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安全与对策的研究

户外建构游戏因其自由性、材料玩法的多样性、富有挑战性受到幼儿欢迎,但正因为户外建构游戏的自由性和挑战性,才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怎样保证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的安全?对此,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幼儿园存在户外建构游

  绪论

  (一)研究源起

  户外建构游戏是近年来很多幼儿园都开展的一种游戏形式,相较于室内的建构游戏,户外建构游戏的空间更为广阔,游戏材料的大小、材质、种类等也比室内建构游戏更为多样,游戏方法也更为丰富,具有难度,需要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总之,户外建构游戏兼顾了户外活动的自由开放和建构游戏的操作和探索,具有巨大的价值。
  研究者也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了幼儿在户外建构中的多种玩法,有搭桥的,有做变形金刚的,在感叹户外建构游戏的众多玩法时,也对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的安全问题有所担忧,自由、开放的同时该如何保证幼儿的安全呢?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户外建构游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游戏,它集户外游戏和建构游戏为一体,幼儿在进行建构的过程中,既能锻炼肢体,也能动手创造。由于户外建构游戏场地充足,人数较多,游戏也较为复杂,因此查阅文献可以发现,户外建构游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环境创设、价值、教师指导等方面,而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及问卷调查,来了解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安全方面的情况,为幼儿园保证户外建构游戏的安全提供一些帮助。
  2.实践意义
  危险在像户外建构游戏这样低结构的游戏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却可以减少和预防,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常见的危险情境,以帮助教师准确判断潜在危险因素,做好防护,最大限度的保证幼儿的安全,对给幼儿营造充满挑战的、安全的户外建构游戏环境提供一些帮助。

  (三)文献综述

  1.户外建构游戏的相关研究
  (1)关于户外建构游戏价值的研究
  户外建构游戏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一种创造游戏,又是一种规则游戏,因此户外建构游戏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对幼儿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曹中平[[[]曹中平,龙姗.《关于建构游戏价值的分析》[J].幼儿教育,2012(25):40-41.]]、吕华琼[[[]吕琼华.《大班户外建构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探究》[J].教育导刊(下月),2018(11):27-31.]]、刘肖霞[[[]刘肖霞.《浅议教师对幼儿园大型户外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38-39.]]等人都从户外建构游戏的特点出发,阐述了由于户外建构游戏场地大、材料丰富、人数多等特点,幼儿在参与户外建构游戏时需要合作完成,因此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能力的发展。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在确定好一个主题后,需要进行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交流、互助,自己解决矛盾,这些都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能力的提高。田芬[[[]田芬.《浅谈户外建构游戏与幼儿品德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11):52-53.]]、余琪[[[]余琪.《户外建构游戏对幼儿品格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9(01):218.]]等研究者认为户外建构游戏对幼儿的品格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建构主题的观察,了解当前幼儿心理变化和品格表现。王秋和黄菲[[[]王秋,黄菲.《融合五大领域的大型户外建构游戏研究》[J].成才之路,2017(01):72-73.]]则从五大领域的角度来分析户外建构游戏的价值,认为户外建构在健康领域促进幼儿适应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的发展,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语言领域创造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幼儿的语言充满创造性;在社会领域激发幼儿交往需要,提高交往能力,并自己尝试解决矛盾;在科学方面让幼儿感知物体形状和空间的关系,积累数学经验;在艺术领域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表现美的能力。可见户外建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让他们的成长更全面,也让他们更快乐更自信。
  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户外建构游戏的价值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研究,户外建构游戏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关于户外建构游戏指导的研究
  和室内的建构游戏相比,人数多的户外建构游戏教师指导更为困难,许多教师指导幼儿户外建构游戏都是凭经验,凭感觉,研究者们对此提出了许多意见。刘肖霞、杨丽萍[[[]杨丽萍.《浅议教师对幼儿园大型户外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J].基础教育论坛,2019(10):59-60.]]等研究者从指导的内容出发,认为要针对幼儿的年龄来发展他们的建构技能,建立建构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基本建构技能是有效开展建构游戏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规则在户外建构游戏中也十分重要,违背规则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教师不仅要有好的指导内容,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对此龙蓁蓁[[[]龙蓁蓁.《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指导时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针对安吉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时机做出了总结,当幼儿出现需要指导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守策略,即先观望一下,再来决定是否要对幼儿进行指导。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合适的指导时机,就能给幼儿创造更多迎接挑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防止教师的不恰当介入而导致游戏中断。除此之外,教师的指导方式也很重要,薛婷婷[[[]薛婷婷.《幼儿园大班建构区活动中的教师介入指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认为教师当前的指导方式多为教师直接进行介入或用言语介入的方法,而较少使用行动式的介入方法,防止教师的过多介入而导致游戏中断,可以多用互动式、鼓励式等多种介入方式来进行指导。由于户外建构游戏兼具户外游戏和建构游戏的特点,因此游戏中的状况难以预料,游戏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意外,教师要对幼儿保持时刻的关注,把握好指导的时机,既不过多干预,导致幼儿游戏中断,也不过少指导或放手导致幼儿遭遇危险情况,要判断好当前情况,再进行指导。
  2.幼儿安全的相关研究
  (1)关于安全教育的研究
  幼儿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安全教育则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安全教育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徐雯雯[[[]徐雯雯.《浅谈幼儿园幼儿安全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黑河教育,2018(04):70-71.]]、陶勤孜[[[]陶勤孜.《浅谈幼儿安全教育问题及改进策略》[J].亚太教育,2015(21):209]]等研究者认为虽然目前幼儿园对幼儿安全极为重视,但是实施的过程中仍有漏洞,仍存在重保护,轻教育;减少活动,提高幼儿安全性;重强化灌输,轻实践等问题,需要改进。赵秀娟[[[]赵秀娟.《大连市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白鹭[[[]白鹭.《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等研究者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所在幼儿园有安全教育内容不全面、安全教育方式简单单一、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可见在幼儿安全教育方面,幼儿园仍需要不断改进,查漏补缺。
  刘馨、李淑芳[[[]刘馨,李淑芳.《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15-18.]]、白鹭等研究者对此则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还要继续加强对幼儿园教师及园长的培训,全面掌握幼儿安全教育及安全事故处理方面的知识;幼儿园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建构游戏安全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增加幼儿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要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评价,了解幼儿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关于幼儿自我保护的研究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是防止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安全问题的关键,对于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状况,朱静[[[]朱静.《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其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5.]]、王晓春等研究者从生活自护、游戏自护、意外防护和心理自护四个方面来研究,他们认为生活自护深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较多的应用,因而生活自护能力较好;在游戏方面,幼儿对于室内外游戏的认知较高,能认识一些游戏危险情境,但仍有一些幼儿缺乏认知;在意外防护方面,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急需提高;幼儿的心理自护能力较差,不能较好控制情绪,幼儿虽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但在意外防护和心理自护方面还较为欠缺。曹岩红[[[]曹岩红.《幼儿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2):29-37.]]等研究者通过对幼儿提问一些情境,来了解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从幼儿园中的自我保护、家庭中的自我保护、社会环境中的自我保护等多个主题来研究,提出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自我保护都重视不足,家长和教师会因为时间或其他原因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仅限于提醒或禁止,使幼儿对其产生的后果认知不足。总而言之,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仍需要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并不断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而对此,闫雅飞[[[]闫雅飞.《3-6岁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发展特点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曹岩红等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即教师需要抓住教育契机,通过现实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安全自护教育,也需要将安全自护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使安全自护教育的效果更为显著。

  (四)概念界定

  1.户外建构游戏
  户外建构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相结合的游戏形式,具有双重属性,建构游戏最早源于室内的桌面建构,然后到地面建构再到户外建构,从运动角度看它是一种规则游戏,从建构角度看它具有创造性。[[[]胡静奇.《户外建构游戏安全问题与对策——基于安吉游戏的实践探索》.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户外建构游戏是户外的游戏,空间开放,材料丰富且较为大型,建构难度较大,因此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建构的过程更重于建构的结果。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往往需要多人合作进行,因此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游戏规则就很重要,违背游戏规则,就可能带来安全问题。户外建构游戏是运动和建构相辅相成的游戏,在运动中学习建构的技能,在建构中得到运动。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户外建构游戏定义为幼儿在户外使用低结构的游戏材料,运用一定的建构技能,独自或合作进行建构的游戏。
  2.安全
  安全的意思为不受威胁的,没有危险、损害、损失,广义上的安全指人和人群活动的一切领域和场所中所有的安全问题,人的安全包括人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本研究选取《现代汉语词典》中安全的定义,专指在活动中幼儿的身体安全。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访谈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访谈法,指访谈者和被访谈者通过交流,访谈者从被访谈者的回答中了解被访谈者的想法和一些客观事实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可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非结构访谈,研究者事先确定了几个有关研究的核心问题,如教师所在幼儿园的户外建构游戏材料是什么;幼儿遇到危险情境时,教师会如何做等,选取教师的空余时间,围绕户外建构游戏中的安全问题,无固定形式的进行聊天式的访谈。本研究主要是了解户外建构游戏中的安全问题,因此针对户外建构游戏中材料的投放、幼儿的安全意识、教师的介入等方面了解教师对户外建构游戏中安全问题的认识,本次研究共对3名教师进行了访谈,被访教师的信息如下:
  表1访谈教师信息表
  教师A B C
  学历大专大专中专
  班级小班中班大班
  教龄2 9 5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为辅助方法,根据所要调查的户外建构游戏中的材料准备状况、常见危险情景、教师的理念等方面内容,编写了问卷,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的基本信息,即教师所在班级,教师的文化程度等问题;第二部分则是问卷的主要部分,以户外建构游戏的开展为序,共设置14道选择题,问卷通过幼儿园老师的帮助进行发放,包含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级,共回收有效问卷141份。

  (二)研究过程

  1.研究的准备阶段
  在前期的准备阶段,研究者主要的工作是搜集有关户外建构游戏和幼儿安全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
  在后期,确定研究的对象,并根据收集的文献资料,确定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与实习幼儿园的老师进行沟通,确定访谈对象,了解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如被访者的学历、教龄等。
  2.研究的实施阶段
  在正式进行访谈之前,研究者事先抽取小、中、大班的三位老师进行预试,并根据老师们的回答对访谈提纲进行修改完善,然后进行一对一的正式的访谈,访谈在被访者的空闲时间进行,在进行访谈的同时,也发放调查问卷,并在后期统一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
  3.研究的总结阶段
  最后阶段主要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将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二、户外建构游戏实施中的安全问题

  (一)户外建构游戏材料清洁频率不高

  表2户外建构游戏材料的材质
  材料材质选项人数比例
  纸筒、纸箱22 15.6%
  塑料砖、塑料板51 36.17%
  泡沫砖49 34.75%
  木板、木块19 13.48%
  材料是进行户外建构游戏必不可少的准备,目前各个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材料各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纸箱、纸筒等纸质材料;塑料板、塑料砖等塑料材料;木板、木块等木质材料和泡沫砖等,而表2中显示使用塑料材料的幼儿园较多,占36.17%,使用木质材料的较少,为13.48%。木质材料相对更贴近自然,重量较重,能用来搭建出较为复杂的东西,因此使用木质材料的难度也越大,在建构中需要幼儿有一定建构能力和幼儿之间的合作;而纸质材料、塑料材料和泡沫砖等相对木质材料更轻盈,容易操作,也相对更安全一点,因此也更适合年龄较小的幼儿。
  表3户外建构游戏材料的清洁频率
  清洁频率选项人数比例
  从不10 7.09%
  一学期一次59 41.84%
  开学前和学期结束后52 36.88%
  一月一次16 11.35%
  一月两次及以上4 2.84%
  材料是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必然会接触到的东西,因此对于户外建构游戏材料的清洁也不可忽视,在表3中显示,幼儿园会组织教师统一对材料进行清洁,清洁大多是一学期一次或者是在学期开始或结束时进行,只有在很长时间没有使用这些材料或者接下来一段时间不使用这些材料时,才会对材料进行清洁,清洁的频率较低,并且目前的户外建构游戏很受欢迎,户外建构游戏材料使用的频率很高,因此很容易破损、有脏污,需要及时的替换和清洁,破损的材料在幼儿使用时可能会带来一些危险情境,如木板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有一块断裂,断裂的地方就会出现一些木刺,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会在幼儿使用时戳伤幼儿;而脏污的材料可能会使幼儿的受伤部位感染,因此对材料的替换和清洁就极为重要。问卷中显示仍有一些幼儿园忽视了这方面,从未对户外建构游戏材料进行过清洁,需要引起幼儿园对这方面的重视。

  (二)防护用具不足

  表4幼儿园防护用具情况
  数量选项人数比例
  没有17 12.06%
  数量较少82 58.16%
  数量较多25 17.73%
  每个幼儿都有17 12.06%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园准备的防护用具较少,而数量较多或者每个幼儿都有防护用具的幼儿园则占据少数,甚至有一部分的幼儿园并未给幼儿配置防护用具,因而防护用具的数量并不能满足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在户外建构游戏中防护用具的使用能减少一些意外发生时造成的伤害,例如使用头盔,就能在材料从高处跌落时保护幼儿的头部,避免造成严重的伤害。防护用具既不会阻碍幼儿的自由活动,又能对幼儿起到保护作用,因而幼儿园在户外建构游戏区投放防护用具是十分必要的,但大部分的幼儿园都没有对防护用具有所重视。

  (三)教师难以把握介入的“度”

  表5教师的介入时机
  介入时机选项人数比例
  游戏开始前34 24.11%
  幼儿的游戏情况未达到预期时19 13.48%
  幼儿的游戏出现问题时56 39.72%
  游戏结束后29 20.57%
  其他3 2.13%
  表5中显示,大部分教师会在幼儿进行户外建构游戏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进行介入,其次是在游戏前后的介入,少部分教师会在幼儿的游戏未达到自己预期的情况时进行介入。教师在幼儿遇到问题时立即介入,是即时介入,在幼儿印象深刻的时候进行介入,有利于幼儿经验的积累和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如幼儿建构的建筑站不稳,教师即时介入就能有针对地帮助幼儿了解为什么建构的事物会不稳,怎样才能建构得稳,而教师在活动前后的介入则是延时介入,能帮助幼儿理解较为完整的知识,如在活动结束后讨论在这次活动中幼儿有什么行为,这些行为对不对,该怎么做等。
  户外建构游戏由于其开放性和低结构的活动材料,容易带来危险情境,但教师们也表示安全是很重要的,但也不意味着要限制幼儿的活动,过度的保护反而会使幼儿没有机会去尝试,去积累经验。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我们也鼓励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保护自己,我们在指导幼儿之前,会先观察一会事情的发展,看他们如何去解决一些对他们来说较为困难的挑战,这样在幼儿解决的过程中,他们才能得到发展,但如果我们判断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是幼儿无法解决或者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那我们就会选择介入,用语言、动作来指导甚至是加入他们的游戏引导游戏的发展,在危险排除后立即退出,保证幼儿能继续进行游戏。教师的等待观察也是一种保守的介入,是一种延时指导的方式,教师在观察的同时寻找合适的介入时机,这种方式给了幼儿充足体验和感受的时间,有利于幼儿直接经验的增加;而即时指导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幼儿的安全,但却阻碍了幼儿接受挑战,减少了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经验的获取。教师在介入户外建构游戏时,既要考虑自己的介入是否会阻碍幼儿进行尝试或接受挑战,又要考虑自己不介入游戏是否会使幼儿受到伤害,这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准确判断介入时间,

  (四)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

  幼儿自身是导致危险情境的主要因素,幼儿的安全意识不到位、不遵守游戏规则等都有可能带来危险,一位小班老师表示:小班幼儿还没有安全的意识,他们争抢材料就不会顾忌别人,只要自己抢到就行了,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意外,我就遇到过一个小朋友在搭房子的时候木板不够了,他就直接拿了旁边小朋友的木板,边上的小朋友看到木板被别人拿走了,他就去抢回来,然后就把另一个小朋友的手上磕了个口子。在幼儿自身方面,还是存在着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幼儿对于自己的行为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在很多情况下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危险性,而这样情况下,幼儿的行为很容易带来危险情境。
  表6幼儿遇到危险情境的情况
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安全与对策的研究
  在调查问卷中显示,在活动中奔跑而撞到其他人是导致危险情境的重要方面,其次则是被随意摆放的材料绊倒和争抢材料伤人,这些危险情境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也能看出幼儿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但幼儿的安全意识不是一时可以建立的,一方面需要幼儿自身的积累,了解有关安全的知识,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教师耐心的教导,抓住每一次机会,在活动中及时介入,渗透安全知识。
  表7幼儿的自我保护
  幼儿的做法选项人数比例
  自我解决19 13.48%
  求助73 51.77%
  暂停或放弃游戏42 29.79%
  提前进行试探7 4.96%
  幼儿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且幼儿自我保护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以自我解决、向别人求助、暂停或终止游戏为主。幼儿对于一些危险情境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能大致判断出接下来的动作是否有危险,再对此进行调整。调查问卷中显示向别人求助是幼儿自我保护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其次是暂停或放弃游戏、自我解决,最少的自我保护方式则是在游戏中提前进行试探。
  幼儿虽然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但这种自我保护能力并不高,表6显示,幼儿在活动中难以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自己行为会产生的后果,因而在户外建构活动中幼儿很容易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带来危险情境。表7显示,在遇到危险情境时,幼儿最先想到的方式是求助,而并不是自己尝试解决,一味地求助而不进行尝试会使幼儿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不能加强幼儿自我解决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他们保护自己的关键,但在户外建构游戏中,仍会有因为幼儿自身而发生的危险情境,因而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活动中仍不足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仍需要教师重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对此采取有效措施。

  (五)教师组织户外建构游戏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

  表8教师组织总结的形式
  形式选项人数比例
  坐在一起讨论89 63.12%
  在户外先总结后收拾材料33 23.40%
  开展专题活动14 9.92%
  其他5 3.55%
  表8显示,教师在组织对户外建构游戏的总结时,所采用的形式较为单一,多为教师与幼儿一同坐在室内进行讨论交流,而其他形式的活动总结很少会有教师使用。
  表9教师总结或讨论的内容
  内容选项人数比例
  讨论此次建构的主题53 37.59%
  总结建构的小技巧57 40.43%
  提醒安全17 12.06%
  分享搭建的作品13 9.22%
  其他1 0.71%
  问卷调查显示教师们经常会在户外建构游戏的结束阶段与幼儿一同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有此次户外建构的主题、建构的小技巧、分享建构作品和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点,但安全方面的教育却是其中进行较少的,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境,大多是一笔带过,很少特意去讨论,教师大多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却很少将其总结进行安全教育的,大多数教师选择在活动中渗透安全知识,却很少完整的开展一次有关户外建构游戏的安全专题活动,并且在组织总结时,形式过于单一,安全知识过于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户外建构游戏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材料清洁和更换的频率

  户外建构游戏的材料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破损或脏污,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更换和清洁的频率,如固定1-2个月进行材料的检查和清洁。由于户外建构区是公共的游戏区,就可以采用轮换制的方法,让教师们轮流对户外建构游戏区的材料进行检查或清洁,并且户外建构区的材料众多,教师可以将材料分批进行清洁,如第一个月先清洁材料的一半,让幼儿在进行户外建构游戏时使用另一半的材料,第二个月则进行交换,这种方式需要幼儿园有充足的游戏材料。除此之外,每次进行户外建构游戏的班级的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关注一下材料,一旦发现材料有所损坏,就可以立即对损坏的材料进行处理,如对受潮的纸筒、折断的木条等破损材料进行清理,这样不仅能及时的对材料进行更换,也能减少每月对材料进行检查的教师的工作量。

  (二)增加户外建构游戏中的防护用具

  在户外建构游戏中,防护用具是必不可少的,头盔可以保护幼儿的头部,能在幼儿被材料砸到时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而对于一些使用木质材料的幼儿园,还可以增加一些手套,防止幼儿在搬运木板时被划伤或者被隐藏的木刺所伤。而幼儿园在准备防护用具时,可以在户外建构游戏区放置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具,这样可以保证每个进行户外建构游戏的班级都能使用到防护用具。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和家长沟通,让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防护用具,这样防护用具的适用范围就不仅仅局限于户外建构游戏区,也可以在进行别的户外游戏时使用。教师也可以在平时让幼儿了解一下使用防护用具的必要性,让幼儿在进行户外建构游戏时养成使用防护用具的习惯。

  (三)加强教师提高自身相关能力的意识

  教师对于保护幼儿安全的度较难把握,过多的干预,幼儿得不到成长的机会,过少的关注,又怕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来正确把握对幼儿的保护。教师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往往有一套自己长期总结下来的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平时对幼儿户外建构游戏的干预及干预后的情况记录下来,并经常性的进行总结,如对幼儿进行了怎么样的干预,干预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从而不断调整介入的时机和方法,长期下来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保护幼儿安全的度了;此外,幼儿园也可以鼓励教师多参加培训进修,可以经常性的开展一些研讨、讲座之类的活动,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和修养,更好地帮助幼儿成长。

  (四)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互动较多,容易引发危险情境,这就需要幼儿能进行自我保护,幼儿的自我保护是幼儿规避危险的关键。想要规避危险,首先就要让幼儿认识到什么样的情境是危险情境,教师可以对幼儿建构时的情景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在户外建构游戏进行前后进行讨论,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幼儿自己来说明出现了什么样的危险情境。此外教师也能够教授幼儿一些户外建构的小技巧,帮助幼儿更好地建构作品,这样可以减少环境方面的安全隐患。幼儿园还可以定期举办有关户外建构游戏的专项活动,帮助幼儿提高建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教师需要和家长沟通好,改变一些家长过度保护幼儿的观念,此外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也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能够进行挑战,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建构游戏安全教育活动

  教师对于户外建构游戏的安全教育,大多是在活动的过程中或者是在讨论总结时进行,形式较为单一,对此首先教师可以向其他班级的教师询问他们是如何进行户外建构游戏安全教育的,如教师可以每周开展一次户外建构游戏的总结活动,将平时收集的幼儿进行户外建构游戏的照片或视频进行播放,让幼儿来判断危险情境,然后教师可以尝试在自己所在班级开展这样的活动。此外,教师也可以针对幼儿的特点来开展独特的户外建构游戏的安全教育活动,如让幼儿设计安全标志并粘贴在户外建构游戏区醒目的地方,让幼儿在活动中也注意自己的行为。开展户外建构游戏安全教育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需要教师多思考,多尝试,开展适合幼儿、丰富的活动。

  总结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户外建构游戏安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以下问题:1.户外建构游戏材料清洁频率不高;2.防护用具不足;3.教师难以把握介入的“度”;4.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5.教师组织户外建构游戏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户外建构游戏,同时也是教师更关注户外建构游戏的安全问题。但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是并未对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级进行分别的调查和具体每个年级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二是还可以在研究中增加一些观察记录,丰富研究数据,本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曹中平,龙姗.关于建构游戏价值的分析[J].幼儿教育,2012(25).
  [2]吕琼华.大班户外建构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探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11).
  [3]刘肖霞.浅议教师对幼儿园大型户外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
  [4]田芬.浅谈户外建构游戏与幼儿品德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11).
  [5]余琪.户外建构游戏对幼儿品格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9(01).
  [6]杨丽萍.浅议教师对幼儿园大型户外建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J].基础教育论,2019(10).
  [7]龙蓁蓁.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指导时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8]薛婷婷.幼儿园大班建构区活动中的教师介入指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9]徐雯雯.浅谈幼儿园幼儿安全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黑河教育,2018(04).
  [10]陶勤孜.浅谈幼儿安全教育问题及改进策略[J].亚太教育,2015(21).
  [11]赵秀娟.大连市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2]白鹭.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3]刘馨,李淑芳.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14]朱静.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其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5.
  [15]曹岩红.幼儿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
  [16]闫雅飞.3-6岁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发展特点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17]胡静奇.户外建构游戏安全问题与对策——基于安吉游戏的实践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6.
  [18]王秋,黄菲.融合五大领域的大型户外建构游戏研究[J].成才之路,2017.

  致谢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眨眼间大学时光就匆匆而逝,从初入大学时怀揣着对新专业的好奇和向往,到如今熟识专业知识即将步入社会,期间的酸甜苦辣不少,但更多的是成长,而成长离不开那些背后的支持者。
  感谢大学四年的各位老师,你们努力想让课堂更加活泼精彩,尽力想让我们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更想让其他人都看到我们专业的风采,初次设立的专业要做好不容易,但有你们在,越来越好,不难。
  感谢我的同学、舍友,幽默快乐是我们的日常,关心支持更是一点不少,每个人的理解与关爱,才有现在如同家庭一般的班级,我们从不同地方而来,终将走向不同地方,但愿你前程万里,所到之处皆有繁花似锦。
  感谢各个实习幼儿园的老师,慷慨的分享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的心得,配合我做各种的调查,也愿你们事事顺心。

  附录一

  访谈提纲:
  1.您所在园采用的户外建构的材料是什么?户外建构游戏的材料设施多久更新或清洁一次?
  2.您所在班级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的情况如何?是否积极?有没有合作?建构有无目的?
  3.您是如何组织户外建构游戏的?
  3.您在组织户外建构会采取哪些方法来保证幼儿的安全?
  4.您认为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可能会出现哪些危险的情境?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请举例说明)
  5.当发现幼儿有危险行为时,您通常的做法是什么?您是怎样判断危险情境的?
  6.在户外建构游戏中遇到问题时幼儿是怎么做的?(请举例说明)
  附录二
  关于户外建构游戏安全问题的调查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宿迁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这份问卷。本问卷是为调查户外建构游戏中安全问题的情况,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本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作答,调查结果仅为学术研究,绝对保密,请按您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情况如实作答。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信息
  1.您的文化程度——
  2.您所在的班级是——
  第二部分:
  1.您所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材料是
  A.纸筒、纸箱B.塑料砖、塑料板C.泡沫砖D.木板、木块E.其他——
  2.您所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材料多久更新或清理一次
  A.从不B.一学期一次C.开学前和学期结束后D.一个月一次E.一个月两次及以上
  3.您会为开展户外建构游戏做哪些准备?
  A.准备建构主题B.准备建筑物等图片C.不进行准备D.其他——
  4.是否为幼儿准备户外建构时的防护工具(如头盔)
  A.没有B.数量较少C.数量较多D.每个幼儿都有
  5.您认为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哪种情况比较常发生(多选)
  A.作品堆积过高跌落B.被随意摆放的材料绊倒C.站在作品上未站稳滑倒D.被材料划伤E.争抢材料误伤人F.奔跑撞人G.抛接较小的材料被砸到H.其他——
  6.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即将遇到危险情境时,您的做法是
  A.立即终止游戏B.观察幼儿能否自行处理C.立即提醒幼儿注意D.其他——
  7.您认为对户外建构游戏指导介入的最好时机是
  A.游戏开始前B.幼儿的游戏情况不符合预期时C.幼儿游戏出现问题时D.幼儿游戏结束后E.其他
  8.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遇到问题时会怎么做?
  A.自我解决B.求助C.暂停游戏或放弃游戏D.提前试探是否安全
  9.幼儿是否愿意参与户外建构游戏?
  A.非常愿意B.不排斥C.只对特定主题或材料感兴趣D.完全不感兴趣
  10.您会在活动前后对户外建构游戏进行讨论或总结吗?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2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10月2日
Next 2021年10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