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缘由
研究者在研习中发现幼儿之间发生同伴冲突的的频率逐渐提高,尤其是中班幼儿在进行游戏的时候。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正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对于游戏、生活中规则的理解和遵守的不一致容易使他们发生冲突。在成年人的惯性思维中,同伴冲突在幼儿交往过程中是一种不正确的存在,是一种不被允许的活动。实际上,这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过程,是幼儿自己处理问题的考验和锻炼。皮亚杰,知名心理学者,认为幼年儿童的同伴冲突是其消除以自我为现实生活中心点的决定性因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在与周围的成年人接触的过程中,幼儿不仅仅会对自我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幼儿还在不断地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地社交、与他人相处,并善用社交生活的素养,充分发掘其自身潜在的素养并加以培育[[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8页。][1]。根据这些研究,同伴冲突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拓宽了幼儿的社交范围,而且有效地帮助其摆脱自我为中心的幼稚想法。
研究证明幼儿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当同伴冲突发生时,他们都有自己的解决体系。有的幼儿会直接求助于老师;有的幼儿则自己解决,并处理得很好;有的幼儿间会一直有冲突,直到老师的介入,在老师的帮助下,冲突才得以解决。幼儿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的出现也正是因为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的家庭成长背景。所以对于研究同伴冲突在中班幼儿中产生的原因以及教师在其中的介入作用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2.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班幼儿的年龄阶段正处于前运算阶段,该年龄段幼儿倾向于建立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幼儿在与成年人互动的过程中,成年人有能力把幼儿的要求理解得更透彻,从而使幼儿产生易被人理解的错觉。在他们的思维中,同时理解这个世界也被这个世界所容纳。不平等的两端理解,引起了幼儿之间的同伴冲突。
本研究以游戏活动为方向,深入探究中班幼儿间的同伴冲突的成因,丰富有关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相关研究。
(2)现实意义
本研究观察并分析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行为,了解中班幼儿的真实需求并及时给予指导,从而促进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间的友好交往。同期,希望家长和社会密切关注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问题,为改善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间友好交往提供策略指导。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因研究者在X幼儿园某中班进行研习,对该班幼儿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决定此研究以X幼儿园某中班为观察班级。研究者通过与班级老师的交流沟通以及日常的观察,选定了几名主要的观察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幼儿。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进行探究。
(1)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收集数据、分组资料并分析“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等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报告等,披露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动因、结果以及和解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2)访谈法
对班级教师进行访谈,理解教师对于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安排、教师对于幼儿同伴冲突的认识和当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时所采取的解决策略;对幼儿进行访谈,研究者在幼儿发生同伴冲突后,与其交谈,了解幼儿在面对冲突时内心的真实反应和采取解决策略时的想法;对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方法,剖析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成因。
(3)观察法
本研究选取非参与观察法,研究者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中班幼儿,让被观察者自然的进行游戏活动,以确保收集到真实有效的案例,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
(4)案例分析法
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者将中班幼儿游戏中发生的同伴冲突的现象客观描述出来,分析中班幼儿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的成因以及对此现象提出解决策略。
3.研究过程
首先,通过访谈法,熟悉中班幼儿游戏现状。其次,利用观察法,描述中班幼儿游戏中的同伴冲突行为。接着,根据相关文献和理论,整理、分析资料。最后,探寻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成因,提出解决策略。
(三)研究综述
研究者在中国知网上以“游戏中同伴冲突”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发现2015年-2019年游戏中同伴冲突相关研究文献44篇,其中,博硕士论文35篇,期刊论文9篇。综上可得,当前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在幼儿同伴冲突的不同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果,研究者主要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起因
刘荔(2018年)将同伴冲突起因分为不同性别幼儿和不同年龄幼儿之间,指出了无论男女、哪个年龄段幼儿,冲突起因的都是物品、空间争议[[[]刘荔.3~6岁幼儿同伴冲突特点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0(03):126-131.]]。刘畔(2017年)认为争抢游戏资源是引起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违反游戏规则和游戏意见分歧、身体动作冲突和语言冲突[[[]刘畔.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研究[D].深圳大学,2017.]]。何媛(2018年)、何凤琴(2017年)认为幼儿游戏中的同伴中的有幼儿自身因素、教师因素以及家庭三因素,其中,何媛认为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认知发展和社会交往水平是幼儿自身因素[[[]何媛.中班幼儿同伴冲突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J].幼儿教育研究,2018(04):51-54.;何凤琴.幼儿游戏同伴冲突行为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218.]]。在家庭因素中,有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的影响。李桐潇(2019年)采用自然观察法对中大班幼儿进行了观察,数据处理分析显示中班幼儿因占有空间和物品等资源引发的冲突最多[[[]李桐潇.大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观察研究——以上海市某幼儿园为例[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03):92-96.]]。
由以上研究,可知我国学者研究发现中班幼儿在游戏中同伴冲突的成因来自幼儿自身、教师以及家庭三个方面。本研究将从幼儿的自身、教师、家庭、幼儿园管理者以及社会五方面剖析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发生的成因。诱发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幼儿自身因素有幼儿的气质类型及性格特征、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在教师的因素中,教师的直接干预或不理睬行为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家庭因素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最大的。不同的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对于幼儿的发展也是千差万别。在幼儿园管理者因素中,幼儿园管理者专业能力的高低及幼儿园制度的好坏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因素中,现代媒体的正确运用与否、幼儿图书质量的好坏都影响着幼儿。
2.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解决策略
杨红(2018年)提出了示范教育,积极引导、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三点解决策略[[[]杨红.关于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背景下同伴冲突行为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208.]]。杨相宝(2017年)提出教师要启发幼儿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优化游戏环境、科学选择教师介入的时机和方式[[[]杨相宝.浅析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原因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15.]]。张亭亭(2016年)对于教师处理幼儿冲突提出了三点教育建议: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树立科学的幼儿同伴冲突观、创设冲突情况,鼓舞幼儿独自处理[[[]张亭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特点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28(01):70-74.]]。彭国艳(2016年)认为应对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对策有积极型、消极型和中性型三种[[[]彭国艳.中班幼儿同伴冲突的特点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总而言之,解决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我国学者也只是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教育建议。本研究从幼儿自身、教师、家庭、幼儿园管理者及社会五个方面进行展开研究。从幼儿自身而言,幼儿在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提高社会认知及社会交往水平,学会自我调节。在发生冲突过后,无论对还是错,幼儿双方都需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和家长帮助幼儿分析自己的不足,积极应对同伴的冲突。对于教师而言,树立正确的幼儿同伴冲突观,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给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交往环境;给幼儿进行示范教育,积极引导幼儿;与家长及时沟通,加强家园合作,实现家园共育。在家庭里,家长与教师及时沟通,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家长为幼儿打造温馨的游戏环境,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改善自己的教养方式,发挥榜样作用。幼儿园的管理者不断优化自我专业素养、改善园内治理制度。社会方面,社会上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幼儿游戏同伴冲突这一现象,同时规范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规范幼儿图书的发行,来减少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现象的发生。希望此次研究能为教师、家长、幼儿园管理者和社会带来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中班幼儿游戏
研究者通过相关文献,先得出了幼儿游戏的概念,根据《教育大辞典》,幼儿的基础活动是游戏,是与该年龄孩童特点相符合的一种有主观意动性的,通过联想和学习,反映身边现实发展的特殊社会性活动[[[]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邱学青(2016年)提出“游戏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自然生活反应,关于‘什么是游戏’的问题,最合理的解答主体不外乎游戏的主角——儿童[[[]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1]]。”黄人颂(2015年)提出“幼儿游戏是幼儿主观意识上偏爱的、客观行动上向往的运动,这是幼儿表达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的途径[[[]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将中班幼儿游戏定义为是年龄段为4岁至5岁的中班幼儿以自己的兴趣为依据,有一定的教育性的,中班幼儿积极参与的,并能够反映幼儿自身周围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
(二)幼儿同伴冲突
幼儿同伴冲突在幼儿间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刘畔(2017年)将同伴冲突定义为幼儿的对立行为过程,是想法不一致、抢夺周边资源、产生言语冲突等矛盾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即产生话语、身体等外部对抗活动[[[]刘畔.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研究[D].深圳大学,2017.]]。刘霞(2017年)认为同伴间的冲突在幼儿活动中具有双向性,反过来,幼儿同伴发生冲突时会通过接受、学习、模仿对方而产生相似的行为[[[]刘霞.区域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的指导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程琳琳(2017年)把同伴冲突定义为幼儿在园中与同伴进行交流时,某幼儿的话语或动作触及了另一幼儿的利益或违抗了他的意图因此激发的对抗行为[[[]程琳琳.幼儿同伴冲突类型及其教师解决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在相关课题的探究中,研究者将幼儿同伴冲突定义为幼儿在幼儿园内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因为主观意志不合、语言理解误差等多种矛盾产生而引起的对抗活动。

二、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现状
(一)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发展现状
现有研究者通过记录X幼儿园某中班的37名幼儿(男孩20名,女孩17名)的活动,在53例汇总案例中,有效案例的数量是48。
研究者所设计的方法是观察本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行为的比对,对于冲突类型、次数进行分析统计,如表1所示。
表1幼儿同伴冲突发生的游戏活动类型频数
冲突类型次数(次)百分比(%)
晨间游戏7 14.58
户外游戏10 20.83
区域游戏12 25.00
教学游戏2 4.17
自主游戏17 35.42
合计48 100.00
根据表1的数据统计,中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的次数最多,其次是区域游戏和户外游戏,中班幼儿在晨间游戏和教学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的较少。根据研究者的观察和了解,在晨间游戏中,每个幼儿来到幼儿园的时间不同,相对来说,幼儿也少。在教师可指导的范围内。在教学游戏中,大部分幼儿的兴趣都在教师的教学游戏中,所以发生同伴冲突行为的次数偏少。
通过研究者的观察案例,在中三班室内角色游戏中,选取了可可和然然作为典型代表,可可因要加入“玩具店”的游戏而遭到然然和其他小朋友的反对,但可可仍然坚持要加入,于是便将玩具扔在了然然身上,试图引起他们的关注,但事实上可可并没有得到关注,然然被扔玩具后,立马追上可可,和可可扭打在一起。这时,幼儿同伴冲突便产生了,可可的行为只是想表达自己希望加入游戏中的一种方式,但他在强迫其他小朋友接受自己的想法。所以,参与角色游戏的幼儿对于不按角色游戏规则,以个人为中心的可可产生了排斥情绪。从可可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也是应被理解的,他做出了一些行为试图引起他们的关注,但可可选择的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扔玩具来扰乱他们的游戏秩序。引起别人的关注有很多种方式,在研究者的观察下,发现了大多数幼儿采用偏激的方式来试图引起其他小朋友或成人的关注,往往是这种行为容易致使幼儿间发生同伴冲突。
2.中班幼儿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的性别差异
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幼儿间性别的不同,在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的次数也不同,对此,统计如下表。
表2中班幼儿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的性别差异
男孩与男孩女孩与女孩异性之间合计
次数(次)20 12 16 48
百分比(%)41.67 25.00 33.33 100
从表2来看,在同性之间容易引发中班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冲突。其中,20次同伴冲突发生在两个男孩之间,12次同伴冲突发生在两个女孩之间,16次同伴冲突发生在两个异性幼儿之间。
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女性是温柔贤惠的形象,男性是勇敢高大的形象。对于不同性别的幼儿,作为家长,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幼儿解决问题时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男性幼儿可能更偏向于动用武力来处理,所以男性幼儿也更容易产生同伴冲突。
3.中班幼儿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持续的时间长短
表3中班幼儿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持续的时间长短
1分钟以内1-2分钟2-3分钟3分钟以上合计
次数(次)35 7 4 2 48
百分比(%)72.92%14.58%8.33%4.17%100
根据表3,中班幼儿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持续时间1分钟以内的为大多数,持续时间3分钟以上的为少数。研究者发现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同伴冲突持续时间较短,幼儿大部分的注意力在游戏上,对于短暂的冲突很快就会忘记。该阶段幼儿身心发育开始成熟起来,语言能力也逐步发展,所以一些小的冲突,幼儿自身可以解决并继续游戏。
(二)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成因
表4中班幼儿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的成因
次数(次)百分比(%)
争夺游戏资源20 41.67
违反游戏规则7 14.58
游戏意见分歧10 20.83
语言冲突5 10.42
身体动作冲突6 12.50
合计48 100
从表4可看出,争夺游戏资源是引起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次数最多的成因之一。身体动作冲突和言语冲突引起幼儿同伴冲突次数较少。研究者在观察中,选取晨晨和航航为典型代表,晨晨是胆汁质气质类型的幼儿,一般都是一个人玩游戏,在老师进行教学活动时,他也只愿意自己一个人坐在前面。他对于物品的占有欲是非常强的。所以在此次中三班区域游戏中,两人就争抢游戏资源而发生了冲突,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冲突才得以解决。幼儿对游戏资源强烈的占有欲是一种本能,因而大大增加了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的可能。以上只是研究者在幼儿园观察的中班幼儿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的一些原因。与此同时,研究者认为还有幼儿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家庭因素、幼儿园管理者因素和社会因素。
1.幼儿自身因素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1)幼儿气质类型的不同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由于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每个幼儿的气质类型也不同。相对而言,容易暴躁易怒的幼儿发生同伴冲突的行为次数比较多,实际上,研究者观察发现多血质和胆汁质幼儿更容易发生同伴冲突,而粘液质和抑郁质幼儿在遇到同伴冲突时,大多数是克制忍让来解决。所以,幼儿不同的气质类型也会直接影响同伴冲突的发生。
(2)幼儿社会认知水平的高低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该阶段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不足,在面对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时,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所以幼儿双方不肯让步,从而造成冲突升级。所以,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提高幼儿社会认知水平,减少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发生的次数。
(3)幼儿社会交往水平的高低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一般来说,当社会交往水平高的幼儿产生同伴冲突时,能自己与同伴协商解决。解决不了时,幼儿会寻求教师解决。当下次再遇到同伴冲突时,该幼儿习得了上次教师解决同伴冲突的经验与解决方法,能自己解决的同时积累了社会交往的经验。当社会交往水平低的幼儿遇到同伴冲突时,往往不知道怎么去和平的解决,而是采用暴力的行为解决,这样不利于幼儿同伴间的友好相处,也不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所以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
2.教师因素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1)教师的日常引导模式的不同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一般来说,教师的日常引导模式会影响幼儿在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次数较为合理,说明教师的日常引导模式是合适的。反之则说明教师的日常引导模式是不合适的,幼儿是没有游戏主导权的。
(2)教师的介入时机和方法的不同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同伴冲突是幼儿交往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缓和冲突的有效办法就是教师合理地介入和公平地解决。研究者在观察班级中发现教师的介入时机过早或过晚现象均有出现,当教师介入过早时,幼儿容易产生依赖感,当他下次还遇到同伴冲突时,他会第一时间向教师求助,这有损于培养幼儿独立解决游戏中同伴冲突的能力。当教师介入过迟时,研究者发现幼儿的冲突更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对双方幼儿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适时的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教师面对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时,教师的直接干预或不理睬行为都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者在研习中观察发现,在大多情况下教师会主动对幼儿间的同伴冲突进行和解。在此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利用自身优势即权威强势制止或使用暴力手段停止冲突行为。尽管如此,教师在主动给予调解作用时需要对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总的来说,目前很多教师在介入时机和方法上都有较大的欠缺。
(3)游戏环境的好坏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该园的游戏环境从游戏设备和游戏氛围而言,是对幼儿有益的,幼儿能在游戏中占主导地位,教师则是以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在班级中,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争夺游戏资源是引起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次数最多的成因之一。由于班级内空间和物资的有限,使得班级里的游戏环境建设有部分欠缺,所以幼儿更容易在班级中发生同伴冲突。教师对于班级内游戏环境的建设应该充分使游戏资源得到合理化的利用,游戏资源也应该充分给足幼儿,合理放置数量、种类,并符合幼儿的年龄段。
3.家庭因素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在家庭因素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他们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最大的。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导致幼儿的认知观念不同,不同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对于幼儿的发展是千差万别,这也是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成因之一。
(1)家庭氛围的好坏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有利于幼儿的成长。研究者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分析了解到幼儿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的身心发展是健全的,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反之,幼儿会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与其他幼儿交往。在其他家庭中,幼儿是爷爷奶奶带大的,长辈对于晚辈的宠爱,也造成了幼儿性格上的自私、不合群等,在游戏中,容易与同伴出现争抢游戏资源的现象。所以,家庭氛围对于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良好的家庭氛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亲子关系的好坏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研究者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分析当亲子关系和谐时,幼儿性格活泼开朗,愿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社会交往能力强,当他在游戏中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独立解决。反之,家长则很难教育幼儿,幼儿对于家长的话置之不理,当在游戏中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他不知道怎么去解决,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解决方法,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幼儿是重要的,幼儿会在这种关系中学会互相尊重、与人合作等等社会交往技巧。
4.幼儿园管理者因素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1)幼儿园管理者专业能力的高低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幼儿园管理者领导着幼儿园,对此,管理者专业能力的高低将影响着整个幼儿园的发展。管理者的理念灌输给幼儿园的教师,教师再将此理念传达给幼儿,那么此理念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那此时就可能会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如果一个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很强,那这个幼儿园给幼儿传达的教育是值得信赖的,她会让幼儿学会自己处理同伴冲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解决方法,反之则不然。所以一个幼儿园管理者专业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2)幼儿园的制度的好坏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一个好的幼儿园它的制度也是相当合理的,在秩序良好的前提下,家长倾向于主动将孩子交托给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也会具有主观自愿性,在园内有幸福感,同时教师也会合理的指导中班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时该如何正确处理。
5.社会因素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
(1)现代媒体的正确运用与否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如今的社会,科技发达,一旦没有正确运用现代媒体,那将会向幼儿传递一些暴力、语言低俗的影视作品。当中班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可能会模仿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动作解决冲突,所以在社会方面,应规范现代媒体的运用。
2.幼儿图书质量的好坏影响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
好的幼儿图书它的封面和内容传达给幼儿的是正能量的,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反之,负面的幼儿图书是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市场上还不免存在一些盗版书籍,书籍印刷的错误很多,书籍的纸张质量也有待检查。所以,不管是从幼儿图书的封面、内容还是纸张质量,均对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产生和激化有一定的影响。
(三)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结果
研究者将冲突结果分为积极的、中性的、消极的三方面。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5中班幼儿解决游戏活动中同伴冲突的结果
冲突结果不了了之型双方互惠型单方得利型两败俱伤型合计
频数(次)9 26 8 5 48
百分比(%)18.75 54.17 16.67 10.41 100
从表5冲突结果的统计来看,双方互惠型占比最多,是积极的结果。不了了之型是中性结果,单方得利型和两败俱伤型是消极结果,占少数。总的来说,游戏活动中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结果是积极的。
四、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解决策略
研究者整合并对比了多个中班幼儿同伴冲突案例,将解决中班幼儿同伴冲突的策略,主要分为主动沟通、相互谦让、解释道理等正向策略,借用外力、暂时离开等折中策略,互不谦让、直接对抗、威胁屈服等负向策略三大方向。研究者收集到幼儿对同伴冲突采取的主要策略类型共52例,统计如下表。
表6中班幼儿在游戏中对同伴冲突采取的主要策略类型
解决策略正向策略折中策略负向策略合计
次数(次)15 26 11 52
百分比(%)28.85%50.00%21.15%100
从表6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当发生同伴冲突时,每个幼儿的解决策略不同,但大部分幼儿都采用了折中策略。该年龄段的幼儿社会认知水平和社会交往水平低,当发生同伴冲突时,中班幼儿从自己角度出发,大多数采用借助权威(向他人寻求帮助)、离开等折中策略。
剖析中班幼儿在游戏中产生同伴冲突的原因,使教师在其管辖领域里充分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并及时给予指导,以促进幼儿同伴间的友好交往。同时引起家长、幼儿园管理者和社会对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问题的重视。对此提出了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幼儿学会对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发生进行自我调节
1.幼儿提高社会认知水平
当同伴冲突在幼儿游戏中产生时,监管主体要给予足够的空间让幼儿表达情绪和想法。同时诱导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想法,信任同伴的相关行为,培养与提高儿的社会认知水平。当冲突发生时,幼儿则能自己运用多种方法解决,从而幼儿双方都有一个积极的结果。
2.幼儿提高社会交往水平
当接受了其他幼儿的帮助后要有礼貌的说谢谢等等语言。幼儿间还有榜样学习,当一个幼儿的良好行为被教师称赞,那么其他幼儿也会进行模仿,那幼儿也在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水平。
(二)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引导中班幼儿
1.树立正确的幼儿同伴冲突观,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社会、公众等多方应当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幼儿同伴冲突关,对中班幼儿的这种问题给予足够的倾听和调解,同时要教导幼儿如何自我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和社会公众一样,具有主观臆断性,因此某个不正确的引导就会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起到背道而驰的作用。教师要正视同伴冲突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价值存在,也要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讲座培训等活动来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专业能力,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培训,与其他优秀教师多进行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幼儿,这样能当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同伴冲突时能够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
2.优化游戏环境
研究者在观察期间发现幼儿良好身心健康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所以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美好的游戏环境。当然,在游戏环境中游戏材料的设置也应该遵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趋势。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发生同伴冲突时,教师可以先观察幼儿是如何自己解决的,让幼儿在游戏环境中互相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在面对幼儿发生同伴冲突时,应用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的想法,打造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自然的游戏、成长,增强幼儿的信心和积极性。
3.示范教育,积极引导
教师应利用幼儿行为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好模仿这一特点,在班集体中采用榜样示范法,对于同伴冲突友好解决的幼儿表示赞扬。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应营造和谐友爱的氛围,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研究者在中三班时也发现,当不善于友好解决同伴冲突问题的幼儿看到教师表扬其他幼儿正确同伴冲突问题时,他会注意倾听教师对于如何正确、友好的解决同伴冲突问题。每个幼儿的内心都是希望得到成人的关注和认同的,所以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幼儿进行示范教育,积极引导正确解决同伴冲突问题。
4.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
为了更好的解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同伴冲突问题,不仅仅在于教师的日常教育与引导,更在于家长的教育与配合。幼儿园可以设立家长交流委员会、家长开放日,教师还可以进行家访等等方式来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家长也应积极配合与支持幼儿园的工作,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实现更好的家园共育。
(三)家长做好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1.家园合作,与教师相互配合理解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也要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冲突问题。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理解与支持教师的工作。有的幼儿和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他们对于幼儿有时是一种溺爱,这时需要爸爸妈妈来纠正这错误的爱。有的幼儿在家称“老大”家里所有人都得听他的,要是不依着他,就会发脾气,那这时候幼儿就会与家长发生冲突,那么家长应用说理解释等正向策略去解决,让幼儿明白当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该如何正确的解决。
2.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与同伴交往机会
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幼儿,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是很重要的。比如,从一个家庭的物质环境来看,整洁干净的环境比脏乱无序的环境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幼儿在整洁干净的环境中,他自然而然的会学会自己或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收拾游戏材料,而在脏乱无序的环境中,幼儿的情绪也是不稳定的,容易引发同伴冲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应为幼儿尤其是独生子女多多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3.改善教养方式,发挥榜样作用
幼儿天生爱好模仿,模仿家长的一举一动。当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幼儿会有极大的可能采取家长的模式来解决同伴冲突,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文明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幼儿,积极发挥榜样作用。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应尽可能的多带幼儿与年龄稍长的幼儿进行游戏,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管理者优化自我素养,改善园内治理制度
1.管理者优化自我素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管理者应多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或讲座,提升自己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园与园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互相学习,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完善幼儿园的管理。管理者还可以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让老师在每一个阶段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与体会,这样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改善园内治理制度,提出解决方案
幼儿园应该改善园内治理制度,比如教师加班问题,任务繁重常常让教师感到职业疲倦,这时幼儿园制定相关的解决制度,减少任务,提前布置、下达通知,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材料;适当地提高教师的工资,让教师更有激情地参与工作;丰富教职工的生活,比如举办一些娱乐活动,让教师体会到快乐,并将这份幸福感带到工作中。
(五)社会密切关注中班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并实施相应措施
1.规范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
现在的网络技术非常发达,各种各样的动画片层出不穷,其品质让家长难以分辨,所以在社会方面应规范现代媒体,应向幼儿传递正能量的内容,避免出现暴力、语言低俗等现象。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看动画片,这样如果出现什么不良画面,家长可以及时控制,同时还陪伴了幼儿。
2.规范幼儿图书的发行
规范幼儿的图书发行,出版社应出版一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绘本,提供幼儿正确解决游戏活动中同伴冲突的方法。同时,还要积极打击盗版书籍,支持正版。社会各界人士应重视幼儿的成长,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和与同伴友好交往。
结论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发生同伴冲突是常常有的事情,是我们不可避免的。大多数的成人都会认为幼儿发生同伴冲突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其实不然,既然有冲突就会有它存在的意义,所以要肯定它的价值。幼儿在冲突中学会如何自己解决问题,如何与人交往等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研究者在X幼儿园某中班观察研究,分析出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发生同伴冲突的成因,研究者认为,幼儿自身因素与家庭因素占主要地位,教师只是在幼儿的日常游戏活动中作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在了解了成因后,研究者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希望对于家长、教师、幼儿园管理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有所帮助。
鉴于研究者的学识水平、经验阅历有限,还需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努力并不断完善。作为一名教育者,对于如何有效应对幼儿游戏活动中发生同伴冲突,值得我们不断的深思和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8页。
[2]刘荔.3~6岁幼儿同伴冲突特点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0(03):126-131.
[3]刘畔.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研究[D].深圳大学,2017.
[4]何媛.中班幼儿同伴冲突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J].幼儿教育研究,2018(04):51-54.
[5]何凤琴.幼儿游戏同伴冲突行为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218.
[6]李桐潇.大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观察研究——以上海市某幼儿园为例[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03):92-96.
[7]杨红.关于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背景下同伴冲突行为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208.
[8]杨相宝.浅析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的原因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15.
[9]张亭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特点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28(01):70-74.
[10]彭国艳.中班幼儿同伴冲突的特点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11]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1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1
[1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4]刘霞.区域活动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的指导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15]程琳琳.幼儿同伴冲突类型及其教师解决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致谢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为期四年的大学即将进入尾声,回首过去,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照顾。我非常的感谢、感恩。四年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是我今后美好的回忆,也将是我工作后宝贵的经验,所以十分感谢宿迁学院文理学院给予我四年的学习机会。
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谢谢您!在定好论文的题目后,从行文思路到写作格式一个字、一句话老师都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总是第一时间帮助我,对我不断的鼓励和引导。
感谢我实习单位的领导和老师,为我的论文观察提供了支持。感谢我的同学朋友的陪伴,在写论文期间,及时给我意见,帮我纠正。
最后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鼓励,让我勇敢前行。感恩所有的遇见!我将怀着这份感恩之情踏上我人生新的路程,为梦想而奋斗!
附录1
幼儿教师访谈提纲
1.请谈一谈您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认识?
2.当幼儿之间发生同伴冲突时,您会选择何种方式介入?
3.您认为自己对幼儿同伴冲突介入的效果如何?
4.您认为影响幼儿游戏中的同伴冲突有哪些因素?
5.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您介入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6.根据您的经验,幼儿在哪个游戏区域中发生同伴冲突的几率最高?为什么?
7.您认为游戏活动中幼儿发生同伴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8.根据您的经验,幼儿在游戏中面对同伴冲突通常是如何解决的?
9.您在解决幼儿冲突方面有哪些经验?
10.您认为游戏活动本身存在哪些诱发幼儿同伴冲突的因素?
11.从幼儿自身考虑,您认为什么样的孩子较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
12.您认为幼儿家庭对幼儿冲突行为的发生有没有影响?若有,您认为有哪些因素?
13.您认为您游戏活动的组织方式会对幼儿冲突行为的发生有影响吗?能举例说明吗?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