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XXX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党委领导、XX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从而形成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宿城区黄河社区地处城市中心区域,位于项里街道,多元治理主体性质多样,并在社区治理工作中的民主协商、社会协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发现黄河社区存在着基层XX引导社区不足、居委会自治水平低、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有限、居民参与度低下的问题,经分析其原因得出从转变基层XX参与式理念、给予社会组织财政支持激发发展活力等建议。
关键词:多元主体 社区治理 黄河社区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019年,党在第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重大决定,在XXX引领下,积极鼓励各社会主体参与社会的治理过程中来。2023年7月中共中央xxx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意见》,意见明确表明,力争用5年的时间,建立起党、XX、各类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在这5年的基础之上再用10年来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在产生新的变化,从博弈论角度来说,也会造就新的利益格局。在这些背景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是一个大趋势所在。
随着我国民主化意识的提高,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来,争做社区的“当家人”。在我国较发达的城市也打造出了各自的特色治理模式,如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宿城区黄河社区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效,但对于那些更加发达的地方而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该社区的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目的在于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来更好地让各主体参与到黄河社区的治理中。
研究意义第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利益格局,各利益主体之间的需求发生冲突,势必会影响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构建。XXX总XX多次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1]。
第二、XXXXXX报告中提出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党委领导、XX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2]。
第三、因地制宜,推动各方主体参与黄河社区治理中来。纵观我国学者对社区治理中的多元力量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普遍性的建议或者实现机制,但我们在实际社区治理过程中,不能照搬其经验,还需与实地相结合。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调查,了解黄河社区的各个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来改善治理现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的研究比较注重XX与其他主体的关系、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如何使他们相互调节相互合作形成互补。
在XX单一主导管理方面,许多学者持怀疑态度,如斯托克认为XX不该是社区治理的唯一主体,还存在其他的主体,他们应该共同参与到社区的治理工作中。权力是一个横纵交叉的网络结构,不同的主体在权力方面会存在着交叉情况,如何避免多头重叠,Colwell RK. Estimate S(2009)指出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使其各司其职[3]。Somwang Lekjing(2016)同样也认为制度是多元共治的基础,用制度约束权力和行为,防止出现越界、相互推诿的问题出现[4]。如何使各个主体形成合力参与社区治理,Tsuyoshi Imai, Thanh-Loc Thi Dang(2017)是从各个主体的利益关系入手,从理顺主体间的利益点,才能避免由利益矛盾而形成的不配合局面,提高社区治理的民主化[5]。
2. 国内研究现状
从时间序列来看,我国学者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对社区治理进行探究,至今为止,主要从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对于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困境的解决路径三方面进行探究。
一是有关城市社区治理的探索研究。魏娜(2013)等学者认为社区治理模式的打破了传统模式——XX主导治理[6]。张振(2015)认为要对社区组建多元协商平台,使各个主体做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协同共治。朱显仁、邬文英(2019)认为达成合作共治才是协调好各种诉求的有效方式[7]。二是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宋海霞(2018)认为如果能让XX以外的组织和公众参与社区的治理中,那么就可以发挥多元共治的作用。针对于目前我国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杨海燕、林辉煌(2019)认为各治理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纠纷,没有形成完整的多元治理的框架以及监督体系的缺乏[8]。张欢、耿欣(2018)等人认为党和XX需要在构建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局面中发挥引导作用[9]。三是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解决路径研究。曹海军、鲍操(2020)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XXX社区治理制度化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一文在分析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党建引领,各方汇集共同参与的模式[10]。
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1)基本概念
1)社区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在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先从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提出了社区这一概念。他将社区定义为“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11]。
2)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是对社区内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以治理理论为基础,在社区管理的运用,是一个由在社区范围内的不同的公私行为主体依据正式或非正式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共同对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3)多元主体参与
多元治理是相对于一元治理而言,即代表不同利益的主体,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但目的是相对统一的,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共同参与社区事务,使社区得到有效管理。
(2)理论依据
1)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是对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邦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协同学在治理领域的延伸与拓展,是指在公共生活过程中,XX、非XX组织、企业、公民个人共同参与到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组成和谐、有序、高效的公共治理网络。
2)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反思上发展起来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社区居民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他们不再将XX视为唯一的管理中心,致力于整合社区治理参与主体。在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互动合作中,XX也应该重视非XX社会组织的力量,赋予非XX社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具体研究框架如图1。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宿迁市宿城区黄河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概况。主要包括黄河社区的简介、样本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与访谈主要内容设计。
第三部分是宿城区黄河社区的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于基层XX、居委会、社会组织和居民四个主要主体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是针对于黄河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主要包括四点:一是加强XX参与式理念,摆正自身角色;提高居委会自治能力;给予社会组织财政支持,激发活力;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
图1 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准备论文前期,主要通过登录学校VPN系统来搜索有关“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期刊论文,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在统计年鉴找寻更加客观准确的信息来了解黄河社区的具体简介,并且搜集与社区治理的学术著作,结合黄河社区加以分析,提炼观点。
第二、问卷调查法。本文针对黄河社区的基层XX、居委会、居民、驻区不同性质的单位等进行了问卷的发放与收集,在问卷星小程序制作所需要的的图表。
第三、访谈法。根据与不同的主体交谈提前设计访谈内容,通过访谈法来了解各主体的心理和行为,面对面可以缩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信任感,并且可以弥补问卷调查法的缺陷,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图2 研究路径
二、黄河社区治理工作概况
(一)社区简介
黄河社区地处城市中心区域,位于宿迁市宿城区项里街道,占地面积共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共12000余人,北至卫生路,南至宿迁学院,东至黄河南路,西至古黄河,包括项里西区、恒佳花苑、佳源公园一号、黄河别墅4个居民小区,黄河社区党委现共有202名党员,一共有北片支部、中片支部、南一支部、项里花园西区支部、恒佳支部和直属支部等6个支部。企事业单位有康宁医院、东方医院、交警一大队、快乐儿童学校、供销幼儿园、项里花园幼儿园等。
黄河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分为日常办公、综合服务和休息等候三个片区,并且用醒目的黄色警戒线作为标识。日常办公区主要处理居民事务,设有两个办事窗口,并且公开该窗口办事员的信息,还有监督和联系电话,便于居民对于工作人员开展监督工作;综合服务区则是为居民提供常用物品,如雨伞、充电处、急救药箱等;休息等候区则是陈列着一排排不同种类的书籍,并且设有椅子以供休息。充分体现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
黄河社区的党支部赵XX表示,黄河社区建立了“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通过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业主监督员和社区网格员六大部分来达到对居民的管理服务成为常态化的理想状态,建立党群联动、政社共管、居民自治等多项机制。
(二)社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工作现状
1.基层党组织
黄河社区党委坚持着三个原则:即“党员楼栋长”和楼栋党小组组长“一肩挑”、业主认可度高和便于服务,社区党组织带头,社区干部、乡贤代表、群众代表参与选配党员楼栋长。“党员楼栋长”就像居民的贴心管家,更好的将服务覆盖全居民,做到360度无死角。除此之外,“党员楼栋长”更是站在长远的社区治理角度考虑,密切党群关系,打通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据了解不仅是黄河社区,还有很多地方都在构建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体系。为充分调动机关、社区党组织共同建设的积极性,宿迁市港行事业发展中心机关党支部和黄河社区佳源公园一号小区党支部联合开展了结对共建社区的活动,努力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在2023年3月,黄河社区开展党员冬训,通过扇子宣传垃圾分类,通过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发挥着党员示范作用。
在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党员也会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活动中来,但每次参加的人也只占33.33%,仍然还有一部分党员同志是未参加的状态。不同年龄段来分析党员参与情况,60岁以上的老党员参与率最高,占比66.67%,而青壮年的31至45岁党员的均从未参加。
图3 居民参与情况
2. 基层XX
在财政支持方面,在2023年度,黄河社区所在的项里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2919.13万元。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城乡社区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在政策支持上,主要是转发了上级XX所下发的政策通知,如转发有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小微企业规范升级等政策通知。注重人才培养,发挥乡贤示范作用,黄河社区便民中心坚持的服务标准之一的“1支队伍”中,选择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全科代办人员,并且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迅速熟悉办事流程,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3. 居民委员会
黄河社区居民委员会位于饮马堤路80号,居民委员会是实现居民当家做主的平台,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反映与表达自己需求的场所,同时居民委员会也充当着桥梁与纽带作用,主要连接项里街道与黄河社区的居民。黄河社区借助当地项王路的优良基础设施条件,率先开展了“一街两委五方”的文明街区共建工作,其内涵是以属地项里街道为主导,以项王路商户自治委员会和监管委员会为平台,凝聚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环卫、商户五方的力量[12]。黄河社区居委会负责党建工作、社区安全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举行了红色文化传播活动、贴春联、爱护环境、圆桌会议等活动。
4. 社会组织
在黄河社区的地域范围内,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各种社会组织,它们起着补充作用,弥补基层XX的职能缺陷。如在黄河社区里有着宿迁市康宁医院、苏州市广济医院宿迁分院、东方医院来为周边居民提供医疗服务,保证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社区范围内的各个学校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周边孩童就近入学,设立了快乐儿童学校、供销幼儿园、项里花园幼儿园等,同时宿迁市唯一一所公立本科高校也属于项里街道范围内。据了解,黄河社区常常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2019年5月携同宿迁学院法律系的师生向社区居民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增强居民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社区里的“老人言”志愿服务在网格化治理工作中也大放异彩。通过“老人言”志愿服务的倡导,恒佳网格组建了恒佳花苑法律管家服务团,其主体有社区的法律顾问、城管项里大队、项里派出所、市场监管局和街道卫计服务中心等人员。“法律管家服务团”联系东方医院、交警一大队等驻格单位,构建平安法治小区为目标,打造区域网格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格局。
5. 居民
居民是社区的当家人,只有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人翁作用,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才能够压实居民自治的底线。黄河社区居民主要参与居委会的选举、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来行使自身的政治权利,发挥监督、建言献策作用。更多的居民好像更加的乐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参加的主要对象也是老年人与孩童,在访谈中了解其原因得知,一是希望孩子参加志愿活动培养奉献服务精神,二是社区举办此类活动会赠送一些小礼品,如日常用品卫生纸、锅碗瓢盆等。至于具体的参与调查的居民对象详细情况在下一部分仔细介绍。
(三)样本调查
1.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搜集黄河社区的居民、基层党政组织、社会组织等对于社区的治理过程中的看法,从中了解他们社区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问题,笔者共收回192份问卷,并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获取相应的数据。在回收的数据中,女性居民多于男性,男性占比47.92%。女性占比52.08%。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择主要调查对象是针对于黄河社区的居民,利用问卷星小程序进行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共设置了18个客观题,每题都限制了必答,所以共收回192份问卷。对于不同政治面貌是否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以及为了更好的了解他们参与和未参与的原因设置了逻辑跳答。下表(表1)将样本对象基本情况做了具体统计。
表1 样本对象基本情况表
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性别 | 男 | 92 | 47.92% |
女 | 100 | 52.08% | |
年龄 | 18岁以下 | 7 | 3.65% |
18—30岁 | 72 | 37.5% | |
31—45岁 | 50 | 26.04% | |
46—59岁 | 46 | 23.96% | |
60岁以上 | 17 | 8.85% | |
学历 | 初中及以下 | 44 | 22.92% |
高中、专科 | 47 | 24.48% | |
本科 | 98 | 51.04% | |
研究生及以上 | 3 | 1.56% | |
政治面貌 | 群众 | 143 | 74.48% |
团员 | 23 | 11.98% | |
xxx 员 | 21 | 10.94% | |
其他党派 | 5 | 2.6% |
访谈由于本人能力不足,以及有的有关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问题在问卷中不能够很好的呈现,因此对社区里的党支部XX、居委会工作人员、驻区单位的商铺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更进一步的信息,与问卷调查数据形成互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所以访谈记录表是在2023年2月份所进行的实地调研,以下(表2)是对受访者的简略记录:
表2 受访者简略记录
访谈对象 | 题号 | 问题 | 答语 |
党支部XX | Q1 | 社区一共有多少党支部、党员的平均年龄 | 6个支部、党员平均年龄偏大。 |
Q2 | 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 负责党建活动,包括组织居民学习新思想新政策和党员活动。 | |
Q3 | 有了解支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状况吗 | 因为对于党员参与不做规定性要求,所以不太了解他们的参与频率,但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都在强调作为党员应该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 | |
Q4 | 如何看待党员积极性不高这件事 | 党员年龄偏大,没有精力去参与,自身觉悟不够高。 | |
居委会人员 | Q1 | 多久召开一次居民代表大会 | 没有固定时间,每逢大事才会举行,也是为了节省居民时间。 |
Q2 | 采用何种方式发布相关信息 | 公告栏、微信群 | |
Q3 | 社会组织的状况 | 有学校、志愿性组织、以及一些社团、企业商铺等,它们都发挥各自的作用,是一个互补的取向,但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毕竟各自的利益会有些不一样。 | |
商铺 | Q1 | 对于周边的环境卫生感觉如何 | 总体感觉良好,偶尔会有下水道的味道传来,夜晚路边的小摊贩比较多,给环卫工人带来了不便。 |
Q2 | XX如何管理的 | 会有安全质量合格抽检,又不好的地方我们对照着整改 |
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原因
(一)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
1.基层XX对社区自治引导不足
在与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交谈发现项里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组织,在对于社区自治引导上存在一定问题,其表现主要有:一是将上级XX的要求直接转发给社区,呈现出的是一种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这样社区就承包了大量行政性的事务,如社区的治安、卫生管理,社区处于被动地位,服从命令完成任务的“机构”,从而忘记了从居民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提供服务。二是对于黄河社区居委会的主任等重要工作人员大多不是由社区选举而产生的,而是由项里街道办事处委任,面对此种情况,居委会更多的是站在街道办的角度办事。
表3 与街道办访谈记录表
访谈对象 | 题号 | 问题 | 答语 |
街道办工作人员李XX | Q1 | 街道办的角色定位 | 上级XX的一个派出机构 |
Q2 | 街道办的职责 | 接收传达上级XX的政策通知给管辖的社区 | |
街道办工作人员陈XX | Q1 | 如何评价街道办对社区的管理 | “硬性管理”,主要执行街道办的路线政策、完成下发的任务,社区显得比较的被动吧 |
Q2 | 对于街道办与社区的关系有什么愿景吗 | 希望街道办能够将一些权力下放给社区,如财XXX。
社区应该更加以一种主动的状态去治理社区,街道办与社区是一种双向的关系,而不是仅仅自上而下的进行管理。 |
居民委员会自治能力不足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会自治组织的一种,另一种则是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黄河社区居民委员会主要是承接基层XX项里街道所下发的任务,同时也将居民的意见反馈给上级XX,为了完成自身任务便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任务上,便会忽视居民的真正需求,形成一种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形式主义作风。由调查结果(图4)可知,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满意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其占50.81%,填写“很满意”的仅仅占比1.62%,“较满意”的占比14.59%,不太满意占比28.11%,由此可见,居民们对于居委会的工作满意度不高。
图4 居民对居委会工作的满意度
在与居民委员会成员的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召开居民大会也只是在有重大事件才会召开,那么这样会丧失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便不能真正的找准居民的需求点,从而居民委员会的服务水平也将下降。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居民委员会和居民是一个双向反馈的机制,多一点沟通也会使居民更加的理解与支持居委会的一些做法,如果与政策挂钩的话,那么一些不太受欢迎的政策也能获取居民的信任,从而有利于居委会工作的开展。
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有限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区里的物业公司、各种企业和商铺,以及由业主自发组织的各种协会团体。首先从物业公司来讲,有43.24%的居民认为物业公司的服务态度差。其次从各种协会角度来看,如书法协会、广场舞协会、借助党群服务中心而建立的业主权益服务中心,也举办过“暑期读书活动”以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但是他们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宿迁市宿城区项里街道妇联为黄河社区的妇女申报了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引导专项资金,虽然带动了妇女就业创业,为本地经济发展贡献巾帼力量,但资金支持只是“输血式”扶助,并未形成一定的“造血”能力。
笔者2月份返校前,曾在与广场舞的老人交谈中,广场舞协会参与社区治理也只是仅仅局限于社区文化。治理方面,其他的治理事宜参与得并不多,甚至是不参与。因此需要发挥XX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的参与,进行赋权,使社会组织拥有一定的法定权力来推动社区治理[13]。
居民主动参与度低从整体的参与情况来看,根据调查可知(图5),未参与社区活动的人数占比55.49%,已经超过填写问卷的一半人数了。从参与调查居民的年龄和是否主动参与社区活动(图6)进行分析可得,其中18岁以下的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占比71.43%,18至30岁未参与社区活动占比较高,达到56.95%,31至45岁未参与人数占比57.14%。60岁以上的可能由于时间与精力原因而大多选择不参与社区活动。
从居民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其中不关心的占比14.06%,很关心的仅仅占比5.12%,偶尔关心占比50%,比较关心的占比30.73%。因此可以看出居民对于社区治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除此之外,从调查的数据来看,该社区38.3%的居民并未参与向社区提出意见,由于没参与所以无反馈效果,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黄河社区的居民的主动参与性较低。根据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该社区的居民享有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和参与权,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社区发展活力成正相关关系,而提高居民的自觉性是提高参与度的关键。
(二)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层XX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
从“家天下”到“中央集权”再到如今的“民主集中制”,我国的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XX“家长式”的作风仍然存在。从韦伯的官僚制来看,从上到下的集中管理,虽然能够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效率,但同时也会打消下属的积极性,使他们缺乏灵活性,整个机构变得僵硬死板。为何我们已步入XXX还会受这种因素影响呢?归根结底是在我国开展社区建设的时候,基层XX赋予了很强的行XXX力,社区也就被赋予了许多行政职能[14]。其权力很强便会管一些原本不该自己管的事情,越权管理,使其他主体的作用变弱,
2.居委会成员文化素质低
影响居委会自治水平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年龄,如年纪过大则会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弱,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需求。其次是文化素质,居委会成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素养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思考方式与角度,素质高的人会更能够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再次是居委会的自治理念的缺乏使,这样他们便丧失了主观能动性,他们把很多工作都依赖于完成上级的工作,没有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最后一个外部最致命的因素是居委会的财XXX掌握在XX手里,对XX形成了巨大的财政依赖。
3.社会组织资金、人才缺乏
在2月末返校前,笔者亲身参与广场舞,与老人们交谈中得知,广场舞协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阻碍因素,首先广场舞主体都是些老年人,并没有专业的舞蹈基础,还需要寻找专业的舞蹈老师进行教学;其次教学也需要费用,长期的免费教学也不现实。由于这些因素的阻碍更加的削弱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力度。另外合唱团的杨叔说出了大部分社团协会的心声,那就是他们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在社区需要文艺活动时便会找到他们,但是一旦活动结束时他们便失去了社区贡献力量的机会。合唱团的成员大多都是退休的老人,有着较高的文艺爱好和文化素养,因此也很渴望能为社区做点什么。杨叔表示希望XX、社区能够多为他们提供资源和机会,因为一个组织想要发展下去,不单单只靠满腔热血,还应该有外部的资金保障。
与以上讲述的协会社团相反的是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作为一个“经济人”,自然是以自身利益为最大化的,所以在对于居民的服务与需求不能够做到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们有着一定的经济保障、有专业的人才管理,但他们总从“获利”点出发去考虑一切工作事宜。部分社区居民表示有时找物业的,总会碰一鼻子灰,总觉得物业的人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4.居民参与内生动力不足与外部影响
居民的参与度低应从社区与居民自身两方面来分析原因。
首先从居民角度分析,一是“自利”倾向占主导。从参与治理的原因之一,58.33%的居民认为该活动与自身利益相关才会选择参与,这就从“自利”角度去看待社区治理。也有一部分居民是随大流、盲目跟从他人一起参与社区活动,并不是自己出于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而产生的自愿行为。二是民主权利意识不足,民主权利是一个外来概念,我国没有民主权利斗争历史,孕育民主权利的土壤薄弱,导致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先天缺乏[15]。黄河社区居民因认为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是作为社区一份子的权利与义务仅占比41.67%。大家的参与原因大都是外部动力,而不是自己原生动力。
图7未参与社区活动的原因
从社区外部原因来看,一是社区活动与居民真正的需求不对接,黄河社区57.74%的居民认为社区治理中的一些活动流于形式,51.58%的居民认为参与治理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选择不参与社区的治理活动。二是社区提供的渠道单一,居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特点是传统性,虽然有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获取,但近一半的居民还是依靠传统的居委会告知、宣传栏来获取信息。对于社区的反馈,有53.13%的居民并不太满意,因此社区应在做好反馈这一块更上心些,做到真正的为居民服务,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幸福感。
四、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XX摆正自身角色,引导社区自治
需要明确的是XX在社区治理中的定位是参与和引导,而不是主导位置。对于XX的引导作用不足的问题,应该形成一种与社区商量协作的环境,而不是保持长期以来形成的指挥模式,将关注点落在社区自治上。XXX后XX不断强调权力下移,但权力的下移依然是进行时,当前仍要继续深化XX权力的下移[16]。将权力下放给社区,锻炼社区工作人员的自治能力,从而提高自治能力。XX除了要转变理念之外,还应建立一定的机制,XX带头,整合挖掘XX、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资源,搭建电子政务服务系统,避免各主体之间的信息碎片化、滞后性等问题。XX承担有限职能,XX将自己在某些方面退出的行政职能赋予给社区,降低社区的行政负担,承担社会组织的公益职能[17]。Tsuyoshi Imai,Thanh-Loc Thi Dang极其关注治理主体间的多重性,在各个主体之间找到利益共同点,平衡矛盾,才能使社区治理结果趋于民主化。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从而让“参与式”理念深入人心,这样便会让各个主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二)培育补充人才,提高居委会自治能力
既然居委会是与居民交手的第一阵地,那么居委会应该非常了解居民的需求,社区党组织应鼓励并推动居委会领导居民召开居民大会,以开放空间的探讨、商议、解决社区各类问题,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能动性与决策力[18]。为了更好地提高居委会的自治能力和提供更好的社区服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更新补充新型人才,满足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社区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现代化办公的能力,如何利用新媒体对自己所在社区进行文化宣传,打造社区特色。在目前的新冠疫情面前,迫在眉睫的是利用云计算统计流动人口,如何使用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来进行线上会议的召开。
二是提高居委会成员文化素质,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黄河社区的居民对居委会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在我们自己填写问卷时,能够选择“一般”的选项比较的勉强,既不觉得满意也不觉得不满意,其实从一定的角度来讲,这种属于中间选项侧面反映出大家是不满意的情绪居多的,社区工作应该树立起“没有满意那就是不满意”的目标追求。
三是与居民打好交道,做居民的贴心人。拉近与人距离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同理心去对待别人,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境况思考需求,而不是以一种上帝视角去思考。如对待困难群众,我们能做的不仅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有的问题并不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就可以解决的,最重要的是精神与心灵上的慰藉。
(三)给予社会组织财政与人才支持,激发活力
社会组织中的社团协会因为缺乏资金、人才等,所以自身发育不良,并且在社区治理的没有话语权,面临着居委会与居民等其他主体对他们的存在觉得可有可无,威信力不强,因此发挥作用有限。如果XX能够给予一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那么这些组织会得到更好的发展,XX的作用主要在于为社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社区的发展编制规划,居民实现高度自治[19]。
对于社会组织的帮扶,首先XX要为社会组织的存在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持,确定社会组织的法定地位,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进来,以制度为价值取向,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支持,创新社会治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其次,针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问题,鼓励与引导社会组织自己寻找项目,借鉴商业化运作来保证自身的长期运作。最后,帮助挖掘社会组织自身特色,为社区治理增添不一样的色彩,再通过官方媒体的大力宣传[21],从而提升社会组织的美誉度,并且将组成人员较少、力量微薄的社会组织集中起来,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气势。
(四)构建熟人社区与参与平台,催发居民参与内生动力
致使居民主动参与积极性低的原因存在着内外因,因此解决的建议也应该从内外两方面来提出,使内外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激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首先,构建熟人社区催发居民参与内生动力。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对社区的认知不够,缺乏对社区的热爱,因此需要打造熟人社区来催发居民的内在动力。社区治理是对社区内发生的社会活动进行治理的过程[22]。所以社区要加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宣传,培养“社区事务大家议”的氛围,提高居民作为社区一员的主体意识,借助丰富的文化形式,推动熟人社区的创建,由于共同爱好和共同利益的存在,更加容易增加认同感,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带来幸福生活的体验,从而调动居民参与的热情[23]。
其次,开拓社区居民参与平台,做好居民参与的外部保证。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构建居民参与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反映意见与建议的平台,建立健全社区议事协商制度,利用好“互联网+”,搭建线上与线下协商平台,通过居民代表大会、座谈会等为居民提供参与渠道。为达到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提升自治能力,我国社区治理需要转变公民参与方式,改变原来的XX主导,形成公民主导的参与方式转变[24]。
五、结论
站立在XXX的浪潮上,社区作为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只有巩固好根基才能走的更远更稳。本文以黄河社区为例,通过了解黄河社区的治理现状,发现其成效与不足之处。黄河社区的居委会的自治能力不足和XX的引导与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社区治理也纳入社会组织的参与,丰富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但社会组织也存在资金、能力的不足;虽然该社区的居民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总体来说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于上述问题,笔者也积极寻找原因,提出了XX增强参与式理念来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培养新型人才和提高文化素质来解决居委会自治能力水平低的问题,从社区文化和参与平台来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XX帮扶社会组织的发展。
但在研究中由于自身研究经验匮乏,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不足,导致对研究不够深入,停留于表面分析。其次,由于疫情的阻挡,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进行长期而全方位的实地调查,造成搜集资料不全面,很多资料只能从网络、新闻媒体、书籍文献中获得。最后,因为调查对象个人主观性较强,社区各主体填写调查问卷时,可能存在着敷衍情况,使调查数据缺乏真实性与客观性。
参考文献
[1]XXX.奋力开创XXX城乡社区治理新局面[J].求是,2018(15):1.
[2]XXX.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XXXXXX伟大胜利——在中国xxx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2).
[3]Colwell RK. Estimate S:Statistical Estimation of Species Richness and Shared Species From Samples[M].Version 8.20. User’s Guide and Application,2009:22.
[4]Somwang Lekjing;A Chitosan-based Coating With or Without Clove Oil Extends the Shelf Life of Cooked Pork Sausages in Refrigerated Storage [J].Meat Science,2016(8):30-35.
[5]Tsuyoshi Imai, Thanh-Loc Thi Dang. Escherichia coli Inactivation Using Pressurized Carbon Dioxide as an Innovative Method for Water Disinfection[J].Intech Open,2017(3):37-40.
[6]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1).
[7]朱显仁,邬文英.从网格管理到合作治理——转型期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路径演进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8]杨海燕,林辉煌.城市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困境与出路[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03):21-28.
[9]张欢,王晔安,耿欣.共享的机动和机制:单位向社区居民共享服务资源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74-83.
[10]曹海军,鲍操.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XXX社区治理制度化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理论探讨,2020,(01):12-18.
[11](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
[12]宿迁市人民XX,项里街道:以文明姿态与城市共舞.[EB/OL].(2017-03-27).http://www.suqian.gov.cn//cnsp/sqyw/201703/e4c0b35a7c2042f2aad775286fadc5d.shtml.
[13]尹广文.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场域中的协同治理实践——基于四种典型的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J].理论探讨,2020,(01):12-18.
[14]何庆彤.城市社区治理中多元主体参与研究[D].济南大学,2020.
[15]周雪.城乡结合部社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研究——以重庆市大足区双倍社区为例[D].电子科技大学,2023.
[16]耿新楠.我国基层XX在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17]Tianxiang Du.Research on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Governance:Take S D istrict of Shenyang as an Example[J].Academic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23,3.0(10.0).
[18]喻蕾涵.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有效衔接的问题与推进路径.西部学刊[J].2020.(120).
[19]张平,隋永强.一核多元:元治理视域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05):49-55.
[20]陈咏梅.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之制度安排[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6):112-118.
[21]杨海燕,林辉煌.城市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困境与出路[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03):21-28.
[22]张百玲.西安市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D].2023.
[23]马秀华,王春辉.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调查报告[J].学理论,2019(11).
[24]吴佳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方式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13(6):40.
致 谢
回首四年,感慨万千,在宿迁学院的求学生涯中,我遇见了许多良师益友,困惑时为我答疑解惑,沮丧时为我加油打气。从大一带着懵懂与求知,到大二逐渐适应、寻找方向,在大三下学期开始着手准备22考研,直至在大四的最后一学期与自己的考研经历彻底的告别,尽管结果不如我意,但也走完了四分之三的路程,从报名、初试、复试,无缘于最后一步的拟录取。我仍然相信无论是何种经历、何种结果,总会给自己带来些什么。
感谢每个课任老师的倾囊相授,由于自身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一职,所以更加地了解每一位老师为我们的付出,在大家结束期末兴冲冲的奔向回家的路程,老师们在系办加班批改卷子,录入成绩,有的老师甚至会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大一初遇老师的《管理学》老师的《公共管理学》带我们入门、直至后来老师的《地方XX学》、老师的《行政组织学》、老师的《绩效管理》、还有优秀美丽的老师和,在老师们的培养下度过了大学四年,是我宝贵难忘的时光。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本身日常事务繁忙,但仍然从选题、框架、内容方面都给予了细致认真的指导,在我没有思路的情况下,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老师的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在此向老师表达我最真诚的谢意!
辅导员是我们身后的贴心人,作为外省学子,每逢中秋佳节,老师总会与我们相约于2号教学楼、海豚湾、篮球场,沉甸甸的情谊在合照中凝聚,每个人脸上总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笑容。
游子在外,父母的牵挂与理解是我的后盾,他们总是在我身后默默支持我的每一个决定,我的父母,不善言语,但总是把最好的光阴给予我,一声声叮咛、一句句暖言无不支持着我向前进的动力,我愿不断努力,用最大的回报成为他们的骄傲。
最后感谢此次各位答辩组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们进行毕业的最后一关,我深知自己能力水平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行文至此,愿老师们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同学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星光不负赶路人,愿自己一直向前走、努力奔跑,爱自己所爱!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4903.html,