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调查报告范文一:本科护生实习后期压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本科护理实习生在后期实习阶段的压力源和压力程度,分析影响后期实习压力的具体因素,提出能够减轻护生压力的对策,为高校护理教育工作者以及临床的带教老师对本科护理实习生存在的压力进行心理干预,以及评估某三甲医院当前的实习模式是否需要改进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希望能够缓解本科护理实习生后期的实习压力,让护生的实习质量得到提高。[方法]应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问卷调查广东省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2015级以及2016级的实习护生,一共有409名。问卷包括:一般资料的调查问卷以及实习护生压力的测量量表。应用EIPDATA3.1软件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了质量的控制,之后转成SPSS数据文件,再用SPSS17.0软件包来分析和处理数据。[结果]实习后期本科护生压力的总得分为(73.25±24.54)分,压力源均分为(1.98±0.66)分。[结论]本科护理实习生在后期的实习阶段,需要面对多种心理压力源, 其压力大部分为中等程度,因而需要实习医院和学校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并关注本科护生在后期实习阶段的压力情况,采取有效的办法来缓解护生的压力。
[关键词]本科护生;实习后期;压力
前 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越发繁荣,人群疾病谱也不断广泛。随着我国一次次的医疗革新、人们的卫生需求不停的增长,使得临床护理工作越发繁重。然而,目前我国护士人力资源匮乏,截至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我国注册护士人数为380万人[1]。而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2]中指出,我国护士占人口总数比例约为1‰,而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比例已经达到了5‰左右[3]。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护理人才紧缺,不能满足现今我国国民不息增长的健康须要。故而迫切须要改善我国如今护士人力资源匮乏的现状,增加护士的数量。而护生在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是推进我国护理事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力量。临床实习能够促进护生在实践中更好的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其中,并能从中积累经验,是增强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也是护生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所必须要走的路[4]。因此,培养符合临床需要的高质量的护理人才给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惟有经过不停地改善临床护理教育,才能为培育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提供保障。
近几年来,许多国内外的学者对护生的临床实习愈加关注,许多研究发现临床实习对护理实习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5,6]。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基本都存在着有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这让护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7,8]。据调查,我国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为中等偏低的水平,而心理弹性低的护生进入临床工作中易发生倦怠、离开护理行业等行为[9],国外有研究发现,工作量大和护患关系等都加重了护士的工作压力,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护士的离职率,致使护理人才的流失[10,11]。
目前国内外对于护生压力方面的报道有很多,但所研讨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对本科护生实习前期的压力源、压力程度以及影响要素方面的分析[12-14], 对于后期实习阶段的研究就比较少,特别是对于引起后期实习压力的因由方面的分析比较少。有研究显示,护生在后期实习阶段的压力,主要为中等程度[15,16]。综合临床实习多方面的因素,可将实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前12周)、中期(16至20周)、后期(28周及以后)[17]。因此,本文就本科护生后期实习阶段的压力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查,讨论能够缓解护生压力的方法,希望能够改善护生在后期的实习质量,为高校护理专业的工作者以及临床的带教老师对本科护理实习生后期存在的压力进行心理干预,以及评估某三甲医院当前的实习模式是否需要改进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调查利用的是便利抽样的调查方法,调查某三甲医院2015级和2016级本科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一共有409名。纳入标准:①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实习护生;②实习总时长大于或等于28周③自己愿意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①没有作答完全或者分明是随便勾选的问卷;②由于个人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未能参加临床实习者。
(二)方法
1.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研究目的制作而成。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家庭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性格、实习时间等基本情况。
(2)护生压力测量量表:选用的是由肖美莲等人编制而成的护生压力测量量表[18],量表一共37个条目,分为工作性质、工作支持、人际关系、实习准备、工作负荷以及学习与工作冲突等6个维度:。每题应用4级评分法:重度压力水平为2.01-3.00分,中度压力水平为1.01-2.00分,轻度压力水平为1.00分以下,没有压力得分为0。所得分值越大,表示护生所感受到的压力越重。
2.调查方法
在调查前获得各有关单位的许可,使用相同的指导语,提前告知调查对象关于本次调查的目的以及填写表格的注意事项,并承诺会保密他们的所有资料,以获得护生的应允和支持。研究者分别于2019年3月和2020年3月,即实习时间为28周及以后,对2015级227名和2016级182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调查者现场向各校实习护生派发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法实施,问卷现场回收;其中2016级护生后期实习阶段的压力调查,因为遭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改为问卷星的方式进行线上调查。
3.统计学分析
应用EIPDATA3.1软件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了质量上的控制,之后转成SPSS文件,再用SPSS17.0软件包来分析和处理数据,具体分析的内容如下:
①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数(mean+S.D)的形式来描述调查对象的年龄、实习后期压力总得分(包括各个维度的得分)以及37题每题压力源的得分,用以反映这些变量的大小或者水平的高低;采用构成比的形式描述调查对象的性别、学历水平、是否独生子女、居住地、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性格等变量。
②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来检验各个维度的压力源的压力水平;采用Pearson或者spearman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各个压力源和压力水平的相关程度。
③对量表的评价:本次调查选用的量表是由肖美莲等人制作的护生压力测量量表[18],此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0.925,总体的Cronhach’s α系数=0.937,可见此量表内部的一致性是良好的。量表分半信度=0.892,说明此量表的分半信度也是比较好的。两次重测信度的结果相关系数都>0.7,总的Pearson相关系数=0.815,可见此量表的重测信度是比较好的,量表的稳定性也比较高[18]。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见表1.1)
某三甲医院2015级和2016级共409名实习护生参与了本调查,一共发放了409份的调查问卷, 有效问卷有398份,有效率达到了99.5%。护生的平均年龄范围是(21.45±0.78) 岁。
表1.1 一般资料(n=398)
项目 | 组别 | 频数 | 占比(%) |
性别 | 男
女 | 44
354 | 11.1%
88.9% |
年龄 | 20~22.0
22.1~24 | 148
131 | 23.1%
76.9% |
是否独生子女 | 是
否 | 53
345 | 13.3%
86.7% |
家庭居住地 | 城市
城镇 农村 | 84
103 211 | 21.1%
25.9% 53% |
就读护理专业原因 | 自己喜欢
他人推荐 学校调剂 | 130
148 120 | 32.7%
37.2% 30.2% |
性格 | 内向
外向 | 190
208 | 47.7%
52.3% |
(二)护生的压力情况
1.后期实习阶段各个维度压力源的得分情况(见表2.1)
表2.1显示, 在后期实习阶段,本科护生的压力总得分为(73.25±24.54) 分,每题的平均得分为 (1.98±0.66) 分。从表中可见6个维度平均的得分范围是0.92~3.03分,并且表中已将6个维度的压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出来,其中工作的性质和负荷两个维度的压力水平达到了重度,其他维度的压力源都是中等程度。
表2.1 后期实习阶段各个维度压力源的得分比较(`X±S)
压力维度 | 得分情况 |
工作性质 | 2.36±0.71 |
工作负荷 | 2.01±0.71 |
实习准备 | 1.92±0.74 |
人际关系 | 1.70±0.78 |
工作支持 | 1.85±0.82 |
学习与工作冲突 | 1.80±0.72 |
压力源总分 | 73.25±24.54 |
均分 | 1.98±0.66 |
2.后期实习阶段本科护生各维度压力源的压力程度分布(见表2.2)
从表2.2可看出工作的负荷(45%)、实习的准备(41%)、人际关系(43%)、工作的支持(44.5%)以及学习与工作冲突(47%)等五个维度处于中等水平压力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但是,护生的压力源总分为51%以及及工作的性质(68.1%)和负荷(44.2%)处于重度水平压力占比也很大,可见在后期实习阶段,工作的性质以及负荷两个维度的压力对护生实习后期阶段的压力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表2.2后期实习阶段在各维度压力源上的压力程度分布
维度 | 轻度压力 | 中度压力 | 重度压力 |
频数(%) | 频数(%) | 频数(%) | |
工作性质 | 26(6.5) | 101(25.4) | 271(68.1) |
工作负荷 | 43(10.8) | 179(45.0) | 176(44.2) |
实习准备 | 64(16.1) | 163(41.0) | 171(43.0) |
人际关系 | 107(26.9) | 171(43.0) | 120(30.2) |
工作支持 | 81(20.4) | 177(44.5) | 140(35.2) |
学习与工作的冲突 | 71(17.8) | 187(47.0) | 140(35.2) |
压力源总均分 | 33(8.3) | 162(40.7) | 203(51.0) |
3.本科护生实习后期排名前十位的压力源(见表2.3)
从表2.3可看出,实习后期在排名前10的压力源中,工作的性质方面有6题,占60%;工作的负荷有两题,占20%;学习与工作冲突以及人际关系各1题,各占10%。可见,工作的性质以及负荷两个维度对本科护生实习后期阶段的压力所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表2.3实习后期阶段排名前十的压力源
排名 | 压力源 | 得分 | 所属维度 |
1 | 患者病情急剧变化或死亡时,带教老师或医生不在场 | 2.91±0.913 | 工作性质 |
2 | 护理艾滋病、结核、乙肘、丙肝等传染病患者 | 2.61±0.939 | 工作性质 |
3 | 患者死亡 | 2.54±1.010 | 工作性质 |
4 | 护理有暴力倾向的患者 | 2.53±0.962 | 工作性质 |
5 | 护理工作中针刺伤 | 2.49±0.988 | 工作性质 |
6 | 被带教老师、护士长等批评 | 2.26±0.933 | 人际关系 |
7 | 工作辛苦、体力透支 | 2.20±0.826 | 工作负荷 |
8 | 看到患者遭受疾病折磨或痛苦 | 2.15±0.874 | 工作性质 |
9 | 实习期间,难以应付各种考试、考核和面试 | 2.11±0.828 | 学习与工作冲突 |
10 | 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老师交给我的任务 | 2.10±0.849 | 工作负荷 |
4.护生不同个体因素对各维度压力源的得分影响情况(见表2.4)
表2.4显示,性别的不同在工作的性质维度上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是不是独生子女在实习的准备、人际关系、工作的支持以及学习与工作冲突等4个维度上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格的差异和年龄段的不同在6个维度上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不同在工作的性质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就读原因在工作的负荷和学习与工作冲突2个维度上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4本科护生的不同个体因素在各维度压力上的得分比较(`X±S)
个体因素 | 工作性质 | 工作负荷 | 实习准备 | 人际关系 | 工作支持 | 学习与工作冲突 | |
性别 | 男(n=44) | 2.13±0.81 | 1.87±0.79 | 1.75±0.76 | 1.55±0.82 | 1.74±0.98 | 1.63±0.75 |
女(n=354) | 2.39±0.69 | 2.03±0.69 | 1.95±0.73 | 1.71±0.77 | 1.86±0.80 | 1.83±0.72 | |
t值 | -2.284 | -1.416 | -1.689 | -1.286 | -0.957 | -1.662 | |
p值 | 0.023 | 0.158 | 0.092 | 0.199 | 0.339 | 0.097 | |
年龄 | 20-22(n=92) | 2.28±0.71 | 1.93±0.68 | 1.79±0.77 | 1.57±0.81 | 1.76±0.86 | 1.71±0.77 |
22-24(n=306) | 2.39±0.71 | 2.03±0.71 | 1.96±0.73 | 1.73±0.76 | 1.88±0.81 | 1.83±0.71 | |
t值 | -1.289 | -1.299 | -2.010 | -1.728 | -1.230 | -1.388 | |
p值 | 0.199 | 0.221 | 0.055 | 0.085 | 0.220 | 0.166 | |
是否独生子女 | 是(n=53) | 2.34±0.74 | 1.85±0.67 | 1.72±0.79 | 1.48±0.73 | 1.66±0.74 | 1.61±0.71 |
否(n=345) | 2.38±0.71 | 2.03±0.71 | 1.95±0.73 | 1.73±0.79 | 1.88±0.83 | 1.83±0.72 | |
t值 | -1.345 | -1.869 | -2.160 | -2.193 | -2.026 | -2.065 | |
p值 | 0.180 | 0.066 | 0.031 | 0.029 | 0.045 | 0.040 | |
性格 | 内向(n=190) | 2.43±0.71 | 2.01±0.69 | 1.97±0.74 | 1.76±0.79 | 1.88±0.83 | 1.85±0.72 |
外向(n=208) | 2.30±0.71 | 2.01±0.72 | 1.88±0.74 | 1.63±0.76 | 1.82±0.82 | 1.76±0.72 | |
t值 | -1.795 | –0.098 | -1.208 | -1.635 | -0.690 | -1.146 | |
p值 | 0.073 | 0.922 | 0.228 | 0.103 | 0.491 | 0.253 | |
居住地 | 城市(n=84) | 2.18±0.72 | 1.93±0.73 | 1.80±0.79 | 1.63±0.76 | 1.75±0.82 | 1.72±0.73 |
城镇(n=103) | 2.43±0.71 | 2.07±0.73 | 1.90±0.71 | 1.65±0.78 | 1.82±0.81 | 1.80±0.72 | |
农村(n=211) | 2.40±0.70 | 2.01±0.69 | 1.98±0.73 | 1.74±0.78 | 1.91±0.83 | 1.84±0.72 | |
F值 | 3.452 | 0.956 | 1.985 | 0.790 | 1.197 | 0.781 | |
P值 | 0.033 | 0.385 | 0.139 | 0.455 | 0.303 | 0.459 | |
就读原因 | 自己喜欢(n=130) | 2.29±0.74 | 1.88±0.70 | 1.84±0.75 | 1.57±0.74 | 1.77±0.80 | 1.62±0.70 |
他人推荐(n=148) | 2.41±0.71 | 2.10±0.71 | 1.97±0.72 | 1.74±0.73 | 1.88±0.83 | 1.89±0.71 | |
学校调剂(n=120) | 2.38±0.68 | 2.05±0.69 | 1.95±0.76 | 1.76±0.86 | 1.91±0.84 | 1.89±0.73 | |
F值 | 0.981 | 3.726 | 1.268 | 2.571 | 1.027 | 6.171 | |
P值 | 0.376 | 0.025 | 0.283 | 0.078 | 0.359 | 0.002 |
三、讨论
(一)后期实习阶段本科护生的压力程度现状
综合以上多个表格可以看出,本科护理实习生在后期实习阶段所感受到的压力大部分为中等水平,部分护生达到了重度水平的压力,此研究结果与国外Khater WA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类似[19,20]。其中工作的性质和负荷两个维度压力达到了重度水平,其余四个维度都是中等水平压力。从排名前十的压力源也可看出,主要是工作的性质和负荷两个维度压力源的排名靠前,可见这两个方面的压力对护生的影响较大。
(二)后期实习阶段本科护生的压力源现状
从表2.3可以看出,排名第1的压力源是“带教老师或医生不在场的时候,患者的病情发生急剧变化或者患者死亡”,由于本科护生临床经历不足,评判性思维也是比较差的,所以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护生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不能快速的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出现的情况,所以当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护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在学校的时候,护生也是主要以理论的学习为主,实操课也是以基础护理操作为主,缺乏应对紧急情况的经验,导致护生在面对病人病情急剧变化时会有束手无策的现象。同时,也可能是现在的社会,护患关系越发紧张[21,22],护生害怕犯错害怕引发事故,导致不能顺利完成实习,影响毕业有关。“护理患有艾滋病、结核、乙肝、丙肝等传染病的患者”和“在护理工作中发生针刺伤”为排名第2以及排名第5的压力源,因护理工作需要和病人近距离接触,致使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增大。由于实习护生刚进入临床,缺乏必要的防护经验,并且在校期间关于职业防护的课程比较少,这些都进一步增大了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排名第三的压力源是“患者死亡”,人们习惯性对于“死亡”感到惧怕,而我国关于死亡和临终关怀的教育还有待完善,这也让护生感受到的压力进一步加重。“护理有暴力倾向的患者”是护生实习后期排名第四的压力源,当今社会媒体新闻、网络等不断爆出的有关医疗暴力事件以及护生实习期间曾遭受过辱骂、威胁恐吓等等,都会使得护生对护理可能有暴力行为的患者产生较大的压力[23]。
“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老师交给我的任务”、“工作辛苦、体力透支”以及“实习期间,难以应付各种考试、考核和面试”三个压力源排名都较后,但也都达到了重度压力水平,可能是护生即将毕业,护生需要参加各种招聘会,需要为护考做准备,并且部分护生可能还报考了研究生,同时还需要完成临床实习任务以及各种毕业考核等等,这些都使得护生的准备时间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大了护生的实习压力[24]。“工作时间上的不规律,节假日要上班,还要上晚夜班”,依照实习的要求,护生要想顺利度过临床实习,必需上够所规定的夜班数,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临床工作要以“三班倒”的形式进行,这种工作模式严重扰乱了护生的生物钟,使得护生身体素质降低,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被带教老师、护士长等批评”和“工作的成绩得不到老师和患者的认可”,可能是由于后期护生本身各方面心理压力比较大,在付出很多努力的同时,工作表现未见有所改善,并且压力较大就容易做错事,所以就容易被带教的老师以及护士长批评,这就会伤及护生的自尊心,致使护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理论基础差”和“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我没有满意的答案”两个压力源可能是由于护生理论基础不扎实,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很好的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出现的情况,害怕答错,导致护生不能从容的应对病人的提问。“当看到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时,自己感到很无助”以及“看到自己护理的患者遭受疾病的折磨或者患者感觉痛苦”,可能与护生明知患者痛苦,自己却无计可施的无力感有关。
(三)后期实习阶段影响本科护生压力现状的因素
由表2.4可见,性别的不同仅仅在工作性质这一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维度上的差异都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从表2.4的结果显示,男性在6个维度上压力源的得分均低于女性,此结果类似于饶春梅、胡倩等人的研究[25,26],可能和以下两个方面有关,其一是男性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都比女性强,可以更快并且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其二可能是和当代社会人们对于男护士越来越看好,男护生越来越受重视有关。护生是不是独生子女在工作的支持、实习的准备、学习与工作冲突以及人际关系上的差异都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说明护生是不是独生子女对护生压力水平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情况下,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环境相对非独生子女的来说会比较优越,受到的教育比较好,社交能力也比较强,在各个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培养,其综合素质会比来自农村的护生强。同时,其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来说都是比较高的,平时和子女的交流也比较注重,当他们遇到压力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而非独生子女大部分是住在边远山区的农村家庭,经济水平比较低,父母工作辛苦,对孩子的关注也就比较少,同时,来自农村的护生所能得到的教育、以及个人发展的机会等都远不如独生子女。因此,在临床实习中,非独生子女所感受到的的压力程度相比独生子女会比较高。
不同居住地对工作性质方面有影响,这可能和不同的经济水平、所受教育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等有关。有研究显示[12],来自城市的本科护生的生活条件相比农村的护生,要好得多,能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多得多,各种课外活动也非常丰富,其社会交往能力比来自农村的护生要强的多,所以住在城市的护生比农村的护生更加能够适应来自临床工作的压力。除此之外,农村家庭经济比较辛苦,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农村家庭能够利用到的的社会关系也是十分有限的,父母的文化水平也都比较低,未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这让来自农村的护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不知如何是好,致使其感受到的压力会高于居住地在城市的护生。
就读原因的差异在学习与工作冲突以及工作的负荷2个维度上,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从研究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部分护生之所以会就读护理学专业,是因为受亲朋好友的推荐或者被学校调剂,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兴趣而选择此专业,所以这部分的护生对临床实习的兴趣也会比较低。有研究显示,对临床实习的兴趣与护生压力成反比[27]。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校和教学医院都应该多开展有关择业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对护生进行比较有深度的思想教育,以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端正其工作态度,提高其对临床实习的兴趣,从而缓解这部分护生的压力。
(四)减轻本科护生后期实习阶段压力的对策
(1)学校的理论教学安排可增设死亡教育课程,给予护生在死亡教育方面的正向引导,促进护生积极面对患者死亡[28,29]。增设职业防护课程,开展有关于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讲座,宣传职业防护的正确方法,让护生学会正确进行自我防护的技能,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机会[30]。学校可增设情景模拟实操课程,开展OSCE考核,根据疾病特点设置一系列的病情变化,能够有效增强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31]。教学安排可根据临床护理需求进行制定,为护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从而让护生的压力得到缓解,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2)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并设有心理辅导室。教学医院也建议设置相关的心理咨询机构,建议学校和医院的管理者要密切关注护生心理状况。为有被心理压力问题困扰的护生,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和疏导方案,以减轻不良情绪,缓解护生压力。
(3)当前我国病床数不断增加,而我国护理人才数量相对不足[2,3],致使护理人员工作的负荷加重。并且部分教学医院在护生实习过程中可能设有辅导小课,而关于护理工作“三班倒”的这一工作性质无法改变,导致部分护生出现夜班后仍需参加相应课程的情况,这也进一步加重了护生的工作负荷。为此,国家医疗卫生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评估我国护理人员的数量,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教学医院更应根据护生排班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从而减轻护生实习压力。
(4)建立护生与患者良好的关系。护生必须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同时护生也要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耐心、信心。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获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积极配合护生的护理操作。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护生要学会自己主动的和带教老师沟通交流。由于护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需要轮转内外妇儿等不同的科室,面对陌生的环境,护生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难免会出现紧张情绪。因此,科室的总带教要尽快带领护生熟悉所在病区的环境,与护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护生对自己的信任感。同时,建议带教老师转变教学方法,应用“引导式”而非传统的“言传身教”[32],带教的老师不能够当着病人的面直接批评护生,以防止挫伤了护生的自尊心。
(6)学校和医院收集护理有关就业信息,提供准确的就业渠道,防止护生因为获得不准确的信息而盲目奔波,浪费时间。密切关注护生考研动态,引导护生注意平衡考研和实习两者的关系,目前部分高校对于研究生的选拔也很看重护生的实操技能,要让我们的护生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要在确保临床实习任务能够高质量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备考。同时,各大教学医院应该为护生找工作提供适当的工假和考研假,在实习后期,可以帮助护生安排好时间,以缓解护生的压力。
(7)在正式进入临床前,高校可开展实习前动员大会,邀请往届优秀的师兄师姐为护生进行指导。同时,教学医院也应该对护生开展岗前培训,如对临床工作特点的介绍、常见职业暴露的处理,职业防护的正确方法等等,以提高护生进入临床的信心,减轻护生的压力。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在后期实习阶段,本科护生需要面对多种心理压力源, 并且压力大部分是中等水平,其中工作的性质及负荷两个维度达到了重度水平,因此需要实习医院和学校共同努力和密切协作,并关注本科护生在后期实习阶段的压力情况,提出能够有效缓解护生压力的措施,探索更合适的临床教学模式,希望能够缓解本科护生在实习后期阶段的压力,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
(二)创新点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护生压力的研究,但是相比实习前期, 后期阶段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造成后期压力的原因分析比较少。因此,本文深入的调查了在后期实习阶段,本科护生所需要面对的压力源以及压力水平,并且分析了造成压力的原因,探讨能够缓解护生压力的对策,为护理教育者提供理论依据,希望能减轻护生后期的实习压力,提高护生实习质量。
(三)局限与展望
(1)本研究调查范围仅限于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由于取样范围和样本量的局限,在整体上,未能很好的反映本科护生的情况。调查对象仅限为本科学历的实习护生,不能够反映其他学历层次护生的情况,以后的研究可以扩大调查的范围,对不同学历的实习护生进行相应的对比,以期为改进这方面的问题。
(2)本研究只调查了后期临床实习对护生压力造成的影响,并没有调查实习前期和中期的情况。希望今后的研究可以对这一点进行改进。
(3)由于时间和人力的问题,本研究调查的护生一般资料内容有限,未探讨更多其他的一般资料,如护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家庭收入、在校是否有担任班干部等情况。
(4)本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未加入任何干预措施,今后的研究可以加入干预措施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找到能够缓解护生压力最有效的措施,以及最适合护生的实习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国家卫健委:中国注册护士超380万患者获得感增强[EB/OL].(2018-05-10).http://www.chinanews.com/sh/2018/05-10/8510482.shtml.
[2]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EB/OL].(2016-11-24).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611/92b2e8f8cc644a899e9d0fd572aefef3.shtml.
[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l/2016/0520/c1001-28365329.html.
[4]]刘爱平.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前后护理执业意愿的现况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D].长江大学,2019.
[5]程根娣,白东梅.临床实习对高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J].循证护理,2018,4(02),151-153.
[6]张鑫贤,程继霞.云南省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49),230-230.
[7]Findik UY,Ozbas,Cavdar I,Assessment of nursing students’stress level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operating practice[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5,15:192-195.
[8]宋凌霞,张咏梅,曾芬莲,陈凌云. 护理本科生实习压力水平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 13(17),70-72.
[9]Lee Eun-Kyoung,Kim Ji-Soo. Nursing stress factors affecting turnover intention among hospital nur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2020.
[10]Bautista John Robert,Lauria Percy Aiggie S,Contreras Maria Cecilia S,Maranion Maheni Micarla G,Villanueva Hermeliza H,Sumaguingsing Robert C,Abeleda Ronne D. Specific stressors relate to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perceived quality of care, and turnover inten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2020,26(1).
[11]孔令华,申世玉,李国鹏等.高职护生的专业承诺、心理弹性与归因风格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8):31-34.
[12]胡汝均,杨霄,高绘明.护理本科生实习初期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8),131-133.
[13]刘宏宇,李浩然,王元媛,孟敏娜.京津冀护生实习前压力源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9):190-191.
[14]王位琼,张洪,李彩虹,孙晓晖,李雪洁,许振华.护理本科生实习前压力调查及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06):406-408.
[15]庄伟琼.护生临床实习后期的压力源调查及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6):167-169.
[16]郑瑞莹,李金梅.中医院护生实习后期压力状况调查[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11):69-72.
[17]曹晶,贺茜,陈亚丹,吴欣娟.本科护生临床实习中期与后期实习表现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08):573-574.
[18]肖美莲,陶新陆,丁四清.护生实习压力量表的研制[J].护理研究,2010,24(5):1213-1215.
[19]Khater WA,Akhu-Zaheva LM,Shaba IA.Sources of stress and coping behaviors in clinical practice among baccalaureates nursing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2014,4(6):194-202.
[20]Leodoro Jabien Labrague. Stress,stressors,and stress responsesn of student nurses in a government nursing school[J].Health Science Journal,2013,7(4):424-435.
[21]Ozaras G, Abaan S.Investigation of the trust status of th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J].Nurs Ethics, 2018, 25 (5) :628-639.
[22]]陶思怡,梁立波,刘杰,董鑫鹏,刘伟,宋韦剑,薛羽芯,孙明雷.护患关系内涵及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2019,23(08):62-64.
[23]陈丽莲,孙建萍.实习护生经历医务场所暴力的真实感受[J].护理学杂志,2015,15(1):35-37.
[24]张枭霄,刘克英.不同实习阶段专科护生压力源及压力水平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7A):2350-2352.
[25]饶春梅.三级甲等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压力源调查及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 (17) :1343-1346.
[26]胡倩, 朱慧.护理本科实习生压力源的调查研究[J].饮食保健, 2018, 5 (16) :289-290.
[27]Perng Shoa-Jen,Sung Huei-Chuan,Chen Chen-Jung,Lee Tzu-Ying,Koo Malcolm. Low interest in clinical practicum placement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tress in nursing students in Taiwa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study.[J]. Nurse education today,2020,84.
[28]唐孟言,李晓玲.本科护生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07):539-541+560.
[29]张新月,叶红芳,李媛,杨敏.233名本科护生对死亡教育内容的需求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18,25(01):47-50.
[30]蒋燕,史齐,郭兰青,吴亦男.格林健康教育模式在本科护生职业防护干预中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34):4434-4437.
[31]张慧英.情景式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6):141-142.
[32]胡恩梦,杨绍平.妇产科引导式教学对护生临床实践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26):2785-2786.
护理调查报告范文二:本科护生实习焦虑抑郁调查研究及其对策
[摘要]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在实习早期、中期、后期的实习焦虑抑郁情况,为学校、实习医院及相关部门提供介入依据及建议。方法:本次调查的数据来源于某广东高校100名实习同学,问卷调查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调查、不同实习阶段影响护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四部分组成,将所收集到的问卷资料应用Excel软件及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整合。结果:早期实习护生的总焦虑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4.79±7.97分,早期实习护生的总抑郁得分均数±标准差为36.34±8.93分;实习中期护生的总焦虑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5.54±7.72分,实习中期护生的总抑郁得分均数±标准差为39.88±8.48分;实习后期护生的总焦虑均数±标准差为38.69±8.19分,实习后期护生的总抑郁得分均数±标准差为41.87分±7.35分。 结论:调查大四实习护生未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症,但在各个阶段均有出现实习焦虑抑郁得分较高的情况,学校、实习医院及相关部门应针对大四实习护生的情况提出合理的对策,给予正确引导,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关键词]:实习护生;实习焦虑;实习抑郁;情绪
一、前言
短期的焦虑抑郁是人们的一种正常情绪[1],不仅能释放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而长时间的处于焦虑抑郁情绪控制的状态下,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致使焦虑症、抑郁症的发生。而实习是护生转变为护士的重点过渡时期,护生运用在大学所学的理论,投入于临床实际。这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实习护生可在这个过程建立临床思维、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实践工作水平[2];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碰撞的过程中,护生对期望就业环境与实际就业环境的偏差,对临床工作繁琐忙碌的不适应,不能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理论实际操作不熟练引起的患者质疑及其自身的不自信等因素,易使护生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的负面情绪[3]。
本笔者旨在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早、中、后期三个不同实习阶段的焦虑抑郁情况,了解本实习护生在实习早期、中期、后期三个实习阶段产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焦虑抑郁程度,有助于学校及实习医院等有关部门了解实习护生在实习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对各个实习阶段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本科实习护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疏导,关注实习生的心理问题[3],并对不同阶段的焦虑抑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改善本科实习护生的焦虑抑郁情况,从而有助于实习护生更好的投入临床实习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二、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广东某高校护理学院学生,拥有同级同学279名,绝大部分同学均在不同三甲医院进行维期八个月的实习生活,通过向大四实习护生解释该论文的目的及意义后,取得护生们的知情与同意,以自愿为原则,以匿名形式运用问卷星小程序,向大四100名实习八个月的护生发放电子小程序问卷,将问卷分早中后期:‘早期为实习为第一个月至第三个月中旬’、‘中期为实习第三个月中下旬至实习第五个月中旬’ 、‘后期为实习第五个月中下旬至第八个月结束’。问卷分为三阶段进行发放,发放《本科护生实习早期焦虑抑郁情况调查问卷》的时间段为‘2019年11月13日至2019年11月15日’、发放《本科护生实习中期调查问卷》的时间段为‘2019年12月22日至2019年2020年1月1日’、发放《本科护生实习后期焦虑抑郁调查问卷》的时间段为‘2020年2月25日至2020年3月5日’,均为同一批护生。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不同阶段影响护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因素调查、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四部分组成,每阶段问卷调查每名同学仅限填写一份,多填或乱填即为无效问卷。
(二)调查方法
1.研究测量工具:
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是由X著名的心理学家William W.K.Zung编著而成[4]。因这两张量表能很好的评估人的焦虑抑郁严重程度且运用简便,经过数十年的临床运用及验证,已成为心理医生及精神科医生最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之一。
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焦虑自评量表各设置了20道主观感受题目,采取分数累加的方法。问题是正性问题则选项为“没有或很少为1分”“偶尔2分”“时常为3分”“大部分时候为4分”,问题是负性问题则选项为“没有或很少为4分”“偶尔为3分”“时常为3分”“大部分时候为4分”。
SAS焦虑自评量表通过累加分数的方法,正常<50分、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重度焦虑为≥70分;SDS抑郁自评量表通过累加分数的方法,正常得分<53分、轻度抑郁为53-62分、中度抑郁为63-72分、重度抑郁为>72分。
2.统计方法:
运用Excel将所获得的一般资料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后,用SPSS 22.0将所得焦虑抑郁自评情况得分范围运用均数±标准差及(X±S),运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运用x²计算。
调查结果(一)一般资料
图1 图2
男生一般资料 | ||
项目 | 例数 | 所占男生比重(%) |
生源地 | ||
农村 | 7 | 58.3% |
城市 | 5 | 41.6% |
是否独生子女 | ||
是 | 5 | 41.6% |
否 | 7 | 58.3% |
性格 | ||
外向 | 7 | 58.3% |
中性 | 5 | 41.6% |
内向 | 0 | |
是否喜欢护理 | ||
非常喜欢 | 0 | 0% |
喜欢 | 4 | 33.3% |
一般 | 7 | 58.3% |
不喜欢 | 1 | 8.3% |
非常不喜欢 | 0 | 0% |
年级成绩排名 | ||
1-90名 | 2 | 16.6% |
91名-180名 | 4 | 33.3% |
181-272名 | 6 | 50.0% |
女生一般资料 | ||
项目 | 例数 | 所占女生比重(%) |
生源地 | ||
农村 | 55 | 64.7% |
城市 | 30 | 35.2% |
是否独生子女 | ||
是 | 10 | 11.7% |
否 | 75 | 88.2% |
性格 | ||
外向 | 19 | 22.3% |
中性 | 48 | 56.4% |
内向 | 18 | 21.1% |
是否喜欢护理 | ||
非常喜欢 | 4 | 4.7% |
喜欢 | 33 | 38.8% |
一般 | 41 | 48.2% |
不喜欢 | 5 | 5.8% |
非常不喜欢 | 2 | 2.3% |
年级成绩排名 | ||
1-90名 | 37 | 43.5% |
91名-180名 | 35 | 41.1% |
181-272名 | 13 | 15.2% |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护生均为我校大四护生,于实习第一个月至第三个月中旬发放第一份问卷《本科护生早期实习焦虑抑郁情况调查》,有效回收共97份,调查男生12人,女生85人,有效回收率为97%;于实习第三个月中下旬至第五个月中旬发放第二份《本科护生中期实习焦虑抑郁情况调查》问卷,调查男生12人,女生80人,有效回收率为92%;于实习五个月中下旬至第八个月结束发放第三份《本科护生后期实习焦虑抑郁情况调查》,有效回收94份,调查男生12人,女生82人,有效回收率为94%。实习地点均在广东省,主要以广州、深圳、佛山三个市区的医院为主。
(三)实习早期护生焦虑抑郁自评情况
项目 | 性别 | 总人数 | 正常人数 | 轻度人数 | 中度人数 | 重度人数 | X² | P值 |
焦虑自评情况 | 男 | 12 | 12 | 0 | 0 | 0 | 0.027 | 0.869 |
女 | 85 | 80 | 5 | 0 | 0 | |||
抑郁自评情况 | 男 | 12 | 10 | 2 | 0 | 0 | 2.430 | 0.119 |
女 | 85 | 83 | 2 | 0 | 0 |
本次调查实习早期男生焦虑情况的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2.91±6.30分,被调查实习女生的焦虑情况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5.05±8.18分,总实习焦虑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4.79±7.97分;被调查实习男生抑郁情况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5.83±7.67分,被调查实习女生抑郁情况得分为:36.41±9.14分,总实习抑郁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6.34±8.93分,(P>0.05)由以上数据可见男生与女生在早期实习阶段的焦虑抑郁得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四)实习中期护生焦虑抑郁自评情况
项目 | 性别 | 总人数 | 正常人数 | 轻度人数 | 中度人数 | 重度人数 | X² | P值 |
焦虑自评情况 | 男 | 12 | 12 | 0 | 0 | 0 | 1.145 | 0.564 |
女 | 80 | 76 | 3 | 1 | 0 | |||
抑郁自评情况 | 男 | 12 | 10 | 2 | 0 | 0 | 2.205 | 0.138 |
女 | 80 | 78 | 2 | 0 | 0 |
实习中期被调查实习男生焦虑情况的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4.41±6.93分,被调查实习女生的焦虑情况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5.71±7.86分,总实习焦虑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5.54±7.72分;被调查实习男生抑郁情况均数±标准差得分为:41.72±9.32分,被调查实习女生抑郁情况得分为:39.60±8.38分,总实习抑郁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9.88±8.48分,(P>0.05)由以上数据可见男生与女生在中期实习阶段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五)实习后期护生焦虑抑郁自评情况
项目 | 性别 | 总人数 | 正常人数 | 轻度人数 | 中度人数 | 重度人数 | X² | P值 |
焦虑自评情况 | 男 | 12 | 11 | 1 | 0 | 0 | 0.733 | 0.693 |
女 | 82 | 79 | 3 | 1 | 0 | |||
抑郁自评情况 | 男 | 12 | 12 | 0 | 0 | 0 | 0.000 | 1.000 |
女 | 82 | 81 | 1 | 0 | 0 |
实习后期调查实习男生焦虑情况的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5.25±11.37分,被调查实习女生的焦虑情况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8.65±7.61分,总实习焦虑均数±标准差得分为:38.69±8.19分;被调查实习男生抑郁情况均数±标准差得分为:40.08±10.07分,被调查实习女生抑郁情况得分为:42.13±6.76分,总实习抑郁均数±标准差得分为:41.87分±7.35分,(P>0.05)由以上数据可见男生与女生在中期实习阶段的焦虑抑郁情况无明显差异。
四、讨论
(一)问卷结果影响分析
1.宏观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四实习护生的抗压能力相对较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学校方面:
(1)护理专业是我校的王牌专业,有着丰富经验职称主管护师级以上教师,对护生进行理论及实操教学,为我校护生下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实操基础;
(2)大学期间我院曾多次安排我院护生前往省级三甲教学医院进行临床见习,增加护生对临床工作的认识;
(3)我校曾向即将下临床实习的护生分发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心理学量表,对大四护生进行心理情况评估,对疑似或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早期介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护生的心理压力;
(4)我校曾多次开展实习答疑解惑相关讲座及活动,指导护生如何适应临床实习生活及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等实习相关问题,使护生更深入了解临床,解除实习护生的疑虑,在一定程度为护生做好了心理建设。
(2)实习医院方面:
(1)对刚步入临床工作的护生,大部分实习医院为实习护生开展了“岗前培训活动”,提前告知实习护生实习相关注意事项并指导实习生如何应对护理差错及预防处理针刺伤等相关知识培训,使护生对临床紧急事件有一定的预见性;
(2)我校实习护生85%以上均在三甲医院实习,有着丰富的教育师资,入科前科室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实习护生的性格特点及理论操作相关情况,根据护生的实际情况为护生选择适合的一对一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的适应临床工作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3)大多实习医院均会为实习护生进行入科导航及科室疾病和基础护理操作介绍,使实习生更好、更快的了解科室环境,有助于实习生融入科室工作学习,在一定上缓解了实习护生对科室的陌生感及陌生事物的恐惧感。
(3)护生方面:
(1)绝大部分的护生均对护士这一职业保持喜欢或中立态度,对护士这以职业尚未明显的排斥心理。
(2)我校为广东某三本院校,与其他高校护生相比,家庭经济情况较好,为护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经济基础。
(3)大部分护生主动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与广东各三本以上院校护理学科设置较少,护理岗位常年紧缺等因素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本科护生就业。
2.微观分析
虽大多数大四实习护生未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症,但在各个阶段均有出现焦虑抑郁得分较高的情况,笔者发现焦虑自评得分为44-49分和抑郁自评得分为47-52分的护生在各阶段所占人数较多,这些实习护生易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经问卷调查实习早期有10名护生可能易出现焦虑情绪,有14名护生可能易出现抑郁情绪;在实习中期有9名护生可能易出现焦虑情绪,有21名护生可能易出现抑郁情绪;实习后期有11名同学可能易出现焦虑情绪,有14名同学可能易出现抑郁情绪。
引起护生在实习不同阶段焦虑抑郁自评分较高及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可能与以下影响因素有关:
(1)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差异
尽管护生在下临床实习前曾在学校进行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学习,但是仍有71.13%的实习护生表示由于所学护理操作与临床实际的差异性、临床思维及其经验欠缺,使其很难较快的适应临床繁忙的工作,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易使护生产生不良情绪;
(2)担心自己发生针刺伤或传染病
在综合和医院实习由于接触患者的病种各具特色,有50%的实习护生在接触一些传染病患者时担心自己发生针刺伤甚至被传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生的心理负担;
经济负担增加本次调查有53.42%的护生表示由于需在实习医院附近与同学合租,较在校而言,所需的生活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生的经济压力;
(4)不适应三班倒模式的工作模式及高强度的临床工作
有40.22%的护生表示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绝大部分科室病人总数较多,且实行科室三班倒的工作时间制度,在完成夜班工作后易产生乏力、心悸、气促、皮肤暗黄等生理反应,使得护生较难适应临床工作的高强度及三班倒模式;
(5)对实习医院的某些方面不满
有31.52%的护生表示由于实习医院医疗水平不同,其带教管理水平各有差异,部分护生担心医院条件有限,使自己不能的到很好的临床锻炼,对实习工作产生消极情绪;
(6)与带教老师的关系不融洽
有25%的实习护生表示由于各综合医院实习均以轮转科室模式进行实习,各个科室的带教水平参差不齐,当护生与带教老师的性格差异与带教老师的带教方式发生冲突时,易导致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产生不满及抵触心理;
(7)与其他护生的竞争关系
有22.83%的实习护生表示与同科室轮转的同学比较与竞争,易使其产生不适感,易增加护生的心理压力;
各阶段影响护生焦虑抑郁的不同因素实习早期护生离开家庭及学校等熟悉的环境,需重新适应新的住宿及舍友,由于性格及生活习惯差异,易产生宿舍矛盾;护生需从在校学生的角色迅速转变为实习护生,较在校学习而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加等易使护生出现焦虑抑郁;
实习中期需兼顾实习繁忙工作的同时,需撰写毕业论文,部分护生面临考研压力及寻找就业机会等与临床实习工作时间相冲突,易使护生产生不良情绪。
实习后期护生出现明显焦虑抑郁的情况较少,但是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情况却是三个实习阶段最为高的,这与部分护生就业仍未着落有关,经调查有58.16%护生仍未找到心仪的工作,由于对自身就业问题的担心易使护生产生不安心理;除此之外由于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护生的毕业论文及答辩均有所提前,同时需备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易使产生不良情绪。
(二)对策
对于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生,结合参考文献提出以下干预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
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的不良情绪,体育锻炼已成为一种预防焦虑、抑郁的有效手段[5],陈慧明[6]调查发现加强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对治疗焦虑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李丁丁[7]等人也发现体育锻炼可调节护生的不良情绪,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压力。所以笔者建议实习护生若自觉压力较大时,可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2.保持充足的睡眠
保持充足的睡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及不良情绪,而通过中华中医药学刊发表的期刊显示保持充足的睡眠对预防和治疗抑郁症有一定效果[8]。
3.适当运用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指运用音乐体验及行为,使人们的心理压力得以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障碍,从而恢复或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通过岳英等人[9]的通过对某医院200名护士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有42.6%的护士通过音乐疗法可以缓解其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释放压力,有72.6%的护士表示通过音乐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等。由此可见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能舒缓人们的压力及使人的身心愉快。
4.向外界寻求帮助
当出现焦虑抑郁不可自行缓解时可主动积极需求外界的帮助如与亲友聊天倾诉或向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刘谊人、叶琳[10]发现多与家人、朋友等沟通交流,得到人们的理解,可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及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防御能力。
结论经过对一般资料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资料无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对各阶段实习男女护生焦虑抑郁进行调查,并进行x²检验得P>0.05,结果显示本科实习女护生与实习男护生均在一定程度上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但是综合各阶段而言,女护生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概率较男护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调查显示,护生在各阶段均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且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各有不同,实习护生希望学校、实习医院及相关部门应针对大四实习护生的情况提出合理的对策,给予正确引导,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及展望不足之处:1.本论文研究对象均为广东某独立学院,研究对象具有一定地区域局限性;2.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导致后期实习阶段于2020年1月26日起暂停实习医院实习,护生均在家准备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准备,使得后期实习时长与早中期相比相对较短,因此后期数据掺杂回顾性调查分析。
展望:本科护生存在于各大院校,希望能对985院校、211院校、普通二本院校及独立院校进行大样本的调查统计,让对本科护生焦虑抑郁情况的调查研究更具普遍性。
参考文献:
[1]WASTON D,CLARK LA. Negative affectivity:the disposition to Ex-perience Aversive Emotional States Psychol Bull,1984,96(3):465-490
[2]GAO YQ,PAN BC,SUN W,et al. Anxiety symptoms among Chinesenurses and the associated factors:a cross sectional study[J/OL]. BMCPsychiatry,2012,12:141.[2019 -05 -29]http://www. chinapubmend.net/22978466.DOI:10.1186/1471-244X-12-141.
[3]商进荣,焦鑫鑫,黄留祥.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焦虑抑郁调查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49-51.
[4]Zung WW.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12( 6) : 371-379.
[5]商进荣,焦鑫鑫,黄留祥.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焦虑抑郁调查及对策[J].齐鲁护理志,2010,16(19):49-51.
[6]徐慧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中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3):2-3.
[7]李丁丁,刘迎,郑硕.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高职女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1):146-147.
[8].睡眠充足可降低青少年患抑郁症风险[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04):725.
[9]岳英,向洪林,向军莲.音乐疗法视域下护士职业倦怠应对探讨[J].护理研究,2014,28(36):4585-4587.
[10]刘谊人,叶琳.有了心理危机一定要找人倾诉[J].建筑工人,2018,39(02):60.
附 录A
附件A1 实习护生焦虑抑郁情况调查
一、一般资料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来自哪里?
A.农村 B.城市
3.您是独生子女吗?
A.是 B.不是
4.您的性格怎么样?
A.外向 B.中性 C.内向
5.您是否喜欢护理专业?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D.非常不喜欢
6.您的成绩在全级排名怎么样?
A.1-90名 B.91-180名 C.181-272名
您认为让您产生实习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多选)接触细菌病毒及传染病患者与其他同学的竞争关系学生与实习生角色的急剧转变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差异与带教老师关系不融洽家庭经济状况不适应夜班与高强度的临床工作撰写毕业论文与临床工作之间的矛盾寻找就业机会或面临考研压力对实习医院某些方面不满尚未找到心仪的工作其他(可填空)SAS焦虑自评量表答案:(A.没有或很少 B.偶尔 C.经常 D.大部分时间)
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我手脚发抖打颤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我觉得容易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我觉得心跳很快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我常常要小便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我脸红发热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我做恶梦SAS焦虑自评量表通过累加分数的方法,当分数<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SDS抑郁自评量表答案:(A.没有或很少 B.偶尔 C.经常 D.大部分时间)
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我一阵阵地哭出来或是想哭我晚上睡眠不好我吃的和平时一样多我与异性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我有便秘的苦恼我心跳比平时快我无缘无故感到疲乏我的头脑和平时一样清楚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我对将来抱有希望我比平常容易激动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的更好些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兴趣SDS抑郁自评量表通过累加分数的方法,当得分<53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
护理调查报告范文三:本科护生实习期间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及研究
【摘要】目的: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护生在实习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其学习意识和影响因素,为未来的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关文献后,对某学校护理专业的实习生发放问卷调查,护理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调查表,通过t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的本科护理实习生中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75.14±8.51)分;自主学习能力与专业喜爱程度、就业意向、临床教学环境的研究分析,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护理专业热爱程度、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和临床教学学习环境的满意度。结论: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仍有上升的空间,处于中等水平,根据他们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应的特点及主要的影响因素采取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护生;实习;自主学习
随着医学知识的快速更新发展,护理专业也在不断地注入新的知识与理念,以求护理人员用更好的技术来服务群众。而护生在学校中学习的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如今的护士工作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日新月异的知识来应对将来变化莫测的临床工作。护生主要是通过参与实习工作来接触临床知识,在实习期间脱离学校的规范化教学管理后,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自主学习在国内外的定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叙述,根据文献显示自主学习可以被定义为两个方面:学习的维度和过程。前者是指在学习的各方面作出选择和控制;后者是指在学习的前中后过程能够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监控学习到最后评价学习结果[1]。未来的护理工作者是此时孜孜不倦的护生,把护生教育成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性人才是十分必要的。人们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终身教育[2],而终身学习的首要条件是自主学习[3]。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其学习临床知识影响甚大,欠缺积极自觉的态度和行动也将影响护理持续发展的质量。本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及相对应的措施,为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端正护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热情。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调查的抽样方法是方便抽样,某学校护理专业的实习生被随机抽取作为本次被调查对象。均为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认知能力正常,且均获得其知情同意。共回收140份,有效问卷为133份,有效回收率为95%。其中被调查对象中,女生有125人(94.0%),男生有8人(0.6%)。
1.2研究方法
根据查阅相关文献后,在星问卷上制作问卷,问卷通过网络发放,对每个人进行测试,在一定时间段内统一回收。研究工具为自编问卷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在网络上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向护生发放“本科护生实习期间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表”,有三大部分被包含在问卷中: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有性别、地区、实习单位等等;(2)《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由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个分量表构成,共28个条目,以此来评定护生的自主学习状况,采用LIKERT量表的5级反应制评分法,每条项目分值为1至5分,量表总分为28至140分,分值越高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4];(3)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
回收问卷后对数据进行仔细检查核对,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者有弄虚作假的问卷。
1.3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把在问卷星上收集的数据导出来录入到SPSS 17.0软件上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描述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得分情况。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描述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情况
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况见表1所示,其次为反映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均水平,计算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率公式为:得分率=实际得分/量表总分或各维度总分×100%。
表1 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情况
项目 | 得分(`X±S) | 得分率 |
自主学习能力总分 | 75.14±8.510 | 53.67% |
自我管理能得分 | 25.13±5.125 | 50.26% |
信息能力得分 | 28.37±5.261 | 51.58% |
学习合作能力得分 | 21.78±3.865 | 62.29% |
2.2 不同基本情况的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情况比较
分别以被调查的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性别和居住地为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独立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居住地的护理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所示。
表2 不同性别、居住地的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
项目 | 人数 | 自主学习得分(`X±S) | p | |
性别 | 男 | 8 | 74.50±8.552 | 0.379 |
女 | 125 | 77.25±8.531 | ||
居住地 | 农村 | 74 | 74.00±7.439 | 0.168 |
城市 | 59 | 76.05±9.225 |
2.3 专业热爱程度对实习期间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以本次调查对象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作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分析,见表3。
表3 护理本科生专业热爱程度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
项目 | 人数 | 自主学习得分 | X² | p | |
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 | 非常喜欢 | 26 | 79.62±8.514 | 19.559 | 0.001 |
喜欢 | 54 | 80.20±8.570 | |||
一般 | 31 | 73.97±5.969 | |||
不喜欢 | 12 | 73.58±7.440 | |||
非常不喜欢 | 10 | 73.40±11.433 |
结果显示,专业的热爱程度对本次被调查的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有影响(P<0.05)。
2.4 毕业后就业意向对实习期间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以本次调查对象的就业意向作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分析,见表4。
表4 护理本科生就业意向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
项目 | 人数 | 自主学习得分 | X² | p | |
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行业 | 是 | 82 | 76.72±6.403 | 9.649 | 0.008 |
否 | 21 | 71.76±9.818 | |||
不确定 | 30 | 73.20±11.379 |
结果显示,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行业对本次被调查的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有影响(P<0.05)。
2.5临床教学环境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以本次调查对象对临床教学环境的满意度作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分析,见表5。
表5临床教学环境满意度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
项目 | 人数 | 自主学习得分 | X² | p | |
对临床教学环境的满意度 | 非常满意 | 27 | 77.70±11.211 | 9.421 | 0.024 |
满意 | 89 | 75.65±6.683 | |||
不满意 | 12 | 69.67±6.719 | |||
非常不满意 | 5 | 65.40±14.415 |
结果显示,临床教学环境满意度对本次被调查的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有影响(P<0.05)。
2.6 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本科护生中,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是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103人,77.44%),对护理工作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84人,63.16%),对护理发张前景的认知程度(74人,55.64%),学习氛围(58人,43.61%),性格(33人,24.81%),学历(32人,24.06%),性别(15人,11.28%),(见表6)。
表6 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n(%)]
选项 | 选择 | 排名 |
学历 | 32(24.06) | 6 |
性别 | 15(11.28) | 7 |
对护理发展前景的认知程度 | 74(55.64) | 3 |
对护理工作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 84(63.16) | 2 |
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 | 103(77.44) | 1 |
性格 | 33(24.81) | 5 |
学习氛围 | 58(43.61) | 4 |
3 讨论
3.1实习期间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状况
调查显示,本科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得分率为53.67%,得分情况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因此其自主学习能力仍有待提高,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相对而言,在各维度方面得分率最高的维度是学习合作能力(得分率62.29%),说明护理本科护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5]。因此培养护生的学习合作能力可以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在掌握学习合作能力的过程中,护生能够提升对自己的自我概念、学习动机、正确引导以及坚定意志力,使自己“能学”、“想学”、“会学”及“坚持学”[6],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积极帮助、交流、评价等,来促进每一位护生能够系统地、多方面地构建临床护理知识及技能的蓝图,这对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积极的作用。然后女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男护生,说明女护生的学习主动性优于男护生,并且女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自律能力,其次当步入实习期,护生开始接触这个小社会,对于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女生的职业热情和细腻的责任感明显高于男生。因此,女生对自己的要求相对较高,同时增强了她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与陈鹤等的研究结果不符合[7],其所研究的结论表明男护生比女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但同样出现研究中的男生样本量与女生的样本量差异较大,男生样本量小于女生样本量,所以在此后的研究中也将进一步讨论。其次是居住地的地域差异因素对实习期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没有很显著。
3.2 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3.2.1对专业的喜爱程度
从本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深深地影响着被调查的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情况,然后选项结果中显示“非常喜欢”“喜欢”护理专业者较“一般”“不喜欢”及“非常不喜欢”的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且与邓颖,吴玥虹等的研究结果相近[8]。可以考虑是对护理专业喜爱程度更大的学生对护理专业有更大的兴趣,而且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具有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因此被调查的实习期间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较其他专业热情程度低的护生高,说明专业热情程度对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大的作用。这提示在各时期的护理教育中都可以通过培养护生的专业兴趣、专业认同感与价值观去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出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因在心理上已有护理专业认同与归属感,并对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有比较稳定且待遇良好的期待,因此更有动力去学好护理。
3.2.2 护生毕业后的就业意向
可以影响到自主学习能力的还包括其就业意向,护理本科生的就业意向是其护理价值观的重要体现[9],对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本调查结果中显示选择毕业后不从事护理工作的本科实习护生有15.8%,与同类调查研究结果13.3%相比[10],可以看出其比例算是偏高的。还有从社会的角度分析,现在网络科技技术十分发达,一桩桩医患纠纷在网络上层出不穷,使得医患关系愈发紧张,护生对未护理工作的信息也会被大大削减。而且,现在大部分地区均在普及高等教育,本科学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有部分本科生认为本科毕业后从事护士临床工作是大材小用,选择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对自身的职业价值存在质疑与否定;另外,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仍存在于偏远落后地区,护理工作会被纳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一部分[9]。以上原因都对护生毕业后是否选择护理行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建议增强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3.2.3 实习期间的学习临床环境
临床学习环境是影响护生实习期间自主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不仅仅是护生树立社会职业角色责任、获得护理知识的地方[11],还是其获得社会支持、职业价值观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民主、自由、放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推动和激发护生开拓新思维、主动积极学习。在本次调查中,对临床实习环境满意度同样会影响到被调查的实习期间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情况,结果显示“非常满意”、“满意”临床实习环境者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者有更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且与刘亚楠、张宏晨等的研究结果相近[12]。说明了护身自主学习能力与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同样有关系,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强,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样会增强,教师与学生相处融洽,并充分发挥自身的鼓励和引导作用,护生从教师身上获取了信任,将其转化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临床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护生实习期间的教学负责人,发挥带教作用和慎独精神。所以优化临床学习环境可以改善并加强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同样表明二者成正相关[13]。
4 小结
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热情程度即专业兴趣对其自主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4],此外,还有相关的调查研究[15]表明,护生的专业兴趣可以通过采用正确积极的方法去培养,从而进一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相关调查显示,实习后期的职业认同价值平均分高于实习前期[16],也就是说在实习的整个过程里,护生有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与价值观。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学校就可以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开展相关课程,护生被指导后,可以树立职业兴趣与认同感。进入临床实习后,带教老师们应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促进护生对护士临床岗位的职业认同。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上仍然有重医轻护的偏见现象[17],因此应该提高护士的社会形象。教育环境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和作用,并且使教育的实现成为现实可能的各种条件的总和[18]。。相关研究表明,教育环境的某些方面对护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显著的作用[19]。齐殿君、王爽等[20]发现教学中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善医学学习环境,以此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 ,实习期间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仍有提高上升的空间。根据调查研究结果,不同性别与居住地对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后续再研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即专业兴趣、就业意向以及对临床教学学习环境的满意程度。针对以上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1)开展职业认知相关课程,提升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兴趣;(2)提高社会对护士的职业支持;(3)PBL教学方法改善临床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1]郭 飏,王红红.高职护生临床学习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 华 护 理 教 育,2009,6(2):80-81
[12]刘亚楠,张宏晨.临床实习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v.21;No.371(23):32-34.
[13]焦艳会,宋梅.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8,v.32;No.609(13):122-126.
[14]李亚敏,薛绍鸥,张雷.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01):66-69.
[15]谈学灵,温秋月,伍小飞.成都市535名高校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6):14-17.
[16]翁晓燕,李爱仙.实习护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6):632-636.
[17]王英.护生职业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0):58-59+40.
[18]陈井芳,唐四元,孙玫,等.教育环境测量在我国护理学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2C):476-476.
[19]何燕,林平,李玲,赵振娟.教育环境与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03):59-61.
[20]齐殿君,王爽,于晓松,等.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对医学教 育环境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4A):1142-1144.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