究[J].新西部,2017(30):73-74.

[11] 周咏.从80、90后的消费心理看营销策略[N].企业家日报,2013-09-16(018).

[12] 闫红.基于消费者心理的网络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2.

[13] 肖冬梅.电子商务消费心理分析[J].商情, 2014(20):2-2.

[14] 陈美菊.消费者网上购物心理及中小企业营销对策[J].市场论坛,2009(10):90-91+72.

[15] 陈文阁.从消费心理透视电子商务[J].科技咨询导报,2007(01):196-196.

[16] 夏高强.浅析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J].新西部(下半月),2007(10):42-43.

[17] Hanna Willman-Iivarinen. The future of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J]. European Journal of Futures Research,2017,5(1).

[18] Ashwani Monga,Rajesh Bagchi.Becoming a Consumer Psychologist[M].Taylor and Francis:2019-11-12.

[19] Curtis P. Haugtvedt,Paul M. Herr,Frank R.Kardes. Handbook of ConsumerPsychology[M]. Taylor and Francis:2018-12-07

论消费者心理学在电子商务营销的应用研究

论消费者心理学在电子商务营销的应用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1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8383.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4月15日
Next 2023年4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