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策略研究

摘要

金融体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就是商业银行,银行的发展稳定性会对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影响。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等会对其发展稳定性产生影响。银行的不良资产与稳定运行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同时更与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持续进步有着正向关联。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XX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国民经济朝着高质量健康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良资产规模增长的发展趋势,最终会导致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理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难度。商业银行最近几年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规模整体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率整体呈现降低的发展趋势,目前已经达到了最低标准。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进行有效管控,应对不良贷款,是影响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基础。

由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的扩大现象因此已经得到金融界的高度关注,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良资产显著增长。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工具等的退出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了不良贷款反弹的现象。许多学者普遍认为如何有效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迫在眉睫。故而,做好不良资产的处理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针对性的研究分析了在不良资产处理过程中,民生银行的具体处理对策。首先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等相关信息。其次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模式以及形成原因等做了具体论述。针对民生银行发展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成功经验进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不良资产,处置模式,风险管理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金融机构属于一种具备特殊经营权的综合型企业,而经营风险的重要性机构就是银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其经营过程中重要的资产业务之一就是信贷业务,同时该项业务更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渠道和来源。随着我国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大,促使信贷业务得到了极大发展,从而导致商业银行不可避免的出现不良资产。然而,不良资产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影响金融机构长期发展的重要难题。由此可见,做好不良资产的处理工作对于促进商业银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自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以此导致部分领域或行业出现了资产过剩的现象,虽然经济发展质量已经向高质的趋势进步,但是在面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现象,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逐渐扩大,商业银行再次面临了不良资产处理的难题和挑战。由于不良资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会形成差异性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金融危机发生。故而,做好不良资产的处理至关重要。故而,本文以民生银行为例,对该银行不良资产处理进行细致分析。

2.研究意义

随着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不良资产数额逐渐扩大,以往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局限性逐渐凸显,且效果有限。本文以民生银行为例对该银行现有不良资产处置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随后以民生银行实际情况为基础,对该银行提出了优化不良资产处置方法,这对于促进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提升有着极大作用,同时更为其他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时,本研究也可为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丰富了其研究成果,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不良资产的重要性的逐步凸显,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不良资产,由此针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开始诞生各种论著。

Simon H.Kwan(2002)在研究分析过程中对实证分析法加以运用,针对性的论述了银行经营绩效与国有资本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二者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他认为,银行自有资本越低,通过高风险投资获得更高回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将增加不良资产发生的概率,不良资产的增加受到银行成本效益、资产质量、管理者行为低效等内部因素的影响[1]。

Watanable.Mariko(2000)从不良资产规模、宏观机制等角度出发,针对性的指出不良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强调我国目前在不良资产处理方面有着过多的行政和法律干预,资本市场目前在我国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对不良资产的发展产生了阻碍。部分专家学者针对性地研究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对现有理论进行运用的基础上进行处置,建议的相应提出[2]。

Carmen M.Reinhart and Kenneth S.Rogoff(2009)认为多度的负债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出现,最终会使得银行面临一定的发展危机[3]。Rober T.Clair(1992)在对银行信贷质量受到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研究的过程中,选取的研究出发点是经济增长。在研究过程中强调了银行发生风险的主要原因,最终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不良贷款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4]。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目前为了推动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开始对不良资产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不良资产的现状方面

成诚(2015)研究指出,目前不良贷款余额和贷款率在我国银行发展过程中,整体的发展趋势是递增的发展趋势。伴随着银行拨备覆盖率的降低,越来越多的银行拨备覆盖率开始达到警戒线,最终导致不良贷款风险开始在银行业得到普及发展[5]。曹国华,刘睿凡(2016)认为近年来我国不良资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不良资产的范围不仅包括银行的不良贷款,还包括企业因应收账款而发生的坏账。我国在2017年开始实施供给侧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显著的去产能效应。产能过剩使得很多行业开始倒闭,出现了大量的僵尸企业。去杠杆化效应的出现,导致不良资产开始普及。预计未来不良资产将进一步释放。在不良资产供应不断增加的同时,在行业需求改变的同时,诞生了新的发展格局[6]。宁剑虹(2015)认为近几年不良资产呈现了双升的趋势,防范和化解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彻底打破了原本的垄断情景,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良资产市场在资产价格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开始呈现非理性繁荣[7]。

(2)不良资产的成因方面

袁满,何力军(2015)认为当前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是监管机构的指标设计相对单一、固定,一级市场垄断制约了不良资产的交易信息化建设以及资产化解效率。缺乏系统完善的不良资产规章制度。在我国XXX报告中杜尔玏明确强调要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坚决守好金融底线,强调之所以会出现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在经济下行周期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产生消极影响,政治负担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内在性,外部竞争、信贷扩张与内部管理缺陷[8]。张丽,张雨濛(2016)从宏观、制度、企业、银行等角度出发,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发展机制进行了论述。最终指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会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不良贷款发生还会受到银行的内控能力以及企业的潜在风险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不良贷款会受到XX干预、市场经济发展等相关因素的正向影响。不良贷款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银行规模、贷款种类等相关因素的影响[9]。楼文龙(2017)认为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GDP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金融兴起,商业银行自身经营不足是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10]。

(3)不良资产的解决对策方面

付霞(2017)认为,要想将银行具备的融资优势充分的利用起来,需要对结构性融资模式进行实践应用。在结构性改造的过程中使得不良资产的购买主体可以更加开阔,通过转移不良资产收益,将银行的损失降到最低[11]。孙晓煜(2017)通过分析总结欧洲不良资产在建立反危机法律体系方面的经验,得出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相配合,注意不良资产的分布特点,还要加强对不良资产的延伸认识,转变经营思路,创新处置方式,加强监管,以及鼓励和促进不良资产的国际开发[12]。高鹏(2017)研究指出需要在产品设计时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行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在此背景下对执行行为进行最大化的规避,使得处置效率可以达到最高。对不良资产的诉讼处理机制做创新发展,通过法律手段对不良资产进行有效处置。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13]。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本文对此次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论述。

第二部分,不良资产处置概述。本章首先对不良资产的概念和构成进行总结,随后对不良资产处置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三部分,民生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在阐述说明民生银行的不良资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民生银行出现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系统分析民生银行针对不良资产开展的具体处置模式。随后对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成效与不足进行了细致总结。

第五部分,国内外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与启示。本章列举了国内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的相关实践案例,为民生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一定的建议指导。

第六章,针对民生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理,进行了针对性的建议提出。针对民生银行存在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优化策略以及防范策略的详细探讨与制定。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知网、万方及维普等官方学术网站中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等为关键词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搜索,完成后对获取的资料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为本文研究奠定了良好的资料基础。

(2)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比国内外商业银行关于不良资产处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以往治理成功经验,为本文对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理策略垫定了基础。

二、不良资产处置概述

(一)不良资产的概念和构成

不良资产的含义和概念较为宽泛,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不良资产主要就是指无法为银行带来相应利润及正常收入的银行债权资产。从理论角度来说,“不良资产及不良贷款和不良债权”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其所涵盖的范围大小也存在不同。通常情况下,三者在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为:不良贷款<不良债权<不良资产。而针对本文来说,不良资产主要就是指债务人自身无法偿还债务或偿还能力下降,直接造成其所拖欠的债务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偿还本息的银行债权。其中,不良资产主要包括已经到期的资产及没有及时偿还且逾期的资产,关注、次级以及可疑和损失等贷款[14]。

(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1.诉讼追偿

私法诉讼是我国商业银行对于维护国家金融债权的有力手段和最后屏障,同时其更是当下金融机构一种常用的债务追讨方法。部分企业虽然在经营过程中难度较大,但是还是具备基本的还款能力的。其中一部分企业是可以依赖自身经营收入进行债务偿还,但是也存在一部分企业漠视信用,以多种理由为借口延期债务偿还,甚至还会出现逃避债务的现象。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进行诉讼追偿,以此加大对债务人的合同履行力度,同时还可以避开国家在不良资产处理过程中的繁琐程序。

2.资产重组

债务重组、企业重组等是常见的资产重组形式。可以通过折扣变现、资产抵债等方式进行企业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从本质上而言就是重新对企业债务进行处理。可以适当延长部分债务的还款时间,可以重新对债务进行利率分配等。商务银行目前在处理存在的不良资产时,使用最为频繁的处理方法就是债务重组。

3.债权转股权

该种处理方式主要就是指商业银行获取本身的独立评审以及国家部门批准,使得企业获得的银行转让的债权可以向企业持股方向转化,管理公司在持股的过程中要保证经营管理的持续性[15]。

4.多样化出售

(1)公开拍卖

公开竞买指的是公开拍卖处理方式。在公开竞买时是向全社会进行公开的。通过竞买的方式对财产权或者物品进行转让操作,在这种交易模式下,一般出价最高的人可以获得物品或者财产权。处理不良资产时,采用公开竞买的方式可以极大提升市场透明度,因此该种处理方式更符合市场公开公正以及诚信的交易原则,且该种交易方式更能体现出市场化原则,因此公开竞买已经成为现代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的一种常见的不良资产处理方法。

(2)协议转让

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对协议转让方法进行利用,主要是在市场上公开进行资产询价,从多种渠道出发进行买家的寻找。双方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进行价格协商,最终确定转让的价格。这种处理方法一般是在竞争对手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性使用的。

(3)招标转让

招标转让就是指通过向全社会公开准让信息及竞标原则,投标者需要通过密封投标的方式按照组委会敲定时间进行开标和评标,最终选择价格最高且现金回收、风险较小的竞标者,以此处置不良资产。通常情况下,标的价值大且通用性差,市场中有潜在竞买能力的客户较少的情况下适用于招标转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招标转让法需要有至少三位投资者。

(4)竞价转让

竞价转让指的是将转让信息通过有效渠道进行公布,具有购买意向的人可以通过报价的方式进行竞争购买。购买者首先需要进行保证金的支付,然后按照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支付。在竞价转让过程中遵循的一大基本原则就是价高者得。一般当有着较低的资产市场处置需求时,或者无法对招标转让和拍卖转让的方式进行采用时,会对竞价转让的方法进行使用,包括对股权转让出售和债权转让出售等。

(5)打包处置

该种不良资产转让法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市场需求,在进行实物与股权的组合打包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标准。在资产打包的同时,通过债务重组或者招标拍卖等方法对资产进行处理。一般在存在较大处置难度和较长处置周期的资产处理过程中,会对打包处置法进行使用。

(6)分包

分包指的是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分包的方式将自身的资产向其他人进行委托,由承包人进行债务经营活动的开展。部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客户存在,同时企业整体有着大量的不良资产。企业在不良资产管理过程中无法完全依靠自身的能力实现有效管理。所以为了将企业的不良资产管理成本降到最低,全面提高处置速度部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通过封包的方式对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高效管理。

5.资产置换

资产置换指的是由两大市场主体从自身的经营需求出发,根据相关法规政策进行资产评估以及置换协议的签订。最终完成资产转换操作。资产转换主要对实物资产或者债券进行转换。当下,利用资产转换法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时大部分是上市企业或者非上市企业。通过资产转换的方法推动非上市企业上市。通过对融资渠道的利用,可以推动上市企业的未来稳步发展。

6.租赁

租赁指的是在保证所有权恒定的情况下通过契约的方式向承租者在一定期限内对财产条件进行转移。承租者在期限内可以对财产进行占有和支配。出租者会向承租者进行租金的收取。当到达租期之后,出租者会重新获得财产的处理权。金融资产管理企业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现金的收取。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对非现金资产,如机器设备等进行回收。

7.破产清偿

破产清偿指的是当债务人破产之后,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核算和拍卖债务人的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完成相关程序操作之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偿付。在市场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企业破产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部分企业由于存在经营问题,没有及时的对企业产品结构以及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最终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了资不抵债等问题。无法按照约定时间偿还债务,无法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此时企业会面临破产的情况,为了使得资产处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需要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利用。但是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实施破产清偿却是一种不得已的方式。

三、民生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民生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1.不良贷款逐年增多

从民生银行官方披露的信息中可以发现,该银行当下不良信贷业务已经呈现出逐年增多的态势。2014年-2020年期间,民生银行不良贷率分别为0.43%、0.55%、0.80%、1.17%、1.45%、1.87%、2.62%,连续几年均出现小幅度上升。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到,民生银行近7年的不良贷款额及不良贷款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态势。截止到2020年,民生银行不良贷款额从19.69亿元直接飙升至24.75亿元,增幅达到了20.44%。

b55fafe335f32572553ca075b994a530图1 民生银行2014-2020年不良贷款率及不良贷款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民生银行年报

2.银行拨备覆盖率逐渐下降

拨备覆盖率指的是银行贷款出现呆账和坏账的比率,在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进行衡量时,可以以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基本指标。由表2可知,民生银行在不良贷款率提高的同时资本充足率、资本拨备覆盖率等相关指标逐渐下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该银行上市与定增造成的资本充足率的变化。抛开该银行上市和定增融资形成的影响,就民生银行整体趋势来说,该银行从2016年开始资本拨备覆盖率和核心一级资金充足率就大幅度下滑,直至2020年民生银行资本拨备覆盖率和核心一级资金充足率一度跌至159.63%和7.04%,由此可见该银行对于自身资产拨备抵御风险的能力已显著下降,在面对不良资产冲击时承受能力也会明显下降。

表2 民生银行2014-2020年拨备覆盖率及资本充足率

年份 拨备覆盖率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2014年 416.17% 15.54%
2015年 426.29% 12.65%
2016年 425.46% 10.33%
2017年 301.55% 8.94%
2018年 254.65% 10.09%
2019年 207.17% 7.93%
2020年 159.63% 7.04%

数据来源:民生银行年报

3.潜在风险资产占比多

从表3中可发现,民生银行资产中保证贷款担保方式占据该银行总担保方式的50%左右,甚至在2014年达到了54.7%。另外,从表3中可以看出,民生银行在2014年至2017年一直在对保证贷款进行压缩,但是在2018年该银行保证贷款占比一度又增长到了43.08%。一般来说,国内商业银行的保证信用类贷款占比越高那么其在对贷款业务进行经营过程中需要承担的风险就会越大。

表3 民生银行担保方式集中度占比情况

类别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信用贷款 4.73% 1.185 7.98% 12.76% 11.96% 13.44% 12.55%
保证贷款 54.70% 48.09% 41.14% 35.63% 43.08% 41.55% 41.76%
抵质押贷款 40.69% 50.42% 50.55% 52.33% 46.71% 46.78% 48.96%

数据来源:民生银行年报

可以通过迁徙率这一指标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改变进行体现。可以从迁徙率看出贷款的损失率以及贷款的质量发展趋势。可以通过迁徙率对风险变化进行有效衡量。关注类贷款指的是虽然目前针对贷款和利息贷款人有能力进行相应偿还,但是可能会产生一些对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而从图4中可以发现,民生银行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基本无明显变化,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呈现出逐渐增长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下行趋势的逐渐明显,促使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优化,由此极大增加了去产能去库存压力,从而导致高质量发展经济成为时代主流。但是也正因如此,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逐渐增大,以此可能会直接导致风险管控能力较弱的民生银行增加不良贷款率和余额。另外,由于受到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的直接影响,我国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放缓,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深刻执行,导致该行业利润下降,最终促使该银行不良贷款率规模和数量扩大。

9d254cd22b523d04e00f40e39fc9648f图4 2014-2020年民生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数据来源:民生银行年报

(二)民生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

1.宏观经济因素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在此影响下商业银行发生了剧烈的发展变化,但是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带来的代价相对较大。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国内金融行业发展也已经进入了萎靡阶段,经常出现信贷危机,大部分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资产质量下降的现象。缓慢的经济增长趋势无法对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予以良好的支撑,对于银行来说,过度依赖经济周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不仅如此,随着当下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导致客户更加倾向于理财产品,银行存款总额逐渐降低,金融机构存款营销难度加大,负债业务经营成本逐渐增高,银行依靠存贷款获取的利益受到了极大影响。

另外,从表5中可以发现,当下民生银行信贷资产不良率逐渐增高,在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几年中民生银行正处于业务快速拓展阶段,信贷人员为了能够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纷纷放宽了客户要求,严重忽略了信贷风险控制,最终导致后期信用风险集中爆发,不良率上升。

表5 2014-2020年民生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年份 次级类贷款(亿元) 可疑类贷款(亿元) 损失类贷款(亿元) 不良贷款合计(亿元) 不良贷款率(%)
2014年 0.48 0.90 1.09 2.47 0.43
2015年 1.33 0.89 1.37 3.59 0.55
2016年 2.45 0.99 2.54 5.98 0.80
2017年 3.48 2.35 4.65 10.48 1.17
2018年 4.39 3.54 6.69 14.62 1.45
2019年 5.65 3.98 10.06 19.69 1.87
2020年 5.79 9.67 9.29 24.75 2.62

数据来源:民生银行年报

2.贷款行业集中度过高

通过图6可以发现,民生银行贷款大部分都是制造业等传统行业。该银行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受到经营范围的影响,贷款区域集中度较高,这种区域信贷集中性极大降低了该银行风险分散的能力。与国有银行及大型股份制银行相比,民生银行所在地经济环境极其容易影响到该银行资产质量。民生银行所在地经济发展中民营制造业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同时加之经济结构的调整,促使行业风险持续上升。

cabb883b9a4bf6ae03338c557c76d8f1图62014-2020年民生银行贷款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民生银行年报

四、民生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分析

(一)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1.催收

民生银行采用催收方法处置不良资产时主要采用了直接催收和诉讼仲裁催收两种方法。首先,当客户出现贷款逾期后先进行直接催收,在采用该种催收方法时关注了借款客户的还本付息能力,向客户及时发催收通知,加大对客户的催讨频率和力度,采用了灵活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收回贷款本息。例如:民生银行在2016年向某借款企业发放了一笔固定资产抵押的流动资金500万元,次年四月份由于该公司对外出现了大量债务,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开始出现订单减少,资金链锻炼等情况。向企业进行贷款的银行出现了330万的不良贷款。银行在发生不良贷款之后,通过短信等方式向客户进行催收。最终通过现金回收的方式收回了不良贷款,将银行的损失彻底消除。

当银行通过直接催收没有成功催收贷款后就会选择仲裁催收法。比如:2016年该银行对某贸易公司授信了1000万元,抵押担保为该企业名下的商用房产,福建XX有限公司保证担保。但是后期后期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引发了资金链断裂,法人出逃,导致企业彻底停产申请破产,在这种情况下该银行向本地法院提出申请实现担保物权,获取私法裁决。但是由于担保公司已经申请了破产,同时加之担保企业涉及到民间借贷,故而法院重新梳理了破产流程,经过与当地XX协商后对企业名下的抵押房产实施了拍卖,最终银行收回本金800万余元,弥补了损失。

2.重组转化

民生银行选择重组转化法时一般采取改变还款时间以及调整担保方式的方式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这两大方法主要是延长银行的借款时间,使得还款时间发生改变,最终对不良贷款的发生进行有效缓解。当银行意识到客户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本金和利息的偿还时,会安排专业人员与借款人展开谈判。借款人需要出具相关的资料证明,表明自己可以进行贷款偿还,此时银行会对还款时间做适当的延长处理。另外就是若出现不良贷款,那么银行就会提前告知贷款人要求其增加更多的担保。如果客户配合重组则借款人就会追加更多的抵押物和担保人,从而降低风险。

3.核销

针对部分无法收回的已经成为坏账的不良贷款,需要在冲销科目中对金额进行计提处理。针对不良贷款债权机构保留追索权。民生银行在对呆账进行核销处理时,需要在标准确定的情况下保证证明的充分性,不断加大催收力度。责任人在出现核销贷款后要做好签收工作,最大化的降低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损失。

(二)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成效与不足

1.处置成效

通过图7能够发现,民生银行不良贷款化解措施以核销呆账为主,占比45%,核销呆账是直接从当年度利润中拨出与待核销贷款相同金额的利润来核销不良贷款,因此会降低金融机构当年的收益,贷款核销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总量,然而对金融机构本身的损害也很严重。

aaac9550a97aafc6cbc68029f07c3272图7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占比图

数据来源:民生银行年报

2.处置不足

民生银行在催收过程中采取的直接催收方法,包括电话催收、邮件催收或者短信催收等。银行一般会安排专门的客户经理,通过上门和电话提示的具体方式催收,通过分析后发现,民生银行在采用直接催收过程中过度依赖人工催收,工作效率较低。一方面,民生银行电话催收完全依赖客户经理在贷款日到期后或之前逐一拨打电话,效率较差;另一方面,大部分不良客户都存在着逃避银行电话的心理,经常出现不接听或直接挂断的现象,因此促使人工催收效率差,同时增加了诉讼催收的工作压力。

在进行不良资产重组时存在一部分企业信誉度差甚至不愿配合重组的现象。由于民生银行所处位置以民营经济为主,家族企业及担保圈现象严重,同时部分企业信用度低,都不愿配合银行进行重组化解,甚至有意逃避银行债务。故而在贷款出现风险后银行就会消耗更多的资源和精力进行调查和商务谈判,以此说服企业进行贷款重组。

同时民生银行不良贷款化解措施以核销呆账为主,但不良贷款核销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是如果银行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则将带来道德风险及操作风险;二是核销后的贷款,如果银行在签收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的实际金额损失。而民生银行采用资产核销方式处理不良资产过程中导致核销贷款利润下降现象严重,这对于该银行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

五、国内外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际经验

X金融市场起步较早,先后经历了2次规模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在面对不良资产中X机构采取了提升贷款损失准备金比例和剥离“坏账银行”等自救手段。首先,X银行面对不良资产会对其做分类处理。对贷款损失准备金进行大幅度增长,保证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专款专用。使得贷款损失造成的银行业务的不良影响可以得到显著降低。其次,X等多个国家的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理过程中进行了子银行的专门成立,也就是所谓的坏账银行。坏账银行专门负责处理不良资产。通过股权转让的方法,从总银行资产负债当中对不良资产做具体的脱离处理,使得银行能够顺利的度过难关。

(二)国内经验

分析2005年农业银行的年报可以发现,在四大行当中,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达到了69%,金额达到了7,400亿人民币。在商业银行系统当中的占比超过了一半。在处理不良资产时中国农行采取了信托分层处置,设置资产池由部分资产构成,做好资产池的调查工作,判断资产在不同风险条件下的收回时间和价值,将风险降到最底。在特定时期内,可以将资产池的回收价值向投资者进行出售。通过商业银行的处置方法,对资产池的剩余价值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外资吸引以及资产重组等方法进行处理。第一,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使得具有较高价值的不良资产可以被提取出来。第二,从行业、担保人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不良资产进行筛选,使得具有一定相关性和同质性的不良资产,可以被筛选出来做组合处理。第三,对不良资产的捆绑价格进行明确。保证价格的合理性。第四,对购买者的资金来源进行调研。购买者与银行的关系是合作关系,要妥善处理不良资产[16]。

六、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对策与建议

(一)民生银行不良资产的防范措施

1.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风险控制

民生银行在信贷结构管理过程中需要有效避开产能过剩以及违反环保规定的相关行业的资产投放,同时针对已经出现存量的贷款采取逐步制定清收压降的措施。深刻坚持国家相关政策,加强对普惠金融优质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强化银行战略布局,拓宽信贷资产分散投入到信用风险相对较小的区域,优化信贷行业及客户结构。另外,民生银行还需要强化风险控制。银行内部加强对信贷资金贷后流向的监管,强化银行内部的制约和合作,制定审贷分离的工作原则,禁止客户出现利用信贷资产做非法及不合理的投资活动[17]。

2.建立科学化、信息化的不良资产管理体系

一方面,民生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信贷资产贷后监督和检测预警系统,从规则预警以及贷后检查和贷款催收等多个工作流程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全方位把控,避免出现借款人逃债以及无法联系的现象发生。增强对信贷资产风险情况的识别和预警,深刻结合不同风险等级以及贷款到期时间对资产进行级别调整。针对逾期时间较长且配合度低的不良客户需要考虑将其列入失信人名单中。

另一方面,强化民生银行内部非正常信贷资产以及催收情况的咨讯共享。民生银行需要针对不良资产现状以及不良资产化解程度做好及时内部共享工作,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掌握不良贷款化解情况,从而在保证信息共享的情况下,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进一步不良资产处理工作。

(二)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优化策略

1.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催收同时强化与司法部门的合作

在针对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直接催收是最为简单的一大方法。民生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自动催收工作系统的构建,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催收。在优化银行催收流程的同时,全面提高催收效果[18]。做好预警工作和管理工作,当发生风险预警时,要进行贷款催收,更好地完成催收任务。同时立即将催收任务发放至相关负责人,进而形成联动跟进贷款催收。另外,民生银行还需要加强与司法部门之间的合作。强化与公安部门合作开展专项不良信贷的打击活动,尤其是针对恶意信用卡透支的个人更应当提请公安部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不仅如此,民生银行还需要强化与法院之间的合作最大程度推动起诉案件,做到快审、快结、快执。

2.强化重组风险管理能力

民生银行需要有效对信贷资产审批流程进行管控,使得管控机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发展。需要针对性的调研信贷客户的基本信息,制定严格的准入机制,贷款人员需要符合相应要求之后,才能获得基本授信。另外,民生银行还需要在授信前针对信贷客户做好风险识别,同时采取有效贷后检查和监督检测措施,从而避免再次信贷风险发生。另外,民生银行在审批跨区域信贷资产重组项目的时候,不同的地区特性会导致无法保证信息了解的全面性,一定程度上使得银行的信贷风险有所加大。民生银行在跨区域授信的过程中,要全方位的对借款人进行调研,同时要针对跨区域信贷开展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19]。

3.提升银行经营利润同时完善核销贷款机制

由于民生银行大部分经营利润会用于核销不良资产中,因此为了优化该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首先就需要提升本银行的经营利润。民生银行可以通过有效保持稳健运行的方式提高优质资产比例,扩大存款收入,从而提高银行经营利润,最大程度降低由不良资产核销对银行形成的冲击。另外,民生银行还需不断完善核销贷款的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和加强对信贷风险资产的监测,针对分支机构出现的掩盖或掩饰风险资产的现象进行严厉打击,保持充足拨备,禁止出现呆帐冲销的现象。同时,规范核销信贷资产资料,完善信贷资产不良责任追究工作制度,针对相关工作人员采取从严追究的方式[20]。

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民生银行在2014年至2020年期间出现了不良贷款逐年增多、银行拨备覆盖率逐渐下降,以及潜在风险资产占比多的现象,而导致该银行出现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以及该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过高。虽然该银行在针对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采用了催收、重组转化以及核销的方式,但是依旧存在坏账现象。因此,民生银行在针对不良资产防范过程中需要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风险控制;建立科学化和信息化的不良资产管理体系。

从发展角度看,经济目前整体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宏观杠杆率的降低以及实体债务风险的出现等增加了不良资产的出现。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不良资产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不良资产整体市场的发展。加之现如今金融科技技术的深度应用,整体行业竞争局面有所改变,推动了不良资产的创新发展。实体企业在2020年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整体经营状况不是很好,最终导致了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使得不良资产行业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如果民生银行能够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催收工作自动化,加强与司法机构合作;强化重组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银行经营利润的同时完善核销贷款机制,那么民生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必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会迸发出新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Simon H.Kwan.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Banks among Asian Economies:An International and Time Series Comparison[J].Working Paper.2002.

[2]Watanable.Mariko.China’s Non-performing Loan Problem,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cs[M].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2000.

[3]Carmen M.Reinhart,Kenneth S.Rogoff.This Time is Different: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 Folly[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

[4]Rober T.Clair.Loan Growth and Loan Quality: Some Preliminary Evidence from Texas Banks[J].Economic and Financial Policy Review.1992.

[5]成诚.民生银行的财务战略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

[6]曹国华,刘睿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J].财经科学,2016(04):22-30.

[7]宁剑虹.创新银行不良资产处置[J].中国金融,2015(24):32-34.

[8]袁满,何力军.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模式创新[J].南方金融,2015(12):92-97+41.

[9]张丽,张雨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总量和结构性分析[J].新金融,2016(04):51-57.

[10]楼文龙.不良资产处置的四种思维[J].中国金融,2017(02):15-17.

[11]付霞.欧洲国家不良信贷资产处置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南金融,2017(11):71-76.

[12]孙晓煜.中国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13]高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比较和借鉴[D].吉林大学.2017.

[14]Charles P.Kindleberger.Manias,Panics and Crashes[M].Palgrave Macmillan.1989.

[15]丁岩,沈鸿.经济新常态下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路径创新[J].国际金融,2017(10):9-14.

[16]杨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结构化转让风险与防控[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02):100-110.

[17]闫晓红,廖锦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6):36-39.

[18]罗玉辉,张志.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长效防控策略——基于金融监管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8(01):136-142.

[19]洪艳蓉.资产证券化与不良资产处置——中国的实战与反思[J].证券市场导报,2018(12):4-15+23.

[20]卞金鑫.当前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问题及国际经验借鉴[J].西南金融,2018(07):10-14.

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策略研究

民生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策略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9358.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5月13日
Next 2023年5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