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中国GDP 数值的不断攀升,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经济大国,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如果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就要顺应市场需求,应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来适应这个不断前进的市场。因此,战略选择和财务分析对公司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将企业的历史财务状况和当前的经营业绩通过财务指标分析较为清楚直观,但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是基于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重点分析企业内部的经营户状况,而忽视市场大背景、企业战略、竞争对手等企业外部信息的影响。所以要基于战略视角进行财务分析。让企业站在战略的视角高度分析企业发展前途,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决策然后加以施行。但战略分析要基于准确的数据支持,数据的来源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的财务分析,把精确的数字转换为决策信息,可以有效提升企业选择战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因此,企业亟需将战略决策与财务分析相结合运用,以搭建战略财务分析体系。本文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后文简称:华为公司)为例,运用战略财务分析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地对华为公司进行战略分析,再融合财务指标分析将更有助于了解华为公司财务数据的优势与缺点,根据财务数据对华为公司的战略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战略决策,财务分析,华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的深入贯彻,使得中国经济在近十几年期间迅猛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的通讯技术不断升级换代,从2G的语音数字化开始,中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们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再到后来的3G多媒体通讯时代和正在经历的4G无线宽带时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商发现了这个行业的无限潜力,开始大批量的涌入市场,使得市场逐渐呈现饱和。产品的同质化使全球几大通信设备制造商都呈现出产能下降,增长放缓的态势,通信行业的发展仿佛进入了瓶颈期。
但随着4G技术不断成熟并已实现融合发展,高清视频、物联网及VR/AR等大流量、大连接等应用需求的联网的相继出现,使得未来通信网络的扩容需求持续加大,用户对通讯设备的要求会越来越严苛。目前国内通信网络的流量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5G 技术将快速崛起,通信行业的高速增长的大背景将会驱动通信设备进入新一轮的变革,对IDC和CDN等环节的需求以同比增幅超过150%的爆发式增长,给通讯设备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为通信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华为公司作为我国通讯行业的优秀代表企业,在战略制定中懂得抓住时机,因此2013年,华为已成功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制造商,晋升《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之列。[7]
结合此经济大环境,本文主要将华为公司作为此次论文的研究对象,站在战略视角的高度对华为公司的公司报表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华为公司在此社会环境中公司的财务特征与财务状况,希望可以为我国通讯制造商在财务管理方面予以借鉴意义。
1.2研究目的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研究对象,为防止因分析过于重视报表数据分析,而造成分析结果存在局限性,因此本文以财务分析为基础,综合华为公司的战略决策进行分析。融合二者进行分析会对单独的财务数据分析或战略决策分析起到了补充和纠偏的效果,使得财务分析人员的分析视角更广阔,分析结果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企业对未来发展的准确规划。
1.3研究意义
在全球通信大潮的冲击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通信技术才刚刚开始迈出发展的脚步,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依次从“不知所措的1G时代”到“牙牙学语的2G时代”和“劈波斩浪的3G时代”再到如今“与世界齐头并进的4G时代”,在此过程中始终没能打破电信领域重要专利被X垄断的局面,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原创性技术。2008年后的金融危机,造成通讯设备商的发展相应放缓,此时,华为公司已经渡过创业初期的摸索阶段,日渐成熟,华为人在全球市场四面出机,准确地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将会有助于华为公司对外部环境的危机和机遇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为企业寻求合适的市场机会。现如今,华为公司已经是中国在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的榜样公司,正是华为公司在公司战略的制定中明确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并基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制定有利于华为发展的战略,才能成就华为公司如今的辉煌业绩。华为公司依靠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上的实力,建立华为良好的品牌现在,并根据目标市场和明确的公司战略,使得华为建立了属于公司独一无二的企业标识,刷新了外国对中国高科技落后老旧的印象。
企业战略的制定很有可能会决定这未来企业发展的大致方向。为迎接飞奔而来的5GXXX,华为公司已经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好了详细的公司战略,并结合过去公司的经营状况全方位的为发展制定前进大方向。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将集中于5G通讯,会保持网络架构、计算和存储的创新研究。
2018年4G网络建设高峰期已经过去,5G网络建设浪潮尚未到来,网络科技的发展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投资却正在萎缩。目前手机市场已进入下降周期,但由于华为公司之前的销售数据较高,如此高的基数,在这样弱势的环境,再想高速增长,难度相当大。为此,华为公司开始下调预期,面对5G带来的新机遇,华为公司做出的战略调整,是否有利于公司迎接新格局下的挑战呢?
为研究华为公司所执行的战略决策是否适合华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情况,本文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战略选择的对与错,并根据财务报表中的分析结果对企业未来的战略决策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4研究内容
本文基于华为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综合SWTO分析和哈佛分析框架分析,通过系统的了解和分析华为公司的综合财务状况, 对华为公司战略选择做出判决并探讨其公司财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具体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总结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与评述。简单的阐述社会背景对通讯制造商发展历程的影响,对论文立题(公司战略财务分析)研究的原因予以说明。另外,对国内外许多学者关于财务分析和战略选择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第二章: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概括论文中所需要提及的相关理论中的具体要求,例如SWTO分析法和各个财务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公司在财务视角的高度下进行战略分析。首先介绍华为公司的发展背景,其次运用华为公司财务报表项目中的数据对三个重要指标做出分析判断,综合SWTO总结华为公司将要面对的机会与挑战以及公司本身的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基于第三章中的分析判断,提出针对华为公司战略选择的建议,对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全面的对策。
第五章: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华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改进建议。
1.5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从战略选择开始分析华为公司应制定怎么样战略决策才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接着对华为公司历年年度报表数据进行指标分析,从数据中反映华为公司经营状况。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财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文献综述法:本文通过查阅知网等大型网络资料库和学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书籍,了解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关于本文论题的相关学术资料。
理论分析法:在本文会简明扼要的说明有关财务分析和战略决策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本文研究大框架。
财务分析法:将华为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比较分析法:本文会将华为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和中兴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指标分析对比,使得本文得出的结论更全面。
另外,文章的数据资源是网络上查询的来自于华为公司官网上的华为历年年度财务报告以及中兴公司官网上的中兴公司历年年度财务报告。
1.6创新点
在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中,只单纯的对报表数据进行指标化分析,却忽视了外部市场、XX政策、竞争对手等外部非财务的影响因素,使分析结果存在局限性。因此本文对华为公司的分析将会融合财务分析和战略分析,结合二者所得出的分析结论有助于避免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能够全方面了解华为公司过去的经营状况,为未来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结论依据。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相关文献综述
2.1.1 国内文献回顾
我国的财务报表分析起步于2000年左右,对比国外的研究时间,中国对财务分析的水平就相对落后。张先治教授(2001)根据对X的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的研究,综合和中国自己的经济状况,创建了一套适合中国的财务分析研究体系[1]。
陈如意学者(2006)详细解释了中国当前的财务分析体系中还存有局限性与不足[2]。
张新民,钱爱民(2008)在《财务报表分析》一书中对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完善,构建更科学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将新的会计准则和企业报表分析相综合能更有效的对财务数据进行指标化分析,使分析结果清晰直观[3]。
王素辉(2018)提出,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时代,企业的战略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动力,而准确的财务分析数据能检测企业制定战略是否正确,二者融合会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4]。
彭丽(2018)以财务管理为研究的出发点,结合电信设备的案例研究,使用战略矩阵综合判断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是否适合[5]。
宋惠琴(2016)曾发表了一篇《基于战略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在文中他分别对财务报表分析中常运用方法以及在分析中还存在的缺陷进行阐述,以战略视角综合财务分析进行研究[6]。
2.1.2 国外文献回顾
国外针对财务分析的研究早在20世纪中旬就已悄然开始,现在使用的大多数理论都是外国的经典研究理论,因此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的经典理论,学以致用,将有利于发展中国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
HarryG.Guthmann(1925)发表的《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标志着财务分析进入到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构建阶段,财务报表的出现能为财务分析提供分析数据[11]。
X哈佛大学的Erich A Helfert教授(1997)的《财务分析技术——管理与计量企业绩效的实践指南》中把关键点放在财务分析,对其他的分析内容简略描写,文中还介绍了大量计算公式、经营分析模式、财务杠杆理论[13]。
Leopold A. Bemtein&John J. Wild(2003)使用了关于财务分析的框架,其中主要包括了企业所处的财务环境的发展及改变,让报表使用者明白传统的报表报告模式及单纯的数据分析存在着缺点,会计报告需要改变[12]。
Isabel gutierrez和Salvador Carmona(2003)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传统的比率分析存在过于经验主义的不足,参考的条件不适用于所有市场环境,将无法有针对性的解决公司将会面临的挑战[14]。
Jeffrey S. Harrison和 Caron H. St.John 等人(2010)在《战略管理精要》一书中重点提及“财务战略”这理论,并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财务战略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6]。
Narentheren Kaliappen和Haim Hilman(2017)将企业战略的研究方向重点放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对外环境的分析上,结合财务数据全面了解一家企业可能要面对的外部竞争和自身的优势[15]。
Jan Kiehne, Ioana Ceausu, Ann-Katrin Arp, Timm Schüler三位学者就针对一家企业,详细的描述了战略管理对企业的重要作用[17]。
2.2理论依据
2.2.1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Ratio analysis method) :通过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之间的比率进行比较分析。这方法得出的比率数值是相对的,能够将同一公司不同时期间或同一行业不同公司间等某些不可对比的指标数据转化成为可以对比的指标数据,使复杂的财务信息简化,有益于来比较风险与收益,因此广泛运用于财务分析中。
比率分析法能够帮助报表信息使用者例如:投资者、企业管理者、XX和债权人等做出更客观更理智的决策。各企业所需反应的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各不相同,各项目所需的比率分析方法也各不相同。
运用比率分析法进行分析有以下方面需要注意,比如项目分析应保持可比性和相关性;数据选择对比口径是否一致;外部环境、行业因素对企业经营数据的影响并不能从比例分析法中体现出来,指标结论片面。这些注意事项将会严重影响对企业的分析结果。
因此,只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还拥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结论,在本文中会将比率分析法与SWOT分析法结合起来,排除比率分析法的片面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使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2.2.2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模型最有利于对企业战略规划和市场竞争者进行科学分析。最初由教授Verrick提出的,也有另一个名字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模型的追重要的内容就是按照矩阵图的方式列举出企业内部的优劣势与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使企业决策者可以较为直观的将各因素进行相互对比或匹配,使得决策过程更加系统有效。
表2-1 SWOT模型
Strengths
——优势 | Weaknesses
——劣势 |
Opportunities
——机会 | Threats
——威胁 |
表中的任意之中的两个因素结合都能较为全面的分析出企业所应面对的问题,以便为企业量身定做更适合的战略决策。
在本文中将会运用到SWOT分析模型,结合上述的比率分析模型,将财务报表数据和华为公司内部和外部因素综合起来,更有助于全面准确地分析华为公司内部外部环境,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决策。
2.3 综合评述
在以往的文献资料中,都侧重对财务分析和企业战略的理论进行研究,单独以华为公司为案例研究的较少。且在那些文献中,并未将华为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优劣势与财务数据综合进行分析。因此本文要立足即将来临的5G时代背景,以华为公司我主要研究对象,在前辈学者构建的理论体系基础上,综合个人的想法各观点,对战略决策和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二者的角度体现企业战略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第3章 华为案例分析
3.1 华为公司发展概述
1987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华为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仿佛就是中国近几十年来电子通信设备公司的发展趋势。但华为公司成立之初,中国市场几乎被外国企业瓜分占领,正处于创业初期阶段的华为选择的营销战略只能选择中国农村发展,依据农村当时的需要提出农村数字交换的解决方案,并重视公司的研发力量研发公司自己的专利技术。这一正确的战略决策使得华为公司获得了度过创业期的成长时间。1996年长江实业的合作无疑为华为的成长增添了新动力,步入了国际市场。紧接着,随着2G、3G网络时代的更新华为公司开始展露手脚,使华为公司正式成为国际大企业。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十几年间,华为公司战略不断在依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财务状况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企业结构也在追随着战略进行优化,促使华为公司能够保持发展态势,成为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一面旗帜。在即将到来的5G网络时代,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时刻都将发生,而在5G专利技术方面华为公司已经占领50%左右技术专利,打破了中国长久以来通讯技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束缚,使西方国家感受到华为的成长对他们的威胁并对华为深深忌惮。但我相信华为公司必然已做好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变革。
3.2 华为公司的SWTO分析
3.2.1 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
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分析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对企业的内部分析,可以提供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等重要信息,,而针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可以使管理者了解到企业先所处的行业环境以及外部环境可能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的信息[8]。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优势(S)
优秀的企业文化“狼性文化”是华为的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的优秀文化能为华为企业的员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奋斗的人生态度,使企业上下团结凝聚成一股努力奋斗、不断前进的积极力量。
②5G研发技术领先,有丰富的创造力和研发力量
在近几年中,华为投入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800亿元,占公司经营收入的15%。过去十几年,华为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950亿元,并且保持每年增长的态势。21世纪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否能跟上发展度步伐,掌握住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将会决定一家科技公司发展能否长远的关键。华为公司就依靠着他们强大的创新研发技术,不断创新公司产品,创新解决方案,赢得了广大用户的支持与喜爱。
③有大量忠实的购买人群
华为公司作为中国新一代成功创业的民族企业,让国人们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大幅度提升。华为手机以成熟,彰显品位的外观为主,配备华为公司研发的麒麟芯片,使得这款国产手机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加之2018年华为率先推出5G技术使得中国通讯技术不在落后于国外,更刷新了对中国高科技技术水平的认知的新高度。顶级的技术,自主创新的软件,完善的销售服务都在不断为华为公司新添更多的忠实客户
④成本优势
华为公司庞大的研发团队对华为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而大量的人才集聚就要依靠企业厚实的财务基础支持,所以研发人员的劳动力成本也是企业竞争的关键。中国工程师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大大减少了公司成本。
(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劣势(W)
①研发基础技术问题
虽然华为在技术研发投入了大量资金,也有了很多卓越的成绩,但在其中一些核心技术中还存在很多跟随国外技术的专利,缺少原创力是中国科技一直紧跟国际步伐而不能超越的致命弱点。万丈高楼需要坚实的地基,模仿只是学习的过程,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基础技术,才是华为公司发展所应该慢下来思考的问题。
②缺少国外营销途径
华为公司在转变国际化初期,是利用自身国内的营销队伍,可国内外局势不同,在中国可以实行的成功营销模式不能运用到国外市场。
③品牌问题
“中国制造”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使外国人甚至我们国人认为是代表质量差、价格低廉的“贬义词”。在国际中的市场竞争中这种刻板印象不利于华为公司。
(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外部机遇(O)
①政治经济
随着全球化加快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使得华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很多的便利与机会,为华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巨大的政策支持。
②技术改革
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着经济的繁荣,手机成了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这就使得手机市场规模庞大,发展潜力巨大,到处都充满着机遇。不止通讯设备在变革,通讯技术也在翻天覆地更新换代,4G网络的覆盖在中国基本已完成,在4G的基础上5G技术更能满足用户挑剔的使用体验。在这一轮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谁能率先掌握5G技术的企业将在新一轮的变革中拥有主动权,而对于已经成功研发出5G技术的华为公司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已优先拥有了一席之地,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
③市场经济
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国外很多通讯设备制造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伤害,例如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当时的通讯制造大佬们业绩都大幅下降,甚至面临破产危机。在此机遇下,华为公司以高科技,低成本的“中国制造”商品脱颖而出,高性价比成为华为面对经济萧条有利武器。
(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外部威胁(T)
①行业饱和
过快的科学技术发展,使得通讯设备制造行业逐渐呈现出饱和状态,商品同质化严重,各种各样的通讯设备给人的感觉却千篇一律。在很大程度上就加大对各大通讯设备制造商们的创新要求,要拥有与众不同独特的商品,才能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找到适合企业的发展定位。
②竞争对手
优秀手机制造商正在迅速崛起,现有市场无法容纳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将会迎来更为严峻的竞争过程,而竞争对手的强大实力不容小觑,华为公司要为这场市场竞争做好充分准备。
③国际贸易保护手段的阻挠
近年来,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国际贸易手段,以促进和保护其经济发展。去年,X众议院就认定中国的华为、中兴的通讯设备存在威胁,要求X停止购买华为、中兴的商品,这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商品对外出口,意味着华为公司要在X拓宽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
3.2.2 SWTO矩阵
表 3-1 SWTO矩阵分析
优势(S) | 劣势(W) |
(1)优秀的企业文化
(2)5G研发技术领先,有丰富的创造力和研发力量 (3)有大量忠实的购买人群 (4)成本优势 | (1)研发基础技术问题
(2)缺少国外营销途径 (3)品牌问题 |
机遇(O) | 威胁(T) |
(1)政治经济影响
(2)技术改革即有更大机遇 (3)市场经济环境 | (1)行业趋于饱和
(2)竞争对手强大 (3)国际贸易保护手段的阻挠 |
对SWOT的综合分析
第一,优势机会分析(S.O.)。
乘着全球通讯技术发展的大潮,利用华为公司的自身优势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无论市场怎样变化,把握机会,保持创新并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拥有属于企业的核心科技,这都是华为的有力发展策略。
第二,优势威胁分析(S.T.)。
华为公司一直致力于提供给客户更完善的售后服务,这会为华为吸引忠实的使用群体,保持公司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华为在本土特色上积极创新,提高技术科技,这些优势都会成为面对威胁最好的解决策略。
第三,劣势机会分析(W.O.)。
经济全球化的是华为公司走出国门,拓宽市场的最有利机会,华为要乘着全球市场的大浪,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开阔市场。为迎来不同于中国的外国市场,华为公司要针对自身缺乏优秀的国外营销团队加以改善,才能走的更远。
第四,劣势威胁分析(W.T.)。
在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时,要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市场、法律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市场前景及问题的应对策略,提高与国外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学习国外优秀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的应对策略,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华为自身的综合实力,才能扩大华为公司品牌的覆盖面,提升华为品牌的知名度。
3.3 财务报表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从财务视角出发,通过对华为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各项重要数据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在综合SWTO矩阵的战略视角进行分析,总结出华为公司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将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分析结果。财务报表分析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准确的财务分析数据以及指标,而企业战略的制定要依赖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使公司战略的制定更符合企业内部经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情况,更有益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因此财务报表的分析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综合分析,能为华为公司发展提出全面的对策。
从财务角度来讲,当公司制定战略并实施战略的时候,就一定会动员企业资源来支持战略的实施,而运用资源的这种变化肯定会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企业战略实施的过程和结果,一定是以 “超额利润的获得和持续性 ”为终极目标,也会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
3.4 财务指标分析
由于2019年才刚刚开始,各大企业2018年的财务报表尚未公布,因此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以2017年之前各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数据为主。
表3-2华为、爱立信及中兴三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对比
主要财务指标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
华为 | 销售收入(人民币:百万) | 603,621 | 521,574 | 395,009 |
净利润(人民币:百万) | 47,455 | 37,052 | 36,910 | |
总资产(人民币:百万) | 505,225 | 443,634 | 372,155 | |
爱立信 | 销售收入(克朗:百万) | 201,300 | 222,608 | 246,920 |
净利润(克朗:百万) | -35,100 | 1,895 | 13,673 | |
总资产(克朗:百万) | 289,078 | 280,349 | 284,363 | |
汇率 | 0.70 | 0.77 | 0.78 | |
销售收入(人民币:百万) | 140,910 | 171,408 | 192,598 | |
净利润(人民币:百万) | -24,570 | 1,459 | 10,665 | |
总资产(人民币:百万) | 202,355 | 215,869 | 221,803 | |
中兴 | 销售收入(人民币:百万) | 108,815 | 101,233 | 100,186 |
净利润(人民币:百万) | 6,719 | -768 | 4,304 | |
总资产(人民币:百万) | 143,962 | 141,641 | 124,832 |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华为、爱立信和中兴公司的财务报表
由表3-2可得知华为、爱立信和中兴三家公司在2017-2015年间各年的销售收入、净资产和总资产总额,从列表可看出华为公司销售收入、净利润及总资产都是高居三家公司之首。横向对比华为公司近三年来的财务数据,不难发现华为公司的销售收入正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2016年销售收入是2015年销售收入的1.32倍,2017年销售收入是2016年的1.16倍,足以证明华为公司近年来财务状况良好,发展态势明显。
图3-1 华为、爱立信及中兴三年销售收入走势图
在从表格中纵向对比和图3-2中三家公司的数据可以发现,昔日的外国通讯设备大企业爱立信财务状况日渐低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017年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负值。这就说明在金融危机后爱立信公司并没有调整好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使公司财务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如果企业还不能及时思考要如何调整战略决策,改善财务状况,那将会被华为这样年轻有朝气的新一代公司所取代。
而中兴公司的财务状况就略显平庸,三年的销售收入保持上升趋势,可是上升的金额相比上年提升不多,应是一种相对平稳的上升态势。而净利润与总资产变动幅度过大,存在大幅度的下降和上升。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兴公司三年以来的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均没有超越国外的爱立信公司,因此在未来还需努力。
图3-2华为历年销售收入
可以清晰的从图3-2中可以看出华为公司至进入21世纪以来就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华为以正确的公司战略决策在众多大公司销售业绩低迷的大背景中脱颖而出,并且在而后几年华为销售收入增长速度骤然猛增,销售收入已超越曾经巨头爱立信。因此可以从一家公司这些年来的财务报表数据中,分析出该公司所制定的企业战略是否适合该企业的发展。
图3-3 华为公司近五年主要财务数据
图3-4 华为公司近五年财务数据变动情况
以上图表数据来自华为公司的财务报表。在数据分析中如果只对华为公司内部的财报数据进行纵向分析,无法体现华为公司在市场中与其他公司的经营状况分析,横向的对比分析将会更全面的了解华为公司的经营状况。中兴公司同样也是也加专注于通信设备制造的企业,并且与华为一样都是国产全球领先的综合通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华为以科技与创新著名,中兴手机和IT的口碑都十分良好,两家企业的业务重叠度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本文将以中兴公司为华为数据分析的对比对象,有助于了解华为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华为公司所具有的优势、存在的不足和可能会面临的挑战。
3.4.1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偿还债务的风险。主要用于考察企业现有的资产能否偿还到期负债的能力,能从数据指标中分析得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偿债能力是分析企业能否健康经营的关键数据。
表 3-3华为公司的偿债能力数据
单位:百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流动比率 | 1.44 | 1.42 | 1.49 | 1.51 |
速动比率 | 1.04 | 1.03 | 1.00 | 1.15 |
现金比率 | 0.59 | 0.59 | 0.61 | 0.75 |
资产负债率 | 0.68 | 0.68 | 0.68 | 0.65 |
表 3-4中兴公司的偿债能力数据
单位:百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流动比率 | 1.25 | 1.41 | 1.23 | 1.24 |
速动比率 | 0.77 | 0.90 | 0.73 | 0.74 |
现金比率 | 0.28 | 0.41 | 0.35 | 0.38 |
资产负债率 | 0.75 | 0.64 | 0.71 | 0.68 |
(1)流动比率一般将其标准定为2以上才是企业最安全的流动比率,但可以从表中得知华为与中兴的流动比率均未达到2且都低于2,公司要警惕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但华为比中兴的流动比率高,证明了华为较中兴在偿债能力上略胜一筹。
(2)速冻比率在1:1,一般认为这样的负债比较安全,1以下就说明偿债能力偏低,最低的临界值是0.5[9]。从表格中得知,从2014-2017四年中华为公司的速动比率均保持在1标准线之上,证明华为即便所有流动负责同时要求偿还企业仍然拥有足够资产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营。但中兴的速动比率数字在四年中均低于标准水平值,可能说明企业存在偿债风险,要保持警惕。
(3)现金比率(cash ratio)是检查公司资产流动性能力的指标,因此把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的现金利率相较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华为的现金比率在四年中都高于中兴公司。而但就华为公司在2014-2017年之间比较,四年的比率值保持在0.5水平之上,且有每年上升的趋势。
(4)资产负债率能表现出企业全部资产来源中有多少来自举借债务,比率越低偿债越有保障。但表格中两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相差不大,但华为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一直保持着一定水平,而中兴公司比率变动较大。
两相对比之下,可以清楚的发现华为公司的偿债能力保持良好,每年的偿债能力都有提升,这说明华为公司进行的战略决策特别适用于华为公司的发展。但中兴公司可能就要考虑调整企业战略决策。
3.4.2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就是反映企业资产营运的效率与效益。分析企业资产的周转率,为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提供依据和补充,并能用准确的数据更客观地评估公司的营运能力。
表 3-5华为公司的营运能力数据
单位:百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1.14 | 1.65 | 1.29 | 1.00 |
存货周转率(次) | 2.61 | 2.20 | 2.40 | 2.48 |
总资产周转率(次) | 1.04 | 1.16 | 1.28 | 1.27 |
表 3-6中兴公司的营运能力数据
单位:百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0.85 | 1.00 | 1.01 | 0.97 |
存货周转率(次) | 3.48 | 3.51 | 3.01 | 2.83 |
总资产周转率(次) | 0.79 | 0.88 | 0.71 | 0.71 |
(1)应收账款周转率体现公司的应收账款能否在规定时间内收回。华为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快于中兴公司,华为公司的周转率越高说明回收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华为公司相较于中兴公司,华为的营运能力好。
(2)存货流动速度快,相应存货占用资金就会减少,利于企业资本的流动。但华为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就明显低于中兴公司,说明华为公司有存货堆积,易造成资金流动不畅。
(3)总资产周转率的数值通过粗略的计算得出华为公司企业资产创造收入能力的相对中兴公司而言较高,可以反映华为的管理层资产运营能力的比较强,但此指标只是初略的计算,还要考虑其他指标、具体构成情况来分析。
3.4.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的分析要建立在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下,如果一个企业依靠非正常的营业来获得高营业利润,它将失去客观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因此,要注意盈利能力分析是片面的。
表 3-7华为公司的盈利能力数据
单位:百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营业利润率(%) | 11.87 | 10.63 | 9.11 | 9.34 |
资产报酬率(%) | 11.94 | 12.31 | 10.80 | 11.83 |
销售毛利率(%) | 44.22 | 41.69 | 40.29 | 39.45 |
销售净利率(%) | 9.67 | 9.34 | 7.10 | 7.86 |
表 3-8中兴公司的盈利能力数据
单位:百万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营业利润率(%) | 0.07 | 0.32 | 1.04 | 6.50 |
资产报酬率(%) | 3.43 | 3.79 | -3.35 | 4.62 |
销售毛利率(%) | 0.07 | 0.32 | 1.04 | 6.50 |
销售净利率(%) | 4.34 | 2.72 | -4.65 | 6.31 |
从盈利能力指标的对比中,华为公司的各项数值的比率都在标准水平之上,且与中兴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就更能直观的体现华为公司更中兴公司的出色的盈利能力。结论可以说明华为公司的战略选择更适合华为公司的发展轨迹,而中兴公司就应该反思中兴公司在战略选择上是否存在对错,是否应该进行修改。
3.5对华为公司报表分析总结
本文主要对华为公司的报表数据进行财务指标的分析,详细分析了华为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并与中兴公司的相应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从偿债能力指标能看出华为公司偿债能力逐渐增强,并且上升的变动幅度大,而中兴公司偿债能力相对较弱,上下变动幅度大;从营运能力指标可以看出,华为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快于中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也高过中兴公司,但华为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低,需要注意存货的即使周转,防止因存货周转不当而造成资产流通不畅;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华为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而中兴公司的盈利能力非常差。
从财务指标的分析中,财务报表数据所体现的华为公司经营状况比中兴公司的经营状况更好,但华为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华为公司应更注重存货周转的时间与周转次数,要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并保持其他指标稳步发展。因此可以初步得出,在过去的公司发展中,华为公司所在制定的公司战略是有符合华为公司自身发展而制定的。华为公司应该继续根据自身特点、外部市场以及过去几年财务报表数据分析的不足之处来制定华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财务数据分析是对公司战略制定是否适合公司的一个精确的数据考验,而公司战略要依靠分析出来的准确数据指标,来分析未来企业的战略要如何制定。
第4章 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改进建议
4.1基于财务数据的战略问题分析
(1)激烈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随着5G时代走近的步伐,新一轮的通讯设备升级换代即将开始,各大通讯设备制造商们将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会成为华为公司将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2)改变成本策略。科技的发展,就使得消费者对通讯设备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产品性能的高低才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价格影响力下降。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当前市场同质化严重,在同一价位中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商品越来越多,因此接下来华为公司不能依赖“低成本”战略长期发展。
(3)研发成本问题。在近几年华为公司发展迅速,在研发和管理中都投入了较高费用。虽然产品开发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企业必须有效控制成本,控制投入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效益。[10]。不断加大研发力量,在此期间所要投入的发展资金是巨大的,这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应该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4)企业风险。华为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在逐年增强,且保持稳步上升趋势,而且还存在上升空间,但是营运能力就有待加强,例如存货周转率等,周转率过低会导致资金周转不灵活,造成财务风险。
4.2 对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1)抓紧时代进步的时机,树立华为品牌的良好印象。在面对环境和竞争对手说所带来的威胁,应保持华为公司现有的竞争战略优势,加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水平高质量的商品和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2)要剔除“低成本”战略对华为公司的一些弊端,要通过财务分析和战略选择科学的设计并制定合理的商品价格,同时,也要加强对商品质量与科技含量的要求,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商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要求,商品把握市场最新动向,生产出来的产品才会受到消费者的选择。
(3)在企业对内外环境的发展扩张时,要时刻关注对内对外扩张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要加强对公司扩张的战略管理和财务分析。在研发费用上,要做到合理规划,不能一味追求最前沿的高新技术而盲目的加大对研发的投资,要检测研发费用的投入及使用情况,并时常进行财务分析和战略管理,增强研发费用使用的效率。
(4)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和格式要求要依据国家统一的披露信息标准,希望华为公司可以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更改,以便于加强华为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重点信息要详细的加以说明,财务数据要列表让报表使用者可以快速、清晰的找到所需的数据信息。财务报表是报表使用者对公司了解的重要途径,华为公司因重视信息披露的质量,防止信息披露风险。
(5)加强预算风险控制,完善资本控制措施,提升企业资产质量,优化资本结构,拓展销售渠道,加快存货的流转速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华为公司员工风险意识。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研究结论
华为在最近一段时间多次引起我国业界的关注,诸多企业把华为作为学习的标杆, 有的提出要成为某领域的华为。华为作为一个中国的、非上市的、民营的、高科技的企业,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11]。
随着财务分析的不断发展,传统财务分析的弊端逐渐显现并影响着企业的分析与决策,因此为弥补传统财务分析存在的不足,学者们将企业战略分析与财务分析合并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企业财务数据并得出相对于的财务指标,同时这些数据也将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因此,财务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数据支撑,而企业战略又能通过财务分析的指标数据,来验证企业战略的选择是否真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本文选取华为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战略与财务指标分析。综上述分析可见,华为公司在财务方面:偿债能力保持良好,近几年的盈利能力也发展的很稳定,并保持每年都有提升的态势,但在营运能力方面应更注重存货周转的时间与周转次数,要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并保持其他指标稳步发展。最后结合财务指标的分析,在非财务的企业战略方面提出几点建议:(1)抓紧时代进步的时机,树立华为品牌的良好印象;(2)剔除“低成本”弊端,合理定价;(3)合理规划研发费用;(4)财务报表格式的修改;(5)加强预算风险控制。从财务数据出发,结合公司战略,最终分析出华为公司战略选择中的正确性及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5.2研究不足与展望
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对本文的研究仍存在考量不足的地方。一方面,本文只选取了华为公司报表中的部分财务数据加以财务指标的分析,并结合公司战略对华为目前和以前的公司实际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在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中,本文只选取的中兴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参照对象,研究对象数量少使结论说明没有充分依据,并无法体现华为公司在通信制造商行业的优劣程度。因此数据的使用不够全面,可能使得对企业现状和未来的判断不够准确,应该尽量的使用更多的报表数据结合企业经济活动做更深入的系统的分析研究。在针对华为公司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方面,虽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但社会在不断发展,华为公司在不断的进步,可能现在的对策不一定完全符合公司现在的发展策略,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这些都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但仍希望本文能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 张先治.财务分析学科地位及体系构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01):37-40.
- 陈如意.现行财务报表分析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6,(03):29-30.
- 张新民,钱爱民.[M].财务报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王素辉.企业发展战略下的财务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5期.
- 彭丽,基于财务战略矩阵理论的z公司财务战略研究[J].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 宋惠琴.基于战略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24期.
- 百度百科 [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2019-3-3.
- (美)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 陈婧,蒋力.华为公司财务分析案例[J].时代金融,2016,21.
- 孙雪梅.从财务目标看华为的成功之道[J].商业会计,2016,22.
- Guthmann.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J].1925.
- Leopold A. Bemtein,John J. Wild.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Theory,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M].2003.
- Erich A Helfert. Financial Analysis: Tools and Techniques_A Guide for Managers[M].1997.
- Isabel Gutierrez,Salvadoe Garmono.Afuzzy set approach to financial ratio analysis[M].Available online 22May,2003.
- Narentheren Kaliappen, Haim Hilman. Competitive strategies, market orientation types and innovation strategies: finding the strategic fit[J].World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7,13(3).
- Jeffrey S. Harrison, Caron H. St.John. Essential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M].Financial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0.
- Jan Kiehne, Ioana Ceausu, Ann-Katrin Arp, Timm Schüler. Middle management’s role i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projects: a behavioral analysis[J].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Excellence,2017,11(1).
谢辞
在本文即将结束之际,我要由衷地感谢曾经给予我帮助的支持和鼓励人们。
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潘琰老师,潘琰老师从选题到收集资料再到撰写论文的这一过程中,都给予了我很亲切的关心和悉心的指导。在不断的反复修改中感谢潘琰老师提供的各种准也得意见和修改方案,大大提升了我的论文质量。
感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感谢校资料齐全的校图书馆,大大帮助了我资料的收集,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知识渊博的各科任老师,在福大至诚的两年的学习生涯中感谢你们对我的孜孜教诲,让我收获了知识,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教导过我的人们!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